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戲台歷史文化介紹

戲台歷史文化介紹

發布時間:2021-02-28 02:42:26

『壹』 走進大戲台的介紹

《走進大戲台》是山西衛視精心打造的一檔融知識性、娛樂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大內型綜藝容類戲曲欄目,節目立足於山西戲曲藝術這片沃土,通過比拼、打擂、才藝、民俗的展示,吸引不同受眾,利用現代傳媒優勢,廣泛挖掘、推出、展示各路戲曲精英。著名節目主持人白燕升2015年重磅加盟山西衛視《走進大戲台》欄目,全國千餘名戲迷票友代表共同感懷這檔輻射30餘個省區市的經典戲曲欄目走過的15度春秋,追憶這方熒屏為演員搭台、為戲迷唱戲、為藝術傳承、為文化接力的點滴瞬間,展望白燕升等名家加盟,優勢資源綻放的疊加效應。12015年播出時間:山西衛視每周日21:

『貳』 花戲樓的歷史文化

歷史故事
花戲樓本名山陝會館,其實是山陝兩地的葯商在亳州聚會的場所。明清之際,晉商富甲天下,以葯聞名的亳州自然少不了晉商的足跡。有趣的是,山陝兩地崇敬關羽,所建會館也被用來作為祭祀關帝的家廟,而亳州則是三國故地,曹操的家鄉。
最初來到亳州的這群葯商有著怎樣的遭際,已經無從考證,總之,經歷了商場的生死搏殺,嘗盡了人生的酸苦冷暖,看透了世間的變幻無常,他們成功了。雖然在過去,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但是憑藉手中優厚的資本,他們同樣也能交接官場,混跡士林,周旋於上流社會。日子可以不疾不徐的輕緩,世事可以不卑不亢地周旋,也許就在一場盛大的午宴之上,觥籌交錯之時,或者在攜眷夜遊,靜思以往之際,某位葯商突然心有所感,想起了當初離鄉時親人凄婉的歌聲和眼含的淚光,不覺萌發了一個念頭,要修一座會館,一則祭祀神靈,二則娛樂親朋,三則也為那些同樣背井離鄉來到異地的同鄉們提供一個安身之所。於是,他召集同伴,宣布了自己的想法。結果一拍即合,大家紛紛慷概解囊。若干年後,一座接納寒士的會館和一座美輪美奐的戲樓,從夢想變成現實,落戶亳州。
碑記
乾隆四十一年碑記:關帝廟特華內極雕縷藻繪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戲樓木雕及門牆磚雕,據考可能始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最遲不會晚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

『叄』 戲台的戲台概述

戲台簡介
戲台從其木結構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設雀替大斗,大鬥上施四根橫陳的大額枋,以形成一個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間較大的表演區,上面則承受整個屋頂的重量,這種額坊的建築形制,對需要開間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戲台上,兩側後部三分之一處,設輔柱一根,柱後砌山牆與後牆相連,兩輔柱間可設帳額,把舞台區分為前台和後台兩部分,前台兩邊無山牆,可三面觀看。這類戲台,在山西稷山縣馬村金墓和侯馬金墓中的戲台模型中可為佐證。至於前後台分割的帳幕,在洪洞廣勝寺水神廟明應王殿的元代壁畫中可以看到。但這種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後期的東羊、曹公戲台上發生了變化,將兩面山牆全部砌起,而觀眾也就從三面觀看變成一面觀看了。這種構造方式在明清以後的戲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襲,只是把前台檯面加寬,台口分為三開間。
各地戲台 江西寧都戲台始建於光緒二年,與「老官廟」南北相對,戲台為木質結構,分前後兩台,前台為戲子唱戲時用的,後台為戲子化妝和住宿用的,總長約10公尺,寬15公尺。前台門柱上,有一木刻的陽體朱漆鎦金楹聯:「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出場便見;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戲台的頂上,懸有一朱漆描金的橫匾:「聲滿歌樓」。戲台每年一般用三次,即演三次戲,一次是二月花朝節;一次是四月老官生日;一次是八月禾苗戲。每次演出多則一個月,少則半個月。演戲期間,四周的群眾都會趕來,有的純粹看戲,有的做生意,有的賭博,有的嫖娼,有的走親戚無花八門,應有盡有,人山人海,酒店飯店天天客滿,非常熱鬧。這每年的三次戲又叫「行份戲」,戲價來源於生男孩的,結婚的,生意發財的,各店攤派捐獻的,賭博桌上的等等。唱戲的內容大都是湖南戲,每年都相同。有時,也會聯合其它的地方舉辦一些活動,如,八月初,請寧都的戲班來唱採茶戲,紀念許旌真人。
江西景德鎮樂平市素有中國古戲台博物館之稱。這里共有412餘座古戲台,散布於全市各鄉村,建築時間從明清至當代,跨越500餘年。樂平古戲台大致分為宅院台、廟宇台、會館台、祠堂台和萬年台五種,其中最多見的是祠堂台和萬年台。管是哪種戲台,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正面均為牌樓式,三樓五樓不等。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畫戟,有的方天畫戟插在彩瓷寶頂上,屋脊的兩端分別飾有造型優美的鰲魚,正面上方都有極挺拔的飛檐翹角,檐下懸掛著風鈴鐵馬;戲台天棚中央是華麗的藻井。台上幾乎所有的木構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瓊花瑤草、祥禽瑞獸,游梁、隨枋、三架梁、搶頭梁、穿插枋上及牌樓各層之間,則雕刻了許多戲文。在這些戲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魁星點斗》、《九老天宮》、《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幾種。 浙江寧波城隍廟戲台.過去廟中的除中大殿、後大殿各有一大戲樓外,兩旁廂樓還各有兩小戲台。今存的中大殿戲樓,為城隍廟的精髓。整個建築的大小部件都飾有傳統的朱金木雕,內容以戲曲故事為主。
溫州古戲台作為「戲曲故里」、「南戲發祥地」的重要佐證,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僅永嘉縣就有236處,其數量遠多於僅存120座古戲台有「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美稱的寧波市寧海縣。日前,《溫州古戲台》一書作為「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叢書」 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也是溫州第一本專門介紹古戲台的著述。 山西省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金代戲台 。該戲台創建於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的戲台。高平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隸屬晉城市,距太原市三百多公里。境內多崇山峻嶺,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高者逾2000米,著名的有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條山等山脈。悠久的歷史給山西東南部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精粹部分是大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廟道觀,使山西東南部地區成為山西省現存古寺最多的地區。
牛王廟戲台位於山西臨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廟內。戲台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大地震損壞,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清兩代屢有修茸。現存戲台建築為元代原構,余皆明清所建。
戲台建在高1米余的磚砌台基上,面寬7.45米,進深7.55米,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梁架結構獨具特色,既有荷載能力,又具裝飾效果。大斗分置於四角柱上,鬥口設十字雀替承大額枋,額枋上四周施斗栱12攢,分補間和轉角兩種,五鋪作,重昂重栱計心造,承托檐出與上部梁架,斗栱里轉角處設抹角枋、抹角梁。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栱,上承抹角枋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處設一垂柱,架起小型闌額,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懸雷公柱一枚,別扵藻井之趣。
戲台周身三面敞朗,僅後檐與兩山後部砌牆,山牆約為山面總長的1/3。前檐和兩山前部均露明,為早期戲台的固有形式。 江西會館坐落在會澤縣城江西街中段北側,至今已有280多年歷史,戲台、正殿、後殿三點連一線,構成會館的主體。其中,古戲台堪稱雲南古建築中的精品。門窗共計22扇,精雕細刻,結構嚴謹,上百年風風雨雨,依舊結實堅固。戲台上方的福、祿、壽三星相傳是用三節火柴雕鑿而成。其次,會館內的真君殿、東西偏殿、觀音殿等建築的木雕、石雕、磚雕等工藝也均堪稱一絕。整座會館是會澤縣城內會館寺廟建築的代表,堪稱會澤戲台之最。
雲南沙溪古鎮古戲台始建於清代,為三層樓魁星閣帶戲台結構,前台後閣,結構獨特,飛檐疊角,14個飛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真想不到在這交通閉塞的鄉間,竟有這般華美精緻的戲台。古戲台占據著四方街正東的位置,正對著西面的興教寺。登上古戲台.沿著陡峭的木樓梯,二層有劍川出土的文物展覽,三層魁星閣。 安徽祁門古戲台,在中國戲曲舞台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明清以來各個時期遺存的11座古戲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實物例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徽州建築藝術的造詣和成就。祁門古戲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鄉、閃里鎮汪家村、文閃河流域,歷史上這一帶文風昌盛。古戲台作為一種演出場所,不僅有娛樂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維系宗族的血緣關系,徽州人講究忠孝節義、尊祖敬上,演戲時打開享堂的隔門,可與祖宗同樂,使人感到宗族的榮耀;另一方面體現出宗族的威嚴。祠堂是執法的場所,通過演戲既處罰了違法和觸犯村規民約的族人,由他們出資請戲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古戲台主要設置在祠堂內前部,與享堂相對,這是有別於其它地區戲台設置的典型特徵之一。戲台分前台和後台。前台明間為演出區,次間為文、武場樂間,稍間為迴廊,兩側廊廡設有觀戲樓,戲台正立面及構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紋飾,使人感到優美、恬靜。
安徽較典型的古戲台為:餘慶堂古戲台、會源堂古戲台、敦典堂古戲台、嘉會堂古戲台。
餘慶堂古戲台位於新安鄉珠林村,約建於清咸豐初期(1851-1853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戲台為趙氏宗祠餘慶堂的組成部分。餘慶堂前進建成戲台,祠堂的大門就是戲台的後台,人若進祠,須低頭從台板下穿過。天井兩側是觀戲樓,與主戲台連成一體。戲台的建築工藝非常講究,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祠堂坐西朝東,戲台則坐東朝西,祠堂面積504平方米,其中戲台和觀戲樓佔地面積136平方米。戲台的牆壁和板壁上,留有各個時期的戲班藝人到此演出的題壁墨跡。
會源堂古戲台坐落在閃里鎮坑口村。會源堂乃竹源陳氏宗祠,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由戲台、享堂、寢堂三部分組成,總面積600平方米。戲台坐南朝北,面積97平方米,兩廂看台及天井206平方米。台前基礎以磚石砌成,檯面以木柱支撐,上鋪台板。戲台後壁即祠堂南牆,不設大門,是該祠的一大特色。前台明間為演出區,兩側各有廂室一個,為樂隊伴奏處。台前設有石雕攔板,兩側有樓梯與看台相連。戲台正中央頂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結構為硬山擱檁式,額枋、月梁、斜撐、雀替等雕飾各種浮雕圖案及立體木雕,整個戲台雕梁彩宇,裝飾性較強。兩側廊式看台前檐柱為方形石柱,柱台上設有菱形裝斗拱。檐枋、柱台、斜撐均雕有精美紋飾和人物飾件。天井以青石板鋪地,十分規整。
敦典堂古戲台是村中陳氏宗祠敦典堂的一部分。宗祠坐北朝南,由門樓、戲台、天井、享堂、寢堂組成。建築總面積340平方米,戲台、天井、廊廡面積170平方米,其中戲檯面積86平方米。戲台底層以活動短柱支撐台枋,上覆以台板,為可拆活動式戲台。二層前台為演出區,正中頂部設有穹形藻井(作用相當於今天的擴音設備),後台兩側各設一廂室,為樂隊伴奏區域。明間額枋上刻有「五福捧壽」及其它裝飾,柱頭、斜撐、雀替、梁駝、平盤斗、柱礎浮雕極盡雕刻之能事。嘉會堂古戲台坐北朝南,共三進三開間。祠堂建於清同治年間,現存前進古戲台及後進寢堂部分。祠堂佔地面積為505平方米,由門廳、戲台、邊廊樓上廂房、前天井、耳門、享堂、後天井、寢殿、樓上堂等組成。該祠屬於徽州傳統的祠堂與戲台相結合的範例之一,整個地坪除天井及階沿石地坪外,其餘的大部分為方磚地坪或大地板。該祠主門從南面入內,前檐柱外用磚牆封護,大門設在檐柱中列護磚牆上,並有水磨磚及青石門框,設門樓。從大門進入即為戲台部分,也即門廳部分。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結構主柱外,另根據檯面設置需要附加了短柱支撐台板。整個建築樸素大方,馬頭牆高翹,顯得端莊怡人,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築獨有的特色,有著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東壩戲樓,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胥河北岸。原系東岳廟的前進建築,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三面環牆,一面觀戲。該戲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戲台,下層供戲班住榻。戲樓平面呈「凸」字形,面闊三間,高11.5米,硬山頂。面積為159平方米。台上中間,利用立柱隔成前後台,前台演戲,頂設八角形藻井,後台化妝。天壁朝外上懸「柱岳擎天」橫匾一方,兩旁有墨綠色的楹聯,橫匾及楹聯均系晚清解元、高淳著名書法家王嘉賓所書。正台兩側,靠倚柱用木板隔出兩個子台,左台供樂隊演奏,右台供上賓觀戲。前台柱左右枋下之「斜撐」,雕成倒置的鳳凰及太獅少獅圖,造型栩栩如生,精美異常。戲樓前有前低後高的斜坡式廣場,佔地面積為一千六百餘平方米,可容觀眾數千人。
明清兩代,蘇州地區由於昆劇的興起和發展,演出場所除上述瓦舍勾欄外,凡行宮官署、園亭山莊、會館公所、第宅廳堂、神祠廟宇、茶肆戲園和船舫田頭,都有戲曲班社的演出活動。演員活躍在紅氍毹上、固定戲台或臨時性、半臨時性戲台上,眾采紛呈,盛況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駐蹕織造府,在行宮中建有歇山頂戲台、看戲殿、內外戲房。太平天國忠王府內亦設有戲台多座。李鴻章付其弟鶴章書中雲:忠王府內「花園三四處,戲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見之境也」。忠王府內梨園小班曾於此開台。官署宴會演劇亦成常例,除織造府設有戲台外,大都在廳堂平地演出。名士大吏宴樂,也經常由家樂或延戲班在廳堂演出。據明刊劇本插圖,主席設在屏門前面,廳堂中鋪上紅氈作為演出區,音樂場面設在紅氈側面或軒前,腳色上下仍保持著左上右下的上下場門,後人稱舞台為「紅氍毹」即源於此。向負盛名的蘇州園林山莊,亦時有演出活動。如明範長白家班即活動於天平山莊。清初拙政園為吳三桂婿王永寧所居,築有戲台,尤侗等曾赴宴觀劇。晚清拙政園西部歸張履謙所有,除在遺存的明代大廳內備有臨時搭卸的戲台外,並築有額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的鴛鴦廳,常於此拍曲演唱。廳四角設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應之用,殊為罕見。 閩浙兩省交界的福鼎疊石鄉擁有多座古戲台。由於位處兩省交界,所以這里的古戲台既留有福建戲台的特徵,亦受鄰省浙江的影響,它們向我們展示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戲曲文化「移步不換形」的靚麗俊美。其脈脈風韻,讓人們為之陶醉酩酊。
疊石鄉現存的幾座古代戲台均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均建在宮廟之中,至今還沒有發現建造在宗祠中的戲台。究其原因,與當時家族財力薄弱有很大的關系。在古代浙江省泰順,具有比較強的經濟實力的家族,往往單獨擁有戲台。而毗鄰的疊石鄉由於經費不濟,只好多個家族共同出資,將戲台營建在公共建築——宮廟之中。這樣,不僅能建起一座比較像樣的戲台,而且常年請戲班演出的經費也可以得到保證。
疊石現存的古代戲台共有的另一個特點是:鄉間戲台的修建,台口多與村裡的本主廟相對應。這是源於一種風水觀:台口面對神廟,可以避免風雨侵擾神台,也隱喻演出的娛神功能。經過時代的變遷,戲台的功能已衍化成了鄉村禮俗與民間歌樂互融共生的文化空間。
建在宮廟內的戲台與宗教也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系。疊石鄉蒼邊、庫口、車頭村古戲台均坐落在楊府宮中。大凡民俗節令,這些地方就成了歡樂的海洋:聽戲、觀燈、對調子,熱鬧非凡。早些時候,一般都要在楊府爺五月十八生日這天邀戲班演出,目的是請楊府爺看戲,通過「娛神」來祈求風調雨順。
疊石鄉古戲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顯得很莊重。細部裝飾主要表現在柱頭斗拱和藻井上,柱頭科斗拱大多有紋飾,多為吉祥花草和瑞獸。疊石鄉古戲台藻井有兩種做法,蒼邊村、庫口村古戲台的藻井是運用八面斗拱層層疊澀,斗拱多達八層。蒼邊村古戲台藻井,在其中四井首層方位,出露的四個斗拱柱頭上雕有八仙形象圖案,每個柱頭各雕兩個一組,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庫口村古戲台藻井一、二層斗拱連接處嵌有一對花籃瑞草木雕。而車頭村古戲台的藻井是疊五層斗拱,然後頂上做成平頂式,平頂略施花格。據傳車頭戲台的藻井上還施有精緻的「八仙」彩繪,雖經文革破壞,但至今仍有部分彩繪隱約可見。其中部分花格中還發現書有蘇軾《前赤壁賦》的殘詞片段,但多數花格人物、花草形象已模糊不清。

『肆』 故鄉的戲台 張海靜

村裡的戲台建於何年已不得而知,戲台的建築因為時間久了,也早褪去了燦爛的光澤。整個戲台都是用木板搭的,木板下面有堅實的木頭支撐著,我小時候就時常在那裡和夥伴玩捉迷藏。
每年看戲多半是在正月里,剛過完年大家都有空閑的時光。或者是誰家老人過壽,其兒女為了慶祝;又或者是村裡為了慶祝什麼活動,也會請上戲班子。小時候,我非常期待戲班子的到來,那幾天村裡所有的人臉上都掛滿笑容。戲班子里的人要輪流到村裡的人家去吃飯,大家都拿出最好的菜來款待客人。大人們聚在一起打牌閑聊,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拿零錢去買小吃。
天色漸暗,戲台上的燈火已通透明亮,開戲前鑼鼓要敲上幾分鍾。這時候,大家都找尋到自己的座位,台下的歡笑聲止住,等待著戲的開場。那時的我聽不懂他們的唱腔,也不知戲文所講述的是什麼故事。只是安靜地坐在那兒,看著生、旦唱著戲文,走著碎步,舞動著水袖輕衫,他們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我都覺得可親,卻又如同在煙霧雲海里。
花旦在戲台上輕歌曼舞,蘭花指纖細修長,俏眼眸也是攝人心魄。小生圓潤的唱腔真真切切流入每個人的心扉,劃開靜夜天空里所有黑暗的角落。他們都是戲中的人,不時地更換著角色,演繹著別人的悲歡離合。我往往在戲劇的高潮段落眼皮發沉,在父親的懷里模糊地入睡。我陶醉在自己的夢里,不知道戲中情節的起落沉浮,不明白人間的炎涼世態。任月光從檐角灑落,我只是貪戀著親情的溫暖,貪戀著單純的快樂。
我被父親喚醒,戲也剛結束。夜色已深,彼此都有倦意,只有清冷的月光照亮每一個路人的歸程。他們走在深深淺淺的山路上,已沒有了來時那樣的興致,話語也少了許多。也許他們還沉浸在戲中,也許他們心裡還記掛著家裡瑣碎的俗事,也許他們只想回去蒙頭大睡。這些在夜晚行走的人,就如同流動的水墨畫,給那些委婉的劇情平添了一些多彩的色調,也給鄉村的夜色平添了幾許動人的風景。
現在,我不知道那黃泥土建築的牆壁是否早已損落,不知道雕欄玉砌的戲台是否已褪去了曾經的風華。但是我知道每年山村依然會請來戲班子唱戲。那些演員們依舊過著漂泊的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粉墨登台,在古老的村莊低吟淺唱。
中國傳統戲曲已然走過了它的輝煌與鼎盛。但是,戲台上輕歌曼舞所寄寓的優雅與從容,戲台下所展露的抒情與愉悅,生生不息了許多個年代。誰還會知道戲曲可以舒緩山村古老而疲憊的身軀?誰還會知道戲曲可以慰藉許多躁動而悵惘的心靈?

1.文章以「村裡的戲台建於何年已不得而知」開篇,意在說明什麼?
2.作者說,自己小時候不懂戲卻非常期待戲班子到來,為什麼?
3.為什麼說因看戲而夜晚行走的人給鄉村的夜色平添了幾許動人的風景?
4.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修辭用得好,找出來作簡要分析。
5.文章最後以兩個反問句收束,你對這兩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6.戲台表演當是精彩之處,文中只一個自然段描寫,著墨顯少。你是否贊同這種說法?
1.開篇寫不知戲台建於何年,突出了看戲習俗和戲劇文化的歷史悠長。2.戲班子的到來讓村裡所有人的臉上掛滿笑容,也讓作者感覺是童年時期最快樂的時候。3.夜晚看戲成為村裡人獨特的一種生活方式,為村裡人的生活增添了無盡情趣,因而因看戲而夜晚行走的人的成為一道動人的風景。4.寫夜晚看戲回家的人,用「就如同流動的水墨畫」,鮮明的比喻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寫小生的唱腔,用「劃開靜夜天空里所有黑暗的角落」,以誇張的方式寫出了演員的唱腔字正腔圓,富有穿透力。5.第一個問句指出當今戲曲文化的現狀,第二個問句揭示戲曲文化在鄉村生活中的影響,兩個問句醒人耳目,發人深思,深刻揭示了文章主題。6.本文以「故鄉的戲台」為題,題目的核心是「戲台」,所以作者圍繞「看戲」展開相關的人和事,戲台上的演員表演只是所寫內容的一部分。

『伍』 中國戲曲的發展歷程

杭州戲劇的概況:

自南宋以來,中國戲曲兩大體系——以北曲為主的雜劇和以南曲為主的南戲,先後在杭州得到發展。杭州成為全國戲曲活動中心之一。南宋臨安盛行雜劇,上演的宮本雜劇有280多本,並有當時最有名的雜劇組織——緋綠社。元代許多雜劇藝人從大都來到南方,杭州的戲曲也日益昌盛。元曲大家關漢卿曾到過杭州,與杭州劇作家和演員有廣泛接觸,寫下了散曲《杭州景》。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前後,杭州出現了羅貫中、鄭光祖、喬吉、楊梓、秦蕳夫、蕭縝強等一批著名的雜劇作家,並成為與大都齊名的南北兩大雜劇出版中心之一。

從12世紀30年代至14世紀60年代,一種新的戲曲形式——宋元南戲(又稱溫州雜劇)在杭州開始流行。杭城內外眾多的固定演出場所(瓦舍勾欄),為南戲的演出提供有利條件。入城後的南戲,大量吸收說唱、話本的故事題材和北方伎藝的成就。錢塘人沈和苗首創南北詞調合腔,進一步發展南戲。其時杭州還出現以蕭天瑞為代表的南戲劇作家群,和以龍樓景、丹墀秀為代表的南戲演員群,鞏固了南戲在杭州的地位。南戲在杭州流傳盛行達200餘年。

明代,雜劇日漸衰落。南戲因城市經濟繁榮,在民間得到廣泛發展,形成了傳奇劇,並有多種聲腔。據魏良輔《南詞引正》記載,當時已是「腔有數種,紛紜不類。各方風氣所限,有崑山、海鹽、餘姚、杭州、弋陽。」均以唱傳奇劇為主。「杭州腔」的形成,表明杭州戲曲活動的繁盛。明中期以後,杭州出現了一批名噪一時的劇作家和作品,如陳所聞的《獅吼記》、《種玉記》、《彩舟記》,高濂的《玉簪記》、《節孝記》,王錂的《綵樓記》、《尋親記》等。

清初,杭州傑出的劇作家洪升撰著的傳奇劇《長生殿》,在全國廣為流傳。它與孔尚任的《桃花扇》,合稱「南洪北孔」。其時,蘭溪人李漁兩度移居杭州,所著《閑情偶記》為中國一部較為概全的戲曲理論著作。清代杭州的廟宇戲台頗多,以吳山的東岳廟宇戲台最盛,為藝人的演出提供了場所。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於拱宸橋的天仙茶園,為杭州早期的戲館,譚鑫培、周信芳、蓋叫天等均曾在此演出。

清末,京劇開始在杭州流行。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越劇首次在於潛外伍村和餘杭陳家村登上舞台。30年代,眾多越劇名角從農村來到杭州,又從杭州進入上海。光緒年間,淳安出現「三腳戲」,由江西、安徽傳入的採茶戲與當地流行的民間歌舞「竹馬班」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睦劇。民國初年,宣卷首次在杭州搬上舞台,當時稱「化妝宣卷」,後稱武林班,解放後定名為杭劇。民國16年(1927年),杭州滑稽戲演員首次進上海演出,杭州成為滑稽戲的發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成立杭州市戲曲改進協會和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杭州分會。1956年成立杭州市劇目整理小組,發掘傳統劇目,紀錄、整理、改編了許多京劇、杭劇、越劇的傳統劇目。杭州瀕臨絕境的11個劇種、23個專業劇團獲得了新生。「文化大革命」中,戲曲團體被迫停止演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市、縣劇團相繼恢復和重建,創作演出了一批新劇目。一批新劇作和年輕演員在全國和省市會演連連得獎,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享譽全國,桐廬越劇團的《綉花女傳奇》、《桐花淚》先後被搬上銀幕,杭州雜技團、杭州歌舞團、杭州越劇團多次赴20多個國家訪問演出。同時,新建了杭州劇院、杭歌劇院、東坡大劇院等一批現代化的劇場,進一步推動了杭州的戲劇繁榮。

(徽班進京之後就有了京劇)

『陸』 正乙祠戲樓體現了哪些戲樓文化

正乙祠戲樓位於前門外西河沿,於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建成,由浙江專地區在京商人集資興辦屬,為的是有一個集會娛樂之所。

據說這里曾是明代一處香火極盛的寺廟。滿清入關定都北京後,深受中原漢文化影響的康熙特下聖旨將這里改建為一座宏偉華麗的大戲樓。

這座戲樓雖歷經三百多年的歲月滄桑,但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它不僅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對於中華戲樓文化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正乙祠戲樓坐北朝南,現有的佔地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左右,其格局是按老式戲園子設計的,戲台為三面開放式。戲台正前方和兩側開辟為上下兩層的高級敞開式包廂,另外戲台前邊還有百餘平方米的看池,可以同時容納200多位戲迷、觀眾邊品茶邊看戲。

正乙祠戲樓分兩層,台前三面環樓,兩旁有樓梯。看樓中心為馬蹄型,上有罩棚,可容納數百人。正乙祠戲樓在歷史上已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修復。

『柒』 水榭戲台的介紹

水榭戲台位於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衣錦坊東口北側,創建於明萬曆間(1573~1620年),後經多次改建。

『捌』 寧海古戲台的概況

寧海古戲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海古戲台起源於宋元,盛行於明清年間。
2006年5月25日 寧海古戲台三連貫藻井往往依附在最精美的古戲台建築中,使其成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而二連貫藻井也分布在較為華美的古戲台建築中。三連貫藻井戲台在浙江省其它地方尚未發現,僅寧海三處(另一處為西店鎮樟樹村孫氏宗祠)。二連貫藻井戲台在寧海尚有10處,而下浦魏氏宗祠與潘家嶴潘氏宗祠最具代表性。單藻井戲台全縣約有數十處,而以縣城內的城隍廟(即王錫桐起義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戲台最為精美。以上的戲台它們原汁原味地保存著歷史風貌,集中傳遞了古代藝術的信息,綜合地展示了價值品味,可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特別是具有極高規格三連貫藻井在寧海鄉間的應用,似乎是當地村民向古建尊卑制度的一種挑戰,符合寧海強悍不屈的民風。
2010年1月,寧海成立「中國古戲台之鄉」申報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褚銀良親自擔任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建雲和副縣長尤玲娟任副組長,並正式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提出「中國古戲台之鄉」的申請;4月26、27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趙鐵信為組長的「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專家評審組一行7人實地考察了我縣的古戲台建築和文化,並聽取了我縣創建「古戲台文化之鄉」的工作情況匯報。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匯報,專家們一致認為我縣古戲台數量眾多、特色鮮明、底蘊深厚、保存完好,是十分珍貴的歷史遺存,通過集體評審和討論,一致同意建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我縣「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稱號;5月20日,第八屆中國徐霞客開游節期間,2010中國(寧海)木作文化論壇舉行。一時嘉賓雲集,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木作文化論壇上,特別進行了「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授牌儀式。至此,寧海正式成為中國唯一的「古戲台文化之鄉」。

『玖』 古戲台文化的詩詞文章

容概要:

1. 一聲古盡秋江月;萬舞齊開玉樹花。

2. 和風吹綠竹;清韻入朱弦。

3. 貴陽江南會館戲台對聯:花深深,柳陰陰,聽隔院聲歌,且涼涼去;月淺淺,風翦翦,數高城更鼓,好緩緩歸。

戲台小天地,天地大戲台。在古時,看戲是古人重要的文化生活。放當今,妥妥地看電影+電視劇+音樂會的結合。在戲台上,常貼有各種妙趣橫生的對聯。今天,卧榻先生陪您一起去品味這些對聯,感受古人的風采,探究對聯背後的深意。

湘綺先生王闓運寫的戲台對聯:

一曲笙歌,有典謨,有訓話,文中子著意看來,莫謂戲無益;

滿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懼,爾小生傳神做出,總要人稱奇。

這些對聯形象地概括了舞台演戲和實際生活的關系,揭示出戲劇的社會性。卧榻先生想起電影《霸王別姬》所揭示的一個主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其實,古人早已領會到這一點。接下來,卧榻先生(公眾號:卧榻先生說詩詞)將細品幾副戲台對聯,和大家感悟其中的絕代風華。請靜待下回分解

『拾』 中國戲劇的發展歷程

中國戲劇的起源應從遠古社會的祭祀活動說起。人們帶著面具、跳著舞蹈與神靈勾通,可能還有唱詞。楚辭中的九歌就是屈子整理修改的楚國先民祭祀時吟唱的歌詞。尤其是湘君和湘夫人中還有對唱,試想一下,二個人身穿遠古時期的服裝,帶著神的面具走上祭壇,高聲的吟唱。有情節、有故事。這是不是很像二個演員穿著行頭,畫著臉譜走到戲台上唱戲?當然這種祭祀活動還不能稱之為戲劇,它們的根本區別就在戲劇是用來娛人的,而祭祀是用來敬神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戲劇的雛形。
到了東周時期出現了供人娛樂的俳優,但這還不是戲劇,因為他們不過是以滑稽的言行來逗樂貴族。之所以提他是因為這種風格後來滲入中國戲劇甚至在華語電影中也能見蹤影。西漢時出現的百戲廣泛的匯集了民間各種表演藝術,並受西域文化影響出現如《東海黃公》的戲劇性故事的演出,這大概可以算做是准中國戲劇了。
漢唐以來戲劇似乎沒有得到什麼發展,但歌舞的發展迅速,這為戲劇的正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真正意義上的戲劇的產生是在宋金時期。北宋時期出現雜劇,分艷段(入話)、正雜劇(正劇)、雜扮(調笑)三部分演出。《東京夢華錄》記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可見當時這種宋雜劇是很受民眾歡迎的。當是的雜劇故事多取材於宗教故事、傳奇、話本小說。且這時候因受傀儡戲的影響,產生了臉譜。
元朝是中國戲劇的成熟時期,這時候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劇作家和優秀劇目如關漢卿的《竇娥怨》、《救風塵》,王實甫《西廂》,白撲的《牆頭馬上》、《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等。這時候中國戲劇的行當正式產生和確定了。可惜的是元雜劇只有劇本流傳於世,其表演藝術沒能流傳下來。也正是因為元雜劇沒能流傳後世,才使得晚於它出現的崑曲被現代人稱為百戲之祖。
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於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崑山腔」,為崑曲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崑曲。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崑曲的著名劇目有《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精忠旗》、《十五貫》、《雷峰塔》、《清忠譜》、《風箏誤》等。
崑曲在清初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康熙、乾隆、曹雪芹、江春(乾隆時期揚州最大的鹽商)都對崑曲極為喜愛。但因為崑曲劇本致雅,文人氣太重,再其它地方戲興起之後崑曲的地位迅速下滑。張堅《夢中緣序》記載:長安(指北京)梨園稱盛,都人所好,惟秦聲(秦腔)、羅(羅羅腔)、弋(弋陽腔),厭聽吳騷,聞歌崑曲,輒哄然散去。可是崑曲幸於元雜劇,直到現在還在傳唱,因為中國始終有一群人鍾情於它,這一群人被稱做「文人」。
崑曲被稱為中國百戲之祖除其產生的時間早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民國至建國初是崑曲最沒落的時期,這一輩崑曲演員是「傳」字輩,這顯然表達了他們師父的一種期望。這一時期的傳字輩藝人幾乎沒有一個從事崑曲事業,而是在其它各京劇團或地方戲劇團任藝術指導,他們把崑曲的藝術帶入了京劇和其它地方劇種,在中國幾乎毎一個劇種中都有崑曲的影子。
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稱號。
隨著崑曲的沒落,京劇逐漸取代了崑曲成為中國的國戲。
乾隆年間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台)進京。「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也唱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等,在表演藝術上博採眾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後徽劇與湖北的漢劇相互相融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史稱徽漢合流。道光至咸豐年間,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鑒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
之後京劇名家輩出,京劇進入鼎盛時期。
崑曲最沒落的時期也正是其它地方戲的繁盛時期,一時間越劇、川劇、豫劇、黃梅戲……百花齊放。
改革開放後由於社會的迅速發展,中國包括戲劇在內的傳統文化被人們遺棄,近幾年又重新被一些人重視起來,但願這是中國文化再次振興的兆頭。

閱讀全文

與戲台歷史文化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