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笏園文化街區文昌閣建於哪年
十笏園文化街區座落於山東省濰坊市中心城區,白浪河西岸,因環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笏園」而得名,今為濰城區所轄。
2. 歷史文化街區怎樣認定
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專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屬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1]
3. 貴陽文昌閣的介紹和典故 很急,最好要長一點的!
文昌閣,位於貴陽城區東隅,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年),佔地1200平方米,以設計巧妙、結構獨特而著名,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教廟宇。在貴州省貴陽市東門月城上。始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七年 1609),清代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時均有維修和擴建。該閣是一座九角三層寶塔形建築,兩邊設有配殿,前為聯結配殿的齋房,平面布局成四合院形。主樓高約20米,面闊11.47米,進深11.58米,為三層三檐、不等邊九角攢尖頂,各層插拱較多,斗呈曲線,翹角不高,窗花和枋板施有彩繪,其建築風格頗具地方特色。原為供奉文昌帝君之所,現是貴陽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結構為三層三檐九角不等角攢尖頂。目前國內閣樓的角均為偶數等角,如貴陽文昌閣這樣的造型屬國內唯一。閣高三層,九角形,底層平面呈方形,總高為20米,兩邊設配殿,前有齋房與配殿相連。在建築上,頂層金柱用樓過梁承托,檐柱下穿二層,作二層金柱;二層檐柱穿至底層,又作底層金柱,如此逐層下放,構成上小下大穩定形式,各層均有較大空間。。外觀壯麗,氣勢雄偉。內二、三層楞木各九根,屋頂9角,柱54根,梁81根,均為9的倍數,可謂匠心巧運。古時「9」含極大極多之意,作為代表最高權力、最高等級的象徵。閣樓古樸雄偉,閣下庭院幽雅,窗花和枋板施有彩繪;雕刻與北方古建築迥異。配殿和齋房均為重檐懸山頂。初建時還附設有騾馬殿,主樓上並置銅鼓一面。建築風格頗具地方特色,九角式在國內罕見。閣樓坐落在寬厚高大的月城上,雄偉壯麗。山川城郭奔來眼底,益增登臨覽勝者的游興
4. 騎樓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騎樓老街嗎
騎樓歷史文化街區和騎樓老街概念大致相同。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於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騎樓大多布滿優雅細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也是海口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100多年前,活躍於東南亞的海南籍華僑將南洋的建築風格帶回海口,投資建起一系列以騎樓建築為代表的街區,形成海口歐亞建築風格混合的城市風貌。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海口騎樓老街獲得「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
以上為相關介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 貴陽市文昌閣在什麼地方
在省醫朝大十字方向1000米左右吧...
6. 急求歷史街區和歷史文化街區的區別,非常重要,需要有權威文獻論證,拜託了!
【歷史街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看城市的歷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跡版,還要看其現狀格局和權風貌是否保留著歷史特色,並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傳統風貌的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並有一定規模的區域。 《文物保護法》中對歷史文化街區的界定是:法定保護的區域,學術上叫「歷史地段」。
好似區別不大,這兩個詞彙在中國【歷史街區】是【歷史文化街區】的前身。後者相對完善且受法定保護。
7.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街區簡介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城區西北部,北瀕長江,南臨雲台山,西起玉山,中心軸線1800米,規劃面積約52公頃,街區內有2個國家級文保單位,14個省市級文保單位,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平均氣溫為13℃-16℃,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
西津渡歷史街區分為:老碼頭文化園、小碼頭民俗歷史文化街區、環雲台山商業步行街、雲台山景區、伯先公園、鎮江博物館。老碼頭文化園東起迎江路,西至西津渡街,南靠雲台山,北臨長江路,面積約3.4公頃。其內現存原亞細亞火油公司、稅務司公館、工部局巡捕房等租界建築以及約20000平米的近現代工業建築。現入住商家有鎮江菜館、鎮江鍋蓋面品鑒館、八分飽、西津會館、風尚西餐廳、西班牙餐廳、雅獅酒店、清水灣溫泉會所、老碼頭菜館、渡客客棧、小山樓國際青年旅舍、濾清器廠1966、子閱樓、三友堂等知名餐飲娛樂商家。
8. 貴陽文昌閣的介紹
文昌閣,位於貴陽城抄區東隅,襲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佔地1200平方米,以設計巧妙、結構獨特而著名,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是中國一種傳統祭祀建築,許多地方都有修建,但各地文昌閣內所祀神祇數目不一。一般來說,文昌閣都是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但貴陽文昌閣卻是九角形樓閣,建築風格奇特:文昌閣底層呈正方形,第二層和第三層是不等度數9個角;文昌閣共有81根梁、54根柱,都是9的倍數;二、三層的欏木,各為9根。「九」在易經里意味著至高無上,代表崇高的地位。文昌閣坐落在貴陽城老東門的月城上,地勢較高,登閣遠眺,山川城郭盡收眼底,視野遼闊,是欣賞貴陽風景的好去處。
9. 貴陽文昌閣的說明文600字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強大的吳國發動了戰爭,越國被打得落花流水了。內越王勾踐為了復國容,決定十年生聚,在暨陽大地一處高山修建了一座"文昌閣",專門招納來自五湖四海的賢才。在大家齊心協助下,越國很快就強大起來了,後來在美女西施地幫助下,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取得了決定性地勝利。
今天,我帶著無比愉快的心情去瞻仰這仰慕已久的文昌閣。我和媽媽來到山下,只見一條蜿蜒曲折的石頭小路伸向遠方,我們拾級而上,啊!一座巍峨壯觀的建築物映入眼簾。啊!多麼美麗的文昌閣。
我走進文昌閣大門,手摸到這古老的大門,感受到歷史的沉重。大樓的布置得古色古香,正中間放著幾把古老的雕花木椅,好像專門為各路的賢才而虛席以。二樓陳列著諸暨歷代名人畫像,為遊客展示諸暨深厚燦爛的歷史文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爬上了頂樓,極目遠眺,啊!洶涌的觀光人群,精美的建築,盡收眼底,暨陽大地風光如畫,令人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