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不足之處和展望未來
中國服務業存在不足之處 (一)生產性服務業欠缺縱觀發達國家服務行業的發展過程,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業與工業的關系變得日趨緊密,即對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多地來自工業生產,而不是來自居民的生活消費。處於後工業化時代的發達國家,它們服務業變革的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為生產過程提供的各種服務不斷從企業內部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新的行業——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直接或間接為生產過程提供中間服務的服務性產業,它涉及信息收集、處理、交換的相互傳遞和管理等活動,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商務組織和管理機構,其范圍主要包括倉儲、物流、中介、廣告和市場研究、信息咨詢、法律、會展、稅務、審計、房地產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勞動力培訓、工程和產品維修及售後服務等。生產性服務不直接參與生產或者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在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顯著。 一直以來,中國的服務業與工業各行其道,各類大小型企業除了生產部門外,都或多或少擁有自己的服務體系,如會計、市場調研、物流、宣傳廣告等。在發達國家,這些都是該由外在化、專業化的特別服務部門解決的任務。我國服務業自身由於受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更多地停留在滿足消費者生活需求如餐飲等低水平上,難以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生產性服務。不過近年來,服務外包不斷興起,提供專業化生產性服務的企業不斷出現,生產性服務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我國的生產性服務業還處於起步階段,相對滯後。我國服務業過度的進入居民生活消費領域,低技術含量的消費性服務業充當了服務業發展的主力軍,而現代工業發展所需要生產性服務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這會制約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步伐,嚴重削弱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主要就是體現在專業化強、服務技術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上。可見,加大服務業由消費性服務向生產性服務轉化的力度,以及使生產性服務不斷地從企業內部分離出來,應成為我國未來服務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二)服務行業低水平就業相對膨脹及與其他相關產業相互脫節服務貿易的發展將會給中國帶來很多的就業機會。目前,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緩慢,而服務業就業人數卻增長快速,出現了服務行業低水平就業相對膨脹這一缺陷。這與中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有著緊密聯系。發展經濟學的觀點是:服務業的發展是與城市化密切相連的,主要趨勢是先有服務業的發展和就業的增加,再由農村人口的轉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而我國現實的國情是,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盲目地涌人城市,只能進入低水:平的傳統服務行業尋求就業崗位。從行業分布上;看,農村流人城市的非正式遷移人口在建築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和倉儲業的就業比重明顯高於城市總就業構成。與此同時,從業人員技能素養的普遍偏低,成為傳統服務行業完成服務技術和管理方式現代化改進的主要制約因素,使得傳統服務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日趨惡化。 中國服務業這種不合理的就業結構,主要是長期粗放型經濟增長形成的現實國情所決定的。服務業的收入增長習慣於簡單地依賴增加人力投入來獲得,對於人力資本的提升則不予重視。人力資本長期在低水平浮動,必然會使我國的服務業呈現出邊際效益遞減的發展趨勢。隨著金融業等資本、技術含量高的服務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對人力資本的要求會提高。提高服務行業人員的素質和知識教育,是改善這種低水平就業相對膨脹狀況的關鍵。 由於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服務貿易如果要發展,就必須與其它產業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但是目前中國製造業、服務業及其內部各個行業之間相互脫節,連鎖效應弱,增值率不高。譬如,我國貨物貿易迅速發展,但是與海運服務、造船業之間卻沒有形成相互推動的良性循環,運輸服務收支逆差卻在年年上升。 展望未來 中國服務貿易的世界排名逐年提高,但是總體數額和比重仍然偏低;相比較發達國家,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TC指數和RCA指數都較低,國際競爭力很弱;同時,服務部門內發展不平衡,國際競爭力各不相同,多數部門的競爭力都很弱;我國服務業偏向於由消費性需求指導,而非生產性需求,以致生產性服務業欠發展,低水平就業相對膨脹。 為了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水平和改善我國服務業的結構缺陷,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加快服務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務貿易法律體系服務貿易的發展與市場都要求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而中國目前在服務貿易的立法方面相對落後。為了使我國的服務貿易盡快融人世界這個大環境,我們應該按照WTO有關服務貿易的條款原則,盡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目標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法律體系,以增強服務業發展的法律支撐和規范力度,增加我國服務貿易的透明度,使服務貿易真正實現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擺正工業化與發展服務業的關系,促進服務貿易與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在重視工業化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因為工業化越發展,對服務業的依賴性也越強。因此要積極培育生產性服務市場,依靠技術進步促進消費性服務業向生產性服務行業轉化,通過使企業內部現存的大量內在化服務不斷外在化,來增加生產性服務需求,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充分發揮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的拉動作用。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整體較低的另一個原因是相關產業支持不力,產業間合作不緊密、行業內惡性競爭,要促進服務貿易與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三)優化、提升服務行業結構,推進服務業現代化目前,中國服務業的產業內部結構以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為主,這是基於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基礎上的現實選擇。但是,中國要想使服務業有更好的發展,必須優化服務業內部結構,跟上世界服務市場的步伐,在發揮自身原本優勢外,分階段、有重點地發展高層次的技術、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行業,在優化服務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中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 (四)提高服務行業人力資本素質,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由於服務生產與消費同時性這一特徵、以及服務業的「人對人」服務難以完全標准化的困難,對服務行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同時面臨著服務行業高素質人才的供給不足和流失兩大問題,所以除增加服務業人才教育和培訓投資外,重要的是建立尊重人才和科學績效評價機制,培養和留住人才,增強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五)加強行業組織的作用,協調和提升行業整體素質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緩和「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第三方力量」。轉型過程中要發展和健全行業組織,承接和改造政府「退出」後的某些社會管理職能。在服務貿易領域,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推動企業體制與經營組織的改革,特別要加強適合服務業規模化發展的連鎖經營體系的建設;二是建立健全服務業的標准化體系,並上升到國家標准與國際標准接軌,解決好服務水準的規范性與先進性問題;三是建設與政府、科研教育機構的溝通與合作渠道,建立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信息平台,實現行業內部信息交流;四是規范行業內部競爭關系,凝聚行業力量,有效支持優質品牌走向國際市場。 (六)充分發揮政府在服務貿易中的作用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過程中,政府作為生產要素的組織協調者,應對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服務行業予以適當保護,對服務領域的不同行業實行有區別的逐步開放;在投資政策上,要把第三產業和其它產業特別是工業放在同等位置上,並在一定時期內為補足對服務業發展的歷史「欠賬」而相對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克服服務業資金短缺的「瓶頸」制約,加快推動服務業的發展;同時,鑒於服務生產與消費的同期性,服務產品一般不能採取國內生產、海外銷售的模式,因此還應該對服務業進一步「走出去」建立跨國企業給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目前在海外舉辦「孔子學院」,是教育與文化服務貿易的重大項目,雖然不能簡單定義為企業性質,但也是服務業「走出去」的一種重要類型)。此外,服務業的發展與城市化密切相關,城市化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為服務業提供了有力的市場和需求空間;由於政府在推動城市化進程中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政府應該也可以把加快服務業的發展和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
『貳』 有關現代史的歷史問題
洋務運動是封建運動
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運動
辛亥革命是學習美國
半植民地半封建社會是社會性制
大資產階級
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壟斷資
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買辦資產階級。壟
斷資產階級是「自由資產階級」的對稱。19世紀末20世紀
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即發展到
帝國主義階段,從此產生了壟斷資產階級。這個階級掌握
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壟斷資產階級活動的根本目
的和動機,就是佔有生產資料,剝削僱傭勞動,最大限度
地榨取剩餘價值,以保證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壟斷資產
階級通過壟斷組織,如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等,不僅在本國加強剝削和掠奪,而且在世界范圍內爭奪
市場和原料產地,輸出資本,向外擴張,力圖控制、奴役和
掠奪其他國家和地區。壟斷資產階級是寄生的、腐朽的、
垂死的階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買辦資產階級,適應
帝國主義商品傾銷、資本輸出和掠奪資源的需要,成為帝
國主義的代理人。這個階級,直接為帝國主義國家的資本
家服務並為他們所豢養,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這個階
級還和農村中的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舊中
國,買辦資產階級即官僚資產階級,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
脈,控制著國家政權。它對內殘酷地剝削和壓迫人民群
眾,實行獨裁統治,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它和
封建地主階級一樣,代表著最落後、最反動的生產關系,
嚴重地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買辦資產階級是中國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對象之一。消滅買辦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轉型
在研究「十一五」時期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會轉型」的問題。關於 「社會轉型」的含義,在我國社會學學者的論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體制轉型,即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二是指社會結構變動,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社會轉型的主體是社會結構,它是指一種整體的和全面的結構狀態過渡,而不僅僅是某些單項發展指標的實現。社會轉型的具體內容是結構轉換、機制轉軌、利益調整和觀念轉變。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價值體系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三是指社會形態變遷,即「指中國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展」。專家學者關於「社會轉型」含義的論述,對於正確把握社會轉型期的形勢和任務,無疑有著有益的啟示。
轉型期間的中國社會充滿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以政府轉型為重點建設和諧社會
--------------------------------------------------------------------------------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
改革走到今天,全面協調利益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同政府改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鑒於此,我院於 2005年6月25-26日在海口舉辦了「政府轉型與建設和諧社會國際論壇」。中外專家就以人為本與公共政策的轉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中的公平與效率,社會責任、公共利益與公共治理,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我院參照專家的觀點,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國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長和利益關系深刻變化的重要時期,實現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政府轉型對建設和諧社會至關重要
我國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利益主體和社會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並已成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較大,城鄉差距比較嚴重,就業、公共醫療、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務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的國家之一。這一現實,給改革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給政府擴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出嚴峻而迫切的課題。
1、面對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必須擴大和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國際經驗表明,一國的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過渡時期,也是該國公共需求快速擴張的時期。我國正處在從一般溫飽社會向全面小康社會加快發展、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發展與轉型的特定時期,已開始形成全社會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現實基礎。
從我國經濟體制轉軌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看,我們面臨著公共產品供給的雙重壓力:一方面要承擔改革成本,解決歷史欠賬問題;一方面又要著眼於發展,並為中長期發展創造條件。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長與公共產品供給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務的不到位,已是一個相當突出的問題。但是,現實的主要問題是,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相當薄弱,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財力還沒有用到社會事業發展和公共產品供給方面。因此,必須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擴大和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改革攻堅階段,要有效地解決利益博弈與利益分享的矛盾,必須關注多數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經過26年多的市場化改革,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不僅形成,利益博弈也日益明顯化,如何實現利益分享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當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使多數人能夠不斷地分享改革的成果。一是政府本身要以公共服務為主要職能,確保自身行為的公共性,把守護公平和正義作為政府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原則;二是要建立市場經濟調節下的利益均衡機制,通過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體現和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三是以人為本,要為廣大弱勢群體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3、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決定性影響。隨著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社會結構進一步分化,社會矛盾更加復雜,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並將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加大社會風險程度。因此,政府轉型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拉美一些國家的實踐告訴我們,這些矛盾和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激化社會矛盾,並會由此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斷或倒退。因此,適應全社會公共需求的變化,擴大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解決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和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重大舉措。
二、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從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出發,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理念創新
快速增長的公共需求與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的嚴重不足,已對政府轉型提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積極回應人們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實現公共服務理念的創新,加快推進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職能轉變。
4、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本質是公共服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建設的主體是企業、是社會,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督,還是社會管理,其本質都是公共服務。這就要求把政府對經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限定在公共服務的范圍。強化公共服務理念和公共服務職能,是市場化改革新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政府作用的客觀要求。
5、擴大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人們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為他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人們越來越期望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和沒有腐敗的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初步建立的條件下,政府應當把自己的基本職能定位為公共服務,把主要注意力轉移到加快解決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積極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這樣,才能有效地緩解社會矛盾,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的問題。
6、政府要鼓勵和倡導先進文化,使經濟增長伴隨文化繁榮,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歷史經驗表明,財富的增長可以使人民富足和社會安定,也可能使人民不滿,造成社會不穩定。因此不能認為經濟增長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缺乏文化和信仰,就會使功利主義盛行,對財富形成過高的預期,加劇人們心理的不平衡和各種社會資源的緊張程度,降低人們的幸福程度。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在文化不健全的情況下,都不能擺脫物質利益的誘惑,從而形成政府和市場雙失靈的狀況。文化具有超越功利的獨特品質,可以通過個人的自律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彌補政府和市場的缺陷,從而有效地緩解社會沖突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程度。
7、樹立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理念,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諧的環境與條件。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社會發展緩慢,政治發展嚴重滯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有的地方演變為以GDP為中心,並為此付出了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的代價。因此,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重新審視我國的現代化戰略目標和相關的指標體系,並且要為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礎。
8、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實現民主與法治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多元與公正的統一。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並使這種民主能夠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根本實現途徑。民主要與法治相結合,要在立法過程中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進而使社會各種行為主體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使整個社會在法治軌道上正常運轉。其次,和諧社會應是一個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社會,不能把它理解為「一潭靜水」的社會。一是要發展先進生產力,這是社會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二是要推進市場化改革,為社會充滿活力提供製度支撐。要通過政府轉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重建社會秩序,形成社會規范,從而達到「活而有序」。經過26年多的改革,我國社會已經由過去一個結構比較單一的社會轉變為多元並存的社會,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也要看到,多元社會主體之間既有價值一致的一面,也有價值差別甚至是價值沖突的一面。這里的關鍵在於制定、採取以「社會公正」為靈魂的社會政策。為此,政府要擺脫、超越新老既得利益集團的束縛,站在社會公正的立場來處理問題。
三、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政府應當有明確的社會發展目標,確保社會管理的有效性
當前,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在多元利益主體初步形成和分化的前提下,運用現代制度、現代機制和現代文明來解決社會領域的矛盾和問題,建立現代公共治理最基本的框架和基礎,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
9、政府要樹立新的社會管理理念。建設和諧社會,首先需要完善與和諧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這是保證和諧社會的制度和組織基礎。社會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下一步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國際經驗表明,市場經濟本身可以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但是也伴隨著收入差距拉大、失業等嚴峻的社會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並不能隨著GDP的增長而自動得到解決。因此要從戰略上高度重視社會管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與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相比,我們面臨的社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必須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轉變社會管理理念,用全新的觀念來完善社會管理。傳統體制下的社會管理依靠政府的權威實現社會控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擁有較多自由選擇的權利,通過法律、規范、以及文化來形成和諧的秩序。
10、有效地推進傳統的社會管理體制向公共治理轉變,按照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我們提出的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前提是承認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發展范疇,有其各自獨立的內涵、特徵、目標、規律和衡量標准。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樹立了清晰的經濟增長指標,但是對社會指標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在「十一五」期間,要確保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就必須把社會目標逐步清晰起來,納入整個發展規劃當中。不能把社會管理簡單地看成是政府單一的行政控制。事實上,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也不可能再掌握和分配一切社會資源,也不可能插手所有的社會領域。因此,在社會管理中,企業和民間組織都有責任,要在政府、企業、民間組織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中形成有效的公共治理。
11、要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民間組織之間的關系。在公共治理的框架下,政府要積極穩妥地發展社會民間組織,逐步把一些傳統意義的社會管理職能以多種形式下放給一些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承擔。要在政府、企業和非政府公共組織之間建立起一種取長補短的平衡關系,為社會整體的進步提供推動力。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程,社會開始從單一中心向多元中心過渡。在這個時期,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建立一個利益均衡機制,通過利益的表達和博弈來消除社會矛盾。從這個角度看,有組織的理性比非組織的理性更有效。在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因素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積極穩妥地發展各類社會民間組織,形成在黨領導下的協商對話制度,遠比非理性的個體行為要好得多。
四、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快推進政府轉型的實際進程
當前,加快推進政府轉型有兩個大的背景:一是經濟發展中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都同政府職能轉變相聯系;二是社會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潛在的風險,要求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在這種特定的背景下,我們要把政府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政府轉型的實質性突破。
12、把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作為改革攻堅的重點。政府改革滯後,事實上越來越制約著其它領域改革的進程,並由此增加了改革的復雜性和難度。未來幾年,我國的改革有可能發生幾個重要的轉變,例如:第一,由微觀體制改革向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和轉變;第二,由競爭性領域的改革向壟斷性領域改革的推進和轉變;第三,由經濟體制改革向社會體制改革的推進和轉變。這三方面改革的推進和轉變,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轉型。因此,「十一五」時期以政府轉型為重點,各項改革才會有新的進展。
13、以公共服務為主要目標,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從關注公共需求變化和擴大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出發,是新階段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這就要特別強調明確劃分和嚴格規范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責任和權利,在此基礎上深化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當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盡量減少我國政府的行政層級,逐步探索取消地(市)行政層級,撤消市管縣體制,加強縣級財政功能。要盡快試點從鄉財縣管入手,把鄉鎮政府變成縣(市)政府的派出機構。此外,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公共治理結構與公共服務體系,並按照這一目標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14、建設和諧社會,要實現公共政策的轉型和創新。隨著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變化,實現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轉型和創新已經成為黨和政府提高建設和諧社會能力的當務之急。首先,實現公共政策由封閉和半封閉向公開透明的轉變。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面臨新的變化:一是隨著市場化和對外開放的深入,以人為本已經成為國際國內社會的共識;二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和信息的作用超過了以往歷史上所有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公共政策的效果更加取決於社會公眾的認同和參與程度。這就需要政府從分化了的社會利益現狀出發,賦予老百姓更多的知情權、選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的實現機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有效的利益整合機制,以及改革過程中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等。
其次,以人為本,要實現由單一、嚴格的行政控制向人性化的公共治理轉變。公共政策的執行是政府直接面對廣大老百姓,其手段的選取決定著政府的形象,關繫到政府同老百姓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註重公共政策執行手段的轉型,要使公共政策的執行以尊重公民的基本權利為前提。
15、建設責任政府,對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決策失誤和不作為的政府官員追究責任。公共服務體系涉及大量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必須加強監管、審計和問責。要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實現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分工,適當引入競爭,提高公平與效率,同時也便於問責。
16、推進政府轉型,需要建立改革統籌協調機制。隨著改革的深化,某些政府部門本身成了改革的對象。從去年的宏觀調控看,政府部門的某些行為,不僅具有部門局限性,還具有較強的自身利益的特點。這樣,就有可能產生各種形式的假改革、不改革,使改革在實踐中大打折扣,並容易使人們對改革產生某些誤解。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高層次的改革協調機構,以統籌協調繼續推進改革中各部門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系,並由此進一步形成對改革的共識和改革的合力,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製度保障。
『叄』 永州人文歷史發展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急用
永州市經濟調查報告
2010年是永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年,突出表現為:經濟總量和內涵並駕齊驅,發展速度和效益雙雙走高。當年永州市GDP跨上500億元台階,達到506.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增幅為1992年以來的最高。全市財政總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5.5%、19.3%和15%,增幅同比分別提高9.5個、6個和7.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同比增長49.8%,其中利潤增長60.8%;增幅同比分別提高31.7和31.5個百分點。2010年全市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5.8%,同比提高了0.2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永州與全省及省內先進地區的差距仍然較大,加快發展的任務重、壓力大。
一、永州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的位置
(一)GDP總量居全省第8位,人均GDP居全省第10位。GDP總量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最主要指標。2006年永州GDP總量首次突破300億元,達到307.35億元,排全省9位;2007-2008年,全市GDP總量連上400億和500億元的台階;2010年全市GDP達到506.39億元,排全省第8位,總量超過了邵陽市。經濟學上一般將人均GDP作為比較經濟體發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核心指標。2010年,永州人均GDP為9887元,排全省第10位,與上年持平;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8.6%,低了4530元。與此同時,2010年全市GDP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個百分點;近5年來永州GDP年均增幅為11.9%,落後全省同期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說明不管是從人均水平還是從發展速度來看,永州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
(二)農業比重居全省第2位,而第二產業比重居全省倒數第2位。三次產業結構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在走完工業化道路後,服務業也得到了充分發展,當前其產業結構普遍呈現「三二一」的結構模式。而我國以及我省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工業為核心的第二產業深入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步入快速發展軌道;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第二產業比重大且發展快,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也日益凸顯,三次產業呈現「二三一」的結構類型;因此保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盡量降低資源過度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永州工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三次產業為「三一二」結構模式,農業比重超過了工業,而第三產業獨大也只是由於工業發展嚴重不足的結果,這種產業結構相對於發達國家以及全國、全省來講,是不利於經濟加快發展的結構模式,因為「發展快的(工業)比重小,而發展相對慢的(農業)比重大」。2010年,永州第一產業(農業)的比重高大2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12.1個百分點,而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比重僅為28.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4.5個百分點。
(三)全部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11位,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12位。分析和觀察永州經濟發展的現狀,關鍵是要看工業發展狀況。2010年,永州工業及規模工業增加值絕對數分別佔全省平均水平的3.5%和3.1%,比永州GDP佔全省5.5%的比重分別低了2個和2.4個百分點;且增幅分別落後全省平均水平2.5個和1.3個百分點。可見永州工業與全省及省內兄弟市州的差距相當明顯,不僅表現在總量上,還突出表現在發展速度上。這一方面說明永州工業落後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也說明永州工業發展的潛力很大。
(四)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居全省第6位,但500萬元以上城鎮投資總量居全省第10位。2010年,永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佔全省的5.9%,增速達到了41.6%,居全省第3位,是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排位最靠前的。但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完成投資僅佔全部投資的5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30.6個百分點,比重在14個市州中居最後1位。這也說明了永州市投資盡管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但與此相伴的是大項目不多、投資活力不夠、投資後勁不足、投資結構不優等方面的問題。
(五)第三產業增加值居全省第7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省第10位。受交通條件大幅改善和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的帶動,永州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0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增幅達到17.7%,為歷年最高增幅,居全省第3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居全省第5位,較上年同期前移5位;汽車、金銀珠寶、化妝品、電子器材等的熱銷成為推動此輪消費升溫的主導力量。但我們也還看到,永州人均消費水平還較低,農村消費嚴重不足的問題還相當突出;一些新興的消費業態仍處於萌芽階段,消費環境不優、即期消費能力不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
(六)地方財政收入居全省第10位,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居第13位。2010年,永州地方財政收入佔全省的比重僅為4%,人均地方財政收入不到全省的一半。這一方面說明永州市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主要是增加可稅GDP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稅源建設,優化稅源結構;既要「放水養魚」,培植重點稅源;也要加強征管,從宏觀上把握稅收的運行趨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
(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10位,農民人均收入居全省第9位。2010年,永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9元,同比增長19.3%,增幅盡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但絕對額比全省平均低1885元,差距同比擴大了105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397元,同比增長15%,收入絕對額比全省平均低507元,差距同比擴大了71元。永州城鄉人均居民收入由2009年的2.95:1擴大2010年的3.06:1。
(八)實際利用外資居全省第6位,出口創匯居第10位。2010年,永州實際利用外資2.16億美元,同比增長43.3%,增幅居全省第4,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吸引省外內資57.15億元,居全省第8位,增幅同樣居全省第4位。2010年永州外貿出口創匯1.17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倍,增幅居全省第1位,但絕對數居全省第10位,僅佔全省外貿出口總額的1.8%。自2009年起,永州市外貿連續實現盈餘,2010年全年實現外貿凈出口6542萬美元,同比提高了2377萬美元。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優劣勢分析
(一)存在的優勢
1、區位優勢:永州位於湖南的最南端,毗鄰兩廣(廣東、廣西),靠近港澳,是湖南距離廣州和南寧(桂林)最近的地級市。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永州靠近東南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現。二廣高速建成後,永州到廣州只有300多公里、3小時左右的車程,完全可以達至「朝發夕歸」。衡昆高速廣西段也正加緊建設,完全貫通後,永州至桂林只需1.5小時,到南寧也在3小時車程內。
2、資源優勢:(1)土地資源,全市國土面積達2.2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的10.6%,居全省第二位;永州尚屬經濟欠發達地區,開發程度低,環境污染少;境內少高山、多丘陵,且多為低山緩坡地形,只要推高填低,就可形成比較平整的低成本工業發展用地。(2)礦藏資源,永州地處我國著名的「南嶺多金屬成礦帶」,已探明的礦藏有55種,佔全省礦種一半以上;已知礦床點632處,達到工業礦床的有80處,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15處,小型60處。錳、錫、稀土等礦藏儲量大,品位高;其中錳保有儲量約為6800萬噸,佔全省的34.7%,居全省第二位。(3)電力資源,永州水能蘊藏量達218萬千瓦,位居全省前列。
3、成本優勢:永州農村人口達382萬人,城鄉勞動力達320萬人,除去外出務工人員100萬人左右,尚有剩餘勞動力60萬人以上。且勞動力成本較低,人平工資只有廣東的55%、廣西的78%,比湖南省內平均水平低15%左右。用地、用水、用電等價格相對低廉;工業用地平均地價約為16萬元/畝,只相當於「珠三角」同等地價的五分之一。且隨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永州低成本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4、生態優勢:永州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綠色農業和旅遊業很有潛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則具有較強的環境承載能力。
(1)、旅遊業:永州已開發和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地貌復雜多樣,奇峰秀嶺逶迤蜿蜒,河川溪澗縱橫交錯。一是人文景觀豐厚。永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舜德之源、稻作之源、制陶之源和瑤族發祥之源;一批古代名人在永州留下珍貴而鮮活的思想和印跡,人們感懷「永州是一本書」。二是自然景觀獨特。永州山水,融「奇、絕、險、秀」與美麗傳說於一體。永州是湘江源頭,瀟水、湘江貫穿全境,九嶷山、陽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場4大國家森林公園分布境內,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5%,遊人感嘆「永州是一幅畫」。三是民俗風情古樸。永州是瑤族居住區之一,瑤族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永州綠色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開發利用潛力巨大,與珠三角都市旅遊以及桂林山水旅遊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永州完全有能力與珠三角及桂林地區聯手打造旅遊精品線路,共創「三贏」局面。
(2)、生態農業:永州是農業大市,按常住人口計算,2010年全市人均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產量分別達614公斤、771公斤、168公斤、134公斤,分別是廣東人均水平(136公斤、281公斤、101公斤、45公斤)的4.5倍、2.7倍、1.7倍和3倍;上述主要農產品的人均產量也遠超桂林地區。全市盛產優質稻穀、蔬菜、烤煙、香柚、臍橙、蜜桔、油茶、木材、葯材、瘦肉型牲豬、淡水魚等農副產品,永州完全可能成為「珠三角」和「北部灣」地區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與供應基地。
(二)主要劣勢
1、產業結構層次低。當前,永州是全省僅有的2個農業比重超過工業的地區。從產業演進規律來看,2010年永州市「三一二」的結構模式雖比原始的「一二三」結構模式遞進一步,但相對於全國、全省「二三一」模式低了兩個階段,相對於發達國家和地區「三二一」的模式差距更大。永州當前的三次產業結構模式既不利於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因為農業比重大、速度較低且受外界條件限制多;還對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構成較大挑戰。因為二產業比重小,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亟需大力扶植和發展,全國性的政策瓶頸制約和周邊先進地區的產業擠壓越來越大,對資源的需求和環境的考驗也相對較大。工業化與城市化是相輔相成的,永州當前的工業化水平決定了城市化水平的低下,而城市化水平落後又會制約服務業的發展。
2、工業發展水平低。長期以來,全市對工業投入偏少,工業基礎薄弱。雖然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發展經濟的主導戰略,近5年來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2%,工業「短腿」逐步拉長,但仍是經濟發展中的一根軟肋。2010年,工業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僅為22.7%,遠遠低於世界35%和我國43.5%的平均水平,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1個百分點,在全省14個市州中排名居倒數第2位,工業化才剛剛起步。可以說,永州發展差距主要在工業。一是工業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型的大型骨幹企業偏少,工業內部結構不優,大量產品技術檔次、含金量偏低,知名品牌少,市場整體競爭力弱;二是工業園區集聚能力不強,企業分布較為零散,行業間的生產聯系和協作配套差,生產成本高,產品鏈和市場鏈薄弱;三是工業發展起點低、基礎差,人才缺乏,企業物流成本偏高,產業整體規劃、工業園區建設和企業融資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工業粗放式增長較為普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偏低,高能耗企業比重偏大,單位生產能耗偏高。
3、縣域經濟實力弱。2010年,永州縣域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81%,行政區劃面積占總面積的86%;但GDP僅佔全市的71%,規模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53%,財政收入佔全市的50%;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佔全市的71%和62%。2010年永州縣域GDP同比增長13.5%,比全市GDP增幅低了0.5個百分點。目前,永州還沒有一個縣域單位跨進全省十強縣行列。全省88個縣域單位,2006年祁陽縣以佔全省縣域1.8%的人口創造了1.6%的GDP,GDP總量排全省縣域單位的第19位;人均GDP排第46位;地方財政收入佔1.1%,排第32位;農民人均純收入排第35位。2010年永州市縣域在全省排位靠後的縣區分別是:雙牌縣GDP總量居第80位,寧遠縣人均GDP居第77位,江永縣地方財政收入居第85位,新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居第82位。
4、科技隊伍力量弱。全市至今沒有一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2010年永州高新技術增加值僅佔全省的2.1%,利潤佔全省的1.5%。永州市人才隊伍中「孔雀東南飛」的現象至今沒有根本改變。一方面大量的本地人才流向經濟較發達地區,另一方面本地大量急需的人才又難以引進。究其原因,一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各項待遇客觀上明顯落後於沿海及經濟發展先進地區,人往高處走是自然規律;二是我們的人才發展戰略和人才儲備機制也明顯落後於先進地區。人才是發展創新的首要源動力,真正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5、經濟發展環境不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軟硬體環境總體上逐漸趨好;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誠信水平不高、服務質量不優、監督措施不力,少數職能部門和公務人員不講誠信,不作為、亂作為現象時有發生。上述問題對永州發展的負面影響很大,損害了永州的改革開放形象。永州與郴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還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短短十餘年的發展,2010年郴州市人口比永州少114萬,GDP總量比永州高143億元,人均GDP是永州的1.5倍,財政總收入是永州的2倍。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郴州經濟發展環境比我們優越是一個重要因素。
三、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按照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錢納里等人提出工業化階段劃分標准,工業化初期人均GDP為1200-2400美元,中期為2400-4800美元,高級階段為4800-9000美元。2010年,永州人均GDP按年末匯率價格計算達1354美元,考慮三次產業結構,就業人數,產業競爭力等總體狀況,當前永州無疑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比全國發展落後了5-10年。因此,進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合力,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趕超崛起步伐,顯得尤為迫切。
(一)繼續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開創「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效益、人民安居樂業」的好局面。切實把政府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塑造環境品牌方面來,把培育市場主體、監管市場運行、維護公平競爭、搞好社會保障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著重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著重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做到「四通」:凡政府職責內該辦的事要「速辦快通」;政府部門服務工作運轉不暢時要及時「協調溝通」;在群眾遇到矛盾或困難時要「盡力疏通」;法律法規沒有明文「禁止」但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和體現百姓利益的事要「大膽變通」。使永州成為低行政成本、低交易成本、投資效益高、環境寬松、人居安全、財源興旺的區域,真正讓投資者放心、安心、舒心,讓項目引得進、留得住、長得大。
(二)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逐步改變對資源的過度依賴狀況,從資源導向型工業轉向市場導向型工業。應抓住全球范圍內製造業戰略性重組的機遇,以推進製造業信息化為突破口,不斷提升製造業的市場競爭力,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大力扶持和發展汽車製造、金屬冶煉、造紙、食品加工、制葯和建材六大支柱行業。
(三)繼續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永州投資近年來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但投資領域的歷史欠賬多,經濟發展基礎差、底子薄,加快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的任務仍相當繁重。因此,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家產業政策,重點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由各級政府研究提出一批項目,並由政府出資做好項目的規劃論證、可行性研究、設計等工作,並力爭辦好項目建設的所有手續。
(四)繼續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創造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制度,大力推行競爭上崗和公開選拔,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不惟學歷,不惟資歷,不惟職稱,不惟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增強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以實績為重點的各類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構築人才高地。
(五)繼續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能有效擴大消費需求,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服務業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有利於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永州經濟加快發展的一個主要支撐力來抓,尤其是要大力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立足挖掘物流、旅遊、文化、會展、中介、科技、商貿和居民服務等產業的潛力,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借鑒先進地區經驗,解放思想,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六)繼續大力改善民生。1.急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依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大力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工作。領域和2.拓寬就業再就業渠道,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中小企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改善就業創業環境,鼓勵和支持下崗失業人員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3.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通過加快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迅速增加,提高企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准,依法查處拖欠工資行為。4.關注價格走勢,改善供需結構。價格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的宏觀指標,保持物價穩定是各級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更加高度關注價格的變動,根據市場需求,改善供給結構,必要時採取價格臨時干預措施,以確保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21/09/959086_94730478.shtml
『肆』 一. 當前中國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我國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質量現狀
1、現階段我國礦產資源、能源和水資源 等主要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巨大
「十五」期間,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從2001年的13.5億噸標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億噸標准煤,增長了64.4%。我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總量的6.5%,用水總量佔世界總量的15.4%,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已分別高達70%、60%和90%。
而國際上公認的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應低於40%,否則將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過去幾年間,我國主要資源消費的增加量佔世界總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鋼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巨大。
2、我國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於美國的1/10、日本的1/20。
以水資源為例,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資源總量占水資源總消耗量的70%,但由於輸水方式、灌溉方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農業用水的利用率不高,渠道灌溉區只有30%—40%,機井灌溉區也只有60%,低於發達國家水資源利用率80%的水平。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嚴重
我國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單位GDP 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能源消費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有機污水排放量相當於美國、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總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
4、環保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大
從總體和全局上來看,我國現階段環境污染的治理緩慢,治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和污染的速度,重點環境治理工程成效不明顯且容易出現反復。我國環保投入雖然總量上有所增加,但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偏低。
我國資深環境問題和環境管理專家、新中國第一任環保局局長,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先生認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階段性任務,從來就沒有實現過預期目標,他在2006年4月份參加同濟螄匯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開幕論壇上表示「25年間環保計劃中定下的指標從未完全完成過」。
環保投入不足造成歷史欠賬大,有限投入的使用效益又不高,加上環境污染的時間跨度長、地域范圍廣、污染物總量大、污染類型復雜,加劇了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難度。
二、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政績考核過分注重經濟指標
改革開放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被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長期以來,經濟指標已成為黨政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依據,使黨政領導過分地注重GDP的增長,甚至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得短期經濟量的增長。
由於在政績考核中缺乏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明顯約束,地方政府在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往往預算內的環保配套資金都難以到位,加上社會資本投入有限,使得我國環保投入長期不足。
2、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和不合理的能源 結構造成嚴重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在當前的國際市場分工中,我國已成為世界加工廠,承接了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性高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型經濟的產業轉移。多年來經濟增長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道路,經濟總量的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是建立在資源大量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的基礎上。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的國家,目前我國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均佔到世界總量的30%以上。據估算,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的67%、CO2排放量的70%都來自於煤炭燃燒,燃煤是造成我國煤煙型大氣污染和酸雨污染的重要原因。
(4)但是由於長期的粗放發展歷史欠賬擴展閱讀:
造成中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主因,是伴隨著急速發展而來的一次能源消耗大幅上升,而且當中基本上都是燃煤的。
就像其他東亞國家,中國是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而在注重提升工業生產力的情況下,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控制措拖基本上是沒有的。在生物資源方面,中國發展了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以保護受威脅的物種及棲息地。
對於中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存在不同的統計數字:國家環保總局指出2004年污染損失達到GDP的3% ; 另有估計認為環境損失達到GDP的5-10% 每年因空氣污染死亡的人數達35.8萬人。
據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證實,政府不會再公布綠色GDP數據。華爾街日報稱,有關中國經濟增長環境成本估算數據,有礙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及形象,而備受爭議和過於敏感,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官員的抵制。
『伍』 閱讀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所提問題。材料一:對民生領域的歷史欠賬,有些是因為當年國家財力不
()①財政增收終究是有限的,它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響。(2分)②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只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持續增長。財政增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2分)③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於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2分)④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財政增收終究是有限的。(2分)
(2)①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把擴大內需確定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和財政收入。(2分)②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政府與居民之間國民收入分配關系,讓利於民,做到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家電下鄉、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擴大就業。(2分)③增加財政對教育和衛生支出。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1分)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基本養老標准和農村最低保障、合作醫療水平及扶貧標准,改善人民生活。(1分)⑤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2分) 『陸』 關於和諧企業的問題
都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但是建設和諧企業又何其容易?建設和諧企業同樣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應以企業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實現員工與企業、管理者與普通員工、企業與客戶之間關系的和諧,並通過企業自身的和諧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結合我司實際,應著重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柒』 歷史欠賬多無法企及 冰城需不需要「BRT」
今年,隨著哈爾濱市市區內大范圍的道路改造升級,多個主要街路通行能力降低,市區內的公交車運行時間變長為市民所詬病。記者采訪哈爾濱市2路、10路、14路車隊獲悉,由於堵車和道路通行能力變低,公交車單次行車時間比去年多出30分鍾左右,一些主要擁堵路段甚至出現公交車延遲1小時的狀況。 『捌』 這次十八大對創業的改革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中對創業問題的改革要求如下: 『玖』 歷史上造成貴州長期貧困的原因是什麼電大試題 歷史上造成貴州長期貧困的原因是勞動力素質偏低、土地資源匱乏、開發建設資金短缺,投入不足、體制、機制和觀念落後 1、勞動力素質偏低。勞動力素質較低,經濟社會發展缺乏人才支持。教育成本高,質量差,體系不健全,寄宿制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發展緩慢,青壯年文盲還佔一定比例,勞動力素質低下,產業發展受到人才制約,工作成本高。貴州少數民族的低層次教育水平所佔比例非常大。 2、土地資源匱乏。全省人均耕地為0.67畝,民族地區現有耕地面積1298千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75公頃,工農業發展的空間狹小,農業基礎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脆弱,抗災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民收入低,增長緩慢,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加上國家現有的土地政策,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土地問題十分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族地區經濟的崛起和跨越。 3、開發建設資金短缺,投入不足。雖然近年來全省投資增長較快,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但與全國比較仍處於較落後的水平,2008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佔全國的1.1%,排在全國各省區市的第26位,民族地區只佔全省投資的24%。加之由於基礎差,歷史欠帳多,建設資金缺乏的問題更顯突出,遠不能滿足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4、體制、機制和觀念落後與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由於歷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區長期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信息閉塞,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育程度相對較低,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較落後。長期形成的少數民族風俗對生態保護、淳樸民風發揚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有些鄉風民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5、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制約了民族經濟發展。雖然貴州水資源總量豐富,但由於民族地區大都地處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天上的降雨都往地底下流,存不住水;即便形成了地表徑流,也往往由於江河兩岸是高山,中間是峽谷,取用難度大、成本高,工程性缺水問題是長期制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 與但是由於長期的粗放發展歷史欠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