『壹』 簡要的概括年畫的發展歷程
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
元代是年畫的低落期,多數都是宋代同類年畫的延續。此時出現的一種叫做《九九消寒圖》的歷畫,為後世所沿襲。
到了明代,小說、戲曲插圖的勃興對年畫的發展有很大促進,寓意吉慶祥瑞和表現民間風俗的內容得到重視,年畫的創作印製和購買張貼逐漸發展為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一些年畫的典型題材,如「一團和氣」、"八仙慶壽」、「萬事如意」等已趨於定型。短版拱花技藝的發明,使年畫的印製更為豐富多彩。
明中葉以後,隨著商業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木版年畫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出現了諸如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蘇州桃花塢等著名的年畫產地。
年畫在清代進人鼎盛期。康、乾年間國泰民安的社會局面,為年畫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俗小說的風行,又為大量的年畫作坊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清初年畫的一個最主要特徵就是題材多,出現了大量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演義小說等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在表現形式上,由於受到利瑪竇和朗世寧等傳人的西洋繪畫風格的影響,西方明暗透視技法在年畫創作中得到應用,有的作品在畫面上還刻印上了「仿泰西筆意」等字樣,年畫也因此成為清代西風東漸的一個窗口。
清末民初,內憂外患,年畫的農村市場受到很大的沖擊,傳統年畫逐漸式微。與此同時,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則興起了新的題材樣式的改良年畫,新增有反抗列強侵略、提倡愛國、描繪新事物等內容。此時,西畫的輸入和商業的發展,又產生了一種將國畫工筆重彩與西洋擦炭水彩結合的月份牌年畫,其題材有戲曲故事、吉慶祥瑞等,還包括一部分格調不高的時裝美人。
抗戰時期,在解放區出現了以民間年畫的形式表現革命內容的新年畫,它在艱苦的戰爭歲月里,鼓舞了軍民士氣,打擊了敵人。
『貳』 楊柳青年畫的發展歷史
楊柳青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有一名長於雕刻的民間藝人避難來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就刻些門神、灶王出賣,鎮上的人爭相模仿。到了明永樂年間,大運河重新疏通,南方精緻的紙張、水彩運到了楊柳青,使這里的繪畫藝術得到了極大發展。
楊柳青年畫已知最早的畫店為戴蓮增、齊健隆兩家,他們最初可能都是畫工,以人名代店名。戴蓮增畫店的歷史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崇禎年間,後來,戴、齊兩家又分為很多畫店,重要者為「蓮增、美麗、蓮增麗;健隆、惠隆、健惠隆」。 清代光緒以前是楊柳青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那時,天津楊柳青鎮及其附近村莊,大都從事年畫作坊生產,可謂是「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年畫因以產地得名。 康乾時期,楊柳青年畫的風格嚴謹,背景簡潔,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畫。嘉慶、道光年間,楊柳青年畫的風格漸趨活潑,畫面熱鬧、色彩豐富,背景也各式各樣。
鼎盛時期,楊柳青年畫發展到以楊柳青鎮為中心,包括周遭的南鄉三十二村莊(楊柳青、周家莊、李家莊、趙家莊、古佛寺、炒米店、木廠、馮高庄、郭家莊、大杜庄、小杜庄、宣家院、畢家村、小甸子村、宮家莊、閻家莊、康莊、房家莊、東西流城村、老君堂、岳家開、王家村、大沙窩、小沙窩、新口村、鄭家莊)都在印製年畫。 解放後,楊柳青年畫重見天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到楊柳青畫社視察,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解放後曾多次舉辦楊柳青年畫評選活動,涌現出許多的優秀作品。隨著政府對年畫的扶持和民間藝人對鄉土藝術感情之深,楊柳青年畫發展迅猛,其知名度也日益提高,楊柳青的年畫作坊蓬勃發展起來。
『叄』 楊柳青年畫的介紹
楊柳青年畫為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它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
楊柳青年畫相傳是元朝末年一位會雕刻的藝人所創。最初刻印一些門神、月宮圖等出賣,後來隨著創作題材的擴大,銷售范圍的拓寬,開始專門經營年畫。最早開店經營楊柳青年畫的有戴廉僧、戴美利和齊健隆等家,後來又有惠隆、美麗等字型大小。隨著影響的擴大,畫店發展很快。據史料記載: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楊柳青年畫店鋪已是「通坊皆是,畫牌相招,彩幌遙對」。清代中葉至光緒年間,是楊柳青年畫發展最興盛的時期,楊柳青年畫店擴大到距楊柳青鎮十五里的炒米店和百里以外交通便利的東風台等地。楊柳青周圍十餘村的民眾大多數都從事年畫的加工。人們為畫鋪印好墨線的畫填色、描金、加花,可謂「家家會點染,戶戶擅丹青」,完工以後再由畫店收回。楊柳青年畫生產每年都在幾百萬張以上,各地商人紛紛到楊柳青選購年畫。不僅如此,楊柳青年畫還進入宮廷,張貼在三宮六院里。
楊柳青年畫中常用和極富特色的顏色是藕荷、荷紅、佛青、槐黃等。楊柳青年畫完成後,其色彩鮮艷明快,層次分明,畫面典雅和諧,柔麗多姿。
楊柳青年畫所表現的題材是豐富多彩的,起初主要刻印的是一些門神、財神以及日月諸神等年畫,以後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題材也逐漸豐富起來,主要有以諧音取名以示吉祥的《連年有餘》《吉慶有餘》和人們熟悉的神話故事等題材。清代乾隆時,出現了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所畫仕女不再是古典美人,而是當時流行的服飾,並加強了人物性格和生活背景的刻劃。同治、光緒年間的作品,興起了風景畫,如以當時風景為題材的《天津圖》《北京風景圖》等。民國時期,楊柳青年畫則推出了反映新文化、新科學的作品,如《自行車圖》《男女平等》等。
『肆』 北京的楊柳青年畫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是對還是錯。
北京楊柳青年畫形成於明朝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至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2006年5月20號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伍』 楊柳青年畫在哪些時代起源與發展
楊柳青年畫,北方著名的年畫首推楊柳青年畫,因在天津市西南楊柳青鎮生產而得名。始於明崇禎午間,盛於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緒初年。
『陸』 楊柳青鎮的歷史文化
楊柳青鎮歷史沉積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是運河漕運重要樞紐,成為中國北方商貿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業繁榮,被譽為北國小江南、沽上小揚州。楊柳青鎮歷史文化遺存眾多,現存有明萬曆四年(1576年)所建,國內保存最完好明代樓閣式建築文昌閣。楊柳青人趕大營第一人安文忠建於130年前的安家大院等名聞遐邇。
楊柳青鎮在注重保護有形歷史文化同時,通過挖掘、整理、弘揚、發展歷史文化,使眾多的非物質性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復興發展。連續兩年春節期間(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都舉辦了有民俗文化旅遊節,演出花會、鼓曲、戲曲、民間音樂、堂會等20多道節目。連續七年舉辦夏季文化大舞台,每節歷時一個月,節目多表現傳統文化,增加古鎮歷史文化內涵。 楊柳青鎮有豐富民間藝術,起於宋代、興於明代、盛於清代乾隆年間楊柳青木版年畫,曾出現「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興旺景象,被推崇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首,深刻影響了國內近百種年畫,過年貼年畫由此成為北方地區習俗。楊柳青剪紙、風箏、磚雕、石刻和民間花會也燦然觀,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
楊柳青鎮的民俗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小鎮舊有戲樓、牌坊、文昌閣,稱為楊柳青三宗寶。清代有津門著名的崇文書院及古寺院40餘座,現尚存普亮寶塔、報恩寺、白檀寺遺址等。位於鎮中1875年建成的有華北第一民宅之稱石家大院以其規模宏大、建築華美而馳名華北。這些文化遺址與古樸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運河風光共同構成了楊柳青淳美的風俗畫卷。
楊柳青以「楊柳青年畫」馳名,關於楊柳青年畫的傳說很多。 楊柳青居民對刻磚藝術也很熱愛,幾乎每家門前的正上方都懸著一塊刻磚,而且每家每戶的刻磚圖案各不相同,似乎這刻磚是門徽一樣。人們只要對門前的刻磚看上一眼,就立刻會說出這家主人的姓氏來。應該說,楊柳青是一個民間藝術之鄉。 楊柳青鎮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輕,既傳統而又現代,把傳統與現代近乎完美融合的現代化城鎮。這里,完整保存著古鎮風貌,萃聚了中國北方悠遠的民俗文化。
改革開放,特別是被天津市政府命名為民俗文化旅遊區後,楊柳青鎮以北為契機,在尊重歷史、不割裂歷史的前提下,完整保存了歷史遺存、名勝古跡,大力拯救、挖掘了民俗文化,蓬勃發展起來民俗文化產業。與此同時,進行了大規模舊城改造,把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使鎮區既體現傳統風格,又富於濃郁的現代氣息。
首先是重視對歷史遺存、名勝古跡的保護、修復,把傳承歷史文化、體現古鎮風格的有價值的古建築都完整保厚下來。在舊城改造過程中,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修復了石家大院,恢復了安家大院,規劃出14萬平方米,修復楊柳青舊民居,建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大院群。按照明清時期古鎮的歷史風貌,修復了明清街,並規劃建設50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復原古鎮傳統民居,展現出明清時期古鎮商埠林立、商貿繁榮景象。
其次,在舊城改造中,注重體現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形成古鎮歷史文化厚重的古典風格,體現其古風雅韻。政府辦公區、住宅區和商業區、教育區、工業區均以淺灰色為整體色調,老民居與現代建築自然達渡,體現建築文化的一脈相承,完美結合,既不失古代居民韻味,又體現現代文明氣息,既讓人感受到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讓人感受到新興城鎮的勃勃生機。
『柒』 楊柳青的歷史故事
楊柳青(楊柳青鎮)編輯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楊柳青鎮,是中國北方歷史名鎮。並且剛剛在2005年中央電視台首屆"中國魅力名鎮"評選中,榮獲"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稱號。明清時楊柳青即為中國北方民間藝術集散地,它孕育出了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首的楊柳青年畫、享譽津京的楊柳青風箏和剪紙等民間藝術奇葩,楊柳青磚雕石刻、民間花會等也為一時之大觀。村鎮概況編輯楊柳青的民俗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小鎮舊有戲樓、牌坊、文昌閣,稱為楊柳青三宗寶,現在文昌閣尚存。清代有津門著名的崇文書院及古寺院40餘座,現尚存普亮寶塔、報恩寺、白檀寺遺址等。位於鎮中的清末建築石家大院以其規模宏大、建築華美而馳名華北。這些文化遺址與古樸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運河風光共同構成了楊柳青淳美的風俗畫卷。
楊柳青鎮位於天津市西青區,是西青區最繁華的地方,現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楊柳青都會舉辦民俗文化活動,晚上還會燃放煙花,並有大型燈展。在石家大院和楊柳青廣場的周圍遊人們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各種大型的落地燈籠,有楊柳青年畫題材的樣式,古典題材的美人圖二十四孝樣式,有卡通人物樣式,吊錢喜字樣式,各種燈籠層出不窮,每年都不一樣。楊柳青年畫編輯年畫簡介
中國北方一種民間木板年畫。引產於天津楊柳青而得名。創於明崇禎年間,清雍正、乾隆至光緒初,為最盛時期。後因石印術興起,逐漸衰落。題材多為戲曲和神話故事以及美女、胖娃娃,寓喜慶、吉祥之意。構圖豐滿,筆法勻整,色彩鮮艷。人物的頭臉衣飾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勾染,別具風格,並受傳統繪畫和清代院畫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革新和發展。
年畫歷史
有著600年歷史的楊柳青(位於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間木版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有一名長於雕刻的民間藝人避難來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就刻些門神、灶王出賣,鎮上的人爭相模仿。到了明永樂年間,大運河重新疏通,南方精緻的紙張、水彩運到了楊柳青,使這里的繪畫藝術得到發展。
『捌』 年畫的發展歷程
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
年畫正式形成於北宋時期。當時,繁榮的商業和內手工業、日容漸成熟的雕版印刷術、豐富的民間慶賀新年活動等為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汴京(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的歲末市場上開始印賣木刻年畫,題材上也大為擴展,如風俗、戲曲、美女、娃娃等年畫題材開始出現。南宋時期的木版年畫更加豐富。明中葉以後,隨著商業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木版年畫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出現了諸如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蘇州桃花塢等著名的年畫產地。
1949年以後,新年畫繼承了舊年畫的許多優良傳統,摒棄了舊年畫中的一些迷信、落後的內容。許多專業畫家加入了年畫的創作隊伍,他們打破了舊年畫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膽借鑒其他畫種的表現手法,年畫的面貌煥然一新。
『玖』 楊柳青年畫經歷了什麼事件
新中國成立來之前,天津楊柳青自年畫在歷史上經歷了由盛至衰的歷史過程。它始於明盛於清,在新中國成立前已瀕臨藝絕,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組織了大規模的搶救性工作,2004年被文化部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
『拾』 以楊柳青年畫的發展趨勢為例,說明近代社會經濟的變化對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這真的有點生搬硬套了
不能說沒有影響,最主要的影響不在經濟,關乎政治政策才是關鍵,如果在破四舊的時候沒准還受迫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