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征途中 ,中共歷史上具有生死攸關的轉折意義的大會是什麼
遵義會來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自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王明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 寫出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最具有轉折的兩次會議名稱分別是什麼「其轉折」意義分別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分別是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
其一,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長達四年之久的統治,遵義會議的召開和會議作出的決定,體現了毛澤東在這次糾正黨內重大錯誤的問題上,起著重要的核心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意義:
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始,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也是這次會上開始形成的。這次會議還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2)我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擴展閱讀:
歷史條件
1、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C. 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
因為在這來個會議以前自,我黨的領導人是共產國際派來的博古,李德兩人個指揮戰斗,造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長征途中又在他們的錯誤指揮下傷亡慘重,這次會議後,毛澤東重新回到最高領導位置上,然後指揮紅軍轉戰陝北,保留了紅軍的星星之火~!
如果沒有遵義會議,毛澤東沒有重新回到最高統帥的位置,那麼紅軍長征可能會失敗。。。那後面的一系列就無法預想了~!
D. 長征途中中共歷史上具有生死攸關的轉折意義的會議是什麼
遵義會議
這次會來議是中國共產黨源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E. 中國三次轉折意義的會議
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幾次會議。
1927年,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權背叛革命,發動「4.12」反革命政變鎮壓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當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在全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組織路線,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嚴肅黨紀,加強黨的領導機構,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F. 中國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四次會議是指
中國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分別是:中共一大、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一大: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於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八七會議:
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會議批判和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撤消了他在黨內的職務,選出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決定發動秋收起義。毛澤東出席了這次會議,並提出了著名的「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
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等議案。八七會議在中國革命緊急關頭及時地向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斗爭方向,反對政治上的「右」傾機會主義,使黨在革命中前進了一大步。
這次會議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思想。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會議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6)我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擴展閱讀:
意義:
中共一大: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
八七會議:
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它在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後,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黨在農村領導武裝暴動、開展土地革命的斗爭方針。這次會議對於挽救大革命失敗所造成的危局,實現黨的戰略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的黨走上成熟的黨的標志。從此,中國革命就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勝利發展的道路 。
十一屆三中全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回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歷史,可以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加深理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