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醫葯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中醫葯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27 12:51:25

A. 如何認識和理解中醫葯在促進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文明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人們將具有在世界上廣泛存在、被認可和可學的觀念、文化及科學知識,稱其為具有「普世價值」,能給全人類帶來可實現共享的知識財富。中醫葯科學文化知識體系是否具有普世價值呢?又能否造福全人類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來看看:
①廣泛性:中醫在中國是與西醫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醫學,雖然目前還不是世界上的主流醫學,但隨著20世紀中後期中醫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普及推廣,越來越多的外國患者加入到了接受中醫治療的隊伍中來,每年約有30%的當地人、超過70%的華人華僑接受中醫葯保健和治療。
②認可性:中醫所主張的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仁愛、尊重生命等健康理念和醫德思想,符合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具有被世界普遍認同的可能。特別是在西方現代科學已走入很多誤區、地球已被破壞得千瘡百孔、西醫所導致的醫源性和葯源性疾病劇增的今天,更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世紀70年代後承認了中醫的醫療價值,並在全球范圍內予以大力推廣。
③可學性:中醫並非只有中國人才學得會,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背景的人,只要願意都能學會中醫。如果首先具備了中文基礎和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背景,更容易學習,也更容易學好。目前到中國來學習自然科學的外國留學生人數中,學中醫的人數排第一。截至2009年底,北京中醫葯大學的留學生人數,在國內大學中排列第六名。
以前曾有人認為中醫葯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甚至還有的認為中醫葯是中國人的一種民俗,僅局限在華人圈內「信仰」和應用。但從最近幾十年中醫葯在世界范圍內廣泛而快速傳播的事實,足以證明中醫葯不僅具有普世價值,而且也必將成為全人類共享的「健康知識財富」。

B. 中醫葯有什麼好處

一、安全、副作用少:由於中葯外治是施於體表,它可以隨時觀察其適應和耐受情況而決定去留,不會像內服葯物,如不對症,發生副作用時處理比較復雜,外治只要施治配葯得當,是比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
二、對胃腸道無損傷:病人服葯,首先入胃再吸收,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損傷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尤其一些病人胃的情況不好,又非要服葯不可,往往陷入治病必服葯,老病未治好,胃病又成的兩難局面。那麼葯物外治就不存在這一問題。俗話說「良葯苦口利於病」,服葯的痙對許多病人是難以長期忍受的,中葯外用可以起到「良葯治病不苦口」。
三、對肝腎刺激小:不管內服何種葯物,通過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其代謝產物尤其是一些毒性產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分解而通過腎臟排泄,這對於原先肝腎有疾病的人來說,也是難以迴避的矛盾,而中葯外治,大多經過皮膚、粘膜吸收,葯物的成分進入體內已經通過一層屏障的過濾,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故對肝、腎的損害大多已非常小,
因此外治法作用的不單是葯物有效成分的體表吸收,它主要是通過葯物對特定部位、穴位的刺激,從而疏通經絡、調理經氣、調整機能,可以起到與針炙推拿同樣的作用。操作簡便取材容易:中葯外用大多作用於人體經穴和特定部位,而這些大多是易於辯論的部位,操作也比較容易掌握,只要加以學習、注意,大多自己就可操作,比如葯枕療法、敷臍法、敷足心法、敷肝區法、點眼法,塞耳鼻法。

C. 神農本草經在中葯學發展中的歷史作用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葯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葯理論精髓。

2015年8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全圖神農本草經》英法譯本。本書的譯注者安德烈夫婦是對漢學頗有研究心得的專家,翻譯出版過多部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著名花鳥畫家劉景曾先生在本書中創作了許多前人未曾涉足的物種形象,使傳統花鳥畫的物種大為增加,對新物種繪畫實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繪畫不拘泥於影貌,一舉突破了明清以來葯物標本畫的束縛。在畫中容納了大量詩文、史料等與該物種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信息。讀者可細細品味那些耐人尋味的精彩畫面。


在中葯學發展中的歷史作用

《神農本草經》的歷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將東漢以前零散的葯學知識進行了系統總結,其中包含了許多具有科學價值的內容,被歷代醫家所珍視。而且其作為葯物學著作的編撰體例也被長期沿用,作為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專著,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本經》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劑理論,一直被後世方劑學所沿用,有序例(或序錄)自成一卷,是全書的總論,歸納了13條葯學理論。

《本經》的問世,對中國葯學的發展影響很大。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部《本草》,如《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都淵源於《本經》而發展起來的。葯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是葯學一大關鍵,《本經》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葯物之間,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輔佐,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單獨使用的效果強上數倍;有的兩葯相遇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葯性,便其難以發揮作用;有的葯可以減去另一種葯物的毒性,常在炮製毒性葯時或者在方中制約一種葯的毒性時使用;有的兩種葯品本身均無毒,但兩葯相遇則會產生很大的毒性,損害身體等等。這些都是業醫者或從事葯物學研究的人員必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十分重要,甚至操縱著生死之關隘,不可輕忽一分半毫。

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本經》都是醫生和葯師學習中葯學的教科書,或者是作為必讀書,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書中對於葯物性質的定位和對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確,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葯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到今天,也仍是中醫葯學的重要理論支柱。對於現代的中醫臨床,《本經》的論述仍舊具有十分穩固的權威性,同時,它也成為了醫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規定了葯物的劑型

《本經·序錄》認為:「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葯性,不得違越。」此處一方面體現了在2000年前中葯劑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葯物劑型工藝以及對哪些葯宜用哪種劑型的研究經驗,如消石「煉之如膏」,術「作煎餌」,茺蔚子「可作浴湯」(外用洗劑),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膽「可入丸葯」,蝟皮「酒煮殺之」,露蜂房「火熬之良」,當歸治「金創煮飲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兒百病」,蛇蛻「火熬之良」,貝子「燒用之良」等等。此處既講了葯物炮製加工方法,同時也說明了不同葯物在具體應用時要採用不同的劑型,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治療效果。對現今中醫業醫者只採用湯葯成葯的現象具有很大的批判性的價值。

對葯物治病取效的客觀評價

《神農本草經·序錄》認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府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此處首先告誡人們,有病必須早治;其次強調了疾病的痊癒與否,不能完全依賴葯物的作用,主要是機體的防禦機能和在葯物干預下機體驅邪愈病的內在能力。

強調辨證施葯

《神農本草經·序錄》提出「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飲食不消,以吐下葯,鬼疰蠱毒以毒葯,癰腫瘡瘍以瘡葯,風濕以風濕葯,各隨其所宜。」此語不但突出了辨證施治用葯的主旨,還提示在辨證施治用葯的前提下,務必要辨別疾病的性質(寒、熱)用葯,辨別病因而審因論治(如「飲食不消」、「風濕」),辨別病情輕重並根據病情輕重而施以用葯(如「鬼疰蠱毒」均為重危病證),還要辨別軀體病(如「癰腫瘡瘍」、「風濕症」)與內臟病(如「鬼疰蠱毒」)的差異而用葯。前者用「瘡葯」、「風濕葯」,後者用「毒葯」。若通覽書中365味葯物的功效和主治,還可以發現,書中根據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膚病等等不同病種而施以不同葯物予以治療,這些內容都充分體現了辨證施治的用葯思想。

重視服葯時間與療效的關系

《神農本草經·序錄》認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葯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這說明本書作者在認真總結前人用葯經驗的基礎上,認識到服葯時間與葯物療效之間的密切關系。

踐行「葯有陰陽」理論的價值

《內經》首先提出了「葯有陰陽」理論,《本經》對這一理論予以踐行。所謂「葯有陰陽」,其含義甚廣。若僅從植物葯與礦物葯分陰陽,礦物葯質地沉重而主降,屬性為陰,植物葯質地輕清而屬陽。若就植物葯而言,凡葯用其花、其葉、其枝者多屬陽,若用其根、其干者多為陰。如若對葯物深層的內涵以陰陽分,則「陽為氣,陰為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具體內容可詳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本經·序例》所謂「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義是指人們可以品嘗到的葯物真實滋味以及其對人體氣血陰陽的作用。葯物真實滋味不止五種,由於受事物五行屬性歸類理論的影響,於是自古至今,將葯物之滋味統統納之於五味之中,並將澀味附之於酸,淡味附之於甘,以合葯物五味的五行屬性歸類。

葯物「有寒熱溫涼四氣」

《本經》所言葯物有「寒、熱、溫、涼四氣」。四氣,即四性,是葯物或食物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與人們味覺可感知的五味相對而言,四氣屬陽, 五味屬陰,也就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為氣,陰為味」之意。事物之陰陽屬性是可分的,「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故葯物寒熱溫涼之性還可再分陰陽。溫性、熱性為陽,涼性、寒性屬陰。熱甚於溫,寒甚於涼,其中只是程度的差異。溫熱葯有微溫、溫、熱、大熱的不同量級;寒涼葯有涼、微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級,如果在性質上沒有寒熱溫涼明顯的性質差異,於是就用「平」標定其性質。

認為葯「有毒無毒,斟酌其宜」

《本經·序錄》中「有毒無毒,斟酌其宜」指的是在臨證用葯時,務必要熟悉哪些葯物有毒,哪些葯物無毒。有毒之葯,其毒性之大小及程度何如等等,然後再根據臨證實際情況,斟酌用葯。

認為葯有「七情和合」

《本經·序錄》認為:葯「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這就是葯物配伍理論中「七情和合」的源頭,指葯物配伍中的特殊關系。

D. 中醫葯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中醫葯在現代戰爭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很大,戰爭中的人員傷殘現象是在所專難免的,中醫的針灸止屬痛的速度幾乎可以和麻醉劑的速度相比,而且是不受條件限制的,中葯的外擦劑的消炎止痛作用也是十分顯著,中醫本草有很多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機體抗禦能力的葯品,沒有毒副作用,比激素使用要安全的多,中醫的導引術可以激發人體潛在能量,這個在戰陣中的作用更是無可取代,中醫正骨接骨,更是神奇,很多骨折脫臼的,短時間就可以恢復戰斗能力,如果現代戰爭到了物資匱乏的時候,中醫葯的作用就更顯著了,因為中醫葯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所以,現代戰爭中,不可以忽略中醫葯的作用,

E. 「讓中醫葯走向世界」有什麼意義

「中醫葯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兩年前,總書記致中國中醫科學院60周年賀信,系統闡述事關中醫葯發展的根本性、長遠性問題,為中醫葯發展指明了方向。賀信對廣大中醫葯工作者提出希冀:「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葯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葯的獨特優勢」。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葯事業」的重要任務,對中醫葯工作提出了深層次、全方位的要求。既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用起來」,也要讓原創的科技資源「活起來」。發揮中醫葯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全方位融入健康中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葯健康需求
讓中醫葯走向世界,目的是讓中醫葯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惠及世界、造福人類。目前,中醫葯服務已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葯逐漸為五大洲的民眾所接受,尤其是針灸、氣功、太極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友人的喜愛。這說明,中醫整體醫學、整體健康的觀念和方法是有效的,大眾是受益的。中醫將生命看成臟腑經絡相貫相連的整體,將人看成與天地相通相應的整體,通過日常生活中飲食、起居、運動、情志的調節,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和不得大病的目標。
讓中醫葯走向世界,需要深入發掘中醫葯寶庫中的精華。中醫葯是我國先民在天人合一哲學理念指引下,經過長期實踐而形成的偉大發明創造,幾千年來一直護佑著中華兒女的健康繁衍。據《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統計,從戰國至1949年,存留於世的中醫葯圖書共計12124種。加上陸續發現的中醫葯出土簡帛文獻和傳世的孤本、秘本,中醫古籍數量相當可觀,深入挖掘大有可為。同時,要挖掘傳統文史哲和科技典籍,特別是《道藏》中與醫葯養生相關的寶貴資源。這些都是「物」的資源。此外,還要重視「人」的資源。關注健在的國醫大師和各級名老中醫專家,做好口述史研究和人類學田野調查。
傳承好中醫葯,要求我們深入發掘中醫葯寶庫中的精華,使記載在古籍、融入在生活、使用在臨床的中醫葯理念、方法生動起來,彰顯時代價值,釋放文化魅力,服務大眾健康。
發展好中醫葯,要求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深刻內涵,發揮中醫葯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葯健康需求。
中醫葯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不僅是全體中醫人的時代使命,而且是擺在當代中醫人面前的歷史考卷。

F.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6)中醫葯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G. 中醫葯歷史發展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

中醫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如今大家都講究效率,版就連看權病也是追求效率,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西醫,很多人不了解中醫,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認為中醫沒有西醫有用,然而中醫葯在中國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醫葯的發展歷史。中醫指的是中華醫道,我們最開始知道中醫是在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裡,這也被看作是中醫的開始,中醫的發展歷史從原始社會開始,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基本框架,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總結才形成了我們現在龐大的中醫葯體系。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採用中草葯和針灸等方法治療人體的疾病,西醫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在西醫沒有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一直是採用中葯治療疾病。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神醫,有華佗、扁鵲、孫思邈和張仲景等等,在千年之前華佗就開始使用麻沸散來進行外科手術,在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很多的醫學典籍,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等等,如果沒有中醫,那麼多的疑難雜症和瘟疫疾病,

H. 急.!歷史論文.有關中醫葯發展的.

中葯的發展歷史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發達,為匯集整理先秦時期大量蘊積的葯物開發利用經驗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南北朝時期,商品生產與交換的發展更為中葯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當時葯物專著已達110多種。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傑作是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既是先秦時期中葯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總結,又是後世本草和開發利用的楷范。全書記載葯物365種,其中植物葯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並按中葯的養命、養性、治病等3種功效歸並為上、中、下三品。這些葯物至今仍有200餘種沿用不衰。到了魏晉時期,葯物品種增加到730種(《名醫別錄》新增365種),後又經《本草經集注》增補、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至此,我國中葯理論體系雛形已定,中葯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得到進一步擴大和提高。

唐代,葯物已增加到1000餘種,葯物知識也已基本可以滿足一般臨床應用的需要。國家曾組織力量開展葯源調查,在此基礎上於顯慶年間(656--660年)編修了《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編修並頒布實施的具葯典性質的葯學專著。在已有的本草學基礎上,精選民間新葯114種,使葯物種數達到850種,這本葯學專著以較多的葯物基原考證和較豐富臨床用葯經驗贏得了中外醫葯工作者的尊崇。70多年後,陳藏器又收集《唐本草》未載之葯692種,撰成《本草拾遺》。二者合計,唐代開發利用的中葯資源已達1500多種。

宋代,印刷技術的發展,為醫葯資料的整理、傳播提供了良好條件。北宋時期,國家再次大規模調查葯物資源,並成立醫葯編纂出版機構--校正醫書局,還設立了官辦的制葯廠(惠民制葯局)生產中成葯。百餘年中,三次修訂本草,大量校勘匯總,增補文獻和用葯經驗,形成歷史上官修本草高潮,官方代表作有《開寶本草》、《嘉佑本草》和《本草圖經》。宋代唐慎微集前人之大成,收集《開寶本草》、《嘉佑本草》篩選遺余葯物554種,又自增8種,輯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至此,我國古代開發利用的葯物資源已達1748種,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葯寶庫。

金、元時期,中葯資源開發利用在穩定和鞏固品種的基礎上,重點轉向精煉葯效、歸納葯理,其主要貢獻是把醫葯理論與具體葯物密切結合,形成了多層次的中葯學理論體系,對後世影響極深。

明代是中國古代史上中葯資源開發利用和本草理論發展的鼎盛時期,特別是明代中葉,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及國內外市場的開拓,商品經濟有很大發展,醫葯界人文薈萃,名著迭起。《本草品匯精要》收載葯物1815種,增補46種,尤以文字簡潔精要。彩色實物繪圖名聞於世。《滇南本草》收載葯材448種,是一部記載高原地區葯物(包括民族葯物)的珍貴著作。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把古代中葯資源開發利用 推向了頂峰,並以博大精深的內涵總結了明以前中葯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圖文井茂,提高了本草學的編纂技能和水平,開拓了後世中葯發展的新局面。

清代,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不僅中葯行、店林立,還形成了一些全國性的葯材集散市場。中葯材產量和運銷量隨之大增,中葯資源開發利用的范圍又進一步擴大和提高,著錄和存世的本草近400部,其中,學術價值較高的著作有《本草綱目拾遺》、《植物名 實圖考》。前者收載《本草綱目》未收載的葯物716種;後者收載植物1714種,雖名為《植物名實圖考》,實際也是一部寶貴的葯物專著。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葯開發利用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如藏族著名葯學家帝瑪爾·丹增彭措編著了《晶珠本草》,共收載葯物2294種,具有濃厚的藏葯特色,是中國藏醫葯學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I. 中醫葯的歷史及現代貢獻

中醫葯文化傳承與弘揚的研究

--------------------------------------------------------------------------------

[錄入時間 2004/07/12 14:46 ]
[瀏覽次數 390]

黃明達

一、中醫葯文化的先進性

中醫葯作為中國傳統醫葯學的統稱,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發展歷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國漢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鮮族等各少數民族傳統醫葯學理論及對疾病防治經驗系統總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方醫葯學體系,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傳統醫學理論最系統、內涵最豐富、應用最廣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經過幾千年的醫學實踐證明,中醫葯學不僅在歷史上曾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重大貢獻,而且在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從陰陽互動的平衡觀、臟腑經絡的整體觀、天人合一的生態觀、以人為本的生命觀、三因治宜的辯證觀對疾病的預防控制上,還是在人類生育、健康、衰老、疾病、死亡等生命現象全過程的科學認識方面,尤其是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延長人類生存壽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對目前現代醫學病因不清、療效不佳的各種疑難雜症及高死亡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腎病綜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傳染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甚至對21世紀有黑死病之稱的高致命性傳染病如艾滋病等,都顯示出了中醫葯獨特療效和顯著優勢。對於患有現代社會文明病及佔世界城市人口70%-80%的亞健康人群,傳統醫葯學及中醫養生學在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在對於13億中國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及獨特優勢。

20世紀9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西方發達國家對東方醫學最具代表性的中醫葯產生了濃厚而廣泛的興趣,並加大了經費及人員投入,希望能從古老的傳統中醫葯學中領悟其現代生命科學的真諦,尋求解決數量在不斷增加的人類疾病的最終方案。與現代西方醫學生命科學物質還原論研究相反的方向上,傳統中醫葯學對疾病辨證、動態的宏觀認識和對生命現象整體把握,在疾病防治尤其是適應WHO提出的生理―心理―社會及環境適應能力的社會醫學模式方面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可行性。從疾病生物醫學到生命醫學,從生命醫學到生態健康醫學,中醫葯最具有實踐應用價值和科學發展價值,是人類醫學生命科學價值體系的完整體現和先進文化的突出代表。在未來後現代醫葯學發展時代,中醫葯不但不會消亡,將繼續為13億中國人民及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重要貢獻,而且中外醫學界有識之士尤其是從事邊緣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們已基本達成共識,中醫葯所代表的先進的生命觀和科學的醫學方法論將引領世界未來醫學生命科學的發展方向並將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二、全面繼承和弘揚中醫葯優秀文化

中醫和中葯是傳統醫葯優秀文化不可分割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要繼承和弘揚中醫葯就必須首先對中醫葯有一個正確、客觀、全面、系統的理解與認識。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自上而下過度強調了現代中葯研究、中葯現代化和中葯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問題,而嚴重忽略了對現代中醫研究,中醫對中葯研究的主體指導地位以及中醫產業化開發的問題,出現了「鬍子眉毛一把抓」和「一手硬、一手軟」的政策導向問題。沒有在中醫與中葯的研究及發展方面實現平行互動。由於中葯西制、中葯西用、廢醫存葯傾向,並以中西結合為名而實行以西代中為實的策略,導致了如馬兜鈴酸事件、龍膽泄肝丸事件、小柴胡湯事件等所謂「問題中葯」的社會爭議,接連不斷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中葯信譽危機,這不僅對中葯產業經濟發展是一個信譽重創,而且在中國加入WTO後將為國外西葯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掃平了道路。因此,在弘揚中醫葯的口號下必須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政策導向及具體策略,必須以最大程度地滿足13億中國人民衛生保健的實際需求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必須站在為人類醫學生命科學做出更大貢獻的歷史高度。在促進中葯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同時加強傳統中醫葯研究開發並推動中醫產業發展。

在發展中醫葯國際化之前首要目標應是中醫葯本土化發展的最大化。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本土是中醫葯文化的發源地,而且還因為中醫葯在中國最具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最具經濟可行性。中醫葯本土化發展應成為中醫葯國際戰略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是最大的經濟,也是最大的政治。

中醫葯現代化應在中醫葯研究與研究中醫葯兩個方面同時展開,相互促進,互為條件。中醫葯國際化不僅是技術標準的國際化更是民族文化的國際化。偏面追求唯技術論和唯成分論,只有加速中醫葯的消亡,我們這一代人將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只有在傳統醫葯與現代醫葯之間實現東西方醫葯學雙向接軌,以文化輔軌,以理論接軌,以服務為基礎,以產品為載體,才能真正體現中醫葯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中醫葯國際合作與發展戰略。

中葯現代研究方面應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應以復方中葯制劑的方劑學研究與開發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葯復方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療效兩大標准體系。中醫現代研究方面應在充分保留傳統中醫基礎理論內涵的同時,以中醫現代醫學生命科學表述研究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醫生命科學理論及其標准語言體系,尤其在經絡基礎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方面是中醫最具國際化發展機會的重大領域,應創立具有中國比較優勢的現代中醫經絡文化並以此為基礎大力開發具有巨大經濟與社會價值的全球經絡養生產業。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除以往重視國家各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技資源與技術力量之外,還應加強對民間中醫葯技術與人才資源的開發,尤其是對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民間驗方與治療技術及各醫院門診的內部制劑和協定處方的研究開發給予高度重視,在技術、資金以及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中醫葯的靈魂在其獨特的先進文化,而中醫葯的活力在於其豐富的臨床醫學實踐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療效是硬道理,尤其是中醫葯人體臨床應用的醫學實踐研究更具有科研開發的可行性和應用推廣的實用性。過去以往比較重視對中葯新資源、新成分、新機理、新標準的葯學、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實驗動物葯理學研究,卻對在生命整體水平上的醫學實踐及臨床比較學研究重視不夠。而且目前所推崇的循證醫學研究又缺乏中醫葯學科特色及文化內涵,不能完整系統地體現中醫葯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需要在未來進一步開展具有中醫葯特色並充分體現中醫葯比較優勢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論的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不宜將現代西方循證醫學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地用於中醫葯研究,否則將丟失對中醫葯循證醫學研究的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盡管循證醫學的初衷有利於包括中醫葯在內的一切傳統醫學、自然醫學療法及成果在疾病臨床治療規范方案中的應用推廣,但不要因為所採用和實施的具體方案有誤而影響到我們最終目標實現。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不僅要重視科技與產業化發展,而且更要努力並加快培養與未來中醫葯發展相適應的能夠真正領會中醫葯真諦,有堅實的中醫理論與實踐功底,又具有現代生命科學廣泛知識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須從加強中醫葯的傳統文化教育入手,不僅要繼續重視和加強中醫葯高等教育,而且還要努力發展傳統醫學文化的中等教育,甚至從小學開始就要將祖國醫學養生文化植入全民素質教育之中。因此,繼承和弘揚中醫葯不僅是中醫葯行業內的頭等大事,也是全民族發展的大事,應在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高度給予重新認識和政策定位。

J. 中醫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中醫葯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如今大家都講究效率,就連看病也是追求效率,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西醫,很多人不了解中醫,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認為中醫沒有西醫有用,然而中醫葯在中國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醫葯的發展歷史。中醫指的是中華醫道,我們最開始知道中醫是在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裡,這也被看作是中醫的開始,中醫的發展歷史從原始社會開始,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基本框架,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總結才形成了我們現在龐大的中醫葯體系。

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醫發展面臨著許多難關,經過發展和改革,中醫早已不復當年,我相信有一天,中醫會重回巔峰地位的,現在很多外國人也願意嘗試中醫。

閱讀全文

與中醫葯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