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桓台歷史文化展示

桓台歷史文化展示

發布時間:2021-02-27 11:34:44

㈠ 桓台縣的民俗文化

音樂
桓台古屬齊地,民間音樂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孔子至齊聞韶樂,贊美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清末至民國時期,傳統的民間音樂以嗩吶吹奏最為流行。嗩吶吹奏多用於婚、喪、壽、典儀式。
新中國成立初期,較有造詣的嗩吶藝人有鳳鳴村李雲鳳、黃家村董敬德、樓子村張仲梅等。桓台人李禹賢自幼受民間音樂的啟迪,精研古琴演奏。他演奏的《風雲際會》、《高山流水》等古琴樂,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0-70年代,隨著農村業余文藝活動的開展,以打擊樂為主的業餘音樂團體遍及鄉村。70年代末,後七村學校建起管弦樂隊,多次參加縣、地會演。1987年,華溝村、東鎮村建起以電聲樂器為主的農民樂團。華溝村青年樂團在1987年11月淄博市首屆農民音樂會上,有3人獲一等獎。
曲藝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桓台廣為流傳的主要有相聲、快板、數來寶、山東琴書、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落子、漁鼓等。縣文化館多次舉辦山東快書、竹板書、西河大鼓、評書等培訓班。每遇春節文藝會演,都有一批曲藝節目搬上舞台。荊家鎮周董村劉蘭鳳,9歲即拜師學習梅派西河大鼓,20歲即巡演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國內享有聲譽。1961年回到故鄉桓台收徒傳藝。劉蘭鳳及其弟子董憲斌、宋豐利在地市會演中曾多次獲演出獎。1980-1987年,桓台縣在地、市級刊物上發表曲藝作品10篇。
舞蹈
桓台縣境內舞蹈多為民間扮玩中的表演形式。較典型的有扭秧歌、傻子撲蝶等。扭秧歌可多人,也可單人,邊歌邊舞,形式活潑歡快,具有較強節奏感。傻子撲蝶多為男女兩人扮舞。女俊扮,反復做引、逗、耍、閃等動作;男丑扮,做追、捉、戲、撲動作,形式詼諧風趣。
1956年,傻子撲蝶參加惠民地區舞蹈會演獲獎。同年,縣文化館舉辦舞蹈傳授班,向群眾傳授《小車舞》、《跑驢》、《十大姐》等舞蹈。
1959年,縣文化館自編的小舞蹈《綉花舞》、《送肥忙》等參加淄博專區文藝會演。1974年,自編舞蹈《編地毯》參加惠民地區文藝會演,獲演出獎。1976到1978年,縣文化館在18個單位舉辦舞蹈訓練班,參加訓練1200餘人次。1986年,由楊雲鳳等編排的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參加山東省歌伴舞會演,獲演出三等獎。
雜耍
明清至民國時期,元宵節扮玩雜耍成為民間習俗。其主要形式有高蹺、芯子、旱船、竹馬、舞獅、龍燈、花轎、花鼓、花桿等。有特色的是高蹺、芯子、花桿。高蹺可以單演,也可成隊表演,扮相內容非常豐富。傳統故事扮相有群英會、唐僧取經、白蛇傳、八仙過海、水滸人物、三國人物等。新中國成立以來,以時事人物為扮相者漸多。有宣傳婚姻法的《夫妻抬水》,宣傳土地改革的《鬥地主》等。
芯子分為扛、抬兩類。扛芯子有一成年人將芯子底座卡住雙肩,捆綁在腰間。選一童子捆紮在頂上,上下捆紮連接,協作表演。抬芯子是用一根長圓木,中間做上踏腳,兩頭做上防止翻滾的抓手(放下時作腿用)。玩耍時把1-2人捆紮在踏腳上,由兩人抬著圓木兩頭,手握抓手。
花桿是用一根1.5米長的細竹桿,兩頭各打兩個10厘米的方孔。方孔中間繫上銅錢,兩端裝飾絨線花。桿身用五色彩條纏繞。花桿隊服色統一,俊扮,隨著鑼鼓點編隊串花,變換隊形。
1985-1987年,每年有十幾支隊伍,近千人的民間扮玩活動。1985年,東鎮村雜耍隊作為桓台代表隊參加淄博市的民間藝術活動比賽,獲得高蹺表演一等獎。

㈡ 桓台有什麼有名的人物景點名吃

桓台縣位於魯北平原南部,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緩傾。境內無大山。回 桓答台縣有大小河流11條,上游位於魯中山區,大多是南北流向,東有烏河,中有東西豬龍河 王漁洋紀念館
,西有孝婦河;東西向河流南有澇淄河,北有小清河、預備河。

桓台名吃
孫樹強醬蹄扒雞老店生產的醬豬蹄、扒雞、精肉丸贏得「首屆淄博名小吃」榮譽稱號,被淄博市食品工業協會列為推薦產品。其中,「孫樹強」系列產品被評為第二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孫樹強醬豬蹄老店被評為消費者滿意單位,孫樹強」醬蹄扒雞被授予山東歷史文化名吃榮譽稱號。

㈢ 淄博桓台的歷史古跡

桓台名勝古跡探微

我們的家鄉桓台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境內有馬踏湖風景區、王漁洋紀念館、四世宮保牌坊、史家遺址、徐夜書屋、冰山遺址等,小龐、前埠、唐山、新城等地都出土了石鏟、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史家村挖掘發現了商代遺址、高樓村有始建於隋代的華嚴寺,陳庄有木佛堂古槐等。最有價值的人文景觀是新城王漁洋祠堂和四世宮保牌坊,最有價值的自然景觀是江北明珠馬踏湖。以漁洋文化為主的新城古城游和馬踏湖風景區自然觀光游已成為桓台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兩大重點品牌。

馬踏湖

馬踏湖位於桓台縣東北部,湖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面積近百平方米公里。這一帶地勢低窪,湖底海拔最高點9米,最低點6.5米,自西南向東北緩傾。孝婦河、烏河、豬龍河匯流於此,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湖泊,1995年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名勝古跡眾多,是天然的旅遊勝地,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湖內碧水瀅瀅、河道縱橫、交織成網,蘆葦盪、荷花塘一望無垠。
馬踏湖最早叫平州,春秋時期稱少海,又名會城湖, 傳說齊桓公大會諸侯於湖區東側的會城,重兵陳列,馬踏地低,故名馬踏湖。因其碧水連天、風光無限,為歷代達官貴人所嚮往,文人墨客多會於此。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段,縱教匹練寫秋光。」此後,元兵部侍郎於欽又有和詩,人們選用詩中所含「錦秋」二字命湖,這樣,馬踏湖又名錦秋湖。
馬踏湖湖內港港汊汊,碧水瀅瀅,2100多條渠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全長400多公里。湖內古跡風韻濃郁,勝跡隨處可見。湖東南側有廷鄉城遺址,相傳為齊景公失馬尋蹤之地,故又名蹤城。東側有會城遺址,當地人稱東城子,傳為齊桓公會盟處。魚龍村北二公里處有李家檯子,為蘇東坡登臨賦詩處,建有勝處祠和東坡亭。華溝村即古之魯連陂,村中尚有魯仲連故居和魯連井故址,村北建有五賢祠。五賢者,為戰國顏?、魯仲連,漢代轅固、諸葛亮,宋朝蘇東坡。五賢祠原為三賢祠,曾多次重修,1984年方改建為五賢祠。門上對聯是:「異姓結同心之侶,一堂萃三代之英。」祠內雕梁畫棟,金壁輝煌,架構奇妙,有歷代名人題詠,辟有馬踏湖書畫展室。五賢祠北側,有徐夜書屋、漁洋軒故址及冰山遺址。每到一處都會有一些美妙的傳說和故事,令人流連忘返。湖區27個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連水,戶戶通船,門前搭起小橋,院後泊著小船,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湖面上綠水浮鴨,翠柳搖風,港汊迷離。駕船巡遊,風趣天然。真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一點又一天。只聞笑語不見人,蒲葦深處有人煙」。? 馬踏湖景色迷人,物產豐富。湖中盛產藕、蓮、蒲、葦和鵝、鴨、魚、蝦、蟹,以及各種可吃的野生食物。湖鄉人用湖內的物產能做出百多種菜餚, 且四季各不相同。春天的醋沏小魚,香酥可口,野鴨燜藕,風味獨特。「金絲鴨蛋」,是湖中特產,將其腌制蒸熟,可見蛋青、蛋黃層迭,青、黃相交之處,有絲狀蛋黃油圈隔,燦然若金,蛋白香而不膩,肉質沙,不噎喉。夏天的「白蓮藕」脆甜無渣,「雞靠麥黃鱉」,味道鮮香,又多營養。秋天,毛蟹包子別有風味,還可做「毛蟹湯」,鮮美異常。冬天的「溜黑魚片」、「黃燜鯉魚」食之難忘。如若游湖,不食這里的水鮮,實乃遺憾。馬踏湖中還存有許多古跡名勝,魯仲連故居、青冢、五賢祠、東坡亭、齊王閣等又為馬踏湖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馬踏湖已被辟為山東省重點旅遊區。隨著對湖區的開發,馬踏湖將會變得更加秀美,成為旅遊園地中一枝獨具特色的奇葩。

王漁洋紀念館

王漁洋紀念館館址為忠勤祠,位於新城鎮新立村。原是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為紀念王漁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餘年。整組建築系磚木結構,造型古樸典雅,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1986年12月建館並對外開放,1992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漁洋原名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著名詩人,清朝大臣,公務之餘,致力於詩文著述,成就卓著,其詩、詞、散文凡數十種560卷,詩6000餘首。他的詩風格調高雅,吐辭修潔,境界縹緲淡遠,意味靈空含蓄,有相當高的藝術性,他被尊為「一代詩宗」,成為當時詩壇盟主,他在詩論上創有「神韻說」。近幾年來,幾次大型國際王漁洋學術交流會的召開和電視劇《王漁洋》的熱播,使紀念館成為「王學」研究的基地和中心。

紀念館佔地100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下設七個展室和石刻園。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文物185塊,除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外,另有明祝允明、董其昌、邢侗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可謂琳琅滿目,海內知名。
王漁洋生平展室展出王漁洋詩文著述、手稿及印章,康熙帝御賜王漁洋信古齋、帶經堂以及這些珍品的復製件,為了解和研究王漁洋,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 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的基礎上,與古典園林建築相結合修建的,園中有園,景中套景。元代的「蒼雲」、「振玉」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一級石刻「水月松風」石屏,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王漁洋紀念館所轄忠勤祠、漁洋祠、漁洋墓、四世宮保坊等,每年接待遊客約五萬人次,其中包括數以千計的國外友人和港澳台胞,成為傳播文化歷史知識,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人們崇高風范的宣傳教育陣地。
忠勤祠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新城鎮新立村街北,是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該祠初建於1588年(明萬曆十六年)建成,當時規模宏大,但現存面積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3米,佔地3784平方米。院內有正堂5楹,中間3間出廈。長22米,高14米,進深9.65米,全為磚木結構,瓴瓦起脊,木椽單檐。堂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頂部棟樑上飾有彩繪,內壁牆上鑲嵌石碣85塊,保存完好。碑文集歷代書法名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歐陽洵、柳公權、虞世南的字刻成,真、草、隸、篆諸體俱備。堂內還有王重光及其屬下王、張二指揮的碑刻彩繪像。後堂3間,稱為「司馬祠」,原是明末兵部尚書王象乾的祠堂,現拓為王士禎紀念館。
正堂前東、西廂房各3楹,堂前有雙人合抱的古檜兩株,左右對稱,高約20餘米。院東南隅有四面碑1幢,上刻建祠時祭者姓名。祠東50米處為原「碑廊院」,現存石碑9幢。1984年國家對忠勤祠進行了修繕,並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世宮保坊
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南村大街北端,是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們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故名。石匾額「四世宮保」四字傳為明書法家董其昌書。?

據史料記載,王象乾被恩准建造「四世宮保 」磚坊,深感榮幸,為使該坊增光添色,特聘請當時的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為坊題字,並饋贈 3000 兩銀子作酬謝。董其昌深明王氏意圖,便鄭重地用楷書寫下了匾額 「四世宮保 」4 個大字和前後楹聯。當天傍晚,董在王家的花廳前漫步,聞聽有人說話,躲在一旁聽,原來是王家子弟正在紛紛議論: 「都說董其昌書法好,號稱書畫雙絕 ,看來,論寫楷字還不如王象咸呢,3000 兩銀子花得冤 」。董聽了這些閑言碎語,非常氣憤。翌日,即告辭王家說,到濟南門生處玩幾天,然後回歸故里,王家送走董以後,打開題字一看,「 四世宮保 」中卻少了「 宮 」 字,連兩幅楹聯也不見了,王象乾十分焦急,使派叔弟王象春奔赴濟南請董補寫 「 宮 」字,不料,董已離濟而去,董的門生綳著臉說: 「何不叫府上子侄補寫一字呢?」王象春聞聽話中有因,經過再三請求,董的門生才講明原委,並說: 「恩師路過寒舍,留下一 ' 宮 ' 字,不知府上用得著否?如需用時,還再需出 1000 兩銀子。 」王象春得知董其昌聽了閑話,故意帶走,只因「 千金易得,一字難求 」,於是,立即從濟南籌措了 1000 兩銀子,換回了 " 宮 " 字,兩幅楹聯只好另請別人書寫。
此牌坊面向南北,跨街而立,既是新城72坊的唯一倖存者,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古代磚坊之一。牌坊系磚石結構,呈中間高左右低的宮殿式。面闊9.2米,進深3.33米,高15米,拱門洞兩側有石獅8個。拱門、楹柱等上面雕有飛禽走獸、山水花卉,特別是磚砌圓柱頂部的4個浮雕人物,栩栩如生,顯示了明代雕刻家的精湛技藝。? 牌坊頂部飛檐斗拱,瓦當嚴整,四角杵頭獸面,唇吻聳起,都懸吊著風鈴鐵馬,隨風而動,聲韻動聽。頂端花脊「八跑」,每「跑」二獸(壽),高居瓦基。瓦脊中的「麒麟馱寶瓶」尤其古樸可愛。坊之檐下正中、前後各砌一塊鑲嵌花邊的豎式匾額,上鐫金色「聖恩」兩字,表明該坊為御建。整個牌坊集古代建築、雕刻、書法藝術於一體,造型別致,獨具風格,古樸秀麗,雄偉壯觀,充分體現了建築之鄉精湛高超的建築技藝,成為我縣非常有價值的人文景觀。

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桓台縣田莊鎮高樓村西北角,寺名從《華嚴經》而來。據史載,該寺原來規模宏大,為三進寺院,寺前立有數十丈高的古塔,名「隋文塔」,至明萬曆初年,寺被毀。現存寺的基址高出地面2米,南北長120米,東西寬50米,前殿為四天王殿,已毀。只存有正殿和百子殿。正殿為大雄寶殿,5間,系磚木結構,飛檐斗拱,瓴瓦單檐,頂覆綠色琉璃瓦(現大部換為紅瓦)。殿長26米,進深10米,高17米,內有合抱圓木柱8根。殿內橫梁立柱上彩繪祥雲蛟龍,瑤草瓊花,至今仍可見。殿前東西兩廂房尚好。後為百子殿,亦為磚木結構,木椽單檐。

華嚴寺《新城縣志》記載:「新城佛寺十二,崔樓之洪福,高樓之華嚴最著,洪福志乘謂唐建,華嚴或以為唐或以為元魏莫能明也」。它是隋或隋以前的建築,當時規模宏大,殿宇輝煌,香煙繚繞,鍾聲佛號,成為盛極一時的佛教聖地。隋至今已1400餘年,現在華嚴寺的建築遺存已不是隋唐時代的原制,而是明清時代重修後的面貌。

華嚴寺整組建築布局嚴謹,主次得體,參差有致。平日大門緊閉,只有晨時的鍾聲傳出來,雖未喚醒苦海夢迷人,卻喚起了人們早起,男耕女織,為生活而奔波的念頭。陰歷每月初一、十五都有佛事活動,名曰「行香」,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有盛會,盛會期間是華嚴寺最熱鬧的時候,期間文人騷客,熙熙攘攘,商販閑農,車水馬龍,善男信女,焚香誦經,叫賣之聲,腔異調怪,熱鬧非凡。

現在的華嚴寺是桓台縣歷史上12座佛寺中僅剩的一座了。寺內大雄寶殿、百子殿、東西廂房尚存,但屋頂換成了現代紅瓦,大殿斗拱也腐朽錯位,所有佛像、壁畫、玄塑都盪然無存。20世紀50年代以後,成為集體糧庫,用來存放物品,先後拆除了山門、天王殿,更換了圍牆。由於維修不及時,寺院破敗日漸加重,成為一座空洞無物的院落。1985年定為淄博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桓台縣文化局、華嚴寺寺管委會投資700萬元對華嚴寺進行重修,恢復了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原貌,修建了圍牆和大門,成為一個完整的院落。如今寺院內有佛學院的僧人主持佛事活動,遠近周邊前來燒香拜佛許願還願的人絡繹不絕,佛香裊裊,經聲朗朗,極大地滿足了富裕起來的善男信女們求佛行善的精神需求,成為當地的一大景觀。從建築學上來講,淄博市的斗拱建築除博山的顏文姜祠就只有華嚴寺的大雄寶殿了,有很高的建築價值。

雲濤古跡

在桓台縣城索鎮烏河玉帶橋北側,河中有一船形高埠,南北長87米,東西最寬處31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地表低於玉帶橋面數尺,這就是著名的雲濤古跡。

相傳古時烏河碧水長流,玉帶橋下濤聲不絕。高地四周水花飛濺,翡翠萬千,每遇天將有雨,便有雲氣盤郁高埠之上,若雲若濤,故而得名。大雨之後,玉帶橋上遊河水暴漲,水位有時高於下游雲濤高地,卻仍不能淹沒雲濤地面。此時,雲濤兩側巨流奔放,雲濤景物被水霧包繞,從橋上觀望,雖近在嘆尺,卻時隱時現,類似海市,世人引以為勝景。

烏河古稱?水。相傳春秋庄公九年,齊師與魯戰於乾時,即此地。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索鎮人於茂節立「雲濤古跡」大字石匾於南端

㈣ 桓台歷史故事1000字

桓台名勝古跡探微
我們的家鄉桓台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境內有馬踏湖風景區、王漁洋紀念館、四世宮保牌坊、史家遺址、徐夜書屋、冰山遺址等,小龐、前埠、唐山、新城等地都出土了石鏟、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史家村挖掘發現了商代遺址、高樓村有始建於隋代的華嚴寺,陳庄有木佛堂古槐等。最有價值的人文景觀是新城王漁洋祠堂和四世宮保牌坊,最有價值的自然景觀是江北明珠馬踏湖。以漁洋文化為主的新城古城游和馬踏湖風景區自然觀光游已成為桓台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兩大重點品牌。
馬踏湖
馬踏湖位於桓台縣東北部,湖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面積近百平方米公里。這一帶地勢低窪,湖底海拔最高點9米,最低點6.5米,自西南向東北緩傾。孝婦河、烏河、豬龍河匯流於此,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湖泊,1995年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湖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名勝古跡眾多,是天然的旅遊勝地,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湖內碧水瀅瀅、河道縱橫、交織成網,蘆葦盪、荷花塘一望無垠。
馬踏湖最早叫平州,春秋時期稱少海,又名會城湖, 傳說齊桓公大會諸侯於湖區東側的會城,重兵陳列,馬踏地低,故名馬踏湖。因其碧水連天、風光無限,為歷代達官貴人所嚮往,文人墨客多會於此。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段,縱教匹練寫秋光。」此後,元兵部侍郎於欽又有和詩,人們選用詩中所含「錦秋」二字命湖,這樣,馬踏湖又名錦秋湖。
馬踏湖湖內港港汊汊,碧水瀅瀅,2100多條渠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全長400多公里。湖內古跡風韻濃郁,勝跡隨處可見。湖東南側有廷鄉城遺址,相傳為齊景公失馬尋蹤之地,故又名蹤城。東側有會城遺址,當地人稱東城子,傳為齊桓公會盟處。魚龍村北二公里處有李家檯子,為蘇東坡登臨賦詩處,建有勝處祠和東坡亭。華溝村即古之魯連陂,村中尚有魯仲連故居和魯連井故址,村北建有五賢祠。五賢者,為戰國顏斶、魯仲連,漢代轅固、諸葛亮,宋朝蘇東坡。五賢祠原為三賢祠,曾多次重修,1984年方改建為五賢祠。門上對聯是:「異姓結同心之侶,一堂萃三代之英。」祠內雕梁畫棟,金壁輝煌,架構奇妙,有歷代名人題詠,辟有馬踏湖書畫展室。五賢祠北側,有徐夜書屋、漁洋軒故址及冰山遺址。每到一處都會有一些美妙的傳說和故事,令人流連忘返。湖區27個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連水,戶戶通船,門前搭起小橋,院後泊著小船,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湖面上綠水浮鴨,翠柳搖風,港汊迷離。駕船巡遊,風趣天然。真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一點又一天。只聞笑語不見人,蒲葦深處有人煙」。

㈤ 淄博文化古跡

臨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東部。總面積668平方公里,人口</font>55萬。臨淄歷史悠久,作為齊國都城長達800餘載。齊國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兩漢時期仍為齊王首府,是漢「五都」之一

姜太公祠與衣冠冢
齊國故城博物館

淄博旅遊景點面面觀
淄博轄5區3縣,下面挨個點評

1、張店

市政府所在地,無什麼特別旅遊景點,只有個中國陶瓷館,地址在淄博博物館。

2、臨淄

齊國故都,所以這里的景點已齊文化為主,主要有:齊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古車博物館、東周殉馬坑、姜太公祠。

中國古車博物館: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古車博物館。分中國古車陳列和春秋殉車馬兩部分。

齊國歷史博物館,坐落在齊國故城宮城內,仿古城堡建築形式,氣勢雄偉,古樸典雅,內部裝修取漢代風格,共十二個展廳,陳列出代表齊文化的精品文物3 0 0 余件。

東周殉馬館, 齊國第25代國君齊景公的殉葬品,殉坑全長2 1 5 米,計殉馬6 0 0 余匹,現已挖掘展出1 0 6 匹。這些馬全是壯年馬,昂首側卧,四足象是騰空狀態,規模之大舉世罕見,展示了齊國的強盛和貴族的奢華。有「殉馬奇跡天下無」之譽。

姜太公祠位於臨淄城東,由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等景點組成。該館系統介紹了太公生平業績。

3、淄川

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老家,什麼?不知道他是誰?那《聊齋志異》該知道吧。該區主要經典都圍繞聊齋。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位於淄川區蒲家莊,蒲松齡故居系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聊齋正房再現了蒲翁當年「蕭齋瑟瑟、案冷凝冰」的情景。蒲松齡紀念館以蒲松齡故居為中心,設蒲松齡生平著述、研究等五個展室六個院落,館藏豐富,陳列體系完備,館內藏有蒲學文物資料一萬三千多件。

聊齋園

聊齋園是以聊齋故事為主題、人文自然合二為一的組群式大型旅遊景區。設蒲松齡藝術館、狐仙園、石隱園、柳泉、聊齋宮、聊齋俚曲茶座等景點。

4、博山

值得去的地方是原山及溶洞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淄博市目前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公園,環境清幽,景色秀麗,主要有石海、齊長城、民俗風情園、鳥語林、中華五千年瑰寶岩畫等景點。原山石海是我國北方罕見的自然景觀,素有「南石林、北石海」的美譽。原山齊長城貫穿景區東西,蜿蜒曲折,氣勢磅礴,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原型即出於此

溶洞有被專家譽為「山東第一洞」的大氣磅礴、瑰麗奇特的開元溶洞。

5、周村區

只有古商城算個正經景點

周村古商城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商業城,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古商業街區組成。其錯落有致的格局,精巧別致的門市,豐富多彩的匾額和招牌,以及充滿濃厚商業氣息的街道名稱,為研究周村商業文化,發展旅遊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目前保存下來的部分來看,建築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在國內皆屬上乘。

6、桓台縣

有北國江南之稱的馬踏湖和王漁洋紀念館

7、沂源縣

最出名的是溶洞群,內有被譽為「中國第一石花洞精美別致、石花資源異常豐富的九天洞。

另外就是山東四座高山之一的魯山了。

8、高青縣

只有個大蘆湖,風景一般

㈥ 桓台縣的著名歷史事件有什麼

王士楨在《池北偶談》中說:「新城(今桓台縣)東北錦秋湖上,有魯仲連陂,傳為魯仲連所居。」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桓台置縣前,分屬臨淄、長山、高苑三縣地。1228年(南宋紹定元年、蒙古拖雷監國之年),置新城縣,隸屬濟南總管府。
1260——1263年(中統年間)屬淄州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隸屬淄萊路,1287年改稱般陽路。
1376年(明洪武九年)屬淄州,次年改屬濟南府。清代,沿襲明制。
1913年(民國2年),廢府、州,存縣、道,新城縣隸屬濟南道。次年1月,易名而(右加三撇)水縣。4月,改稱桓台縣,因齊桓公戲馬台得名。1928年廢道制,直屬山東省。
1938年7月,華北游擊縱隊第十三支隊第十二梯隊在棘托置縣政府,隸屬山東省第十專員公署。是年10月,建立長(山)桓(台)臨(淄)益(都)四縣邊區行政聯防辦事處,隸屬中共清河特委。
1940年4月28日,建立桓台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清河專員公署。同時,撤銷長桓臨益四縣邊區行政聯防辦事處。是年底,改屬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西專署。
1942年1月,中共清河區委決定撤銷縣、區建制,成立長桓軍政工作團,隸屬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中專署。是年7月,改屬清西專署。
1943年8月,復置桓台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未變。
1944年1月,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並,稱渤海行政區,桓台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六專署。
1945年8月,改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署。
1949年7月,第三專署改稱清河專署,縣屬其轄地。
1950年5月,撤銷清河專署,桓台縣隸淄博專署。
1953年6月,淄博專署改稱淄博工礦特區,桓台縣劃歸惠民專署。
1958年11月,桓台並入博興縣,隸屬淄博專署。
1961年9月,復置桓台縣,改屬惠民專署。
1983年10月,桓台縣劃歸淄博市。

㈦ 桓台縣的歷史名人

彭真
彭真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國務活動家,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專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屬,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
李志業
李志業(1924—1946) 山東桓台縣西龍村人。特等戰斗英雄。曾任渤海軍區特務一團一營二連三排排長。
王士禎
王士禎(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新城(今山東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學者、文學家。

閱讀全文

與桓台歷史文化展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