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56年中共八大
中國抄共產黨第八次全襲國代表大會於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協禮堂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026人, 候補代表107人, 代表全國1073萬名黨員。59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團以及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應邀列席大會。
Ⅱ 中共八大的主要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協禮堂召開。內出席大會的正式容代表1026人, 候補代表107人, 代表全國1073萬名黨員。59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勞動黨和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團以及國內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應邀列席大會。
歷史意義: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新黨章。規定了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次大會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Ⅲ 1956年 中共八大
1工業 2農業 3物質文化 4落後的生產力
Ⅳ 中共八大的歷史功績
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大會提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此,大會作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大會在總結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八大關於主要矛盾的實質的提法,在理論上有不完全准確的地方,因為這個提法沒有全面地指出,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它是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同時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但是上述提法的著眼點,在於把中國生產力發展還很落後這一基本國情突出出來,強調在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全黨要集中力量去發展生產力。這個著眼點,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大會討論通過了《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章程》 和 《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年至1962年)的建議》。 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八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97人,候補中央委員73人。同時,根據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八大決定中央委員會增設副主席和常委,中央書記處增設總書記和候補書記,並加強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機構,設書記、副書記。 八大制定的黨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新的方針和設想是富於創造精神的。當然,由於實踐的時間還很短,理論上和思想上還不可能很成熟,許多新的觀念和方針還不可能牢固地確立並取得深刻的共識。許多新的設想還沒有付諸實施,或者沒有充分付諸實施,很快又發生反復。但是,八大對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畢竟取得了初步成果,歷史證明這些成果對於黨的事業的發展有長遠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新黨章。規定了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次大會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1]
Ⅳ 黨的八大歷史作用是什麼
我黨八大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它既總結了歷史,肯定了成績,又提出了問題,設想了方向。八大還對未來提出了設想,提出了問題。這些設想為七八年的三中全會做了思想准備,為「改革開放」的迅速展開、順利發展儲備了理論武器。這些成為改革開放潛台詞的總結與分析形成了幾條重要的歷史線索:
①是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的成功實踐,即共產黨(工人階級)勝利地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這一條發展為今天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發展為我們黨「駕馭」市場經濟,即「駕馭」多種所有制,「駕馭」多種階級階層的決心與信心。
②直接的線索來自八大之前,中國共產黨對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既認真學習又有獨立見解的摸索。這一條發展為今天的「宏觀調控」下的市場配置資源。
③國際因素來自斯大林去世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的變化,尤其是赫魯曉夫現象反映的一系列矛盾。黨的八大主張把學習蘇聯經驗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使思考產生升華。這種升華的結果,發展為今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迷信蘇聯模式,也不迷信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探索中國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可以說,從實踐上,從具體路徑和政策上,我黨搞社會主義的決心、信心自八大始。
八大前後的社會主義改造,尤其對土地的改造奠定了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性質的基礎。並且使民主革命犧牲兩千萬烈士的巨大歷史成本轉化為國家的經濟「資本」。轉化為後來搞改革開放的自由空間。這是八大對改革開放的貢獻之一。
八大對改革開放的貢獻之二,就是將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提出了重心轉變。
八大對改革開放的貢獻之三,就是對「自由市場」的尊重。
八大對改革開放的貢獻之四,就是擴大民主。這一條發展為今天的民主法制建設。
Ⅵ 1956到1978這一段時期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意義:通過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總路線。內容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評價此路線:反映了黨和人民群眾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面貌的迫切願望。但在執行過程中,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片面強調高指標,高速度,是全國出現了紅紅累累的大躍進和運動。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忽視了經濟建設的規律,給我國的國民經濟帶了嚴重的影響,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破壞了生態環境沒事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1959年,北京建成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
1966年5月,文革發動,歷時十年。文革的性質: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災難的內亂。文革的危害: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治,打亂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正常秩序,拉大了同世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教,科。文等反面也遭到嚴重摧殘。
1966年10月,劉少奇被開除黨,這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1976年4月5日,四五運動發動,目的是悼念周總理,用戶鄧小平,聲討四人幫。後來為粉碎四人幫奠定了群眾基礎。
1977年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作出《關於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定》。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內容有:1. 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2.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3.強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平反冤案。 意義: 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解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實現了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最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至中國歷史進入了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歷史新時期。
Ⅶ 1956年中國八大對什麼的分析和什麼的想法
中共八大分析了我國的兩對矛盾
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專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屬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大會提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也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此,大會作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大會在總結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