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相關論文

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相關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27 23:38:49

『壹』 教師專業發展評價論文怎麼寫

我可以寫沒有問題

『貳』 論文:話題: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詳細

話題: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王立鳳: 教師的專業發展固然與其學科專業知識基礎、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等專業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專業之外的某些素質即非專業素質,也對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本文將著力闡述影響教師展業發展的非專業素質及相關問題。 文化素養 教育教學是極具綜合性的行為和藝術,賴以多元文化作為支撐,教師的綜合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質量,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師只有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承擔起歷史的、現實的重任,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 良好的文化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長期有意識地培養和積累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是不可或缺的,是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因此,有志於專業發展的教師,在深入專業領域研究的同時,要重視文化素養的形成和優化,做到既有知識又有文化。 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要反省、思考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對教學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進行反思,可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反思,也可以對教育理念和教育藝術進行反思。 反思是一種能力,是後天形成的個性品質,反思能力的形成,並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需要主體有意識地養成,以致形成良好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分析、審視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總結經驗,尋找不足,改革創新,進而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和發展。一方面,作為教師要積極地培養自己的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反思能力又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和個性特徵,因此要積極培養良性的反思能力和正確的反思觀,積極主動客觀地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教育改革要求教師養成經常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和能力,促使教師較快地成長為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師。 王瑩: 給教師一個良好的專業成長環境 在專業化成長的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成長環境,對於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在我看來,教師的良好成長環境應該具有以下特徵: 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一所好的學校,不僅要有優美校園,而且應該有充盈的人文氣息。學校領導應該視野開闊,胸襟寬廣,思想解放,理念先進;教師應該個性鮮明,志趣高雅,學識淵博,教藝精湛;學生應該求刻苦好學,積極進取。濃郁的人文氣息,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空氣。 擁有寬松的氛圍。首先要給教師「松綁」。教師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和豐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不能以刻板的制度去苛求教師,不能以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教師,而應該以更合理、更有效、更加人性化的標准去規范教師的行為;在要求教師為人師表的前提下,應該允許教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們在寬松自由、和諧民主的氛圍中修身養性、研究學問、提高水平,教好書、育好人 組織有序的培訓。按照學校的發展規劃,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該努力構建學習型組織,讓教師在學習型組織中不斷學習進修。要著眼於全體教師專業化成長,為教師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使之能充實專業知識、提高駕馭課堂水平、提升研究境界、完善自身人格。 顧章琴: 首先,我覺得是教師個人的價值觀。教師個人對於教學工作的興趣和理想價值觀及認同感是支持教師發展的原動力;反之,教師若缺乏教學志趣,則易對教學喪失熱情,從而對其敷衍塞責,這樣自然不利於教師的發展。例如,我們教師都要評職稱,這就對老師的學歷、文章發表等許多項目都要有要求,如果有的老師追求高一些,想早一些評到,他會認真參加函授學習或自學考試等,學習教育理論。通過這些途徑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平時,不僅認真鑽研教材,還勤於筆耕,經常寫一些教學心得、教學反思或教學論文等,在實踐中來不斷反思、總結,探索更好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師才會不斷向前發展。反之,有的教師對自己要求不高,追求不大,只是安於現狀,這樣就永遠不會進步、不會有創新,做了幾十年教師也就相當於做了幾年,只是一直在做重復的工作罷了。 其次,我認為是時間因素。我覺得時間資源是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日常的教學中,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授課任務已經很重,除了參與課堂教學之外還要花費大量時間用於備課、批改學生作業等。由於教師在學校中的工作任務過多、過雜,教師在整個在校活動中顯得雜亂而片段化,教師沉浸於繁雜的事務之中,窮於應付,事實上有時真的是缺少時間和精力對專業問題和教學經驗進行深入的反省和思考。此外,教師還要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等,教師正常的時間精力消耗殆盡。 王軍: 教師專業發展呼喚個性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本人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協同作用。 一個老師如果滿足於為衣食而教,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教書匠;如果他把教育當作事業,認真地去做其中的每一件事,那麼,他必然要去鑽研業務,去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去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反思教育實踐,追求教學藝術,不斷提升教育理念和素養,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這是教師的看家本領,沒有金剛鑽,就不能攬瓷器活。 再說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環境。要讓教師敬業愛崗,造就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和讓教師生活無憂的教育保障體制必不可少。教師要發展,需要一個寬松、民主的育人環境。有的學校一味地強調把「蛋糕」做大做強,規模經營,在教學上實行「大一統」,一樣的教學案例,一樣的課堂講授,一樣的練習和評講,一樣的測試與評價,把教育人類同於工廠生產產品,視學生為會說話的機器,教師也毫無個性可言。學校辦學要有特色,教師成長更應該有個性。 為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請多給老師們一點施展個性的時間和空間。 陳光華: 教師專業化成長,應該具有「長方體」素質。 「長」,一是指教師有鮮明的教學特色與專業特長。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積累經驗、吸取教訓、勇於創新,苦練教學基本功,提升業務素質,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二是教師應具有順合學校特色的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特色建設,起到帶頭與示範作用,將個人特色與學校特色緊密藕合,共同發展。 「寬」,一是指教師知識面要寬。一方面教師勇於和其它學科的擁抱,從「點性學習」到「線性學習」,提升對本學科知識的理解層次。另一方面要利用敏銳的觸角和目光,隨時關注知識的變化發展動態,及時捕捉新信息,創造更寬闊的思維空間。二是指教師要有寬容的教學氛圍,培養自信、樂觀、豁達的情趣,升華自己的情感,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交流平台。 「高」,一是指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崇高的職業道德,表現出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二是指教師要有前瞻的理念與高深的學識。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一個人一貧如洗,對別人絕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樣也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 蔣厚祥: 立志 認真 合作 學習 研究 要成為一名專業化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立志」、「學會認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研究」。 學會立志,合理立志,遠離浮躁,樹立矢志不渝、終生從教的理想,牽引自己不斷攀登個人潛能的高峰。當然,「立志」應該合理,而不該好高騖遠。 學會認真,嚴謹務實,養成克盡職守,精益求精的習慣,做教人求真的真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逐步形成,這無疑要求從教者要象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的善待每一位學生。 學會合作,雙贏共進,形成取長補短、相攜互助的協作氛圍,共創美好前景。知識經濟時代,告別了單槍匹馬闖天下的「孤膽劍客」時代而成為攜手並肩走天涯「聯手合作」的時代。 學會學習,與時俱進,養成苦耕不輟,終身學習的習慣,積極打造學習型組織。從某種角度說,學習已經成為每個現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格調。作為一名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學習尤為重要。 學會研究,探索反思,養成勤於思考,勇於創新的習慣,努力做專家型教師。「教師即研究者」是國際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理念。教師要想獲得持續性發展,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須在自己的從教生涯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改進。 陳萍: 每天進步一點 所謂「每天進步」就是永遠不停止前進的腳步,而不是今天進步大一點,明天就可以停下來歇息;更不是今天停下來歇息,明天再去努力。要知道滴水所以可以穿石,並不在於它的力量有多大,而在於她每天都在堅持不懈,終於,在某天,這小小的水滴穿透了堅硬的石頭。積沙之所以能夠成堆,也不在於它的數量,而在於它每天都在日積月累,長此以往直到形成一個巨大的沙灘。所以,我們應該堅持著這樣一個信念:只要自己每天在努力,每天都在進步,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教師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專業化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方式,提高教師專業能力、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已成為當務之急。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個:來自外部的推動力和內部的驅動力。 校本教研,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可以很好的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制定專業發展的目標,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師發展的內部因素。只有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教師才有可能每天進步一點。 明確專業發展的目標 ——以校本培訓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唐君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的影響,教師在職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給教師增加和補充新知識,在形式上也多採用「以學科課程為基礎」的培訓模式。許多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目標也不太明確,用到什麼補什麼、學什麼,缺乏系統的計劃,由此導致教師中的浮躁情緒,專業發展的慾望不強,也勢必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全面教學質量的提高。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以解決本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學校的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校本培訓則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如何實施校本培訓,不同的學校在內容的選擇、培訓的形式、管理等方面是有區別的。關鍵的著眼點應該是在促進教師個體發展的基礎上,推動教師群體的發展,由此促進學校的發展。作為學校,首先就要符合本校實際的培訓計劃,既要圍繞學校發展的整體目標而展開,要有充分考慮到學校中每個教師的需求,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認識,激發教師自覺參與學習、主動提高的願望與熱情。二是結合學校實際和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根據工作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反思、探討、研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強調個人的主動學習。只有主動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校本培訓的核心是教師的發展,假如教師只是被動的接受培訓則很難激發自身的發展慾望,必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學習、提高,尤其是通過解決問題的學習,使教師獲得自尊,獲得更多的認知,獲得更強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就能有效的級法人本身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四是結合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如舉行各種專題講座活動、交流研討活動,師帶徒活動,合作學習、課題研討等形式,同時在實施校本培訓中也可以根據發展的需要隨時調整培訓的形式與內容,以真正達到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校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目的。 卜彩霞: 提升自己 迎接挑戰 教師專業化對於教師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場挑戰。教師迫切需要塑造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緊緊抓住機遇。 學——打開窗子。今天的社會正朝學習型社會方向發展,知識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再加上遠程教育和網路的發展,「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已成為現實。這就要求教師——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僅鑽研精深的專業知識,領略前瞻的教學思想,還要涉獵社會自然網路,不自封,不自傲,終生學習,變「一桶水」為「長流水」。 做——邁開步子。「做」,不能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行動,而是以研究的態度去做,去實踐。研究教學課程,研究教學策略,研究試題的針對性和訓練量,更要研究學生,研究他們的心理、學狀、個性及轉化矯正的方法。在研究性的教育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獲得嫻熟的教學技工,形成適合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風格和模式。 思——開動腦子。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 = 經驗 + 反思」。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從沖動的例行行為中解放出來,批判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程序、教學結果等,不斷探索與解決自身與教學目的、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從而使自己朝「學者型」教師方向發展。 薛皎雲: 老師始終在忙,在校的時間遠遠多於在家的時間,無論是校長,還是班主任,身邊總有著忙不完的事:正常的教學,學生的安全、生活和學習進展,學校各種繁雜瑣細的事務及沒完沒了、名目繁多的會議。此外,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挑戰,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製作多媒體課件,設計互動環節等無疑耗去老師不少的精力。 因為忙,大部分教師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加上要時刻想著肩負的沉甸甸的責任,最終造成自身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自我發展的期望值越來越小,原本期望頗高的職業訴求漸漸化成無可奈何的一聲嘆息。從現實情況看,這種嘆息如果不加關注或引起注意,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老師個人或教師這一職業。小到一個學校的未來發展,大到一個民族的繁榮復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這是因為教師不僅是學校的教學和其他事務的執行者,而且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心靈的塑造者。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著一種時代精神和理想,承載著民族和國家發展的巨大期望。因此,相比起其他行業,教師職業的發展訴求顯得更為強烈也更有意義。 要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和發展環境,學校責無旁貸。實際上,教師和學生同樣面臨一個發展的氛圍或環境問題,而且前者綜合素質的實現程度往往關繫到後者綜合素質的提高程度,最終影響到教育的最終效果。而要幫助教師實現名師或大師的職業追求,學校就不能將教師看成無限的、廉價的、可不斷開採的資源,在最大限度地留給老師自由支配的時間之外,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為教師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成長環境,並注意搭建教師與外界溝通的平台,讓教師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利用各種條件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滿足其職業訴求。 另外,大多數教師對教師職業都持有很高的認同,認為這一職業是神聖高尚的。但是,他們也期許能得到更多的社會、他人的認同,家人、領導、同事的認同。只有這兩方面的認同真正合而為一,我們的教師才能更好施展自己的才能。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無論從歷史還是未來的角度,教師職業的確偉大,但高尚的職業並不意味著只有奉獻而一無所求。記得有一位老教師曾說:教師不是聖人、神人,其所做的每一件事並不都是高尚的,教師也需要工作之餘的休閑和娛樂,教師也要吃飯、睡覺和逛街……人們總是站在很遠的地方看待教師,卻沒有真正走近教師;人們總是對教師有許多的要求,卻每每總是忽視教師應得的回報。 現實情境下,教師的社會地位、職業認同離本該有的程度還有漫長一段旅程,這需要社會每個人的關注和行動,需要包括教育管理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關注並支持教師群體的職業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教師除掉目前纏在其身上的種種束縛,使教師能夠從教學之外的繁瑣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研、教學,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為教師發展奠定基礎 李旭紅 首先,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教師的學科專業水平與教育專業水平同步提升;要求教師既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又具有現代教育技術。這說明教師的專業實際上包括兩個專業:一個是學科專業,一個是教育專業。教學工作的這種雙重的學科基礎,使得教師教育在與其他專業教育相同的時間內既達到同等的學術水平,又掌握必備的教育學科知識。 其次,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時了解當今世界教育的發展動態。面對全球交流所帶來的人類知識和信息總體的加速增長和更新,教師應理智地順應全球化教育時代的開放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不斷從觀念上更新自己。不能再把單純的知識傳遞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也不可能再將自己視為知識的來源和權威,學習能使教師擺脫傳統對教師職業,對自身的習慣性定位,聽取和吸納各種意見,不斷學習,向教師群體學習、向學生學習,甚至向他國學習,以開拓自己的視野和胸襟。真正做到「崇真尚本」,以海納百川之氣度培養出各具特色的學生,從而容納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世界。 影響教師成長的幾個因素 余雲峰 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一名教師從入門到勝任工作,至少要3 年的教學實踐,到單獨承擔教學任務和嘗試創造性教學需4 至8 年,從成熟到最佳水平的發揮則需要8 至15 年,而到出成果階段則需要15 至30 年。因此,要成為一名教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教師的成長,需要教師心理上的成熟,教學藝術的精湛,教學理論的升華。教師的成長過程既受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制約,又受自身德、知、才、學、體等諸要素及其關系的影響。現就影響教師成長的因素總結如下: 一、影響教師成長的內部環境 1、愛崗敬業是教師成長的動力。 教師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很難設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會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學工作,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教師。而良好的教師職業理想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曲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許多青年教師剛進入學校時存在著「高理想」和「低現實」的矛盾,職業理想還有幻想的痕跡。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的磨煉,經過了反復的思想斗爭和教育實踐鍛煉,在工作幾年後才能確立教師的職業理想。所以,愛崗敬業將成為教師成長的動力。教師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願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 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教師。 2、勤奮好學是教師成長的根本。 (1)努力學好專業知識。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有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教師的學科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這是人們所普遍熟知的。 教師還要有一定教學經驗的積累,必須具有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要成為一名教師,努力學好這些知識是根本。 (2)努力學好教學藝術。教師的教學藝術和課堂駕馭能力,同樣也是通過勤奮學習、不斷積累教學過程而獲得的。 教學過程是不斷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學的成敗與教師的組織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在調查中不少青年教師向我們反映,由於缺乏組織活動能力,致使在教學中不知如何組織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往往顧此失彼,有時還鬧出笑話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組織活動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只有掌握好精湛的教學藝術,才算是一名優秀的教師,才有可能成為教師。 二、影響教師成長的外部環境 1.和諧的校園氛圍是教師成長的土壤。 教師要在一起和睦共處,必須形成一個健康、融洽、和諧、寬松、友愛、民主的心理環境,形成一個干群、同事、師生之間團結共進的人際環境,形成一個廣開言路,心理溝通,寬嚴適度,管理得當的工作環境。惟有如此,學校才能把優秀教師穩定下來,才能產生「良禽擇木而棲」的效應。惟有如此,才能使優秀教師領悟到自己的利益和學校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當自己的思想、業務和生活上的問題,能得到領導、教師和學生的關懷、幫助和體諒時,就會自覺地融合到這個群體中,並增加了對這一群體的依賴程度。這種關懷體貼會給青年教師以極大的精神力量,產生「士為知己者用」的凝聚效應。這可能是教師健康成長的最重要的條件。形成這種校園氛圍的關鍵在於學校領導,在於學校領導的整體素質。這種素質集中體現在「是強者」,「是能者」, 「是賢者」三個方面。是強者,則堅強,勇於進取,善於開拓;是能者,則能幹,懂教育,善教學,會管理;是賢者,則任人唯賢,公正,正派,善於感情投資。有了這片肥沃的土壤,教師才能茁壯成長。創設一個嚴謹有序的教育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手段。 2、合理的激勵機制是教師成長的肥料。 激勵就是使系統運動起來,使系統潛在的能量發揮出來。從學校管理的角度說,激勵就是激發教師的熱情,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的作用就是讓教師個人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提高工作成效。實踐證明:一個學校如果在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對教師的激勵,干好乾壞一個樣,就會人浮於事,人心渙散。如果運用激勵藝術,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競爭力度,教師就會有目標、有干勁。在激勵因素的作用下,教師內在的潛能得到激發,就會形成一股推動力、造就一種發展力。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師的工作行為的因素多種多樣,除管理環境包括該教師以前受過的訓練和教育、過去的知識積淀和任教的經驗以及先天的素質,他的工作表現好壞還要受教學設備和生活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制約,但是不管其他條件如何,激勵總是決定教師工作行為表現的首要因素。有了激勵,教師的發展就有了動力。 3、培訓、進修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 作為學校工作中時間最長,信息量最大,勞動量最大,活動量最大的教育教學工作,無疑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只有把培訓滲透到這個「中心」中去,教師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盡快的提高。可以通過「崗位」提高,通過「幫帶」提高,通過「講座」提高,通過「評價」提高,通過 「研究」提高,通過「撰寫」提高等內容提高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 (1)名師的「傳、幫、帶」。「名師出高徒」,這是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可以斷言,凡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名牌學校,均有一批為人師表、造詣頗深、見解獨到、才幹超群的名師。一方面,名師可以帶出一批高素質的青年教師,形成高素質的教師整體;另一方面,名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可以培養出一批出類拔草的優秀苗子。 (2)教師的進修、培訓。新課程在內容上作了更新,增加了許多反映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新進展、時代性較強的新內容。相比之下,教師的知識結構老化的現象就顯得十分突出了。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專」,而且要「博」,教師必須懂得一定跨學科的知識。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科學在不斷分化的同時,又呈綜合化的趨勢。基於此,新教材在編排時,強調了課程綜合化,強調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由於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不斷加強,因而教師要想透徹講解和分析某一專門學科知識,往往得借用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通過集中培訓、進修等渠道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帶領其他教師共同進步。 洪嵐: 環境因素。社會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心理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全社會對於教育與教師的地位與價值的的認識和看法,教育改革與發展對學校教育和教師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培養和發展的政策導向、獎懲機制等,作為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著教師的成長,特別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可以肯定,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對教育的宏觀重視,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挑戰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門重視和鼓勵教師成長發展的良好政策導向,將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空間。 學校因素。學校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場所,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學校的工作氛圍,領導的管理水平,學校的制度建設等,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學校是否營造一個寬松、開放的成長氛圍,是否制定目標規劃、明確教師的培養要求,是否實行民主管理、激發教師的自我發展需求,是否建立多種渠道、關注教師的成長,等等,將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群體因素。教師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師之中,群體組織對於個體成長的影響和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能否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教師群體的工作作風、人際關系、修養水平,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合作和競爭的狀態,直接影響著教師個體成長的心理環境,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 個人因素。個體因素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師對於職業價值的認識和追求,教師自主發展的需求和動力,教師應對教育改革挑戰的態度和能力,教師自身的專業結構如專業信念、專業能力、專業自覺等,是從根本上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制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因素無疑是多樣的,我覺得缺少發展空間和發展追求,可能是問題中的問題。促進中小學教師持續專業發展,是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積極探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本策略。 吳春琴: 教師專業發展必須是教師主動參與的、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過程,僅靠培訓、學習、交流是很難達到目的的,教育科研

『叄』 新課程實施中歷史教師怎樣實現角色轉變,歷史教學論文

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我有許多困惑,如學生很難動起來,師生之間的交流很難進行,從學生來講也有很多困難,一是受原來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習慣了老師講自己聽的方式。還有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在只有教材的前提下,把汲取知識的希望全部寄託於老師,他們對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掌握的很少,上網查找根本談不到。還有學生認為學習知識就是為考試而用,因此學習的激情和動力來自於被迫,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一堂課對學生來說只有負擔,沒有享受,對教者來說,留下的是很多的遺憾。我作為一線的歷史教學工作者,看到眼裡急在心裡,在經過自己的反思、研究和實踐之後,我發現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轉變自己的角色,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決。那麼在新課程實施中歷史教師怎樣實現自己的角色轉變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一,從教與學的角度看,歷史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想法設法設計好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學過程學生能有很高激情的去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學習資源,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 為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過程。誠然,教師在整個的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從備課到教法的設計,真格的就是一個典型的「總導演」。

第二,從教學組織來看,歷史教師應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要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針對相關問題多思考,勤動手,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興奮狀態,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允許有不同的認識,允許分組討論,決不可挫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當然教師要充分的駕馭課堂,不能忽視學生自主性和自律性弱的特點,使學生放任自流。還必須給予他們必要的約束,使之形成既嚴肅又活波,既民主又有限度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這個「總導演」的有力指揮下,學到新知識,課堂教學才能有高的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第三,從師生關系來看,歷史教師應由站在講壇上的獨角演員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平等的合作者。教師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參與、了解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從心理上直接縮小與教師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相關知識的探索中敢想、敢說,從而建立一種平等、尊重、發展的師生關系。針對不同意見的學生應以尊重、寬容和鼓勵的態度對待,尤其對持有獨特的新穎的見解和看法,有針對性地給予鼓勵和贊揚。但切忌為了尊重學生而對於他們課堂上的任何錶現或者所發表的任何觀點都不置可否的予以表揚和鼓勵,這樣的課堂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也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學習落後學生,在課堂上有意和他們進行知識的交流和溝通,使他們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後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結果。

多給他們一點愛心,多幫助他們,和他們建立起良好地師生關系。這樣對教學效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四,從與課程的關系看,歷史教師應由簡單的執行者轉化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者。例如,為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西安市幾所學校的老師採用了學案教學的方式,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藍本;在課堂上,老師要多方創設情景、問題導學、分組合作、成果展示和民主討論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老師追求的不再是片面的所謂安靜的秩序,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師生的合作學習中去。同時教師在處理與教材的關系時,則應由「教」教材轉為「用」教材;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教」與「用」不可偏廢,用教材是為了教,教材不是教的唯一可用材料,但是也不能否認教材的基礎作用和地位,因此要用教材,更要用好教材。而用教材的目的就是為了教,但是也不能完全受制於教材,為教教材而教。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所共同利用的最基本的教和學工具,因此教師在備課和講課時,不但要考慮自己,而且也應考慮學生如何運用教材進行學習,並把學生運用教材也列入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活動計劃之中。

如安排學生對教材的課文進行閱讀、理解和分析,對書中的地圖進行識別、運用,對補充的材料進行解釋和討論等。只有引導學生用好教材,才能實現教的目的和作用。

第五,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則應由單一化的考試成績評價模式轉向多元化的評價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客觀有效的評價。評價可以分為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評價要既重結果,更重過程。這里的評價,不是單純為了考核學生,更重要的是為了發現問題改進教學。因而,這種評價,評價的是學生的學,反映的卻是教師的教。所以教師對於過程評價更要注意。結果是過程的積累,抓緊過程評價有助於教師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避免在結果評價中才發現不可挽救的過錯。不管評價結果如何,教師對學生要多加以激勵,並客觀的指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和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評價反映出來的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要努力改進,講究教學效果,出色完成新課程規定的各項教學任務。

當然新課程教學過程實現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知識的儲備要應更充足,備課要更加充分,課堂調控應更加藝術,講授引導應更加精到等。使歷史教師角色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教師的角色定位好像球賽中的「場外指導」、「啦啦隊長」、「隨隊醫生」、「後勤部長」;電影拍攝中的「編劇」、「導演」;總之,教師角色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有正確的角色意識,正視現實,以開放的心態,盡快的適應並踐行於教學之中,更要注意,新課程的改革也離不開傳統教育的優秀成果,切忌「矯枉過正」和「邯鄲學步」。教學改革的目的在於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我們在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新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將傳統的優秀成果進行完美整合,繼往開來,實現歷史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

『肆』 如何寫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論文

對於教師專業化這一概念,我們應該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教師專業化主要是指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這一發展過程的實現不僅需要教師自身主動的學習和努力,以促進和提高自已的專業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環境的創設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確立嚴格的教師選拔和任用標准;建立教師專業組織和形成教師專業規范等。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其自身和外部環境這兩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而從靜態的角度來講,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一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這一發展的結果。因此教師專業化不僅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過程,而且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目標和發展趨勢,體現了對教師專業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肯定和認可。但是當前,盡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相比,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相對不足,並且相應其社會地位也未達到其他專業人員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教師職業正在由「半專業化」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專業化」成為未來教師發展的努力方向。作為小學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其與現代教學相適應、現代教學所需的各種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日新月異,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夠豐富,各種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我們很快感到不能得心應手。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進修,否則不能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會被學生問倒,也會削弱我們的威信。同時,一些新興學科的出現,也要求我們去不斷"充電",學生們所涉及的知識很寬很廣,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師不學習不鑽研行嗎?因此,教育的改革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知識結構。我們應該充分地學習掌握有關內容,理解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嘗試。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材的應用等等。並且在學習實踐過程中,邊總結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平時養成寫課後筆記的習慣,碰到好的內容及時總結成教學案例,這樣日積月累,我想一定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對於教學過程的滲透以及教學活動對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需求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愈來愈強烈,因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新課程注重學生研究性學習,它要求教師能夠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首先必須成為探究性的學習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學習經驗和實踐能力,去更好地指導、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另外,教師還要有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靈活有效的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數學教學活動中實驗的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學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後我會朝著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專業化的人民教師。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新世紀的教師不再只是教師匠,而是不斷地向學者型發展。

『伍』 教師專業發展小論文1200字

教師專業論文 主要看你是評職稱還是畢業用?

『陸』 「教師專業化發展」寫篇論文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境與希望
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 也是
我國教師教育改革所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但是 , 教師專業
化畢竟是一個源於西方的概念 , 而當前我們卻實行簡單的
「拿來主義」, 對於這個概念是否適用於當前的時代背景以及我國的國情 , 似乎很少有人進行過理性地審視。其實 , 當前對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們只
有採取直面這些困境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 才能更好地尋求
教師專業化的合理性及其發展方向。
一、教師專業化的標准
要判斷一種職業是否是專業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專業
的標准 , 以及「專業化」的程度如何。但當前學者們對於教師
的專業標准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比較典型的觀點有 :
利伯曼指出了專業應當滿足如下基本條件 :( 1) 范圍明
確 , 壟斷地從事於社會不可缺少的工作 ;( 2) 運用高度的理
智性技術 ;( 3) 需要長期的專業教育 ;( 4) 從事者無論個人、
集體均具有廣泛的自律性 ;( 5) 專業的自律性范圍內 , 直接
負有做出判斷、採取行為的責任 ;( 6) 非營利 , 以服務為動
機 ;( 7) 形成了綜合性的自治組織 ;( 8) 擁有應用方式具體化
了的倫理綱領。
霍勒指出專業的標准有六項 :( 1) 履行重要的社會服
務 ;( 2) 系統的知識 ;( 3) 長時間的理論與實際訓練 ;( 4) 高度
的自主性 ;( 5) 團體的倫理規范 ;( 6) 經常性的在職教育。
台灣學者馬信行認為專業的五個層面是 :( 1) 運用專門
知識 ;( 2) 提供專業服務 ;( 3) 具有專業自主 ;( 4) 接受專業教
育 ;( 5) 信守專業道德。
由此可以看出 , 雖然當前還沒有被學者們一致認同的
教師專業標准 , 但是上述學者的觀點中卻包含了教師專業
的幾個核心標准 :( 1) 專業服務 , 服務是一個職業的根本要求 , 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務放到了專業標準的首要位置。
( 2) 專業知能 , 這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訓練 , 是任
何一個職業想成為專業的基本條件。( 3) 專業自主 , 這是專
業的關鍵因素 , 其核心是掌握相應的專業權力。( 4) 專業制
度 , 這是專業的外在保障制度。( 5) 專業倫理 , 這是專業的內
在約束機制。
二、教師專業化的困境
在明確了教師專業的標准之後 , 我們就可以按此標准
對當前我國的教師專業化程度進行審視。然而 , 我們不無遺
憾地發現 , 當前我國的教師專業化面臨很多困境。
1、教師專業化的目的困境
服務是一個專業的根本要求 , 正如舒爾曼指出:「一個專
業首要的社會目的就是服務。專業工作者應是那些接受了教
育並且利用其知識和技能為不具備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大眾服
務的人。」任何一個專業獲得人們承認的根本原因在於其提供
了不可替代的優質的服務。然而, 在當前我國教育界對教師專
業化的探討中 , 很多人把實現教師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放在了
首要位置, 卻把如何更好地服務學生置於次要位置。這無異於
本末倒置, 造成了教師專業化的目的困境。
有學者認為 ,「傳統教師專業發展大多強調教師專業發
展的外在目的( 如促進學生發展 , 提高教育質量等) , 教師專
業發展的內在目的是為了教師個體人格的完善 , 為了教師
自我價值的實現」。
筆者對這個觀點不敢苟同。對於任何事物的工具價值
和本體價值以及外在目的和內在目的的劃分並不是絕對固
定的 , 關鍵在於從什麼立場來看。從表面看 , 促進學生發展
是教師專業化的外在目的 , 而完善自身人格、實現自我價值
則是內在目的 , 教師在其中實現了本體價值。而從實質來看 , 促進學生發展則應是教師專業化的內在目的 , 教師在此過程中實現了本體價值 , 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價值的實
現則是外在目的。
在當前這個時代 , 我國教師的服務意識還非常淡薄。教
師缺乏服務意識體現在缺乏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缺乏教為
學服務的意識、缺乏為家長服務的意識等方面。與此同時 ,
教師的奉獻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 從一些人宣稱「蠟燭精神」
已經過時便可見一斑。「蠟燭精神」代表著奉獻精神 , 在宣稱
「蠟燭精神」過時的背後其實質是否定奉獻精神 , 認為在強
調個體自我價值的時代奉獻精神可以拋棄了。殊不知 , 在任
何時代對任何職業來說 , 奉獻精神都是一個必備的要素。
2、教師專業化的知識困境
葉瀾教授認為教師的知識結構必須包括三個層面 : 第
一個層面是科學人文基礎知識 , 第二個層面是學科知識 , 第
三個層面是教育學知識。如果說教師對第一個層面的知識
掌握尚可的話 , 那麼學科知識的非專業性以及教育學的科
學性差則是教師專業化的嚴重障礙 , 這就造成了教師專業
化的知識困境。
( 1) 學科知識的非專業性限制了教師專業化的程度
一個專業對其知識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復雜的 , 甚至
是帶有壟斷性的 , 具有明顯的內行和外行的差異 , 正所謂
「隔行如隔山」。按此標准 , 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所需要的學科
知識顯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 更談不上壟斷性 , 而是每個受過
教育的人都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如果說有差異的話 , 也只
是存在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差異 , 並不存在像醫生或工程師
那樣對專業知識具有絕對壟斷的地位。當然 , 現在很多教師
都具備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學歷 , 他們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專
業知識可以說相當精深復雜 , 但問題是一旦他們成為中小
學教師之後 , 就會發現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基本無用武
之地 , 這就造成了「所學」和「所用」嚴重割裂的情況 ,這對於
像醫生、律師、工程師等專業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 2) 教育學的科學性差阻礙了教師專業化
如果說學科知識非專業性限制了教師專業化是無法避
免的 , 那麼教育學的科學性差則是阻礙教師專業化的根本
原因。教育學至今仍然是一門未成熟的學科 , 被戲稱為拼湊
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的「智慧的色拉」。作為
教師 , 他不僅要知道「教什麼」, 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
是在「如何教」這個問題上 , 教育學知識面對豐富的教育實
踐總是顯得極為貧乏 , 對解決復雜多變的教育問題總是力
不從心、捉襟見肘。
當然 , 這么說並不是指責教師的無能 , 而是由教師工作
本身的不確定性、情境性、復雜性及創造性等特點決定的。
對於生成性的教育情景 , 任何相對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
都是非常有限的。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生命 , 教
師不可能像工程師那樣依照設計藍圖按部就班地建造一座
大樓 , 不可能像醫生那樣有條不紊地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手
術 , 也不可能像律師那樣條分縷析、有理有據地進行辯護或
控訴 , 教師主體只能根據自己對教育的領悟、對以往教育經
驗的反思以及對教育情景的理智性判斷來創造性地運用。
而且由於教育效果具有內隱性、滯後性、非實證性等特點 ,
這就造成教師的育人不像醫生治療病人那樣能起到立竿見
影的效果。這就容易形成一種假象 , 即教育內行和外行在從
事教育工作時似乎產生的教育效果差不多。這在很大程度
上使教師的專業化打了折扣。
3、教師專業化的權力困境
專業自主是判斷一種職業是否是專業的關鍵因素 , 而
專業自主的核心在於掌握相應的專業權力。但是在科層組
織和專業組織這對矛盾面前 , 我們發現學校的科層權力明
顯壓制了教師的專業權力 , 這就造成了教師專業化的權力
困境。
學校科層權力戰勝教師專業權力的原因何在 ? 教師的
權力是一種知識性權力 , 它以教育學知識和緘默知識為其
權力基礎。但由於教育學知識和緘默知識並不被承認為是
成熟的科學知識 , 因此使得教師的專業權力只能是一種軟
權力 , 而學校科層管理人員的權力是一種行政性權力。因此
學校科層權力就是一種強大的硬權力。學校科層權力壓制
教師專業權力帶來的後果是 : 教師工作在一個官僚主義嚴
重、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壓抑的組織環境中 ; 教育改革總是自
上而下繞過教師這個真正的主體 , 並因此在實踐中屢屢流
於形式、異化和夭折 ; 教育管理者總是不顧教師的強烈反對
而實施那些符合現代性原則的外控式、效率至上的程序化
機制來管理、考評教師 ; 科層制對教學過程的集權控制使教
學變得越來越技術化 , 越來越喪失創造性。
由於科層組織與專業組織是一對經典矛盾 , 所以以上
這些後果在世界各國是普遍存在的 , 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比如在美國 , 有全國教育協會和美國教師聯盟兩大教師專
業組織 , 承擔著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 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
等使命。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教師組織 , 僅有的教師工
會也幾乎是名存實亡 , 這就使教師群體的權益得不到切實
保障。
4、教師專業化的制度困境
專業制度是教師專業化的外在保障。但是當前我國在
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教師的聘用、晉級、解聘制度等方面還
存在很多問題 , 這就造成了教師專業化的制度困境。
2000 年 9 月教育部頒布 《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 這
標志著教師資格認定在全國范圍內已全面展開。但是在具
體實施的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師范院校的畢業生
只要符合了所規定的學歷標准、達到普通話的要求就可以
拿到教師資格證書。因此 ,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實際上是
「學歷認定製度」, 而不是「資格認定製度」。此外 , 教師資格
認定偏重於對申請者的知識進行初步鑒定 , 而對於申請者
的教學技能 , 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沒有進行必要的
評估。於是 , 在現實中教師辱罵、體罰、虐待學生的情況頻頻
發生 , 甚至出現「禽獸教師」也就不是偶然了。這就提醒我們
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絕不能流於形式 , 而要對申請者的知、
情、意、行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綜合考查。
在修正、完善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的基礎上 , 還要在教師
聘用、晉級、解聘等方面建立起相應的制度。在中小學教師
的聘用上還廣泛存在著學校領導說了算的現象 , 甚至還存
在拉關系、找後門等不良風氣 ; 在教師的晉級制度上論資排
輩現象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 在教師的解聘上同樣是領導
的主觀意見占據主導 , 缺少科學的評價制度。
筆者認為 , 在中小學成立由若干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
師組成的專業委員會 , 負責對教師的聘用、晉級、解聘等進
行評估和監督 , 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式。
5、教師專業化的倫理困境
專業倫理對教師專業化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 因為倫理
是教育活動的靈魂。正如古德森所說:「教學首先是一種道德
的和倫理的專業 , 新的專業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為指導原
則。」而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規范倫理取代了德性倫理 , 這就
造成了教師專業化的倫理困境。德性倫理是出自個體德性的
倫理 , 是以個體德性為自因的倫理 , 它具有內在性、自律性和
超越性等特徵。規范倫理關注道德原則、規范實際的行為效
果, 但忽視對人本身的關懷, 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和道德危
機。現代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是規范倫理, 追求規范約束的完備
性, 德性倫理在現代性中被邊緣化了。
教育活動的內涵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訓練技能 , 更在於
主體間圍繞著知識、情感、價值展開教育性交往 , 以及在這
種交往活動的基礎上建構意義世界 , 它和德性倫理的內涵
是一致的。所以 , 教師職業倫理必須立足於德性倫理而不是
規范倫理。教師職業德性倫理的核心是對生命和教育意義
的領悟與踐履 , 其形態是自由境界而不是服從規范 , 其動力
是自我超越的意義感而不是對懲罰的恐懼感 , 其養成方式
是反思、體驗、領悟 , 而不是約束、強制、命令。教師職業要實
現專業化 , 就必須建構這種基於意義體驗的德性倫理。
然而 , 教師專業化所追求的德性倫理在現代性中是難
以形成的。在現實中 , 現代性通過工具理性、技術理性把教
師職業倫理異化為按照教學法規范和科層權力制定的管理
規范 , 用教學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識 , 以保證學生考試成功的
規范倫理 , 使教師職業自我意識和人生態度都充滿著工具
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傾向 , 這樣難以建構起基於個體意義體
驗的德性倫理 , 從而使教師專業化陷入了倫理困境。
三、教師專業化的希望
以上對我國教師專業化面臨的五大困境進行了剖析 ,
但並不意味著對教師專業化進行全盤否定。誠然 , 無論把教
師職業看作是「半專業」、「准專業」, 還是「形成中的專業」,
我們不得不承認 : 教師職業相對於專業化的要求還有不小
的距離。也許教師專業化只是教師職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 一
種理想 , 甚至只是一個烏托邦。但是 , 只要這是一種反映正
確方向的趨勢 , 只要這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理想 , 只要這是一
個必要的烏托邦 , 那麼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我們在困境中也看到了希望 , 希望來自於我們
換種視角看待教師專業化。第一種視角是以過程替代結果。
長期以來我們把教師專業化當作了一種靜態的結果 , 但把
教師的現狀與專業化的標准作一番對比之後 , 我們自然會
發現教師專業化存在諸多問題 , 假如我們把教師專業化看
作一種動態的成長和發展過程 , 那麼我們就會少一份浮躁
和指責 , 多一份從容和寬容。第二種視角是以手段替代目
的。一直以來我們似乎理所當然地把教師專業化當成了目
的。教師專業化本身就是目的嗎 ? 我們認為不是 , 教師專業
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 其最終目的是通過提升教師的專
業素質 , 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當然在這過程中
教師的生命價值得到了實現 , 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也自
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們把兩種視角結合起來看 , 似乎眼前
就豁然開朗了 : 雖然教師專業化只是一種手段 , 其本身並不
是目的 ; 雖然教師專業化可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 並不
一定有結果 , 但正是在這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中 , 教師專業化
無疑達到了它的目的。

『柒』 關於 歷史師范專業 的分析

單從專業來說,歷史學是個冷門專業,但是就業面卻很寬,老師、公務員、研究機回構等等。
由於學習歷史的學答生,知識面廣、內容豐富,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所以他們善於總結和借鑒好的東西,摒棄差的東西,所以他們較之別人,更容易成功。
當老師需要考教師資格證,像你們師范類的,畢業都會有的,這個簡單。公務員可以考,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成功的,一張報紙一杯茶,坐到六十歲。這種生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忍受的。
我建議最好的,還是考研。研究方向為考古學。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地大物博,很多東西都埋在地下了。需要傑出的人才,去發現他們,讓他們再一次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比如:秦皇陵、武則天墓、成吉思汗陵等等,都在地下呢。這一領域將來肯定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有能力可以開創一片天下的。當然收入也不菲的。
最終的,還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一句話說的好: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謝謝,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相關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