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來自河南省項城,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來自河南省項城,這句話有道理嗎
最後一個皇帝?不是溥儀嗎?活到最後的。
還有,秦始皇應該是秦地的吧?今天回是陝西那答邊?
歷史說不清,歷史上的名人往往有好多故鄉。因為好多人都想認名人當祖宗。現在代如果哪是歷史名人的故鄉,就算是民國的名人,都能發展下旅遊業。何樂而不為?所以現在人把聯想發揮到極致,對歷史捕風捉影,拼了命的去認祖宗。可悲啊,古人要是泉下有知,估計這會都蹦出來好多了。
❷ 項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項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於1952年初。
❸ 項城市的歷史
項城在周初年為項子國。是西周時封疆劃界分封的子爵,是封國而治的地方行政單位或行政區劃之一,隸屬於周王(或周天子)。到東周春秋時,仍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
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
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
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
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
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縣縣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1949年至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至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隸屬於周口市。1993年12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項城市。
❹ 項城的歷史沿革
項城在周朝初年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
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
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
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
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水寨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為了航運方便,水寨鎮從淮陽劃給項城,項城縣城由秣陵鎮遷至水寨至今。
1988年,南頓、賈嶺、丁集、新橋撤鄉設鎮。1995年,河南省民政廳以豫民行批字[1995]2號文批准項城市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設立辦事處的行政區劃調整意見(實際沒有實施)。1996年,李寨撤鄉設鎮。1997年,付集撤鄉設鎮。全市面積1108平方千米,人口103.7萬,轄9鎮9鄉,市政府駐水寨鎮。1998年,官會撤鄉設鎮。
1949年至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至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11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
1993年12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項城市。
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被周口市代管。
2001年,鄭郭、高寺、王明口撤鄉設鎮。
2005年,項城市成為河南五個重點擴權縣市之一,財政交通教育等各方面由河南省直屬。
❺ 南頓故城的歷史發展
夏商時期,人類在這里聚集居住,公元前1005年周成王東征,為震懾這里的商民舊族,封其姬姓子孫在此建頓子國。公元前496年楚亡頓,頓民淪為楚奴,頓都遺於後世。秦並天下置南頓郡,西漢高祖始置南頓縣延至東漢末年,此400餘年舊城復築,所以南頓故城文化蘊藏豐富。東漢光武劉秀,其父劉欽任南頓縣令,劉秀少年隨父於南頓,「復光漢室」後於建武十九年移駕南頓,南頓民眾築台舉城歡慶。劉秀念父老舊情,免南頓二年田租,頓民世代感恩,光武台上建廟祭之,兩千餘年毀而復修,香火不衰。南頓自封都建國至漢末延續千餘年,遺留墓群出土大量文物。南頓故城跨越一千餘年作為國都、郡守、縣城,所形成的大型文物群,具有典型性和文物性。
南頓故城遺址時代跨度大,從夏商時代延續至東漢末年,至今相承二千多年,遺址分布比較集中,夏商遺址居於故城遺址下1.5米,東西兩公里,南北兩公里。南頓故城牆大部被農民削高平凹用掉,現存北城牆一部分,長216米,寬30米,高5米。光武台遺址位於南頓故城北城牆外,東西長270米,南北寬245米,現存光武廟大殿和人祖殿。「南海大寺」、「天爺閣」、「光武台」、「欽馬池」、「搬倒井」、「古銀杏」尚有遺址可現。
公元前1005年,周建王建頓子國;公元前637年,五霸爭雄,頓子國將國都南徙,遷至潁水南岸(今南頓),故史稱南頓。南頓故城,俗稱「鬼修城」,相傳王莽趕劉秀時,劉秀令小鬼一夜所築,於是,流傳諸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與劉秀有關的「飲馬池」、「扳倒井」、「白禾樹」、「跑馬嶺」、「閱兵台」等人文景點,至今還留有遺跡可尋。因光武帝劉秀青年時代在南頓生活過(父劉欽做南頓縣令時),稱帝後,下旨免南頓縣二年田租。南頓人民感恩百代,以廟祭之。自東漢至民國近兩千年,光武帝廟歷遭兵火,毀而復之,香火不衰,形成了集古國、「鬼城」、光武帝廟及歷史典故於一體的豫東名跡勝地,聞名遐邇。
雖經2600多年人世滄桑,風雨剝蝕,自然風化,仍然雄風猶存,牆體上層為秦代文化,中層為東西周文化,下層為商代文化,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由南頓鎮人民政府投資400萬元,做旅遊開發。現每月2月、10月兩個月廟會,輻射周邊鄰縣200公里,會期人山人海,已被市政府納入三點一線旅遊線作為項城市發展文物旅遊的重點項目工程,2004年項城市博物館將其作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材料上報國家文物局。
❻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來自河南省項城,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來自河南省項城,這句話有道理嗎
項羽受封於項城,以封地為姓。但他沒當皇帝。
劉秀生長於項城,但他是東漢開國皇帝。
袁世凱是最後一個皇帝,項城人,算個偽皇帝吧。
❼ 河南省的發展歷史
中原四戰之地,它的歷史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的明白的,問題太過籠統
❽ 現在的項城市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項城在周初年為項子國。到東周春秋時,仍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
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
晉代行郡國制。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
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
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水寨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沈項臨縣和沈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為了航運方便,水寨鎮從淮陽劃給項城,項城縣城由秣陵鎮遷至水寨至今。
❾ 項城是哪一位歷史人物的故鄉
袁世凱(1859.9.16—1916.6.6),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號容庵。出生於河南項城縣張營一個官宦大家族。
❿ 項城歷史上出過多少舉人
不清楚。
項城,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下轄縣級市,居黃河沖積平原南回部,淮河主要支答流沙潁河中游。位於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大廣高速、寧洛高速在市區交匯,106國道和5條省道穿越全境,漯阜鐵路連接京廣、京九,沙潁河航運直通長江,是豫東南較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