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成果
企業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回舟曲特大泥石流恢復災答後重建先進集體」、「全國交通運輸文化建設示範單位」、「2010年度中國建築業最具成長性百強企業」、「2011年度中國建築業企業競爭力百強」等榮譽。連續7年被評為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連續5次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建築業施工企業」。連續四年獲甘肅省建築業五星級誠信企業稱號。2012年,被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評為「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獲甘肅省高速公路施工企業信用評價AA級企業第一名;交通運輸部公路施工企業信用評價AA級企業第98名,是甘肅省唯一一家進入AA級企業的公路施工企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施工品牌。
㈡ 以「一帶一路對甘肅的影響」為題寫一篇八百字的論文
「絲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肅。」甘肅地處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隴西段與河西段貫穿全境,全長1650公里,占路上絲綢之路的四分之一,中國境內的二分之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賦予了甘肅「聯結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西北乃至全國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示範區」,以及構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的戰略定位。
甘肅地處歐亞大陸橋的核心通道,地形狹長,東聯陝西、通中原腹地,西接天山南北、直達中亞西亞,南與青藏高原毗鄰,北與蒙古高原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華夏文明與域外文明交流融合之地,也是中國與歐亞各國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交通運輸的必經之道,在促進中外交流與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戰略地位和區位優勢明顯。
甘肅絲綢之路承載了太多的人類文明。遺存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諸多石窟寺廟、長城關隘、塔碑樓閣、古城遺址等,是解讀先民多姿多彩生活的密碼。沿著絲綢之路前行,「東方藝術寶庫」莫高窟、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道教聖地崆峒山、「東方雕塑館」天水麥積山石窟、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等在世界上有著唯一性和獨特性的世界文化遺產向世人展開了一幅幅精彩極致的歷史畫卷。出土於武威雷台的東漢銅奔馬,展現了奮發向上、豪邁進取、勇往直接的天馬精神,並因此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徜徉在這些古老遺跡之間,彷彿穿越時空,神遊唐漢,與飛天共舞,與佛陀對話,可盡情領略千年華夏文明的深厚底蘊。
日前,甘肅正在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構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在此戰略構想中,蘭州、白銀、酒泉、嘉峪關、敦煌成為這一戰略實施的重要節點城市。在古代,這些城市是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樞紐。在今天,歷史傳承下來的基因依然是城市發展的根基。
「甘肅將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搶抓機遇,更加有力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布局,傾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不斷開創對外對內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此前如是表示。
近年來,甘肅認真落實中央「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布局,取得了積極進展和初步成效。主要體現在:研究和確定了自身戰略定位,緊扣國家總體戰略布局,結合甘肅的區位、資源、文化、產業及平台等優勢,明確提出了加快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戰略定位和奮斗目標;謀劃和實施了「13685」發展戰略,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一大構想」,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平台」,實施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等「六大工程」,強化蘭白城市圈、酒嘉城市圈等「八大節點」,努力實現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台。
2014年5月,甘肅正式印發《「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台。重點推進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台建設等六大工程。
「甘肅的歷史、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通過文化的力量尋求發展機遇的可行性。」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輯此前表示,「我們要實現和所交往國家的共建、包容、理解、合作、共贏,需要有相互認識、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認同的過程。文化認同更容易引起共鳴、方便溝通。在文化先行的前提下,甘肅實施『一帶一路』的其他戰略如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等,會相對順利地和沿線國家達成合作。」
甘肅省正在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一平台。這是甘肅文化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其中包括抓祖業,即對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挖掘、整理、傳承、再現、利用等;抓事業,即讓改革開放的成果通過文化惠及千家萬戶,特別是邊遠落後的農村基層;抓產業,即要把文化產業逐步打造成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
據了解,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地處絲綢之路黃金段上的甘肅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旅遊熱點地區。
「十二五」期間,甘肅累計旅遊接待人數52046.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80.5億元。旅遊人數和綜合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了「五年翻兩番」,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在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前5個月,甘肅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637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2億元,兩項旅遊指標分別同比增長22.3%和23.4%,甘肅絲路游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遊客青睞。
2016年,通過深入實施「6873」交通突破行動,全省通往景區道路建設加快推進;蘭州鐵路局啟動「絲路快車」創新發展戰略,開通了一系列以「絲路快車」為主題的高品質旅遊列車;通過蘭州、敦煌兩個國際機場,開通了蘭州至聖彼得堡等16條國際航線,國內航線通達45個主要城市,立體交通體系的形成為甘肅絲路游的日益火爆提供了有力支撐。
日前,甘肅已經確定未來五年旅遊發展目標。到2020年,甘肅力爭旅遊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旅遊業直接就業達到100萬人以上。
「甘肅旅遊將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擔當起絲綢之路旅遊發展的脊樑紐帶,把甘肅獨特的旅遊資源開發好、利用好、推廣好,把產品做精,把實力做強,以全新的姿態呈獻給世界一個全新的甘肅,讓絲路文明綻放異彩。」甘肅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何偉如是表示。
甘肅在絲綢之路經濟活動中正扮演著座中四聯、對外交往的重要角色,已經從內陸省份走向了絲綢之路經濟社會發展和向西開放的最前方,擔當起了絲綢之路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
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橫亘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它實際上是在極其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東西文化交流的大動脈,對沿途各國、對我們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方面的影響既廣且深。倘若沒有這樣一條路,這些國家今天發展狀況究竟如何,我們簡直無法想像。」而甘肅,正在以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帶一路」的新思維、新戰略,讓世界分享其市場紅利。
㈢ 關於中國西部的歷史文化資料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 12 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總面積約 686 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 72%。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哈薩 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 12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1.8 萬余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 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 1595 公里,約佔全國海岸線的 1/10。
2000年,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新開工了「十大工程」,即寧西鐵路、渝懷鐵路、西部公路建設、西部機場建設、重慶輕軌、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四川紫坪鋪水利樞紐等。與此同時,1999年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項目。21世紀初這些項目都在順利建設中。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1118公里,2007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電東送
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縣至三峽電站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十五」期間,從貴州、雲南、廣西和三峽將向廣東輸電1000萬千瓦。
西氣東輸
21世紀初,西氣東輸工程各項前期准備工作進展順利。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會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重新勘測了管道走向,各相關部門和下游各省正在積極落實市場。根據21世紀初規劃方案,初期年供氣量120億立方米左右,以後隨著資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氣市場的開拓,逐步增加供氣量。屆時每年可以代替幾千萬噸煤,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1~2個百分點。而且,國家還將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將新增50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程,廣西百色、內蒙古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地區重要路段,蘭州—重慶輸油管道工程,農業和特色經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西部教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醫療衛生項目等。此外,還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綜合整治工程和小灣水電站等一批西部地區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㈣ 有誰了解甘肅恆達路橋集團公司,他甘肅路橋公司還有公路局有什麼關系嗎,在裡面上班的話福利待遇怎麼樣
恆達路橋屬於甘肅公路發展集團,是公路局下屬單位,而恆達下屬有很多單位,總體來說,恆通路橋的效益是最好的。
㈤ 甘肅省有多少天高速公路,從哪到哪,多長,建成年份
1、國家高速公路系統
涉及甘肅的有9條路線,包括2條首都放射線、1條南北縱線、6條東西橫線(含聯絡線),規劃建設總里程3753 Km。
2、地方高速公路系統
地方高速公路共計35條、4197 Km。包括2條省會放射線、9條國網聯絡線(新增7條)、8條省際聯絡線(新增6條)、1條市域聯絡線、1條航空樞紐聯絡線和14條通縣高速支線(新增)。
(三)新增線路功能及路線規劃
新增的27條高速公路(7條國網聯絡線、6條省際聯絡線、14條通縣高速支線)線路功能及路線規劃方案如下:
1、國網聯絡線(7條)
1)慶陽—平涼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慶陽(西峰)—鎮原—平涼(四十里鋪),全長約131 Km。路線兩端分別與青蘭、福銀2條國家高速及華慶、平武地方高速公路連接,可形成延安—慶陽—平涼—天水—武都—九寨溝的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
2)環縣—正寧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甜水堡(寧甘界)—環縣—慶城—合水—寧縣—宮河—羅兒溝圈(甘陝界),全長約314Km。路線北端接寧夏規劃的銀川—環縣(甜水堡,寧甘界)高速,南端接陝西規劃的西安—淳化—旬邑高速公路,形成北通銀川,南至西安的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同時,規劃路線分別與青銀、定武、青蘭、福銀等4條國家高速連接,是寧夏、甘肅、陝西三省區毗鄰地區重要的對外運輸大通道。
3)景泰—禮縣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景泰—平川—靖遠—會寧—通渭—甘谷—洛門—禮縣,全長約495Km(含與連霍國家高速共線30Km)。路線分別與定武、蘭營、京藏、青蘭高速公路連接,擴大了上述國家高速公路的連通度,是一條重要的高速路網聯絡線。
4)張掖—西寧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張掖—民樂—扁都口(甘青界),全長約90Km。路線南接青海省規劃的西寧—民樂(扁都口)高速公路,分別與連霍、京藏國家高速公路連接,是一條重要的高速路網聯絡線,亦是我省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通達青海省西寧市的一條便捷省際間快速運輸通道。
5)航天城—酒泉高速公路: 路線大體走向為河西(蒙甘界)—航天城鎮(雙城)—鼎新—金塔—酒泉,全長約220Km。路線北聯內蒙古規劃的策克—額濟納旗—東風航天城一級公路相接,南接連霍國家高速公路,是我省酒泉通往東風航天城和國家級策克口岸的主要公路,也是發展酒泉航天城現代科技旅遊的重要線路,將直接溝通連霍與京新國家高速公路,有助於形成蒙、甘、青三省區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和國防戰備意義。
6)武威至金昌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武威—雙城—金昌,全長約90Km。路線東南方向接連霍高速公路與天祝藏區實現高速連通,西北方向連接金昌機場,構築天祝藏區連接市政府駐地武威市、河西走廊東段重要的民航機場金昌機場的快速聯絡通道,具有重要的藏區維穩保障作用。
7)靜寧至天水高速公路:路線大體走向為靜寧—威戎—庄浪—張家川—清水—天水(麥積區),全長約225Km。路線分別與青蘭國家高速公路、平武地方高速公路和連霍國家高速公路連接,是一條重要的高速路網聯絡線,構成我省隴東南地區連接省會蘭州的又一條便捷通道。
2、省際聯絡線(6條)
1)鳳縣(陝西)—合作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楊店(甘陝界)—兩當—徽縣—成縣—西和—禮縣—岷縣—卓尼—臨潭—合作,全長約552Km(含與十天國家高速共線120Km)。路線東聯陝西規劃的太白-平木-鳳縣-兩當(楊店、甘陝界)高速公路,西接蘭郎地方高速公路,並可通過規劃新增的臨(夏)循(化)地方高速與青海規劃的西寧—平安—同仁高速公路連通,直接溝通了十天、蘭海、蘭郎等高速公路,形成東西橫貫甘肅南部地區3市(州)、9縣(市)的對外運輸大通道。
2)武都—九寨溝(四川)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武都(兩水鎮)—鐵壩—中寨—青龍橋(甘川界),全長約95Km。路線南接四川規劃的成都-松潘-九寨溝高速公路,東連蘭海國家高速公路,北通平武地方高速公路,並可通過規劃的慶(陽)平(涼)、吳(起)慶(城)地方高速公路與陝西省規劃的延安—吳起高速公路連通,共同構築延安—慶陽—平涼—天水—武都—九寨溝高速公路,形成縱貫陝北、隴東、隴南、川北的一條重要的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
3)蒙甘青三省區戰備通道(阿拉善左旗—武威市—西寧)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闊圖湖(蒙甘界)—民勤—武威—九條嶺—仙米寺(甘青界),全長約300Km。路線北連內蒙古規劃的臨河—阿拉善左旗—民勤(蒙甘界)高速和一級公路,南接青海省規劃的西寧—武威高速公路,可溝通京新、包茂、榮烏、連霍、京藏等國家高速公路,共同構成蒙甘青三省區之間重要的省際快速聯絡通道,是全國荒漠化監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帶(民勤縣域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地區)的重要生態保護公路,亦是一條重要的國邊防戰備公路,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
4)臨夏—循化(青海)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臨夏(雙城)、臨夏縣、達里加山埡口(甘青界),全長約38Km。路線西連青海規劃的西寧—平安—尖扎—循化—達里加山高速公路,東接蘭郎地方高速公路,是我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通達青海省西寧市的一條重要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
5)碌曲—久治(青海)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碌曲(尕秀)—瑪曲—阿萬倉—沙木多黃河橋(甘青界),全長約135Km。路線北連蘭郎地方高速公路,南接四川、青海規劃的汶川—馬爾康—阿壩—久治—瑪沁—西寧高速公路,是我省甘南藏區與青海、四川毗鄰藏區的一條重要的省際間快速聯絡通道,同時也是青海、甘肅兩省通達汶川地震斷裂帶的迂迴線路。
6)涇源(寧夏)—華亭高速公路:甘肅境內路線大體走向為山寨(寧甘界)—馬峽—華亭,全長約28Km(含與平武地方高速共線15Km)。路線北連寧夏規劃的銀川—涇源—山寨高速公路,南接平武、平寶地方高速公路,是構築銀川—華亭—寶雞跨省區快速聯絡通道的重要組成路段。
3、通縣高速支線(14條)
為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規劃建設通縣高速支線共計14條、652Km(已扣除共線里程12 Km)。具體路線分別是:蘭州—永靖高速、正寧—榆林子高速、靈台—華亭高速、康縣—望關高速、文縣—青龍橋高速、兩河口—舟曲高速、迭部—郎木寺高速、王格爾塘—夏河高速、臨夏—積石山高速、臨夏—東鄉高速、康樂—廣河高速、漳縣—殪虎橋高速、肅北—阿克塞高速和元山子—肅南高速。
㈥ 青海路橋集團的發展歷程
青海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具有 50 余年發展歷史,技術實力雄厚,基礎管理扎實,長期發揮著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企業骨幹作用,在省內外享有盛譽。在青海境內先後修建了青藏、甘青、青康、青新、寧果、寧臨等國省道公路 20000 余公里、高等級公路 100 多公里、高級路面 4500 公里,各類大中橋 2850 座。總承包修建了西寧曹家堡機場。先後在西藏、甘肅、陝西、山東、江蘇、浙江、安徽、雲南、內蒙、四川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中標承建了四十多項高速公路、等級公路、特大橋、機場跑道等工程項目,參與了青藏鐵路建設。所建項目均以質量優良受到好評,多次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自 2000 年以來,每年承攬施工任務都在 10 億元以上,完成產值在 8 億元以上,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交通先進單位、全國交通百強企業、青海省先進企業、優秀企業、先進建築企業、「十佳企業」、信用「 AAA 」企業,連續 4 次被評為全國交通系統經濟效益先進單位,連續 8 年被評為青海省上繳利稅先進企業等四十多項殊榮。躋身於全國建築業 100 家最大經營規模和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全國交通系統 25 家最大經營規模建築企業和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兩度躋身於中國 500 家最大經營規模建築業資質一級企業和最佳經濟效益建築企業。
㈦ 改革開放30年甘肅的變化論文
【甘肅】改革開放30年:30年巨變看改革
甘肅省交通廳. 2008-11-13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我要列印】 【我要糾錯】 【發表評論】
改革開放初期,「聽診器、方向盤、勞資幹部、售貨員」是最令人們羨慕的四大行當。這里的「方向盤」,指的就是當時從事客貨運輸的汽車駕駛員。當時,有人戲稱「方向盤手中攥,給個縣長也不換」,「給公家開車是端鐵飯碗,捎帶給自己跑跑運輸是端銀飯碗」。這些順口溜一方面說明當時從事運輸生產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當時生產力比較落後,實行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運力不足、車輛供不應求、運輸資源稀缺的狀況。「看看在眼前,叫叫聽得見,若要進趟城,走走要半月。」這首兒時的順口溜,則反映了當時交通落後的狀況。30年來,甘肅交通在探索、改革、發展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走出了一條適合省情、適合行業發展的新路子。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創新,規范了管理機構、促進了公路建設、提高了路況水平、增加了客貨運力,徹底改變了交通落後的面貌。
公路建設:四輪驅動顯優勢
改革開放初期,甘肅省每年用於公路建設的投資不到3000萬元,全省公路由省交通廳直接組織建設和管理,這種形式在當時公路建設里程不長、投資不多的情況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甘肅要建設的公路項目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由省交通廳直接組織建設管理會出現效率不高、管理跟不上等問題。為此,省交通廳先後成立了甘肅省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甘肅長達路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公司以及甘肅遠大路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組織實施全省高速公路的建設管理。當時,人們形象地稱其為甘肅交通系統的「四駕馬車」。在行業內部,把這種建設模式稱為「業主代建制」。
在這種建設模式下,公路建設單位充分發揮能動性,不到10年時間,探索實行了公路建設招投標制、外聘監理制,引進了菲迪克條款等全新的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在公路大建設過程中,培養和聚集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骨幹,吸引了全國眾多施工隊伍在甘肅參與公路建設,為全省交通又好又快發展儲備了人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四駕馬車」有力地拉動了全省公路交通發展。2002年,柳忠、白蘭等6條高速公路同時建成通車。200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經達到1316公里,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402公里。到2008年底,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連續5年突破100億元。
運輸機構:政企分開添活力
上世紀70年代末,全省公路運輸任務主要由當時的省汽車運輸總公司承擔,那時的運輸管理體制「政企不分、職責不清」,交通部門直接管理運輸企業,企業經營自主權不高,生產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調動,全省營運性車輛還不到3萬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只有4萬餘人,全省沒有幾個像樣的車站。
1984年,省交通廳將所屬的汽車運輸公司、汽車修理廠、小汽車修配廠、築路機械修造廠及水泥廠全部移交給企業所在的地、州、市管轄,撤銷了省汽車運輸總公司和省公路運輸管理處,成立了省交通廳運輸管理局,邁出了道路運輸「政企分開」的第一步。經過實施「政企分開」,國有運輸企業原來擔負的社會職能被剝離出去,卸掉了沉重的歷史包袱,盤活了資產,使企業得以輕裝上陣,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客貨運輸、維修配送、站務運營等主導業務上,發展後勁更加充足。企業職工從「國家人」轉換為「企業人」,企業與職工之間形成了新的勞動用工關系,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運輸主管部門不再直接經營企業,而是依據法律法規對運輸企業進行科學、公開、公正、公平的監管。
目前,全省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省、市(州)、縣(市、區)、鄉(鎮)四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體系,全省道路運輸實行條塊結合、屬地管理。2007年底,全省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達到29。93萬人,營運性客貨運輸車輛由1976年的2。93萬輛增加到13。54萬輛。全省等級汽車客運站達到1033個,行政村汽車停靠站和招呼站達到3048個,等級汽車貨運站達到44個。運輸企業逐步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體制、機制,經營理念新、管理水平較高的運輸企業開始涌現,集約化、規模化、網路化經營逐漸成為發展主流,市場主體多、小、散、弱的狀況得到改善,運輸裝備得到優化,市場集中度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個體戶、聯營戶紛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長期困擾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資金匱乏等問題得以解決,運力結構不斷優化,客車舒適性、安全性日益提高,中高檔客車比例不斷上升,貨車重型化、廂式化、專業化日趨明顯。
公路養護:屬地劃片求質量
公路建成後,要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養護是必不可少、需長期堅持的一道程序。
2006年以前,全省高速公路由建設單位對各自建設的路段進行養護。這種養護方式是分散的「游擊戰」,存在著公路養護多頭管理及職責不清、效率低下等問題。去年,省交通廳按照「統一領導、行業監管、競爭養護」的原則,從高速公路養護工作實際出發,經過充分調研、協調各方面關系、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後,實施了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實行屬地化、劃片養護模式。省公路局負責全省高速公路養護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各公路總段(分局)具體承擔相應區域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作。養護計劃實行自下而上逐級編報、自上而下分解下達的方式。
這種養護模式便於公路養護管理部門統一規劃養護路段,平衡公路養護資金,強化預算管理,便於利用省公路局和各公路總段(分局)的管理、設備、技術優勢,推動高速公路養護向專業化、機械化和規范化邁進。我省公路養護組織形式便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特別是在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能夠迅速調集全省養護力量處治受災路段。在今年年初冰雪災害期間,全省公路養護部門迅速集結,出現了萬名公路職工上路打冰除雪的感人場面。汶川地震發生後,省公路局迅速調集隴南、臨夏、甘南公路養護部門人員,在幾個小時內組建了公路搶修突擊隊,圓滿完成了四川茂縣、甘肅隴南災區的公路搶修任務。
長期以來,農村公路有建失養問題突出,農村公路養護主體不明確,地方政府與交通部門職責劃分不清晰,導致某些農村路段多年失修,無人養護,給老百姓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狀,2007年,省交通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了《甘肅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並報經省政府批准後在全省范圍內實施。《意見》明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原則上由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省交通廳負責指導、監督全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意見》還明確了市(州)及縣(區)政府農村公路養護責任。目前,全省大部分市、縣級政府已經落實了農村公路養護主體責任,對農村公路養護給予了政策和資金支持。比如,民勤縣財政按縣道每年每公里25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1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標准對農村公路養護進行了補助。慶城縣從2008年起,按每年不低於財政收入3%的比例列支公路養護資金,今年的483萬元養護資金已全部落實。
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明確了養護任務和責任主體,促進了公路路況的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路網整體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干線公路平均好路率達到80。4%,農村公路平均好路率達到59。6%。
交通企業:面向市場謀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全省交通系統的企業主要是道路運輸經營企業。全省道路運輸企業大致經歷了三輪改革。
1982年,國家出台了「國營、集體、個人一起上,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一起辦」,「有路大家行車」的道路運輸市場開放政策。1985年,全省27戶國有客貨道路運輸企業下放地方管理,全省道路運輸業形成了「一家管,多家辦」、「國營、集體、個體運輸業戶一齊干,各種運輸工具一起上」的新局面,營運性汽車顯著增加,運輸難的問題徹底改觀,道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的制約作用明顯緩解。道路運輸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道路運輸市場逐漸形成。
2000年以來,大量私營、個體經營業戶進入市場,全省道路運輸企業在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企業「多、小、散、弱」、經營行為不規范、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全省道路運輸行業實行了以經營資質管理、培育統一開放的運輸市場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輪改革。到2002年底,全省86戶國有客貨運輸企業中一級資質達到3戶、二級資質9戶、三級資質29戶、四級資質45戶,其中67戶完成了民營化改制。
經過前兩輪的改革,全省道路運輸企業運能不足和「多、小、散、弱」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但道路運輸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缺乏競爭力,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等問題逐步顯現。2002年以來,全省道路運輸企業全力實施了以產權結構調整、身份置換為突破口的「國退民進」改革,國有運輸企業實行了投資多元化、產權民營化、經營集約化改革,對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業戶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到2006年底,全省86戶國有道路客貨運輸企業已經全部改制為民營運輸企業或多種經濟成分的混合體。
通過三輪改革,道路運輸企業經營機制煥然一新,經營結構更趨合理,企業發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2007年底,全省擁有100輛以上營運車輛的運輸企業達到264家,維修企業6288戶,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166所(年培訓達到6。43萬人),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21個,覆蓋全省的運輸企業網路基本形成。據國家統計局甘肅省調查總隊統計,2007年,全省道路運輸業增加值已經佔全省GDP的5。3%,是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3。4%,對全省GDP的貢獻率達到了3。83%。
近幾年,在交通企業改革方面,除了運輸企業外,科研、設計單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實行了由事業化運作向企業化運行的改革。2004年,被譽為「開路先鋒」的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在經歷了26年的事業化運作後,正式改制為企業化運行。2006年,甘肅省交通科研所有限公司完成企業化改制,甘肅路橋建設集團、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等企業也逐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交通企業經過「放手搞活」,逐步形成了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提高。
30年來,甘肅交通運輸從以前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變成了如今拉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30年的成就令人矚目,30年改革的經驗無比珍貴。如果說甘肅交通事業是一艘劈波斬浪的船,那麼推動這只船破浪前行的東風就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