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是怎樣的
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
Ⅱ 歷史是如何發展的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
Ⅲ 中國歷史發展是怎麼進行的
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在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游牧民族的互動過程中進行的,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共同危險,即來自北方(西北、北方、東北)游牧民族的持久威脅,也就是傳統所謂的「邊患」,「防虜」成為歷代邊疆經營的中心任務。
勒尼·格魯塞在其名著《草原帝國》中曾指出,在歐洲、小亞細亞、伊朗、印度及中國都早巳達到同一物質文明階段後,「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地帶曾經擺脫了這種運動。這就是那伸展於歐亞大陸中部和北部的一條長方形的領土,草原地帶。它從滿洲邊界直至布達佩斯和西伯利亞森林,是在它的北方邊緣延伸著。在那裡,除了一些孤立的小方塊土地以外,地理條件不允許農業生活的發展,把居民們限制於永遠過著畜牧的生活、游牧生活;在幾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末期時的生活還存在於其餘的人類中間。更有甚者,這些部落中的一部分,即森林地帶的部落,還停留於馬德林式獵人的文化階段。因此,草原和森林地帶遂成為野蠻人生活的保留地」。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研究了公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史的進程後也指出,自從人類進入第一個文明時代——古代文明(前3500年~前1000年)開始,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的各文明中心,就已面臨游牧民族入侵的持久威脅。原因是:「在地處大草原西部的印歐各族和地處大草原東部的蒙古一突厥人之間,有一條最早的分界線,這就是阿爾泰山脈和天山山脈。這條分界線以東的大草原,地勢較高、乾燥,氣候通常也更惡劣……這一地理上的不平等造成相應的歷史上的不平等。即出現一個持久的、影響深遠的、由東向西的民族大遷徙……只要有機會,它們就不時地侵入中國。」所以,他認為,1500年以前人類歷史幾乎是游牧民族在「自然法則」支配下南下,對南方諸文明帝國壓迫以至於征服的歷史。
中國境內北方的高原和草原,恰恰是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生存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匈奴、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幾個在世界古代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民族,都在這一地區生活過,使這里成為少數民族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中國歷史上的緊張狀態正與這一大背景息息相關。從公元前4世紀末開始,草原部落中就不時會出現一些強大的集團,「胡騎南下」,挺進和占據這一地區,並大規模地撲向中原,給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壓力。比如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有秦、漢與匈奴的對抗。魏晉時是所謂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輪番進入中原。到了南北朝和隋唐,則有突厥、回紇、吐蕃相繼登上歷史舞台,成為隋唐二代邊疆經營中的首要問題。此後,則有契丹、女真、蒙古、滿族從其在北方和東北的原居住地崛起。可以說,游牧民族此起彼伏,由秦漢時的「寇邊」到後來據有半壁江山,甚至入主中原,一直是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威脅。所以,歷代中原王朝無不苦於北部邊疆問題。正如漢代的揚雄所說:「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即使邊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實現了大一統,但因為亞洲內陸游牧民族的遷移不定,新人居其發祥地的游牧民族,會重新構成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中原王朝仍面臨著所謂的「防虜」問題。對此,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指出:「在歷史上,最威脅中國的是北族。他們和中國人的接觸,始於公元前4世紀秦、趙、燕諸國與北方的騎寇相遇,至6世紀之末五胡全被中國同化而告終結,歷時約1000年。其第二批和中國的交涉,起於4世紀後半鐵勒侵入漠南北,至10世紀前半沙陀失卻在中國的政權為止,歷時約600年。從此以後,塞外開發的氣運,暫向東北,遼、金、元、清相繼而興……這三大批北族,其逐漸移人中國,而為中國人所同化,前後相同。惟第一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人的,至第三期,則系以征服的形式侵人。」
因此,建立穩定的邊疆秩序,有效對付游牧文明的流動性格以及大草原興衰無常、充滿變數的政治形勢,是中國傳統邊疆經營艱巨而經常性的任務。因為,盡管中原王朝與境內周邊游牧民族的關系是一國之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權之間的關系,但強大的邊疆民族政權的存在,對中原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安定,對大一統局面都是最嚴峻的挑戰。中央政府如不能有效抵禦或反擊來自這些游牧民族的威脅,保護邊疆,則中央的威信勢必難以維持,大一統的政治秩序就面臨動搖和被打破的危險。所以,防禦游牧民族的襲擾,解除其對邊疆的安全威脅,將其納入大一統政治秩序的支配,成為歷代大一統帝國邊疆經營的主要任務。
對於這種游牧民族周期性南下的現象,從歷史上以來就有不同的解釋,這些意見歸納起來不外有以下幾條:一是認為游牧民族「虜性狼狠」。如唐朝史官在《晉書·劉曜傳》中有一段「史臣曰」就非常典型:「彼戎狄者,人面獸心,見利則棄君親,臨財則忘仁義者也。投之遐遠,猶懼外侵,而處之於封畿,窺我中釁」;二是歸之於氣候變化或地理環境因素;三是認為草原地帶人口的過度膨脹威脅到游牧民族的生存,使其不得不向外擴張;四是認為緣於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貿易受阻,如林恩顯先生就認為「北亞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民族的一切行動動機,多數出於經濟上的需求;而農業朝廷對北亞游牧政權的要求,則多屬於政治性」;五是認為掠奪對游牧民族有利;六是認為游牧貴族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而發動戰爭;七是認為源於雙方的文化隔閡和沖突。這些觀點有的從人性論出發,有的歸之於地理環境或文化,有的歸之於經濟貿易,但基本上只是道出了現象而未觸及本質。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自然條件通過對生產方式的制約進而影響到經濟結構和社會行為。「中國政治生活一直受『夷狄』影響主要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草原與農耕地區緊緊地連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存在與地理上的不同相適應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亞洲腹地草原於燥,沒有河流流入大海,不可能從事大面積農耕。西藏高原和蒙古草原缺乏充足的水資源,因而人口稀少。這些『夷狄』所居住的地區大約是中國面積的兩倍,但人口不可能超過中國人口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游牧經濟與定居農業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的極大反差,生產力技術構成的低下以及社會經濟結構單一,內部轉化產品途徑的過於狹窄,使得他們的周期南下成為草原社會發展的自然過程。於是,「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創造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也就是說,游牧經濟對農業經濟的依賴性刺激游牧民族向農業區掠奪,而經濟上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又增加了其劫掠的慾望,「於是這種人文地理上的問題變成了社會問題……。在這樣的條件下,游牧人民定期性向農業區域侵犯便成了一種自然法則」。
歷史上某些時期,中原王朝固然可以憑軍事實力或行之有效的戰略,扼制邊疆地區游牧民族的襲擾,或與之達成和解,解決「邊患」,但這仍然只是暫時的,因為,「人文地理上的嚴酷法則在繼續起著它的作用。假使漢化了或波斯化了的汗王們沒有被當地居民的反擊,逐漸地或突然地淘汰了的話,卻有新的部落出現於他們的邊境;那些出現於草原深處而還在忍受著飢餓的部落把他們的堂兄弟只看作是一個暴發的塔吉克人或一個拓跋人,一個波斯人或一個漢人,他們重新開始不利於他的同樣的冒險行動。這種冒險行動幾乎常常是成功的,同樣一個調子在一千三百年間,因為從匈奴人據洛陽到滿族進入北京恰為一千三百年,重彈了幾次」。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游牧民族相對於農業民族的軍事優勢。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行軍作戰固然騎馬,平時也「逐水草而遷徙」,如此,日常生活也就如同行軍打仗。嚴酷的自然環境又磨練了其人「耐飢凍,習勞苦」的性格。因為,「游牧生活要求游牧人較之定居的綠居民,要具有更強健的體魄,同時它也要求游牧人比定居居民具備更加獨立的意識。因為這可使游牧者在危急關頭敏捷地做出判斷,採取主動。這對於被束縛在無休止的農業勞動中的定居者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在爭奪牧場、部落內訌以及血親復仇的戰爭中,游牧者自然地形成了侵略的本性,這種侵略本性,再加上他們對定居社會產品的需求,使游牧者經常對自己的鄰人進行掠奪。這些掠奪的習性以及他們所帶來的毀滅,使游牧者得到了天生蠻夷的稱號」。馬背上民族的這種空前的靈活機動性和善戰在向中原進犯中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因為獰獵和牧馬職業,是以箭術和騎術的技藝為先決條件的,而對於為了短期戰役招募來的沒有受過長期訓練的農民或綠洲居民戰士來說,要具備這些技藝則是不可能的」。因而,習慣於游牧生活的民族,在軍事戰術上超過農業民族的步兵,能夠很容易地征服人口更多且文明水準遠遠高於自己的民族。
此外,原始的部落組織更增強了其軍事力量。游牧帝國不像中原農業帝國行政與軍事分離,其軍事組織與行政組織(氏族部落體制)是合一的,成年男子無疑都是部落的戰士,所謂全民皆兵。部落首領平時組織部民游牧狩獵,戰時即為軍事長官,便於動員,能夠做到「指麾而令從」。投降匈奴的漢人中行說與漢朝使者辯論時就說,匈奴軍政合一的優點在於「約束徑,易行;君臣簡,可久。一國之政猶一體也」。可見其部落組織也就是軍事組織,基本不存在向戰時體制轉變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全力以赴地投入戰爭。以農業立國的中原王朝雖然社會經濟發達,但同時社會結構復雜,國家力量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所分散,軍事動員復雜而困難。同時,定居的農業經濟難以承受戰爭的巨大負擔,曠日持久的戰爭對社會造成的是破壞性的影響,比如,沒完沒了的兵役使農民難以忍受,並影響到農業生產,軍隊數量的無限制擴大又會增迦納稅者的負擔,使農業經濟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歷史上,因頻繁發動邊疆戰爭而導致亡國的王莽、隋煬帝等,給後代統治者留下的是不盡的教訓,所以,游牧民族在同中原王朝的戰爭中往往居於主動,而中原王朝的邊疆經營卻有著先天的困難。
Ⅳ 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
封建社會——西周、春秋
游士社會——戰國
郎吏社會——西漢至東漢中葉
門第社會——東漢中晚期至隋
科舉社會——隋至清末
現代社會——辛亥革命至今
Ⅳ 歷史發展
前蘇聯曾經針對厚大堅硬礦體的露天與井工聯合採礦技術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開采厚大礦體聯合採礦基本方案,並在普里奧斯克利礦、南列金礦和安諾夫礦的開采設計中採用。[13]該采礦工藝為露天坑底下部礦段的開采提供了一種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采礦方法,是一種有發展前景的采礦新工藝。隨著露天與井工聯合開采工藝技術的發展,應用該種工藝採煤是可行的。
目前,露天井工聯合開采模式已在我國一些非煤礦山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如張世雄教授課題組在武鋼大冶鐵礦完成的「大冶鐵礦高陡邊坡深凹露天礦轉地下開采技術研究」項目,發現露天坑的回填廢石有利於邊坡與地下巷道保持穩定,回填廢石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下采礦生產爆破地震波對露天邊坡岩體穩定性的影響;[14]銅錄山銅礦和會東鉛鋅礦因露天礦逐步轉入井工開采,通過露天與井工聯合開采以形成相對穩定的產量規模。越來越多的金屬礦山進行露天與井工聯合開采。
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撫順礦區就開始採用露天井工聯合開采模式。該礦區為傾斜煤層,在這種埋深淺、頂板硬、煤層硬的條件下採用露天井工聯合開采模式較為少見。因此,開展露天井工聯合開采作用下的邊坡損害機理及其控制技術研究,可進一步豐富固體礦物資源開采理論,為礦產資源由粗放式開采走向精細化開采提供依據。
進入21世紀以來,煤炭露天井工聯合開采研究取得了一批創新性成果,由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平朔煤炭工業公司、煤炭工業西安設計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所事業部、中國煤礦工程機械裝備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完成的「中煤集團平朔礦區露天井工聯采項目」獲煤炭工業科技一等獎,該項目解決了平朔礦區露天與井工礦聯合開采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發揮了露天井工聯合開採的整體優勢,實現了煤炭資源優化配置開采,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資源采出率和煤炭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是煤炭工業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的典型。
Ⅵ 在歷史發展中,個人際遇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嚴復(1854——1921)一生的經歷和思想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1)鴉片戰爭後,民族危機嚴重;西學東漸,有識之士開始向西方學習;洋務運動前內興起,創建海軍,容興辦新式教育。 (2)洋務派主要強調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嚴復認為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只是治標,提高國民素質才是治本;與洋務派相比,嚴復的進步之處在於主張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強侵略,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薄弱;保守勢力強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Ⅶ 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首先,歷史敏感地依賴於出使條件。這包括作為歷史主體的民族的宗教文化,風俗習慣,社內會結構,人與人之間的關容系,生產條件以及自然地理條件等等。
其次,歷史再起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分叉點,在那裡,歷史由多種可能的選擇,而微小的條件變化,個別的人物和事件會極大地影響和決定歷史的走向。在不同的時期和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
其三,在多數條件下,個人和人群對歷史的影響是極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一些企圖操縱歷史的個人或群體,會有一種無力的感覺。
其四,歷史的運動服從一些客觀規律,但在整體上,服從自組織和混沌規律。
歷史的發展是多因素的,復雜的。有著各種的交叉影響。自然地理以及地緣環境,貿易,移民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歷史的進程,有時還會左右歷史的方向。
在西方資本主義崛起後,世界歷史逐漸形成了統一的趨勢。
Ⅷ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
歷史發展的主線是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當生產關系適應內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容時候,往往是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多民族統一國家不斷發展進步的時候;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甚至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時候,往往是社會大變革的動盪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改革變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國歷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封建社會特別長,所以在研究縱觀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狀況,結合我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這個課題上來說,對封建社會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狀況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國封建社會上,三對主要矛盾: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的矛盾,封建生產關系與土地兼並不可避免的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我們都能很明顯的發現,是這三對主要矛盾激化摩擦發展到不可調和階段造成了封建王朝不斷興衰更迭!
Ⅸ 中國的歷史發展順序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共計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9)在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歷史朝代名歷史朝代名(6張)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Ⅹ 任何個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