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華北有哪些古城
長安
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東有華岳、西是太白,南依秦嶺,北臨渭水。歷史上先後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餘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左右,特別是強盛的 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秦中自古帝王州」,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其《秋興》詩中的名句。
秦中,即關中,是指以西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它東有函 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故稱關中。關中地區南部為我國南北 氣候地域的分界線——秦嶺,北部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滔滔渭水貫 穿其間,滋潤著兩岸膏腴的土地。包括長安在內的西起寶雞,東至 潼關的渭河流域,號稱「八百里秦川」。這一地區土地肥美,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自古以來享有「陸海」、「天府」的美譽。西安地區河流縱橫交錯,有「八水流長安」之說。「八水」即指徑、渭、 滻、灞、灃、滈、澇、潏等八條河流。關中地區自古號稱「四塞之國」,境內有關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同時,由關中東出函谷,可聯絡中原;西逾千隴,可溝通河西;南越秦嶺,可抵巴蜀、江漢;北上黃土高原,可進入陰山南北,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外向性。因此,西安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與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埃及的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他還居我國古代六大古都之首。答案補充 洛陽
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
洛陽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興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稱。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答案補充 北京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貫穿五大河,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俯中原,誠天府之國"。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答案補充 南京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南京位於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境內綿亘著寧鎮山脈西段,城東鍾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故有「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說。萬里長江自西向南滾滾而來,折向東去;秦淮、金川兩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兩湖氣勢雄渾、景色秀美。
秦淮,自晉以來即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如今已是膾炙人口:「煙籠寒水夜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南京被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② 華北地區指的是哪幾個地方
華北地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現時在政治、經濟層專面上指北屬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等三盟(市)。政治上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在三皇五帝時期,屬古九州之一的「冀州」,堯舜時期堯因洪水之災,分中國為十二州,虞舜以冀州南北太遠,於東北分置幽州、於正北分置並州,禹治水後復合為九州,屬冀州。
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在8°C-13°C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少於400mm,為半乾旱區域。
南北向為分南部、中部、北部,東西向分為東部西部。南部包括山西、河北兩省南部和河南、山東兩省黃河以北地區;北部指恆山和燕山山脈以北的山西和河北兩省北部地區;中部為恆山和燕山山脈以南至華北南部以北的京、津和山西、河北兩省中部地區;東側則以太行山山脈及延長線將華北劃分成東西兩部分。
③ 華北,華南區域文化
下面是一些有關中國區域劃分的相關內容和信息,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按行政區域劃分: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個省、區、市)。
2、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大連(4個省、市)。
3、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寧波、廈門、青島(10個省、市)。
4、中南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深圳(7個省、區、市)。
5、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5個省、區、市)。
6、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廈、新疆(5個省、區)。
中國經濟區域劃分
1 三大地帶
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
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自治區。
2 八區域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面積79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0696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歷史上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多,如資源枯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問題等。
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二市兩省。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127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
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3582萬。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系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本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2019萬。這一地區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
黃河中游地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內蒙三省一區。總面積160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863萬。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處內陸,戰略地位重要,對外開放不足,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總面積6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3085萬。這一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良,人口稠密,對外開放程度低,產業轉型壓力大。
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三省一市一區。總面積134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4611萬。這一地區地處偏遠,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對南亞開放有著較好的條件。
大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兩省三區。總面積39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5800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市場狹小,向西開放有著一定的條件
鑒於目前關於中國區域的各種劃分方法存在眾多弊端,不便於深入分析地區差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的課題報告《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分析》提出了劃分中國(大陸)區域的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把中國分為八大區域,即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報告指出,各地區在地域范圍、人口規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較大差別。大西北地區地域最為寬闊,西南地區人口最為眾多,東部沿海地區最為富庶。綜合各特徵,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實力、產業能力最強,市場前景最大,是中國21世紀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中國是一個大國,幅員廣闊,陸上國土總面積960萬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達12.8億。由於歷史和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中國各地區之間存在著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達37382元,而貴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兩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國的區域問題,必須把中國分成若干不同的區域。
20世紀50年代,有關方面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沿海和內地;60年代,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地區。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區域經濟研究的活躍和深化,人們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劃分方法。主要有:
(1)三大地帶。這一方法將中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地帶,但不同的時期,每個地帶覆蓋的地域范圍不同。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帶覆蓋的地域范圍逐漸被確定了下來。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自治區。
(2)六大綜合經濟區。包括東北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3)七大經濟區。包括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
(4)九大經濟區。這里有兩種劃分方法。第一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黃河中游流域、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中游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等。第二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北部沿海、北部內陸、東部沿海、東部內陸、中部內陸、南部沿海、西部內陸和西南內陸等。
(5)九個「大都市經濟圈」。包括沈大(沈陽、大連)、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石家莊)、濟青(濟南、青島、煙台)、大上海(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寧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吉黑(長春、哈爾濱)、湘鄂贛(武漢、長沙、南昌)、成渝(成都、重慶)等。
總的來看,目前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比較零亂。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較接受的是「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法。
區域劃分既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方便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和區域政策的分析。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國情,我們認為,為適應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國區域的劃分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空間上相互毗鄰;(2)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結構相近;(3)經濟發展水平接近;(5)經濟上相互聯系密切或面臨相似的發展問題;(5)社會結構相仿;(6)區塊規模適度;(7)適當考慮歷史延續性;(8)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型;(9)便於進行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
對照以上原則,可以發現,前面提到的各種劃分方法均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有的區塊過大,不便於深入分析區域差別;有的沒有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性,不便於搜集整理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數據;有的沒有考慮歷史延續性,提出的概念與常識不符;有的覆蓋的區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區域劃分。
根據以上原則,考慮到目前各種劃法的種種弊端,我們將中國大陸劃分為如下八大區域:
(1)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面積79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0696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歷史上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多,如資源枯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問題等。
(2)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兩市兩省。總面積37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8127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
(3)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3582萬。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系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4)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總面積33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2019萬。這一地區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
(5)黃河中游地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內蒙三省一區。總面積160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18863萬。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處內陸,戰略地位重要,對外開放不足,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6)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總面積68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23085萬。這一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良,人口稠密,對外開放程度低,產業轉型壓力大。
(7)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三省一市一區。總面積134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24611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對南亞開放有著較好的條件。
(8)大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兩省三區。總面積398萬平方千米,2001年總人口5800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市場狹小,向西開放有著一定的條件。
④ 華北地區包括那些省份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內包頭市、錫林郭勒市、烏容蘭察布市)。
華北地區,屬於自然地理分區,不是行政區,不隨著行政區劃調整而改變。華北、華北地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長城以南的中國的廣大區域。
在政治、經濟層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
(4)華北地區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在8°C-13°C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少於400mm,為半乾旱區域。
資源
華北地區人口稠密,煤、鐵資源豐富,同時還有金、鉬、鋁土等一批礦產資源。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產區。但水資源的嚴重不足已越來越明顯地制約著本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⑤ 中國歷史文化城中河北省有五地分別是什麼
截至2021年1月份,河北有六地,分別是:承德市、保定市、正定縣、邯鄲市、山海關區、蔚縣。
1、承德市
承德,是河北省地級市,河北省政府批復確定的河北國際旅遊城市、連接京津遼蒙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承德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河北省東北部,南鄰京津,北接赤峰和錫林郭勒,東西與朝陽、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相鄰,距省會石家莊435公里,距北京225公里。 是連接京津冀遼蒙的重要節點。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莊,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承德劃歸河北省,為省轄市。
承德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2、保定市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於河北省中心地帶、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保定與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歷來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自1669年至1968年三百年間,為河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區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保定地區為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市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3、正定縣
正定縣,河北省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里,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所在地。截至2019年,有國保10處、省保5處、縣保23處,館藏文物7672件。
4、邯鄲市
邯鄲,是河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河北省南部地區中心城市。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是晉冀魯豫四省要沖和中原經濟區腹心、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
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邯鄲臨漳縣先後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北宋,大名府成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為直隸省第一省會。
5、山海關區
山海關區,隸屬於河北省秦皇島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
山海關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名勝古跡薈萃、風光綺麗,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山、海、關、城、樓、湖、海、洞、廟種類齊全。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山海關已獲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中國長城文化之鄉、中國孟姜女文化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等稱號。
6、蔚縣
蔚(yù)縣,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
蔚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中國傳統村落名錄35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4處。
此外蔚縣還是中國文化先進縣、民間藝術之鄉、剪紙藝術之鄉、剪紙藝術研究中心、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城市、仁用杏之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⑥ 華北地區的區域歷史(從古代夏商周到近代2000年)
廣義現代華北指的是河北、山西、新疆、內蒙古、北京、陝西、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山東、青海、江蘇北部、四川北部、安徽北部等秦嶺一淮河以北地區。狹義現代華北指的是是河北、山西、內蒙古、北京、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地。(網路的說法,好像不太對,我記得內蒙不是華北啊)照你的說法應該是狹義華北。
先說都城,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大多數都城都在華北,其中河南: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陝西、:西周,秦、西漢、隋、唐。北京:元、明、清。(周時諸侯、十六國不算)
運河: 菏水,又名深溝。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於今山東定陶東北開深溝引菏澤水東南流,入於泗水,因其水源來自菏澤,故稱菏水。其故道相當今山東西南成武、金鄉北之萬福河。菏水的開鑿使原來互不相通的江、淮、河、濟四瀆得以貫通,成為中原地區東西往來的主要航道。 鴻溝,魏惠王九年(前361),自今河南原陽縣北開大溝引黃河水南流入圃田澤(今河南鄭州、中牟之間),又自圃田澤引水至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城北,繞城趨南,經通許、太康,注入沙水,再南至陳(今河南淮陽)東南入淮河支流潁水。鴻溝的開鑿聯結了河、濟、濮、泗、菏、瞧、潁、汝、渦等數條河道,形成黃淮平原以人工運河為幹流,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水運交通網。鴻溝水系的形成是先秦運河草創時期的總結。西漢建都長安,「河、渭漕天下、西給京師」,但是渭水流淺沙多,河多曲折,船行不便。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發卒數十萬開關中漕渠。自長安城西北(今陝西西安市郊魚王村附近)引渭水東流,截灞、沋諸水,經今西安、臨潼、渭南、華縣以北,至華陰縣東北之三河口以西注入渭河。全長三百餘里,歲運四百萬石以上。 蒗盪、浚儀渠,西漢重整鴻溝水系,自河南郡滎陽(今河南鄭州西北)引黃河水東流分為兩支,南支為蒗盪渠,東南入潁水而注淮;東南支自陳留南分流至陽夏(今河南太康)入渦水。又疏汳水為汴渠。在黃、淮之間組成扇形漕運水系。因同受黃河水補給,屢遭河患侵害。東漢漢明帝劉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遣王景治河以後,又修汴渠,自浚儀(今河南開封)分蒗盪水東流至徐州入泗水,時稱浚儀渠。積石為堰,壘石門作渠口,使浚儀渠逐漸變成維系黃淮間漕運的骨幹水道。 陽渠,東漢為解決雒陽供水及聯系黃河、洛水的水成,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雒陽城西開渠引雒水一支繞城而東,納谷、瀍二水,至偃師復注雒水以通漕,時稱陽渠。使山東漕船由黃入濟,經陽渠直抵都下。
建安七年(202)起,曹操陸續在華北平原上開鑿了六條運河。 ①睢陽渠,七年正月曹操治睢陽渠。渠自浚儀西至官渡,東下睢陽(今河南商丘),官渡以上利用鴻溝水源,浚儀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唯官渡至浚儀段為新開渠。睢陽渠修成,漕糧有濟,曹軍遂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 ②白溝,又名宿胥瀆。九年,曹操欲攻袁紹據點鄴(今河北臨漳鄴鎮),下枋木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糧道。 ③平虜渠,十一年,曹操東征烏桓,為解決漳河、滹沱河與泒河、潞河之間的水運聯系而開平虜渠。自平虜城(今河北青縣西南木門店),南接滹沱水,北通泒水而入潞河。 ④泉州渠,同年,曹操為解決泒、潞河與東北方泃河之間的水運聯系,又開泉州渠。自今天津市區以東海河下游北穿窪澤而接泃河、鮑丘水。因渠近古泉州縣(今天津武清上村)而得名。 ⑤新河,同年,曹操為解決泉州渠以東至灤河間的水運聯系,再開新河。自泉州渠北會鮑丘水東側的鹽關口(今天津寶坻林亭口一帶)引水東絕庚水(今州河)、巨梁水(今還鄉河)、封大水(今陡河)、緩虛水(今沙河)、素河(今溯河)、清水(今清河),會於濡水(今灤河)。此運河橫截數條自然河流,必築堰閘方得通過,開鑿工程比較復雜。 ⑥利漕渠,十八年,曹操為解決鄴都的漕糧和交通,開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溝,自今河北曲周縣南至館陶縣西南。此渠開通,白溝水量增加,漕船可溯漳水直駛鄴城城下。 曹操主持開鑿的六條運河有利於北方統一和社會經濟發展,導致河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形成,並為後世隋煬帝楊廣開鑿永濟渠和通濟渠奠定部分河段的基礎。 曹魏代漢,遷都洛陽,又以許昌、譙、鄴、長安為陪都。為便利交通,陸續改造舊水道,開鑿新運河。魏文帝曹丕在黃初年間開鑿溝通汝、潁二水的討虜渠,以及溝通洧(今潁水支流)、汝水系的賈侯渠。景初二年(238)開溝通漳水、滹沱水和泒水(今大沙河)的魯口、白馬二渠。正始四年(243)開溝通潁水和汝水的廣淮陽、百尺二渠。 此外,東晉太和四年(369)桓溫北伐前燕,率水軍溯泗水至金鄉,值大旱,菏、濟水斷流,命毛穆之開渠三百餘里,南接菏水(今山東魚台附近),北通巨野澤,引汶水入渠,使泗、汶、濟三水相連,史稱桓公溝。江淮流域船隻藉助桓公溝可自濟水(又稱清水)入河,西去陝洛。故義熙十二年(416)劉裕北伐姚秦、元嘉七年(430)宋將到彥之率水軍攻魏皆取此水道。淮南和江南地區在魏晉六朝時期也陸續開鑿整治了一些運河。
隋唐時稱運河為漕渠或漕河、運渠。包括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邗溝、江南河、永濟渠,至宋代始稱運河。 隋朝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關中雖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所產不足以供京師,要依靠東方諸州(郡)的賦稅。隋文帝楊堅以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584)命宇文愷率領水工另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名廣通渠。自此漕運通利,關中賴之,故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改名永通渠。 開皇七年,隋為平陳作準備,開山陽瀆,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東南經射陽湖與邗溝相接。從而溝通了山陽、江都(今江蘇揚州)之間自淮河入長江的運道。 大業元年(605)隋煬帝楊廣營建東京(今河南洛陽),又征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鑿通濟渠。通濟渠西段自東京西苑引谷水、洛水,循東漢陽渠故道東流,至偃師東南入洛,由洛入河;東段從板渚(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東北牛口峪附近)引黃河水東流,循汴水故道至浚儀(今河南開封)東,折而東南流經陳留、雍丘(今河南杞縣)、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今河南寧陵東南)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東南入蘄水故道,經谷熟(今河南虞城西南)、酇縣(今河南夏邑南)、永城(今河南永城北)、蘄縣(今安徽宿州東南)、夏丘(今安徽泗縣)至徐城(今江蘇洪澤湖西鮑集附近)東南今盱眙對岸處入淮。同年,又征發淮南民工十多萬疏浚,並改造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所鑿溝通江淮的邗溝,取代山陽瀆。通濟渠、邗溝是隋所開運河中最重要的兩段,渠廣四十步。 大業四年,又征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又在沁水下游東岸鑿渠引沁水下接清、淇水,略循白溝、清河故道東北至今德州(自內黃至武城,渠在衛河之西;武城至德州,渠在衛河之東),沿今南運河抵今天津市,然後利用沽水上接桑乾水(即今天津至武清的白河與武清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今北京),全長兩千餘里。大業七年,煬帝准備親征高麗,自江都坐船取道邗溝、通濟渠渡黃河入永濟渠,直達涿郡;又「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 大業六年,煬帝在江都欲東巡會稽,又開鑿了自京口至餘杭(今浙江杭州),溝通長江與浙江間航運的江南河。大致利用六朝以來舊運渠而加以疏導,略同今大運河江南段,唯崇德以南一段在今運河之南。全長八百餘里,寬十多丈,使可通龍舟。但「東巡會稽」的打算並未實行。 在運河兩岸,築有寬闊的御道,種植成行的柳樹。從長安至江都,修建離宮四十餘所。此外,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其中著名的有黎陽的黎陽倉(今河南浚縣東南大伾山麓),洛陽的興洛倉(後改名洛口倉,今河南鞏縣東北,周圍二十餘里,有窖三千,每窖可容糧八千石)、回洛倉(回一作回,隋唐洛陽城北七里,周圍十里,有窖三百)、含嘉倉(隋唐洛陽城北部,倉城總面積約四十三萬平方米,有窖四百以上),河陽的河陽倉(今河南孟縣南、黃河北岸),陝縣的常平倉(今河南三門峽西南),華陰的廣通倉(後改名永豐倉,今渭河入黃河處),京師大興城的太倉和山陽的山陽倉(今江蘇淮安西北運河東岸,貯糧達百餘萬石)。 隋代開鑿的這一系列運河,西自京師大興城,北抵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梁郡(宋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聯系。當時運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都起了促進作用。 隋各段運河至唐代通稱為漕渠或漕河,通濟渠東段則稱汴渠、汴河或汴水,邗溝、江南河被稱為官河。永濟渠名稱依舊,但已與沁水隔絕,專以清、淇二水為源。各段中仍以連接長安、洛陽與江、淮地區間的漕渠、汴河和淮南漕渠最為重要,構成了唐朝的生命線。高祖、太宗之時,每年從江淮地區漕運到長安的糧食約二十萬石。自高宗以後,國用日增,至天寶中,每年運米達二百五十萬石。肅宗以後,中原殘破,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區。因而這條運河的通阻,直接關繫到皇朝的存亡。永濟渠仍為河北地區運輸要道,沿渠的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開元時在城西建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在天寶時被稱為「天下北庫」。 隋唐運河並不能長期全線順利通航,除有時因戰亂被阻斷外,自然因素也給航運造成許多困難。例如關中的漕渠,至唐初就淤塞而廢棄了。漕運改由渭水達長安。自洛口西赴關中以黃河為運道,中間有三門砥柱之險,經常會發生沉船翻船事故。因此從洛陽到陝州這一段路有時不能不改用極為勞費的陸運。汴渠、淮南漕渠則常因淤積而影響漕運。同時,運河路程既遠,沿線各地氣候又不一致,或雨或旱,漕運常因運河水淺和黃河水大浪高而停留。 為了解決長安糧食和國用的危機,玄宗時,裴耀卿提出變東都至陝州的陸運為水運,在黃河三門山北岸開一條長十餘里的山道,來進行短途車運以繞過砥柱險道。於汴河入黃河口處置一倉,江淮漕米納入此倉後,即放船歸江淮。由此倉入黃河、洛水,由政府雇船載運。於三門山東、西各置一倉,漕舟輸米至東倉,然後陸運至西倉,再用船轉運到關中各倉。水通即運,水細便止,以免浪費時間和減少損失。開元二十二年(734)八月,玄宗採納他的意見,下令於汴河口置河陰倉(今河南滎陽東北,河陰故城西三里),三門山東置集津倉,三門山西置鹽倉;在三門山北開十八里山道,進行陸運。漕糧從江淮運來的都納入河陰倉;自河陰倉送東都的納入含嘉倉,送關中的先納太原倉(即隋常平倉),然後運至永豐倉(即隋廣通倉)、渭南倉、太倉。耀卿被任為江淮、河南都轉運使,三年共運米七百萬石,節省陸運費四十萬貫。但中間三門峽北十八里仍需以車代舟,峽兩頭都要起卸轉搬,還是很艱苦。二十九年至天寶元年(742),陝郡太守李齊物在三門峽的人門以東岩石中開鑿了一條人工渠道,史稱三門運渠或「開元新河」、「天寶河」。又在山頂上鑿成纖路,候河水漲,使纖夫挽舟通過渠道,從而開創了從江淮至關中全程水運之局。但這條渠道不久還是因山石崩塞而罷廢。天寶元年,韋堅為水陸運使,開浚關中漕渠,自苑西築堰(今咸陽西南)引渭水,攔截灞水、滻水,循隋漕渠故道而東,至永豐倉與渭水合。又於長安城東鑿廣運潭(在隋唐長安城東北九里),以為漕船停泊之所。於是江淮漕船直抵長安,運米達四百萬石及其他錢貨,創唐代最高紀錄。 北宋定都開封,改變長期以陝、洛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格局,隨著長江流域經濟地位日漸提高,宋遼、宋夏對峙局面形成和北宋政權「守內虛外」政策的實行,南北水運意義重大。京師開封平疇萬里,四方輻輳,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礎上,形成以首都開封為中心向四圍輻射的人工水運系統。 汴河,「漕運四河」之一,即通濟渠,線路基本未變。開封以西,自河陰縣汴口(今河南滎陽劉溝村北黃河灘)引黃河水東流,入開封府外郭汴河上水門(今河南開封鄭門口村北),穿內城,由外郭汴河下水門(今揚門村北)出城。開封以東河段大體沿今惠濟河大勢,至泗州城南入淮(今江蘇盱眙東北,已沉於洪澤湖)。北宋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汴路而進,故汴河乃建國之本。但汴河因與黃河相接,受其漲落不寧和泥沙的影響,需不時維修。北宋一百七十餘年間進行的汴河建設包括: ①水源建設。汴口因黃河向背不常,每歲變易,北宋改永久性閘門為人工控制汴口深淺寬狹以節制流量:汴河水漲,則墊高塞狹汴口,以減黃河進水量;汴河水落,則挖深浚闊汴口,以增加進水量。設主監官、役卒歲常興作。此工程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因此不得不再尋找新水源。太祖建隆二年(961)疏導索、須諸水注汴河。神宗元豐二年(1079)又始導洛清汴工程,自鞏縣任村沙谷口至河陰汴口開河五十里引洛水入汴,斷閉引黃水源,十餘年間,由於洛水含沙量小,對改善汴河通航起到一定作用。汴河沿線還陸續建造陂塘(「水櫃」)以濟運。 ②河道工程。汴河因長期引黃濟運,泥沙淤積,河床漸高。浚河清淤工程頻繁。其中包括:人工清挖,幾乎每歲一次,河床底置石板石人,以記其地里深度准則。狹河工程,開封城東南汴河下水門至應天府段汴河岸闊淺漫,水澀而淤,嘉佑元年(1056)始沿岸置木束狹河身,加速水流,減緩淤積。固護汴堤,北宋遣軍士日夜巡護汴堤定為常制,工程要求「沙盡至士為限」,以大錐試堤之虛實,臨河岸築短牆為限隔,以防人馬跌落,沿堤植柳以固護堤腳。汴河沿線開減水河置閘控制以備泄減漲水,所有工程盡歸提舉汴河排岸司管理。 北宋汴河的年運額隨朝廷靡費與日俱增。從宋初的數十萬石猛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的七百萬石,以後大體維持在六百萬石上下,宋朝採用每十至三十隻漕船為一綱的「綱運」法組織運輸。每年汴河成千上萬艘公私船隻往還,帆檣如林,不僅溝通全國政治中心同經濟重心的聯系,促進物資交流和沿岸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擴大中外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宋後期,汴河淤淺抬高日益加重,開封東水門下至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滅北宋以後,汴河失去漕運價值,任其淤塞。靈璧以東尚能行水,宿州以上河床成陸行大道,維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運動脈終於堙沒。 惠民河,北宋開封西南閔水、蔡河諸運河的統稱。「漕運四河」之一。宋初,用兵東南,方隅夫一,京師倉儲需取財於京西諸州縣。建隆二年(961)始鑿閔河。起自今河南新鄭縣,導洧水(今雙洎河)東北流,經宋樓(今河南尉氏洧川鎮南)、朱曲(今尉氏朱曲鄉)二鎮,至開封城西十里注琵琶溝(即蔡河上源),由東京開封府外郭南垣普濟水門入城,復由廣利水門出城南流。以下河段利用蔡河,即古蒗盪渠、鴻溝。蔡河南流貫穿洧、潩二水,至蔡口鎮(今河南淮陽豆門集至項城一帶)入潁水。乾德二年(964)又自長社(今河南許昌)北開渠引潩水(今清潩河)分流入閔,以廣水源,閔水的開鑿不僅增加了蔡河的水源,而且將許、汝州的物資輸往京師。開寶六年(973)改閔水為惠民河,其後又作為閔、蔡二水的統稱。 北宋為開通西南襄、漢漕路,兩次開鑿方城運河,欲壅白河回入沙、潁,接合惠民河,終因地形高仰復雜而失敗。轉而三次開修溝通汝、潁水與蔡河中游的運河,自合流鎮(今河南西華逍遙鎮)引汝水支流商水(今名沙河)北入潁水,復東流經西華縣長平鎮注蔡河,使豫西南地區與開封間水運不再繞行蔡口,省迂路五百里,此運河亦屬惠民河系統。 惠民河是北宋維系京師與西南地區的重要運河,歲輸陳、潁、許、蔡、光、壽諸州漕糧六十萬石,兼錢帛鹽茶雜物,尤以京師薪炭多取此路。金滅北宋以後,汴河淤塞不通,惠民河卻繼續作為金朝通淮右的重要航道。元明以降,在黃河不斷奪蔡入淮的影響下才漸次堙沒。 廣濟河,一名五丈河,北宋「漕運四河」之一。五代時,為加強京師開封與山東北部濱海地區的物資運輸,後周世宗柴榮疏汴水北入白溝(南濟水故道),東流入濟水,以通齊魯之漕。河床被展拓至五丈,俗稱「五丈河」。北宋立國,東南未平,繼續規度齊魯水道,西引京、索諸水橫絕於汴,入開封城東匯於五丈河,以增水量。歲調夫役疏浚河道,沿流置壩牐以助運。開寶六年(973)改名為廣濟河。 廣濟河西起汴京外郭東北咸通門,東流至濟州合蔡鎮(今山東鄆城西南)入梁山泊,下接濟水。北宋立國之初,廣濟河漕運曾發揮重要作用,歲漕運量由十幾萬石增至六七十萬石,東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廣濟河運至京師,東南既定,廣濟河所運只給太康、咸平、尉氏等縣軍糧。北宋中期以後,黃河多次南泛,廣濟河水道淺澀,運力大減,金代堙廢。 金水河,北宋開封城西人工引水渠。建隆二年(961)開渠導滎陽黃堆山京、索二水東過中牟,凡百餘里,抵京城西,架槽橫絕汴渠,入城東匯於五丈河,名金水河。此渠水清,一則入宮苑,濟京師飲水;二則補五丈河水量,漕運意義不大。史稱:汴、惠民、金水、廣濟河為漕運四渠,或以汴、惠民、廣濟、黃河合稱漕運四河,從而形成以京師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 北宋運河除以京師為中心的「漕運四渠」之外,黃河以北還有御河。 御河,北宋時隋唐永濟渠之別稱。河道走向基本未變,北段因宋遼對峙,自乾寧軍(今河北青縣)入塘泊、界河。御河主要負擔宋朝河北邊防軍糧之送達,江南漕糧由汴入黃,運至黎陽(今河南浚縣)轉入御河,至大名府東、西濟勝倉下卸存儲分配,再自大名順御河轉入胡盧、滹沱河及新開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諸運河分別送至沿邊州軍。歲運近百萬斛,乃備邊之命脈。慶歷八年(1048)以後,黃河北流多次侵奪御河,致河床淤 金都於燕,京師用度仰漕山東、河北之粟。時,黃河南流奪淮,汴河、廣濟河相繼淤廢,漕糧轉輸唯依惠民、御河而已。御河因黃河多次沖注、床淺流澀,世宗、章宗之際命沿河州縣官銜內皆帶提控、管勾漕河事,歲發山東、河北、大名諸路軍夫浚治河道,營護堤岸,遂成定製。永濟渠故道久堙,大定十一年(1171)開金口,疏導盧溝河水至京城北入濠,而東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名閘河。置閘以節高良河、白蓮潭(今北京積水潭),欲借盧溝水轉漕。但因地勢高峻,金口河水性渾濁不能勝舟而仍以陸挽。泰和四年(1204)韓玉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建閘節水,減緩坡降,終於使御河漕船行至都下。貞佑四年(1216)右丞侯摯又開沁水入御河以便饋運。金朝於御河沿線諸縣分別置河倉,設綱船,分春(冰消行,暑雨畢)、秋(八月行,冰凝畢)兩次起運,至通州和中都城通濟、豐備、豐贍、廣濟等倉存儲,歲運近百萬石。 金代還曾於中都東北郊開漕渠通溫榆河(即今北京東郊壩河);開長直溝穿萬安湖於今安徽省靈璧縣境,連通汴、泗,皆欲通漕粟。金代運河使用的時間都不太長,但是經過金朝的治理,一些行將淤廢的運河得以復生,其金中都漕運線路的規劃設計尤為元、明、清建設通惠河——大運河系統所借鑒。
⑦ 華北平原是什麼文化的發祥地
中國文化,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水是生命的源泉,逐水而居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中華民族的起源,同黃河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詩人的筆下,源遠流長的黃河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人類學家眼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而且,這兩個美稱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共識。
黃河流域具有為數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由遠至近,系統地展現了我國遠古人類延續發展的漫長過程,清晰地描繪出了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載著中華民族成長的歷史進程,證明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黃河流域具有適宜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中游、關中盆地一帶都屬於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土壤肥沃,為發展原始農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流域內大部分地區森林茂密,種類繁多的野獸和人類共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獵取野獸,把戰利品當作食物,用獸皮縫制衣裙,蔽體禦寒,而質地深厚堅實的黃土則給人類提供了躲避野獸和挖洞穴居的條件。
綜觀歷史,黃河流域在距今100萬~150萬年前生存的「藍田人」(陝西),是迄今已知的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在黃河流域發現的早期智人,有生活在20~30萬年前的「大荔人」(陝西),有大約生活在10萬年前的「丁村人」和「許家窯人」(山西)。在距今3~5萬年的黃河支流無定河上游生活過的「河套人」,是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過渡形態。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古人類化石的完整性、系統性,是我國其它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與完整的人類發展軌跡相對應,黃河流域的遠古文化遺址,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其系統性方面,在我國也是首屈一指的。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的文化遺址,被命名為「仰韶文化」。後來,考古人員又在流域內發現了同樣性質的遺址100多處,如陝西西安半坡村、甘肅臨洮馬家窯、山東滕縣大汶口等。可以說,仰韶文化是黃河文化的第一個繁榮時期。繼仰韶文化而起的是龍山文化。1928年,在山東濟南章丘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因為與這處遺址隔河相望的是龍山鎮,所以,遺址被命名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黃河流域的氏族部落開始由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龍山文化遺址廣泛地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與它同時期的河南、陝西、山西的文化遺址分別被稱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和「山西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時期的生產,較仰韶文化時期有了較大的進步,黃河流域以粟為主的原始農業空前發展,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中的黑陶造型優美典雅,薄如蛋殼,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
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考證,大約在4000年以前,黃河流域已經聚居著許多血緣氏族和部落。相傳最早的是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黃帝又號軒轅氏,其族發祥於陝西北部的姬水,定居在我們今天泛稱為「中原」地帶的黃河中游地區。後世這一帶的居民,都尊稱黃帝為自己的直系始祖,堯舜禹都是黃帝氏族的子孫,因而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第一人」。現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這里看做是自己的根。
與黃帝接鄰的是炎帝部族。炎帝號神農氏,最初活動在黃河中游渭水流域的姜水。傳說神農氏種五穀、制陶器、嘗百草,可以斷定炎帝部族是一個農業部族。在各部落為了土地和食物進行的戰爭中,最後,顓頊所屬的黃帝部落擊敗炎帝部落,奪取了盟主地位,炎黃兩族便逐漸融合,在中原地區定居下來,與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和苗族相互融合影響,共同發展黃河流域的經濟文化,使這個地區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相傳,夏、商、周的祖先也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諸夏」或「華夏」,也稱「華」或「夏」。由於中原地區是華夏族的發祥地,而古時候,人們又認為中原是四方的中心,就把這里稱為「中華」。華族是漢族的前身,所以現在的漢族人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而稱自己為「炎黃世胄」,「華夏子孫」。後來,「中華」就成了整個中國的代稱,黃河流域就被後代視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則當之無愧地被稱做「母親河」。
河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持系統,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人類文明與河流相生相伴,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與河流有關。以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為例,每一個國家都有一條與其興衰密切相連的河流。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巴比倫是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文明的產物,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印度文明又稱為恆河文明。在文明前進的過程中,人類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人類對河流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敬畏以及和諧相處的願景。
黃河流域曾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約4000多年前,我國第一個王
⑧ 華北地區文字起源和淵源
中華文字起源於八卦陰陽符號的演化程序
遠古時代,由於人們認識能力的局限性,表達方式又不一樣,因而把文字蒙上了神秘的帷幕。比如文字的起源,現代科學認為,文字是應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為總結和傳播經驗而產生的,最初只是簡單的圖畫和記號,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才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文字。但古人卻認為,文字是聖人創造的。《易經·系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後來又有黃帝之史官倉頡造字的說法,如李斯《倉頡篇》等典故都持這種觀念。這也說明了文字是應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為總結和傳播經驗而產生的,最初也只是簡單的圖畫和記號。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還處在艱難的求生存歲月,對火的使用就成為人類生存的最重要環節。據考古發現,我們的祖先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智慧。但是,舊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的孕育期,不可能產生文字。
新石器的「三皇」時代是中華文明的誕生期,也是太極文化的創世期。我們的始祖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八卦是以陰陽符號組合排列而成卦象的,陰陽符號亦稱記事符號。古人最早是以爻象卦象來解釋自然與人間事物的相互關系,因而有了八卦萬物類象的描述。
八卦陰陽符號(「--」和「-」)與《太極圖》中的兩個「S」線相互運動,既反映了天地人運行規律又演繹了數字的組合變化規律,這一規律就體現在象、數、理、字的相互關繫上。《左傳·昭公十七年》雲:伏羲氏時,有龍呈瑞,以龍紀事,創立文字。以上說的「龍」是指天地人物象,而創立文字就是指陰陽記事符號,所以八卦陰陽符號就是中華肇始文字的象形。
中華文字從陰陽符號演化成甲骨文、金文等,就是象形文字成「符」型的產物。我國道家所說的「畫符」,其實質就是一種筆畫屈曲,似篆文、籀文及星雷之文的圖形,再發展為道符象形文字。道家正所以稱符為字,是源於八卦陰陽符號是上古時代的記事文字。而咒的原義是對符字內涵的解釋,所以稱咒語。符咒文化是遠古先民語言交流的一種表達形式,因而有了巫術現象的出現。字是語言文化的載體,所以稱語言文字。在中華姓氏文化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名是自己的稱謂,《說文》雲:「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字是名的引伸,《說文》雲:「字,乳也。」乳是生命繁衍的意思。從中說明了先有天地,後才有人類創造文字的智慧。我國百家姓的文化延伸就與乳是生命繁衍的內涵有關聯。
我們現在說,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從伏羲皇帝創立文字的時間開始計算的。孔子說《易》,推造字於伏羲,是有道理的。伏羲皇帝創立中華文字的偉大功績,永遠銘刻在炎黃子孫心中,受世人敬仰。
⑨ 華北地區是指哪些地方
華北地區是指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上位於中國 北部的一片區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地理:華北地區的中心是華北平原。
華北地區位於北緯32°—42°之間,西鄰青藏高原,東瀕黃、渤二海。北與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相接。大致以≥10℃積溫3200℃(西北段為3000℃)等值線、1月平均氣溫-10℃(西北段為-8℃)等值線為界。從丹東、阜新、彰武、圍場、張北、右玉、榆林、定邊,中寧至烏鞘嶺一線,此線以南大部分屬暖溫帶,作物二年三熟,黃土廣泛分布。華北地區的西界,自烏鞘嶺以南沿祁連山東麓、洮河以西至白龍江,大致以3000米等高線與青藏高原相接。南界為著名的秦嶺淮河線,相當於≥10℃積溫4500℃、1月平均氣溫O℃等值線。夏季長達6---9個月,具體界線為秦嶺北麓,經伏牛山,淮河至蘇北灌溉總渠。亞熱帶作物逾越此線則不能正常生長,各種自然現象在這條線的兩側都有顯著差異,是我國自然地理上的一條重要分界線。
華北地區包括四個自然地理單元:東部的遼東山東低山丘陵,中部的黃淮海平原和遼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黃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
遼東、山東半島以犄角之勢環抱渤海。這兩個半島上的山地丘陵海拔大多在500米左右,只有少數山峰超過1000米,山勢雖不高,但對海洋季風的運行卻有一定的影響,構成華北地區海陸間的第一道地形屏障。中部廣闊的黃淮海平原和遼河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海拔一般不超過50米,黃淮海平原北緣的冀北山地和西緣的太行山海拔600—1000米,構成華北地區第二道地形屏障,進一步阻擋海洋濕潤氣流的向西延伸,加強了華北地區自然景觀的東西差異。
華北地區是我國古代文化中心,開發利用歷史悠久,長期的人類活動使自然面貌發生很大的改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的危害,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