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遠版歷史的天空完整版
迅雷用狗狗搜索 就有
❷ 清遠的歷史沿革和歷史名人
清遠歷史沿革
發布: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 發布時間:2009-11-09
在距今十萬年前,本域(即今清遠市域。下同)就已有人類活動。《禹貢》劃本域分屬荊、揚二州,春秋為百越地,戰國屬楚。但楚國尚未在本域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其時在今陽山境有陽禺小國,是嶺南原始部落聯盟發展的產物。
[秦漢時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國為36郡,本域今之連州市和連南、連山縣,以及陽山縣之北部屬長沙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在嶺南設立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本域今之清城區和清新、英德、佛岡縣以及陽山縣的南部屬南海郡。
秦亡之際,秦將趙佗在嶺南立南越國。本域以秦陽山關為界,關南屬南越國南海郡;關之北(即秦始皇二十六年屬長沙郡之地),漢初高帝五年(前202年)置桂陽縣,屬漢長沙國桂陽郡。桂陽縣是本域建置最早的縣份。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在本域新置中宿、陽山、含洭、湞陽4縣,劃陽山、含洭、湞陽三縣與桂陽縣並屬桂陽郡,統於荊州剌史部;中宿縣屬交趾剌史部之南海郡。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時本域全境屬吳。黃武五年(226年)析交州東部置廣州,中宿縣隨南海郡屬之。甘露元年(265年)析桂陽、南海二郡置始興郡,本域全境即中宿、桂陽、陽山、含洭、湞陽五縣屬之,統於荊州。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吳,始興郡改屬廣州。懷帝永嘉元年(307年)析荊、廣二州置湘州,本域五縣隨始興郡屬之。
南朝齊析桂陽縣置希平縣(治在今連山縣北部),又置齊樂郡於希平縣,屬廣州。梁天鑒六年(507年),分湘、廣二州置衡州(治在含洭);析始興郡置清遠郡(治在今清遠市區)、陽山郡(治在含洭)、梁樂郡(治在今陽山縣南部);分桂陽縣置廣惠縣(今連山縣地,一作廣德縣)。清遠郡轄中宿、廉平、恩洽、浮護、威正五縣(五縣均為漢以來之中宿縣析置)。陽山郡轄含洭、陽山、桂陽、廣惠4縣。梁樂郡轄梁樂(今陽山縣南部)、洊安二縣(洊安縣在今懷集縣西北,漢時地屬蒼梧郡封陽縣,南齊置洊安縣,仍屬蒼梧郡,此時來屬新郡)。清遠、陽山、梁樂三郡及其領縣統屬衡州。湞陽縣仍屬始興郡 ,亦統於衡州。 梁承聖二年(553年),在始興郡置東衡州(治曲江),湞陽縣隨郡屬之。梁承聖末年(555年),分湞陽東部置翁源縣,入屬清遠郡 。 陳天嘉間(560年——566年),清遠郡移治翁源,領翁源、中宿、廉平、恩洽、浮護、威正六縣,入廣州。同時,改治含洭的衡州作西衡州,領陽山郡 、梁樂郡和齊樂郡。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入隋,地方行州、縣兩級制。開皇九年(589年)平陳,改東衡州為韶州,湞陽縣屬之。開皇十年,改西衡州為洭州 ,領含洭一縣;廢陽山、梁樂 、齊樂三郡,以三郡之熙平(同年以希平改)、陽山、梁樂、洊安、廣澤(隋初以廣惠改)、桂陽六縣置連州;廢清遠郡及所屬的中宿、廉平、恩洽、浮護、威正五縣,以郡及五縣地置清遠、政賓縣 ,與翁源縣同入廣州。
開皇十六年(596年),貞陽縣(南朝宋泰始三年以湞陽改)並入曲江縣。開皇十八年,梁樂縣易名宣樂縣。二十年(600年),廢洭州,含洭縣改屬廣州。仁壽元年(601年)廣州改置番州,清遠、政賓、含洭三縣屬之。同年,廣澤縣改名連山縣。
大業三年(607年)廢州置郡:連州改置熙平郡,桂陽、陽山、連山、宣樂、洊安、熙平六縣屬之;清遠、政賓、含洭三縣屬南海郡。大業十三年(617年),宣樂縣並入陽山縣。
唐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21年)撤熙平郡復置連州(治桂陽),省熙平縣入連山縣。連州領桂陽、陽山、連山三縣,屬江南西道。次年,在含洭復置洭州,領含洭 、貞陽(是年從曲江析置)、翁源三縣。又次年,省政賓縣入清遠縣,屬廣州。廣、洭二州統於嶺南道。貞觀元年(627年),復廢洭州;貞陽縣復名湞陽縣;含洭縣改名浛洭縣。湞、浛二縣與翁源縣改屬廣州。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本域共置六縣:屬廣州的有清遠、浛洭、湞陽三縣;屬連州的有桂陽、陽山、連山三縣。二州統於嶺南道。隋屬熙平郡的洊安縣(今地不在本域),此時也已改屬廣州。光化三年(900年),連州為馬楚所據,連州遂屬楚。
五代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劉 在廣州建南漢國,改廣州作興王府,本域清遠、浛洭 、湞陽3縣屬之。南漢乾亨四年(920年),置英州於湞陽,領湞陽一縣。乾和九年(951年),劉晟略定連州,連州及所領之桂陽、連山、陽山3縣改屬南漢。
[宋元明清時期] 宋初地方行道、州、縣三級制。淳化五年(994年)改道為路。政和元年(1111年)本境置有2州6縣:連州,領桂陽、連山、陽山3縣;英州,領浛洸(開寶四年以浛洭改)、真陽(乾興元年以湞陽改)2縣;清遠縣屬廣州。2州與廣州統屬廣南東路。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改連山縣為程山縣。慶元元年(1195年)升英州為英德府。
元行省、道、路(府、州)、縣4級。至元十三年(1276年)於程山縣置安撫司,領程山、陽山2縣。十五年復程山縣為連山縣。十七年(1280年)廢安撫司,置連州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稱連州,治在連山。同年,升桂陽縣為散州,稱桂陽州,治在今連州,割連州之陽山縣來屬。於是,治於連山的連州僅領連山1縣。2州同屬江西行省湖南道,至順元年(1330年)改屬江西行省廣東道。
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英德府為英德路總管府,二十三年(1286年)降為英德州,領真陽、浛洸 、翁源三縣。延佑元年(1314年)廢真陽、浛洸2縣入英德州,州領翁源1縣。屬江西行省廣東道。有元一代,清遠縣屬廣東道廣州路,統於江西行省。
明地方行省(布政司)、府、縣三級制。 洪武二年(1369年),降英德州為英德縣;撤連州置連山縣;撤桂陽州置陽山縣;英德、連山、陽山3縣同屬韶州府。次年省陽山縣入連山縣;又次年改連山縣作陽山縣;與清遠縣同屬廣州府。英德縣仍屬韶州府。韶、廣二府統於廣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本域全境屬廣東布政司。十三年(1380年)析陽山縣復連山縣。十四年復設連州於桂陽,領陽山、連山2縣;屬廣州府。本域此1州4縣之建置及隸屬關系延續至明末。
清行省、府(直隸州、直隸廳)、縣三級地方政制。雍正七年(1729年)升連州為直隸州,領連山、陽山二縣。嘉慶十八年(1813年)析清遠、英德二地置佛岡直隸軍民廳(簡稱佛岡廳)。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連山縣為綏瑤直隸廳。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本域置有1 州2廳3縣:連州直隸州、連山直隸廳、佛岡直隸廳、清遠縣、英德縣和陽山縣。清遠縣屬廣州府;英德縣屬韶州府;陽山縣屬連州;州、廳直隸廣東行省。
[民國時期 ] 民國初地方行省、道、縣三級制。元年(1912年)廢州置縣:本域撤連州置連縣;撤連山綏瑤直隸廳復連山縣;民國3年撤佛岡廳置佛岡縣。於是本域有佛岡、清遠、英德、陽山、連山、連縣等6縣。佛岡、清遠二縣屬粵海道;後四縣屬嶺南道;統於廣東省。民國9年(1920年)撤去道一級,縣統於省。
民國25年(1936年),廣東省政府在全省分設9個行政督察區。本域全境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曲江)。
民國35年(1946年)置連南縣。於是本域共置7縣。
民國38年(1949年)4月,廣東省調整行政督察區劃。本域的英德、清遠、佛岡3縣屬第三專署督察區(署英德);連縣、連南、連山、陽山4縣屬第五專署督察區(署連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至12月,本域各地相繼解放,成立英德、佛岡、清遠、連縣、連山和陽山等6個縣人民政府。1950年5月,連南縣也成立人民政府。7縣由設在韶關的北江人民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旋改稱北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6年改置韶關專員公署)管轄。隸於廣東省人民政府。
1953年1月,連南、連山兩縣合並置連南瑤族自治區(縣級)。次年2月復連山縣。1955年6月,連南瑤族自治區更名為連南瑤族自治縣。1958年「公社化」運動撤小縣並大縣:佛岡縣並入廣州市從化縣;連縣、連南、連山、陽山4縣並置連陽各族自治縣。1960年復陽山縣,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連州各族自治縣。1961年10月,廣州市復置佛岡縣。同年,撤連州各族自治縣置連縣、連南瑤族僮族自治縣(含原連山縣)。1962年9月,析連南縣置連山僮族瑤族自治縣(1965年改「僮族」為「壯族」)和連南瑤族自治縣。1963年7月,佛岡縣改屬韶關專區。
「文化大革命」期間,本域各縣分別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取代當地的中共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隸於韶關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3月,在韶關改置韶關地區行政公署。本域清遠、英德、佛岡、連縣、連山、連南和陽山7縣屬之。
1983年6月,劃清遠、佛岡2縣入廣州市;同時,撤韶關地區行政公署,升韶關市為地級市,下轄12縣,本域英德、連縣、連南、連山、陽山5縣屬之。
1988年2月28日,清遠撤縣建市。下轄由清遠縣析置的清城、清郊兩區和佛岡縣、英德縣、連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及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1992年6月,改清郊區為清新縣。
1988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下放給清遠市領導,1994年升英紅華僑茶場為英紅綜合經濟區(縣級),1999年3月更名為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2002年11月,撤英紅區置英紅鎮,劃屬英德市。
1994年4月,撤連縣、英德縣,分置縣級的連州市和英德市。
1995年9月,為配合飛來峽水利工程建設、安置庫區移民,劃英德市黎溪、連江口、水邊3鎮及清新縣的昇平鎮設立飛來峽管理區(縣級)。2001年10月工程及移民工作完滿結束,撤銷飛來峽管理區,4鎮回歸英德市、清新縣。
2006年,清遠市下轄8個縣級行政區:清城區、連州市、英德市、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和連南瑤族自治縣。
鍾偉文(清遠歷史名人) 韓 愈(清遠歷史名人) 馮 光(清遠歷史名人) 黃渠成(清遠歷史名人) 宋 華(清遠歷史名人) 馮達飛(清遠歷史名人) 馮達飛(清遠歷史名人) 馮達飛(清遠歷史名人) 黃 損(清遠歷史名人) 熊真沛(清遠歷史名人) 林名勛(清遠歷史名人) 劉裕光(清遠歷史名人) 鄔 強(清遠歷史名人) 莫 維(清遠歷史名人) 賴松柏(清遠歷史名人) 朱汝珍(清遠歷史名人)
另有一份已經發送到你的郵箱里了
❸ 清遠有什麼歷史古跡
金雞岩(金芝岩)有葛洪煉丹處
觀音山王山寺
在佛岡縣英佛公路8公里處、海拔1288米。始建於唐代。但現在的建築都是後來造的。
❹ 作文清遠歷史文化人物
《寄小讀者》是冰心奶奶1923年赴美留學期間與國內小朋友的通訊集,主要介紹異國風光,贊美大海、贊美星空,還用與兒童心理相感應的筆致,贊美無私的母愛.真切的感受,細致的描繪,天真的幻想,婉約明麗的風格,吸引和陶冶了我們的心靈.
《寄小讀者》(通訊十),全文的中心就是贊揚母愛和童心.第一部分,是作者母親"述說我幼年的故事」,是母愛動人的事實.第二部分,對「母愛」進行分析,母愛是無私的,普天下的母愛的分量是同等的.第三部分,引導孩子們到母親那裡去傾聽各自的母親述說各自的「幼年的故事」.從具體事例入手,再適當進行分析,最後引導孩子們各自找事實來鞏固這個認識,這就是作品在結構上的顯著特點.
人間有許多「愛」的感情,「母愛」是人間偉大的「愛」的一種.魯迅說過:「父母生了子女,同時又有天性的愛,這愛又很深廣很長久,不會即離,現在世界沒有大同,相愛還有差等,子女對父母,也便最愛,最關切,不會即離.」「五四」期間,提倡的正是這種「天性的愛」.因此,作品中所講「母愛」,是當時時代精神的一種反映,是張揚人的天性的愛,反對封建主義的孝烈道德的愛.作品中特別提到,當她問母親「為什麼愛我」時,她母親只是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作者強調這種「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的,也就是擺脫了封建道德影響的「天性的愛」.事實上每一個人開始認識世界、認識人生、認識自己的時候,母親總是第一個啟蒙老師.每一個人對於父母、家庭總是懷有難忘的感情,總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原因就在於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印象,是人生旅程的起點.因此作品抓住幼年孩子的特點,引導我們來認識世界,培養我們的高尚情操,顯然是有積極意義的.
❺ 清遠有什麽歷史文化
清遠名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榜眼朱汝珍
朱汝珍(1870—1942年),字玉堂,號聘三,又號隘園,清遠人,清末民初法學家。光緒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老一輩的清遠市民在津津有味地回憶清遠歷史時,總免不了要提到朱汝珍。原來,朱汝珍本來應該是清代末科的狀元,但是由於姓名和籍貫的緣故而與狀元無緣——
按照慣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閱評完所有考生的試卷後,從參加殿試的273名考生的試卷中挑選出10份,並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劉春霖第二),呈送給慈禧太後「欽定」。慈禧太後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見該卷雖然文詞暢順華麗,但字體卻為粗筆楷書,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體,故看後不禁連連搖頭。當她看到「朱汝珍」這個名字時,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厭惡之感: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不禁讓這位老佛爺想起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人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是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與「誅」同音。珍妃支持光緒皇帝變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這三個字一下就觸動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經。於是她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旁,狀元之門對他關閉了。相反,慈禧覺得劉春霖這個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貴州人,便將他提升為狀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據史料記載,在考取榜眼前,朱汝珍發奮讀書,曾以縣試冠軍入讀清遠縣學,22歲時又憑優異成績考入廣雅書院,取列廣州府闈第一。27歲考取拔貢,以朝考一等欽點七品小京官,簽分刑部江蘇司行走,開始了仕途生涯。朱汝珍中了榜眼後,授翰林院編修。他不同於清朝的遺老,安於現狀,抱殘守缺,而是能跟時代步伐前進,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1906年,他決心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深造,回國後任京師法律學堂教授。第二年,任第一次法官考試貴州省主考。1930年南歸,受聘為香港大學教習;1933年任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兼附中校長。
朱汝珍不僅是一個科舉生,他還是一個抗日愛國者。抗日戰爭爆發時,朱汝珍早已是68歲的老人家,他由於受愛國思想驅使,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他在香港主持清遠公會,組織募捐、義演為抗戰籌款。香港淪陷後,他不懼日本人和漢奸的威逼利誘,拒絕與日本人合作。這期間,年事已高的朱汝珍還發動組織歸鄉指導委員會,極力幫助因戰亂流離失所的難民疏散回鄉。抗戰期間,有3萬多清遠人在香港謀生。他們大都是從鄉間逃荒走難流落到香港的農民。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平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紛紛離港返回內地謀生,一些有實力的社會社團也積極協助鄉人回鄉。當時在香港的清遠人,要回鄉又缺路費,許多人只好流落街頭乞食,病倒街頭。朱汝珍主持的清遠公會想方設法幫助難民回鄉。1942年,同鄉會要組織3萬多清遠難民疏散回鄉,但由於這時日本人已有所察覺,將公會的賬號凍結了,一時籌措不到經費,難民的處境異常艱難。後來幸經朱汝珍斡旋,同鄉會才解決了全部疏散經費。1942年2月、3月間,第一批幾百名難民從九龍步行經過深圳到達東莞虎門乘船返回廣州,再坐車回清遠。到三月底,最後一批難民也順利啟程了。三萬清遠難民得救了!
我還了解到,朱汝珍寫得一手好詩文,又擅長書法藝術,行書疏淡和平,嫻靜爽利,有晉唐遺風。他知道劉春霖、商衍鎏、張啟後也有書畫作品,便將四人的作品配成一套,名為「四屏」,成為當時極享盛名的書畫作品。朱汝珍著作頗多,主要有《詞林輯略》、《詞林姓氏韻編》、《清遠縣志》、《陽山縣志》等。在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大禾崗學發公祠里還保留著多副由朱汝珍所撰並書的石刻對聯。
家鄉出了這樣一個榜眼。毋用置疑,朱汝珍是清遠人的驕傲!
清遠市博物館記載著朱汝珍的史實
❻ 寫一篇主題是關於清遠文化歷史人物的作文要突出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的思想
清遠又稱鳳城,是由於清遠的地圖像一隻鳳凰。鳳城之名還源自一傳說:在清遠市工人文化宮附近的一棵高大梧桐樹上棲息了一窩鳳凰,樹下住一青年,名張易,靠泛舟為生。有一年,北江洪水泛濫,俗語雲:「南雄落水灑濕石,去到韶關漲三尺,落到英德淹半壁,浸到清遠佬無地走。」可見洪水之洶猛,一下子清城水淹,張易撐著小艇到處救人,救到梧桐樹下,聽到鳳凰吱吱喳喳,才發現水位快浸到樹頂,大鳳凰都出去找吃的,小鳳凰翅膀還沒長齊,眼看水已淹沒梧桐樹,張易趕緊游去樹中心抱起窩里的小鳳凰,但張易的腳被樹的寄生藤纏住,無法脫身,只好將小鳳凰放置艇中,自己卻不幸被水淹沒,母鳳凰飛回來,見此感人一幕,覺得人為救鳳凰也肯捨命相救,自己也應當完成年青人救人心願,就伏在水面,讓落水的人踩著它的背逃生,最後因體力不支,也犧牲了,化成清遠兩條街,所以清遠看上去像一隻鳳凰,而鳳凰犧牲的地方,稱為起鳳里,清城因此得名叫鳳城,而廣東有兩個鳳凰,是因另一父鳳凰飛回來發現愛妻已逝,傷心不已,帶著愛子飛走了,飛了去順德大良,故而順德大良也叫鳳城。
其歷史文化:
春秋戰國時,清遠地區屬百粵。秦統一中國後,設置行政機構,開發嶺南,清遠地區屬南海郡、長沙郡。
漢初,屬趙佗稱號的南越國。高祖年間(前206—195年)先後置桂陽縣(今連州一帶)、陽山縣、湞陽縣和含匡縣(湞、含今為英德市境),均屬桂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縣(原清遠縣一帶),屬南海郡。
三國時,各縣隸屬始興郡。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置清遠郡,清遠之名由此而始,轄中宿、威正、平、恩洽、浮護五縣。還置陽山郡,轄陽山、桂陽、廣德(後改稱廣澤、連山)等縣。在含匡設衡州,領陽山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及其所屬的中宿等縣,置清遠縣、政賓縣(今清新縣濱江一帶),仍屬於南海郡。同時,廢陽山郡改置連州,把衡州改名為匡州。二十年(600年),廢匡州,其屬縣改隸廣州府。
唐武德六年(623年),政賓縣並入清遠縣,屬廣州府。天寶元年(742年),連州改置連山郡。五代南漢乾享五年(921年),於湞陽縣設英州。
宋宣和二年(1120年),英州改置真陽郡,含匡、湞陽先後改名為含光縣、真陽縣。慶元元年(1195年),真陽郡升為英德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英德府改為英德路總管府,不久又降為州,並含光、真陽縣。慶元元年(1195年),真陽郡升為英德府。
明洪武二年(1396年),英德州改置英德縣,屬韶州府。十四年,連州和陽山、連山二縣改屬廣州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連州為廣東省直隸州,領陽山、連山二縣。嘉慶十八年(1813年),由清遠、英德兩縣劃地設廣東布政司佛岡軍民廳(相當於縣級建制)。
民國元年(1912年)連州改稱連縣。民國3年,佛岡改廳為縣。抗日戰爭期間,廣東省政府北遷連縣,清遠各縣均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駐連縣)管轄。民國35年,由連山、連縣、陽山三縣劃地,新置連南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佛岡縣曾先後歸屬韶關、廣州、佛山管轄外,各縣先後由北江行署、韶關專署、韶關行署管轄。1953年,連南與連山合並為連南瑤族自治(後改為縣)。1958年,連縣、連南、連山、陽山四縣合並,稱連陽各族自治縣。同年,佛岡、從化兩縣合並,稱從化縣。1960年恢復陽山縣。1961年恢復佛岡縣,屬廣州市轄。1961年,恢復連縣、連南瑤族自治縣。1962年,成立連山壯族瑤族縣。1963年,佛岡縣由廣州市劃為韶關地區管轄。1983年7月,韶關地市合並,將清遠、佛岡兩縣劃歸為廣州市,其餘各縣屬韶關市管轄。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清遠縣,設立清遠市,原清遠縣分為清城、清郊兩個市轄區(1992年清郊區改為清新縣),並劃廣州市市屬的佛岡縣和韶關市屬的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英德縣為清遠市所屬(英德、連縣1994年改為縣級市)。
❼ 歷史的天空完整版(吞食天地清遠版)下載
啊啊
❽ 有關清遠的歷史
清遠」兩字連用,始見於晉,意為清明廣遠。《晉書·王導傳》雲:「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而作為政區之名的「清遠」,則最早出現於我市,從南梁天監六年(507年)啟用至今,已歷1500餘個悠久歲月。中經三個演變階段:梁武帝置清遠郡,始使「清遠」以轄縣的政區形象知聞於世;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置清遠縣,「清遠」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遠市,「清遠」之名又獲得升格使用,現新建的清遠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個活力四溢的年輕的地級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宿縣雖比清遠郡早600多年出現,但後在其地置郡時卻不用其為郡名,僅作為清遠郡屬縣之一保留其縣名(轄境較前大為縮小);而當隋撤銷清遠郡時,老牌的中宿縣竟被新置的清遠縣所取代而從歷史上消失,其時原清遠郡地還有一個政賓縣與新置的清遠縣並存,但33年後因其省入清遠縣也同樣永久地歸於消失。這段耐人尋味的歷史變遷說明世人對「清遠」之名情有獨鍾。遺憾的是這么一個深受青睞的名稱卻無人破譯過其來歷,致使後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余潛究於此多年,始悟「清遠」之名源之於水。水者,北江河水也。
因水而名是古代臨河縣邑習見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會以及我市古代的湞陽、含洭等縣名。清遠縣前身中宿縣,取名亦跟北江河水有關。今版《清遠縣志》援引歷史傳說雲:漢初,二、五、八月,潮水上漲至禺峽(今飛來峽),逐浪返五羊城一宿而至,故飛來峽又名中宿峽。「中宿」之名源於海潮上漲而得,屬水情地名。這是特定情況下的北江水情,非常態下的北江水情,常態下的北江是一條水量豐沛而水質清冽的河流。
北江古稱溱水。這個名稱出現於漢,一直流行到唐宋,唐宋史書都以「溱水」為北江正名。溱者,眾也,多也,以「溱」名江,蓋言北江水源豐沛也,屬水量河名。此名稱與實際相符合。據《廣東省韶關市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稱:北江水系「徑流總量為312.85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深為1023毫米。平均每人擁有徑流量為7426立方米,分別為全省、全國人均擁有量的2.1倍和2.9倍,但尚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如按每畝耕地擁有水量計算,則韶關數字最高,達8323立方米,分別為全省、全國和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2、4.8和3.6倍。」由此可見,北江的水量是相當豐沛的。
北江河水不僅水量豐沛,而且水質清冽,因為其上遊河段多是石山峽谷,兩岸森林茂盛,入河的泥沙量較少。關於北江水質之好,留傳至今的歷代贊美詩句可作生動的見證。「澄碧源之見底,聳翠壁之臨危」,是迄今所見的吟詠飛來峽水質清冽的最早詩句,作者江總是南朝梁陳時期的聞人。見之於唐宋的詩句有:「兩峰支碧漢,一水抱清灣。松老龍猶在,波澄勢自還」(唐·沈佺期《峽山》);「永願依勝侶,清江乘渡杯」(唐·徐浩《寶林寺》);「意閑門不閉,年去水空澄」(唐·楊衡《題峽山寺》);「澄江詰曲峽中天,遠使歸來駐畫船」(宋·章得象《峽山飛來寺》);「古寺清江上,維舟夕照前」(宋·高紳《峽山》);「雲水連暉還接影,瞑禽西去復東來」(宋·向子諲《峽山飛來寺》)等等。明清時期更多,本文不作累述。上述詩句中多用「清」、「澄」字眼描繪北江河水,清者,純凈無雜質也;澄者,清澈之意也。由此可見,北江水質已久負盛名。
北江出飛來峽後,西南流經洲心倫洲島後折向西北,至附城轉為東西流向過清城,之後再轉向西南緩流而去。飛來峽之南地勢平坦,北江入此流速緩慢,漫江碧透,清波相逐,大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氣象。若臨江登高眺望,會令人自然生發出「一水遠赴海」(唐·李翱《峽山寺》的感慨來。遙想南梁時期的清城先民也定會生此同感,故有可能將「清」與「遠」兩字聯系起來,適逢此地置郡,遂以「清遠」名之,實是甚合情理的事情。此名稱將水質與水向寓於一體,極富詩情畫意。幸哉,余總算悟出了個中奧秘:清遠者,乃清江流遠也!
末了,附言一句,此乃一己之主見,不一定準確,「清遠」究竟因何得名,還望對此感興趣的人士參與研討,各抒高見;如能經過議論,達於共識,豈不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