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泰山工業園區的發展歷程
園區於2000年開始規劃建設,當時名稱為泰山高科技園,作為泰安市高新區的「區中園」,2002年初,隨著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泰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南區,泰山區委、區政府為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著手規劃建設泰山區東部新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東起芝田河(過東岸500米)、西到天燭峰路(原泰佛路)、南起繁榮大街、北至天燭峰景區,2003年1月,東部新區分區規劃經市政府批准(泰政函[2003]3號)。2006年3月,正式設立為省級開發區——山東泰山工業園區,幾年來,山東泰山工業園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服務,高效率運轉的要求,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和大項目建設,園區發展初具規模。完善了水、電、通迅、排污、綠化等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五縱四橫的主幹道路網路(五縱:天燭峰路、明堂路、科技西路、科技中路、華益路,四橫:碧霞大街、泰前大街、創業大街、繁榮大街),已實現道路、供水、排污、供電、供熱、天然氣、通訊「七通」。
2011年園區將圍繞「一個目標,兩個轉變,三大重點,四個強化」開展工作,為實現東部新區「新城區、新思路、新發展、新跨越」的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任務目標:
--實現招商引資國內到位資金14億元,同比增長27%;
--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25%;
--實現工業增加值41.25億元,同比增長25%;
--實現利稅10億元,同比增長25%;
--實現稅收2.5億元,同比增長25%;
--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億元,同比增長25%。
❷ 山東歷史
史前時代
沂源縣發現的距今四五十萬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為直立人在中國的例子之一。山東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漢字的較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山東歷山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龍山鎮(今屬濟南章丘市)龍山文化的陶片。
先秦時代
商朝建立之前,山東西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動中心,也是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之一;對山東東部未華夏化的東夷人,商王朝通過盟國奄國、薄姑國等對其進行統治。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輔佐有功的姜太公於齊;武王之弟周公則封於魯。 齊國定都營丘,後改名臨淄,據《左傳·僖公四年》,其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黃河)、南至於穆陵(今沂水與臨朐交界處)、北至於無棣(今河北鹽山)」。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融合「東夷文化(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蚩尤部落創立)」、「因其俗,簡其禮」,「舉賢而尚功」,務實革新、兼容並包,國力相當鼎盛。齊國的工商業與技術如紡織業也非常發達,有「冠帶衣履天下」的美譽。 魯國都於曲阜,其疆域在《詩·魯頌·宮》中描述為「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魯國秉承周朝禮樂典儀是尊尚仁義、傳統、倫理、人和的「禮儀之邦」。 曲阜孔廟大成殿的龍柱。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有大量貢獻及深遠影響。生於魯都曲阜的孔夫子在這里創始了儒家思想,成為後來中國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的基石。蚩尤(中華先祖之一)、孔子、墨子、魯班、孫子、孟子、扁鵲……等等都是齊魯兩國對中華文明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代表。 春秋時期,山東境內還有其他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於《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其中疆域及影響較大的有萊、莒、鄒、滕、曹等國,他們後來多被齊、魯兩國並吞。進入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佔有。公元前249年,楚國攻佔魯國;公元前223年,秦國攻陷楚國。及至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最後被秦國吞並的諸侯國。中國首次實現統一,齊魯之地從此成為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朝時期
山東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譽,早期就有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秦漢以來,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山東的糧食不斷沿黃河西溯,供應關中。山東是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定陶、亢父(今濟寧)是全國的三大紡織中心,大量精緻的紡織品自此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 漢朝在今山東設2個州(一級行政區):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兗州。及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爭戰頻仍,經濟有所破壞。
唐朝時期
到唐代,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道。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而青、齊(今青州、濟南)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
宋元時期
北宋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宋江等人為了民族大義,天下黎民百姓,在水泊梁山起兵造反(現濟寧市梁山縣),這個故事被施耐庵編寫成《水滸傳》,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金元時期,剝削嚴重,加上受到不斷的外來侵擾及野蠻統治,社會與經濟處於滯退狀態。到元代,山東只有126萬人、38萬戶,與金代相比,人數減少約87%、戶數減少約75% 。金代山東人口約1000萬,144萬戶。
明朝
明朝開始設立山東布政使司(當時包括遼東)。明初光復時,山東「多是無人之地」,政府獎勵人民墾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東的耕地面積有7240餘萬畝,是北宋時期的2.4倍,居全國第三位。1421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濟寧和臨清由於漕運的發展而繁榮起來。
清朝
清朝設山東省,到康熙年間,山東耕地達到9000餘萬畝。1860年代,煙台成為山東第一個開放口岸。1895年,在甲午戰爭中,日軍攻佔威海,北洋海軍全軍覆沒。1898年,青島和威海分別租借給德國和英國。德國還修築了從青島通往濟南的膠濟鐵路(1905年),和津浦鐵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東當作自己的勢力范圍。1899年,義和團從山東興起,攻擊遍布全省的西方傳教士。清末,面對俄國和日本的威脅,東北終於向漢族移民開放,加上民國初年張作霖的鼓勵措施,在100年間有為數上千萬的山東農民闖關東謀生,成為今天東北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當代
1914年,日軍從德國手中奪取青島。1922年華盛頓會議後歸還中國。1930年,國民政府從英國手中收回威海。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日軍佔領了山東的鐵路和城市,共產黨則在農村建立起沂蒙山、膠東等解放區。國共內戰爆發後,1947年5月,陳毅的華東人民解放軍在孟良崮全殲中央軍精銳部隊張靈甫74師。1948年9月24日,陳毅的部隊攻佔濟南,在壽光俘虜逃往青島途中的山東省主席王耀武。1949年6月2日,美軍從青島撤退後,解放軍進駐該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東省菏澤、聊城等地,1952年撤銷該省,將其轄區並入山東、河南。 1953年6月,滕縣專區更名為濟寧專區。7月,撤銷湖西專區和沂水專區,將其所屬縣市分別劃歸濟寧、菏澤和臨沂專區。1953年8月,徐州市、連雲港市及所屬各縣劃歸江蘇省。1954年12月,撤銷淄博工礦區,設立淄博市。1958年,萊陽專區更名為煙台專區。 1960年,撤銷嶧縣,設立棗庄市。 1963年,河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 1964年,范縣劃歸河南。1965年,館陶劃歸河北,河北省的寧津縣、慶雲縣劃歸山東。 1967年,專區更名為地區,全省共轄德州、惠民、昌濰、煙台、臨沂、泰安、濟寧、菏澤、聊城9個地區,濟南、青島、淄博、棗庄4個省轄市,5個縣級市,107個縣。 1981年5月,昌濰地區更名為濰坊地區。 1982年11月,設立省轄東營市。 1983年,撤銷煙台地區、濰坊地區、濟寧地區,設立地專級煙台市、濰坊市、濟寧市。 1985年,撤銷泰安地區,設立地專級泰安市。1987年,威海市升為地專級市。 1989年日照市升為地專級市。 1992年,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萊蕪市升為地專級市。 1994年,撤銷臨沂地區、德州地區,設立地專級臨沂市、德州市。 1997年,撤銷聊城地區,設立地專級聊城市。 2000年,撤銷濱州地區、菏澤地區,設立地專級濱州市、菏澤市。
❸ 山東工業
輕工業,加工製造業--膠東半島青煙威
重工業、化工---淄博周邊濱州東營等
船舶製造---膠東半島青煙威---在全國領先地位
❹ 山東的歷史
名稱的由來與行政區劃
山東作為地理名稱始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當時泛指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山東作為政區名稱,始於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東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設山東布政司,形成與今天山東省大體相同的版圖,大部分縣名沿用至今。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設山東省,治所在濟南府。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次調整,山東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區劃。
山東省現轄17 個市地,139個縣、市、區。其中地級市15個、地區2個、縣級市33個、市轄區45個、縣61個。
山東省人口共8780多萬,僅次於河南省,居全國第二位。
山東省的省會為濟南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泉水眾多,又稱為 「泉城」。位於山東半島東部的青島市為全國計劃單列市,是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山東省對外開放的 「龍頭」。
齊魯文化的發祥地
山東省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證明,早在四五十萬年前,這片土地上就有古人類生存和繁衍。山東境內考古發現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說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間,生活在這里的東夷族就實現了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及至階級社會的轉變,有了比較發達的農牧業和手工業。在山東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大汶口陶文」和鄒平縣丁公村 「龍山陶書」,把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溯至4000多年前。近年來在山東還先後發現了最早的城邦 「城子崖龍山古城」,現存最古老的長城 「齊長城」,中國最早的甲骨文 「桓台縣唐山遺址甲骨文」。據專家考證,山東省還是漢唐絲綢貿易的主要供貨地,是絲綢之路的源頭。
山東省自古就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區之一。公元前21世紀夏朝時代,東夷各部族就活躍在山東地域。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前11世紀早期的活動中心在山東西南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西周的兩個最大的分封國-齊國和魯國,都在今天的山東境內。由於齊、魯兩國發達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所以山東又稱 「齊魯之邦」,並以 「魯」作為山東省的簡稱,獨具特色的齊魯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❺ 山東近代民族工業有哪些
張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號嗇庵,出生於當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張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門民間稱他為「四先生」。張家世代務農,到張謇父親時,已置田二十餘畝,並兼營糖坊。清咸豐六年(1856年)張謇4歲時,由父開始教識《千字文》。5歲時因背誦《千字文》無訛,父令隨伯、仲、叔三兄入鄰塾,從海門邱大璋先生讀書。12歲時,謇父自辟家塾,延請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讀其三子。14歲時,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負笈往西亭,從效祁先生的從子宋琳先生讀書,膳宿其家。15歲起,間亦從效祁子、江南鄉試舉人宋琛先生問業。同治七年(1868年)16歲時,由於祖上是三代沒有功名的冷籍,為了走上科舉正道,經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縣人張銓兒子張育才的名義報名注籍,經縣、州、院三試勝出,得隸名如皋縣學為生員。同治八年(1869年)張謇考中秀才。其後如皋張氏貪得無厭、索酬無已,後竟控訴於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於是「冒籍案」發。自此連年纏訟,使張謇吃足了苦頭,家道也轉入困頓。幸賴通州知州孫雲錦、江蘇學政彭久余憐士惜才、曲為援護,屢費周折,才得以銷如皋控案。
同治十三年(1874),張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孫雲錦。光緒二年(1876年)夏,應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邀請,前往浦口入其慶軍幕任文書,後袁世凱也投奔而來,兩人構成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參與了慶軍機要、重要決策和軍事行動。光緒六年(1880)春,吳長慶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見,張謇隨同前往。同年冬,吳長慶奉命幫辦山東防務,張謇隨慶軍移駐登州黃縣。
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鮮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借機發動侵略戰爭。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鮮事宜疏》,並撰寫《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反抗侵略,對外持強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領潘祖蔭、翁同龢等的賞識。光緒十年(1884年)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則留朝鮮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張謇離開慶軍回歸故里,繼續攻讀應試。
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俗稱南闈)均未中試。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33歲,因孫雲錦官江寧府尹,子弟依例迴避,轉赴順天府鄉試(俗稱北闈),才取中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聲名漸著,成為「清流」著重延攬的對象,但此後張謇四次參加會試均遭失敗。
從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蔭等對張謇就有了提攜之意,特別是「期許甚至」、「薦而不中」,幾次誤把他人卷子認作張謇而取中會元,更說明了提攜心情之迫切,因而才有甲午恩科試時翁同龢的志在必得。(張謇34歲應禮部會試不中;37歲赴會試,試卷為無錫孫叔和所冒,孫中而張落;38歲應會試,場中誤以陶世鳳卷為張謇卷,陶中「會元」而張落第;40歲赴會試,試卷又被武進劉可毅所冒,劉中會元而張又落第。)
光緒十三年(1887年)張謇隨孫雲錦赴開封府任,協助治河救災,並擬訂《疏塞大綱》。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後,又應聘主持贛榆選青書院、崇明瀛州書院、江寧文正書院、安慶經古書院等。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張謇奉父命再次進京參加禮部恩科會試。二月,禮部會試,取中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復試時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師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試時翁同龢命收卷官坐候張謇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後,竭力加以拔擢。翁同龢不但做了其他閱卷大臣的工作,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還在光緒帝引見時,特地介紹說: 「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張謇得中一甲一名狀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民族危機促使帝後兩黨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擁戴光緒帝,好發主戰議論,其主要抨擊目標為畏日如虎的李鴻章,實際上都是藉以沖擊主和的後黨,企圖為虛有「親政」其名的皇帝爭取若干實權。名噪一時的新科狀元張謇,由於歷史淵源和政見相近,很快就成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門」弟子中的決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戰、主和兩派斗爭激烈之際,張謇因父喪循例回籍守制。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奏派張謇舉辦通海團練,以防禦日本海軍隨時可能對長江下游的侵犯,由於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落敗並簽訂了《馬關條約》,通海團練半途而廢。同年底,加入康有為組織的上海強學會。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張之洞奏派張謇、陸潤庠、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鎮江設立商務局,張謇與陸潤庠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
大生紗廠最初確定是商辦,張謇試圖通過官招商辦、官商合辦來集股籌款,但收效甚微,籌集資金十分有限。張謇無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尋求援助,1896年11月,張謇通過曾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商務大臣的劉坤一,將光緒十九年(1893)張之洞搞「洋務」時用官款向美國買來辦湖北織造局擱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經銹蝕的官機40800錠,作價50萬兩入股,作為官股,恰在此時,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形式壟斷洋務企業的盛宣懷也正要買機器,便把這批機器與張謇對分,各得20400錠,作價25萬兩官股,另集25萬兩商股。官股不計盈虧,只按年取官利,因而變成「紳領商辦」性質。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紗廠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閘陶朱壩破土動工,次年大生紗廠建成投產。經過數年的慘淡經營,大生紗廠逐漸壯大,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該廠增加資本63萬兩,紗錠2萬余枚。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在崇明久隆鎮(今屬啟東縣)創辦大生二廠,資本100萬兩,紗錠2.6萬枚。到宣統三年(1911年)為止,大生一、二兩廠已經共獲凈利約370餘萬兩。1901年起在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支持下,在呂泗、海門交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 多萬畝耕地的通海墾牧公司。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張謇又在唐閘創辦了廣生油廠,復新麵粉廠,資生冶廠等,逐漸形成唐閘鎮工業區,同時,為了便於器材,機器和貨物的運輸,在唐閘西面沿江興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後,天生港又興建了發電廠,在城鎮之間,鎮鎮之間開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為當時南通的主要長江港口。19世紀末近代經紡工業的出現,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換為主轉為生產為主,南通成為我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之一。
發展民族工業需要科學技術,這又促使張謇去努力興辦學堂,並首先致力於師范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張謇應兩江總督劉坤一電邀赴江寧討論興學之事,劉坤一贊成,而藩司吳、巡道徐、鹽道胡阻撓。張謇嘆息不已,乃與羅叔韞、湯壽潛等同人籌劃在通州自立師范,計以張謇從任辦通州紗廠五年以來應得未支的公費連本帶息2萬元,另加勸集資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師范擇定南通城東南千佛寺為校址開工建設,翌年正式開學,這是我國第一所師范學校,它的建設標志著中國師范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
1905年,張謇與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這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1907年創辦了農業學校和女子師范學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即今南通中學)。1912年創辦了醫學專門學校和紡織專門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並陸續興辦一批小學和中學。1909年,張謇創辦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因地處吳淞,曾一度稱「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解放後,學校改組為上海航務學院。1953年,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並成立大連海運學院,也就是今天的大連海事大學。 1912年,張謇在老西門創辦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13年全校遷往吳淞,故稱』 吳淞水產專科學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 1917年,張謇支持下,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的前身)在吳淞復校。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學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學前身是南京師范高等學校,後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擴展為國立東南大學,張謇是國立東南大學主要創建人之一。為了給各項企業提供技術力量,張謇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師范學校的測繪、蠶桑等科發展成為十幾所職業學校,其中以紡織、農業、醫學三校成績顯著,以後各自擴充為專科學校,1924年合並為南通大學。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軍山氣象台。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
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全力投入實業教育救國之路。
1918年10月23日與熊希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和平期成會」。
張謇乃科甲出身,狀元及第,書法自有根底,楷、隸、行、草兼擅,沉穩深秀,傳世以行楷為多,隸書絕少見,然此副一則為隸,另則長言龍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妙得《禮器碑》,《石門頌》精髓,偶參篆書體勢,古雅清新,更是絕品中之精品。
和張謇先生對聯-南通任苯生.
1922年夏,我從騎岸鎮高等小學考入南通師范,學校不收學、雜費,並免費供給食宿,吸引了八方貧寒學子.求學期間,常聆聽張謇先生演講, 先生諄諄教誨,終身受益.
在一個星期六的午後,我們幾個同學,正在朝東風琴室後壁外的一棵樹上裝礦石收音機天線, 一個同學忽然看到張四先生正緩步跨上木橋,朝學校方向走來,立刻興奮地告訴我們.四先生住在濠南別業,與博物苑有邊門相通,與學校隔河相望;兩岸壩肚子上架有木橋,橋欄上有「路不拾遺」四個大字;河裡插有蟹籪; 閑暇時,先生常獨自從河西頭踱過橋來.
我們顧不得裝天線,立即跑回學,一路奔走相告,歡騰雀躍;師范主持於敬之急忙領著大家,打開常年落鎖的學校後門,出來恭請四先生進校,迎至壽松堂.
先生結合自身坎坷歷程,鼓勵在場同學勤學苦讀,爭當棟梁之材,將來為國效力,為民服務,造福一方.
接著,我們隨先生出壽松堂,來到校園,在一棵古銀杏樹旁,有一株靈霄,附樹而上,直攀樹稍;先生心情甚佳,駐足觀之.隨後,大家跟著賞景,邊走邊聊,信步來到荷花池旁,大家興致盎然;先生一時興起,收住腳步,要與我們對聯,大家熱情高漲,圍攏過來;先生說出上聯:「黃花菜,菜花黃,一花一酌」;( 「菜花黃」-酒名).只有不多幾位同學應了下聯;還記得我應的下聯是:」「雞冠花,花冠雞,邊啄邊嘩」.先生笑著又出一上聯:「梅蘭芳演木蘭從軍,戲是女扮男,實是男扮女」. 大家搜腸刮肚,無人能對.先生勉勵我們:博學精思,互相探討,自會開竅.
先生教導,銘記心中.後來讀了蔡東藩明史演義,有所感悟,試作下聯,以對四先生上聯:
「梅蘭芳演木蘭從軍,戲是女扮男,實是男扮女」.
「朱元璋滅大元建明,祖從僧為帝,孫從帝為僧」.
謹以此聯,紀念恩師!
作者:江蘇南通任苯生.
謄稿:通州余西鎮古梅山莊任俠家.
❻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的歷史沿革
1959年7月,創建張店有色金屬工業學校,隸屬於原冶金工業部。
1977年8月,更名為山東省有色金屬學校。
1980年12月,更名為山東省冶金工業學校。
1993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部級重點中專。
1999年3,月更名為山東省工業學校。
2000年5月,被教育部首批命名為國家級重點級工科類高等院校。
2002年,山東冶金職工大學從濟南遷入淄博。
2003年5月,在國家級重點中專山東省工業學校和山東冶金職工大學的基礎上升格組建為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2003年5月1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2003)185號文,正式批准以山東省工業學校和山東冶金職工大學為基礎組建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同年下設冶金學院。
2004年,獨立設置山東工業職業學院科研處並成立了就業指導委員會。
2009年,學院榮獲「全國冶金高等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第六屆中國校企合作先進院校」、「中國冶金職教傑出貢獻獎」。
2010年9月,山東鋼鐵集團唯一的人才培養基地掛牌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被研究認定為第二批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之一。
2011年7月,中國企業教育百強組委會授予學院「第七屆中國企業培訓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2012年,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與山鋼集團共建「潔凈鋼生產技術「專業。 7月,學院被認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化工技術特色專業」建設點。 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首屆「校企合作先進院校」表彰大會上,學院被評為全國「校企合作先進單位」。 11月,學院成功入選山東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項建設單位。
2015年6月,學院獲批「3+2」專本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院校。冶金技術專業被確定為試點專業,銜接山東理工大學。
❼ 山東工業大學的歷史沿革
(1949——1951)
建立工業專科學校時期
1949年夏,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省內的6所性質相同、學科相近、具有一定的辦學水平、師資生源兼備的工科類中等專業學校華東交通專科學校、華東交專徐州分校、華東高級工業學校、山東省人民政府生產部工業學校、生產部青島高級工業學校、華東財辦工礦部濟南工業學校全部系科師資設備等合並,組建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1949年11月1日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總校部設在濟南,濰坊、青島各設分校。濟南設電機工程系和自動車系,青島設土木、紡織2個高工科,在濰坊設機械、應用化學2個系科。張協和擔任校長兼黨組負責人。
山東工專成立
山東工專成立後,校部機關設置:總校設有秘書室、會計室、編譯室、工程大隊、生產管理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各分校設教務處、總務處、會計室、生產管理委員會及各種委員會,學校下設6個系科,計有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自動車工程系、土木高工科、紡織高工科、應用化學高工科。1950年3月,濰校應用化學科改為化學工程系,8月,青校紡織科改為紡織工程系,經過調整,全校共設有電機工程、自動車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和土木工程6個系。
環境艱苦
時值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極度困難,各項經費異常拮據,學校建設只能處處因陋就簡,自力更生。當時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在學校享受供給制待遇,每餐主食是玉米、小米、豆面混合做成的窩頭,除重大節日外,一律吃青菜,絕無肉食;住的是木板搭成的通鋪,門窗殘缺不全。1949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濟南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而此時學生宿舍狀況並未能改善。學校圍牆尚未全部建起,學生宿舍門窗不整,校園時有狼群出現,夜間更甚。為了安全學校成立護衛隊,師生志願參加,輪班夜間巡邏,直到圍牆全部完工。盡管如此困難,環境如此艱苦,全體師生毫無怨言,他們把參加勞動建校視為分內之事,並為自己成為創業者中的一員感到莫大光榮。每到課余飯後,自發組織的勞動大軍就出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建教室、宿舍所用的城磚都是師生們從4華里以外的舊城南門用手搬肩扛運回來的,學校成立後所建的學生宿舍,用的磚、石大部分是城牆碉堡用料。學生不僅積極參加運料勞動,而且參與製作磚坯,建教學1號、2號樓所需的紅磚,多是學生自己製作的。
解決
1950年6月1日-9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成就是:1.確立了高等教育的方針、任務;2.通過了高等學校暫行規程、課程改革的原則及領導關系的決定;3.奠定了高等教育界的初步團結基礎。張協和校長參加了本次會議。為貫徹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精神,7月25日,山東工專第一次教學會議在濟南總校召開,會議就學校的建設方針、任務、實施步驟與方案、師資培養、課程改革、教學工作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討論和研究,會議指出,黨的教育方針就是山東工專的辦學方針,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教育」,「工專的任務是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學方法,培養具有高度文化水平並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成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級建設人才」,會議強調要「克服教條主義和狹隘的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偏向」、「學校要向工農開門」。在具體教學工作中,要努力避免搞突擊、搞短訓班的方式,走正規辦學的路子,改正過去師生相脫離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親自批改作業、指導實習、輔導自習,深入學生生活,與學生打成一片,力戒僱傭觀念和等級觀念。會議要求各系要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要適當減少學生的社會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並適度精簡專業課程。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如既往地重視實習教學,規定學生實習成績占學年成績的一半,實習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升級,同時要避免單純為實習而實習的觀點,注重平時的訓練與培養。為了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學校決定把工廠實習定在暑假中進行。這次教學工作會議是山東工專成立以來第一次大型的專門研究辦學思想、確定辦學思路會議,通過這次會議,初步解決辦學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這次會議的方針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精神
山東工專是由我黨親手創建的高等工科學府,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的工業建設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所以非常注重優良校風學風的養成,當時學校頒布的校訓沿用了華東高工時期的「人民的立場,科學的態度,創造的精神,實際的作風」,各項工作無不具體體現著這20字的基本精神,干群關系、師生關系、知識分子與工人關系十分融洽。校長張協和剛屆而立之年,卻是1937年就已奔赴延安參加革命的「老幹部」,來山東後一直保持著老八路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他很尊重愛護師生員工,不擺資格,不端架子,學校蓋起第一批教職工宿舍他不進住,一直堅持等全體教師、工人有了住房以後,才最後一個搬進平房辦公居住,張協和的工作作風給全校師生留下很深的影響。師生員工團結一心,相互支持,沒有人講報酬,講索取,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在如火如荼的學校建設中。在建校勞動中,學生與老師、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尊師愛生完全是發自內心,非常真摯真誠,學生到食堂幫炊,炊事員關照學生已成為一種風尚,充分體現了親密無間的關系。由於全校師生員工齊心協力,艱苦奮斗,建校工作進展順利,並取得較大成績。
奉獻
1950年汛期,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水災,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遭受到巨大損失。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調山東工專土木系一級甲、乙兩班立即開赴治淮前線。10月14日,土木系兩個班師生共計79人攜帶測量儀器乘火車抵達南京,參加集中學習後,分赴受災最重的宿縣專區(今宿州市)、阜陽專區(今阜陽市)。冬季治淮,主要工作是復堤、清淤、疏浚及乾渠、湖沼堤壩的培修。在工地上,山東工專學生既當施工員、技術員,又當教員、宣傳員,大部分同學兼任工務股長,率領近萬名民工。1950年冬天,華北酷寒,大雪封河,施工難度極大,同學們住的是茅庵,吃的是大灶伙食(和民工同等待遇,一般是窩頭、稀飯、鹹菜),條件異常艱苦。當時,淮河流域尚有殘匪活動,未鎮壓的反動勢力也借大災之年蠢蠢欲動,伺機破壞。盡管條件如此惡劣,工作如此繁重,但是山東工專學生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特殊品質。1951年7月,治淮工作勝利結束。山東工專被治淮領導機關授予「治淮先鋒」錦旗一面,許多學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政務院鑒於他們在治淮中的突出表現,專門指示把這批學生畢業分配到淮河沿線工作。當時,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把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的志願。1950年7月,工專高工部第一屆畢業生共54人,為了國家需要和國家大局,全部愉快地接受到東北工作的分配任務,將自己的知識和青春獻給了邊疆的建設事業。抗美援朝期間,全體學生響應黨中央號召,踴躍報名參軍,參加節約捐獻活動。 (1951——1983)
改名
為加速學校發展,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1950年1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山東工專改名為山東工學院,1951年6月1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魯(51)字第326號令:「接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決定將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為山東工學院,並經本府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本府工業廳馮平廳長任工學院院長,張協和任副院長」。學校改為山東工學院時領導關系為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委託山東省文教廳、工業廳代管。學校設有黨組,張協和任黨組書記。
鼎盛
1952年夏,中央教育部決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以華北、東北、華東為重點,進行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工作」。從下半年開始,中央教育部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院系調整。根椐方案要求,學校承擔了建設4個系11個專業的任務:機械工程系設機械製造、金相熱處理及其車間設備本科,金工、金相熱處理專修科;電機工程系設發電廠配電網及配電系統、無線電通訊廣播本科,發電廠電機、有線電工程專修科;化學工程系設無機物工學本科;自動車工程系設拖拉機專業本科,汽車維護與檢修專修科。山工的土木工程系、紡織工程系調至新成立的青島工學院。與此同時,山東工學院機械、電機兩系的師資、設備、學生調入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這次調整使學校由6個系減為4個系,但調整後的教師隊伍得到加強和充實,教師中有不少人曾在英、美、德、日、比等國留過學,獲得各種學位,各有所長,各有所專,他們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工作,教學經驗豐富,頗受學生尊崇和歡迎。這次全國規模的院系調整,學校的師資水平達到了建校以來的鼎盛時期,社會聲望也得到顯著提高。
調整
1953年山東工學院改由中央高教部直接領導。此時,正值國家「一五」計劃第一年,中央鑒於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經開始,為使高等學校院系分布進一步趨於合理,人力物力的使用更為集中,各類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更為明確,決定繼續進行專業調整。1953年8月7日,中央高教部下達調整方案,山工拖拉機專業改為汽車本科專業;無線電通訊廣播本科調入南京工學院;有線電專修科調入交通大學(上海交大);汽車維護與檢修專修科停止招生;化工系停辦,無機物工學本科專業調入華東化工學院;設在上海的華東交通專科學校撤消,該校機械科調入山工金工專修科和熱處理專修科。調整後山東工學院設機械、電機、自動車3個系,設機械製造工藝(本科)、汽車製造(本科)、發電廠配電網及聯合輸電系統(本科和專修科兼有)、金屬切削加工(專修科)、金屬熱處理(專修科)6個專業。1954年12月31日,中央高教部、機械工業部聯合發出通知,以交通大學、華東工學院、山東工學院等三校所有汽車專業的師資、設備、學生為基礎,組建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後為吉林工業大學)。根據通知要求,1955年暑期,山東工學院自動車系調往長春,1955年暑期,蘇南工業專科學校鑄工專修科調入山工。
增設
1956年暑期學校增設金屬壓力加工及機器、鑄造工藝及機器,電機及電器3個新專業,金屬熱處理專修科改為本科,其他專修科停辦,加上此前新設的機床與刀具專業全校共有2個系、7個本科專業;成立夜大學部,設機制工藝、發電廠2個專業,第一屆招生91名。
宣傳政治
為了加強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1952年5月31日,學校成立政治輔導處,下設組織、宣教、青年3個職能科,分管組織、宣傳、青年教師工作。同時各系設政治輔導員1人,具體負責全系師生政治理論學習的組織檢查,協助黨組織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政治輔導處針對全校師生思想情況,結合國內形勢,經常採用時事報告、組織討論及通過《山工校刊》(《山東工大報》前身,1953年1月開始出版)、廣播、黑板報等多種途徑,進行時事政策教育,在學生中開展學習目的、學習紀律、熱愛勞動、熱愛專業、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教育。這些措施對師生政治覺悟的提高和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1956年5月19日,中國共產黨山東工學院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出席大會的57名代表,代表全校428名師生黨員。會上丁宗岳代表上一屆黨委作了《為堅決貫徹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向科學進軍而奮斗》的報告。這次大會始終貫穿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檢查了建校以來在貫徹中央知識分子政策中存在的問題,批判和揭露了學校黨內存在的問題及個別黨委委員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缺點錯誤。大會活躍了黨內民主生活,增強了黨的團結,健全了黨的民主制度,為加強黨的領導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更好的貫徹黨的決議提供了組織保證。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的工作領導集體,經上級批准,丁宗岳擔任本屆黨委會書記,王鐵生、向旭為副書記。 1959年8月26日,山東工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召開,丁宗岳當選為新一屆黨委書記,孔真、侯淑平當選為副書記。在黨建方面,1951年全校只有1個黨支部,40名黨員,1959年全校有4個黨總支,42個黨支部,黨員人數達到472名。全校教職工797人,其中教師286人,在校學生達3309人。1951年到1959年已畢業學生2435名,共完成科研項目218個,科研論文128篇,讀書報告80餘篇,校園佔地面積344322平方米,建築面積86161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61600冊。
增設
1959年初機械、金屬工藝、電機3個系專業達到15個。1959年底又新增4個系、17個專業,原機械製造系與金屬工藝系合並為第一機械繫,新增第二機械繫、無線電電子學系、數學力學系、理化系,這樣學校設有6個系32個專業。
❽ 山東省工業分布特點
山東經濟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2004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5490.7億元,居專全國第三位,其中第屬一產業增加值1778.3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724.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987.9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6925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53.2億元,居全國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6千億元,居全國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2292.11億元,居全國第一位。進出口總額突破600億美元。
日趨優化的工業體系
山東工業發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械、紡織、食品等支柱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全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2628家,省重點企業集團136個,例如山東電力集團、齊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濟南鋼鐵集團、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海爾集團、海信集團、兗礦集團等。山東的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紗、機制紙、塑料製品、水泥、平板玻璃、鋼、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冰箱、房間空氣調節器、電子計算機、彩色電視機等。其中,海爾、海信、澳克瑪、小鴨等家用電器、浪潮伺服器、輕騎摩托車等產品馳名中外。
❾ 山東的主要產業是什麼
山東的主要產業:
一、農業:
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二、工業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此外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重點工礦業企業有齊魯石化、山東電力、山東鋼鐵、山東海化、勝利油田、兗礦集團、中國鋁業山東鋁廠、南山集團、晨鳴紙業等。
(9)山東工業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山東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山東界於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省總面積15.71萬平方千米。
山東地勢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是半島,西部及北部屬華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
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種類型;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山東省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