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衢江歷史文化

衢江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8 12:39:04

『壹』 衢州別名的歷史淵源

地理位置
衢州市位於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地理坐標東經118°′到119°20′,北緯28°14′到29°30′。她南接福建,西連江西,北鄰 安徽,省內與杭州、金華、麗水三市相銜。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省轄市,下轄江山市、龍游、常山、開化縣、柯城區(縣級)和衢江區(縣級)。全市現有46個鄉、47個鎮、2597個行政村、13個街道辦事處、62個城市社區。土地總面積為8836.52平方公里。
衢州市地質構造屬江南古陸南側,華夏古陸北緣,即跨越兩個一級構造單元,中部為錢塘江凹陷地帶。總的地勢特徵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中部為浙江省最大的內陸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東逐漸展寬。境內平原佔15% ,丘陵佔36%,山地佔49%。北部為千里崗山脈,西部為懷玉山脈,南部為市內最大山脈仙霞嶺山脈,全市最高點為江山市的大龍崗,海拔1500米。
氣候條件
衢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光溫充足、降雨豐沛而季節分配不均的地帶性特徵。常年平均氣溫在16.3-17.3℃,1月平均氣溫4.5-5.3℃,7月平均氣溫27.6-29.2℃。無霜期251-261天。年日照總時數沿江平原地區在1900小時以上,山區不足160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4566.2兆焦耳。每年3-6月為多雨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843毫米。全年風向沿江平原地區為東北風和東北偏東風,山區地形復雜,風向較亂,台風較難深入境內。
面積與人口
衢州市總面積8836.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325.48平方公里,丘陵3181.15平方公里,山地4329.89平方公里。
衢州市總人口245.57萬人,其中男性127.99萬人,女性117.58萬人。
歷史沿革
衢州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代,人們就在這里生息。春秋時,是越國的姑篾地,戰國時屬楚地,秦時屬會稽郡,設縣為太末,是龍游建縣之始。東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分太末,置新安縣,為衢縣建縣之始。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設衢州,為衢州建州之始。此後,衢州一直是歷代州、郡、路、府等行政機構所在地。
辛亥革命後,曾廢衢州府,屬金華道。1927年廢道,實行省縣兩級制,各縣直屬浙江省。1935年衢州改為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署,管轄衢縣、龍游、江山、常山、開化、壽昌、遂昌、淳安八縣。1946年設衢州綏靖公署。1948年又改為省第三專員公署,兼轄金華八縣。
1949年5月4日至7日,衢州各縣相繼解放,於衢縣設衢州市,並設衢州專員公署,轄衢、龍、常、開、江、遂昌六縣和衢州市。
1952年松陽、宣平縣並入衢州專員公署管轄。1955年3月初撤銷衢州專區,衢、龍、常、江等縣改屬金華地區專員公署。
1985年5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金華地區建制,衢州升為省轄市、轄4縣1市1區。
行政區劃
衢州市轄6縣(市、區),即柯城區、衢江區、龍游縣、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
柯城區轄航埠、石樑2個鎮,黃家、七里、溝溪、九華、華墅、姜家山、萬田、石室8個鄉,城區設信安、白雲、府山、荷花、雙港、花園、新新7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西安路24號。
衢江轄高家、杜澤、上方、峽川、蓮花、全旺、大洲、後溪、廿里、湖南10個鎮,黃壇口、嶺洋、灰坪、太真、雙橋、周家、雲溪、橫路、舉村9個鄉,城區設樟潭、浮石2個街道。
龍游縣位於衢州市東部。東連金華,南鄰遂昌,西接衢縣,北交建德,東北與蘭溪接壤。轄湖鎮、橫山、塔石、小南海、溪口、詹家6個鎮,模環、石佛、社陽、羅家、廟下、大街6個鄉和沐塵畲族鄉,城區設東華、龍洲2個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龍游鎮。
江山市位於衢州市西南,東鄰衢縣、遂昌縣,南連福建省浦城縣,西接江西省玉山、廣豐縣,北與常山縣相交。轄上余、四都、賀村、清湖、壇石、大橋、淤頭、新塘邊、鳳林、峽口、廿八都、長台、石門13個鎮,碗窯、大陳、保安、塘源口、張村、雙溪口6個鄉,城區設虎山、雙塔2個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地須江鎮。
常山縣位於衢州市西部。東鄰衢縣,南靠江山,西南與江山玉山交界,西北與開化毗連,東北一小段與淳安相接。轄天馬、輝埠、招賢、青石、芳村、白石、球川7個鎮,何家、宋畈、東案、大橋頭、新昌、新橋、同弓7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天馬鎮。
開化縣位於衢州市西北部。東南與常山相連,東北與淳安接壤,西南與江西婺源、德興、玉山毗鄰,北與安徽休寧交界。轄城關、華埠、馬金、村頭、池淮、桐村、楊林、蘇庄、齊溪9個鎮,林山、音坑、中村、長虹、張灣、何田、塘塢、大溪邊、金村9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礦產資源
礦產賦存種類多,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32種,礦產地96處,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15處。 已探明礦產中居全省前列的有石煤、石灰岩、黃鐵礦、葉蠟石、大理岩、耐火粘土、鈾礦等。位居全國前十位的有石煤、石灰岩礦。主要礦產及累計探明儲量有:煤813萬噸,石煤7.37億噸(預測總量61億噸)、石灰岩5.81億噸(預測總量31.3 億噸)、黃鐵礦3345萬噸(有省內最大的硫鐵礦生產礦山)、葉蠟石270萬噸、瑩石301萬噸、大理岩1726萬立方米,耐火粘土181.9萬噸、含鉀砂岩702萬噸,磷礦494萬噸、釩礦(石煤層中伴生五氧化二釩)310 萬噸、鈾礦4500噸。此外,金屬礦產也探明部分儲量:銅礦2.22萬噸(2處)、鉛礦(5處)2.91萬噸、鋅礦(5處)8.89萬噸、鎢礦(2處)1842噸、錫礦(2處)1927噸、銀礦(伴生)153噸、黃金(2處)84公斤。 天然飲用礦泉水源地3處。
經濟總貌
衢州市今後一個時期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努力跟上全省現代化步伐,力爭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在開放興衢總格局下,下一步激活經濟主體,優化發展效益農業為基礎,以推進工業化為中心任務,以加快市場化進程為動力,以加快城市化進程為載體,以加快人力資源開發為切入口,以加快信息化建設為重要手段,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緊密結合,推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切實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廉政建設,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為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地方財政收年均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年均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繼續保持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力爭年均增長速度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加快由工業化初期向中期轉換,經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形成體制、機制新優勢。
--努力培育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城市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城市化水平達到35%以上。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型小康向寬裕型小康過渡。
--初步形成融歷史和現代文明於一體的精神文明建設格局,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體素質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建成浙江省文明城市。
近年來,衢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新成績。2005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25.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0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49.43億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11億元,增長13.2 %。

『貳』 關於衢州的完整歷史

行政歷史
衢州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轄區內衢縣、龍游、江山、常山、開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錛、石刀、石矛等證明,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三代屬百越之地。
春秋初為姑蔑國,後為越國姑蔑之地,戰國時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滅楚,平定江南,於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今衢州屬會稽郡之太末縣(一作大末)。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為荊王國地。十二年(前195),吳國地。景帝四年(前153),誅吳王劉濞,復屬會稽郡。
東漢初平三年(192),分太末縣置新安縣。為衢縣建縣之始,仍屬會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縣置定陽縣。
三國吳國寶鼎元年(226),新安縣改屬東陽郡。
晉太康元年(280),因與弘農郡新安縣同名,改新安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說溪以縣得名,仍隸東陽郡。
南朝宋、齊、梁三代,新安縣隸屬不變;陳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領信安、定陽2縣,隸縉州。
隋大業三年(607),太末、定陽2縣並入信安,隸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於信安置衢州,並分置須江(江山)、定陽(常山)2縣,衢州州名始於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為州治;同時,析太末縣之西設白石縣並置榖州,州領太末、白石2縣,白石為州治之所;七年(624)廢衢州,並定陽,須江、白石、太末4縣入信安縣,隸婺州;貞觀八年(634),從信安、金華2縣析置龍丘縣;武後垂拱二年(686),復置衢州,轄信安、龍丘、常山3縣,屬江南道,信安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龍丘縣之西置盈川縣,衢州轄信安、龍丘、須江、常山、盈川5縣;證聖元年(695),分須江、定陽、弋陽3縣置玉山縣,隸衢州;天寶元年(742),改衢州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衢州,同年,玉山縣改隸信州;衢州仍轄信安、龍丘、須江、盈川、常山5縣,信安為州治,隸浙江東道;大歷十四年(779),改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道;貞元三年(787),復隸浙江東道;元和七年(812),廢盈川縣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隸衢州。
五代時,衢州屬吳越國(907-978),州治倚西安,轄西安、龍游、常山、江山4縣;後唐長興二年(931),吳越改龍丘為龍游。
北宋時西安縣仍為衢州治,屬兩浙路;南宋時屬兩浙東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總管府,西安縣倚廓,隸江淮行省浙東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龍游府為衢州府,西安倚廓,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樂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道治所;宣統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縣並入衢州府,由府兼理縣事。
辛亥革命後(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軍政分府,兼理縣事;民國元年(1912)二月,廢府,改西安為衢縣;三年(1914),實行道制,衢縣屬金華道,並為道尹駐地;五年(1916),裁道,翌年復設,道尹仍駐衢縣;十六年(1927),設第一特區縣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衢縣;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改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衢縣仍為公屬屬址;一九四六年,專員公署與保安司令部合並,稱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駐衢縣;一九四八年,衢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址移金華。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衢縣解放,始設軍管會,後建衢州專員公署。衢州市,專屬仍駐衢州,縣政府遷至樟潭鎮;一九五一年,撤銷衢州市,縣府遷回衢縣城區,專署駐衢縣;一九五五年三月,衢州專員公署撤銷,衢縣屬金華專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常山並入衢縣;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龍游縣並入;一九六一年,復置常山縣;一九七九年九月,恢復衢州市,縣、市並存;一九八一年四月,撤縣並入市;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龍游縣析出,另立縣治;一九八四年,轄區不變;一九八五年五月,金華地區撤銷,衢州市升省轄市,原衢州市分設柯城區與衢縣,實行市管縣,市轄衢縣、江山、常山、開化、龍游五縣及柯城區;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江山縣改縣級市,屬衢州市。

人文歷史
衢州,古為姑蔑國、大末縣、信安縣,唐初因境內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控鄱陽之肘腋,扼甌閩之咽喉,連宣歙之聲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浙、閩、贛、皖四省交通之門戶。獨特的地理位置,秀麗的一方山水,勤勞而智慧的勞動人民,孕育出燦爛的歷史文化。從距今六千年的蔥洞遺址到東華山漢墓群,從姑蔑族的南遷到孔氏大宗的南渡,從綿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連綿不絕的衢江水運,從兩宋時期的群星薈萃到明清之際的天涯賈客,一處處史跡、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名人都在述說著衢州六千年的歷史文明。1994年,衢州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衢州
衢州地處錢江源頭,自古就人傑地靈。考古學家在境內發現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中著名的蔥洞遺址將衢州的歷史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商周時期的衢州,屬揚州之域,雖在文書上鮮見記載,但眾多原始瓷器和精美玉器的出土,可見當時的繁榮。春秋末年,衢州屬「姑蔑」之地,姑蔑族和徐偃王後裔構成了衢州的早期居民。
蔥洞先民——6000年前的衢州人
1、 蔥洞遺址:衢州、建德交界處分布著大面積的石灰岩地貌,為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位於衢州上方鎮境內的蔥洞、觀音洞遺址就是該地區一個典型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活動在衢州的最早例證。正是根據這一遺址的出土文物,將衢州市的歷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6000年前的浙江大地,氣候溫暖,植被茂盛,動物繁多,十分適宜人類居住。衢州,與餘姚河姆渡、餘杭良渚文化等地區一樣,也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年來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一處處新石器時代遺存就是最好的實物例證。
2、 姑蔑一族——2500年前的文明傳承
越族是構成華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閩浙贛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發源地,衢州就處於這一地區的中心。春秋時期,姑蔑族從山東泗水地區輾轉南遷,其一部與偃王後裔一部先後遷居浙西衢州。姑蔑南遷及其定居衢州的歷史表明衢州地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融入了華夏族之列。眾多青銅禮器、兵器和隨葬玉器、原始瓷器的出土,足可說明當時衢州經濟文化的繁榮。姑蔑史料:
(1)《左傳·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及杜預注。
魯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就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越國對吳國的戰爭。說明早在此前,姑蔑一族即已定居衢州。
(2)《國語·越語上)(卷二十):勾踐之地,……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
姑蔑管轄范圍包括如今整個衢州地區及遂昌、湯溪、江西玉山等地。
3、 偃王南遷
徐國,為嬴姓子爵,始封於夏朝,其國在下邳僮縣,今泗州臨淮有徐城。周朝建立後,徐國與東夷各族不服周王朝統治,雙方不斷發生戰爭。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國,徐偃王棄國南遷,春秋時期其一部輾轉來到衢州。
秦漢至唐時期的衢州
約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縣治在今龍游縣境內,揭開了衢州歷史新的一頁。兩漢時期,衢州經濟還處於發展初期,但從出土的青銅器和陶器來看,仍表現出較高的工藝水平。六朝時期,地處江南的衢州相對安定,經濟文化緩慢發展。唐代初年於信安縣設州城,衢州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七百里仙霞古道的開鑿,使衢州作為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郡縣制,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故城在今龍游縣城西,正式開始了衢州建縣的歷史。東漢末年,又設立了新安縣(今衢江區、柯城區)、定陽縣(今常山縣)。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縣設須江縣(今江山市)。同年於信安縣設州級行政區劃,因境內三衢山而稱衢州,亦有八方通衢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元時期的衢州
兩宋時期,伴隨著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衢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獲得空前繁榮。特別是在北宋,衢州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達到了頂峰,為兩浙(今浙江及江蘇南部地區)翹楚。北宋167年間,衢州僅文科進士就達250人,遠高於蘇州、杭州、紹興等地。南宋時期,隨著聖裔南遷,衢州成為南方新的儒學聖地,史稱「東南闕里」。作為南宋全國知名書院,柯山書院、包山書院更是人文薈萃,其影響一直波及到元代。
明清時期的衢州
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明清時期的衢州作為東南軍事重鎮的地位日益顯現。平「三藩之亂」後,衢州自此有了「鐵城」之稱。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從杭州經衢州至江西玉山或福建浦城的驛道,成為明清時期內陸交通最繁盛的商路。處在這條驛道要沖之地的衢州,經濟文化得以進一步發展。鼎盛於明代中後期,以經營珠寶、書籍為主,以衢籍,特別是龍游籍商人為核心的龍游商幫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商幫之一,也正是衢州作為四省通衢要地的明證。

『叄』 衢江的介紹

衢江,古稱瀫水,又稱信安溪、信安江、衢港。是錢塘江主要支流、源頭之一。發源於版安徽省黃山市休寧權縣龍田鄉青芝埭尖,海拔1144米,以上游馬金溪起算,止於海鹽澉浦-餘姚西山閘連線,河長522.22公里(其中安徽境內24.77公里,浙江境內497.45公里);流域面積(省內部分)44014.50平方公里。比錢塘江正源新安江(588.73公里)短約60公里。衢江上起衢州市常山港、江山港合流的雙港口,下迄蘭溪市西南橫山納金華江接蘭江,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親河,上承徽州文化,下接金華八婺,孕育出別具特色的三衢文化。

『肆』 問衢州歷史資料,急!!!!!我今天就要用。

行政歷史
衢州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轄區內衢縣、龍游、江山、常山、開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錛、石刀、石矛等證明,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三代屬百越之地。
春秋初為姑蔑國,後為越國姑蔑之地,戰國時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滅楚,平定江南,於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今衢州屬會稽郡之太末縣(一作大末)。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為荊王國地。十二年(前195),吳國地。景帝四年(前153),誅吳王劉濞,復屬會稽郡。
東漢初平三年(192),分太末縣置新安縣。為衢縣建縣之始,仍屬會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縣置定陽縣。
三國吳國寶鼎元年(226),新安縣改屬東陽郡。
晉太康元年(280),因與弘農郡新安縣同名,改新安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說溪以縣得名,仍隸東陽郡。
南朝宋、齊、梁三代,新安縣隸屬不變;陳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領信安、定陽2縣,隸縉州。
隋大業三年(607),太末、定陽2縣並入信安,隸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於信安置衢州,並分置須江(江山)、定陽(常山)2縣,衢州州名始於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為州治;同時,析太末縣之西設白石縣並置榖州,州領太末、白石2縣,白石為州治之所;七年(624)廢衢州,並定陽,須江、白石、太末4縣入信安縣,隸婺州;貞觀八年(634),從信安、金華2縣析置龍丘縣;武後垂拱二年(686),復置衢州,轄信安、龍丘、常山3縣,屬江南道,信安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龍丘縣之西置盈川縣,衢州轄信安、龍丘、須江、常山、盈川5縣;證聖元年(695),分須江、定陽、弋陽3縣置玉山縣,隸衢州;天寶元年(742),改衢州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衢州,同年,玉山縣改隸信州;衢州仍轄信安、龍丘、須江、盈川、常山5縣,信安為州治,隸浙江東道;大歷十四年(779),改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道;貞元三年(787),復隸浙江東道;元和七年(812),廢盈川縣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隸衢州。
五代時,衢州屬吳越國(907-978),州治倚西安,轄西安、龍游、常山、江山4縣;後唐長興二年(931),吳越改龍丘為龍游。
北宋時西安縣仍為衢州治,屬兩浙路;南宋時屬兩浙東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總管府,西安縣倚廓,隸江淮行省浙東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龍游府為衢州府,西安倚廓,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樂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道治所;宣統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縣並入衢州府,由府兼理縣事。
辛亥革命後(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軍政分府,兼理縣事;民國元年(1912)二月,廢府,改西安為衢縣;三年(1914),實行道制,衢縣屬金華道,並為道尹駐地;五年(1916),裁道,翌年復設,道尹仍駐衢縣;十六年(1927),設第一特區縣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衢縣;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改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衢縣仍為公屬屬址;一九四六年,專員公署與保安司令部合並,稱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駐衢縣;一九四八年,衢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址移金華。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衢縣解放,始設軍管會,後建衢州專員公署。衢州市,專屬仍駐衢州,縣政府遷至樟潭鎮;一九五一年,撤銷衢州市,縣府遷回衢縣城區,專署駐衢縣;一九五五年三月,衢州專員公署撤銷,衢縣屬金華專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常山並入衢縣;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龍游縣並入;一九六一年,復置常山縣;一九七九年九月,恢復衢州市,縣、市並存;一九八一年四月,撤縣並入市;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龍游縣析出,另立縣治;一九八四年,轄區不變;一九八五年五月,金華地區撤銷,衢州市升省轄市,原衢州市分設柯城區與衢縣,實行市管縣,市轄衢縣、江山、常山、開化、龍游五縣及柯城區;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江山縣改縣級市,屬衢州市。

人文歷史
衢州,古為姑蔑國、大末縣、信安縣,唐初因境內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控鄱陽之肘腋,扼甌閩之咽喉,連宣歙之聲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浙、閩、贛、皖四省交通之門戶。獨特的地理位置,秀麗的一方山水,勤勞而智慧的勞動人民,孕育出燦爛的歷史文化。從距今六千年的蔥洞遺址到東華山漢墓群,從姑蔑族的南遷到孔氏大宗的南渡,從綿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連綿不絕的衢江水運,從兩宋時期的群星薈萃到明清之際的天涯賈客,一處處史跡、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名人都在述說著衢州六千年的歷史文明。1994年,衢州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衢州
衢州地處錢江源頭,自古就人傑地靈。考古學家在境內發現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中著名的蔥洞遺址將衢州的歷史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商周時期的衢州,屬揚州之域,雖在文書上鮮見記載,但眾多原始瓷器和精美玉器的出土,可見當時的繁榮。春秋末年,衢州屬「姑蔑」之地,姑蔑族和徐偃王後裔構成了衢州的早期居民。
蔥洞先民——6000年前的衢州人
1、 蔥洞遺址:衢州、建德交界處分布著大面積的石灰岩地貌,為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位於衢州上方鎮境內的蔥洞、觀音洞遺址就是該地區一個典型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活動在衢州的最早例證。正是根據這一遺址的出土文物,將衢州市的歷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6000年前的浙江大地,氣候溫暖,植被茂盛,動物繁多,十分適宜人類居住。衢州,與餘姚河姆渡、餘杭良渚文化等地區一樣,也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年來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一處處新石器時代遺存就是最好的實物例證。
2、 姑蔑一族——2500年前的文明傳承
越族是構成華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閩浙贛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發源地,衢州就處於這一地區的中心。春秋時期,姑蔑族從山東泗水地區輾轉南遷,其一部與偃王後裔一部先後遷居浙西衢州。姑蔑南遷及其定居衢州的歷史表明衢州地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融入了華夏族之列。眾多青銅禮器、兵器和隨葬玉器、原始瓷器的出土,足可說明當時衢州經濟文化的繁榮。姑蔑史料:
(1)《左傳·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及杜預注。
魯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就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越國對吳國的戰爭。說明早在此前,姑蔑一族即已定居衢州。
(2)《國語·越語上)(卷二十):勾踐之地,……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
姑蔑管轄范圍包括如今整個衢州地區及遂昌、湯溪、江西玉山等地。
3、 偃王南遷
徐國,為嬴姓子爵,始封於夏朝,其國在下邳僮縣,今泗州臨淮有徐城。周朝建立後,徐國與東夷各族不服周王朝統治,雙方不斷發生戰爭。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國,徐偃王棄國南遷,春秋時期其一部輾轉來到衢州。
秦漢至唐時期的衢州
約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縣治在今龍游縣境內,揭開了衢州歷史新的一頁。兩漢時期,衢州經濟還處於發展初期,但從出土的青銅器和陶器來看,仍表現出較高的工藝水平。六朝時期,地處江南的衢州相對安定,經濟文化緩慢發展。唐代初年於信安縣設州城,衢州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七百里仙霞古道的開鑿,使衢州作為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郡縣制,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故城在今龍游縣城西,正式開始了衢州建縣的歷史。東漢末年,又設立了新安縣(今衢江區、柯城區)、定陽縣(今常山縣)。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縣設須江縣(今江山市)。同年於信安縣設州級行政區劃,因境內三衢山而稱衢州,亦有八方通衢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元時期的衢州
兩宋時期,伴隨著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衢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獲得空前繁榮。特別是在北宋,衢州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達到了頂峰,為兩浙(今浙江及江蘇南部地區)翹楚。北宋167年間,衢州僅文科進士就達250人,遠高於蘇州、杭州、紹興等地。南宋時期,隨著聖裔南遷,衢州成為南方新的儒學聖地,史稱「東南闕里」。作為南宋全國知名書院,柯山書院、包山書院更是人文薈萃,其影響一直波及到元代。
明清時期的衢州
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明清時期的衢州作為東南軍事重鎮的地位日益顯現。平「三藩之亂」後,衢州自此有了「鐵城」之稱。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從杭州經衢州至江西玉山或福建浦城的驛道,成為明清時期內陸交通最繁盛的商路。處在這條驛道要沖之地的衢州,經濟文化得以進一步發展。鼎盛於明代中後期,以經營珠寶、書籍為主,以衢籍,特別是龍游籍商人為核心的龍游商幫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商幫之一,也正是衢州作為四省通衢要地的明證。

『伍』 衢州上下街因衢江流向而得名,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有「衢州第一街」的美譽,今年市政府決定再投資26

將2630萬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2.63×107
故選B.

『陸』 衢州有那些歷史文化

一、節慶活動

衢州地理復雜、歷史事件(戰爭、移民等)眾多因此而方言眾多,多受北部吳語、皖南徽語、江西贛語、閩北方言的建州語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其中江山方言堪稱是漢語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詞彙,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6)衢江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衢州被稱為中國特產之鄉,各縣都有一批名牌旅遊特色產品:開化紙、開化根雕、江山西硯、柯城瑩白瓷等。

柯城區花卉、特禽;衢江區椪柑、竹炭;龍游縣:竹筍、黃花梨;江山市:白鵝、獼猴桃、白菇、蜜蜂;常山縣胡柚、油茶;開化縣龍頂茶、金針菇、根雕藝術。

衢州著名小吃:三頭一掌,衢州三頭分別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風味食品。

風味特色小吃:衢州烤餅、衢州麻餅、八寶菜、龍游米糊、龍游開洋豆腐乾、龍游發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開化青螄、開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開化板栗、高家蘿卜絲、衢州椪柑、衢州柑橘、衢紅桔、雙橋粉干、常山索麵。

衢州也是產茶地區,龍游是全國重點茶葉產區之一,有1500多年的種植史。龍遊方山茶、開化龍頂茶、衢州玉露茶、江山綠牡丹等。

『柒』 衢縣的歷史沿革

衢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為姑蔑地,戰國時屬楚。東漢初平三年(192)始建縣,名新安。晉太康元年(280)改為信安,唐咸通年間易名西安,民國元年(1912)始稱衢縣。唐以來歷為州、府、郡、路、道、署駐地,是浙西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時縣時市,行政區劃變動頻繁。1981年撤縣設衢州市(縣級),1985年5月升為省轄市,原縣級市轄區劃分為衢江區(暫名)和柯城區。 同年12月在衢江區基礎上恢復縣制, 屬衢州市,轄8區、9鎮、36鄉、640個行政村,總人口49.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萬人。 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後,為13鎮、15鄉。1997年底轄14鎮、16鄉、642個行政村,總人口52.10萬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衢縣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1986年,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2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15億元,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1034元,農民年均純收入427元。 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20.34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10元;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79億元;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5936元,農民年均純收入2499元。 2001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衢縣設立衢州市衢江區及調整衢州市市轄區,衢縣的石樑鎮、航埠鎮劃入柯城區,其餘地區設立衢江區。

『捌』 衢江區峽口鎮的歷史

我知道千官鎮的歷史,因為我有一本三羅傳奇。這里是沒人知道的,除非他有關於你這個陣歷史的書。

『玖』 衢州有哪些文化遺產

衢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單 :《爛柯山—圍棋仙地的傳說》、《邵永豐麻餅製作技藝》、《梧 桐祖殿祭春》、《全旺板龍》、《車馬燈》、《茶燈戲》、《楊炯出巡》、《硬頭 獅子》、《滾花龍》、《畲族婚禮》、《脫節龍》、《龍游發糕製作技藝》、《貔 貅舞》、《廿八都山歌》、《手獅舞》、《須江古樂》、《廿八都木偶》、《鋼叉舞》、《胡家神龍》、《跳竹馬》、《蘇庄草龍》、《開化根雕》、《徽戲》。 衢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單 一、民間文學1、衢州話2、衢州三怪傳說(柯城)3、癩痢娘娘的傳說(衢江) 4、浮石潭的傳說(衢江)5、江山方言6、江郎山的傳說(江山)7、清漾毛愷的故事(江山)8、常山方言9、嚴嵩在常山的傳說(常山)10、瓊奴和苕郎的愛情故事(常山)11、常山喝彩歌謠12、聖潭溝的傳說(開化)二、民間音樂13、衢江十番鑼鼓14、衢江後溪十二月花名15、江山民間坐唱班16、常山猷輅民歌 17、開化滿山唱三、民間舞蹈18、衢江沈家板龍19、衢江橫路馬燈戲20、衢江玳堰節節龍21、龍游小腳燈22、龍游儒大門草龍23、龍游少兒走馬燈24、龍游清明祭祖燈會25、龍游麒麟燈26、龍游大街龍燈27、龍游竹衣龍28、龍游斷頭龍29、江山斷頭龍30、江山黃石板獅31、江山佛堂魚燈32、江山石門抬閣33、常山銅錢槍舞34、常山蜀阜皇龍35、常山洗馬舞36、常山柴沖舞37、開化余村魚頭板燈38、開化霞山高蹺竹馬39、開化馬金姚家扛燈40、開化華埠竹馬舞41、開化華埠花棍舞42、開化大溪邊柳葉龍四、傳統戲曲43、衢州灘簧44、龍游茶燈戲45、龍游婺劇46、江山婺劇變臉、耍牙47、常山婺劇48、開化目蓮戲 五、曲藝49、柯城「三塊頭」樂拔50、龍游道情51、龍游小鑼書52、江山四都道情53、常山道情六、雜技與競技54、柯城麻蓬「十三太保」傳統拳術55、江山塘源口洪公拳56、常山喬裝戲57、常山猷輅拳58、武當太乙五步拳(常山)59、南少林武術(開化)七、民間美術60、龍游粿印雕刻技藝61、吳芝英剪紙(龍游)62、江山剪紙63、常山假山盆景製作技藝64、常山三十六天井建築藝術65、開化塘塢古祠堂木雕工藝八、傳統手工技藝66、柯城瑩白瓷製作技藝67、柯城古琴製作技藝68、衢江桂花餅製作技藝69、衢江雙橋粉干製作技藝70、衢江大洲廚刀製作技藝71、東方魔鏡(衢江)72、龍游宣紙製作技藝73、龍游小辣椒製作技藝74、竹編技藝(龍游、開化)75、江山西硯76、江山傳統陶藝77、豆腐傳統製作技藝(江山、常山)78、常山木桿秤手工製作技藝79、常山貢面製作技藝80、常山夏布製作技藝81、常山手工彈棉花技藝82、常山胡柚栽培技藝83、傳統榨油技藝(常山、開化)84、開化青磚瓦燒制工藝85、開化「貢紙」86、開化塘塢豆腐乾製作工藝87、開化龍頂茶手工製作技藝九、傳統醫葯88、楊繼洲與針灸89、常山民間中醫偏方診療十、民俗90、周王廟會91、柯城白雲山廟會92、衢江重陽節93、衢江浮石六月過小年94、衢江東岳山廟會95、龍游商幫96、龍游羅家清明餜製作97、龍游徐偃王廟會98、江山麻糍節99、江山鳳林三月三祭祀會100、常山裡東坑修路節101、常山焙餜(糕)102、常山龍門口扁食103、常山茄子燈104、常山天燈105、常山球川廟會106、常山傳統婚俗107、開化桐村千層糕製作工藝108、開化蘇庄炊粉109、開化蘇庄平坑保苗節110、開化大溪邊廟會111、開化蘇庄唐頭古佛節

『拾』 衢江的南孔文化

衢江流域自安徽省休寧縣發源至蘭溪市婺江(金華江)匯流處止,主河道流程232.9公里,全流域面積為11138平方公里。
《浙江古今地名詞典》:「衢江,在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最大流之一段。上起衢州市四常山港、江山港合流的雙港口,下迄蘭溪市西南橫山納金華江接蘭江。
古名瀫水,又名信安江、信安溪、衢港、西溪。唐武德四年(621),於信安置衢州後,江流其境,始稱衢江」。
衢州水運歷史悠久,在古代推行食鹽商銷商運政策,浙鹽行銷四省,其中贛省廣信(今上饒)府七縣食鹽,均通過衢江水運至常山起岸,轉陸運到江西玉山分銷。1949衢州地區解放時,市轄區內共有木帆船2690艘,噸位13182噸。共有竹筏409對,噸位660噸。解放初期,水運在輸送糧食、木材、柑桔、煤炭、毛竹、柴炭、麥桿等大宗土特產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機動船的發展,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機動船的發展,先後開辟了衢州直達蕭、紹、寧、杭、嘉、湖、上海、江蘇內河航線。當時衢州各航運公司擁有各類運輸船舶100餘艘,2000多載重噸,船隊12個,年貨運量15萬噸。水運曾經為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過相當大的貢獻。進入九十年代,隨著公路、鐵路的迅猛發展以及上游建庫和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航道通航能力逐漸萎縮,部分淺灘航段甚至斷航,內河航運逐漸蕭條,基本處於斷航狀態,煤炭、石料等大宗散貨只得棄水走陸,增加了企業成本,對衢州、金華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由於航道等級的降低,通航噸位下,衢州航運不能發揮運量大的優勢,經濟效益差,市內各航運公司先後停業、轉產。僅留龍游遠安航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擁有8艘貨船,862載重噸,從事跨航區、跨省際的長途水路貨物運輸。現衢江部分航段通航挖砂運輸船和渡船。

閱讀全文

與衢江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