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目煥然一新。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上海)
2、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黨的二大通過的決議案提出把黨建設成為一個革命的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任務,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無產階級的忠實代表,旗幟鮮明地展示了黨的先進性。大會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章程。
3、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孫中山主持在廣州舉行。國民黨一大在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國民黨一大的成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4、北伐戰爭:1926年至1927年,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先頭部隊出兵湖南。7月9日,正式出師北伐。在沿途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北伐軍勢如破竹。北伐戰爭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是國共合作結出的豐碩成果。使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完成統一的戰爭。
5、四一二反革命政變: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眾舉起屠刀,發動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正式同共產黨決裂。第一次國共合作終於全面破裂。1924年至1927年,一場以推翻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北洋軍閥為目標的革命運動,似滾滾洪流席捲中國大地,人們通常把它稱為「大革命」或「國民革命」。持續三年多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後失敗了。
6、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是黨獨立領導人民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標志著土地革命戰爭的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
7、1927年9月9日。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寧岡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蘭花坪。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8、在各根據地不斷發展的情況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被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
8、「圍剿」與「反圍剿」:經過艱苦的斗爭,到1930年夏,全國已有十幾塊農村根據地,紅軍發展到約7萬人,連同地方武裝共約10萬人。工農紅軍經過3年游擊戰爭,迅速發展壯大。紅軍和根據地的存在和發展,使國民黨統治集團感到震驚。從1930年10月起,蔣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據地的紅軍發動大規模的「圍剿」。
9、長征:「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的惡果,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1934年4月中旬,國民黨軍隊集中優勢兵力進攻中央根據地的北大門廣昌。經過十八天血戰,廣昌失守。10月初,國民黨軍隊推進到根據地腹地,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8.6萬人,分別自瑞金、鄠都地區出發,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後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全部勝利結束。
11、1937年1月,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遷駐延安。此後,延安成為指引中國革命方向、照耀中華民族前程的紅星。1937年9月,陝甘寧革命根據地改稱陝甘寧邊區,轄23個縣,人口約150萬,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2、1937年開始的全國抗日戰爭,既是關系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階段,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重要時期。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標志著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
1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召開。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是七大的歷史性貢獻。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這是黨總結中國近代特別是建黨以來經驗作出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決策。
14、抗日戰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國的投降書上簽字。兩國軍隊鏖戰八年,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黨在抗戰中發展為有120多萬黨員的大黨,人民軍隊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260多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
15、全面內戰爆發:中華民族經過浴血奮戰贏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面臨著建什麼國的斗爭。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力圖通過和平的途徑來建設一個獨立、民主、富強的新民主主義中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企圖搶奪抗戰勝利果實,用內戰的方式來剝奪人民已經取得的權利,使中國社會退回到抗戰前一黨專制獨裁的反動統治。一場關系中國走向光明還是黑暗的大決戰不可避免。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22萬人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中國人民的小米加步槍能夠戰勝蔣介石的飛機加坦克。黨中央和毛澤東所闡明的必須從戰略上藐視敵人、敢於同敵人斗爭、敢於奪取勝利的思想,增強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信心。
16、解放戰爭:1948年9月—11月2日,遼沈戰役。解放戰爭敵我力量對比發生根本變化。(長春、錦州、沈陽)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為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直搗南京奠定勝利基礎。(江蘇徐州、安徽宿縣雙堆集) 1948年12月—1949年1月,平津戰役。基本解放華北地區。人民群眾在戰略決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支前民工達886萬人,出動擔架36萬余副,大小車100萬余輛。(張家口、天津、北京)。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北京)
18、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帝國主義擴大侵略的野心,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蘇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感到必須重新估計中國在世界上的分量。
19、1950年冬,土地改革運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運動的基本完成。這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反對封建主義斗爭的歷史性標志,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北京)
20、1951年12月—1952年下半年,開展「三反」、「五反」運動。純潔了黨的隊伍,加強了黨和政府的廉政建設,打退了資產階級的猖狂進攻。(天津 劉青山張子善案)
21、1956年底,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歷史轉變。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 做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要決策 ,開始探索中國自己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北京)
22、「大躍進」運動從1957年底開始發動,1958年全面展開。黨力圖在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中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23、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全國陷入嚴重的混亂局面中。(北京)
24、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文化大革命」。國家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說江青集團就要提林彪集團。)(北京)
25、1978年10月,小崗村耕地包產到戶。突破「左」的農村政策的大膽嘗試。(安徽鳳陽 四川等地)
26、1978年12月18日—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北京)
27、1997年9月12日,黨的十五大召開。將鄧小平理論載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8、2002年11月8日,黨的十六大召開。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9、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四川汶川)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30日
北伐戰爭1926年7月-1927年3月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2日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
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927年10月
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
遵義會議:(1935年在遵義召開)
紅軍的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瓦窯堡會議1935年12月
一二九學生運動 1935年12月9日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1937年9月23日
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
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25日
台兒庄戰役1938年3月16日
百團大戰1940年8月20日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抗日戰爭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
重慶談判1945年8月-10月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1947年6月30日
三大戰役遼沈、 淮海、平津1948年9月-1949年1月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開。
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鮮參戰,抗美援朝。
1950年冬——1952年春 土地改革
1953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3年 一五計劃
1956年9月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 北京召開。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底 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
1960年冬 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八字方針 。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
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1971年 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聯合國一切合法席 位。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文革結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報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國人所作之記述。南京失陷後未及逃出的野戰救護處處長金誦盤及其科長蔣公谷兩 位醫生於1938年2月15日搭美僑李格斯的汽車作南京陷後對市區的首次巡示 ,蔣氏於其《陷京三月記》有如下之記載∶「出新街口,經太平路,夫子廟,轉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敵兵外,絕對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我們不忍再看。」
蔣介石的衛隊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的郭岐營長於南京淪陷後三個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淚錄》,連載於1938年8月之《西京平報
❷ 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到1919年產業工人已經發展到200萬人左右。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後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黨的早期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11月,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又創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廣州有《勞動者》等,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
1921年3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表了關於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並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備。維經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❸ 歷史題材料二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什麼條件
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准抄備了襲思想條件是五四運動。誕生的歷史條件: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及其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備。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 (1)國際條件:十月革命的勝利和共產國際的幫助。 (2)國內條件 ①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②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 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意義:①中國共產黨是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 ②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利益。 ③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❹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題
解放軍是從(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游擊縱隊)發展而來的。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有(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
經過(8)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戰的勝利。
❺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從五四運動到「南湖會議」(黨的創立時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和「救亡圖存」斗爭的屢遭失敗,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產生的社會基礎;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政治上的覺醒,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產生的階級基礎;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的傳人,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思想基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幹部基礎。在各種條件具備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2、從第一次國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國民革命時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國共合作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推動了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軍,但由於幼年的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右派的妥協退讓,放棄了對同一戰線和武裝斗爭的領導權,致使國民黨右派勢力得逞,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
3、從挺進井岡山到「七七事變」(土地革命時期 1927.7.——1937.7.)
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成功地實現了兩次生死攸關的大轉折:第一次是從國民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中國共產黨在失敗中總結教訓,成功的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第二次是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到遵義會議的召開,停止了「左傾」路線在黨內的統治,重新確定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4、第二次國共合作到抗日勝利(抗日戰爭時期 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蘆溝橋事變」,點燃了全面侵華的戰火。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情地推動和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並歷經八年艱苦抗戰,打敗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5、從重慶談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戰爭時期 1945.8.——1949.10.)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的反對,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和各民族黨派的支持下,最終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6、從爭取國民經濟恢復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會主義過度時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對滿目倡痍、白廢待興、茅盾重重的困難局面,中國共產黨遵循「不要四面出擊」的方針,成功地用三年時間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從1952年開始,又展開並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7、從「大躍進」到「八字方針」制定(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時期 1957.——1965.)
從195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也出現了階級斗爭擴大化和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
8、從批「海瑞罷官」到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1976.3)
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指導下,加之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破壞,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這樣歷時十年的全局性內亂,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遭受了嚴重挫折和損失。
9、從「兩年徘徊」到十一屆六中全會(撥亂反正時期 1976.——1981.)
1977年粉碎「四人幫」後,由於黨的主要領導人堅持「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使社會主義建設處於徘徊不前的局面,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線,並開始了全面的撥亂反正工作,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的制定並通過,標志著撥亂反正工作的勝利完成,中國共產黨成功地實現了第三次轉折。
10、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六大(改革開放新時期1982.——)
從黨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國共產黨成功實現了兩代領導班子的順利交接,在對毛澤東思想繼承的基礎上,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兩大理論體系,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路線;
1992年10月14大: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9年15大:明確跨世紀發展的奮斗目標和任務;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務(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在十六大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決定》中明確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黨的目標和加強當的執政能力和建設的五大任務之一,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
二、歷史經驗的總結
1、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戰略戰術等
2、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探索、不斷創新
科學只有植根於適合的土壤中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3、信仰堅定、目標如一;不怕犧牲、堅忍不拔只有在崎嶇的小路上敢於登攀的人,才能達到其光輝的頂點。
滴水能夠穿石,不光在於其堅持不懈,而還在於其目標始終如一。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❻ 歷史試題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而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把一百多年來受盡外國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獨立的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這場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革命,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開始的又一次偉大革命,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經過長期奮斗,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使社會主義優越性在中國充分體現出來。這場新的革命,是在過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下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的。它不是要改變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它也不是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原有經濟體制有它的歷史由來,起過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條件的變化,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十四年改革帶來的最深刻的變化,就是擺脫了許多思想上和體制上的禁錮,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擁有十一億人口的中國正在創造著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
❼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
1918年4月,毛澤東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1919年7月,李大釗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周恩來和郭隆真等人組織了「覺悟社」。當時,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釗和陳獨秀。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秋收起義。隨後,湘鄂贛粵各地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的起義先後爆發。自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28年,黨在全國各地領導武裝起義100多次,開始進入創建紅軍和發動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針對當時實際情況,毛澤東同志多次重申黨的二大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規化,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思想,指出了中國的出路在於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並進而轉入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勝利充分說明: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謀任何私利的政黨雖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地向敵人作斗爭的政黨。中國各族人民從親身經歷中看到了這個事實,人而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實現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民族統一和團結。
1957年,毛澤東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問題。但是,毛澤東現場在此之後的一個時期內,逐步誇大了確實存在的階級斗爭的嚴重程度,提出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隨後發展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致使在不少場合混淆了敵我,造成了階級斗爭擴大化,終於釀成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長時間的嚴重錯誤。
1976年10月,黨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其中包括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作出了把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它真正開始了全面的、堅決的、依靠群眾和深思熟慮的撥亂反正,開始了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傾錯誤,使用權黨重新加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軌道上來。
❽ 請幫忙找找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知識競賽的題目。 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簡答題,判斷題。謝謝額
建黨90周年知識競賽題庫
一、選擇題
1、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主要圍繞迎接建黨(B)周年,向黨
的 ( )大獻禮兩個重大節點開展。
A、89、17 B、90、18 C、91、19
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 B )在上海舉行。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7月31日
3、黨的( B )上誕生了我們黨歷史上的第一部黨章。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4、最先在中國提出「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的是( C )。
A、李大釗 B、陳獨秀 C、蔡和森
5、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基本方面,即( A )。
A、實事求是 群眾路線 獨立自主 B、辯證法 唯物論 實事求是 C、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 獨立自主
6、( B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A、科教 B、改革開放 C、開放
7、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學習實踐(C )活動的延伸和深化。
A、服務群眾 B、崗位奉獻 C、科學發展觀
8、( A ) 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A、創新 B、進取 C、團結 D、民主
9、民主集中制既是____,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 B )
A、黨的領導原則 B、黨的組織原則 C、黨的工作路線
10、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______。( C )
A、社會主義道德 B、中國傳統美德 C、共產主義道德
11、( B )是改革發展新階段求真務實的根本任務。
A、以人為本 B、落實科學發展觀
C、實現政府轉型 D、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3、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 C )。
A、科教興國 B、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C、發展 D、發展戰略
14、共產黨的黨性是(A)的最高表現。
A、工人階級的階級性
B、先進分子的先進性
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
15、黨的(A),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A、七大 B、八大 C、九大
16、黨的(C),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17、入黨誓詞如下: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 A ),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A、執行黨的決定 B、執行黨的路線 C、執行黨的政策
18、我國社會的分配製度是(C)。
A、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
B、按勞分配為主體、允許其他配方式並存;
C、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9、十七大報告明確黨的建設的新總體布局,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 ( C ) 建設為主線,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A、開放性 B、民主性 C、先進性
20、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理念。它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全面發展,二是協調發展,三是( A )。
A、可持續發展 B、快速發展
C 穩定發展
21、實現科學發展觀要做到「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A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A、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B、統籌科技與文化發展
C、統籌工業農業發展
22、2008年12月18日,紀念(B)3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踐充分證明,3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的( )道路、形成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我們黨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 ( ) 歷史新時期。
A 改革開放事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經濟建設
B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
C真理標准討論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對外開放
D實現工作重心轉移 經濟建設三步走 思想解放
23. 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具有(C),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做出實績。
(A)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
(C)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
24、社會主義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 C)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25. 黨的各級委員會要堅決支持共青團根據廣大青年的特點和需要,生動活潑地、富於創造性地進行工作,充分發揮團的(A)和聯系廣大青年的橋梁作用。
(A)突擊隊作用; (B)生力軍作用; (C)先鋒隊作用。
26、_A___是創先爭優活動的著力點;服務人民群眾,是創先爭優活動的落腳點;加強基層組織,既是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目標,也是搞好活動的基礎和保證。
A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B凝聚人心,促進和諧
27、為了促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中共十七大報告首次在黨的重要文件中鄭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A),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A.達成和平協議 B.實行兩種制度 C.實現三通往來
28、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 ( A )
A、一邊一國
B、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
C、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2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C)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A、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
30、 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要努力做到「五個好」,即 ( A )。
A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
B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方法好、工作成果好、群眾反映好
C體制機制好、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
31、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思想是在(B)。
A 南昌起義時 B 八七會議上 C 文家市決策時
32、爭做優秀共產黨員,要努力做到「五帶頭」,即( C )。
A 帶頭學習提高、帶頭深化認識、帶頭服務群眾、帶頭弘揚正氣、帶頭開拓創新
B 帶頭學習理論、帶頭深化認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
C 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
33、中共中央在( B )會議上,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A 遵義 B 瓦窯堡 C 洛川
34、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C )。
A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 中共發表《抗日救國告同胞書》
C 國民黨公布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35、1946年8月,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B )。
A 「將革命進行到底」 B 「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6、從(C)起,我國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37、實現「一國兩制」的前提是( C )。
A 堅持一個國家,兩個政府 B 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
C 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38、黨的十五大提出,面向新世紀,全黨要繼續推進「新的偉大工程」。這是指( C )。
A 反腐敗 B 經濟建設 C 黨的建設
39、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B )。
A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B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C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40、實施 (A) 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A、擴大就業 B、城鄉協調發展 C、共同富裕
41、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 (B),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A、社會服務體系B、社會保障體系 C、社會發展體系
42、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C) 、 () 、 () 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A、求穩定,謀發展,促和諧 B求和平,謀發展,促穩定 C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
43、中國改革的第一個突破口是( A )。
A 農村改革 B 城市改革 C 國有企業改革
4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 A )。
A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B 堅持與時俱進 C 保持黨的先進性
45.中央書記處是(B)和它的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A) 中央委員會;(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46、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是黨員政治身份的證明,介紹信有效期一般不超過(B)。
A、一個月; B、三個月; C、半年;
47、在黨的80多年歷史間,黨章已歷經(C)次修改。
A、3; B、7; C、14;
48、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是(C)
A.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
B.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
C.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4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C )。
A 一切從實際出發 B 堅持與時俱進 C 保持黨的先進性
50、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黨領導(B )的能力。
A 改革 B 發展 C 開放
51、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B )。
A黨中央 B黨的基層組織 C黨的地方委員會
52、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以(A )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A 經濟建設 B 政治建設 C 文化建設
53、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C )和諧相處的社會。
A 人與環境 B 人與資源 C 人與自然
54、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 B ),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A 遵循客觀規律 B 尊重農民意願 C 依靠農民群眾
55、發展( C ),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途徑。
A 環保經濟 B 綠色經濟 C 循環經濟
56、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 B )會議的委員時提出「八榮八恥」。
A 十屆三次 B 十屆四次 C 十屆五次
57、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 C )。
A 發展生產力 B 提高綜合國力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8、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一代又一代(A )的公民。
A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B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C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59、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B )。
A 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體制
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 完全由市場調節的市場經濟體制
60、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B)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A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
B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C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黨的建設
61、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 C ) ,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A、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規律 B、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規律
C、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D、人類改造自然界的規律
62、中國共產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 B )的先鋒戰士。
A、社會主義覺悟 B共產主義覺悟
C共產主義理想 D社會主義理想
63、申請入黨的人,要填寫入黨志願書,要有( B )正式黨員作介紹人,要經過支部大會通過和上級黨組織批准,才能成為正式黨員。
A、一名 B、兩名 C、三名 D、四名
64.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的對間是(B) 。
A. 1950年10月8日 B. 1950年10月19日 C.1950年10月25日
65、預備黨員必須面向(B )進行入黨宣誓。
A黨支部所有成員;B、黨旗;C、黨徽;D、支部書記
66、黨章指出,黨的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A )。
A、互相監督;B、互相批評;C、互相促進;D、互相提醒
67、(A)是黨一貫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是黨具有旺盛創造力的關鍵所在。
A 理論聯系實際;B、求真務實;C、解放思想;D、實事求是
68、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只有在( C )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A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B社會主義社會的文明 C社會主義社會
69、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他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所設的黨組外,都由( A)產生。
A 選舉 B. 上級任命 C. 群眾推薦
70、一二•九運動首先發生在(A)。
A 北平 B 上海 C 南京
71、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B )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 )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A 建黨五十年、建國五十年 B. 建黨一百年、建國一百年
C. 建國一百年、建黨一百年
72、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C )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A 剝削;B、權貴;C、官僚;D、壟斷
73、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過程中,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A)發展戰略。
A 可持續;B、跨越式;C、前瞻性;D、推進式
74、發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B)的原則。
A 集中吸收;B、個別吸收;C、廣泛吸收;D、統一吸收
75、黨的各級委員會在必要時召集代表會議,討論和決定需要及時解決的重大問題,代表會議代表的名額和產生辦法,由(B)決定。
A 上級黨組織; B、召集代表會議的委員會;
C、召集代表會議的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76、黨員必須堅持黨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後,(A),多做貢獻。
A 克己奉公;B、廉潔自律;C、艱苦奮斗;D、艱苦創業
77、黨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委員會的產生,要體現(A)的意志。
A、選舉人 B、黨員代表 C、黨組織 D、黨員
78、黨章規定: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實行(B)。
A 常任制 B、任期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79、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 A )在北京召開。
A.10月15日-18日 B.10月13日—16日
C.10月14日—17日
80、(A)是中國頌揚俄國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A.李大釗 B.陳獨秀 C.毛澤東
❾ 高中歷史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
大事簡記
1921 7.23-8月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發出通告,對黨的組織.宣傳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員大罷工
1.21-2.2 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5.1-5.6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舉行。
5.5-5.1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
7.16-7.23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29-8.30 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杭州西湖舉行全體會議
10月 中共中央從上海遷到北京
10.16-10.26 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
1923 2.4-2.9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發生。
2.27 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
3.3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就京漢鐵路罷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國鐵路工人書》。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遷回上海。
6.12-6.20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國共產黨理論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刊
7.1 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前鋒》月刊在廣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對於時局之主張》。
8.20-8.25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
10.2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周刊在上海創刊。
11.1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上海書店」。出版發行《向導》.《新青年》.《前鋒》 等雜志。
11.24-11.25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三屆一中全會。
11.28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通過《關於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
12.25 中共中央發出《第十三號通告》。
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在上海舉行聯席會議。
2.7 全國鐵路總工會成立。
2月 中國共產黨召開三屆二次執行委員會會議。
5.10-5.15 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
6.17-7.8 共產國際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
7.3 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開學。
7.15 廣州沙面工人大罷工。
9.10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三次對時局的主張。
11.19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四次對時局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