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不結盟運動歷史意義

不結盟運動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4 23:48:43

⑴ 亞非會議、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的重大意義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擁有115個成員國的鬆散的國際組織,它成立於冷戰時期,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聯合國中三分之二的會員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結盟運動國家。不結盟運動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南斯拉夫、埃及、尚比亞、阿爾及利亞、斯里蘭卡、古巴、印度、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和馬來西亞舉行了13次會議。

「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1955年舉行的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汗五國發起的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終於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共有25個國家的首腦參與了會議並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反對任何形勢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要求簽訂國際性的裁軍條約,消除經濟不平衡,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同時宣言還明確表態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西亞、古巴等國的民族解放斗爭,以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第二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64年10月在埃及開羅舉行,此時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47個,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和非洲新取得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次會議除了重申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立場外,將焦點放在了以巴沖突以及印巴沖突之上。

第三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1970年9月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這次會議發表的宣言與前兩次不同,著重批評美國和蘇聯(而不再是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霸權主義,盡管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會議最終還是通過了《盧薩卡宣言》,宣稱「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並指責兩個超級大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採取武力顛覆別國政府等手段。

第四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73年9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由於正逢世界石油危機,經濟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是這時的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一些出產石油的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已經擠身前次會議所稱的「富國」行列。

到第六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舉行時,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許多國家雖然依然表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政治的考慮:例如古巴始終是蘇聯忠實的盟友、越南戰爭中一些中東、東南亞的國家倒向美國;甚至連運動的創始國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質疑與蘇聯的關系曖昧。在古巴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因柬埔寨(當時被越南佔領)的地位問題發生了爭執,導致緬甸最終決定退出不結盟運動。

最近一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2003年2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這次會議的焦點是伊拉克問題。即將下台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南非總統姆貝基等人都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會議最後還通過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決議。

冷戰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其實也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各國的重心都紛紛從冷戰時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後冷戰時期的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組織,例如22國集團等,已經在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方面,發揮著比不結盟運動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巴西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都不是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會員;但他們在22國集團中都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角色)。

成員國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十分鬆散的國際組織,它不設總部及常設機構,起初甚至沒有定期的會議機制,直到後來才規定每3年舉行一次首腦會議,並由會議舉辦國擔任主席國,任期也是3年。目前不結盟運動共有116個成員國、15個觀察員國;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和聯合國是觀察員組織。

附:成員國,觀察員國,觀察員組織名單

成員國: 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白俄羅斯 | 貝里斯 | 貝南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札那 | 汶萊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柬埔寨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智利 | 哥倫比亞 | 葛摩 | 剛果 | 象牙海岸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多明尼加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加彭 | 甘比亞 | 迦納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宏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牙買加 | 約旦 | 肯亞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維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尼泊爾 | 尼加拉瓜 | 尼日 | 奈及利亞 | 朝鮮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秘魯 | 菲律賓 | 卡達 | 盧安達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馬里 | 南非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利南 | 史瓦濟蘭 | 敘利亞 | 坦尚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 多哥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庫曼 | 烏干達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烏茲別克 | 萬那杜 | 委內瑞拉 | 越南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2004年5月19日,塞普勒斯退出不結盟運動;2006年5月接納其觀察員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多米尼加兩國為新成員。),都為發展中國家。)

觀察員國: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巴西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克羅埃西亞 | 薩爾瓦多 | 哈薩克 | 吉爾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塞爾維亞和黑山 | 烏克蘭 | 烏拉圭

觀察員組織: 非洲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 聯合國

萬隆會議
萬隆會議

Banng Conference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反對殖民主義,推動亞非各國民族獨立的會議。又稱亞非會議。由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5國發起,邀請阿富汗、中國、柬埔寨、寮國、泰國、埃及、菲律賓、尼泊爾、伊朗、約旦、伊拉克、黎巴嫩、土耳其、葉門、沙烏地阿拉伯、越南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蘇丹、利比亞、賴比瑞亞、黃金海岸(今迦納)、敘利亞、日本、南越等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國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會義廣泛討論了民族主權和反對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及與各國經濟文化合作等問題。會議期間,某些原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一些國家製造紛爭和矛盾,並對中國發出詆毀性言論,企圖分裂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在中國和大多數與會國努力下,會議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和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亞非會議最後公報》,確定了指導國際關系的10項原則。這10項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會議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被稱為萬隆精神。

⑵ 簡述: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簡述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和影響: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內,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民族解放容斗爭的高潮,誕生了許多新興獨立國家;在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下,新興獨立國家在國際上仍然處於弱勢地位,甚至成為美蘇爭霸的戰場;新興獨立國家要求改變不合理的國際關系格局,積極謀求維護自身獨立、主權、發展與和平的有效途徑。
(2)標志: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不結盟運動的誕生。
(3)影響: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第三世界國家以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開始改變了由超級大國和西方大國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
不知道以上這些文字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⑶ 不結盟運動的標志的來源和意義是什麼

不結盟運動的會徽,圖案下方是一隻和平鴿,反映
了不結盟運動奉行的「不結盟、非集團」政策。

⑷ 不結盟運動在政治和經濟上各起了什麼作用

1.不結盟運動在政治上的作用:不結盟運動積極支持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與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堅決斗爭;不結盟運動以強權政治和反對霸權主義為重要內容,維護了民族獨立國家的主權獨立和世界和平。不結盟運動,堅持獨立自主、非集團的原則、堅持和平、中立、不結盟的宗旨、堅持反帝、反殖的方向,增強了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在當代歷史上,不結盟運動是爭取世界和平和穩定,為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而斗爭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不結盟運動在經濟上的作用:不結盟運動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交流,促進了世界的經濟發展。
不結盟運動從它興起之日起,就把國際經濟領域的斗爭作為其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民族解放斗爭的深入發展和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不結盟國家愈來愈認識到發展民族經濟、爭取國家經濟獨立的重要性。不結盟運動把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目標。它們認識到,要實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的經濟獨立」,必須徹底改變舊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關系。它們提出了建立「新的和公正的經濟秩序」的主張,肯定了「七十七國集團」提出的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口號,把它作為不結盟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戰斗綱領,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全球發展戰略」。不結盟運動國家在考慮經濟發展時,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強調了發展中國家的集體自力更生,推進「南南合作」。
不結盟運動成立於冷戰時期的1961年9月,目前有118個成員國、16個觀察員國家和9個觀察員組織。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會員國,絕大部分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總和佔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中國於1992年9月成為其觀察員國。其成員國:奉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獨立運動;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不與大國締結雙邊軍事協定;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

⑸ 不結盟運動的「非集團,不結盟」是什麼含義

不結盟運動並非真的不結盟,而是不和與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結盟的國家結成聯盟;
不結盟不是消極的中立,而是要積極地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冷戰」。

⑹ 評述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及其發展

60年代初形成的不結盟運動,堅持獨立自主、非集團的原則、堅持和平、中立、
不結盟的宗旨、堅持反帝、反殖的方向,增強了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在當
代歷史上,不結盟運動是爭取世界和平和穩定,為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而斗
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結盟運動的產生

不結盟運動所以能在本世紀60年代初興起是國際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反法
西斯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民族解放
運動和各國人民反帝、反殖革命運動蓬勃發展。中國革命的勝利和1955年萬隆會議的
召開,把亞、非民族解放運動推向了新的高潮。自戰爭結束至60年代初期,有40多個
國家先後擺脫殖民枷鎖贏得獨立。僅196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就有17個國家宣告獨立,
形成了著名的「非洲獨立年」。這些新獨立國家大都選擇了獨立、自主、不結盟的發
展道路。另一方面,老殖民主義者力圖保住自己的殖民利益;而美國則乘機填補「真
空」,推行新殖民主義政策。新老殖民主義的矛盾尖銳化、表面化。與此同時,正在
興起的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也在同美國爭奪亞、非、拉廣大的中間地帶。大國之間這
種爭奪勢力范圍的斗爭,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安全形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在這種形勢下,一些有聲望和有影響力的獨立國家的領袖,如鐵托、尼赫魯、納賽爾、
蘇加諾、恩克魯瑪等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或近似的國際意識,主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
第三世界各國政治和經濟的聯合,為反對新老殖民主義、反對大國干涉、保衛世界和
平而斗爭。
不結盟運動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發展起來的,而不結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結盟運
動的醞釀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如前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系發生的最
大變化之一就是亞、非一系列國家取得了獨立,為亞、非國家的團結和力量的凝聚創
造了新的國際環境。美帝國主義的世界霸權的衰落,則為亞、非國家擺脫美、蘇冷戰
和兩大陣營對峙局面,開展集團外交奠定了基礎。在此形勢下,鐵托、納賽爾、尼赫
魯於1956年7月18至19日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島舉行政治會晤。7月20日,3 國領導
人發表一項《聯合聲明》。《聲明》反對把「世界分成強有力的國家集團」,提出「
應該建立世界規模的集體安全」,「應該繼續並且鼓勵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國領袖之間
的接觸和意見交換」。其後,經過幾年的醞釀和討論,在1960年第15屆聯合國大會期
間,鐵托、納賽爾、尼赫魯、恩克魯瑪和蘇加諾在紐約會晤,協商召開不結盟會議事
宜。這5個國家的領導人被稱為「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1961年 2月至6月,鐵托訪問非洲9個國家,提出關於舉行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的
建議。在鐵托和納賽爾的積極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
汗5國發起(後來它們被稱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1961年6月間在埃及首都開羅
召開了由20個國家的代表參加的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的籌備會議。這次會議規定了參
加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的5項標准:
1.被邀請國必須執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政策,或者表現出與這一
政策相一致的傾向;
2.被邀請國必須一貫支援民族獨立運動;
3.它們不得是參與兩大陣營糾紛的集體軍事條約(軍事同盟)的成員;
4.它們不得是有大國參加的、捲入兩大陣營糾紛的區域性防禦條約或雙邊條約的
成員;
5.被邀請國不得贊成在其領土上為兩大陣營之一的利益建立軍事基地。
關於參加不結盟運動的 5項規定,使萬隆精神從深廣方面得到發揚。籌備會議決
定於1961年9月正式召開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
同年 9月1日至6日,首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舉行。25 個國家作為正式成員參加會議,3個國家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會議通過了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宣言指出:「只有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
殖民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都被消除……之後,持久和平才能實現」;不結盟國家「決
意協同作出努力來制止各種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它宣布
與會各國全力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西亞、古巴以及其他為爭取和維護民族獨
立而斗爭的各國人民。宣言要求各大國簽訂全面徹底的裁軍條約,以緩和國際緊張形
勢;認為「現在的軍事集團……不時引起國際關系惡化」,「不結盟國家應該參與有
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問題的解決。宣言要求消除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經濟不平
衡狀態,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穩定原料和初級產品價格;並建議立即建
立聯合國基本發展基金。宣言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會議
決定把這個宣言送交聯合國。
首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的舉行,標志著獨立於美蘇之外的第三種國際政
治力量即不結盟運動的形成。這一運動的形成和發展與整個國際斗爭格局的演變同步
進行,推動了國際政治力量由美蘇兩極向多極化方向轉化。不結盟運動所確立的不結
盟、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反帝、反殖的立場,以後受到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承認
和支持,從而促進了第三世界的興起和壯大。

不結盟運動的發展

不結盟運動形成以後,自1961年至1983年先後召開了 7次首腦會議。它們在反對
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促進亞非拉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在反對霸權主義、
國際強權政治和集團政治,維護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平等地位;在反對超級
大國侵略和戰爭政策,保衛世界和平和各國安全;在改革舊的國際經濟關系,建立國
際經濟新秩序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4年10月5日至10日,第2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
有47個成員國的代表團、10個國家和兩個組織的觀察員參加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關
於不結盟運動的下列策略原則:
1.爭取解放仍然處於附屬地位的國家,消滅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2.尊重各國人民的自決權,譴責使用武力阻撓這一權利的行使;
3.反對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
4.和平共處;
5.尊重各國主權及領土完整;
6.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原則不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解決爭端;
7.全面徹底裁軍:和平使用原子能,禁止一切核武器試驗,建立無核區,防止擴
散核武器和取消一切核武器;
8.反對軍事條約,反對在外國駐軍和建立軍事基地;
9.執行聯合國決議,使聯合國有效地發揮職能;
10.推動經濟發展和加強合作;
11.進行文化、科學、教育合作。
這11條策略原則,在一定意義上是整個不結盟運動的宗旨。它們在以後歷屆會議
中多次被重申,並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作出了相應的決議。這次會議還遵循上述策略
原則,通過了《和平和國際合作綱領》。與會的不結盟國家就反帝、反殖和保衛世界
和平問題表示了共同的立場。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際
緊張局勢和沖突的一個基本根源」。「殖民地人民可以正當地使用武力來充分運用他
們的自決權和獨立權」;「與會國保證……齊心協力給正在進行反對殖民主義和新殖
民主義的各國人民提供一切道義上、政治上或物質上的一切必要的援助和支持」。綱
領要求取消外國軍事基地,消除核威脅,停止軍備競賽。
1970年9月8日至10日,第 3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
行。參加會議的有54個成員國;8個國家和8個組織作為觀察員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
包括《關於和平、獨立、發展、合作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盧薩卡宣言》、《關於不結
盟和經濟進步的宣言》等一系列文件。
在前兩次首腦會議上,與會者的主要矛頭是針對老牌的帝國主義,要求「最後結
束殖民主義」,隨後又轉向美國的新殖民主義。進入70年代以來,由於美蘇兩國在第
3 世界的爭奪日趨激烈,構成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主要威脅,從這次會議起,與會的不
結盟國家把斗爭的主要矛頭針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特別是指向美國的霸權主義。兩
個超級大國受到指名或不指名的譴責。《盧薩卡宣言》第一次提出把世界分為「窮國
」和「富國」;指出:
「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對別國內
政的干涉,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使用武力和進行顛覆的威脅,這些做法都達到了令
人吃驚的程度,並成為經常的威脅」。宣言反對「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主張:「一
切主權國家都有權完全自由地決定自己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各方面的發展道路
」。以盧薩卡會議為標志,不結盟運動開始向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斗爭提出了公開的
挑戰。
70年代大批新獨立國家面臨實現經濟獨立以鞏固政治獨立的嚴重任務。不結盟運
動在政治領域進行反殖、反帝、反霸斗爭的同時,還必須在經濟領域展開斗爭。盧薩
卡會議成了這方面的轉折點。會議通過的宣言指出,許多新獨立的國家「仍然處在帝
國主義統治和新殖民主義的剝削下」,表示「爭取實現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經濟獨立
」,已經是不結盟運動的刻不容緩的基本目標。
按照盧薩卡會議通過的不結盟運動的組織形式走向制度化,每隔 3年召開一次首
腦會議的決定,1973年9月5日至9日,第4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阿爾及利亞
首都阿爾及爾舉行。參加會議的有75個成員國,10個國家和16個組織作為觀察員、3
個國家作為來賓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在阿爾及爾舉行的第 4次不結盟國家國家元
首和政府首腦

⑺ 不結盟運動的歷史

「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1955年舉行的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56年7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在南斯拉夫舉行會議,三國領袖共同宣言反對把「世界分成強有力的國家集團」。在四年後的第1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這三位領袖又與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和迦納總統恩克魯瑪在紐約會晤磋商建立美蘇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勢力。
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汗五國發起的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終於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共有25個國家的首腦參與了會議並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和宗旨,反對任何形式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標志著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會議簽訂了國際性的裁軍條約,消除經濟不平衡,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同時宣言還明確表態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西亞、古巴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第二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64年10月在埃及開羅舉行,此時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47個,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和非洲新取得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次會議除了重申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立場外,將焦點放在了以巴沖突以及印巴沖突之上。
第三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1970年9月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這次會議發表的宣言與前兩次不同,著重批評美國和蘇聯(而不再是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霸權主義,盡管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會議最終還是通過了《盧薩卡宣言》,宣稱「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並指責兩個超級大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採取武力顛覆別國政府等手段。
第四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73年9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由於正逢世界石油危機,經濟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是這時的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一些出產石油的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已經擠身前次會議所稱的「富國」行列。
到第六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舉行時,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許多國家雖然依然表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政治的考慮:例如古巴始終是蘇聯忠實的盟友、越南戰爭中一些中東、東南亞的國家倒向美國;甚至連運動的創始國之一的印度,也開始倒向蘇聯。在古巴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因柬埔寨(當時被越南佔領)的地位問題發生了爭執,導致緬甸最終決定退出不結盟運動。
冷戰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各國的重心都紛紛從冷戰時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後冷戰時期的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組織,例如22國集團等,已經在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方面,發揮著比不結盟運動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巴西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都不是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會員;但他們在22國集團中都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角色。
第13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2003年2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這次會議的焦點是伊拉克問題。即將下台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南非總統姆貝基等人都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會議最後還通過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決議。
2012年8月29日至31日於伊朗德黑蘭舉行的第16次不結盟運動峰會受到歐美國家的阻擾,但是伊朗依然成功召開,120國代表團抵達參與,10天後,9月7日加拿大以伊朗人權紀錄不佳與發展核武為由宣布斷交。

⑻ 不結盟運動含義

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它成立於冷戰時期的1961年9月,目前有118個成員國、16個觀察員國家和9個觀察員組織。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會員國,絕大部分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總和佔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中國於1992年9月成為其觀察員國。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不結盟運動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到2006年為止已經在前南斯拉夫、埃及、尚比亞、阿爾及利亞、斯里蘭卡、古巴、印度、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和馬來西亞等國舉行了14次會議。
不結盟運動的開展,成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萬隆會議後的第二個劃時代的里程碑。會議明確規定了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5個條件:
① 奉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的外交政策;
②支持民族獨立運動;
③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
④不與大國締結雙邊軍事協定;
⑤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
1961年9月1~6日,25 個國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正式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誕生。不結盟運動現有118個成員國、15個觀察員國,都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一貫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在國際事務中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並於1992年9月正式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

⑼ 首屆不結盟國家發生的時間歷史背景及歷史意義

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萌發於冷戰時期。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回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針答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抗殃及廣大中小國家的情況,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倡議下,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
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支持發展中國家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以及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的斗爭,堅持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治。不結盟運動的成立是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自強的新開端,在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和經濟發展、維護成員國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

閱讀全文

與不結盟運動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