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間到底有什麼文化關系我要詳細的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風俗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秦漢時期稻作文化傳入日本,唐朝時期儒學
傳入日本,宋元時期飲茶習俗通過榮西之手傳入日本,無論是物質方面精神方面以及國家制
度方面,中國都在全面的影響著日本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可以說,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相互
關系異常緊密。到近代,日本的發展快於中國,漢字迴流到中國開始豐富漢語言,中日兩國
風俗文化的交流過程中,無不體現兩者關系的緊密程度。本文通過中日兩國語言的相互影響、
宋元時期中日兩國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國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來論述中日兩
國風俗文化的相互關系。日本在中國的影響下風俗文化、社會的文明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中國在近代落後於世界的時候,也得到了日本的影響,通過日本間接的同西方先進文明接軌。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國間風俗文化方面的交流源遠流長。從隋朝時期的遣隋使,到宋朝時
期的入宋僧,從漢語言文字的交流到服裝以及交通工具,無處不存在中日風俗文化的相互影
響。關於中日風俗文化交流的單方面的先行研究很多,但綜合進行論述的研究較少。本文將
在先輩們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從漢字語言的交流、宋元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和服中的中國
元素、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四個方面對中日風俗文化的相互關系展開論述。
1.中日兩國語言的相互影響---漢字為中心
在中日長期的歷史交往中,漢字稱為兩個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一個符號和象徵。在鴉片戰爭
以前的歷史時期,中國是文化的輸出者,漢字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促進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而近代之後,卻出現了另一個傾向,日本漢字迴流到中國,開始回饋中國漢字。
1.1 中國對日本的影響
鴉片戰爭以前,中日兩國的交往中,中國長期居於文化輸出國的地位。從秦漢時期開始,漢
文化就開始慢慢的向日本滲透。進入唐代之後,更是以強大的聲勢影響著日本。中國的政治
法令、學術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以及娛樂游戲個個方面,都成為日本人的學習對象。
比如,儒家的《孝經》,在日本就廣為流傳。文武天皇時期,《孝經》傳入日本,並成為科舉考試必考科目。日本孝經的版本,數量之多,品類之全,堪稱世界之最。
漢書在日本的流傳必然影響到對漢字的學習。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學習,要遵從日本學制的規
定,不遺餘力地學習使用漢字。比如,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就是學識豐富的漢學家。漢
字不僅是日本人學習漢文化的工具,而且還促進了日本文字的產生,奠定了平、片假名產生
的文字基礎。據文獻記載,日本原本是沒有文字的,漢字傳入日本以後經過種種摸索,終於
創造出了日本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由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片假名(由漢字楷書的偏旁
部首演變而來),兩者讀音相同只是書寫不同。另外,假名也是標語漢字之上的讀音,又相
當於漢語中的拼音。他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自身的意思,也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文章書寫方式
---漢字假名混寫體。
總的來說,近代以前,中國的漢文化以漢字為媒體,對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促
進作用。這後面的背景就是漢文化的優勢低溫,而語言文字的影響不過是優勢文化影響的一
個表現而已。
2.2 日本對中國的影響
鴉片戰爭清朝戰敗,中國和日本的交流中角色也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尋
求日本富強的經驗,模仿日本變法維新成為了一種社會思潮桌布蔓延開來。最典型的就是康
有為,其變法的核心由「托古改制」轉變為「仿日維新」。
在中日兩國文化交流關系發生轉變的過程中,日本漢字開始迴流到中國,開始回饋漢語。明
治時代,日本人為了加快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須大量翻譯西方的科學技術文獻。原
有漢字已經不能滿足日本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於是日本人開始大量創造新的漢語詞彙。
如服務、方針、申請、想像等詞彙是對漢字的從新組合,立場、手續、取消等是意譯西方的
概念。這些用法和詞彙在日本廣泛應用之後,隨著大批中國青年奔赴日本求學和中日之間的
文化交流,中國人將其引入漢語,極大豐富了漢語的詞彙。
幾乎現代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所有領域,中國人都大規模採用了日本人用漢字創造的新詞彙。
現在我們常用的一些基本術語、詞彙,大都是來自日語。如服務、組織、革命、紀律、方針
哲學等等,實際上全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語。
2 宋元時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
宋元時期中日之間雖然基本上沒有正式使臣互聘,但是民間貿易和僧侶往來卻十分活躍,兩
國也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官方聯系和文化交流,尤其是僧人,在宋元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充
當著重要的角色。比如,無准師范、榮西、成尋等。
2.1 醫學的發展
宋代中日兩國的醫學、陶瓷、建築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兩國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984年,
日本著名醫生丹波康賴以中國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為主要參考資料,編成《醫心方》30
卷,根據當時的實際需要,取捨摘錄了隋唐名醫書中關於內、外、婦產、小兒、針灸、眼等
科的學說,成為當時日本醫學發展重要成果的重要總結。
2.2 陶瓷業和建築業
日本的陶瓷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享有很高聲譽的「瀨戶燒」是由日本著名陶工加藤藤四郎發
展起來的。他於1223年來中國學習燒制陶瓷的技術,逗留五年,1228年回到日本在山田郡
的瀨戶村(今愛知縣瀨戶市)試燒,成功後在瀨戶大量燒制。宋代傳入日本的建築式樣有兩
種,一種叫天竺式,一種叫唐式。
2.3 飲茶習俗
日本的「茶祖」榮西。榮西是日本臨濟禪宗的創始人。出生於日本現岡山縣的一個神官家庭,
自由學習佛法,造詣深厚。中國茶葉在8世紀傳入日本以後,日本完全依賴中國輸入,但飲
茶風俗只限於宮廷貴族等階層,很難普及到民間。9實際後,隨著停派遣唐使,從中國進口
茶葉劇減,飲茶之習俗逐漸衰亡。宋朝時期隨著榮西深入學習中國佛教,多次渡海入宋,將中國茶籽帶回日本培植並廣為傳播。使中國的茶種及茶得栽培飲用方法在日本得到推廣。隨
著茶樹栽培的普及,飲茶也開始成為日本廣大民眾的習俗。榮西把他所著的《吃茶養生記》
獻給當權者,更加快了茶的推廣。書中介紹了茶的功能、種類、茶具,以及採茶、制茶、點
茶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礎,榮西被尊為日本茶祖。
2.4 入宋僧
宋元時期,中日僧侶往來絡繹不絕,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入宋僧和赴日僧,禪僧的往來成為了
當時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中介。這一時期,中日兩國沒有官方的正式外交關系,政府之間沒有
使節往來,兩國的聯系除了宋商以外,就是佛教僧侶。日本入宋僧侶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有
裔然、成尋等人。
裔然是宋朝時期從日本到中國的第一個文化僧侶,他雖沒有帶來官方文件,不是正式使者,
但他第一個把有關日本國的情況相當正確而具體的介紹給中國,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互
了解,溝通了中斷已久的中日關系,實際上起到了使者的作用。
3 和服中的中國元素
根據史書《三國志》的描述,日本彌生時期的男性用長布將身體裹起來,這種形式的衣服成
為「袈裟」,女性在布得中央剪一個能夠讓頭露出來的孔,將布披在身上,還沒有真正意義
上的服飾。公元6世紀,開始出現「服色制度」,頭冠統一規定為黑色,門襟採用左衽,領
尖至腰間,袖子為筒形袖,長度在膝蓋以上。這就是初步的和服。
公元8世紀,中國正值盛唐時期(日本平安時代)。隨著中日文化的交流中國的唐裝傳入日
本,對日本的和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天皇宣布,全國不論男女老少穿衣服都要以唐朝
的模式進行。當時和服的名稱叫「唐草」、「唐花」、「唐錦」等。日本人穿衣習慣由原來的左
衽變為右衽,也是在這個時代開始的。
日本的平安時代、鐮倉時代是日本服裝走向獨立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894年日本撤回遣唐
使,中日政府上斷絕了往來。和服的發展有了日本自身的文化特色,開始建立區別於中國服
飾的獨特風格。尤其是染色技術的發展,使當時的和服色彩有了多樣化的發展,但和服的樣
式卻朝著簡單化的方向發展。元朝時期,中國得到統一,並連續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
便於戰爭,服裝又回復樸素,寬袖變回窄袖。
從面料選用到製造工藝上不斷受到中國的影響。古代中國的紡織技術發達,至今絲綢忍讓是
中國江浙地區的代表性產物。日本最初的和服面料以絲綢、麻為主,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其
面料更加豐富。和服的刺綉工藝和圖案,也隨著唐代中國文化的輸出,中國吳越地區(現在
的杭州、蘇州、無錫一帶)的刺綉傳到了日本,吳服稱為日本當時上流社會的正式服裝,至
今日本仍將帶有刺綉的和服稱為「吳服」。日本刺綉中的各種圖形大都來源於具體生活中的
各種道具。題材非常豐富,大都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
4 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
中日兩國風俗文化的相互關系可以說是中日兩國風俗文化交流的過程。從繩紋時期大陸與日
本列島的原始居民可以自由往來到894年停派遣使團,在這1000多年的古代中日交往中,
日本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吸收中國文化並加以選擇、甄別和融合,最終形成了日本特
色的民族文化。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大致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
方面。
4.1 物質文化的吸收
日本原本沒有稻種等農作物,其主要食物來源是禽、獸以及魚、貝類。睡到的傳入改變了日
本的飲食結構,也改變了整個日本社會的發展。將日本推進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即進入文明
社會的「農耕文化」。隨著睡到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場所由以前的山地、森林、海濱地帶移
到濕潤的低窪地帶。並且,水稻的種植及農作物產量的增多,使彌生人定居下來,形成了村
落。其次,隨著水稻的廣泛種植及栽培技術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男子的社會低溫越來越凸顯,婦女主導地位開始動搖。日本逐步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
物質文化的另一個主要方面是金屬器的傳入。日本在進入農耕時代的同時也步入了金屬文化
時代。水稻及金屬的傳入給日本帶來了農耕文明和金屬文明,加速日本由原始落後的漁獵社
會向先進的階級社會轉變的進程。這次物質文化的大量吸收從整體上改變著日本社會。
4.2 精神文化的吸收
在漢文字傳入日本的同時,儒學也隨之傳到日本。在日本的發展史上,日本儒學隨著中國儒
學的發展自身需要而不斷發展。日本學者說,「日本儒學史可以看做是帶有相應變形而壓縮
地重復了中國的儒學史」。
儒學自傳入日本,其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有起有伏。但儒學作為古代較為先進的文化思想
在日本的傳播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領域是非常廣泛的。政治方面,為統治者加強
思想統治和維護政局起到了積極作用。教育方面,成為了私塾傳授的主要思想。在道德和風
俗方面,將「孝」的思想移植於日本道德觀念中。
4.3 制度文化的吸收
隋唐時期是日本大幅度、全方位吸收中國文化的時期。除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之外,日本還如
飢似渴地效仿中國的制度文明,進行改革以求日本社會的穩定進步,增強國力。古代日本全
面吸收中國政治制度文化的歷史事實中以推古朝改革和大化改新兩次制度革新最為明顯,這
兩次改革將日本推向了封建文明社會。
結束
中日兩國交流源遠流長,封建時期,中國的強大和興盛引來了日本的學習和效仿,大量的吸
收中國文化建立起了本民族獨特的風俗文化。但同中國的關系並沒有消失,處處留有中國古
代文明的印記。語言、服飾、思想等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本文主要論述了日本對
中國風俗文化的吸收以及近現代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從中日語言的交流、宋元時期中日文化
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國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對中國風俗文化的吸收進行了論述。使中日風俗文
化的相互關系更加明朗。可能還有論述不到的地方,但今後將繼續收集資料,繼續中日風俗
文化相互關系的研究。
2. 歷史上的中日關系
中日之間的歷史早在東漢就有記載,而戰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假如你也和我一樣認同秦始皇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渡海求仙丹始為倭人祖的傳說是無稽之談 ),當時唐軍夥同朝鮮的新羅滅掉南部的百濟和韓國的祖先高勾麗後,又反目成仇廝打了起來,我小時特別喜歡聽的評書<<薛仁貴東征>>就是這段歷史前期遼東戰役的演繹( PS: 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清苦的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跟隨唐太宗李世民東征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平遼王".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官員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只留下了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但開壇時發現裡面盛的是清水,薛仁貴非但沒生氣還喝了三大碗,表示理解王兄的清寒,兩君子之間的友誼更深厚了.此後"君子之交淡如水"傳為佳話 ).公元663年,日本試圖幫助被唐朝吞滅的百濟復國,但同年8月27日日軍在白村江口於同期抵達的唐軍遭遇,盡管日本"千艘艦船,萬余水軍",唐軍只有7000將士,不到150艘軍艦,但唐軍船堅炮利,裝備精良.最終,"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白村江口戰役結束後,日本朝野震驚,開始開昧求知,向大唐學習,萬里迢迢派遣唐使到長安.
當時留學人員無不為長安的龐大和繁榮而驚嘆,當時的唐長安城面積約有84平方公里,是現在西安城面積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更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市.伴隨著對文明的驚嘆和崇拜,大唐的政治,文化,商品,金融全面入侵,甚至大唐錢幣由於具有更好的質地和優越的流通性,也成了日本的硬通貨.當時日本經濟受到很大沖擊,於是出現了抵制唐貨(有點像現在的抵制日貨^_^),直至後來因"安史之亂"後"大唐凋敝"停止了唐遣,但民間走私唐貨依然頻繁.
隨後階段,基本上中國和日本都是時而來往,個子發展的過程,雙方的沖突基本上都被浩瀚的日本海淹沒了.至於明朝的倭患,其實只是被豐臣秀吉驅逐的敵對武士和一些海盜,跑到浙江沿海打家劫舍罷了,直到雙方在朝鮮半島大打出手,才是雙方的第二次正式較量,結果也是明將李靖揮軍入朝,豐臣秀吉兵敗.粉碎了日本對朝鮮的圖謀.
至於向近代史轉變的起點其實日本和中國相差也不大,1840年英國人為了鴉片的利益結束了大清帝國閉關鎖國的歷史.14年後,美國人培里率艦隊就叩開了日本國的大門.
但政治中心卻是大為不同.中國,道光的愚昧和反復無常,咸豐的懦弱和恥辱,到了光緒帝雖然試圖變法維新,但皇權卻已經落到了一個只知道玩弄權術以求私利的慈禧手裡,結果發自統治階級內部的上層改革百日壽終;而在日本,明治天皇重奪皇權後,一面肅清幕府勢力,一面勵精圖治,改革社會,開始邁向自強之路
3. 重賞:中日的歷史與文化
從歷史經驗和文化特點來看中日過去和未來
這是我第二次發表意見,有不足之處請各位海涵,在下願聽天下英雄教誨。
在論壇中有很大一部分朋友看問題的方法在下不敢苟同。有些朋友往往又在某些時事現象下沒有看到本質說了些過頭的話,我想熱情可嘉,但看法不對。論壇常有文章說日本人比我們更了解中國的歷史,我想加深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對我們看今天一些事情很有幫助。了解歷史也能更加深我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軍事斗爭是政治活動的延續,工業農業水平決定了戰爭的模式,而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又決定了戰爭一方的思維和戰略。舉例來說:二戰中的德國工業水平很高,軍隊機械化程度很高,但國土面積小,面對的敵手多,所以出現了閃電戰;前蘇聯國土廣袤但工業水平不是很高,但在戰爭中可以進行大兵團作戰,他有了大縱深防禦理論。這些理論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再比如馬漢的《海權論》出現就體現了一個在美洲已經確立霸權謀圖世界霸權的新興資本國家的野心;中國的《超限戰》及是中國傳統游擊戰的進化也是在技術層面無法也美國對抗的表現。所有這些事情都是一國國力的實際體現。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遠不是讀幾本經典著作背幾個歷史事件能理解的。中華民族的的特性使她有讓人很不順眼的劣根也有讓敵手無可奈何的生命力。如網上有朋友說日本人最想的是把中國分成幾個國家等等,還有說日本想效法清朝以大屠殺嚇阻中國人的抵抗等等。這些都反應了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也反應了日本雖然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卻沒有吃透,沒有真正的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特點。有些朋友往往對我們的現狀感到灰心,有不少說了很多賭氣的話,這也是不了解我們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外族佔領中原奪得統治地位的主要有三個階段:五代十國、元、清。但是大家想想他們的結局是什麼?當年強大的鮮卑今天還有人記得嗎?他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漢族中。你看到姓慕容的人會把他當外族嗎?不會。可他們卻是鮮卑的後裔。元朝的蒙古族奪得中原的統治地位後把漢人列為第四等人,不接受中原的文化,他的軍隊依然強大,但很快就被推翻統治回到了草原。清朝在進中原之初下剃發令,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在有千年儒家教育的漢民族是很有侮辱性的,《孝經》上有「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不可輕易毀棄」,古代有「髡首」之刑(即剪掉頭發),所以滿族遇到漢民族的強烈抵抗,雖然「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血腥鎮壓了反抗,但統治根基是不牢靠的。真正讓滿族站穩腳跟的是康熙。他的懷柔政策如褒獎史可法、滿漢不嚴格區分等級、接受漢文化等等舉措贏得的漢族知識分子的支持。但是同樣的結果出現了,滿族現在和我們也沒有差別了。所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外族入侵的結局只有兩種:被趕回去和被同化掉。
我們再來說日本。日本想把中國分成幾個國家這樣他就安全了,他也這么嘗試過,但是失敗了。為什麼?很簡單,日本豬只會模仿不懂精髓。中國歷史上分裂有好幾個時期。春秋是分裂的開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春秋雖然諸侯林立,但是還是有個中央政府——周。在這個中央政府無力控制諸侯的時候就到了戰國,但是秦又統一了中國,成立了中央政府。有人說中國要行美國一樣的民主,那是錯誤的。為什麼?很簡單,中國是共和體,美國是聯邦體。在美國的模式下每個洲就是個小諸侯,但是南北戰爭後各諸侯權利被大大削弱了,權利集中到了中央。中國行了千年的郡縣制和美國的洲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要行美國的民主就會分裂,會有內戰,這是美國人日本人想看到的,所以大家要警惕。再如三國時期,大家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曹操其實是控制了中央政府,他兒子篡奪了最高權利的象徵——皇帝。但是立即引起蜀和吳的反對。為什麼?因為蜀國的劉備是尊中央王權的,吳有奪得中央王權的野心,但還是對漢獻帝稱臣。日本希望自己能在千載良機前入主中原。但是他犯了很嚴重的戰略錯誤,所以雖然在初期節節勝利但還是失敗了。首先,他過於自大,仇視中國人。這就無法和漢人溝通,無法贏得大部分漢人的支持。雖然有不少漢奸,但不能成大氣。他立的兩個偽政府的代理人溥儀和汪精衛無不對日本恨之入骨。我不是說他們不是漢奸,只是想說明日本人利用漢奸卻鄙視漢奸,所以漢奸和日本也有矛盾。殺戮對中國人來說太多了,嚇不了中國人,反而只會增加反抗情緒。但是接受中華文化,把漢人的地位提升到和自己差不多又是他們不敢的,因為這樣他們只有和鮮卑滿族一樣的結局,幾百年後,日本會成中國的一個省,大和也只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想想他們連朝鮮族都同化不了還想同化漢族?
日本的文化特性有他的優點,但有致命的缺點:小器和偏執。日本人認真,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但他其實比我們中國人更愛面子。所以到學到一定程度就偏了。如他仿照美國的驅逐艦在航行中水花比美國的小,日本人很得意,美國人就不在乎。在戰略上他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最近的入常事件。這次時間很好的體現了日本人的性格特點和命運。首先他頑固的認為大國的外交應該強硬,所以對中俄韓都提出了領土要求;其次,他相信強必能勝弱,所以在美國法國安南等等有利於他的信息一出來,日本人就相信自己肯定贏。日本人的弱智就完全表現出來了。我們在看看中國的反應,首先中國政府不表態,日本人在這種情況認為中國肯定會默默認同他入常,接著韓國開始反對中國民族開始憤怒,中國政府就開始了第二步。大家也許忘了共產黨是靠發動群眾贏得所有戰爭的。這次反對日本入常不同於以往。亞洲外的國家不了解日本在二戰中的罪行,美國知道也不會站出來對別人說,現在有韓國出來宣傳自己就不用出面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政府還推了一把,外交部說反日游戲是愛國的。等到了群眾都認識到了發動起來了,中國政府開始發招,王光亞大使的講話就讓日本人明白了韓國人剛烈的跆拳道和中國剛柔並濟的武術比起來太沒內涵了。大家看看王大使的講話,也完全是中國外交歷史的延續: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意見、不用直接的強硬的語句很「溫柔」地掐死日本人的希望:不支持給改革設立時限。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次發動的群眾不僅僅是我們,而是全世界的人。日本人這次輸的遠比我們想到的多。
德國首先就和日本拉開距離,因為和日本比他有道德優勢,這樣的反襯對他們有利。各個國家對日本好感普遍下降,這對日本的經濟將是雪上加霜。日本戰後改變國家形象的努力也化為流水。日本外交政策也不得不進行重大的調整。現在傳出小泉考慮出席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本外相這次訪華簡直就是接受教育和道歉來的,大家看看新聞就知道。而我國沒有費多大力氣就達到了限制小日本、團結本國人民、教育外國傻冒的目的。
出現這樣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看看這幾十年的外交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原則是依靠第三世界國家,做他們的領頭人,對自己影響不大力所不能及的國際事物採取中庸態度,只表明立場,決不樹敵。對自己影響較大力所能及的決不放棄原則。
日本人是不會接受教訓的,他會找機會再和中國為難。所以不要被日本人所迷惑。日本人很強調自己的生存,為此他們認為侵略外國是應該和必須的。這是他的文化和歷史決定的。所以我認為中日在東海的摩擦遲早會出現。台灣統一後日本將更加擔心中國。這就有兩種可能:1、在中國強大的國力壓力下或者在一兩次戰爭失敗後做中國的走狗。等待時機戰敗中國。2、被我們打到太平洋海底去。
還有一篇在這里,你自己看去,因為篇幅太長了
http://tieba..com/f?kz=314422176
4. 從歷史角度談談中日的文化,外交關系
其實和日文系的同學談過,
我覺得能達到讓兩國之間真正友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能相互交流。
人之初,性本善。
日本人生在這么個環境下,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相信有明智的日本人,可是那畢竟是少數的,不佔優勢的。
我之所以說警惕,並不是說一定要去恨人家。
好吧。他們可以反美,世界上唯一一次用過的原子彈就在日本爆炸的。
但是,他們為什麼反華?
他們來侵略我們,燒殺搶掠。
戰敗之後,他們給我們的賠償費我們也沒要。
現在我們這一代人,高高興興地用著日本電器,看日本漫畫,喜歡日本明星,幾乎忘了自己的文化。
趙薇穿上了軍旗裝,我原本以為這是沒什麼可說的,美國人也可以穿啊。
但是文化不同,中國人絕對不會拿自己的國旗來穿,因為它代表了烈士的鮮血,這是很沉重的問題,無法被忽略。
趙薇穿上了軍旗裝,這件事最終成了小學課本的反面教材。
我是她的FANS,我也曾經忿忿不平過。
但是,現在回頭來看。
忘記歷史的人是可恥的。
我的偶像她是真的做錯了。
你可以不民族主義,可是你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你的上輩人被別人用非常不人道的手段屠殺了,到現在他們還不肯承認和道歉,甚至用謊話騙他們的下一代,埋下罪孽的種子。
拋開人民不說,政府的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這是不能被忘卻的。
我也想寬容。恨一個人,恨一個國家,恨一個民族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你說要避免非善既惡。
那麼我們今天看到了,日本還是有好的一面的。
但是,畢竟還是不夠。
別的國家給了你自由,可是給不了你的血脈。
愛國還需要用利益來衡量嗎?
起碼,他們反華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5. 歷史中日關系中國在歷史上和日本的關系是怎麼變化
中日關系簡單概括如下:
隋唐時期:日本派遣使者,中日政府間開始正式來往。專日本在屬文化、宗教上向隋唐學習。
元朝時期:日本對於蒙元政權要求臣服的國書不予理會,兩國爆發戰爭。
明朝時期:明初兩國間貿易頻繁,隨著明朝頒布禁海令,兩國直接貿易中斷。而後民間主要通過澳門的葡萄牙商人進行中轉貿易;
鴉片戰爭後:鴉片戰爭後日本深受打擊,認為連中國都敗於西方列強,日本只有變革維新否則絕無出路。隨後日本走上了去除中華思想,全盤西化的道路;
甲午戰爭後:日本戰勝後,中日關系首次逆轉,蔑視中國的思想開始蔓延。中國開始向日本學習政治體制、軍事、法律、醫學等西學(因為兩國都用漢字);
二戰時期:全面戰爭狀態,兩國關系決裂;
二戰結束後:由於國共內戰及意識形態等問題,兩國斷交;
1972年後:中日恢復國交,日本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兩國蜜月期;
1990年代:蘇聯解體、國內領導人換代等因素導致中日關系逐步冷淡;
2000年代:領海糾紛導致中日關系跌入最低谷;
6. 歷史中日關系
中日之間的歷史早在東漢就有記載,而戰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假如你也和我一樣認同秦始皇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渡海求仙丹始為倭人祖的傳說是無稽之談 ),當時唐軍夥同朝鮮的新羅滅掉南部的百濟和韓國的祖先高勾麗後,又反目成仇廝打了起來,我小時特別喜歡聽的評書<<薛仁貴東征>>就是這段歷史前期遼東戰役的演繹( PS: 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清苦的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跟隨唐太宗李世民東征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平遼王".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官員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只留下了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但開壇時發現裡面盛的是清水,薛仁貴非但沒生氣還喝了三大碗,表示理解王兄的清寒,兩君子之間的友誼更深厚了.此後"君子之交淡如水"傳為佳話 ).公元663年,日本試圖幫助被唐朝吞滅的百濟復國,但同年8月27日日軍在白村江口於同期抵達的唐軍遭遇,盡管日本"千艘艦船,萬余水軍",唐軍只有7000將士,不到150艘軍艦,但唐軍船堅炮利,裝備精良.最終,"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白村江口戰役結束後,日本朝野震驚,開始開昧求知,向大唐學習,萬里迢迢派遣唐使到長安.
當時留學人員無不為長安的龐大和繁榮而驚嘆,當時的唐長安城面積約有84平方公里,是現在西安城面積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更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市.伴隨著對文明的驚嘆和崇拜,大唐的政治,文化,商品,金融全面入侵,甚至大唐錢幣由於具有更好的質地和優越的流通性,也成了日本的硬通貨.當時日本經濟受到很大沖擊,於是出現了抵制唐貨(有點像現在的抵制日貨^_^),直至後來因"安史之亂"後"大唐凋敝"停止了唐遣,但民間走私唐貨依然頻繁.
隨後階段,基本上中國和日本都是時而來往,個子發展的過程,雙方的沖突基本上都被浩瀚的日本海淹沒了.至於明朝的倭患,其實只是被豐臣秀吉驅逐的敵對武士和一些海盜,跑到浙江沿海打家劫舍罷了,直到雙方在朝鮮半島大打出手,才是雙方的第二次正式較量,結果也是明將李靖揮軍入朝,豐臣秀吉兵敗.粉碎了日本對朝鮮的圖謀.
至於向近代史轉變的起點其實日本和中國相差也不大,1840年英國人為了鴉片的利益結束了大清帝國閉關鎖國的歷史.14年後,美國人培里率艦隊就叩開了日本國的大門.
但政治中心卻是大為不同.中國,道光的愚昧和反復無常,咸豐的懦弱和恥辱,到了光緒帝雖然試圖變法維新,但皇權卻已經落到了一個只知道玩弄權術以求私利的慈禧手裡,結果發自統治階級內部的上層改革百日壽終;而在日本,明治天皇重奪皇權後,一面肅清幕府勢力,一面勵精圖治,改革社會,開始邁向自強之路.
7. 中日關系的歷史
1、古代
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695~775年)向日本朝廷進獻從中國帶回的「大禮包」。他對日本最大的貢獻,是參照漢字偏旁,創制了片假名,並與另一位留學生大和長岡共同修訂二十四條律令。
一千多年前,大唐與扶桑遠隔滄海,造船與航海技術低下,鑒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歷盡艱辛東渡日本。鑒真和尚的精神,備受稱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說,由於鑒真東渡,日本和中國的文化聯系至今堅固
2、近現代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開啟了日侵華戰爭。
戰後簽訂的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殖民化的程度,刺激了其他國家侵華的野心。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也有參與,並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31年後,也就是1931年,日本又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北,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
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國正式開始了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發動細菌戰爭,還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1945年,日本投降。
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結束。
此後,中日關系日趨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這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之一。
鄧小平訪日期間,視察了新日本制鐵的君津制鐵所和松下電器產業的電視機工廠。他對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表示:「希望你們提供合作。我們想做同樣的事情。」松下爽快地答應道:「鄰居變強大是好事。」福田康夫感慨道:請求合作的鄧小平胸懷寬廣,答應合作的日本經營者們也很大方。
1978年,中日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以法律形式確定了兩國持久和平友好大方向,為雙方開展互利合作、謀求共同發展以及妥善處理歷史、台灣等敏感問題提供了堅實遵循和保障。
2018年5月,中日雙方簽署《關於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備忘錄》,同意設立跨部門的「推進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工作機制」。10月26日,中日兩國舉辦「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兩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簽署了50餘項合作協議,金額超過180億美元,成為中日務實合作的新支柱。
(7)中日歷史文化上的關系擴展閱讀:
關於中日關系的書籍:《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觀與中日關系》、《中日關系史》。
1、《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觀與中日關系》:
中國則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日兩國在東亞政治舞台上角色的轉變,直接引發了日本人對中國認識的變化。日本人中國觀的作用往往被兩國政治、軍事、外交關系等顯性因素所掩蓋。本書在使用大量中、日文資料的基礎上,闡釋近代以來日本人中國觀的發展脈絡、基本特徵以及對政府外交政策的影響。從新的角度論證中日關系的發展。
2、《中日關系史》:
真實的反應了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當代的中日關系發展歷程。全書凡三卷,是一部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全面系統論術中日關系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通史性著作。
8.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有:
文化方面、政治思想方面、軍事方面。
9. 中日歷史關系
東漢以前日本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東漢以後,日本走上了日獨的道路。版
唐朝,日本開權始作為屬國向中國稱臣進貢,改善關系發展貿易,學習中國文化,文字。
宋朝末年,許多宋朝的遺老遺少進入日本。
明朝,足利義滿受封「日本國王」。
明朝末年,大批明朝移民流落日本
清朝,甲午戰爭使得日本小覷中國,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改用平假名、片假名(其實也是中國字)的拼音文字
民國,日本侵略中國。
新中國,日本經濟侵略中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