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蠟染是什麼時候被定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朴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君友會王愛君文集《蠟染》篇釋義:蠟染,是一種古老染色術,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人叫做Batik,日本人稱為蠟纈染(亦稱蠟染),利用這種方法染出來的圖案,兼具了藝術的裝飾趣味及實用價值。蠟染藝術出現在中國,歷史悠久。根據二儀實錄記載,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並且出現特殊花樣。至於實物的出土,比文獻記載還要早的,有長沙戰國楚墓出現一面染纈模樣的被面,花紋不詳。晉代也有一片成品出土,圖案是重疊斑花,也就是唐宋時代所謂瑪瑙纈。中國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成熟多了。當時的蠟染可分為兩種:單色染與復色染;復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種之多。後人可從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中的兩位婦女的衣裳及虢國夫人游春圖中的幾個騎馬人物的衣服,窺見唐代蠟染圖案之豪華美麗的情況。由於唐代中國文化對於日本影響頗大,奈良的正倉院,從唐代一直保存著各種唐代以來之中國工藝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蠟纈屏風,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學和尚帶回去的。蠟染在中國,自宋代以降開始衰退,而在同時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卻大為盛行,至今,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人的平常衣服幾乎都以蠟染布料製造。
主要源於苗族生活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等地區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1]
丹寨縣、安順縣及織金縣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壞境中,這里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蠟染技藝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按苗族習俗,所有的女性都有義務傳承蠟染技藝,每位母親都必須教會自己的女兒製作蠟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一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傳承。在此狀況下,這些苗族聚居區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1]
苗族蠟染是為生產者自身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其產品主要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1]
蠟染歷史介紹
蠟染
一般而言,染色材料的利用、染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應該早於蠟染工藝。也就是說蠟染工藝的產生,必然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對染色材料認識與應用過程。這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與過程,為蠟防染工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追溯歷史,舊石器時代的中國山頂洞人,就已經使用礦物顏料來著色。據中國大網路全書記載,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就已經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藍、菘藍、紅花等進行著色。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才使用茜草和靛藍,比中國晚了500年。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藍和紅花,比中國晚了1000年。可見,中國紡織染色的歷史極為久遠。在這里,我們研究中國染色的萌芽及發展過程,就是為了探討蠟染產生前的一些基本條件。
探討蠟染起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種研究所依據的材料,除文字記載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物的發現。遺憾的是古代生活中最常用的蠟染物品是貧窮百姓使用的,而百姓階層的生老病死大多數是從簡的,因此,古代蠟染的實物出土實在少之又少,這和皇宮貴族死後所留下的大最豪華的紡織品簡直無法相比。這種現狀勢必會給研究中國占代蠟染帶來困難。那麼,如何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呢?除了根據文字記載和出土實物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邏輯推理作出分析和判斷,以此來研究中國蠟染才有一定的說服力。盡管這些推斷也許不盡完善,但也可以為進一步研究作出一定探索,提供一種思路。為此,可以認為,從北京山頂洞人使用單一的礦物顏料到後來豐富多樣的染料;從原始先民的單一色彩塗繪到後來的多樣色彩浸染,媒染,套染等,必然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但其發生與發展總趨勢應該是:從使用色彩材料來說,古人是從自然色彩物的使用(直接使用帶有色彩的自然物)發展到對自然色彩物的加工後使用(自然物的研磨與調混形成色彩),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色彩裝飾對象來說,古人是從利用色彩著色於自身(塗身,文身)發展到利用色彩著色於物體(彩陶、服裝等),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織物染色工藝來說,古人是從單一的手繪色彩於織物上發展到多種方法賦彩於織物上(繪、綉、印、防染等).或者多者同時發生。
上述推斷,可根據文字記載與出土實物的比較來做進一步的證實。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人類對色彩及染料的認識與應用遠早於紡織色彩。人類使用色彩的行為經歷:「人類從著色於自身開始(文身)——發展為著色於物體。」考古材料已經證明人類最早認識的顏色是紅色,5萬年前的北京山頂洞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紅色礦物顏料。「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已經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曾發現赤鐵礦(赭石)粉末和塗染成赤色的石珠、魚骨等裝飾品。新石器時代的塗彩更多。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七的酒器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紅、白、黑、褐、橙等多種色彩。當時所用的顏料,大都是礦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狀赭石外,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發現硃砂。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現彩繪和研磨礦石等工具。這些礦石的粉末,曾用於紡織品著色。
商、周時期,染色技術不僅運用於衣飾,而且廣泛採用礦物染料(石染)和植物染料(草染)。在礦物染料中,最先使用的是硃砂。硃砂即我國史書所載的「丹」(即氧化汞)。最具說服力的實例是陝西茹家莊西周墓中出土的紡織品,其上的朱紅色用硃砂染成。當時,染色技術運用比較廣泛,官廷手工作坊中設有專職染色的官吏,管理染色。另外還專門栽培一些染料植物,較普遍的有藍草(蓼藍)。《夏小正》中已有「五月,啟灌蓼藍「的記錄。就色彩品種而言,《詩經》提到的有「綠兮綠兮,綠衣黃里」、「素衣朱綉」、「載玄載黃」等。染色的工具,相傳有染缸和染棒。根據顏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別採用膠黏劑和媒染劑,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並用等工藝。
綜上所述,彩陶繪色、織物染色等歷史事實說明蠟染產生已經具備充分的條件。
㈡ 蠟染的發展趨勢
蠟染呢 現在可能並不那麼 浪染了再投 兩年前可能事情讓蠟染 但是還是建議不要 不要多接觸這些東西 因為對身體是有害處的 因為都是化學物品
㈢ 古樸原始的鳳凰蠟染有哪些歷史
湘西鳳凰縣居住著苗族與土家族人民,這里的蠟染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時間甚至可追溯到上古時代,藝術成品自古以來都享有盛名。
蠟染,古稱蠟纈,與絞纈即扎染、夾纈即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纈簡單地說就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織物上,然後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美麗的花紋,這就是蠟染。
我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已得到較大的發展。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湘西古屬楚國,還設有專門主持生產靛藍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
鳳凰蠟染原始古樸,分為兩大流派:一為土家族蠟染印花布;一為苗族蠟染土布。
土家族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凈,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
鳳凰土家族蠟染印花布的製成,是把鏤雕成各種空白花孔圖形的軟木板或硬紙板模具鋪放在白布上,把蠟汁溶液灌入花模空白處,待干後,採用當地自然生長的一種染汁液含量較高的植物製成染液進行浸染,除去防染蠟後,即可顯現出藍白相間的花紋圖案。
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給人一種自然純凈的藝術感,突出的工藝特點為冷色。
蠟染土布的做法是直接用蠟汁溶液在土布上畫出所需圖案或寫出字體,然後放入染液缸冷浸染色、氧化、高溫脫蠟、晾乾即成。
鳳凰蠟染自然形成的兩大流派工藝色彩各異,但共同的特點是純朴典雅,立意簡略清晰,其成因主要在於表現地域習俗的差異和人民群眾生活意願的取向。
苗族的蠟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漢時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蠟染技術,「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這種蠟染布曾被稱為「闌干斑布」。
宋代時,鳳凰的蠟染「點蠟幔」已很盛行。明清時代,大多將蠟染成品作衣飾或用作床單、帳沿、枕巾等。
在湘西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敘述蠟染的起源:
古時,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她並不滿足於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
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愣,辦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
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百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
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才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後,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
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
姑娘心頭一動,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後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後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後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興地唱起了山歌。
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裡之後,照著姑娘教給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樣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村寨之間流傳開來了。
鳳凰苗族蠟染成品大部分都是深藍底色現白花,紋樣光潔清晰,古樸而典雅。展現著苗族人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間工藝美術技藝。
鳳凰蠟染種類有凸染和手染兩種。凸染是將圖案投影在木板上,按照投影雕刻正反兩塊模板,把布置於兩個模板之間,向模板中灌入特製的染料,染好後晾乾即可;手染是把刻好的模板壓在鋪平的布面上,然後用特製的刷子浸染料刷,待干後揭開即可。
蠟染花布可用來作壁掛、屏風、被面、桌罩、服裝等。一幅完美的蠟染從用蠟水畫圖到反復上蠟染出不同的顏色再到最後晾乾做成成品,由於工序復雜,花色獨特,民族風格濃郁,是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
鳳凰人喜歡用這種蠟染印花布,蠟染的靈魂是「冰紋」,這是一種因蠟塊折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染紋,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
鳳凰蠟染有點蠟和畫蠟兩種技藝。蠟染的製作工具主要有銅刀蠟筆、瓷碗、水盆、大針、骨針、穀草、染缸等。
製作時,先用草木灰濾水浸泡土布,脫去纖維中的脂質,使之易於點蠟和上色。然後把適量的黃蠟放在小瓷碗里,將瓷碗置於熱木灰上,黃蠟受熱熔化成液體後,即可用蠟刀蘸蠟汁點畫於布上。
鳳凰蠟染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中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折疊起來能吻合不差;所繪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點好蠟花的布再用溫水浸濕,放入已發好的藍靛染缸,反復浸泡多次,確認布料已經染好,即可拿到河邊漂洗,讓清水沖去浮色,再放進鍋里清水煮沸,使黃蠟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後以備再用。蠟熔化後即現出白色花紋。之後,再將蠟染反復漂洗,使殘留的黃蠟脫凈,即算完工。
苗族用流傳幾千年的密法手工扎染,蠟染製成,有立領、圓領、盤扣領等蠟染服裝與各種款式相結合,具有時尚風格。
它是純天然染料染制,無副作用。並對皮膚具有消炎保健作用,是最好的環保健康產品。
鳳凰蠟染品種主要有壁掛系列、蠟染字畫、蠟染檯布、蠟染信插、蠟染服裝、蠟染圍巾、蠟染工藝包等民族蠟染和民族娃娃系列。
㈣ 染織工藝的發展歷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人類與自然作斗爭的實踐中,紡織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在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應用薴麻紡織已很廣泛,《詩經》中就有「東門之池,可以漚麻」,「東門之池,可以漚薴」,「是刈是濩,為絺為綌」等的記載。從殷墟出土的銅觶和銅鉞上的菱紋及回紋絲織物殘痕可知,商代已有提花技術。到春秋戰國時代,經線起花織錦技術已普遍流行。從戰國楚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出現了花紋比較復雜的對龍對鳳紋錦。
在織造工具方面,商代已普遍使用踞織機(操作者坐在地上或竹榻上織造)。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腳踏織機。西漢昭帝末年,織造工具有很大改進,勞動人民陳寶光之妻改進了提花方法,提高了織綢質量,節省了工時。魏文帝黃初年間(公元220~226年)馬鈞將花樓提花機進一步革新簡化為十二綜、十二躡,為絲綢織造技術作出了貢獻。
到了唐宋時代,不但創新了色彩華麗、質地堅韌的絲絨,而且緞紋地的錦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清明時代,革新家黃道婆為棉紡織技術的改進和推廣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松江地區成為當時最大的棉紡織中心。北京定陵出土的文物表明,明神宗時期的衣料織制精巧,圖案繁多,其中以織錦和雙面絨尤為精緻。
我國的紡織品特別是絲織品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譽。遠在公元前五六世紀,我國的紡織品就傳到了西亞和東歐。秦始皇時有人東渡黃海到日本傳授織綢技術。漢武帝時(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攜帶了大量絲織品,促進了中外絲織技術交流,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使我國絲綢織品源源向西方輸出。
紡織品的輸出到隋唐時期達到高潮,出口了許多水平很高的錦、綾、綺等不同織紋結構的絲織品,以及各種印染加工很精美的絲絹、棉布等紡織品。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我國從廣州向歐美出口的南京布(松江棉布和江浙一帶的紫花布)就有330多萬匹之多。
19世紀40年代,我國紡織工業開始採用機器生產,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經濟的入侵,發展極為緩慢。當時雖然興建了「甘肅織呢局」「上海機械織布局」等企業,但規模不大,而且都被控制在封建官僚手中。甲午戰爭後(1895年),英、美、德、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相繼在我國開設紡織工廠。據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紡織工業中的外國資本超過本國資本很多,由此可見,我國近代機器紡織工業一開始就受到封建官僚和帝國主義的控制和壟斷。
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的紡織印染工廠全部被四大家族所接收,成立了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作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控制全國紡織工業的官僚資本壟斷機構,我國紡織工業陷入了新的困境。就棉紡織工業來說,解放前夕,全國僅有500萬紗錠,不到7萬檯布機。
(4)蠟染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我國紡織印花品種:
(1)直接印花
將染料或顏料拌以粘合劑,並用凸紋版或鏤空版將其直接印在織物上顯花的方法。秦漢時期,直接印花採用型版印花與手繪相結合的方法,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夾纈
將絲綢夾於兩塊鏤空花版之間,利用花版的緊夾進行防染,解開花版,花紋即現。夾纈始於唐,並盛行於唐宋兩代,明清時期依然使用,多見於浙江和西藏一帶。
(3)絞纈
用線或織物本身將織物扎結後入染,解結成紋,紋樣具有暈色效果。絞纈又名扎染,出現於東晉時期,唐宋時極盛,至今一直沿用。
(4)蠟纈、灰纈
蠟纈是用蠟作防染劑進行防染印花的產品。蠟纈又稱蠟染,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輸入,魏唐間流傳漸廣。由於中原地區產蠟很少,唐代出現以灰代蠟的防染印花,亦稱灰纈,明清時被廣泛用於棉織物,即現今流行的藍印花布。
㈤ 貴州蠟染的歷史
蠟染的起源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甚至更早。蠟染古稱「蠟纈」,「纈」的意思是染彩,它與「絞纈」(扎染)、「夾纈」(印花藍布)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紡染工藝。在歷史文獻中有關蠟染的記載很少。《後漢書》、《臨海水土志》、《新唐書》等雖有「染彩」、「斑文布」、「卉服鳥章」等記述,但都沒有確指蠟染,到了宋代的文獻中才對蠟染有明確的說法。如南宋周去非的《嶺外問答》說:「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灌蠟於鏤中,而後乃積布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蠟,故能製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其中敘述的蠟染工序,顯然並非從南宋開始。後來的《貴州通忐》載:「用蠟繪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可見蠟染已由以蠟灌刻板印布發展到直接用蠟在布上描繪了。學界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宋代由於印花藍布等成本低、工藝簡單而大為盛行,蠟染在中原逐漸消失,而在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卻代代傳承,至今不衰。
從傳世的和出土的蠟染實物看,蠟染在唐代是盛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三色蠟染、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對樹象羊蠟纈屏風」,都是唐代遺物。在貴州省平壩縣下壩的棺材洞里,前些年出十了宋代苗族點蠟幔及鷺鳥紋彩色蠟染衣裙。這些都是蠟染流傳悠久的歷史見證。
蠟染的研究者根據史料和民間傳說,對蠟染最早的起源和發展有一些推測,意見不盡一致。無論如何說,蠟染在中國西南地區,特別在貴州一枝獨秀卻是事實。形成這種狀況主要有三個放面的原因:一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心理的原因,他們遷徙到貴州後懷念故土,懷念祖先,固守從故土帶來的文化形態,並在其中寄寓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意義,逐漸成為民族自尊自愛的標志:二是地理環境的原因,貴州地處偏僻,山川阻隔,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易於保持傳統的文化形態;三是製作原料的原因,貴州氣候濕潤,草木繁茂,盛產蜂蠟和製作藍靛染料的藍草,這為製作蠟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藝術」,貴州民間蠟染是貴州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不管是歲時節日住房的裝飾還是婚喪嫁娶人生儀禮,也不管是民間宗教信仰祭祖敬神還是服飾佩帶織綉花樣,各式各樣的蠟染工藝織染活動,都與貴州山地少數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息息相關,使得蠟染工藝和貴州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儺戲等活動一樣,具有某種「全文化」的功能,在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強大的中心文化輻射擠壓的邊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符號形式。
這里的少數民族以蠟染作主要裝飾的有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頭巾、圍腰、衣服、裙子、綁腿,綁腿,都是蠟染製成,其它如傘套、枕巾,飯籃蓋帕、包袱、書包、背帶等也都使用蠟染;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後擺的邊緣,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點染得精巧細致,除藍白二色外,有的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富麗的多色蠟染。貴州各少數民族的蠟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蠟染圖案有的還沿用古代銅鼓的花紋和民間傳說中的題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花、鳥、蟲、魚;而布依族則喜用幾何圖案。各民族的蠟染都有獨特的風格。 蠟染藝術在少數民族地區世代相傳,經過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 還應提到一種叫做「蠟片」的工藝品。在一些民族地區,把未經浸染的蠟花當作裝飾品。她們把這種「蠟片」裝飾在頭上或服裝上。這種工藝品是白色和黃褐色花紋,色彩諧調,別具一格。「蠟片」的缺點是蠟花容易脫落,所以在服裝上只能局部採用
㈥ 苗族蠟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一種怎樣的民族工藝美術
苗族蠟染歷史悠久,西南彝族(後漢代)有「知染、知色、知綉」的記載,說明西南少數民族至少在漢代掌握了染、織、綉的技藝。苗族蠟染起源有兩種傳說。一是苗族先祖蚩尤與黃帝交戰,蚩尤被俘被判死刑的故事,由此產生了「風葉為拒染劑」的染色方法。
苗族蠟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貴州的丹寨,在第十三個祭祖節古藏節,李氏家族不得不拿起幾件張龍供品,上面裝飾著蠟染圖案,大多是龍紋,顯示了苗族的龍圖騰崇拜,苗族龍的圖案與漢族不同,苗龍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
紋樣多為古樸肅穆的銅鼓紋樣和漩渦紋樣,此外,黔西北納雍、水城地區苗族蠟染也有自己的特點。它的圖案密集而飽滿,包括花、蝴蝶、草和一些幾何圖案。由於蠟染是模仿銅鼓紋樣演變而來的,所以蠟染中保留了許多銅鼓紋樣,如靈芝紋樣、雲彩紋樣等。
㈦ 苗族蠟染技術歷史悠久的原因是什麼
蠟染技術:
古時候稱復蠟制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我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
根據歷史文獻《禮記》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還設有專門主持生產靛藍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
蠟染在宋代五溪地區已很盛行。明、清時代,黔中一帶苗族也多用蠟染衣料。民國年間,蠟染盛行於湘西、貴州、雲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貴州的丹寨、安順、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藝最高。大多數地區都將蠟染成品作衣飾,湘西地區則用作床單、帳沿、枕巾等。
不知道回答的對不對··希望可以幫到你!
㈧ 蠟染的歷史源流
君友會王愛君文集《蠟染》篇釋義:蠟染,是一種古老染色術,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人叫做Batik,日本人稱為蠟纈染(亦稱蠟染),利用這種方法染出來的圖案,兼具了藝術的裝飾趣味及實用價值。蠟染藝術出現在中國,歷史悠久。根據二儀實錄記載,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並且出現特殊花樣。至於實物的出土,比文獻記載還要早的,有長沙戰國楚墓出現一面染纈模樣的被面,花紋不詳。晉代也有一片成品出土,圖案是重疊斑花,也就是唐宋時代所謂瑪瑙纈。中國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成熟多了。當時的蠟染可分為兩種:單色染與復色染;復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種之多。後人可從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中的兩位婦女的衣裳及虢國夫人游春圖中的幾個騎馬人物的衣服,窺見唐代蠟染圖案之豪華美麗的情況。由於唐代中國文化對於日本影響頗大,奈良的正倉院,從唐代一直保存著各種唐代以來之中國工藝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蠟纈屏風,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學和尚帶回去的。蠟染在中國,自宋代以降開始衰退,而在同時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卻大為盛行,至今,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人的平常衣服幾乎都以蠟染布料製造。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等地區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丹寨縣、安順縣及織金縣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壞境中,這里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蠟染技藝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按苗族習俗,所有的女性都有義務傳承蠟染技藝,每位母親都必須教會自己的女兒製作蠟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一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傳承。在此狀況下,這些苗族聚居區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
苗族蠟染是為生產者自身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其產品主要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 一般而言,染色材料的利用、染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應該早於蠟染工藝。也就是說蠟染工藝的產生,必然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對染色材料認識與應用過程。這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與過程,為蠟防染工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追溯歷史,舊石器時代的中國山頂洞人,就已經使用礦物顏料來著色。據中國大網路全書記載,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就已經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藍、菘藍、紅花等進行著色。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才使用茜草和靛藍,比中國晚了500年。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藍和紅花,比中國晚了1000年。可見,中國紡織染色的歷史極為久遠。在這里,我們研究中國染色的萌芽及發展過程,就是為了探討蠟染產生前的一些基本條件。
探討蠟染起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種研究所依據的材料,除文字記載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物的發現。遺憾的是古代生活中最常用的蠟染物品是貧窮百姓使用的,而百姓階層的生老病死大多數是從簡的,因此,古代蠟染的實物出土實在少之又少,這和皇宮貴族死後所留下的大最豪華的紡織品簡直無法相比。這種現狀勢必會給研究中國占代蠟染帶來困難。那麼,如何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呢?除了根據文字記載和出土實物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邏輯推理作出分析和判斷,以此來研究中國蠟染才有一定的說服力。盡管這些推斷也許不盡完善,但也可以為進一步研究作出一定探索,提供一種思路。為此,可以認為,從北京山頂洞人使用單一的礦物顏料到後來豐富多樣的染料;從原始先民的單一色彩塗繪到後來的多樣色彩浸染,媒染,套染等,必然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但其發生與發展總趨勢應該是:從使用色彩材料來說,古人是從自然色彩物的使用(直接使用帶有色彩的自然物)發展到對自然色彩物的加工後使用(自然物的研磨與調混形成色彩),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色彩裝飾對象來說,古人是從利用色彩著色於自身(塗身,文身)發展到利用色彩著色於物體(彩陶、服裝等),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織物染色工藝來說,古人是從單一的手繪色彩於織物上發展到多種方法賦彩於織物上(繪、綉、印、防染等).或者多者同時發生。
上述推斷,可根據文字記載與出土實物的比較來做進一步的證實。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人類對色彩及染料的認識與應用遠早於紡織色彩。人類使用色彩的行為經歷:「人類從著色於自身開始(文身)——發展為著色於物體。」考古材料已經證明人類最早認識的顏色是紅色,5萬年前的北京山頂洞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紅色礦物顏料。「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已經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曾發現赤鐵礦(赭石)粉末和塗染成赤色的石珠、魚骨等裝飾品。新石器時代的塗彩更多。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七的酒器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紅、白、黑、褐、橙等多種色彩。當時所用的顏料,大都是礦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狀赭石外,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發現硃砂。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現彩繪和研磨礦石等工具。這些礦石的粉末,曾用於紡織品著色。
商、周時期,染色技術不僅運用於衣飾,而且廣泛採用礦物染料(石染)和植物染料(草染)。在礦物染料中,最先使用的是硃砂。硃砂即我國史書所載的「丹」(即氧化汞)。最具說服力的實例是陝西茹家莊西周墓中出土的紡織品,其上的朱紅色用硃砂染成。當時,染色技術運用比較廣泛,官廷手工作坊中設有專職染色的官吏,管理染色。另外還專門栽培一些染料植物,較普遍的有藍草(蓼藍)。《夏小正》中已有「五月,啟灌蓼藍「的記錄。就色彩品種而言,《詩經》提到的有「綠兮綠兮,綠衣黃里」、「素衣朱綉」、「載玄載黃」等。染色的工具,相傳有染缸和染棒。根據顏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別採用膠黏劑和媒染劑,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並用等工藝。
綜上所述,彩陶繪色、織物染色等歷史事實說明蠟染產生已經具備充分的條件。 在苗族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代代傳唱敘述著蠟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並不滿足於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楞,辦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才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後,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姑娘心頭一動,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後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後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後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興地唱起了山歌。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裡之後,照著姑娘教給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樣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之間流傳開來了。
㈨ 貴州蠟染的起源
在苗族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代代傳唱敘述著蠟染的起源的故事:
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並不滿足於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楞,辦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才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後,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姑娘心頭一動,
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後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後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後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興地唱起了山歌。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裡之後,照著姑娘教給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樣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之間流傳開來了。
㈩ 印染有什麼樣的發展歷史
在距今5~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用礦物質顏料將石制項鏈染成紅色。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發明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並開始用植物製作染料給紡織品染色。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錄的服裝與紡織品的顏色有白、紅、黃、暗綠、碧綠、緋紅、玄黃等,說明了當時顏色的品類。春秋戰國時期的染料,以藍草最為常用,《荀子》一書中提到了「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論斷,同時,出現了以「畫繢」裝飾面料的做法。這一時期試驗成功的凸版印花工藝,在西漢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出土的實物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等。通過長期的實踐,人們認識到「防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染色面積和染色形狀,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首先出現了用蠟作防染劑的染花方法並取得了成功。這種藍底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古代稱為「闌干斑布」,也就是現在的「蠟染花布」,直到現在貴州、雲南、廣西等地蠟染仍然流行。絞纈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叫「撮花」、「撮纈」和「撮暈纈」,現在稱「扎染」。具體製作方法是先將織物折疊、撮合,然後用線捆綁或釘縫,經浸染後拆去扎線,即出現白色圖案。絞纈、夾纈、蠟纈在唐代都出現了驚人之作,圖案精美,紋樣大都成雙成對,構圖、造型均相當嚴謹。鳥、樹、花、狩獵紋、聯珠紋等都有非凡的表現。宋徽宗時曾不許百姓使用夾纈品,也不許商人販賣夾纈花版,由於屢禁不止,南宋時只得撤銷禁令。南宋時廣西瑤族出現了「瑤斑布」,是採用花版漏印蠟液的工藝製成的。明代的染料由官方設立的顏料局掌管,據《明會典•織造條》記載,明代染料有「蘇木、黃丹、明礬、梔子、靛子、槐花、烏梅、煉鹼、茜草等」,出土的明代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紡織品染色水平。防染技術在明代發展為蜀纈、錦纈、撮纈、璽纈、漿水纈、三套纈、鹿胎纈等多種防染品類。傳世作品有「宣德五彩夾纈」、「崇禎五套七色染纈」等。清代的蠟染技術在少數民族中達到了頂峰,不但做工精細,而且蠟紋精密,許多蠟染精品已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藍印花布除了用於衣服、肚兜、圍裙等服裝之外,被面、門簾、桌圍、包袱布、枕布等日用品也都以藍印花布為首選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