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陽有什麼名勝古跡
南陽市,古稱 宛,河南省轄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 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個行政區、4個開發區、10個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轄市。
南陽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 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 商朝、 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春秋時楚設宛邑,楚國屬地,全國冶鐵中心,屈原扣馬諫王地,秦楚丹陽之戰發生地,古楚都丹陽所在地。 秦設南陽郡治宛城, 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 東漢時為 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歷史名人。 三國時期,南陽是 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源地。南水北調,源起南陽。南陽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區。
南陽玉是 四大名玉之一, 鎮平被國家命名為「 中國玉雕之鄉」,被譽為「 中華玉都」, 石佛寺鎮,是中國最大的玉石加工貿易中心,更是被成為「中國玉雕第一鎮」。
南陽是一座盛產中葯材的「天然葯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宜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中葯材資源,這里分布著中國北方與南方兼有的動植物葯材,截止2008年,境內已經確定的天然中葯材達2356種,名優中葯材50多種,中葯材總儲量2.5億多公斤。
秦滅六國後,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此後,封建社會的地方衙門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加上諸多人為的因素,數以千計的地方衙門基本上盪然無存,河南省的南陽府衙和內鄉縣衙卻完整地保存下來。
南陽國家AAAA級景區中原古剎 香嚴寺毗鄰丹江水庫之濱,位居 中原四大名寺之一,上寺尚存,丹江苑將承擔起下寺原貌的復原,並修建下寺藝術館及亞洲第二大的中原盛世觀音,正籌建中的觀音將分為三大部分:觀音主題、 觀音廣場、 觀音禪院。
❷ 講述南陽歷史
多了,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卧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范蠡:生於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戰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我囯長達五千餘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棄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 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南郡涅陽(今河南鄧縣穰東鎮,一說今南陽)人,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於1945年9月29日吳漢 吳漢(?—44年),字子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位居第三。任偏將軍、大將軍,劉秀稱帝後,升任大司馬,封舞陽侯。 鄧禹 鄧禹(2—58年),字仲華,南陽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馮友蘭 馮友蘭(1895 -- 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直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馮景蘭 礦床學家。河南唐河人。192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北京地質學院教授。40年代曾參加川、康、滇三省銅礦勘探及滇緬鐵路沿線礦產調查;50年代在豫西調查中對評價平頂山煤礦和河南鞏縣鋁土礦作了指導工作,參加選定三門峽壩址建議書的編寫工作。對兩廣、陝北以及瀋海鐵路、隴海鐵路沿線的地質調查,為這些地區以後的地質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礎。對川、康、滇各省銅礦的成因類型和次生富集作用發表了有開創性的意見。1957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 彭雪楓 文武兼備一代英才彭雪楓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姚雪垠 (1910.10.10)原名姚冠三,河南鄧縣人。幼年在家鄉讀私塾和小學。1924年至信陽一所教會中學就讀。1929年春考入河南大學預科。次年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捕,釋放後被校方開除,離開河南至北平。1935年起,陸續在北平《晨報》、天津《大公報》發表短篇小說。1937年到開封,與嵇文甫、範文瀾、王闌西等人創辦《風雨》周刊。1938年春到武漢,在《文藝陣地》l卷3期發表著名的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1939年,長篇小說《春暖花開的時候》開始在胡繩主編的重慶《讀書月報》上連載。1943年初至重慶,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5年初至四川三台任東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返成都創作了取材於自身經歷的長篇小說《長夜》。 王永民 王永民,漢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43年12月生於河南省南陽地區南召縣貧農家庭。1962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通詩文、書法、篆刻和音樂。 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並發明被國內外專家評價為「其意義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五筆字型」(王碼),以多學科最新成果之運用、集成和創造,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發明了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在世界上首破漢字輸入電腦每分鍾100字大關並獲美、英、中三國專利。
❸ 南陽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南陽人文底蘊深厚,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漢文化的鼎盛地,也是盤古文化的源頭,既是一個傳統農業耕作大區,又是南北兼長的一些經濟作物的生產地,既有楚文化的浪漫飄逸,又有漢文化的博大雄渾。南陽山清水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南陽人勤勞智慧,民風淳樸,謙和厚道。司馬遷是在《史記》中曾寫道:「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猶有先王之遺風。」
❹ 南陽的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作為一名南陽人我很高興把知道的南陽聖人們與你分享,張仲景,張衡,諸葛亮,等等,現在文化名人二月河也是一直生活在南陽啊!
❺ 南陽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
河南 · 南陽 · 鎮平縣 丁河高台 雜技與競技 查看
VⅢ-1 河南 · 南陽 · 鎮平縣 鎮平玉雕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查看
Ⅶ-1 河南 · 南陽 · 社旗縣 九宮八卦陣 雜技與競技 查看
Ⅵ-3 河南 · 南陽 · 新野縣 新野槐書 曲藝 查看
Ⅵ-2 河南 · 南陽 三弦書 曲藝 查看
Ⅵ-1 河南 · 南陽 大調曲子 曲藝 查看
Ⅴ-7 河南 · 南陽 · 唐河縣 漢劇 傳統戲劇 查看
Ⅴ-6 河南 · 南陽 · 桐柏縣 皮影戲 傳統戲劇 查看
Ⅴ-3 河南 · 南陽 · 淅川縣 蛤蟆嗡 傳統戲劇 查看
Ⅴ-2 河南 · 南陽 · 鄧州市 羅卷戲 傳統戲劇 查看
Ⅳ-2 河南 · 南陽 · 南召縣 雲彩燈 民間舞蹈 查看
Ⅲ-7 河南 · 南陽 · 桐柏縣 桐柏山歌 民間文學 查看
Ⅲ-5 河南 · 南陽 · 西峽縣 西坪民歌 民間音樂 查看
Ⅲ-4 河南 · 南陽 · 淅川縣 淅川鑼鼓曲 民間音樂 查看
Ⅲ-1 河南 · 南陽 · 卧龍區 鑼鼓樂 民間文學 查看
Ⅰ-9 河南 · 南陽 · 內鄉縣 馬山童謠 民間文學 查看
Ⅰ-8 河南 · 南陽 · 內鄉縣 寶天曼傳說 民間文學 查看
Ⅰ-7 河南 · 南陽 · 內鄉縣 宣講聖諭 民間文學 查看
Ⅰ-4 河南 · 南陽 · 南召縣 燈謎 民間文學
❻ 南陽歷史
南陽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約在五六千年前,這里就出現了村落和房屋,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
西周時,南陽屬荊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稱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設置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已成為全國八大都會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開始使用鐵器,有了冶鐵、蠶絲等手工業和商業。特別是鑄銅業發展迅速,工藝水平較高。
秦統一六國之後,遷不軌之民於南陽,使六國富豪和擅長經營的商人及手工業者雲集南陽,促進了南陽經濟的發展,尤其冶鐵業發達,成為全國冶鐵中心之一。西漢和東漢仍置南陽郡,轄境相當於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陽經濟文化的發展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西漢時,南陽水利與關中鄭國渠、成都都江堰齊名,並稱全國三大灌區。由於對東南和南方的開發,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沖,東西往來的通道,是全國著名的五都(南陽、洛陽、臨淄、邯鄲、成都)之一,也是全國設工官的9個地區和設鐵官的46個地區之一。
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起兵南陽,成就帝業,南陽被稱為「帝鄉」。太守杜詩修治坡池,廣拓田土,全郡可灌農田4萬頃,這時的冶鐵用水排, 水力鼓風機鼓風,大大提高了冶鐵效率,特別是採用球墨鑄鐵,提高了冶鐵工藝水平,這一技術的使用比歐州早1000多年。 當時南陽郡人口240萬,為全國各郡之冠。郡城周長36公里,比1990年市區面積還大。漢代南陽人才輩出,燦若繁星。不僅劉秀的28個開國元勛大多出自南陽,還涌現出張衡、張仲景聞名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醫學家。漢代達官貴人死後流行厚葬,南陽出土眾多的畫像石和畫像磚;是一部「綉像漢代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從唐朝起,南陽設鄧、唐二州。
經過貞觀、開元之治,南陽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李白在《南陽行》中說:「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閑,邀游盛宛洛,冠蓋隨風還。」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樂年間在南陽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間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陽城內皇親貴胄,車水馬龍,商業隨之活躍,山、陝、江、浙、川、鄂客商紛到沓來,各種商務會館、公館在各地興起,南陽(市、區)、新野、唐河、社旗、內鄉、淅川成為水陸交通重鎮。糧食、棉花、生絲、煙草、綢緞、油料、皮毛、木材、葯材、銅器、鐵器等大量湧入市場,並行銷全國各地。
當時的南陽可謂百業俱興,建築、園林、繪畫、雕塑、書法等方面都有新的發展。清朝康熙年間,農業、手工業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築業比較發達,武侯、山陝會館等古建築巍巍壯觀,富麗堂皇,南陽是北京通往湖廣和雲貴川的交通要道,陸路驛道與水路碼頭相接,有「南船北馬」之稱。山、陝、江、浙商賈雲之集,工商業興旺,南陽成了豫西南的經濟中心。光緒十年,鎮平開始生產絲綢,並遠銷歐洲及東南亞各國。
1948年11月4日,南陽全境解放,國民黨統治結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成立南陽地委,並宣布南陽專署原轄的葉縣、舞陽兩縣劃歸許昌地區,南召、南陽、鎮平、內鄉、淅川、鄧縣、新野、唐河、桐柏、泌陽、方城11個縣屬南陽專署管轄。1994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南陽地區,設立地級南陽市,實行市帶縣的領導體制,南陽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❼ 請談論些南陽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輝煌燦爛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
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西周末年,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南陽城市文明的開拓者
□張曉東
有文字記載歷史以來,關於南陽城市建設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西周。這一成就應歸功於申伯,《詩經》有句專門歌頌申伯的詩里提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從大周宮廷正式下文件,修建申伯宮室的那一刻起,南陽的城市文明就拉開了序幕。
由於申伯領導有方,墾荒屯田,改進工具,申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它不僅遏制了楚國,而且成就了「宣王中興」。仰仗申伯的文治武功,又兼南陽特殊的地理優勢,南陽很快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城市。在此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南陽成為東周的冶鐵中心,並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六大都會」之一。
申伯揭開了南陽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可以說,申伯是開拓南陽城市建設第一人。
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
百里奚(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姓百里,字子明,春秋時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統一天下的奠基丞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貧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遊列國求仕,歷經宋國、齊國等諸侯國。後在其好友蹇叔的舉薦下,做了虞國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被充作媵人(奴隸),後逃回楚國牧牛。秦穆公聞奚賢,後派人以五張黑公羊皮將百里奚換回,拜為上大夫,故世人稱之為「五(公羊)大夫」。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
百里奚身為秦國大夫,勤理政務,平易近人,生活簡朴。「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深受百姓愛戴,「及卒,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百里奚故宅及墓冢在今南陽市中心城區西百里奚村一帶。《水經注》記載:「梅溪水出(宛)縣北紫山,南經百里奚故宅。」《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在百里奚村東,高約七米,稱百里大夫墓。墓前擺放七塊巨石,俗呼七星冢。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鄭璉書五大夫碣銘,後佚。」墓左側有碑,碑陰刻唐韓賞詩。我國著名秦史學家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否定「虞國說」,對百里奚為南陽人進行了詳盡的考證。
心與牛一
□陳明遠
楚成王至死也不會清楚,自己比秦穆公更早地聆聽了百里奚的治國之道而全然不覺。那次盡展百里奚才智與韜略的談話不能被愚鈍淺薄的楚成王所理解,卻為楚成王落下了一則笑柄。
直到26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記得二人當時在宛地一段對話。那是楚成王聽說宛地的百里奚擅長養牛,便問:「飼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百里奚做了楚成王的馬夫。
自以為是的楚成王就這樣錯過了賢才百里奚,而後來的百里奚在秦國正是用「心與牛而為一」這條飼牛之道使秦穆公稱伯於西戎。
自百里奚始,「心與牛一」就是歷代統治藝術的一條基本追求而被廣泛接受,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同情體諒,並以此構建融洽和諧的理想社會。後來孔子的「仁者愛人」以及今天我們的「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等都是這種觀念的發展與演化,這是一種體恤關愛的教化,而不是討價還價的談判,更不是爾虞我詐的「博弈」,而是一種「心與民一」、「其樂融融」的和諧場景。
從後來百里奚在秦國的作為來看,他的確實踐了這種政治主張。他給秦國帶去的不是殘酷的征戰殺伐,不是苛刻的政治高壓,而是「心與牛一」的仁厚寬容的治國之道。在他的輔佐下,秦穆公三立晉君、稱霸諸侯,並征服西戎、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范蠡
范蠡(約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後世尊稱為「商聖」。
史載:「文種為宛令」,聞其賢「得蠡而悅」,後同至越國出仕,共同輔佐越王勾踐,俱為著名越國大夫。
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發生戰爭。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入吳為奴,范蠡伴越王赴吳為人質。范蠡用計取得吳王信任,使勾踐得以順利歸國。歸國後,輔佐勾踐卧薪嘗膽,以圖強雪恥。經過十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公元前479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奇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終於滅吳興越。
在功成名就之後,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海濱,改稱鴟夷子皮,在海濱耕作,圍海煮鹽,捕魚養殖。經過苦心經營,終積資達數十萬,名聲遠揚。這時,齊人發現了他的才能,又請他出任齊相三年。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對人說:「治家能置千金之產,做官能至卿相之位,這已達到極限了,長期享受這樣的榮華,是不吉利的。」於是,他歸還相印,散盡家財,贈送親友和鄉鄰,又悄悄離開了海濱,到陶地定居,重新經商,又擁資產千萬,成了遠近聞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經營上「夏則資皮,冬則資糹希(細葛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等樸素的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千百年來被歷朝歷代的商賈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響著後人,被中外經濟學家奉為圭臬。
范蠡評贊
□王建中
范蠡的前半生輔佐越王勾踐滅吳興越,功勛卓著,應該引起重視。然而,他的後半生更值得加以總結。他的後半生是非常坎坷的,大致經歷了「浮海出齊」、「耕於海畔」、「父子耕畜」、貨物「交易」。也就是辭職下海、以農為本、農牧結合、棄農經商四個階段。其中,第四階段是其資產由「十萬」到「千金」,再到「巨萬」的重要積累階段。這一階段,不僅需要與傳統的「賤商」、「抑商」觀念大膽地挑戰,而且還需要創造出新的經商理論與實踐。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歷史大潮中,范蠡順流劃槳,率先駛向了改制的彼岸。為什麼范蠡做官、種田、經商樣樣都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文化。倘若還有其他什麼可景仰的,那就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對他所評價的:「富好行其德者也。」
「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張騫
張騫,字子文(?~公元前114年),西漢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西漢傑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陽方城縣博望鎮。
漢初,匈奴屢犯中原,為聯合大月氏夾攻匈奴,漢武帝派張騫於公元前138年,率百餘人前往西域。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達十年之久。十年中,他為匈奴人牧羊、放馬、做苦工,並精心保管使者節杖,牢記著使命。後擇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月氏。當時,生活已獲安定的大月氏人,不願東返與匈奴作戰,張騫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被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錄下來,使漢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稱此行為「鑿空」。
公元前123年,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軍功被封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攜牛羊萬頭,幣帛數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官拜太行。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隨後,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系。
張騫與開放
□周家昌
張騫擔負友好使者的重任,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司馬遷稱之為「鑿空」———封閉的打通。「鑿空」,如果用現代的詞語代替,再沒有用「開放」這個詞更准確了。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今天,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搞改革開放了。
作為一個南陽人,我為張騫分封到南陽而驕傲,為張騫的精神而感動,南陽的改革開放事業應該從中汲取力量,讓新的絲綢之路從南陽延伸,通往世界各個地方,讓南陽走向世界。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東漢南陽郡西鄂(今卧龍區石橋鎮)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和文學家,後世尊其為「科聖」。國際天文組織於1970年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為了彰顯生養他的家鄉南陽,又將國際永久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
張衡自幼勤學,十六七歲時游歷了峽西、洛陽,並入太學讀書。公元100年,張衡出任南陽主簿。公元111年,他應召入京,先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公元136年出任河間相,後又拜尚書。
張衡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人物。在天文學方面,張衡創造的「漏水轉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演示恆星和太陽周日運行的儀器。是我國古代宇宙結構學說之一———渾天說的代表人物。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與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另外,他還研製出「記里鼓車」、「指南車」、「獨飛木鳶」、「瑞輪莢」等令人驚嘆的奇巧裝置。文學方面,張衡所撰《二京賦》,為漢賦「長篇之極軌」。《南都賦》以飽滿熱烈的感情,抒發了一個家鄉赤子熱愛南陽、贊美南陽的拳拳之心,時人爭相傳閱。藝術方面,他曾被列為後漢六大名畫家之首。
為紀念張衡,南陽市在石橋鎮建有張衡紀念館。
永恆的張衡
□周同賓
我曾建議,在南陽市區最顯眼的地方,矗立起張衡的偉岸塑像,讓這位最有資格堪稱偉大的先輩作為人傑地靈的象徵,作為南陽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向世界展示南陽文化魅力的形象大使,作為南陽人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的精神原動力。張衡的名字早已寫在宇宙間的小行星,早已刻在月球上的環形山,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和世界都極少。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他幾乎是南陽人可以向寰宇驕傲的惟一。
張衡是天才、奇才、全才、通才,在科學研究、機械製造、哲學思辨、文學創作等多方面都有傑出建樹,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他的根牢牢扎在故鄉南陽,他的心時時牽系社稷蒼生。從幼讀詩書,宦遊京師,到河間相任上上書「乞骸骨」退休,終於歸葬桑梓,雖迭遭困擾,飽經憂患,他硬是實現了人生的燦爛,走出了完美的圓滿。歷史的張衡,文化的張衡,人格的張衡,思想的張衡,均可作為知識分子的百代楷模。當代的南陽人,更應該繼承張衡的精神遺產,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他那篇用如椽大筆寫出的《南都賦》,是唱給故鄉的深情的贊歌、戀歌,大漢的南陽永遠在這篇大氣磅礴、氣勢恢弘的瑰美大賦里鮮活,而且永生。今天,我們應當寫出新的《南都賦》,不只寫在紙上,更應當寫在大地上。能如此,才不愧於張衡的後人啊!
很多人,很多事,都速朽,而張衡卻永恆。想,即便張衡的塑像一時不能樹起,起碼應該先讓他矗立在南陽人的心裡。
❽ 南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嗎
南陽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時代的南召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秦漢時叫宛郡,後來也有叫陳留的,故有「南都」、「帝鄉」之稱。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武侯祠,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典故的最正統的發生地。現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9處。南陽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及「智聖」諸葛亮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周代天子曾分封了申、呂、謝、酈、蓼、曾、鄀、許等諸侯國。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見唐杜佑《通典》:「鄧為禹都」。 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 春秋時,楚國屬地,稱為宛,冶金業發達。 戰國後期為秦所據。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設南陽郡。 西漢置南陽郡,轄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東漢被稱為「南都」,為僅次於首都洛陽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陽設鄧、唐二州。唐朝中盛時期南陽地區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 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陽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現在留有王府山。
❾ 南陽有什麼歷史文化遺產
南陽玉,素有「東方翡翠」之稱,故南陽被稱之為「千年玉都」。南陽是醫聖張仲景故里,這里有豐富的中草葯資源,故被稱之為「中華葯都」。
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武侯祠。南陽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荊紫關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陽板頭曲、內鄉宛梆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陽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擁有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和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其中南陽府衙、內鄉縣衙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建築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兩級衙門。
南陽境內發現的大面積恐龍蛋化石群轟動世界,淅川縣境內楚始都丹陽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寶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引人關注。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其中,寶天曼和老界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地貌獨特,植被良好,風景如畫;2001年寶天曼被列入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淅川縣境內丹江口水庫風景區以亞洲第一大水庫和南水北調的渠首源頭為世人關注;正在興建的西峽恐龍蛋生物遺跡博物館將成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內鄉縣衙、鸛河漂流躋身4A級景點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國家評審,葉家大庄桐柏英雄紀念館列入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距南召縣雲陽鎮北3公里處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是中原人類的發祥之地。1978年,科學工作者在此採集一顆猿人牙齒化石及大量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定名為「南召猿人」,為距今約5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時代大體相當。南召猿人的化石地點,是國內發現的重要的古人類遺址,它填補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擴大了猿人在秦嶺地區的分布范圍,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河南省重點旅遊項目之一總投資4.5億元,佔地1200餘畝,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9萬平方米的蓮花溫泉水城將於今年十一完全建成開放,現已投入市場。
❿ 有關 我的家鄉南陽的文章
南 陽 黃 牛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財經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我要爆料 我要投訴 網站地圖 集團郵箱 舊版回顧
天津 要聞 濱海 區縣
民生 提醒 醫療 教育
視頻 話題 特稿 原創
社區 論壇
全票網 天津日報 每日新報
天下 國內 國際 專題
經濟 企業 汽車 樓市
娛樂 體育 文娛 時尚
滾動 美食
高分網 城市快報 假日100
滾動新聞: 大爺半月自造「躺式自行車」
河南西峽縣成為全國最大香菇集散基地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鍵字:西峽縣;最大;集散中心;干香菇;適生地 作者:曹錚 2010-03-27 23:55
中新網南陽3月26日電 (記者 曹錚 通訊員 蔡凱 李晉)記者從河南南陽市商務局了解到,日前,河南省西峽縣已經成為全國最大香菇集散基地。
西峽縣地處暖溫帶與北亞熱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森林覆蓋率76.8%,全年平均氣溫15.2℃,相對濕度69%,年平均降水量881.6mm,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天然適生地。近年來,西峽縣大力培育了香菇等主導產業,並以此為基礎積極發展對外貿易。 2006年,西峽縣被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命名為全國惟一的香菇標准化出口基地縣。通過標准化建設基地,該縣極大提升了香菇的品質,西峽香菇在日本、新加坡等國被默認為免檢產品,並被確定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因為香菇出口,西峽實現農產品出口零的突破,也成為南陽農產品出口的支柱。在出口的帶動下,菇農效益可觀,生產積極性高漲,種植技術和標准化基地建設水平不斷提高,香菇產業已成為西峽的一項支柱產業和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從事香菇種植的農戶達3萬余戶,超過農戶總數的1/3,年種植規模保持在1億袋左右,年產量(干品)3.5萬噸左右,佔全國總產量的1/10,成為「南菇北移」後中國最大的香菇生產地。形成的香菇市場年交易額穩定在10億元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加工地,每年從這里運出的香菇佔全國出口乾香菇的70%以上、佔全國香菇總產量的近1/5,由此奠定了全國干香菇的價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貨源集散中心地位。
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優良品種之一,居全國黃牛品種之首。南陽黃牛體軀高大,肌肉發達,結構緊湊,皮薄毛細,口大方正,眼大有神,香甲較高,肩部寬厚,胸骨突出,肋張而圓,背膘平直,薦尾略高,尾巴較細,四肢端正,筋健明顯,蹄大堅實。其毛色分黃、紅、草白三種,黃色為上。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適應性能均好。黃牛皮緻密柔軟,是製革的好原料。南陽黃牛主產於南陽盆地唐、白河流域。國家在鄧州市設有黃牛良種繁育場,研究、改良、發展黃牛。南陽黃牛不但為農業生產提供畜力,而且還提供大量肉類、皮張等畜產品及一批良種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