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歷史意義

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8 08:50:46

❶ 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國家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30幾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對人類的精神和物質都造成了極大的摧毀。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了。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佔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女人們是不被看作為「人」的。直到一戰爆發,男人們都被征去做了戰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婦殘,那個時候,養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於是女人們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家。雖然她們和男人做一樣的工作,她們得到的工資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軍事學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新技術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戰爭期間,才發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軍用飛機在戰場上成為一支新軍。飛機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性引起人們的關注。戰前在歐洲和美國的街道上佔主導地位的馬車,很快被汽車取代。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家,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戰士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的改進生產流程,為生產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
政府機構職能的改變
在戰爭初期,各國政府都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准備,因而也沒有對經濟加以干預。隨著戰爭的延長,各國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專門機構,以有效地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這些機構著手與干預私人企業的投資方向,負責分配政府訂單,控制原材料的供應,調整各種經濟關系,壟斷對外貿易。
萊茵非軍事區
萊茵非軍事區是萊茵河以東50公里。
這個是一戰後《凡爾賽和約》里的內容。《凡爾賽和約》是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與德國的和約,大體內容包括:軍事上德國禁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員參軍,只能保留10萬人陸軍,不準擁有空軍,海軍只保留部分輕型水面艦艇(希特勒上台時德國只有36艘輕型水面艦艇),不準擁有大噸位艦艇和潛艇,萊茵河以東50公里內德國不得駐軍設防,就是所謂的萊因非軍事區。政治上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並或組成任何形式的聯盟集團。領土方面德國向法國歸還在普法戰爭中取得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薩爾煤礦區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在此期間法國從此處無償開採煤礦作為德國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補償(兩處都是法國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滿後有薩爾地區公民投票決定歸屬(就是該地區是並入法國還是回歸德國,1934年薩爾回歸德國)德國放棄了大片領土,在此基礎上波蘭國家得以重建,德國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國聯「委任統治」,事實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戰勝國瓜分。經濟上規定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但是沒規定具體數目。後來協約國方面先後提出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德國宣布停止支付賠款。

❷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歷史上造成了空前的浩劫:死於戰場的約1000萬人,受傷的2000萬。版大戰的經濟損失總權計約3000多萬美元。
2. 大戰還產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後果:
第一,引起了一系列革命運動,如十月革命、德國十一月資產階級革命、匈牙利無產階級革命。
第二,各國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潮。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凱末爾革命、中國的五四運動。
3.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對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形成了戰後國際關系的新格局:
第一,歐洲霸權遭到嚴重削弱。大戰摧毀了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以及土耳其帝國;英法等國大為削弱。
第二,重繪了歐洲政治版圖。戰後歐洲出現了一系列新國家,如波蘭、捷克、奧地利、南斯拉夫等9個共和國。
第三,新的國際爭端正在醞釀。戰後所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存在各種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戰勝國之間、帝國主義與廣大殖民地之間、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不可避免地會引發新的國際爭端。

❸ 1,第一次世界大戰對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有何影響

答:第一復次世界大戰制對中國的影響
(1)為中國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使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 (2)俄國革命的勝利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後期我國開始宣傳。
(3)一戰後召開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起了國內的五四運動,我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工業革命後,英國等西方國家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被強行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中國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高潮。

❹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意義是什麼

在軍事方面次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占壓倒優勢。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強 。防禦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進。這次大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電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堅固防禦工事制勝論等軍事理論,即是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
俄國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同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1.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力量,德意志,俄羅斯,奧匈,奧斯曼四個帝國徹底滅亡,英,法力量被削弱。
2.無產階級革命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薄弱環節中打開鏈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蘇聯
3.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迎來了新高潮

在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了世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形勢。
另一點就是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出現了一個大缺口。

❺ 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有何影響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一站是史無前例的一場大戰,波及范圍,產生的破壞力,給各國帶來的災難可謂是非常嚴重。有的人可能會說:如果斐迪南大公不被擊殺可能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了。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可笑,斐迪南大公被擊殺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而已,真正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則是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的矛盾所產生的,矛盾不消除,戰爭的煙火總會燃起。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動搖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摧毀了最為強大的4個帝國。俄國十月革命回,產生了人類第答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此後的歷史中成為世界對抗的主要國家。此外,德國、奧地利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戰爭的廢墟上,出現了捷克、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等獨立國家,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此外,中國也因此產生了「五四革命」,朝鮮爆發了獨立戰爭。

❼ 中國參加一戰有什麼歷史意義

過去,對中國參戰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從外部看,是迫於西方列強尤其是美國的外部壓力;從內部看,是一場在各自西方主子支持之下軍閥爭權奪利的鬧劇。但以歷史的大視野來審視那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對於通過參戰收回國家主權,並融入西方社會、提高自身國際地位的願望有多麼強烈。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的共和政體,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特別是甲午戰爭屈辱與失敗的中國人渴望向西方學習,以實現國家自強和民族復興。恰在此時,一戰的爆發導致國際體系發生巨變,為中國調整與西方國家的關系、躋身國際社會提供了動力和機遇。梁啟超就認為,如果中國能恰當地利用國際局勢,就能完成創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國家」的目標。新文化運動的領袖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也積極呼籲中國參戰。

從外部形勢看,一戰爆發使中國面臨新的危險。侵吞中國是日本的既定政策,然而1895年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使日本認識到,西方列強不會坐視日本單獨吞並中國,因此一度收斂對中國的侵略。然而,一戰的爆發使帝國主義列強的視線聚焦於歐洲大陸,日本在東亞得以橫行無阻。在1914年底日本佔領山東之後,中國參戰的願望更加強烈,因為只有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戰後和平會議,才有收回山東主權的一線希望。

中國參戰的另外一個動機是獲取經濟利益。英國曾表態,如果中國採取任何不利於德國利益的行動,英國將考慮中國要求延期償付庚子賠款的要求,並確保給予其他的財政援助。
總之,當時的中國選擇參戰利大於弊。可以說,希望借參戰靠近西方及融入國際社會的願望,是甲午戰爭和辛亥革命後,中國人探索走西方道路的一種表現。
中國參戰的直接目標是利用戰後參加和平會議的機會,爭取收回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山東主權。為此,中國給協約國送去大量糧食和槍炮,有近20萬中國勞工到歐洲和中東為協約國服務,有數千人因此失去生命。

盡管中國作出較大貢獻,但不幸的是,自身利益在參戰前就已被協約國出賣,英、法、俄與日本的秘密協定使中國不可能實現參戰的直接目的。更不幸的是,此時中國人還不知道自己已被出賣,仍然對勝利成果抱著十分天真的幻想。當協約國取勝的消息傳到中國,北洋政府以全國放假3天來慶祝。在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的《和平宣言》鼓舞下,懷著對美、英、法等國的信任和世界新秩序的憧憬,渴望能享受戰勝國權利並一舉改變自鴉片戰爭以來近80年的屈辱歷史,北洋政府派遣外交總長陸征祥、駐美公使顧維鈞、駐英公使施肇基等人組成強大的外交團隊參加巴黎和會。然而,巴黎和會如期上演戰勝國被宰割的一幕。1919年4月30日,美、英、法三國會議不顧中國代表反對,決定把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全部讓給日本。消息傳來,中國舉國憤慨,爆發了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中國企圖依靠外交手段收回權益的夢想戛然破滅,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之下,北洋政府代表於6月28日拒簽《凡爾賽和約》。

中國在一戰參戰問題上經歷波折和屈辱,但最終實現參戰及在巴黎和會上的抗爭有著非凡意義。
首先,中國抗爭的態度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同情。倫敦《泰晤士報》指責英國政府出賣中國,認為「盡管中國為戰爭作出犧牲,但是她卻遭到像戰敗國一樣的待遇。」美國《波士頓紀錄報》認為,巴黎和會對山東問題的處置是「粗暴而野蠻的掠奪」。《紐約呼聲報》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外交史上一次最卑劣的行徑」。美國駐華公使保羅·芮恩施為了抗議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出賣中國而憤然辭職。戰後,美國很快調整在遠東的政策,目標是制止日本獨霸中國。英國也改變與日本結盟的政策,選擇與美國聯手遏制日本。這一切都為山東問題在1921~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得到解決奠定了基礎。

其次,實現了部分參戰目標。中國雖然沒有實現預定的收回山東主權的目標,但也部分實現了自己的參戰目標:廢除了與德奧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停付或緩付庚子賠款;贏得國際社會的入場券,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國際關系體系的重新安排,成為國際聯盟的創始國之一。

第三,喚醒了國家民族的進一步覺醒。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和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方向,劃分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時代。一戰及戰後帝國主義列強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弱小民族、國家利益的肆意踐踏,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貪婪與掠奪本質,也徹底粉碎了中國人對「國際公道正義」「公理戰勝強權」的幻想。由此,中國人開始尋求一條介於中國傳統封建制度與西方道路之間的第三條道路。俄國十月革命的炮聲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時代的曙光,他們將信任票投給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最終找到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航向。

在中國近代史上,日本始終扮演了極其惡劣的角色,是列強中欺凌中國的首惡,也是中國最危險的敵人。一戰爆發後,日本趁火打劫,以對德宣戰的名義奪取了山東權益,實現其擴張野心。在中國參戰問題上,日本屢加阻撓,是中國參戰的最大障礙。中國試圖通過參戰解決山東問題,為一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在巴黎和會上受盡屈辱,未能收回山東主權,根源也在日本。

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面臨戰爭何去何從,理應有權作出選擇。而中國參加一戰,卻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被列強所左右,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求戰之路曲折、艱難、漫長,令人心酸,使人感嘆,發人深省。弱國無外交,弱國在國際事務中無話語權,我們必須永遠銘記。歷史昭示我們:富強是硬道理,國弱遭人欺,落後就要挨打。中國只有成為一個強國,才能維護領土主權和國家統一,才能與世界各國平等相處,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應有的地位。

中國參戰雖然含有從強從眾的因素,在巴黎和會上未能受到平等待遇,也未能實現預定的目標。但是,中國這一抉擇本身是積極的,具有開創性意義。通過參戰,廢除了與德奧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開了近代中國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之先河;停付或緩付了庚子賠款及其他對德借款的息金,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從廣義上看,參戰使中國贏得了進入國際社會的入場券,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國際關系體系的重新安排,成為國際聯盟的創始會員國,與國際社會建構起更加緊密的制度性聯系。

縱觀清末、民國歷史,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對外戰爭關鍵有三次:第一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中日戰爭(抗日戰爭)及相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界注重的是第一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第二次中日戰爭(抗日戰爭)及相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參與較晚而參與程度較小,故而不被重視。然而,改變中國歷史走向深刻的,則恰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沒有甲午戰爭,中國依然會走向追求憲政,只是進行共和革命則未必。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抗日戰爭)在本質上不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伸和擴展。
滿清被推翻,只是改朝換代而已,從晚清經辛亥革命進入民國,雖然有反復,但中國追求憲政則是一以貫之的歷史性質。盡管袁世凱是個專制主義者,但國體、政體的共和憲政道義已經奠定,中國進入到了在這一道義之下從共和專制重新起步發展的階段。革命黨「二次革命」被袁世凱鎮壓,革命黨已經失去翻身能力,整個國家沒有了強有力的顛覆力量,中央政府的權威被完全樹立,袁世凱的威望空前,中國有了平穩發展的基礎。但是,這一切都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國的列強勢力均衡被打破,西方強國對中國政府的約束力忽然空前虛弱,袁世凱似乎可以不必太顧忌西方立場自作主張起來,而日本在東亞獲得了強勢,於是,在日本的鼓勵下,袁世凱走上了稱帝道路。由於此,包括北洋勢力本身在內的國內形勢山崩地裂,後來中國的軍閥混戰、地方割據都始於此。革命黨也借機重新崛起,於是才能夠發生後來的國民政府。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在東亞異軍突起,作為東亞的第一強勢力量不再有可以絕對給與平衡的勢力,於是,在得到中國青島後,日本對在中國勢力擴大和領土野心得以空前膨脹。由於中國走上了頻繁內戰的道路,日本在中國各個勢力之間得以縱橫捭闔,尤其在東北、山東及各地日本租界的武裝滲透自此進展迅速,新的侵華戰爭基礎得以奠定。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市場受到嚴重沖擊,中國民族工商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民族私人工商業資本就此形成初步規模,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真正開始走向了資本主義化,但隨之反資本主義的左傾思潮也獲得興起,而左傾思潮與急劇衰敗的農村走向趨同,跟農民結合,形成為了新的革命潮流。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袁世凱政府的倒台,段祺瑞與黎元洪的「府院之爭」令北洋政府發生進一步的災難性崩裂,中央政府的權威被空前削弱,整個國家進入到了失控狀態,日本、蘇俄、革命黨在中國不斷製造沖突,整個中國成為了冒險家的樂園。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蘇俄誕生,整個世界的歷史被改寫,浩盪的紅色潮流得以獲得世界性奠基,中國也無法逃避,陷入到了這一洪流之中。而段祺瑞政府對西北利亞的出兵和奪回外蒙古,宣示了中國對於蘇俄的嚴重威懾,從而中國成為蘇俄必欲給予戰略性顛覆和控制的遠東第一敵人。就此,共產黨在中國出現,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興起,國民黨也迅速左轉。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雖然仍然屬於弱國,但第一次作為戰勝國在世界上站立了起來,作為現代東方大國的地位獲得世界接受,段祺瑞的參戰決策令中國第一次主動參與到世界偉大運動當中,為蔣介石堅持抗日並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確立世界大國地位進行了奠基。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地位強烈地刺激了民族主義情緒,這種民族主義情緒令中國失去了自戊戌變法後形成的博大、包容、自由胸懷,開始在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兩極之間撞擊,而革命黨的重新崛起則令民族精神走向革命崇拜,在土匪也聲稱自己是革命者的革命宗教中,越來越激進的主義得以掃盪包括革命者自己在內的一切。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的輕易失敗宣告了舊文化的極度衰朽,新文化運動得以蓬勃興起,而關於青島的國際權益交涉則成為了一個契機,新文化運動演變出五四運動,對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❽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政治上:中國政府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引發「府院之爭」;「一戰」結束後,回中國作為戰勝國之答一,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發五四愛國運動。

經濟上:大戰期間,英、法、德等交戰國對華商品輸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則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緩解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市場壓力;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拓展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❾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於一九一六年加入到協約國一方,並且向歐洲派出了十七點五萬的勞工。而至於為什麼加入協約國而不是加入同盟國的問題上,是因為當時同盟國一方敗局已定,而且中國當時軍閥割據,原本就在內亂時期,中央沒什麼權威,是由於外國的慫恿的。一戰的開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都有極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也並不全是壞處:

1、政治:

辛亥革命前,帝國主義列強對華投資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促使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結束帝制,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國。

2、經濟:

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了對當時中國的經濟侵略,推翻帝制則鼓舞了資產階級實業救國的思潮。無產階級隊伍發展,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條件。

3、思想:

辛亥革命後,北洋軍閥搞尊孔復古專制獨裁,此舉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五四運動創造了條件;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一戰將要結束之時,俄國退出戰爭,其國內發起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體制國家——蘇聯。蘇聯的成立、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給當時的中國愛國人士指明了救國的道路:只有馬克思主義思想才能救中國。另外,北洋軍閥政府對外賣國,對內掠奪、混戰,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致使遍及全國的五四運動爆發。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一戰結束後第三年,也就是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一戰雖然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對我國帶來的正面影響,正因為這些影響,我們的國家才會有所改變,我們才能走上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❿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意義

在軍事方面次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協約國的勝利,歸根結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占壓倒優勢。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強 。防禦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進。這次大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電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堅固防禦工事制勝論等軍事理論,即是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英、法雖獲勝利,但在戰爭中被削弱;美國從戰爭中獲取暴利,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戰爭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矛盾。在歐洲,德、法矛盾尖銳。在遠東,日、美矛盾加劇。這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發播下火種。
俄國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同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閱讀全文

與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