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歷史上區域文化的變遷
文化的變遷是隨社會的變遷而變遷的。從文化內部因素來看,文化的接內觸和傳播、容新的發明和發現、價值觀的沖突等是變遷的主要原因。從文化的外部條件來看,社會關系和結構的變動、人口和自然環境的變化等是變遷的主要原因。所謂文化變遷,指的是文化的跳躍性發展,或文化的突發性變化。
從總的歷史發展趨勢來講,文化變遷是一個漸行不息的長程,既有對傳統的粹取與擯棄,又有對外來文化的批判與吸收。
2. 湖北英山有什麼名勝古跡
湖北英山名勝古跡有英山溫泉,烏雲朱跡,羊角嵯峨,九峰晴嵐,麻姑仙蹤,仙人壁立,天堂寨風景區,桃花沖省級森林公園,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英山溫泉被《英山縣志》列為一景,美稱為「溫泉春景」。在英山,溫泉被稱為「湯」。根據溫泉的分布區域,在縣城內,分別有區域被叫做「東湯河」、「西湯河」、「北湯河」。
烏雲朱跡,俗名「倒掛仙」,坐落在「公園」上方的「倒掛岩」,有巨石如削,高數十丈,天然的石跡狀如手抱嬰兒的婦女,倒掛其上。相傳此婦遇賊,寧死不辱,殞身岩下。
羊角尖,位於縣治中心,乃英山縣主峰,襟帶三河,脈聯八鎮。峰頂陡峭凌霄,怪石叢
聚,遠望雙峰如羊角,近觀兩石峙空山,登峰造極,一目千里,東望太湖晴嵐,西覽羅峰煙樹,南賞蘄陽日照,北睹霍岱層巒,遠瞻俯瞰,心曠神怡。主峰上下,景緻非常。「獅嘯天」,即峰頂巨石,狀如雄獅,遙望長空,獅口大開;「鷹咀岩」在懸岩峭壁上,一石突出,與鷹咀相似,常年山鷹棲息,鳴空唱和;祖師廟,建於石叢之中,始於唐代,今已重修,廟的左側,有「捨身岩」,高數十丈,下視可怖,相傳為方丈櫞煉成真,捨身於此處;老李君牧羊至此,其頭羊見此處草肥水美,遂踞此不走,化身為山,兩角成峰,因此名為「羊角尖」,成為英山縣十景之一。
九峰晴嵐,即縣城附近的「九龍山」。山峰起伏,綿延蜿蜒,其中九個山頭,逶迤各異,形似游龍。每當雲出岫,宛若群龍起舞,蔚為壯觀。在山之巔,有九口龍井,久旱不竭;久雨不溢,盪清沏之波,浮祥瑞氣,令人叫絕,昔峰頂有寺,日「龍雲寺」,香火旺盛,後毀於戰亂,群眾自發重建,依舊更新,流金煥彩。相傳明代著名學者聞一言,讀書於寺中,有「不登虎榜,不下龍山」的壯語。後果中舉人,官至戶部郎中, 明清以來,遊人如織,即興賦詩,盛贊此山的好處。在山之南,建有龍潭河電站,石砌大壩,高大雄偉, 發電蓄洪養魚三位一體,在山之北,有文子山,山中有皋陶墓, 據記載:皋陶為堯舜繼承人,生有四子,次子仲甄封英蓼國國王,有人據此認為,英山因此而得名。
麻姑岩,一峰秀出,群山環繞,林木蓊翳,鳥語花香。山頂原有「麻姑寺」,舊址依稀可見,懸岩上有麻姑洞乃麻姑修煉的地方,岩壁留有麻姑爪跡。相傳,麻姑為東漢方士王方平之妹,俊美善良,因看破紅塵,修煉成仙,該女手纖臂長, 善於搔癢,撮米成珠。因路過此山采葯,見幽靜雅緻,遂在山修煉,佈道四方,留下了很多遺蹤仙跡。供後人游覽觀光。與 「麻姑岩」緊緊相連的 「擂鼓岩」,地形如雄獅,獅頭上原有大廟,曰「擂鼓寺」,寺院有正殿廂房四十八間,一九四七年,毀於戰火,當地群眾當時將寺中主佛「碧露元君」搶出隱藏,今寺已重修,無君像復位。此山中有「掛鼓石」、 「石鼓」、「觀音洞」、「羅漢洞」景多逸趣,是麻姑仙蹤一帶的風景區。
「仙人壁立」位於英蘄交界的「仙人台」,距縣城五十華里。 山勢雄奇,地形陡峭,松蔭竹蔭,怪石壘空,是聞名遐邇的兩縣風景區。
天堂寨乃大別山主峰,界於鄂豫皖三省之間, 一峰柱天,群山逐浪,雲飛霧繞,氣勢磅礴。吳家山,昔稱「蜈蚣山」,山山疊翠,陡峭逶迤,狀如飛天蜈蚣。這里林深如海,碧野連天,珍禽聚散、異獸出沒,為華中地區的一顆綠色明珠,被省林業部門命名為「森林公園」。
桃花沖森林公園地處長江經濟帶中心,距武漢21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二條主幹線西接318國道,東接105國道,南臨英浠二級公路,東通淮海,控扼吳楚,界連皖鄂,水派江淮,公園境內主要有:「一門、兩坎、三嶺、四石、五尖、六潭、七灣、八亭、九松、十景」等近百個景點景觀,在海拔650m的森林公園管理處所在地的「桃花山莊」。
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觀為主要特徵,匯「峰、林、潭、瀑」於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景觀、農藝景觀於一體,融古樸、奇險、秀麗、神奧於一身。是生態旅遊、避暑休閑、科考、探險、品味大自然的勝地。風景區由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南武當武聖宮景區等三大特色景區構成。龍潭河谷下游龍潭峽漂流有「華中第一漂」之美譽。漂流線路全長2.5公里,海拔落差近100米。
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懷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古戰場遺址遺跡,原始森林。主要景點有石鼓神廟、掛天瀑、大別神龜、天堂寨、世紀神鍾、觀日台等。
南武當武聖宮景區由九宮三院構成。武聖宮——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南宗發源地,中國武當武術基地之一。
3. 湖北咸寧文化歷史等的變遷
歷史變遷:西周成王(姬誦)時(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993年),咸屬楚鄂王封地。秦始皇(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分楚地為四郡,咸所在的江南屬南郡。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合東鏡江夏、豫章、廬陵三郡置武昌郡,不久改稱江夏郡,吳(孫權)黃武二年(223年),析沙羨西南置蒲圻縣,咸先後屬武昌郡、江夏郡、沙羨縣。 宋真宗(趙恆)景德四年(1007年),為避宋太祖趙匡胤永安陵諱,按《易•乾象》中「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改為咸寧縣。自此,「咸寧」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確立。 咸寧市行政建置比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區域周為楚地,隸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 漢初置沙羨縣,咸寧、嘉魚、蒲圻屬之;崇陽、通城屬南郡下雋縣。 三國時屬吳,吳黃武二年(223年)置蒲圻縣。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置永安鎮,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為永安縣,宋景德四年(1007年)易名咸寧縣。 民國21年(1932年),通山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其他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咸寧市。 1998年6月,蒲圻市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赤壁市。 1998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咸寧地區和縣級咸寧市,設立地級咸寧市。咸寧市設立咸安區,以原縣級咸寧市的行政區域為咸安區的行政區域。
文化:咸寧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咸寧文化底蘊深厚,九宮一山藏兩教,三苗故園在幕阜,崇陽商 代銅鼓催征越千年,羊樓茶馬古道起盛唐,三國文化、闖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戰文化、向陽湖文化等交相輝映。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
4. 英山有哪些風土人情和特色文化
旅遊景點
麻姑岩,一峰秀出,群山環繞,林木蓊翳,鳥語花香。山頂原有「麻姑寺」,舊址依稀可見,懸岩上有麻姑洞乃麻姑修煉的地方,岩壁留有麻姑爪跡。相傳,麻姑為東漢方士王方平之妹,俊美善良,因看破紅塵,修煉成仙,該女手纖臂長,善於搔癢,撮米成珠。因路過此山采葯,見幽靜雅緻,遂在山修煉,佈道四方,留下了很多遺蹤仙跡。供後人游覽觀光。與「麻姑岩」緊緊相連的「擂鼓岩」,地形如雄獅,獅頭上原有大廟,曰「擂鼓寺」,寺院有正殿廂房四十八間,一九四七年,毀於戰火,當地群眾當時將寺中主佛「碧露元君」搶出隱藏,今寺已重修,無君像復位。此山中有「掛鼓石」、「石鼓」、「觀音洞」、「羅漢洞」景多逸趣,是麻姑仙蹤一帶的風景區。
仙人壁立
「仙人壁立」位於英蘄交界的「仙人台」,距縣城五十華里。山勢雄奇,地形陡峭,松蔭竹蔭,怪石壘空,是聞名遐邇的兩縣風景區。
天堂寨風景區
天堂寨乃大別山主峰,界於鄂豫皖三省之間,一峰柱天,群山逐浪,雲飛霧繞,氣勢磅礴。吳家山,昔稱「蜈蚣山」,山山疊翠,陡峭逶迤,狀如飛天蜈蚣。這里林深如海,碧野連天,珍禽聚散、異獸出沒,為華中地區的一顆綠色明珠,被省林業部門命名為「森林公園」。[14]
桃花沖省級森林公園
桃花沖森林公園地處長江經濟帶中心,距武漢21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二條主幹線西接318國道,東接105國道,南臨英浠二級公路,東通淮海,控扼吳楚,界連皖鄂,水派江淮,公園與安徽省國家級自然保
公園境內主要有:「一門、兩坎、三嶺、四石、五尖、六潭、七灣、八亭、九松、十景」等近百個景點景觀,在海拔650m的森林公園管理處所在地的「桃花山莊」。
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桃花沖
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山嶽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觀為主要特徵,匯「峰、林、潭、瀑」於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景觀、農藝景觀於一體,融古樸、奇險、秀麗、神奧於一身。是生態旅遊、避暑休閑、科考、探險、品味大自然的勝地。風景區由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南武當武聖宮景區等三大特色景區構成。
龍潭河谷下游龍潭峽漂流有「華中第一漂」之美譽。漂流線路全長2.5公里,海拔落差近100米。
大別山主峰天堂景區懷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古戰場遺址遺跡,原始森林。主要景點有石鼓神廟、掛天瀑、大別神龜、天堂寨、世紀神鍾、觀日台等。
南武當武聖宮景區由九宮三院構成。武聖宮——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南宗發源地,中國武當武術基地之一。
名優特產
英山綠豆粉絲
英山綠豆粉絲為中國名產,1938年在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獲銀質獎章後,更是享譽中外,中外客商訂購者雲集,遠銷歐美和東南亞諸國。
英山蠶絲被
英山絲綢製品馳名中外,曾榮獲輕工部、國家旅遊局、商業部、省輕紡工業廳等單位頒發的天馬獎、金鶴漿、楚星金杯獎,被評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湖北省工業精品名牌消費品展銷會金獎產品。
英山雲霧茶
英山茶葉以其條索緊細、色澤嫩綠、清香宜人深受客戶歡迎,早在唐代就是宮廷貢品。1987年湖北茶葉評比,9項名茶英山囊括5項,以後更是在全國履獲名茶評比優勝。其主要產品有「英山銀毫」、「羊角春」、「吉峰毛尖」、「長沖炒青」,「吉峰毛尖」、「羊角春」茶被評為部優產品。茶葉現已成為英山縣主要商品之一。
著名人物
英山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疆,宋為畢升故里。這里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清代刑部尚書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西伯利亞調查專員王孰聞,民國時期上海律師公會會長李次山,中共中央軍委書記的傅維鈺,南昌衛戍司令、公安局長的彭干臣等,現代著名作家劉醒龍、熊召政、姜天民也生長在英山。
5. 整個湖北省的歷史變遷
彭魯據統計,湖北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處,從中可以看出湖北在春秋戰國、三國、明、近現代歷史時期表現活躍,表明湖北上述時間在中國歷史上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人類遺址
鄖縣猿人(梅鋪鎮)、鄖西猿人(安家鄉、香口鄉)、長陽人遺址(大堰鄉)
舊石器時代
學堂梁子遺址(鄖縣青曲鎮)、雞公山遺址(荊州市區)
新石器時代
屈家嶺文化遺址(京山石龍鎮)、雕龍碑遺址(棗陽鹿頭鎮)、石家和遺址(天門石河鎮)、陰湘城遺址(荊州市區)、門板灣遺址(應城市區)、走馬嶺遺址(石首市)、關廟山遺址(枝江問安鎮)
傳說時期
女媧氏(竹山寶豐)神農氏(隨州厲山鎮、神農架木魚鎮)、古鳳國(天門皂市鎮)
商周時期
紅花套遺址(宜都紅花套鎮)、盤龍城遺址(黃陂)、金羅灣遺址(麻城宋埠鎮)、紀南城、郢城、八嶺山古墓群(均在荊州市區)、紀山楚墓群(沙洋紀山鎮)、楚皇城遺址(宜城鄭集鎮)、禹王城遺址(黃岡市區)、登城遺址(襄樊市)、羅城遺址(南漳武安鎮)、章花台遺址(潛江龍灣鎮)、鄂王城遺址(大冶市金牛鎮)、楚王城遺址(雲夢縣城)、擂鼓墩曾侯乙墓(隨州市)、九連墩古墓群(棗陽吳店鎮)、磨盤山古墓群(當陽草埠湖鎮)、屈原故里(秭歸屈原鎮)、孫叔敖墓(荊州市區)、宋玉故居及墓地(宜城市區)
秦漢時期
鳳凰山古墓群(荊州市)、睡虎地古墓群(雲夢縣丞)、劉秀故里(棗陽吳店鎮)、昭君故里(興山寶坪村)、董永公園(孝感市區)、綠林起義遺址(京山綠林鎮)
三國至隋唐時期
赤壁之戰(赤壁市赤壁鎮)、火燒烏林(洪湖烏林鎮)、華容古道(監利縣境)、關陵、玉泉寺(當陽市區)、諸葛亮故居(襄樊市)、麥城遺址(當陽兩河鎮)、吳望城遺址(鄂州市區)、三國公園(荊州市區)庾亮(鄂州市區)、楊堅故居(隨州市區)、四祖寺(黃梅太河鎮)、五祖寺(黃梅五祖鎮)、
元明清時期
畢升故里及故居(英山縣城)、東坡赤壁(黃岡市區)、米公祠(襄樊市)、陸夫子祠(荊門市區)、長春觀(武漢市)、陳友諒墓(武漢市)、明楚王墓(江夏區)陳友諒故居v(仙桃沔城鎮)、張居正墓(荊州市區)、李自成墓(通山闖王鎮)、李時珍墓(蘄春蘄州鎮)、鍾惺墓(天門皂市鎮)、三袁故里(公安孟家溪鎮)、顯陵(鍾祥市區)、半壁山古戰場(陽新富池鎮)、楊守敬故居(宜城市)
近現代時期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二七烈士紀念碑、施洋墓、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八七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均在武漢市)北伐丁泗橋戰役遺址(將下山坡鄉、咸寧丁泗橋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建立周老嘴鎮、洪湖瞿家灣鎮)、紅安七里坪革命舊址(紅安七里坪鎮)、龍港革命舊址(陽新龍港鎮)、滿山紅烈士陵園(鶴峰縣城)、中山艦陳列處(武漢市)、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武漢市)、第五戰區司令官邸舊址(老河口市區)、新四軍誕生地(武漢市)、新四軍五師司令部舊址(大悟芳販鎮)、周恩來與美蔣談判舊址(大悟宣化店鎮)、張自忠烈士紀念館(宜城市區)董必武舊居(紅安縣城)、李先念舊居(紅安高橋鎮)、林氏三雄故里(團風縣回龍山鎮)
6. 湖北黃石的歷史變遷
黃石市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長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在二、三十萬的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著毫不遜色於黃河文化的長江文化。殷商小乙時期,黃石地區「大興爐冶」,在銅綠山、銅山口、龍耳山(今龍角山)等地開礦冶並初具規模。1973年發掘的銅綠山成為中華民族青銅文化的發源地。銅綠山古礦冶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採掘年代最早、冶煉工藝水平最高、內涵最豐富的古礦冶遺址。在方圓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遺物遺存,物化的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技術」,展示先民們創造青銅文化歷史的風采,並使黃石成為揚越經濟中心。自春秋戰國以來,歷代統治者都在鐵山地區開采鼓鑄,並設置有磁湖鐵礦、冶鐵所等管理機構。清代張之洞在黃石的鐵山建大冶鐵礦,隨後盛宣懷將漢冶廠礦與萍鄉煤礦合並,成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礦廠礦股份有限公司,使黃石成為中國的「鋼鐵搖籃」,並誕生出中國的第一代產業工人。
黃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設立的工業城市,是在原大冶縣石黃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冶縣在建縣前是永興縣(今陽新縣)和武昌縣的一部分。
黃石市地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夷王七(公元前187)年,楚熊渠攻揚越後,市地淪為荊楚之鄂侯領地;秦隸江夏郡。漢高祖六(前201)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隸屬江夏郡;三國時孫權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魏黃初二(221)年,孫權析下雉縣置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縣境內。唐哀帝天佑二(905)年,吳國武昌軍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境內置青山場院;宋乾德五(967)年,南唐主李煜升青山場院為縣,劃武昌縣三個鄉與之合並,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大冶縣,黃石市地從此隸屬大冶縣。
黃石市沿江集鎮道士洑成鎮最早,其他依次是黃石港、湋源口、磁湖、石灰窯。1948年,大冶縣將石灰窯、黃石港兩鎮合並成立石黃鎮。1949年5月15日,石黃鎮獲得解放,後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石黃鎮和鐵麓、申五、長樂和下章鄉從大冶縣劃出,設置石灰窯工礦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同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石黃工礦特區人民政府,屬大冶專署領導。1950年8月2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石黃工礦特區升為省轄市,定名「黃石市」。「黃石」一名,系由「黃石山」、「黃石港」等山、港演變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有「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1959年1月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隸屬黃石市。1994年2月1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仍屬黃石市。1996年12月17日,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
7. 黃岡有什麼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黃岡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黃梅縣]、五祖弘忍[黃梅縣]、六祖慧能[河北涿州],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英山縣],明代醫聖李時珍[蘄春縣],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團風縣],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浠水縣],國學大師黃侃[蘄春縣]、湯用彤[黃梅縣],哲學家熊十力[團風縣],文學評論家胡風[蘄春縣],著名作家廢名[黃梅縣]、《資本論》第一個中文全譯本譯者王亞南[團風縣],翻譯家、兒童文學家葉君健[紅安縣]等等一大批科學文化巨人,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歷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革命傳統光輝燦爛。黃岡是中共早期建黨活動的重要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組建了紅十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革命武裝力量,發生了「黃麻起義」、新四軍中原突圍、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為締造共和國先後有44萬黃岡兒女英勇捐軀,其中5.3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林彪、王樹聲、韓先楚、陳再道、陳錫聯、秦基偉、周希漢等200多名開國將帥,鑄就了「緊跟黨走、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區精神。
8. 黃岡的歷史文化
黃岡境內流行的地方傳統戲劇種類繁多,除了由民間戲劇發展成為省級乃版至國家權級的劇種黃梅戲、楚劇外,還有漢劇、採茶戲、被窩戲、東腔花鼓戲、文曲戲、趕柳戲、皮影戲等。
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及太白湖畔的田歌、畈腔採茶調,現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95年黃梅縣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的稱號。
東腔戲,俗稱「哦嗬腔」,又名「東路花鼓」,清朝時期發源於鄂東的麻城、羅田、英山等縣,其聲腔高亢,為群眾喜聞樂見,廣為流傳。該劇種已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保護項目。 黃岡民風淳樸,土風厚善,習俗多姿多彩,農耕、商肆、語言、服飾、飲食、醫療、宗教、婚喪喜慶以及四時八節等生產生活習俗涉及面廣,歷史悠久,特點鮮明,飽含楚文化風格,如在生活習俗上,春節打糍粑,花朝做軟曲粑,端午節喝雄黃酒、家家插菖蒲艾葉,麥收時節做鍋烙粑或「千層餅」,紅白喜事做「起家粑」等,「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更是黃岡山區特色飲食文化的真實寫照。黃岡的民間習俗傳承著數千年的民族文化,在我國民俗文化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9. 古雪岩的歷史變遷
它由天然洞穴和人工建築構成,怪石嶙峋,洞府天成,綠樹成蔭,曲徑通幽。置身岩洞府內,山風習習,似古雪岩(4張)雪冷然,故世稱「古雪岩」。另有一說,是大雄寶殿洞東北側之洞穴石牆上,盡是似雪表層而故名。據波美鄉《增修黃氏宗譜》列傳的記載,早在元至正間(1341-1368)黃氏六傳裔孫、官任廣西提點黃晦翁,曾避亂古雪岩並逝於斯,遂可遙知元代之前該岩已存在。再據光緒甲申《潮陽縣志》山川的記載,明代進士、官拜浙江提學之潮陽人林大春(別號井丹)少年時期,也曾至岩遊玩。明代鄉賢、出任長汀縣令黃用直作《古雪岩記》。
該岩倚山俯視石,天造地設。坐西南向東北,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是一座三進三天井,兩側廂房有四周通廊的古式梵宇。
古時岩中鍾鼓相聞,梵唄悠揚,香火甚旺。但在歷史長河中,幾經滄桑,遭火燒兵燹之禍。明弘治戊午(1498)科舉人黃用直主持重修。清末圍殲山賊,抗日時期圍殲日寇,解放後的土改事件都使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迨至「文革」時期,在極左思潮沖擊下,宅更為遭殃,被夷為平地,文物損失慘重。
經過多年來的修建,如今殿宇輝煌,亭閣挺秀,蒔花遍地,寺道廣闊,佛像庄嚴,五百羅漢(各高30餘公分,泥塑)形態各異,風格奇特。還將著手籌建玉佛殿、佛教藝術館。相信古雪岩未來會更美好,法炬長明,智燈相續。
【見證歷史變遷】
古雪岩上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元朝異族軍隊入侵時,波美鄉人避難在岩洞里,不少人活活餓死,留下民族苦難的血淚。而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的人民圍攻盤踞虎山哨所日寇,留下一曲抵抗外侮的英雄凱歌,因而登斯岩,勝似上一堂愛國主義的教育課。
改革開放以來,由波美鄉鄉民倡議,聘請釋光旭大師住持岩寺,重葺梵宇,塑諸佛羅漢金身,配套建僧舍齋堂,擴建藏經樓。又將陳大羽教授題鐫的「超凡入聖,古岩飛雪」、清代舉人黃蓮峰題鐫的「念佛」、書畫家王蘭若篆書的「別有洞天」、名僧釋茗山的「古岩飛雪」等等摩崖石刻朱丹一新。
如今,寺院佔地約1.4萬平方米,寺後青嶂疊翠、怪石嶙峋,堪稱天然奇石公園。每逢節假日,汕頭市區以及周邊的遊客禮佛旅遊者眾。倘逢僧人做功課,但聞鍾鼓梵音,回盪幽谷,頓覺心怡神爽,樂而忘歸。
10. 文化變遷的發展歷程
從人類學誕生以來,各個學派都講社會文化變遷。 早期進化學派用文化進化理論來說明文化發展的普遍性,認為人類文化普遍地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發展進化,形成一個發展順序。涉及的主要是歷史上的文化變遷,當然重建人類的過去也是為了了解如今的情況,但他們不大重視民族之間的文化接觸,以及正在發生的文化變遷過程。
傳播學派側重於進化論所忽視的文化的地理、空間和地方性變異,著重研究文化的橫向散布,認為文化的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文化主要在傳播過程中發生變遷。但是,他們忽視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對文化變遷的過程或傳播時間順序的解釋就缺乏說服力。
功能學派雖著重於社會文化的功能、結構的研究,講文化現象的變化著重講它的功能的變化、消失與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調查中所發現的文化變遷。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論述了文化接觸產生的相互作用,認為研究文化變遷的過程,共時性研究優於歷時性研究,但同時也必須進行歷時性研究,才能發現文化變遷的規律。馬林諾夫斯基寫了《文化變遷的動力》,對文化變遷作了具體的論述。
美國歷史學家博厄斯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認為這種特殊性—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這既考慮到獨立發明,也考慮到傳播的作用。他們強調傳播,也反對極端傳播論。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國學者開始對文化變遷的動態現象感興趣,1932年在《人類學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說,「人類學必須研究文化現象的相互依賴,必須通過對現存社會的研究取得資料」,「我們不僅要知道現存社會的動力,還要知道它們如何變成這樣」,他認為應研究不同文化接觸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會文化變遷則不完全,「總之,我們試圖開展的方法建立在現時可以觀察得到的社會動態變化的研究上。他強調要作詳盡的描述性的民族學調查,雖因其忽視理論的傾向而受到批評,但細致的調查可以使研究者從中觀察到文化變遷的過程。
赫斯科維茨等從30 年代開始便把文化變遷作為專門的研究課題。美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赫斯科維茨說文化的變遷的研究起源於美國歷史學派。與此同時,英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二次大戰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人類學家更多地研究文化變遷。文化變遷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熱門課題。
巴尼特(H.G.Barnett)的《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1953年被認為是研究文化變遷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創新是所有文化變遷的基礎的結論,指出「創新應被界定為任何在實質上不同於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為和新事物。嚴格說來,每一個創新是一種或一群觀念;但有些創新僅存於心理組織中,而有些則有明顯的和有形表現形式。」。創新包括進化、發明和發現、傳播或借用。
進化、發明、發現、傳播或借用,是文化變遷的過程或途徑。進化是社會內部發展引起的,如生產技術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社會組織由簡單發展到復雜。文化的進化自然地引起文化變遷,進化的過程就是變遷的過程。發現是使某些已存在的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變得為人所知。發明是對先前的材料、條件進行新的綜合,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有些發現和發明是無意識的、偶然的,如古人發現用火燒陶土可使之堅硬從而發明制陶;有些發現和發明是有意識的革新,如紡紗機、蒸汽機的發明。當社會接受了發現和發明並有規律地加以運用時就引起文化變遷,比如歐洲工業革命、當代的科技革命。發現和發明可以在—個社會內部產生,也可以在外部產生而被—個社會所接受。傳播是文化變遷過程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普遍形式。早期進化論者不僅強調發明和發現。也指出了傳播的作用,摩爾根說「所有的重大發明和發現都會自行向四方傳播」,泰勒也講「文化的傳播法則」。馬林諾夫斯基認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是由於獨立進化,不同文化接觸產生的文化變遷則由於傳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與其他的文化創新形式一樣具有創造性。
傳播和借用有幾個特點:
1.傳播是一選擇的過程 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被接受或抗拒,視其對接受—方的效用和適應性而異。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羅傑斯等認為,對某一特定的 創新所採用的速度,決定於創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對優越性、適應性、復雜性、可行性和可鑒性。即新的文化特質與舊特質 相比的優越程度,與現存的價值觀念、經驗和需要的適應程度,被 理解和應用的難易程度,能夠進行試驗的范圍大小,其結果的可 見程度等。
2、 傳播是互相的、雙向進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觸,文化的傳播一般是相互的、雙向進行的,他們選擇地互相採納對方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
3、 文化傳播的范圍或借用的程度決定於兩個民族之間接觸的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體容易相互適應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體,由於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比較容易互相適應,文化的互相借用數量大。
5. 重新解釋(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對新引進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在形式、功能和意義上的改變,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6.變遷的主要原因 人類學家們對於哪一個領域更易於引起變遷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技術先於意識形態;一說意識形態更為根本;米德等則認為越早學到的東西越難改變。第二種觀點以L.A.懷特為代表,認為在整個文化系統中,技術系統引起社會系統的變化。而技術社會系統又引起意識形態系統的變化。這個看法符合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7、文化系統的變遷 文化系統中其一部分的變遷,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巴尼特稱為連鎖反應效應。因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的一個部分發生變遷,必然引起整體中互相關聯的部分的反應,最先改變的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