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面料的歷史發展

面料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7 23:37:24

① 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面料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文藝復興時期用作服裝面料的染織工藝也有很大發展。海上新航道的開辟和版新大陸的發現,使東權方古國的織錦、絲綢和印花棉布等高檔面料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從而也促使歐洲本土的毛料和天鵝絨等紡織品的奢華程度不斷升級。有些面料還在織錦和天鵝絨里織進了閃閃發光的金絲銀線,效果華麗而奇特。

② 衣料的演變歷史

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服裝形式發生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復,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

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上下不通縫、不通幅。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據記載,深衣有4種不同名稱:深衣、長衣、麻衣、中衣。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不僅表現於深衣和胡服。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採的社會生活相關。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啞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足穿笏頭履、高齒履(一種漆畫木屐),流行一時。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擻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 ,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③ 中國服裝面料的演變歷史

1.從「手經指掛」到踞織機。

先秦的紡織已從「手經指掛」中解放出來。(《黃帝內經》和《淮南子》記載「手經指掛」是指把一根根紗線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並把被兩根木棍綳緊的紗線綳勁,綳緊的縱向紗就成了經紗,一次橫線織入的紗就成了緯紗。當整個組成的經面被緯紗較之以後的織物也就編成善待甲骨文中的絲的形象文字,上下兩橫代表了兩根卷紗木棍,中間一橫是用來把經紗單、雙數分開來的大小木棍,即絞紗棒。周代,這個形象文字還演變成了「」就是「經」字的有 半邊,可見商周時期的織布不僅用絞紗棒分離了經紗單雙數,還採用了線棕裝置來提升經紗。織平紋織物是要有兩列線棕。紡織是通過線棕套環裝置分別把單、雙數的經沙聯系起來,把起或拉線棕,即形成織口,便於引入體紗。由於這種織機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進行製造的,故人們稱他為:「踞織機」。

原始織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密的三個方向的運動。它就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踞織機」。

2.斜織機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的織機有了較大改進和發展。江蘇泗洪曹庄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上有斜織機的型制。《詩經:爾雅、大車》雲「小車大車杼、軸其空」朱熹《詩經傳》解釋說「杼,杼緯者也,軸邊經者也」杼即梭子,軸是主經線的軸。

這種斜織機已經有了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應用杠桿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桿),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桿,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從而提高織布的速度。這種織機後人俗稱「斜織機」這樣改進以後,織工坐與機上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面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更重要的是斜織機已經採用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能用經紗到輥和織口。卷布導軸可以綳緊經紗,使經紗張力較為均勻,有利於得道平整的豐滿的布面,職工無需用雙腳抵住軸棍,既減輕了勞動強度,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後來,織機又不斷地得到改進。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山西萬榮)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遺制》這部著作中,給我們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卧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制,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從長期的織機修造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了各家之長,經過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部織機製造圖文並茂的著作。他對織機中的「每一器必離析其體而縷數之」,就像今天工廠里設計機器一樣,既繪有零件圖,又有總體裝配圖,並且說明了每個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說的,「分則各有其名,合則共成一器。」如羅機子是織造各種輕薄透明花羅織物的織機,在《梓人遺制》中繪製得相當清楚。羅機子身長七尺到八尺,橫槾外寬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織羅紋的絞紗機構相當奇特,由於它的形狀似「老鴉翅」而得名。在織羅的時候,老鴉翅管理絞經,作上下運動和左右移動,用絞經和地經互相絞纏,按花紋圖案,有規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經互相絞轉而形成椒眼孔的網紋。由於織布機上開口、投梭、打緯三個主要運動的進一步完善,織布的產量和質量大為提高。

紡車

要把麻、絲、毛、棉等纖維原料加工成紡織品,首先必須紡成紗線。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用「紡專」進行紡紗,所謂紡專,是由陶質或石質製作的圓塊,直徑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專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然後重復再紡,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這種紡紗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勞動,既吃力又緩慢,拈度也不均勻,產量和質量當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從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來看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一種手搖單錠紡車出現了,很快代替了紡專,成為紡織手工生產的重要工具。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紡車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從而紡紗功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並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此外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紆子。這是過去用紡專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搖紆。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和創新。從而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如圖2),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並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動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推動了設計的發展。

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就紡車來看,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現代的機器紡紗,除了最新的氣流紡外,它的機構形式還是離不開錠子和它的傳動。只是由於機械的動力大,錠子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罷了。把古代紡車和現代紡紗機相比,現代傳動錠子的滾筒就是紡車竹輪的替代,而所謂最新式的龍帶傳動,和大紡車的皮弦帶動更是同一個方式。它們的紡紗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摘自(紡織網) 從麻到棉紗是老百姓 貴族從棉到絲綢

④ 牛仔布的發展歷史

關於牛仔的發展歷史眾說紛紜, 1989年在瑞士召開的國際牛仔布生產研討會上形成回共識的是比較答權威的:

牛仔布最早出現在法國羅納山谷(RHONE)納梅斯(Nimaes)地區.1873年一位名叫 Levi stranss的法國人移居美國,在舊金山為加得福尼亞的礦工用厚的棕色帆布加工了第一條牛仔褲,牛仔褲從此在美國得名並流傳.

這家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牛仔公司,年銷售額達50億美元.

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LEVI'S採用靛蘭染料染色紗生產牛仔褲,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第一條拉鏈牛仔褲;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牛仔褲生產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到1974年市場推出第一條水洗牛仔褲;1978年牛仔服的水洗石洗新工藝形成;1986年,牛仔服水洗,化學洗新工藝形成;到20世紀90年代後,牛仔服演變成無階層區別的休閑時裝,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到上世紀未,牛仔服已經演變成時裝,在用料,水洗等各方面不斷推陳出新

⑤ 服裝面料的發展與演變史

中國服裝演變歷史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范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復雜。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間盛行全國。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電影明星等,在旗袍樣式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

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⑥ 布,的起源,歷史

無紡布,非織造布, 布 ―― 古代貨幣名稱,又稱刀布。 《管子·國蓄》:「先王為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托用於其重: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荀子·榮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 楊倞註:「刀布,皆錢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廣。」 《史記·平準書論》:「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司馬貞 索隱:「布者,言貨流布,故《周禮》有二夫之布。 《食貨志》貨布首長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錢也。《食貨志》有契刀、錯刀,形如刀,長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晉左思《魏都賦》:「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筭。」 「布」在壯語里是人的意思。「布土」譯成漢語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長的人。布土是與客人、外來人相對而言的。壯族的自稱有:「布土」或「濮土」、「布儂」、「布曼」、「布崬」、「布衣」、「布隴」等等。(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自古以來,人們用來織布的,通常只有兩種原料:一種是植物纖維,就是棉花和薴麻等,它們可以織成各種棉布和織物;另一種是動物纖維,那就是蠶絲和毛等,可以組成美麗的絲綢和呢絨。可是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增加了人造纖維等新的品種,特別是近年來增加了一種新的紡織原料,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毫無生命力的礦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頭。布是嫘祖創造的。 用石頭製成玻璃纖維,再織成布,叫玻璃布。由於它具有耐高溫、耐潮濕、耐腐蝕等許多特性,因此它越來越多地在電氣、化工、航空、冶金、橡膠、機械、建築、輕工業等部門,代替原來所用的棉布和綢緞呢絨。 堅硬的石頭為什麼也能像棉花那樣用來織布呢?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知道,用棉花織布是先將棉花的纖維紡成紗,然後經緯交叉,織成了布。 我們已經知道了石頭制玻璃的過程。石頭織布也可以說是石頭制玻璃的發展呢!因為石頭織布首先是將砂岩和石灰石等軋碎,放到窯爐里,再加進純鹼等原料,用高溫把它們熔化成液體,然後把它拉成玻璃纖維,再紡紗織成布。 玻璃是很堅硬而又很脆弱的東西,可是它拉成絲後,它卻變得很堅韌的了。玻璃絲越細,它的撓度和拉力就越大,在現代科學技術中,不但用玻璃絲織成玻璃布,還用玻璃絲來增強玻璃製品和塑料製品的牢度,就像在混凝土裡放入鋼筋一樣。玻璃纖維,今天已應用到最新的通信技術--光通信上面去了。有一種叫做"玻璃纖維管鏡",是用上千根玻璃纖維製成的管子,每根纖維直徑只有千分之一毫米,能反射光線,使它沿著管子通過。把它裝在照相機上,可以拐彎照相。
編輯本段古法染布
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了絞纈染布法,大理人稱其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折疊捆紮,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由於色漿用板藍根等植物製成,因此對皮膚沒有任何傷害。 目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色彩艷麗的各種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製品,給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貴州蠟纈 蠟纈始於漢代,盛於唐代。這種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狀蠟將圖案繪制在布上,再經染色後除去蠟質而成。 蠟纈的防染劑是黃蠟(即蜂蠟),它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盛產的藍草,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就可以用來染色了。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了傳統的蠟纈工藝,而且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衣服、傘套、枕巾等都是蠟染製成;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則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等處,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艷麗的多色蠟染。 ¤蒼南夾纈 夾纈布的顏色和圖案是用雕版夾印出來的:將布固定在兩塊鏤空版之間,在鏤空處注入色漿,解開鏤空版後花紋就出現在布上了。 與扎染、蠟染相比,夾纈的工藝更加復雜,因此經歷唐朝短暫的繁榮後,到了宋代,這種印染工藝就逐漸消失了,直到人們在浙江蒼南再次發現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蒼南宜山鎮八岱村盛產夾纈布。唐代宮廷用絲、絹、錦為主,蒼南夾纈雖不能與精美的唐代宮廷夾纈相比,但在印染工藝上仍保留傳統夾纈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區將夾纈布作為嫁女娶媳的必備品。目前,蒼南的幾位夾纈傳承人都已年過半百,傳統的染布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⑦ 古代緞類紡織是怎樣發展的

緞是一種比較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澤的絲織品。常用蠶絲及其他纖維用緞紋織成,經緯組織緊密,表面平滑、有光澤。

緞屬於比較好的蠶絲織品,真正的緞料都是桑蠶絲的。它的紡織特點是經緯絲中只有一種顯現於織物表面,並形成外觀光亮、平滑的絲織品。

緞類織物是絲綢產品中技術最為復雜、織物外觀最為絢麗多彩、工藝水平最高級的大類品種。其組織全部或大部分採用緞紋組織經絲略加捻,緯絲除縐緞外,一般不加捻。古代文獻中已出現緞,當時寫作「段」,但是很多人認為當時僅是作為絲織物的泛稱。比如元代法令文書的分類匯編《元典章》中工部有「段匹」條。又如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乃服》中對緞的記載:

凡倭段……經面織過數寸,即刮成黑色。

《元典章》和《天工開物•乃服》中的「段」,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緞,它是一種較為厚實的、具有緞紋組織的面料,正面光滑,色澤溫潤,風格高雅。

緞織物最初也叫紵絲,後來才改稱為緞,北京明代定陵出土的紵絲,就是做工、質地均極講究的五枚緞絲織物。

從我國紡織發展歷史上看,緞在我國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緞織物起於唐代,興盛於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

根據出土文物來看,緞織物最早出現在唐代。緞在唐代是絲織物的一大類,與羅、錦、綾、紗、縠並列,並有錦緞、綉緞、烏絲欄素緞等品種。

唐代還在緞的織造基礎上發展演變出獨具特色的緞紋組織。它是在斜紋組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組織特點是相鄰兩根經紗或緯紗上的單獨組織點均勻分布,且不相連續。緞紋區別於平紋和斜紋在於上線跳線更長,並且斜紋夾角更小,光澤更強,更光滑,更美觀。

因為緞紋組織單獨組織點常被相鄰經紗或緯紗的浮長線所遮蓋,所以織物表面平滑勻整,富有光澤,花紋有較強的立體感,最適宜織造復雜顏色的紋樣。

緞紋組織的這些特點與多彩的織錦技術相結合,成為絲織品中最華麗的「錦緞」。唐代右司郎中張元晏對一件緞制服裝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很能反映緞織物的特點和它的可貴之處:

雀鳥紋價重,龜甲畫樣新,纖華不讓於齊紈,輕楚能均於魯縞,掩新蒲之秀色,奪寒兔之秋毫。

宋元時期,緞織物達到鼎盛期。首先是兩宋遼金時期,緞的品種增加很快,如條紋緞、透背緞、拈金番緞、銷金彩緞、細色北緞等。這一時期的緞製品非常華麗,柔軟而有光澤,如果再同多彩的織錦技術相結合,就是絲織品中最華麗的「錦緞」。

到了元代,緞匹的種類頗多,有納石矢、青赤間絲、渾金搭子、通袖膝袖、六花四花、纏頂金緞子、絨錦、草錦等。出土的元代實物中有正反五枚暗花緞。

宋元以後,緞類織物日趨普及,不僅有五枚緞和各種變則緞紋,八枚緞也開始被大量應用。

到明清時期緞十分流行,包括我國著名傳統品種妝花緞、閃緞、宋錦緞、摹本緞。明代以前多五枚緞和六枚緞。清代開始有八枚緞,且應用較多,緞織物逐漸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緞織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動了我國古代絲織業的發展,豐富了我國古代絲織產品的種類,進一步改進了服裝面料的質地和工藝。同時,緞織物在歷史上也曾隨著其他物品輸出國外,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影響。

⑧ 中國服裝面料的演變歷史

1.從「手經指掛」到踞織機。

先秦的紡織已從「手經指掛」中解放出來。(《黃帝內經》和《淮南子》記載「手經指掛」是指把一根根紗線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並把被兩根木棍綳緊的紗線綳勁,綳緊的縱向紗就成了經紗,一次橫線織入的紗就成了緯紗。當整個組成的經面被緯紗較之以後的織物也就編成善待甲骨文中的絲的形象文字,上下兩橫代表了兩根卷紗木棍,中間一橫是用來把經紗單、雙數分開來的大小木棍,即絞紗棒。周代,這個形象文字還演變成了「」就是「經」字的有 半邊,可見商周時期的織布不僅用絞紗棒分離了經紗單雙數,還採用了線棕裝置來提升經紗。織平紋織物是要有兩列線棕。紡織是通過線棕套環裝置分別把單、雙數的經沙聯系起來,把起或拉線棕,即形成織口,便於引入體紗。由於這種織機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進行製造的,故人們稱他為:「踞織機」。

原始織機已經有了上下開啟織口、左右穿引緯紗、前後打緊緯密的三個方向的運動。它就是現代織布機的始祖——「踞織機」。

2.斜織機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的織機有了較大改進和發展。江蘇泗洪曹庄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著「慈母投杼圖」,圖上有斜織機的型制。《詩經:爾雅、大車》雲「小車大車杼、軸其空」朱熹《詩經傳》解釋說「杼,杼緯者也,軸邊經者也」杼即梭子,軸是主經線的軸。

這種斜織機已經有了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應用杠桿原理,用兩塊踏腳板分別帶動兩片線索,織工們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桿),分別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桿,前大後小,形似馬頭),前俯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織口。實行手腳並用,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樣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從而提高織布的速度。這種織機後人俗稱「斜織機」這樣改進以後,織工坐與機上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面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更重要的是斜織機已經採用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能用經紗到輥和織口。卷布導軸可以綳緊經紗,使經紗張力較為均勻,有利於得道平整的豐滿的布面,職工無需用雙腳抵住軸棍,既減輕了勞動強度,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後來,織機又不斷地得到改進。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山西萬榮)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遺制》這部著作中,給我們留下了立機子、華機子、羅機子和布卧機子等織機的具體型制,並且標明了裝配尺寸,闡明了結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從長期的織機修造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總結了各家之長,經過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部織機製造圖文並茂的著作。他對織機中的「每一器必離析其體而縷數之」,就像今天工廠里設計機器一樣,既繪有零件圖,又有總體裝配圖,並且說明了每個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說的,「分則各有其名,合則共成一器。」如羅機子是織造各種輕薄透明花羅織物的織機,在《梓人遺制》中繪製得相當清楚。羅機子身長七尺到八尺,橫槾外寬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織羅紋的絞紗機構相當奇特,由於它的形狀似「老鴉翅」而得名。在織羅的時候,老鴉翅管理絞經,作上下運動和左右移動,用絞經和地經互相絞纏,按花紋圖案,有規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經互相絞轉而形成椒眼孔的網紋。由於織布機上開口、投梭、打緯三個主要運動的進一步完善,織布的產量和質量大為提高。

紡車

要把麻、絲、毛、棉等纖維原料加工成紡織品,首先必須紡成紗線。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用「紡專」進行紡紗,所謂紡專,是由陶質或石質製作的圓塊,直徑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可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時,先把要紡的麻或其他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專盤,向左或向右旋轉,並不斷添加纖維,就可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到一定長度,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然後重復再紡,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這種紡紗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勞動,既吃力又緩慢,拈度也不均勻,產量和質量當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從出土的漢代文物中來看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一種手搖單錠紡車出現了,很快代替了紡專,成為紡織手工生產的重要工具。

漢代紡車,根據畫像石上所畫的形狀看,和明代《天工開物》上的紡車類似。這種紡車的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紡車上已經使用繩輪傳動,從而紡紗功效已經比紡專提高大約二十倍。證明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在工具機上使用繩輪傳動了。使用這種紡車,還可以加拈、並合比較均勻一致、不同粗細的絲或弦線。此外這種紡車,除了可以紡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製成緯紗用的紆子。這是過去用紡專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搖紆。

在紡績麻、絲、棉等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和產量,我國勞動人民不斷在實踐中創造和創新。從而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創造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又進一步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如圖2),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並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禎的《農書》中,除了對手搖和腳踏紡車作了全面總結外,更介紹了另外兩種新的紡車,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大紡車,它不同於舊的紡車的特點是:紡紗的錠子更多,達到三十二枚,這樣它的生產力就顯著增加。其次,大紡車的傳動已經採用和現在的龍帶式傳動相仿的集體傳動了。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動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是需要推動了設計的發展。

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就紡車來看,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現代的機器紡紗,除了最新的氣流紡外,它的機構形式還是離不開錠子和它的傳動。只是由於機械的動力大,錠子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罷了。把古代紡車和現代紡紗機相比,現代傳動錠子的滾筒就是紡車竹輪的替代,而所謂最新式的龍帶傳動,和大紡車的皮弦帶動更是同一個方式。它們的紡紗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閱讀全文

與面料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