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定縣的介紹
普定縣位於貴州省西部,隸屬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位於素有「內黔之腹,滇之喉」之容稱的黔中腹地,地處東經105°27' 49-105°58' 51,北緯26°26' 36-26°31' 42之間。東與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安順市開發區宋旗鎮相接,西與畢節市織金縣上坪寨鄉、貓場鎮相連,南與安順市開發區么鋪鎮、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木崗鎮相鄰,西靠六枝特區龍場鄉、畢節市織金縣白泥鄉,北與織金縣熊家場鄉相毗。普定縣城距安順28公里,距貴陽118公里。轄區東西長51.4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面積1079.93平方公里。總人口475257人(2013年)。普定縣著名景點有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穿洞古人類遺址;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講義-號營村;貴州省第二大人工湖夜郎湖。
Ⅱ 貴州省普定縣歷史上有多少人考中進士
不清楚,如果你真的對歷史有研究,對歷史非常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往這方面研究,以及可以和這方面的知識人物進行探討。
Ⅲ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
普定縣坪上鄉大哪,現在交通便利安織柏油路經過其中,岩山上到處種滿了果樹,正所謂「石頭開花,岩山結果」經濟條件尚好,安織路旁開了各種店鋪,各種車輛來來往往。
Ⅳ 貴州歷史文化資源的文化資源
1、史前文化遺跡
1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1964年,考古學家裴文中組織試掘,發了大批舊石器時代早期遺物,使貴州歷史的線索,突然向前延伸了二三十萬年,大致與「北京人」同一時代。這個了不起的重要發為探索人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表明雲貴高原可能是「人類起源的搖籃」之一,打破了貴州自古是「不毛之地」、「歷史空白」的陳舊觀念,揭開了貴州「史前文化」研究的帷幕。
貴州舊石器時代的文化是輝煌的,在貴州境內,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多達50餘處。無論早期、中期抑或晚期都顯得光彩奪目,在國內佔有重要一席。早期的有貴州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不僅是我國長江以南材料最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遺址,而且是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三個重要類型之一,與北京周口店文化、山西西侯度文化形成鼎立之勢。中期的桐梓岩灰洞文化遺址,是南方少見的遺址之一,是長江以南地區最先用火的地方;還有盤縣大洞文化遺址,更是中國南方新發的重要古人類遺址,其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極罕見的,被列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之一;水城硝灰洞遺址中「水城人」開創的「銳棱砸擊法」,是舊石器的新式技術,在國內外考古發中占重要地位。晚期有興義貓貓洞、普定穿洞等遺址,形成貴州舊石器時代重要的區域性特徵。
在已經發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為數眾多的打制石器、骨器、哺乳動物化石,還發了一定數量,很有說服力的古人類牙齒、頜骨、股骨、頭骨化石。桐梓岩灰洞中,發了處於「晚期直立人」階段的古人類化石,並將其命名為「桐梓]人」。「早期智人」的代表是「水城人」,以後,又發了「大洞人」。「晚期智人」那就更多了,在貴州,除了人們熟知的「興義人」、「穿洞人」 而外,還有 「桃花洞人」、「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安龍觀音洞人」、「福洞人」、「青龍洞人」等等。六盤水一帶,先後發了「水城人」、「桃花洞人」和盤縣「大洞人」。桐梓縣有「桐梓人」和「馬鞍山人」,普定縣有「穿洞人」和「白岩洞人」,安龍有「觀音洞人」和「福洞人」,這真是天大的奇跡。更可喜的是,在貴州,這些古人類化石,合乎邏輯地排列成由「直立人」到「智人」,由「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發展系列。
從全國來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骨氣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貴州的興義貓貓洞、普定穿洞、桐梓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龍觀音洞卻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骨氣角器,無論其數量、類型、工藝技術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國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無怪乎歷史學家稱它「獨領風騷數萬年」。
與舊石器文化相比,已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不多,但不能以此斷定到了新石器時代貴州的「史前文化」就突然衰落了。事實上,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也很豐富。目前已經發掘的代表性遺址有赫章可樂遺址、平壩飛虎山遺址、畢節青場遺址、威寧中水遺址等。平壩飛虎山遺址是貴州高原首次發彩陶信息的遺址,遺址具有新、舊石器地層迭壓,文化內涵豐富,彩陶的出更引人矚目,但早、晚兩期文化差異頗大。這些對研究貴州新、舊石器文化的相互關系和時代延續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榮獲2005年度我國「十大考古新發」的威寧中水遺址所代表的獨特文化被命名為雞公山文化,這種有地域特徵的新考古學文化在我省考古學界尚屬首次提出。這次考古發掘對不同時期文化類型遺存的揭露,可初步建立起貴州西部乃至雲南東北部新石器時代末期至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填補了貴州史前考古的多項空白。安龍觀音洞文化遺址有序地反映了由舊石器向新時期轉變的歷史進程,這樣的遺址在國內是不多見的。廣順神仙洞以及六枝桃花洞、桐梓馬鞍山、安龍菩薩洞等遺址,可能因地層被擾亂或其他原因,對遺址的性質尚不明確,有的遺址下層為舊石器,上層為新石器,有的則混淆不請。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省范圍內,已經搜集到180多件新石器,散布面相當廣泛,說明新石器時代人們的活動空間更加廣闊。
①黔西觀音洞——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
白壽彝先生在《中國通史》中說「在我國南方,屬於更新世中期的遺址首推貴州黔西觀音洞。」
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是我國長江以南材料最豐富、最有代表性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也是我國目前發的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被命名為「觀音洞文化」,與北京周口店文化、陝西西侯度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三個不同的文化區,成為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三個重要類型。
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位於黔西縣城南30公里的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錦山村。洞由石灰岩構成,高出窪地15米,海拔1450米左右,主洞長90米,寬2-4米,支洞長5米,寬1-2米,因洞頂在堆積過程中坍塌,含舊石器的堆積物主要在洞外。1981年9月和1982年3月,被縣政府和省政府先後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在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發掘以前,貴州史前的歷史是一片空白,自從發掘以後,貴州的歷史便可上溯到距24萬年以前,從此告別了「不毛之地」的記憶。
196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貴州省博物館在裴文中先生的領導下對觀音洞文化遺址進行試掘,裴先生隨後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報》上發表了《貴州黔西觀音洞試掘報告》,認為這是「我國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它的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獨具面貌,「對於研究我國舊石器的起源和發展,研究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活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至1973年止,在前後9年的時間里,對觀音洞的陸續發掘都不斷有新的發,共獲得4000多件石製品和東方劍齒象等23種哺乳動物化石,而且是中更新世晚期的遺物,用鈾系法鑒定,年代為距4萬年至18萬年。
黔西觀音洞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與其他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相比,顯得迥然不同,主要表為:第一,無論是石片或石核,大多經過加工,所以人工檯面多,天然檯面少。加工的方法,以錘擊法為主,而比較原始的碰砧法已退居第二位,這說明技術上提高了一步。第二,在觀音洞發的石製品中,石器大約要佔65%,這就是說,絕大多數的石片和石核都被加工成了石器,其利用率是最高的,尤其是石片被充分利用了,這在我國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中,成品率是最高的。第三,石器大部分使用石片製成,以刮削器為主,間有端刮器、砍砸器、尖狀器和少量凹缺刮器和雕刻器,形制的多樣是很突出的,而且石器的修理也有多種方法,以單向加工為主,復向加工次之,此外還有錯向加工和交互打擊等法,這在國內同期遺址中是少有的。第四,由於當時工具製造尚處於初級階段,因此,表為生產程序上不固定,加工技術很不熟練,產品自然比較粗糙,器型雖然繁多但不穩定。
觀音洞出土的石製品分為三大類,即石核、石片、石器。石核絕大多數是單檯面、雙檯面和多檯面的,檯面角最大90°,最小50°。其長度在20~100毫米,顯然是經過人類加工過的。石片形制多樣。包括天然檯面石片、素檯面石片、小檯面石片、有疤檯面石片、有脊檯面石片和修理檯面石片6種。以人工檯面石片居多,據分析,主要是用錘擊法生產的,少數用碰砧法。石器多用石片製成,個體大小懸殊,器型也較復雜,80%以上是刮削器,其次是端刮器、砍砸器、尖狀器,還有數件凹缺刮器和雕刻器。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早期的活動遺跡,屬舊石器時代早期,這時的人類還處在「晚期直立人」階段。裴文中先生將他們詳細比較之後,認為觀音洞的石器,既是「與歐洲大陸的舊石器文化不相同的一種新的文化系統」,又是「與中國已知的北京猿人文化也很少有相同之處」,正是因為差異明顯,代表舊石器時代早期「不同的文化類型」,所以,裴先生把它稱為「以石片工具為主的小石器文化傳統」。
我國南方的舊石器早期遺存是相當復雜的,觀音洞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種,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這樣規模大、系統性強、器型復雜、加工方?多樣的遺址,所以說「南方首推貴州觀音洞」。使用錘擊法,以石制工具為主,不僅影響貴州桐梓岩灰洞、普定穿洞、興義貓貓洞等地的舊石器中、晚期石器,還影響雲南路南、呈貢等地的舊石器,並越出雲貴高原,對四川銅梁、漢源、資陽等地的舊石器產生影響。由此看來,黔西觀音洞文化,至少是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的傳播中心,它上繼「元謀人」,下啟川、滇、黔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②盤縣大洞——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之首
1993年,《中國文物報》受國家文物局的委託,在首都北京,邀請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著名考古學家,經過充分討論,從中評選出「九三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名列榜首的就是「盤縣大洞舊石器時代遺址」,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這是繼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之後的又一重大發,它是一個「規模巨大、文化內涵豐富」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少有的文化遺址。
盤縣大洞遺址,在盤縣珠東鄉十里坪村,遺址所在洞穴當地人稱十里大洞,發育於十里坪坡立谷西緣石炭紀灰岩山體中,由關牛洞、水洞、陰河坡、大廳和硝洞五條洞道組成。各條洞道有豎井、陡坎相通,垂直高?98米,總長1?60米,大廳是?個塔形洞穴系統中?中間一層洞道並連接?洞口,為核?大要所在,長220米,平均高30,米面寬?5米,朝向85°。富含考古學信息的堆積物自洞口向大廳內緩傾,總面積約9900平方米,堆積厚度在洞口暴露部分為19.5米,廳內已發掘至6米仍未見基岩。洞口堆積物表面海拔1674米,其上建有一棟大梁題記為民國6年(1917)重修的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築物,屋前有二道清代同治六年(1867)建築的石垣。外垣長56米、高4米左右。洞前十里坪坡立谷海拔1630米,低於洞口34米。谷地開闊而平坦,總面積3平方公里左右。
大洞遺址於1990年發,1992~2000年,由六盤水市文物管理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師范大學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作了6次發掘。發掘面積86平方米,清理面積68平方米。共獲石製品3000餘件、人牙化石3枚,還有43種哺乳動物化石和大量的燒骨、炭屑。石製品原料主要為燧石和玄武岩,亦有少量石灰岩。工具類群由邊刮器、端刮器、凹缺器、鑽具、鋸齒刃器、雕刻器、琢背石片、手斧、手鎬等組成。硬錘直接打擊法在打片和加工工具技術中佔主要地位,已有一些進步的技術因素出,表為有一定比例的帶脊檯面石片和修理檯面石核石片,以及由勒瓦婁哇技術特徵的石核、石片。人牙的形態和測量特徵,一方面呈出北京人牙齒的一些特點,另一方面又出一些屬於早期智人的牙齒特徵,故應屬早期智人。動物群的主體是華南地區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兼有雲貴高原土著種類。洞系的堆積層在時間上跨越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兩個地質時代。遺址堆積考古層的鈾系年代為:上層13萬年。中層20萬年,下層26萬年,還出30萬年以上的考古層。遺址的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中晚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
大洞遺址以它巨大的堆積規模、比較完好的堆積層和堆積物含有的非常豐富的人類遺物、遺跡,乃至龐大的共生哺乳動物群化石,顯示了它在東南亞南部人類進化和環境演化等研究中的巨大潛力。
1996年11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像大洞這樣巨大寬闊的舊石器文化遺址,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都是少見的。在開掘的92平方米的堆積層中,獲得了近300公斤人工砸碎的動物骨骼和800多枚動物牙齒化石,發了大量燧石、玄武岩、碳酸岩和鍾乳石原料和石核、石片及石器,還有面積較大、較厚的灰燼層,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吃住場所、石製品加工場所和宰剮動物場所」。
說它是一個巨大的「宰剮動物的場所」並不過分,這里出土的動物化石,經過鑒定,有哺乳動物6目40種,另有少量鳥類和魚類化石。這說明「大洞人」的肉食來源寬廣,他們不僅捕捉小動物,還捕捉東方劍齒象、大熊貓、中國犀、巨貘一類大動物;不僅在草原上獵取鹿、麝、野豬、豬、野牛、青羊,還在森林中獵取虎、豹、豺、狼等兇猛動物;不僅可以捕獲陸地上的各種野獸,還在水中撈魚和射殺空中的飛鳥。這些動物,大抵屬於南方「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其中的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為絕滅種,據此大體可斷定其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後期至晚更新世。
說它是「石製品加工場所」也未嘗不可,在這個巨大的溶洞中,我們大體可以看出原始人製造石器的過程,他們將板狀燧石打製成石核,並利用上下兩個自然面作檯面打片,有的石核則利用石片痕為檯面,而且以兩個面交互做檯面打片,打下的石片按檯面性質,分為自然檯面、打制檯面和修理檯面。修理檯面的技術,在大洞得到進一步應用,比黔西觀音洞有較大發展。在黔西觀音洞的2323件標本中,確認為修理檯面的只有4件,而大洞的135件標本中,有70件是有修理檯面的。石器一般以石片為毛坯,製成邊刮器、端刮器、凹缺器、砍砸器、石錘和手斧、手鎬,但也有用灰岩角礫或石塊打製成的。與「觀音洞文化」相比,同樣都具有形制多樣且不定型、主要用錘擊法打片、中小型工具占的比例較大、以刮削器為主等共同特徵,說明大洞「石器工業」技術仍保持「觀音洞文化」的傳統風格,但是,大洞在技術上有所發,除了修理檯面技術進一步推廣而外,出了手斧、手鎬一類工具,有些專家認為它是「在中國南方舊石器工業加工技術中獨樹一幟」。
③平壩飛虎山——貴州高原首次發彩陶信息的遺址
平壩飛虎山是貴州高原首次發彩陶信息的遺址,遺址具有新、舊石器地層迭壓,文化內涵豐富。對研究貴州新、舊石器文化的相互關系和時代延續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飛虎山在平壩縣城東南11公里的白雲鎮平庄村,高60多米,有17個明通暗聯的天然洞穴。舊志稱其「具天外飛來,聲震百獸之勢」,故名飛虎山,又因「形勢聳秀,似佛飛來」,亦名飛佛山。1978年當地村民在飛虎山洞穴拾到3件石器,引起考古學界重視。1981年9-11月,貴州省博物館考古隊赴飛虎山在各個洞穴中均採集發掘出古代不同時期的遺物。通過考察,飛虎山是貴州唯一發舊、新石器時代文化地層迭壓的洞穴遺址。初步統計出土文物,屬舊石器時代的有:刮削、尖狀、砍砸等打制舊石器532件,獸齒、骨共1370塊;屬新石器時代的有磨光石器27件,小骨鏟4件,磨光殘骨刮刀1件,人類齶骨1塊;出土陶片近2000片,陶片以夾細沙的灰陶為主,質地堅硬,紋飾以細繩紋和各式刻劃紋為多,是貴州原始文化中的第一批彩陶。此外,還出土大熊貓牙齒、劍齒象殘臼齒化石及鹿、竹鼠、虎、豹的牙齒,清代青花瓷片、銅扣《乾隆通寶》銅錢,南明王朝的《永曆通寶》銅錢等。經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對洞穴陳積木灰的測定,認定最早有人類在這一帶活動距1.5萬年左右。1982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飛虎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洞內堆積復雜,大致分早、晚兩期:早期地層呈黃色或灰黃色,出土大熊貓、劍齒象等化石,石製品均為打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後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期地層呈黑色、灰黑色,出土動物遺骸為生屬種,並處人類下頜骨1件和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磨製骨器、大量的陶片等,地質時代為全新世,文化時代屬新石器時代,推測距大約4000年至6000年。
打制的石製品共532件,原料以燧石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等。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加工方向以正向加工為主,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盤狀器和斧形器等。其中刮削器佔76%,尖狀器雖少但加工精細。斧形器似為向新石器文化轉化的象徵。磨製石器27件,加工精緻,有石斧、石錛、石紡輪、石刮刀、石箭(矛)頭、小石塊等8種,未見有段有肩的石錛和石斧。石錛數量多、形制規整,以長形斜刃最具代表性。骨器79件,除1件殘的磨製骨刮刀外,均為打制骨器,有骨錐和骨鏟。其中豪豬牙上的三道刻痕可能是刻劃符。陶器除圓餅式及圓珠式陶紡輪各1件外,其餘全是器物碎片。計1494片。其厚薄不勻,厚者達1.2厘米,薄者僅0.2厘米,火候高,質地堅硬。夾砂灰陶約佔70%。夾砂黑陶佔30%,泥質類陶極少。夾砂陶以夾細砂為主。陶片紋飾復雜多樣,有粗細繩紋、方格紋、錐刺紋、刻劃紋、附加堆紋等。陶片中有3片彩陶。其中有1片是在泥質灰陶的內外施以粉橙色陶衣,再於外表繪兩條平行的紅色條帶。這是貴州首次發,也是貴州迄最早的彩陶記錄。
平壩飛虎山遺址的上層為新石器時代,而在它的下面,疊壓著舊石器時代的遺物,這里出土的石核、石片、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532件,石核和石片的製造既有錘擊法也有銳棱砸擊法,石核石器15件,石片石器111件,器形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盤狀器、斧形器等,另有骨錐57件、骨鏟20件、角器兩件。石器增加了盤狀器、斧形器等新類型,骨器使用較多,這都為轉入新石器時代作了准備。在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中,有27件磨光石器,器形為石錛、石斧、石紡輪、石箭頭、石臼、石刮刀、磨石,還有磨光骨器、陶紡輪及千餘件陶片。磨光石器和磨光骨器,表明在技術上有了長足進展,突破了打制石器的格局。石錛、石斧的出,有了條件進行砍伐,為原始農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箭鏃是「野蠻時代」的重大發明,有了弓箭以後,便可在較遠的距離捕殺野獸,擴大狩獵活動,並為飼養動物提供條件。陶器的出說明人們漸漸定居下來,陶志以夾砂灰陶為主,其次是夾砂黑陶,還有少量泥質灰陶和彩陶,質地堅硬,鏗鏘有聲。石臼和石磨,也是定居的產物。石紡輪和陶紡輪,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這一時期已經有紡織了。
Ⅳ 有關普定穿洞人有什麼傳說
普定縣有一個充滿了神話色彩的古水塘,名叫阿寶塘。這為穿洞人的起源找到了根據。傳說很早以前,附近只居住著10多戶人家,人們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大家和睦相處。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天,東海龍宮的龍卒在一邊睡著了,白龍馬去地里吃莊稼。寨中的人發現後,立即追趕這匹馬,邊追邊罵。可是,追到一個關口上,就無影無蹤了。馬到哪裡去了呢?村民們只得回來,一會兒後,白龍馬又回到地里吃莊稼了,有人就大喊:「馬在這里,快來人啊!」大家聞聲趕到現場,終於追到了馬,一壯漢用箭射瞎了馬眼,一刀劈去,正好砍到馬嘴上,又一刀砍在馬腿上,白龍馬變成了一塊岩石,人們稱之為白馬石,那個關卡叫龍馬關。追趕的人群無奈地返回了家中。而白馬石長期昂著頭,流著辛酸的淚向人們訴說當時山民的野蠻行徑,白龍馬的魂帶傷回到龍宮,龍卒睡醒後找不到白龍馬,只見到帶傷的石馬,就回去向龍王稟報這里的人們不良的行為。龍王大怒,他立刻派龍王三小姐到寨內進行調查。龍王三小姐來到該寨水井邊梳妝,把一把金梳子放在了井邊,被一村民看見後撿走,龍王三小姐在寨內高聲喊道:「請還我的梳子。」這樣喊了幾天後,無一人應答,嗓子也喊啞了。這時村裡有個名叫阿寶的年輕人,出來幫三小姐逐戶詢查卻毫無結果,他的真誠感動了三小姐。龍婆得知後,決定懲罰這個讓她生氣的村莊,但同時要保住阿寶。於是,一天中午,趁阿寶正在吃飯時,龍婆派一隻天狗跑進阿寶家,把阿寶的飯瓢叼著往寨外的山頭奔去。阿寶一看著急了,他跟在天狗身後追趕,在半山處拾到了自己的飯瓢,狗卻不見了。他回頭一看,整個寨子頃刻間全被洪水淹沒,便形成了阿寶塘。阿寶坐在山上遙望家鄉,家已經不在了,變成了一片溪水。他心裡正發愁,一陣涼風吹過,迷糊間進入了夢鄉,感覺渾身飄飄忽忽的。等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和龍王三小姐在南天門外了。此時,阿寶心裡更加著急了,他不小心將門邊一個花盆碰落下去,在水潭旁邊深深印下一塊寬幾十米深的凹地,稱為「星宿坑」。玉帝覺得,這件事對人間的處罰過重了,他便將阿寶和三小姐送回人間。阿寶和三小姐互生愛意,於是他們就結為了夫妻。他們在塘邊的一個洞中居住,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傳下後人。這樣說來,阿寶和龍王三小姐的後人,可能來到穿洞居住,留下了普定穿洞古文化遺址。
Ⅵ 普定有什麼小吃,和什麼古代的建築
小吃 喬皮,鹵粉,安居工程的烤豆腐、洋芋也不錯。〈
旅遊資源折疊編輯本段
處於貴州西線旅遊重要風景區交匯點的普定縣,境內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普定文昌閣,距黃果樹機場20公里,貴昆鐵路、黃織鐵路貫穿全境,安織、兩四、普化等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特別是安普高速公路和安普城市幹道的建設,為普定旅遊事業和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講義民俗風情村、號營山莊;省級風景名勝區、貴州第二大人工湖夜郎湖,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猴場平訟摩崖石刻、白岩腳洞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玉真山寺、文昌閣;另有普屯壩雲中草原、重蔭山杜鵑湖、蓮花古洞、化處空山、西堡古屯、「大明定南所」石刻等景點,成為普定旅遊的亮點。
蓮花古洞折疊
位於縣城東北約8公里的馬嶺半坡,距公路1公里左右,民國時期即成為名勝。洞口雕刻有國民黨貴州省主席楊森題字的「蓮花名洞」四個大字,洞中有天窗三個,一窗一洞,風景各自不同,千奇百怪,引人入勝;洞內還有眾多名人手跡石刻,著名書法家任可澄先生就曾題字「水流花放,岳聳蓮披」每字各一米見方,蔚為壯觀。主要以游覽洞穴奇觀為主。
普屯壩折疊
普屯壩高山草原風情旅遊區,位於普定縣城東北部猴場鄉,距城區42km普屯壩草原為貴州山區地形中罕見的高山草原,普定海撥最高點(1850米),方圓6.8km2 ,頗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之勢,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主要游覽項目有:徒步攀登,野外露營,戶外游覽,觀賞。
仙馬苗族風情,傾聽仙馬苗族民間合唱團無伴奏多聲部合唱;主要游覽景觀有:明代「撫按明文」摩崖石刻,後沖小石林,高原特色民居,楊家寨河谷風光、仙馬苗族村寨等。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有文物陳設室、管理辦公室、停車場等。穿洞古人類遺址展示距今16000年前古人類生活遺跡。出土大量骨器、石器及兩個完整古人類頭骨化石,與北京「山頂洞人」,雲南「元謀人」齊名,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
天然植物公園。為安順地區僅存的原始森林,方圓5公里。因深秋時節遍山紅葉,遠觀似火,頗為壯觀,故而得名,區內有冰前期活化石銀杏,大量國家級保護樹種及貴州罕有的多種樹種等,其主要游覽景點有:豐林村、龜山、火焰山、楓溪、雲山等處;主要觀賞其自然山林景觀、幽靜澗谷景觀、苗族風情展示,植物科普考察等。楓林火焰山
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縣城西北部,距城區7公里,安順35公里,如一幅天然「潑墨山水畫卷」。全長42公里,蓄水4.2億立方,水面最寬處2.5公里,時為貴州省第二人工湖,水質優美,盛產各種魚類;湖區兩岸山峰秀麗挺撥,河道曲折有致,以峽奇、峰險、幽美、靜謐為主要特點。夢幻夜郎湖
歷史沿革折疊編輯本段
普定「取普里底定之義也」。普里為部落名。
普定,普定之名在歷史上出現較早,在建置上與今安順市密切相聯。古為牂牁夜郎國地,古代就有彝族居住。
唐貞觀四年(630),置琰州,領始安等縣,始安縣治西堡(今普定馬場),是今普定境內建立的第一個建制縣。唐中葉以後,今普定為羅甸國普里部所轄。五代,屬始安縣,部分為望江縣領有。
宋朝時屬夔州路始安縣、望江縣地。
元憲宗七年(1257),普里、普定歸附,以其地置普定萬戶,不久改為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此為「普定」二字首次作為行政區名稱出現,也是普定縣名來歷。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為羅甸安撫司,隸四川行省,後改隸湖廣行省。次年復改隸四川行省。二十九年(1292),復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大德七年(1303),改為普定路,隸屬不變。至正十一年(1351),以原普定府親轄地置普定縣、安順州、達安州、和宏州、習安州。今普定分屬安州、和宏州、安順州、普定縣所轄。
明洪武十四年(1381),築普定城。十五年(1382),置普定衛,旋升為普定軍民指揮使司,隸四川都司。普蓮花古洞定府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習安州並入安順州,升普定府為普定軍民府,改隸四川布政司。十八年(1385),廢普定軍民府,普定縣並入安順州,隸雲南布政司。十九年(1386),置寧谷、西堡、十二營、康佐、募役五長官,皆隸安順州(十二營、西堡皆位於今普定境內,十二營稱謂沿用至今)。二十五年(1392),將雲南布政司所屬的安順、鎮寧、永寧、西堡、十二營改隸普定衛,屬四川都司。正統三年(1438),安順州直隸貴州布政司,寧谷、西堡屬之;十二營屬鎮寧州,隸貴州布政司。普定衛改隸貴州都司。成化中,徙安順州於普定衛,州、衛同城治理。萬曆三十年(1602),升安順州為安順軍民府,今普定屬其轄地。崇禎三年(1630),屬貴州都司。
清康熙十年(1671),改普定衛置普定縣,隸安順軍民府。二十六年(1687),改安順軍民府為安順府,裁定南所入普定縣。
民國元年(1912),撤普定縣,並入安順府。二年(1913),恢復普定縣,改安順府為安順縣,普定縣治所移定南(今普定城),屬貴西道管轄。
民國三年(1914),普定縣移治定南,以原普定縣部分屬地為根本,劃撥安順、鎮寧、郎岱、織金、平壩等縣插花地組成新的普定縣,縣名沿用至今。
民國九年(1920),廢道直屬省。二十四年(1935),改屬(安順)第二行政督察區。二十七年(1938),改隸(興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安順專區,今屬安順市,縣建制沿革至今未變。
Ⅶ 普定縣的民族文化
布依族織錦
布依族織錦,是布依族的一種傳統工藝,錦面類似絲綉,但卻是在古老的織機上,用染好的青色或藍色絲線作經,以五顏六色的絲線為緯,經過精挑細插,數絲穿梭紡織而成。布依織錦圖案精細協調,美觀大方,創作新穎,立體感強。原用於服裝裝飾,現已開發用作壁掛、沙發巾、旅遊包等,成為了布依族名貴的美術工藝品
布依織錦主要分布在普定縣境內的布依族村寨,尤以城關鎮隴戛村最有特色。
苗族跳花
苗族跳花又叫跳花場,我縣的苗族跳花日期大多在正月至二月菜花初綻,春播即將來時或者古歷七月中旬舉行,一年兩次苗族跳花,形成了普定獨特的苗族文化。苗族人的跳花,最初是祈求風調雨順,莊家豐收,演變到了後來,也就成了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
普定境內的花坡,花場主要有猴場鄉的仙馬、下老鼠、猛正、猛舟村、坪上鄉的沙戈村、和平村,補郎鄉的等堆村貓洞鄉的月亮村、又奮村萊格都村等,跳花不分流派,是所有苗族同胞的盛大節日。
苗族蘆笙舞
蘆笙是苗族一種古老的竹製笙管樂器,其舞曲節奏感很強,富有感染力。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鳴筒四部分組成。笙斗用松木或杉木製作,規格不同,短的20厘米,長的可達2至3米。蘆笙管一般用細而長的竹子製作,通常為六管,音調為羽、宮、商、角、徵、羽六個音,屬於五聲音階,後來也發展到六聲、七聲音階。
蘆笙音色圓潤,曲調歡快活潑;苗族蘆笙舞技藝高超,風格多樣。蘆笙舞和蘆笙伴隨著苗族人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苗族人製作的蘆笙,手藝精湛,堪稱一絕,六個音調,樂聲千變萬化。身著麻布衣服,生性粗曠質朴的苗家漢子,跳起蘆笙舞來,邊跳邊吹,走、移、跨、轉、立、踢、勾、翻的表演絕技。
普定的苗族蘆笙舞,主要分布於普定縣坪上鄉的革渣村、硝硐村、豐林村、貓洞鄉的又奮、來格都等苗族村寨。
Ⅷ 普定縣的歷史民俗、游、吃、住、購
普定縣位於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的黔中腹地,屬貴州省安順市,東與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安順市開發區宋旗鎮相接,南與安順市開發區么鋪鎮、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木崗鎮相鄰,西靠六枝特普定縣區龍場鄉、畢節地區織金縣白泥鄉,北與織金縣熊家場相毗。普定縣城距安順28公里,距貴陽118公里。普定縣行政轄區東西長51.4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面積1090.49平方公里。普定縣的行政區劃為5鎮6鄉,317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漢族為全縣總人口的80%左右,苗族、布依族是境內的主要少數民族。2007年,全縣年末常住人口有43萬人。 漢、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共同締造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民間文化。
普定氣候宜人,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季風交替明顯,全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干秋涼,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少,輻射能量低。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日照時數1164.9小時,無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屬全省三大降雨中心地區之一。
處於貴州西線旅遊中心的普定縣,境內山川秀美,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古跡、名勝、洞穴與紅楓湖、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等一批國家級風境名勝區連成一片。省級風景名勝區夜郎湖蜿蜒42公里,水域面積21平方公里,湖光山色如詩如畫,集山、水、林、洞、民族風情為一體,已成為旅遊休閑的好地方。境內有一萬六千多年歷史的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蓮花古洞、化處空山、玉真山寺、西堡古屯、猴場「平訟摩崖」石刻、「大明定南所」石刻等景點將隨著普定旅遊業的開發和興起重放光彩。
蓮花古洞
位於縣城東北約8公里的馬嶺半坡,距公路1公里左右, 普定縣
民國時期即成為名勝。洞口雕刻有國民黨貴州省主席楊森題字的「蓮花名洞」四個大字,洞中有天窗三個,一窗一洞,風景各自不同,千奇百怪,引人入勝;洞內還有眾多名人手跡石刻,著名書法家任可澄先生就曾題字「水流花放,岳聳蓮披」每字各一米見方,蔚為壯觀。主要以游覽洞穴奇觀為主。
普屯壩
普屯壩高山草原風情旅遊區,位於普定縣城東北部猴場鄉,距城區42km 普定縣
為貴州山區地形中罕見的高山草原,普定海撥最高點(1850米),方圓6.8km2 ,頗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之勢,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主要游覽項目有:徒步攀登,野外露營,戶外游覽,觀賞。 仙馬苗族風情,傾聽仙馬苗族民間合唱團無伴奏多聲部合唱;主要游覽景觀有:明代「撫按明文」摩崖石刻,後沖小石林,高原特色民居,楊家寨河谷風光、仙馬苗族村寨等。
穿洞古人類博物館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有文物陳設室、管理辦公室、停車場等。展示距今16000年前古人類生活遺跡。出土大量骨器、石器及兩個完整古人類頭骨化石,與北京「山頂洞人」,雲南「元謀人」齊名,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
楓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護區
天然植物公園。為安順地區僅存的原始森林,方圓5公里。因深秋時節遍山紅葉,遠觀似火,頗為壯觀,故而得名,區內有冰前期活化石銀杏,大量國家級保護樹種及貴州罕有的多種樹種等,其主要游覽景點有:豐林村、龜山、火焰山、楓溪、雲山等處;主要觀賞其自然山林景觀、幽靜澗谷景觀、苗族風情展示,植物科普考察等。
夜郎湖
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縣城西北部,距城區7公里,安順35公里, 普定縣
如一幅天然「潑墨山水畫卷」。全長42公里,蓄水4.2億立方,水面最寬處2.5公里,時為貴州省第二人工湖,水質優美,盛產各種魚類;湖區兩岸山峰秀麗挺撥,河道曲折有致,以峽奇、峰險、幽美、靜謐為主要特點。
普定「取普里底定之義也」。普里為部落名。 普定,普定之名在歷史上出現較早,在建置上與今安順市密切相聯。古為牂牁夜郎國地,古代就有彝族居住。 唐貞觀四年(630),置琰州,領始安等縣,始安縣治西堡(今普定馬場),是今普定境內建立的第一個建制縣。唐中葉以後,今普定為羅甸國普里部所轄。五代,屬始安縣,部分為望江縣領有。 宋朝時屬夔州路始安縣、望江縣地。 元憲宗七年(1257),普里、普定歸附,以其地置普定萬戶,不久改為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此為「普定」二字首次作為行政區名稱出現,也是普定縣名來歷。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為羅甸安撫司,隸四川行省,後改隸湖廣行省。次年復改隸四川行省。二十九年(1292),復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大德七年(1303),改為普定路,隸屬不變。至正十一年(1351),以原普定府親轄地置普定縣、安順州、達安州、和宏州、習安州。今普定分屬安州、和宏州、安順州、普定縣所轄。 明洪武十四年(1381),築普定城。十五年(1382),置普定衛,旋升為普定軍民指揮使司,隸四川都司。普定府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習安州並入安順州,升普定府為普定軍民府,改隸四川布政司。十八年(1385),廢普定軍民府,普定縣並入安順州,隸雲南布政司。十九年(1386),置寧谷、西堡、十二營、康佐、募役五長官,皆隸安順州(十二營、西堡皆位於今普定境內,十二營稱謂沿用至今)。二十五年(1392),將雲南布政司所屬的安順、鎮寧、永寧、西堡、十二營改隸普定衛,屬四川都司。正統三年(1438),安順州直隸貴州布政司,寧谷、西堡屬之;十二營屬鎮寧州,隸貴州布政司。普定衛改隸貴州都司。成化中,徙安順州於普定衛,州、衛同城治理。萬曆三十年(1602),升安順州為安順軍民府,今普定屬其轄地。崇禎三年(1630),屬貴州都司。 清康熙十年(1671),改普定衛置普定縣,隸安順軍民府。二十六年(1687),改安順軍民府為安順府,裁定南所入普定縣。 民國元年(1912),撤普定縣,並入安順府。二年(1913),恢復普定縣,改安順府為安順縣,普定縣治所移定南(今普定城),屬貴西道管轄。 民國三年(1914),普定縣移治定南,以原普定縣部分屬地為根本,劃撥安順、鎮寧、郎岱、織金、平壩等縣插花地組成新的普定縣,縣名沿用至今。 民國九年(1920),廢道直屬省。二十四年(1935),改屬(安順)第二行政督察區。二十七年(1938),改隸(興仁)第三行政督察區。
盡管城小,可普定的夜晚還是繁鬧的。天黑後,縣城街道旁微弱的燈光下,各色商點依然在營業,細細看去,甚至還有簡陋的歌廳。最活躍的商點,是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小吃攤,價格異常便宜,大多都要開到凌晨。店家雖微利經營,因還有錢可賺,所以也忙裡忙外,接待熱情,囿樂其中。那城那人,雖沒更深的接觸與交流,但睹過這些,內心還是感到很親切。9年屬安順專區,今屬安順市,縣建制沿革至今未變。
Ⅸ 普定縣的建置沿革
普定「取普里底定之義也」。普里為部落名。普定之名在歷史上出現較早,在建置上與今安順市密切相聯。古為牂牁夜郎國地,有彝族居住。
唐貞觀四年(630),置琰州,領始安等縣,始安縣治西堡(今普定馬場),是今普定境內建立的第一個建制縣。唐中葉以後,今普定為羅甸國普里部所轄。
五代,屬始安縣,部分為望江縣領有。
宋朝時屬夔州路始安縣、望江縣地。
元憲宗七年(1257),普里、普定歸附,以其地置普定萬戶,不久改為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此為「普定」二字首次作為行政區名稱出現,也是普定縣名來歷。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為羅甸安撫司,隸四川行省,後改隸湖廣行省。次年復改隸四川行省。二十九年(1292),復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大德七年(1303),改為普定路,隸屬不變。至正十一年(1351),以原普定府親轄地置普定縣、安順州、達安州、和宏州、習安州。今普定分屬安州、和宏州、安順州、普定縣所轄。
明洪武十四年(1381),築普定城。十五年(1382),置普定衛,旋升為普定軍民指揮使司,隸四川都司。普定府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習安州並入安順州,升普定府為普定軍民府,改隸四川布政司。十八年(1385),廢普定軍民府,普定縣並入安順州,隸雲南布政司。十九年(1386),置寧谷、西堡、十二營、康佐、募役五長官,皆隸安順州(十二營、西堡皆位於今普定境內,十二營稱謂沿用至今)。二十五年(1392),將雲南布政司所屬的安順、鎮寧、永寧、西堡、十二營改隸普定衛,屬四川都司。正統三年(1438),安順州直隸貴州布政司,寧谷、西堡屬之;十二營屬鎮寧州,隸貴州布政司。普定衛改隸貴州都司。成化中,徙安順州於普定衛,州、衛同城治理。萬曆三十年(1602),升安順州為安順軍民府,今普定屬其轄地。崇禎三年(1630),屬貴州都司。
清康熙十年(1671),改普定衛置普定縣,隸安順軍民府。二十六年(1687),改安順軍民府為安順府,裁定南所入普定縣。
民國元年(1912),撤普定縣,並入安順府。二年(1913),恢復普定縣,改安順府為安順縣,普定縣治所移定南(今普定城),屬貴西道管轄。三年(1914),普定縣移治定南,以原普定縣部分屬地為根本,劃撥安順、鎮寧、郎岱、織金、平壩等縣插花地組成新的普定縣,縣名沿用至今。九年(1920),廢道直屬省。二十四年(1935),改屬(安順)第二行政督察區。二十七年(1938),改隸(興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安順專區,今屬安順市,縣建制沿革一直未變。
2000年,普定縣轄4個鎮、3個鄉、4個民族鄉。
2003年,普定縣轄5個鎮、6個鄉(其中4個民族鄉),317個村委會、8個居委會。
Ⅹ 安順歷史文化
安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甲類旅遊開放城市,安順市是貴州省第三大城市,全國唯一的「深化改革,促進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加快發展」改革試驗區,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貴州歷史文化名城,是「貴州加快發展的經濟特區」,2009年度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世界喀斯特風光旅遊優選地區,全國六大黃金旅遊熱線之一和貴州西部旅遊中心。
安順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貴州省最早設立縣治的古城之一。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安順為古牂牁國北部中心,稱夜郎邑;
戰國初期,牂牁北面夜郎部落興起,將牂牁國君及部落驅逐到苴蘭(今福泉一帶),從而建立夜郎國,當時安順也是夜郎國首邑。戰國時楚頃襄王派將軍庄蹻率軍西征雲南,夜郎王歸降;
北方強秦乘虛攻佔今貴州東部,切斷庄蹻歸路,於是庄蹻便駐留雲南自立為王,統治夜郎諸國;
秦統一後,安順被劃入象郡北部地域。漢武帝時,籠絡羈縻夜郎君長,授與其王印,此即小夜郎;[1]
漢成帝時期,各君王爭雄不服朝廷,被漢滅,至此牂牁國歷時540餘年,夜郎國歷時250餘年後宣告滅亡;
三國時盧鹿部蒙族的濟火因助漢廷平叛有功,漢遂封其為羅甸王,賜普里部統治;
魏晉時期漢族官宦入駐貴州,此時期政區名稱頻易,牂牁郡即被分割為牂牁、夜郎、平夷三個小郡,安順仍隸屬於夜郎郡;
唐中葉封普里部君長為普寧郡王;
宋時為紹慶府,羈縻二十二個小州,安順稱普寧州;
元憲宗七年(1257),普里部歸附朝廷,隸屬於曲靖宣慰司;
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任命普定女總管適爾為普定府土知府,許世襲;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率軍經貴陽、安順、普安入滇掃清元朝殘余勢力。據《大定志》記載「普定衛明建城碑記,安陸侯吳復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欽依旨於普定府選擇地名阿達卜建築城池,洪武十五年閏二月十七日完備。」鑒於安順地理優勢,明朝廷在衛城時,即著手以安順取代普定土府和安順土州城的地位,洪武十六年(1383)、十八年(1385)分別撤普定府和普定縣,將習安州並入安順州;
萬曆三十年(1602)升安順州為安順府,府、衛同城。由於地利之便,安順成為黔中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清順治十七年(1660)設總攬雲貴軍政大權的雲貴總督,總督駐地一在雲南曲靖,一在貴州安順;
康熙元年(1663)罷去雲貴總督,劃雲南、貴州二省歸平西王吳三桂管轄,改設貴州總督衙門於安順,到康熙五年撤貴州總督,設雲貴總督,移駐貴陽;
康熙六年(1667)貴州提督自貴陽移駐安順;
民國三年(1914)安順府更名為安順縣;
1949年11月22日,中共安順臨時縣委、縣人民政府建立;
1958年設置安順市,市、縣分治,年底撤縣並市;
1963年恢復安順縣名;
1966年市縣第二次同城分置;
1990年合並縣市稱安順市;
2000年6月設地級安順市,原縣級安順市改為西秀區。新的安順市轄一區、五縣、三個特區,即:西秀區;普定、平壩、鎮寧、關嶺、紫雲縣;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黎陽高新技術工業園區、黃果樹風景名勝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