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芍葯的發展歷史

芍葯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7 11:13:55

『壹』 中國芍葯的內容介紹

芍葯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宋·鄭樵《通志略》載:「芍葯著於三代之際,風雅所流詠也。」唐代以後人們又把芍葯與花中之王牡丹並稱「花中二絕」,「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葯為花相。」這些都足以證明芍葯在我國歷代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無與倫比的喜愛程度:
芍葯的花色、花型極為繁多奇特。自菏澤花農近年育出綠色芍葯之後,芍葯也如同花王牡丹一樣,實現了「紅、黃、白、粉、藍、黑、紫、綠、復」九大色系的完整系統。花型與牡丹相同,為單瓣型、荷花型、薔薇型、金蕊型、菊花型、托桂型、金環型、綉球型、皇冠型、樓子台閣型等。不少芍葯因花蕊呈針狀彩瓣、內外瓣色彩各異等特性,更使其變幻莫測,魅力無窮。
芍葯還是我國青年男女之間表達愛情的使者。我國最早的一部民歌總集《詩經》中有一首《秦洧》詩,日:「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葯」。另外,芍葯還是非常理想的鮮切花花材和上等的中葯材,並有著廣泛的生長適應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芍葯》是一部綜合性的大型專著性畫冊。書中既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概述了中國芍葯的發展歷史、文化淵源、栽培繁育、實際應用和前景展望等內容,又廣采博覽、選英納萃,詳盡地展示了524個品種、639幅精美的品種圖片和144餘幅各具魅力的藝術圖片,既生動直觀、雅俗共賞,又圖文並茂,詩情畫意,這無疑是一部融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和應用於一爐的著作,定會讓國內外讀者受到更多的熏陶,得到更多的感受,增添更多的遐思,從而更深刻地領略到中華花文化的神韻和精髓。
王建國同志在成功地編撰出版《中國牡丹名品及文化藝術鑒賞》大型專著性畫冊之後,又與張佐雙同志一起推出了《中國芍葯》。該書集野生芍葯、全國各地芍葯乃至國外引進芍葯之大成,成為迄今為止吸納芍葯品種和品種圖片最多的一部芍葯專著性畫冊,從而確保了該書的豐富性、系統性。該書還注重圖片的科學性、藝術性,在版面的設計、文字的錘煉、製作的考究等方面下功夫,旨在「更上一層樓」,從而確保了該書的高品味、高質量。這些都反映出二位作者對花卉事業的熱愛、摯著和負責精神,值得稱贊和提倡。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但願《中國芍葯》的問世,也像盛開的芍葯花那樣,能給人耳目一新、脫俗驚世之感,以滿足人們文化欣賞的需要,並為芍葯生產。繁育和研究人員提供豐富而翔實的資料,乃至對芍葯資源的開發利用、對芍葯和芍葯文化的深入研究,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貳』 芍葯是什麼

芍葯(學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種芍葯科芍葯屬的著名草本花卉。原產中國以回及亞洲北部。被列答為中國六大名花之一。芍葯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更有相當重要的葯用價值。芍葯因其花形嫵媚,花色艷麗,故佔得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約」之諧音,名為「芍葯」。
芍葯,別名將離、離草,是芍葯科芍葯屬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4900年,是中國栽培最早的一種花卉。芍葯可分為草芍葯、美麗芍葯、多花芍葯等多種品種。芍葯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其根製成中葯具有鎮痙、鎮痛的葯用價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葯在紅樓夢中是一種重要的花,史湘雲醉眠芍葯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

『叄』 為什麼說芍葯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

說起芍葯,人們不禁會想起古人「牡丹為花王,芍葯為花相」的傳說。芍葯與牡丹花容相似,花光濃艷、嫵媚多姿。而要論起歷史來,芍葯的栽培遠在牡丹之先。芍葯早在夏、商、周三代之時就有栽培,確實是我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芍葯又有將離、婪尾春、小牡丹等10多個別名。並因命名而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李時珍說:「芍葯猶綽約」,芍葯「花容綽約,故以為名」,這是因為它的花姿而名;漢代人卻有「制食之毒,故得葯名」的說法,這是從它的食用、葯用價值而名;至於「將離」的名字,有人說它供古人「將別以贈之」,表示離別懷念之情。芍葯的品種歷代都有增加,至明清,又出現了暗香浮動、沁人肺腑的「蓮香白」,紅、黃、白三色相間的「宮錦紅」及「墨紫」、「硃砂」等名貴新品。至於現代,芍葯的品種已達200多種。歷史上,揚州的芍葯最為有名。宋代,那裡是芍葯的栽培和傳播中心。古人說「揚之芍葯甲天下」,「與洛陽牡丹俱貴於時」。當時,揚州龍興寺、朱氏園、芍葯廳三處芍葯最為冠艷,「聚一州絕品於其中」,多的種植達五六萬株。直到明代,李時珍還說:「今葯中所用,亦多取揚州者。」明清以來,北京芍葯日盛。《析津日記》中說:「芍葯之盛,舊數揚州……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台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余莖。」因此,清《帝京歲時紀勝》中又有「豐台芍葯甲天下」的說法。今天芍葯最繁盛的地方,又數以「牡丹之鄉」著稱的山東菏澤和安徽亳縣。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芍葯迎風競放,為人們點綴無限風情。

『肆』 我家有七畝芍葯,五年了,由於本地沒有種植芍葯的歷史,所以不知道怎樣收獲芍葯根部,求懂得的人士幫幫忙

過幾天 把桿子全部用鐮刀割掉 留10公分左右的桿子 用鋼叉從一邊翹

『伍』 牡丹和芍葯在什麼時候就有了,原產於中國哪個地區,有多少年的自然生長和人工栽培歷史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開始繁盛。開元中盛於長安。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國牡丹栽培中心由長安轉到洛陽,品種更多,栽培技術更系統完善;出現一批理論專著。
北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中心移至安徽亳州。宋末年,戰亂不斷,洛陽牡丹開始衰退,陳州牡丹取而代之。
在江南,明代以江陰牡丹為盛。此外杭州、蘇州、上海也有不少種植。廣西灌陽也產牡丹,據明代《廣西通志》記載,在廣西「牡丹出靈川、灌陽,灌陽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陽。」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蒲松齡在他寫的《聊齋志異》一書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齊魯」的記述。這時,曹州城東北各村栽培牡丹已很普遍。有以養花為業者,成園成圃者很多。甘肅大部分地區也有帝國牡丹栽培。而以蘭州、臨夏、臨洮一帶為栽培中心地。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牡丹得到恢復和發展。目前國內牡丹以洛陽牡丹和菏澤牡丹最為有名。

『陸』 芍葯的介紹,謝謝

芍葯,別名將離、離草,是芍葯科芍葯屬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4900年,是中國栽培最早的一種花卉。芍葯可分為草芍葯、美麗芍葯、多花芍葯等多種品種。芍葯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其根製成中葯具有鎮痙、鎮痛的葯用價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葯在紅樓夢中是一種重要的花,史湘雲醉眠芍葯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 中文學名:芍葯 拉丁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別稱: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葯等 二名法:Paeonia lactiflor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芍葯屬 Paeonia 種:芍葯 P. lactiflora 編輯本段植物屬性植物概述 草本花卉芍葯 芍葯(sháo yào)[1]名字的由來,據《本草》記載:「芍葯猶綽約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芍葯的別名甚多。在中國花卉絢麗的百花園中,古人將芍葯推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葯為草本,故又稱為草芍葯(崔豹《古今注》)。它花大色艷,嫵媚多姿,故名為「嬌容」、「余容」(《名醫別錄》)。古時人們於別離時,贈送芍葯花,以示惜別之情,所以又名「將離」、「離草」(《古今注》)。唐宋文人稱芍葯為「婪尾春」,婪尾是最後之杯,芍葯花開於春末,意為春天最後的一杯美酒。芍葯是草本花卉,沒有堅硬的木質莖桿,猶如弱柳扶風、柔弱無骨般的少女,故有「沒骨花」之稱(《鄭虔胡本草》)。因它的花有香氣,有「攣夷(又名「黑牽夷」)、「留夷」(《廣雅疏證》)和「辛夷」(王逸注《楚辭·九歌》)之名。此外,古名還有「解倉」、「白術」、「犁食」、「鋌」(《名醫別錄》)等。在國外,芍葯也倍受青睞,有「花中皇後」的美稱。代表含義芍葯自古就是中國的愛情之花,現在也被譽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帶刺的,中國的情花芍葯不僅美麗,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閃著中華民族如玉如芍葯一樣的品德和性格,勤勞、務實,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紅色的芍葯如天邊的彩霞,亦如相戀中羞澀的少女,浪漫、含蓄是芍葯映紅著春天的面龐。上巳節的習俗和「贈之以勺葯」的情歌,從詩經的吟唱一直沿襲到漢唐明清。古老的中國,芍葯一直是愛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2]是「楚楚動人」、難舍難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葯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芍葯又稱「將離草」。形態特徵 七夕節代表-芍葯 根:根由3部分組成:根頸、塊根、須根。根頸頭(區別於「根莖」,根頸是根,根莖是莖)是根的最上部,顏色較深,著生有芽;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淺黃褐色或灰紫色,內部白色,富有營養,塊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斷裂後卻可萌生較小的新芽,因此秋季收集5厘米以上的斷根也可繁殖;須根主要從塊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養料的主要器官,並可逐漸演化成塊根。芍葯的根按外觀形狀不同,一般又可分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勻根型。粗根型,根較稀疏,粗大直伸;坡根型,根向四周伸展,粗細不勻;勻根型,根條疏密適宜,粗細均勻等。根可入葯。芽:叢生在根頸上,肉質,冬季在地下越冬,春初隨氣溫上升,萌芽出土,初生時水紅色至淺紫紅色,也有黃色的,長出地面後,顏色加深,一般成為深紫紅色,外有鱗片保護。芍葯的芽為混合芽,既發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營養器官——莖和葉。萌芽前,芽長為2.5~4厘米。芽生出地面之後的顏色與形態也因品種不同會有所差異,顏色從深紫紅色到黃褐色不等,芽形則可分為3型:即短圓型、竹筍型、筆尖型。短圓型,芽體較短,端部鈍圓形;竹筍型,芽體較長,端部急尖,呈竹筍狀;筆尖型,芽體較長,端部漸尖,狀如毛筆的筆尖。芍葯發芽是最壯觀的場面之一,因為它體現了生命的萌發與活力,因此具有價高的欣賞價值。 芍葯(6張)莖:由根部簇生,高約50~110厘米,草本,莖基部圓柱形,上端多稜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陽部分多呈紫紅暈。葉: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狀復葉,即葉的末端由3片小葉組成一束葉,兩側又各有一束葉,兩側的每一束葉通常情況下由4片小葉組成,中部的復葉,末端的3片小葉不變,兩側的小葉片數開始減少,由原先的4片逐漸減為3片、2片或1片,甚至消失,當消失時,末端只有3片小葉構成,這時叫做三回羽狀復葉,上方的葉片是單葉。葉長20~24厘米,小葉有橢圓形、狹卵形、被針形等,葉端長而尖,全緣微波,葉緣密生白色骨質細齒,葉面有黃綠色、綠色和深綠色等,葉背多粉綠色,有毛或無毛。芍葯的葉也具有觀賞價值,「紅燈爍爍綠盤龍」中「綠盤龍」就是對葉的贊美,因此也可作為觀葉植物。花蕾:形狀有圓桃、平圓桃、扁圓桃、尖圓桃、長圓桃、尖桃、歪尖桃、長尖桃、扁桃等數種。外輪萼片5枚,葉狀披針形,綠色,從下到上依次減小;內萼片3枚(有時增至7枚),綠色或黃綠色,有時夾有黃白條紋或紫紅條紋,倒卵形、寬卵形、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花:一般獨開在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也有一些稀有品種,竟是2花或3花並出的。原種花白色,花徑8~11厘米,花瓣5~13枚,倒卵形,雄蕊多數,花絲黃色,花盤淺杯狀,包裹心皮基部,頂端鈍圓,心皮3~5枚無毛或有毛,頂具喙;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復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有的品種甚至有880枚,花型多變。花期5--6月。 芍葯 詳解圖 果實:蓇葖果,呈紡錘形、橢圓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細茸毛,有小突尖。2~8枚離生,由單心皮構成,子房1室,內含種子5~7粒。種子:黑色或黑褐色,種子大型,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生物學特性物候期 白芍葯 芍葯在一年之中,各種器官受氣候條件的制約,發生相應變化的時期,稱為物候期。如北京地區3月底至4月初芍葯萌芽出土,前一年6~7月在地下根頸部孕育的芽,經生長和花芽分化,在春天氣溫回升後萌芽出土,芽多呈美麗的紫紅色,少數品種為嬌嫩的黃綠色,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經20多天的快速生長,新莖高可達成株高度的2/3左右,下層復葉平展,嫩葉亦呈紫紅色或黃綠色;在下層葉平展後,又快速生長,於4月上旬莖頂端出現花蕾;現蕾後,隨莖葉充實,花蕾發育,於5月上中旬花朵初開;於6月上旬花期結束,單朵花開放時間5~7天,單瓣品種開放時間短些,重瓣品種長些。群體花期(從早花類品種開花到晚花類品種謝花)約25天;花謝後,地下根頸部又分化並發育混合芽;種子8月成熱,10月底至11月初地上部分枯死,根頸上著生的混合芽在土內越冬,次年春天再萌芽生長。這以年為單位的周期性變化過程,主要有以下規律:一是順序性,每一物候期,只有在前一個物候期完成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同時它又為下一個物候的進行奠定基礎;二是所有物候期的變化,都是在一定的外界條件綜合作用下產生的,其中溫度常是影響的主導因子;三是因為物候期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物候變化有其年周期性;四是物候期在一定條件下有其重演性等。 影晌開花物候的主要因素 多花芍葯(1)氣溫:在同一地區,芍葯花期的早晚與春天氣溫變化密切相關。溫度可影響整個開花的過程。春暖和春寒,花期可相差4~5天以至10~20天。 (2)水分與降雨:水分和降雨對花期的影響不大,在花前充分灌水或遇降雨,有助於芍葯開花,花朵碩大,花色艷麗;但若遇到較大的降雨,花朵受損,會提前敗落。若花前土壤含水量低,則會使花朵變小,花色不艷,花期縮短。 (3)海拔離度:海拔高度可影響氣溫、光照和濕度等的變化,從而影響花期。一般情況下,隨著海拔增高,花期延遲。如洛陽的芍葯於5月14日花期結束,在其附近的滿縣白雲山上.芍葯剛剛透色。四川彭州市芍葯花期結衷,其附近的丹景山則花近初開。可利用栽培地的不同海援高度交化,廷長觀賞期。 (4)光照:光照常與溫度相伴而對植物生長發育和花期產生重大影響。花前光照不足,會影響花色,使之不夠濃艷,花期光照強烈,再伴以溫度升高,會使花期縮短或灼傷花朵。因此.在花期搭遮陽棚,會延長芍葯的花期。生長發育特性1、生命周期和年周期芍葯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從種子萌芽直至死亡,在一生的生命活動中,經歷生長、開花、結實、衰老、死亡等生命過程,這一全過程稱生命周期,也稱大發育周期。就實生植株而言,生命周期可分為3個發育時期,實生苗約4年開花,開花前為幼年期,播種出苗後第一年,株離3~4厘米,長1~2片葉,根長8~10厘米,根上部較粗,直徑約0.4~0.5厘米;第二年春天,株高達7~8厘米,生長較好的植株可達15~29厘米,株幅30厘米左右;第三年春天,有少數植株即已開花,株高15~60厘米,僅一主根發達;株幅30~40厘米,第四年植株皆可開花。進入成年期後,生長旺盛,開花繁茂,處於最佳觀賞期。只要環境適宜,成年期可持續二三十年,然後進入衰老期,直至死。分株苗直接進入成年期,二三十年後逐漸衰老。 年周期,也稱小發育周期,是指芍葯植株在一年當中,隨著氣候節律的變化,而產生的階段性發育變化。主要表現為生長期和休眠期的交替變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階段和生長期的光照階段最為關健。芍葯的春化階段,要求0℃低溫下,經過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後混合芽方可萌動生長.芍葯屬長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長日照下發育開花,混合芽萌發後,若光照時間不足,或在短日照條件下通常只長葉不開花或開花異常。 2、生長發育特性(1)花芽結構和生命周期:芍葯的芽為混合芽,屬地下芽類型,萌發後伸出地面既抽桂長葉,又展蕾開花。混合芽是多種原基的復合體,由頂端生長點、芽鱗、芽鱗腋內的腋芽原基、葉原基、葉原羞腋內的腋芽尿原基、苞片原基、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等組成。這芽稱之為母代芽,則芽鱗和葉原基腋內的腋芽原基就是子代芽的原始體。葉原基腋內的及其腋芽原基不產生芽鱗為裸芽;而鱗片腋內的腋芽原基有芽鱗,形成鱗芽。春天鱗芽萌發,子代裸芽隨母代混合芽的節間伸長而伸出地面,形成主幹上的花枝或分枝;其子代鱗芽不露出地面。待秋後地上部分枯萎後,位於芍葯根頸部最上端的子代鱗芽就成了「頂芽」。實際上芍葯的頂芽只有一個,就是種子萌發後,實生苗的頂芽。次年,這子代鱗芽就萌發出土,伸枝、展葉、開花。所以,裸芽的生命周期為2年,而鱗芽的生命周期為3年。 (2)花芽分化:芍葯花後,其地下鱗芽的腋芽約於8月出現,其頂端生長點由外向內逐漸產生芽鱗原基,到第二年5月,已形成4個芽鱗包被的生長點,6月下旬芽鱗分化完成。然後,頂端生長點開始產生葉原基,葉原基有多個指狀突起,而芽鱗原基僅有1~3個。葉原基分化從8月上旬到9月上旬結束。生長習性1.溫度芍葯是典型的溫帶植物,喜溫耐寒,有較寬的生態適應幅度。在中國北方地區可以露地栽培,耐寒性較強,在黑龍江省北部嫩江縣一帶,年生長期僅120天,極端最低溫度為-46.5℃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開花,露地越冬。夏天適宜涼爽氣候,但也頗耐熱,如在安徽省亳州(bo zhou),及夏季極端最高溫度達42.1℃,也能安全越夏。 2.光照芍葯生長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艷麗;但在輕蔭下也可正常生長發育,在花期又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免受強烈日光的灼傷,從而延長觀賞期,但若過度蔽蔭,則會引起徒長,生長衰弱,不能開花或開花稀硫。 芍葯是長日照植物,在秋冬短日照季節分化花芽,春天長日照下開花。花蕾發育和開花,均需在長日照下進行。若日照時間過短(8~9小時),會導致花蕾發育遲緩,葉片生長加快,開花不良,甚至不能開花。 3.土壤芍葯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層深厚,又是粗壯的肉質根,適宜疏鬆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長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暢,容易引起爛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鹽鹼地不宜種植;以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但應注意含氮量不可過高,以防枝葉徒長,生長期可適當增施磷鉀肥,以促使枝葉生長茁壯,開花美麗。芍葯忌連作,在傳統的芍葯集中產區,在同一地塊上,多年連續種植芍葯,是很普遍的現象,已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只病蟲害嚴重,產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導致大面積死亡。所以,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 4.水分芍葯性喜地勢高敞,較為乾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芍葯因為是肉質根,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低濕地區不宜作為我國的芍葯產區,每次水災,對芍葯幾乎都是毀滅性的,只有在高敞處,未被水淹的芍葯留了下來。品種分類芍葯屬植物約35種,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根據其生長習性和花盤形狀分為兩組。一是牡丹組,系落葉灌木或亞灌木,花盤杯狀或盤狀,革質或肉質,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國產三種(不包括變種),即牡丹、黃牡丹和紫牡丹。二是芍葯組,系多年生草本,花盤不發育,包住心皮基部,不很明顯。芍葯組植物約30種,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另有二種產美洲,有的把它們另列為一組,稱美洲芍葯組。 國外產的芍葯組植物,都是花卉的重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種:蕨葉芍葯,花血紅色,原產保加利亞和高加索;淡黃芍葯,花淡黃色,或帶淺綠色至白色,原產黑海和裏海之間地區;黃芍葯,黃色,原產黑海和裏海之間地區;紅心芍葯,花白至深紅,原產歐洲南部。 我國產的芍葯組植物有八種和六個變種,其中通常直稱為芍葯的,是近代芍葯品種群的主要原種。八種芍葯分別是:草芍葯、美麗芍葯、芍葯、多花芍葯、白花芍葯、川赤葯、新疆芍葯和窄葉芍葯。 芍葯的花型分類特徵1、單花類:花朵由單朵花構成 1.1千層亞類:花瓣向心式自然增加,排列整齊,形狀相似,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只著生於子房周圍,隨花瓣增多而相應減少直至消失。花形扁平。 ① 單瓣型:花瓣2~3輪,寬大,有發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通常指原種型。 ② 荷花型:花瓣4~5輪,寬大,形狀大小相似,雄蕊正常或個別雄蕊瓣化成碎瓣、披針狀瓣或須狀瓣而散生在雄蕊群中;雌蕊正常。 ③ 菊花型:花瓣6輪以上,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正常,數量較少;雌蕊正常,數量增多或 減少。 ④ 薔薇型:花瓣極度增多,由外向內漸小,雄蕊全部消失;雌蕊正常、退化變小或完全消失。 1.2樓子亞類:外瓣寬大,2~3輪;雄蕊離心式瓣化,雌蕊正常、瓣化或退化。花形隆起或高聳(金蕊型除外)。 ① 金蕊型:外瓣寬大,2~3輪,雄蕊花葯增大,花絲變粗,雄蕊群呈鮮麗的金黃色;雌蕊正常。 ② 托桂型:外瓣寬大,2~3輪,雄蕊完全瓣化成須狀瓣、針狀瓣或披針狀瓣,由外而內稍大,直立於外瓣內;雌蕊正常或瓣化成舌狀瓣,舌狀瓣顏色或瓣端顏色常為柱頭原色。 ③ 金環型:外瓣寬大,2~3輪,雄蕊大都瓣化,瓣化瓣高聳,但雄蕊變瓣與外瓣間殘留一圈正常雄蕊;雌蕊正常或瓣化。 ④ 皇冠型:外瓣寬大平展,2~3輪,緊挨外瓣內環生少量須狀瓣、針狀瓣、披針狀瓣或碎瓣,其上為雄蕊瓣化成的舌狀瓣或披針狀瓣,直立,隆起,簇生於外瓣內,中心有少量雄蕊,或退化成短小狀態;雌蕊正常或瓣化、退化。 ⑤ 綉球型:雄蕊大部分瓣化成舌狀瓣,似次外瓣,盛開時全花豐滿,形如綉球,中心雄蕊極少或退化;雌蕊變小或退化。 2、台閣類:指植物開花時,花朵(或花序)中心或者花間之生長點經再次分化花芽開花的現象。在花朵(下方花)中心再形成1朵花(上方花),上方花與下方花相疊合,從而增加了重瓣程度,有些品種甚至由3花乃至4花疊合而成。 2.1千層亞類:基部的單花(下方花)具單花類千層亞類的基本特徵。千層台閣型(初生台閣型):下方花雌蕊正常或稍瓣化;上方花一般雌雄蕊正常。全花較扁平。 2.2樓子亞類:下方花花瓣2~3輪,雄蕊瓣化,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高聳。 ① 彩瓣台閣型:下方花雌蕊瓣化,雄蕊多瓣化;上方花雌雄蕊正常或稍瓣化。 ② 分層台閣型:下方花雌蕊變瓣變得與正常花瓣無異,雄蕊變瓣較正常花瓣短小;上方花雄蕊亦多瓣化成短瓣,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 ③ 球花台閣型:下方花雄蕊變瓣伸長展寬與正常花瓣無異,雌蕊變瓣亦變成正常花瓣;上方花雄蕊變瓣亦多與正常花瓣難以區分,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球狀。

『柒』 白芍葯的歷史傳說

東漢神醫華佗在其後宅辟葯園、鑿葯池、建葯房、種葯草,廣為傳授、種植、加工中葯材技術。但每味葯他都要仔細品嘗,弄清葯性後,才用到病人身上。
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給華佗一棵芍葯,他就把它種在了屋前。華佗嘗了這棵芍葯的葉、莖、花之後,覺得平平常常,似乎沒有什麼葯性。
一天深夜,華佗正在燈下看書,突然聽到有女子哭聲。華佗頗感納悶,推門走出去,卻不見人影,只見那棵芍葯。華佗心裡一動:難道它就是剛才哭的那個女子?他看了看芍葯花,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你自己全身上下無奇特之處,怎能讓你入葯?」轉身又回屋看書去了。
誰知剛剛坐下,又聽見那女子的啼哭聲,出去看時,還是那棵芍葯。華佗覺得奇怪,喊醒熟睡的妻子,將剛才發生的事給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著窗外的花木葯草說:「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裡都成了良葯,被你用來救活了無數病人的生命,獨這株芍葯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華佗聽罷笑道:「我嘗盡了百草,葯性無不辨得一清二楚,該用什麼就用什麼,沒有錯過分毫。對這芍葯,我也多次嘗過了它的葉、莖、花,確實不能入葯,怎麼說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幾日,華夫人血崩腹痛,用葯無效。她瞞著丈夫,挖起芍葯根煎水喝了。不過半日,腹痛漸止。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華佗才知道他確實委屈了芍葯。
後來,華佗對芍葯做了細致的試驗,發現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鎮痛、滋補、調經的效果。
經典記載
芍葯(《詩經》),又名:離草(《韓詩》內傳),余容、其積,解倉(《吳普本草》),可離(崔豹《古今注》),犁食、鋋(《別錄》),沒骨花(《胡本草》),婪尾春(《清異錄》),將離(《綱目》)。
《神農本草經》:味苦,平,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名醫別錄》: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葯性論》:臣。能治肺邪氣,腹中絞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 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
《日華子本草》:治風、補勞,主女人一切病,並產前後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瘺。發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補氣,白者治血。
《開寶本草》: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本草衍義》:然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減芍葯以避中寒,誠不可忽。
《葯類法象》:氣微寒,味酸。
補中焦之葯,得炙甘草為輔,治腹中痛之聖葯也。如夏月腹痛,少加黃芩,其痛立止。若病人春夏秋三時腹疼,亦少加黃芩。若惡寒腹痛,加肉桂一分,白芍葯15克,炙甘草7.5克,此三味為治寒腹疼,此仲景神品葯也。如深秋腹痛,更加桂10克。如冬月大寒腹中冷痛,加桂7.5克,水二盞,煎一盞。
《葯性賦》:味酸,平,性寒,有小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扶陽氣大除腹痛,收陰氣陡健脾經。墜其胎能逐其血,損其肝能緩其中。
《湯液本草》:氣微寒,味酸而苦。氣薄味厚,陰也,降也。陰中之陽,有小毒。
入手、足太陰經。
《象》雲:補中焦之葯,得炙甘草為佐,治腹中痛。夏月腹痛,少加黃芩。如惡寒腹痛,加肉桂5克,白芍葯15克,炙甘草7.5克,此仲景神方也。如冬月大寒腹痛,加桂12.5克,水二盞,煎一半。去皮用。
《心》雲:脾經之葯,收陰氣,能除腹痛,酸以收之,扶陽而收陰氣,泄邪氣,扶陰。與生薑同用,溫經散濕,通塞,利腹中痛,胃氣不通,肺燥氣熱。酸收甘緩,不利必用之葯。
《珍》雲:白補赤散,瀉肝,補脾胃。酒浸行經,止中部腹痛。
《本草》雲: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
《衍義》雲:然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減芍葯以避中寒。誠不可忽。今見花赤者為赤芍葯,花白者為白芍葯,俗雲白補而赤瀉。
東垣雲:但澀者為上。或問:古今方論中多以澀為收,今《本經》有利小便一句者,何也?東垣雲:芍葯能停諸濕而益津液,使小便自行,本非通行之葯,所當知之。又問:有緩中一句,何謂緩中?東垣雲:損其肝者緩其中。又問當用何葯以治之?東垣雲:當用四物湯,以其內有芍葯故也。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氣血。入手、足太陰經。太抵酸澀者為上,為收斂停濕之劑,故主手、足太陰經。收降之體,故又能至血海而入於九地之下,後至厥陰經也。後人用赤瀉白補者,以其色在西方故補,色在南方故泄也。
《本草》雲:能利小便。非能利之也,以其腎主大、小二便,既用此以益陰滋濕,故小便得通也。
《難經》雲:損其肝者緩其中。即調血也。沒葯、烏葯、雷丸為之使。
《本草》又雲:惡石斛、芒硝,畏硝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液》雲:腹中虛痛,脾經也,非芍葯不除。補津液停濕之劑。
《本草衍義補遺》:酒浸炒,與白術同用則能補脾;與川芎同用,則瀉肝;與人參、白術同用則補氣。治腹中痛而下痢者必炒,後重不炒。又雲:白芍惟治血虛腹痛,諸腹痛皆不可治。芍葯白補赤瀉。又雲: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又雲: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減芍葯以避中寒,誠不可忽。
《本草發揮》:成聊攝雲:芍葯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也。又雲:芍葯之酸,收斂津液而益榮。又雲:正氣虛弱,收而行之。芍葯之酸,以收正氣。又雲:酸收也,泄也。芍葯之酸,收陰氣而泄邪氣。又雲:肺燥氣熱,以酸收之,以甘緩之。芍葯之酸,以斂逆氣。
潔古雲:白芍葯補中焦之葯,炙甘草為輔,治腹中痛。如夏月腹痛,少加黃芩;惡熱而痛,加黃柏;若惡寒腹痛,加肉桂0.5克,白芍葯1克,炙甘草0.75克,此仲景神品葯也。如寒月大寒腹痛,加桂7.5克,水二盞,煎一盞服。《主治秘訣》雲:性寒,味酸,氣厚味薄,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六:安脾經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氣三也,止瀉痢四也,和血脈五也,固腠理六也。白補赤散,瀉肝補脾。酒浸引經,止中部腹痛。去皮用。

『捌』 芍葯花大美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少要為什麼植物丶

芍葯來(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別名將源離、離草,屬五椏果目,芍葯科芍葯屬多年生草本花卉。
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厘米。芍葯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花期5~6月,一般獨開在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色,花瓣5~13枚。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復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果實呈紡錘形,種子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
芍葯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

『玖』 為什麼說芍葯是 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

說起芍葯,人們不禁會想起古人「牡丹為花王,芍葯為花 ・ ・ 新編十萬個為什麼 "

"! !!!!!!!!!!!!相」的傳說。芍葯與牡丹花容相似,花光濃艷、嫵媚多姿。而要論起歷史來,芍葯的栽培遠在牡丹之先。芍葯早在夏、商、周三代之時就有栽培,確實是我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

芍葯又有將離、婪尾春、小牡丹等!"多個別名。並因命名而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李時珍說:「芍葯猶綽約」,芍葯「花容綽約,故以為名」,這是因為它的花姿而名;漢代人卻有「制食之毒,故得葯名」的說法,這是從它的食用、葯用價值而名;至於「將離」的名字,有人說它供古人「將別以贈之」,表示離別懷念之情。

芍葯的品種歷代都有增加,至明清,又出現了暗香浮動、沁人肺腑的「蓮香白」,紅、黃、白三色相間的「宮錦紅」及「墨紫」、「硃砂」等名貴新品。至於現代,芍葯的品種已達#""多種。

歷史上,揚州的芍葯最為有名。宋代,那裡是芍葯的栽培和傳播中心。古人說「揚之芍葯甲天下」,「與洛陽牡丹俱貴於時」。當時,揚州龍興寺、朱氏園、芍葯廳三處芍葯最為冠艷,「聚一州絕品於其中」,多的種植達五六萬株。直到明代,李時珍還說:「今葯中所用,亦多取揚州者。」明清以來,北京芍葯日盛。《析津日記》中說:「芍葯之盛,舊數揚州……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台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余莖。」因此,清《帝京歲時紀勝》中又有「豐台芍葯甲天下」的說法。

『拾』 白芍葯的相關歷史

白芍為抄我國著名的傳統常用中葯材襲,應用歷史悠久,芍葯始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記有「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陶弘景始分白芍,赤芍兩種,曰:「芍葯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大,余處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馬志注雲:「此有兩種,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赤、白二色」。陳承《本草別說》中載:「謹按《本經》芍葯,生丘陵川穀,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種植。欲其花葉肥大,必加糞壤。每歲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為葯,遂暴干貨賣」。可見宋代已廣泛採用栽培的芍葯入葯。

閱讀全文

與芍葯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