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劍門關風景區的歷史文化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文學家張載在《劍閣銘》贊道:「岩岩梁山,積石峨峨。遠屬荊衡,近綴岷嶓。南通邛僰,北達褒斜。狹過彭碣,高逾嵩華。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李德裕在《銘》中寫道:「群山西來,波積雲屯。地險所會,斯為蜀門。層岑峻壁,森若戈戟。萬壑奔東,雙飛高闕。翠嶺中橫,黯然黛色。樹若雄屏,以衛王國。」
三國蜀漢重臣鄧芝曾說: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重險者,謂外有褒斜、子午之險,內有劍閣之隘也。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賦》雲:阻以劍閣。東晉末年重要將領、大臣殷仲堪曰:劍閣之隘,蜀之關鍵。唐劉鳳雲:梁山之險,蜀恃為外戶,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 ,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名劍門。《益州圖經》雲:小劍山截野橫天,奔峰倒地,挾楚包漢,呀秦擁蜀。大劍雖號天險,有扼塞可守,崇墉之間,徑路頗坦。小劍則鑿石架梁,飛閣成道,聳峭不容飛越,李白所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者也。雖然,劉禪、蕭紀之徒,其如地利何哉?
秦漢三國時期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滅蜀,即由此道。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隸校尉楊厥重修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公元263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
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成漢政權奠基人、氐族人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就食巴蜀,過劍閣,嘆息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東晉昇平三年(公元359年),梁州刺史司馬勛叛亂,引兵入劍閣,攻涪(今綿陽),進圍益州(今成都),丞相桓溫遣東晉名將朱序等討平之。東晉寧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皇帝苻堅使部將徐成攻克劍閣,進而奪取梁、益二州。
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南齊大將崔慧景於劍閣擊敗引氐族來犯梁州的李烏奴。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北魏名將邢巒遣統軍王足入劍閣,圍涪城。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北魏遣甄琛出劍閣。天監十五年(公元516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張齊與北魏爭葭萌關失敗,劍門守軍棄城而去。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益州刺史蕭淵猷遣其將樊文熾圍劍門關,失敗遁走。大同元年(546年),劍閣復入於梁。大寶元年(公元550年),氐族酋長楊法琛據利州(今廣元)歸附北魏,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遣楊乾運討伐於劍門關。承聖二年(公元553年),蕭紀叛亂,東侵荊州,西魏尉遲迥乘虛南下潼州(今綿陽),楊乾運等密以劍閣送款於魏,迥入劍閣,蜀遂瓦解。後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益州總管王謙舉兵響應相州總管尉遲迥,討伐楊堅,楊堅使隋朝名將梁睿討之,自劍閣進逼成都。
隋唐五代時期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奪劍門,入劍州,平定作亂的西川節度使劉辟。咸通末年(公元874年),南詔犯成都,唐軍出劍門,而敵退卻。乾寧四年(公元897年),西川節度使王建攻東川,隴右節度使李茂貞遣部將李繼昭援救,留偏將守劍門關。
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後唐滅前蜀,李紹琛(康延孝)在劍州擁兵自稱西川節度使,魏王李繼岌遣任圜追擊之,任圜先遣別將下劍門關守之,遂進敗紹琛於漢州。長興元年(公元930年),東川節度使董璋、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謀據兩川,董璋遣兵築七寨於劍門關,又於劍門關北置永定關,布列烽火,大將石敬瑭受命討伐董璋,偷襲劍門關。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遣軍伐後蜀,取秦、階諸州,蜀人聚兵糧於劍門關、白帝城。
宋時期
宋乾德三年(965年),王全斌伐後蜀,有降卒進言:「由昭化縣江東越大山數重,有狹徑,名來蘇,蜀人於江西置柵守之,對岸有渡,路出劍門南二十里,至青韁店與官道合,由此進兵則劍門之險不足恃也。」康延澤曰:「蜀人並力守劍門,若令諸帥協力攻取,而命別將取來蘇,達青韁,北擊劍閣,與大兵夾攻,破之必矣。」王全斌從之,遂奪劍門關。
㈡ 劍門關的來歷是
劍門關的來歷:
三國時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
現代的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現在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2)劍閣歷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滅蜀,即由此道。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
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隸校尉楊厥重修劍門蜀道。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治今漢陽鎮)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地「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謂之劍閣,成為軍事要隘。
自隋朝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縣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
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二年(1913年)改劍州為劍閣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劍門關
㈢ 關於劍門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劍門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里,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後來諸葛亮五齣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經過此地。
然而這里畢竟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歷史上烽火狼煙、江山易主的事情經常在這里發生。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敗,又屢毀屢建。
唐朝以後,開始改稱為劍門關。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閣樓正中懸一橫匾,書「天下雄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這座歷經千餘年的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
1992年在關口川陝公路東側崖底修建了關樓。2006年2月,關樓被大火燒成灰燼。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關樓,是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
地名由來: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治今漢陽鎮)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地「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謂之劍閣,成為軍事要隘。
自隋朝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縣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
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二年(1913年)改劍州為劍閣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
㈣ 劍閣縣的歷史沿革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
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
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
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縣、葭萌縣、德陽縣、閬中縣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縣、梓潼縣、白水縣、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今劍閣縣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漢德縣(當德縣更名)為蜀漢領地。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縣為「成漢」領地。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今劍閣縣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縣境內僑置南安郡、南安縣,領桓道縣、中陶縣2僑置縣。
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縣、下辨縣(治今劍閣縣武連鎮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縣(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縣(今王河鎮南)、梓潼(今梓潼縣文昌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縣、中陶縣2縣。
南齊建元初漢德縣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縣、白水縣、華陽縣及樂安縣、桓道縣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郡為扶風郡,領武功縣(武都縣、下辨縣更名)、茂陵縣、華陰縣(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縣、略陽縣、安定縣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
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
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改南安郡、南安縣名普安郡、普安縣,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永歸縣(白水縣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縣、武功縣更名);潼川郡(今梓潼縣石牛鋪)。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鎮群英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縣、永歸縣、黃安縣、安壽縣、武連縣、胡原縣(開皇七年更名為臨津縣)、陰平縣(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市小溪壩鎮陰平村)7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縣還名為梓潼縣(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劍南東川節度。
武周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
唐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
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縣、黃安縣(唐末更名普成縣)、武連縣、梓潼縣、陰平縣、臨津縣(遷治今白龍鎮)、永歸縣、劍門縣共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鎮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
乾德五年(967年),廢永歸縣並入劍門縣。
開寶六年(973年)劍州普安軍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
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臨津鎮並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
隆興二年(1164年),因宋孝宗「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
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關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並入普安縣,陰平縣因戰亂荒廢。
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廣元路。
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洪武九年(1376年)省州,罷置劍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縣、江油縣(治今江油市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
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
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
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綿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大漢四川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
民國二年(1913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1914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
民國七年(1918年)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4月,劍閣境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縣(治今普安鎮)、赤化縣(治今鶴齡鎮)、金仙縣(治今金仙鎮)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縣屬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同時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駐地,專署轄劍閣縣、昭化縣、廣元縣、蒼溪縣、閬中縣、江油縣、彰明縣、平武縣、北川縣9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增轄青川縣、旺蒼縣2縣,專區至此共轄11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劍閣解放前夕的12月15日,劍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遷往江油縣中壩鎮,不久後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劍閣縣城,仍為劍閣縣建置,縣城駐城關鎮(1981年改為普安鎮)。
1950年屬川北行署區人民行政公署劍閣專區專員公署(治廣元縣)。
1952年9月1日撤銷川北行署區並入恢復設置的四川省後,劍閣縣改屬四川省劍閣專區專員公署。
1953年3月廣元專區(劍閣專區1952年12月20日更名)撤銷並入綿陽專區(1968年改為綿陽地區)後,劍閣縣改屬綿陽專區專員公署。
1985年5月,劍閣縣由綿陽地區(綿陽專區更名)劃屬地級廣元市 。
2000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
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城正式由普安鎮遷址下寺鎮。
2009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下發《關於深化和擴大擴權強縣試點工作的通知》,該縣被納入四川省第二批擴權強縣試點縣之一開始進行省直管縣改革。
2015年4月正式開展撤縣建市工作,計劃2017年完成縣級劍門關市的申報工作。
㈤ 四川的劍門關被稱作劍閣,因什麼而著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旅遊啦!有許多人喜歡去一些文化古地。大家旅遊都是去為了看風景,喜歡去一些地方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那談起去旅遊,有一些人喜歡去四川的劍門關玩玩。俗稱劍門關,被稱為劍閣。它也非常出名,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去那裡呢?今天小編就和你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四川劍門關。
著名的點在很多,如果大家可以來四川建鵬哥旅行的話,你們應該能更深刻的體會到為什麼它如此著名。這里真的是風景優美,而且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厚。如果你想了解一下。這里的風景相了解一下歷史文化知識就趕緊來這里旅遊一下吧。
㈥ 有誰知道劍閣的來歷
劍閣歷史: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㈦ 劍閣的歷史
劍閣歷史: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㈧ 劍閣縣的文化
飲食
民國時期,劍門山區民間飲食習俗,多數地方以大米為主食,輔之以小麥、玉米、豆類和紅苕等雜糧。少數地方以玉米、小麥面為主食。普遍吃酸菜,一般人家,除逢年過節,或家中來客,央(雇)人請工吃干飯外,習慣一天三頓酸菜稀飯,有「糠菜半年糧」之說。
建國後,特別是1979年以來,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改善,飲食習俗變為以大米、小麥為主,雜糧減少,一般人家都是早上稀飯,中午干飯,晚上稀飯或麵食,但仍普遍以酸菜佐餐,口味習慣偏酸辣。開放後,擴大了城鄉交流,蔬菜品種多樣,供應充足,城鄉人民食品結構逐漸發生了變化,食品中奶、蛋、雞、魚增多,喜吃瘦肉。飲酒從單一的白酒,變為啤酒、紅酒和各類飲料。劍門關白酒、劍門醋、劍門豆油除了自給外,暢銷各地。
祭祀
民國年間的祭祀活動主要有祭孔子、祭關羽、祭文昌、祭名宦鄉賢。以社稷壇、先農壇、先蠶祠等廟祠為祭祀場所。以文廟祭孔,武廟祭關羽較為隆重。宗祠祭祀,每年三次,春祭在清明前後,秋祭為中元節,年祭除夕舉行。由族長主祭,戶主陪祭。祭祀過程有:「啟戶」、「迎神」、「參神」、「獻饌」、讀祭文等。祀畢,族眾聚會飲宴。一般人家堂屋內均設有祭祀用的神龕。神龕中書貼「天地君親師位」,兩邊豎祖先牌位。富家的神龕十分講究,以木雕飾圖案,有匾額楹聯等。祭祀活動一年主要有三次:一是清明節,到祖先墳頭植樹、掛紙錢。二是中元節,在門前或野外燒紙錢,祭祀祖先。三是「除夕」,全家人懷念祖先,在神龕前焚香、化紙錢跪拜行禮。
臘八
臘八節為農歷臘月初八,源於遠古的「臘祭」,流傳為「臘八節」。是日,要做「臘八粥」。以大米、黃豆、豌豆、小豆、綠豆、蔬菜、豆腐等糧菜混煮而成,有肉為「葷臘八」,無肉為「素臘八」。吃「臘八粥」,意在慶祝和祈求豐收。此俗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中秋
中秋節為農歷八月十五。這天,要吃圓形糖餅,名「月餅」。民間傳說,八月十五是「月亮婆婆」生日,一般人家都要在院內陳列瓜果,燒香拜月,全家人圍坐吃月餅、瓜果共賞「月花」。中秋節也是劍門山民間入秋後的嘗新節,紅薯、芋子初熟上市,民諺「蒼不蒼(老不老),嫩不嫩,八月十五嘗一頓」。建國後,特別是1979年以來,每逢中秋節,家人都要團聚,加餐過節。親友互送月餅,表示賀節。縣城有關部門都要舉行中秋茶話會,邀請台屬、僑屬參加,暢談形勢,思親、思友,表述祖國統一之情。
中元
中元節為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亡人節」或「鬼節」。城鄉人家要備置香蠟、紙錢、水飯等供於墳前,或在野外燒化紙錢,祭祀祖先。這種習俗在民間普遍流傳。
端陽
端陽節為農歷五月五日。又名「端五」、「端午」。城鄉居民視作重要節日。家家門口掛菖蒲、白艾,因之又稱為「蒲陽節」。劍門人習慣蒸饃,新婚歸,逢端五,要送饃回娘家,叫「送節」。大人小孩喝雄磺酒,用雄磺粉調酒塗在小兒臉、手足心和耳朵,給小孩掛香包,以避病祛邪。沿嘉陵江岸居民常有劃龍船競賽活動。建國後,境內民間仍過此節,並以五月五日為「頭端陽」,十五日為「二端陽」,二十五日為「三端陽」。節日期中,親友互相饋送新麥面饃、雞蛋等,表示祝節。
元宵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古稱「上元」,又稱「上元節」,劍門山區民間稱:「過小年」,俗稱「吆麻老鷹」(意味年被老鷹擔走,要趕走它)。每戶要掛彩燈,放鞭炮,吃「湯圓」和佳餚,以示祝節。元宵節前三天,縣城和大場鎮均要耍龍燈、玩花燈、扎高台、踩高蹺、唱川戲等。甚為熱鬧,稱「鬧元宵」或「鬧花燈」。
過年
劍門山區民間過年與外地不同,從農歷臘月二十三祭奠灶王菩薩升天起,到除夕之夜算是年關的准備階段,殺年豬,打掃清潔衛生等。臘月二十三晚要「祭灶」。傳說灶神是「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人家要燃點香蠟,供獻米糖,送「灶神」升天,祈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二十四日起,打掃揚塵,掏陰陽溝,洗衣服,洗廚具,備辦節日食品。三十日要吃「團圓飯」。「團圓飯」,做足三天的干飯,即初一到初三,不能生米下鍋。還要貼春聯、門神、年畫、掛燈籠,晚上為除夕夜,意味舊年至夕而除,明日另換新年。大人小孩都要洗腳,稱「脫窮皮」。合家人圍火爐暢敘。長輩要給晚輩發「壓歲錢」。成年男子打鑼鼓響器,放鞭炮,小孩子做游戲。通宵不眠,謂之「守歲」,至凌晨,要搶「金銀水」,聽開山鳥叫,預測來年的豐收。富人家逢年關狂歡陣陣,窮苦人家愁債累累,唯小孩,有幾天的放肆日子,不犯大的規矩,家長是不會出手打罵孩子。正月初二至初五日,為拜新年的時期。新婚的小夫妻,必回娘家賀拜,家族親友彼此宴請,稱「吃年酒」。城市和集鎮上,初二日晚上互送拜年片,用紅紙寫上「恭賀新年」等字樣貼在親友大門上,表示祝賀。民間組織龍燈、花燈到大院落賀年。初五日,稱「破五」。這天過後,城鎮行業開始營業,農村開始農事活動。初七為人過年,只在飯菜上升級。建國後,「過年」改稱「春節」,仍是重要節日。
慶祝
祝壽,劍門民間也稱「做生」,就是過生日。多數是滿60歲才祝壽。民間也有滿36歲時請客「做生」,但不能稱祝壽,多為晚輩為長輩過生日,送「壽禮」。一般人家只有親友送點禮品,客主歡聚。有錢人家過生日,講排場,設壽宴,掛壽匾、壽帳,貼壽聯,請樂班吹打,舉行祝壽儀式,大宴賓客收錢收物。建國後,中共中央明令「禁止給領導祝壽。」影響所及,城鄉一般人對祝壽逐漸淡化。每逢長輩生日,親朋與家人相聚,向長輩祝福,表示敬意。
慶坐月,婦女生小孩叫「座月」。鄰居及其親友興送雞、雞蛋、肉、掛面、白糖等禮物,也有直接送錢的,產婦娘家要送油、大米等,少數人在嬰兒滿月時宴請送禮的親朋吃「滿月酒」。
慶修新房,民間以新修房為喜事,親友要幫工並送糧、錢。稱為「待匠」。竣工時,建房家備辦筵席酬謝送禮者。城鎮居民遷新房時,稱「喬遷之喜」,亦有慶賀。
慶開業,民國年間,城鎮從事商業經營者,新辦店鋪,首次營業時親友要掛彩紅、放炮、送禮,賀「開張之喜」。店主設宴招待。
㈨ 請問劍門關有什麼典故或者故事
劍門關與三國文化
劍門關的修建和劍閣縣的設立就與三國有關。據《寰宇記》記載:「諸葛內亮相蜀,鑿容石駕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關。」
《輿地廣記》也記載:「蜀漢丞相亮……以閣道三十里至險,復設尉守之。」劉備在成都定都以後,於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設立了劍閣縣,隸屬於劍門關,加強了對劍閣的防守,不僅如此,還以劍閣為中心,將漢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連成了一個整體。保證了從成都至梓潼,穿劍閣過葭萌、白水,到陝西勉縣陽安關、漢中這條劍閣道的安全和暢通,為以後諸葛亮出歧山、姜伯約伐中原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據有關資料記載,劉備在稱帝之前,曾四次往來於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