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桂林為什麼會成為歷史文化名城
桂林地處偏僻嶺南,歷史文化相對落後,本土的文化名人也不多,但桂林卻獲得了歷內史文化名城的桂冠容,抗戰時期桂林又成為名揚中外的抗戰文化名城。桂林之所以能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主要得益於桂林獨特的山水文化,這種獨特的山水文化所釋放出的親和力和創造力,奠定了桂林歷史文化名城的基礎。
1、桂林自然山水環境對文化人的親和力和創造力的影響
2、桂林山水人文生態環境對文化人的親和力和創造力的影響
㈡ 網上說桂林是個歷史文化名城,想去看看,感受下古老的文化氣息,有什麼好推薦的嗎
桂林是舉世聞名復的風景和歷史文化制名城,這個季節去桂林首先可以選擇游覽百里畫廊灕江哦,遊船穿梭在夢境一般的群上秀水之間,讓您尋找千百年來藝術大師們經久詠嘆的靈感。要是您感興趣的話可以先到這里看看桂林景點線路和景點的介紹哦
http://www.guilincits.com/zizhuyou.html
㈢ 桂林的歷史文化
文明的曙光灕江邊的溶洞,是桂林人類的搖籃。 考古工作者發現,早在遠古時代,桂林市的灕江沿岸就有祖先居住在寶積岩、甑皮岩、轎子岩、丹桂岩等20多個山洞裡了。桂林當時是一個峰林谷地,氣候溫暖濕潤,山區有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長著落葉長綠植物,附近是淡水湖和沼澤地,大自然賜予了動物和植物豐富的資源,野獸成群,亞熱帶野生果實遍地。先民們吃著採摘來的野果和狩獵來的動物充飢,喝著清冽的江水,穿著樹葉樹皮或者獸皮打扮自己、抵禦寒風。他們住在桂林冬暖夏涼的石灰岩洞穴里,穿行在莽莽的原始森林和茂密的灌木叢中,用原始的石器,作為打擊野獸的武器和勞動工具,用燒制的陶器來加工食物,在此勞動生活、繁衍生息。 他們打造了桂林人類的文明史。 1979年,桂林市區的寶積山岩洞里,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兩枚人類牙齒的化石和一批打制的石器,還有劍齒象、獼猴、牛羊等哺乳動物化石,據中國科學院專家鑒定,桂林寶積山的寶積岩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距今約有3萬年左右歷史。出土遺物中有人類臼齒化石兩枚,呈乳白色,為同一老年個體,屬晚期「智人階段」化石,命名為「寶積岩人」。這是迄今為止在桂林發現的最早的桂林遠古先民的遺跡。寶積岩的發現和發掘,彌補了廣西「柳江人」與 「甑皮岩人」之間的缺環。 桂林的洞穴遺址中,甑皮岩的發掘是我國考古界的重要成果,是我國目前發現古文化遺物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洞穴遺址,它的年代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7500年至9000年,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可與北方的「山頂洞」相媲美的洞穴文化遺址。 甑皮岩位於桂林市南郊的獨山,距市中心9公里。獨山,是一座高約60米的石灰岩孤山,四周群峰並秀,峰林谷地開闊。洞口高出地表約有5米,如此高度既能夠避免水淹,又可防禦野獸侵入襲擾。甑皮岩洞高8米,寬13米,洞內面積約200平方米,地面較為平坦,氣流貫通,光照條件好。洞的一側,另有一個水洞,地下河常年流水,保證了洞穴中的先民們飲水不愁。陽光,空氣,水分,是動物和植物生存的必要條件,桂林祖先是有眼光的,他們把這個洞穴作為他們的居室,正是看中了這樣的生態環境。石灰岩的洞穴,經過石縫中滲透出來的水凝結成的碳酸鈣的長期侵蝕,漸漸積成了一層堅硬的鈣化板,將桂林人的祖先遺體密封於地底下,一直不為人所知。 寂靜的山洞裡,先民的身影消逝了,人聲消逝了,但他們的遺跡存了下來。從石縫里滲下的水滴,滴過了漫長歲月,滴答之聲,聲聲不息,象發電報時的密碼一樣,傳達著一種神秘的信息… 196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組成的桂林地區文物普查隊,終於發現了這個遠古時代桂林先民的天然住宅。 1973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考古工作者對甑皮岩洞穴遺址進行了發掘。當發掘人員揭開那層結實的蓋板時,看到了大量的人類的遺物、遺跡和遺骸,從蓋板之下到洞底有淺灰色的「文化層」,最厚之處達兩米多。考古人員細心尋找,挖掘出土了其中的部分人類骨骼30多具、動物骨骼40多種、洞穴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陶器、骨器、蚌器和各類野獸的殘骨。 先民的遺物為生產和生活用具,打制的石器居多,有大量用來砍劈和敲打的石器。磨製的石器較少,主要有石斧和石錛等,石斧的中間部分鑿有凹槽。專家考證,這個凹槽是用來裝木柄的。出土的骨器中,多為獸骨磨製的鏢、鏃、錐、針等工具。其中用來縫綴的骨針3枚,從它們光滑度來看,是常用之物。令人吃驚的是,一枚骨針只有米粒大的孔徑。要知道,當時他們還並未懂得使用金屬,用石頭居然能夠鑽出這么精細的活來,可見當時他們已經有一雙巧手了。骨針是縫制工具,這工具用來縫制什麼東西呢?專家推斷,這里的先民用骨針縫制獸皮一類衣飾物品,那時懂得追求美,懂得抵禦寒冷,開始穿衣服了,不再像過去那樣赤身裸體。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民們也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已經從勞動實踐中漸漸學會了製造和加工各種實用的工具,懂得了怎樣省力方便地使用石器,以提高勞動效率。這事實也說明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提高了人,勞動教導了人,勞動推動了人類的文明和進步。 洞穴遺址中出土的男女老幼30多件人骨中,專家進行測定認為,從頭骨的特徵看,與「柳江人」相近似,有較為明顯的繼承關系,同屬於「南方蒙古人種」。從先民的遺骨來看,那時已經有了葬俗,葬俗為罕見的「屈肢蹲葬」和「仰身屈體葬」,這種姿勢非常奇怪,與黃河、長江流域及東南沿海等地在新石器時代所盛行的「仰身直肢葬」截然不同。為何如此?有人推測可能是一種原始宗教信仰,意味著靈魂可以不死,可以轉世輪回。有人認為這是模仿生活姿勢或者睡眠姿勢。還有人說這是模仿母腹胎兒的姿勢,體現了一種戀母情結。「屈肢蹲葬」這種葬俗在新石器時代曾流行於世界各地,是原始的葬俗。桂林轎子岩,還發現舊石器時代末或新石器早期的洞穴遺址,年代在公元前1萬多年以前,岩洞里的葬俗也是「屈肢蹲葬」。 甑皮岩里,人們還發現洞穴中有「二次葬」的葬俗,即婦女和幼兒合葬:一個婦女死後葬了,又從其它地方把一個先葬的幼兒遷到這個婦女身邊合葬。出土的墓葬中,有兩具成年女性遺留的殘骸撒落的赤鐵礦粉末,這是當時一種非常隆重的葬禮,與山頂洞人的習俗一模一樣。種種跡象表明,甑皮岩先民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婦女在當時享有至高無上的社會地位。從洞穴沒有發現明顯的隨葬品這點來看,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沒有多少剩餘勞動產品和私有財產,這也佐證了當時具有的社會性質。 從洞中的陶器、蚌飾、蚌刀、蚌勺等物品和火塘、火坑遺跡來看,先民們雖然製作工藝有些粗糙,但開始有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也懂得了煮熟食品來吃,也學會了儲存食物。那些火塘火坑就是當年先民們煮食物燒制陶器和圍爐的地方。這是人類多麼了不起的進步啊。洞內的堆積岩中發現的的動物遺骨,共有偶蹄類、食肉類、嚙齒類、靈長類等25種。發現的67件豬的骨骼中,能確定它們死亡年齡的就有40件,豬的門齒也明顯比野豬細弱,由此得出結論:這時的甑皮岩先民已有了原始馴養的活動。 由於發現的動物遺骨數量大、種類多,中科院鑒定,正式命名為「甑皮岩遺址動物群」,其中一個鹿科新屬種,是桂林灕江流域特有的,專門將它命名為「秀麗的灕江鹿」。 甑皮岩洞穴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桂林市建立了「桂林甑皮岩洞穴遺址陳列館」,向世人開放。 由於當時發掘沒有詳細的分期,加之石灰岩地區出土標本年代偏老等問題,引起了考古學界對甑皮岩洞穴遺址年代的爭論。這個問題,直到2001年對它第二次發掘才解決。 2003年12月11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l3個國家及中國香港地區的考古學者共70餘人來到桂林市南郊的甑皮岩遺址博物館,參加「華南及東南亞史前考古——紀念甑皮岩發掘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化廳及桂林市政府主辦,其主題是桂林甑皮岩史前考古在我國華南及東南亞地區史前考古研究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認為,甑皮岩遺址奠定了桂林地區乃至華南及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文化序列。以甑皮岩遺址為標尺,參照桂林其他史前遺址的資料,可以初步構建桂東北地區距今35000年至3500年間的古代文化發展框架。 甑皮岩遺址1965年發現,20世紀70年代首次發掘,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甑皮岩遺址上層年代距今約7500年,下層年代距今約9000年以上。200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與地方文物部門對它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獲重大考古發現,確定其中距今約一萬兩千年前的「素麵夾砂」陶器是迄今大陸考古發現最古老的陶器之一。這為研究中國制陶業的起源和新石器時代的開端提供了重要依據。甑皮岩亦是目前大陸發現人骨數最多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洞穴遺址。根據發掘與研究,甑皮岩遺址是距今l2000年至7000年之間桂林先民生活的中心場所,與原來估計的距今9000年向前推進3000多年。專家們對此也不得不嘆道:在一個洞穴里存留著幾千年的文明,乃世所罕見。 甑皮岩遺址代表著灕江兩岸的「土著文化」。 中國的專家學者通過研究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後提出,遺址出土的原始陶片與史前人類食用螺螄的飲食習慣有關。嶺南人類很早就懂得用火烤熟獵物,開始捏制陶器來煮食螺螄這類小食物。當時稻作文化還沒有傳入嶺南地區,嶺南人類食用大量芋類野生植物、鹿和野豬等野生動物,洞穴內各地層內殘留著大量螺螄殼。螺類只有在被煮熟後,才易使殼肉分離。現場證據也表明陶片出現的時間與螺殼的大量出現幾乎同步。 在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的各地層中,分布著密密麻麻的螺螄殼。傅憲國先生說,當時的螺螄比現在的大很多,直徑約在3--5厘米之間。數億年前的桂林地區曾被覆蓋在海水之下,水線下降後,留下了密布的江湖,盛產各類螺螄和魚。那個時期出現的陶器多是淺半球形,敞口較大,這些都是用於做飯的特徵。 長期以來,中外考古學家都在為陶器起源問題爭論不休。有的認為是用來做飯,有的認為源自生存方式的改變,有的認為與建築泥磚房屋有關。 但也有專家對吃螺螄產生了我國最早的陶器一說表示疑問。加拿大考古學家理查德·皮爾遜認為,當地人也有可能用燒烤的方式食用貝殼類食物。 對甑皮岩的發掘和研究還表明,甑皮岩人早在12000年前就能製作大型陶器,在遺址發現的陶罐被證實為中國最原始的成型陶器之一,專家們據此推測,桂林有可能是陶器的起源地之一。負責在2001年第二次發掘甑皮岩遺址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傅憲國先生說:「30年來,甑皮岩考古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其年代之謎得以破解。」專家學者們在甑皮岩遺址發現的陶片是目前中國已知最原始的,有12000年的歷史,他們感嘆道:「一萬年前桂林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他指出,灕江岸邊的甑皮岩人在此繁衍了5000年,在7000多年前,由於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溫暖潮濕期,高出地面約1米的甑皮岩變得潮濕多水,這里的先民終於走出了這個洞穴,利用樹木搭建房屋生活。 寶積岩與甑皮岩洞穴遺址的發掘,意義十分重大,無論從人類學、動物學、社會學、地質學、歷史學等各學科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研究當時我國南方先民的社會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是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現場講台。 陽國亮、周作明先生在《桂林歷史文化旅遊研究》一文中寫道: 沿著寶積岩人的足跡,翻越兩萬年的時間大山,考古學家在雁山區雁山鎮李家塘村發現了據今約10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廟岩洞穴遺址,這一時期是原始手工技術萌發的時 代,桂林先民掌握7穿孔技術和夾砂粗陶燒割技術。從甑皮岩遺址(據今7500年——9000年)、轎子岩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丹桂岩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象山頂遺址(新石器時代)、資源曉景寨山坡遺址(新石器時代)、全州渡里園山坡遺址(新石器時代)等考古發掘證明,新石器時代是桂林的一個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桂林先民已逐漸擴大了生產與生活圈,從洞穴走出了低矮的山坡。桂林先民走向山坡,由依賴天然洞穴已發展到創建居室的階段,人們的生產生活也豐富起來……說明新石器時期的桂林已由漁獵時代向稻作時代發展。 桂林這些洞穴遺址,是文化城中的一座座歷史文化寶庫。 寶庫中的實物,證明了灕江流域曾經發生過的人類活動,展現了一群遠古時期的灕江兒女與大自然拼搏,在奮斗中成長的圖景。他們過著以採集和漁獵為主、以農業和馴養業為輔的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戰天斗地,抗擊猛獸毒蟲和各種自然災難的襲擊,求得生存,謀得發展,用頑強的意志和辛勤的勞動汗水,開拓出新生活的道路,走向稻作時代,迎來了灕江文明的曙光。 這一縷曙光,穿透了漫漫黑夜,穿越了悠長的歷史隧道,漸漸發祥了文明普照的燦爛陽光。 於是,就有了後來桂林歷史文化名城的輝煌。
㈣ 廣西的桂林有什麼好風景
桂林是旅遊城市,風景有很多,較出名的是灕江`象山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話一點也不假,桂林山水確是如此。 主要旅遊景點: ◇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地處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佔地面積11.88公頃,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跡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象山又名象鼻山,是公園的主要景點,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被人們作為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波光洞影,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一絕。水月洞內外有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為宋代鐫刻。山南麓,有始建於唐代的雲峰寺。山的東、西麓,均有石級曲折而上。山頂平展,樹木成蔭;明代建築普賢塔,高10餘米,形似劍柄,又似寶瓶;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 ◇ 灕江 灕江,猶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條柔美透明的綠色綢帶,她發源於興安縣的苗兒山,南下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稱桂江,經昭平至梧州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 灕江飄繞在萬座峰巒之間,特別是桂林到陽朔這段83公里的水程內,「玉簪」挺立,「羅帶」縵繞,青峰浮水,峭壁垂河,真象是一幅百里畫卷,蔚為奇觀。古往今來的許多名流給予灕江很高的評價。如:明代唐暄《灕江》詩雲:「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 ◇武廟 武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桂林地區恭城瑤族自治縣城西山南麓。原名協天祠。清 以後更名關帝廟,主祀「忠義神武靈佑關 聖大帝」關羽,配祀 岳飛等武將,故稱武 廟。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清代 曾幾次重修。原有頭 門、戲樓、雨亭、前殿、中殿、後殿、廂房、伙房等,佔地2250平方米,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現僅存頭 門、戲樓、前殿和後殿。前殿壁間嵌歷次修廟記事碑。戲樓是全廟精華,樓 頂為重檐歇山式,蓋黃硫璃瓦,戲台為條石圍砌,天頂為八角形藻井,彩繪 朱飾,堂皇富麗 。 ◇濱江公園 濱江風景管理處位於桂林市區灕江西畔、管轄疊彩山、伏波山、榕湖、杉湖、桂湖等著名風景點,面積50.31公頃。這些景點名山碧水交相輝映,素有"江山會景處"、"伏波勝景"、"城中碧玉"之譽。 主要景勝有蘑菇亭、湖心亭、九曲橋、芙蓉亭、朝霞亭、榕蔭亭、千年古榕、古南門等 桂林旅遊之最有多少 作為國際旅遊名城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擁有絕世的自然山水風光和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大自然和老祖宗為桂林旅遊創造了眾多奇跡。近幾年,桂林在以城市建設為中心的新形象塑造過程中,又創造了多項世界、中國旅遊之最,特輯錄一二。 ——以灕江為代表的山水風光堪稱世界最美麗的自然景觀。801年前,古人王正功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比得上桂林美麗,桂林是中國大地的一顆明珠。」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桂林山水使我想起中國畫。」義大利前總統安得列蒂說:「桂林山水應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堪稱中國最大的山水盆景城市。 ——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的靈渠,已有2100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軍事航道,有「南有靈渠,北有長城」的說法。 ——擁有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摩崖石刻,上面記載著古代文人騷客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桂林城北的鸚鵡山上,刻有迄今發現的世界最完整的軍事防城圖。「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說的就是摩崖石刻。 ——擁有中國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靖江王府。 ——「兩江四湖」工程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復古環城水利景觀,完全按照800年前桂林的古水道設計建設。業界權威人士認為,這一景緻比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還要壯觀。 ——位於城內榕杉湖的日月雙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即世界最高的銅塔,世界最高的銅制建築物,世界最高的水中塔。 ——玻璃橋是世界目前為止最早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重體系的實用性橋梁。 ——台商斥資12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樂滿地休閑世界,有中國迪斯尼樂園之稱。 ——桂林雄森雄虎山莊擁有世界瀕臨滅絕的4個虎種,有老虎230多頭,黑熊300多頭,獅子100多頭,為世界最大的黑熊、老虎科研、繁殖、野化、觀賞基地。 ——由台商投資的「愚自樂園」,是世界目前最大的現代雕塑藝術殿堂。 ——位於桂林市中心廣場的「九天銀河瀑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 ——全國第一個開放免費公共廁所的城市,世界罕見的免費公交車城市。
㈤ 桂林歷史文化有什麼特色
1、桂劇
桂劇是廣西主要的地方劇種。它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約在明代中葉便開始發端。明末清初廣西已有崑腔,後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彈腔(即皮黃)為主的高、昆、吹、雜等五種聲腔藝術的桂劇。2006年5月20日,桂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7。
2、桂林民歌
最普及、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龍船歌。山歌曲調簡單、朴實,節奏自由,在農村廣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曲調。多為上山砍柴或田野勞動時,即興編唱、有獨唱,也有對唱。龍船歌流行於桂林江河沿岸,灕江一帶流行套曲8首,即集人歌、出船歌、遊船歌、扒船歌、連船歌、贏船歌、灣船歌、扯船歌; 而桃花江沿岸一帶則有套曲13首。唱詞多與悼念屈原、頌揚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關。
3、桂柳話
廣西的西南官話中向來以為桂林話、荔浦話流行最廣,實際上,柳州話通行的范圍更廣。桂林話存在於桂林及興安、靈川的一些城鎮,其餘廣大地區,通用的官話都接近柳州話。在貴州省黔南州的羅甸縣、平塘縣、黔西南州的望謨、冊亨等地的語言也屬於桂柳話;還有原柳州鐵路局管轄的貴州省都勻鐵路地區及黔桂線沿線鐵路職工、家屬也說的是桂柳話。桂柳話細分又有桂林話、柳州話、郴州話、荔浦話 、平樂話等,其間有一些差別。
4、河燈歌節
每年的七月半(農歷7月12日至14日)是資源縣河燈歌節定期舉辦時間,資源各族人民雲集縣城,資江兩岸三天三夜,歌聲繚繞,整個縣城籠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晚可領略「萬盞河燈漂資江」的人間奇觀。
5、零零落
零零落是廣西代表性的曲藝之一,以桂林方言為演唱基礎,流行於桂北一帶的曲藝形式。它具有一人多角、輕便靈活、反映現實快等特點,深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㈥ 桂林在廣西的地位如何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復風景制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桂林市(簡稱「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湘桂鐵路與灕江縱貫,有 321 、322 、323 三條國道穿過。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桂林是廣西東北名城和交通、文化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桂林的工業以機械、電子、輕紡、橡膠,工藝美術為支柱,建立了桂林高新技術開發區。
㈦ 南寧市、桂林市、北海市、柳州市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是
「南寧市、桂林市、北海市、柳州市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一般說,這四城市都是歷史文化名城,但資歷較淺的是北海。但因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南寧(壯文:Nanzningz),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五象城,古稱邕州、南晉州,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廣西第一大城市,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和金融中心。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國家「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永久舉辦地。
南寧建制於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至今已有1690多年歷史。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有「綠城」的美譽。南寧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2014年10月3日至2014年10月12日,南寧成功舉辦了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成為在天津之後中國第二個舉辦世界體操錦標賽的城市。
桂林(壯文:Gveilinz)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桂林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廣西最大空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貴州,西面、南面與柳州市相連,東面與賀州市毗鄰,屬山地丘陵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
桂林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900毫米,全年無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時以上,平均溫度19°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北海(壯文:Bwzhaij)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北部灣東北岸。位於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26′~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口市147海里。
北海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亦是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之一;既是中國西南地區同時擁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國大西南連接東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北海位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處於泛北灣經濟合作區域結合部的中心位置。邕北線高鐵及南北高速公路把北海與南寧、昆明、廣州、成都、重慶、貴陽、長沙等重要城市連接起來,構成了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2005年開始,北海連續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北海市面臨的北部灣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中國「四大漁場」之一。
柳州(壯文:Liujcouh)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故稱「壺城」。又叫龍城,龍城的名字源於南朝梁。柳州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建城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柳州雖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但卻有著山清水秀地干凈的美譽。柳州工業經濟總量佔比居廣西各市首位,約占廣西總工業的1/4,尤以汽車、機械、冶金為支柱。柳州是國家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試點城市、全國科技經濟體制綜合配套試點城市和國家技術創新試點城市。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稱。
柳州是一座壯族、漢族等30多個民族相聚而居的城市,其中壯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土著世居民族,多分布於市郊和郊縣,他們分別屬於先秦百越不同的越系分支後裔。柳州也是壯族等南方少數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壯族先民柳江人和白蓮洞人在此繁衍生息,並創造了古老的白蓮洞文化。
柳州民族風情獨具神韻,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和侗族的樓,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㈧ 關於桂林的文化歷史文章
桂林概述
桂林不僅以甲天下的自然山水名聞遐邇,同時也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桂林先民早在三萬年前就已在洞穴中譜寫自己的歷史,當步入文明社會後,秦始皇以一道靈渠把五嶺化為坦途,中原文明沿灕江而下,與當地質朴的百越文化相融匯,創造了兩千年與山水輝映的桂林歷史文化。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融在一起,構建出桂林獨特的文化旅遊。
建議參考: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2/18152264291.shtml
地理與歷史
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南嶺山系西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109°45'-104°40',北緯24
°18'-25°41'。
2、行政區劃: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5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12個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65平方公里。
城市歷史
桂林歷史悠久。根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經考證,甑皮岩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距今約一萬年。
夏商周時期,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這里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於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五代十國時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民國時屬廣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縣,1940年始設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為日寇佔領。光復後仍為廣西省轄市。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陽朔、臨桂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按國務院,自治區批復的方案,實行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新的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