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聯的歷史
對聯的歷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很好吧?這樣的形式就是對聯。
大家都知道: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在大門兩側的,人家結婚時貼在大門和新房門側的,都是對聯。至於對聯究竟是什麼,對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對聯是由五代時期後蜀國君孟昶(chǎng 會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別長)開創的。在新春時,他將自創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貼在門口。於是,中國的第一副對聯誕生了。
在此之前,春節時,人們「總把新桃換舊符」,只是把表示吉慶的桃木掛在門側。當然,也有在門板上貼門神的——最早的門神應為鍾馗,後為神荼、郁壘,再為秦瓊、敬德,也有採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謂王羲之貼春聯,因書法漂亮、內容優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貼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而終得貼成的傳說,純屬附會。
對聯得到大的發展和普及,立功至偉者當屬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傳在他登基後的第一個春節,曾要求全國上下都貼對聯以示喜慶。年前微服私訪時,還在民間留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錐錐錐錐出窮鬼去;拉拉拉拉進財神來」等佳聯。
此後,對聯便大面積地開花結果,成為中華的瑰寶了。
對聯,也叫對子,喜子,聯句等,可以寫在紙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頭上,石頭上。總之,只要是成雙的,對仗工整的,都是對聯。
『貳』 中國對聯的發展史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內佳節號長春容」,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我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http://ke..com/view/2925.htm
『叄』 關於對聯的發展歷史
起源::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發展: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 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 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 稱為張貼的詩。但對聯又不同於詩,它只有上聯和下聯,一般說來較詩更為精煉,句 式也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對聯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築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無 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 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分類:
按用途類分
春聯: 新年專用之門聯。
楹聯: 住宅、機關、廟宇、古跡等處所用。
賀聯: 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
輓聯: 哀悼死者用。
贈聯: 頌揚或勸勉他人用。
中堂聯:掛於客廳、居室醒目處配合字畫的對聯。
按藝術特點分
疊字聯:同一個字連續出現。
復字聯:同一個字非連續重復出現。
頂針聯:前一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後一個分句的句頭字。
嵌字聯:包括嵌入序數、方位、節氣、年號、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葯名)等。
拆字聯:將聯中某一合體字拆成幾個獨體字;有人細分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韻聯:包括同音異字、同字異音和疊韻。
諧趣聯:取詼諧幽默之意。
無情對:上下聯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個字詞卻對仗工整。多數無情對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時歸入諧趣聯。
迴文聯:順讀,倒讀,意思完全一樣。
『肆』 楹聯的起源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
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雅稱楹聯,以其懸於楹柱遂名。產於唐,源於偶句,是桃符蛻變而來。桃符源於古人在門的兩側繪雕二神,左神荼、右郁壘,桃木製材,辟邪鎮宅。後增藻吉詞,蔚成春聯。
(4)楹聯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對聯的基本特徵是詞語對仗和聲律協調。每一副楹聯,都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要求字數對等、詞性一致、結構對應、節律對拍、平仄 對立、語意相關。從形式到內容要形成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關系。
作對時應注意上下聯節律對拍、平仄對立。聯文用詞綴句需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每聯中第1、3、5字不要求平仄相對,但2、4、6字必須平仄相對;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伍』 中國楹聯簡史
楹聯是題寫在楹柱上的對聯,亦指對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但對聯又不同於詩,它只有上聯和下聯一般說來較詩更為精煉,句式也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對聯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築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陸』 《對聯的起源及發展》
這是一篇論文,有關的解釋如下:
一、對聯的起源與發展
(一)對聯概述
對聯俗稱「對子」,簡稱「對」、「聯」;別稱「聯對」、「聯語」、「聯句」;雅稱「楹聯」、「楹貼」、「貼子」、「偶句」、「應對」、「對語」等等,是有獨立意義的對偶句。對聯的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傳統的實用文體。
與詩的單位叫「首」,文的單位叫「篇」的道理一樣,對聯的單位叫「副」,古人用「幅」。
對聯由兩個等量字句組成,前一部分叫上聯,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對公、對首。後一部分叫下聯,,也叫下支、下比、對句或叫對母、對尾。上下句合稱一聯,為全聯缺一不可。楹聯是傳統的格律文學,具有格律性、典型性。凡不符合聯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應稱其為楹聯。對聯的字數與「言」有相應的關系。字數是上下聯字數之和,其中和之半為「言」。比如傳統春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聯,居室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聯;「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是十四字七言聯。
與對聯最密切的是橫批,也叫「橫聯」、「橫額」。橫批貼在兩個對聯中間上面,一般是四個字的。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聯的中心思想概括出來,有總結和點化作用。
(二)對聯的起源與形成
對聯與包括駢賦、唐詩、宋詞、元曲、民間韻律性文學等在內的其它文學體裁、語言、文論術語之間,既有互相包容,滲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規律、定則。
1、對偶修辭手法孕育了對聯
對聯區別於其它文體最顯著、最基本的特徵,就在於它的上下聯,從字數、句式、內容、到平仄、韻律等,全用對偶。因此,要探索對聯的起源和發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對偶。
對偶是漢語修辭格之一。對偶是「對仗」和「駢偶」兩個詞的演化綜合。對仗是詩詞曲聯中語句的一種對偶形式。「對仗」緣於古代宮中衛隊的行列儀仗隊。這種儀仗隊是兩兩相對地排列的,其隊形、人數、服飾、旗號等都整齊對稱排列,所以叫「對仗」;駢偶的「駢」是指兩匹馬並駕齊驅,「偶」指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合成「駢偶」,也是成雙成對的意思。對偶和對仗二者疏密有間,寬嚴有別,對仗忌重字,對偶不忌。
對偶這種修辭手法,在我國古代詩文中,很早就被人們所運用,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學作品中就出現了。「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瞧·採薇》)。「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到了兩漢時期,一種叫做「賦」的半詩半文的文學體裁發展起來,對偶的修辭手法得到了廣泛、自覺的運用。到魏晉時期,賦體作品又逐漸趨向駢體化,產生了「駢體文」。對偶修辭方法的發展和成熟,不僅對於豐富、發展漢語言文字藝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可以說,正是這種藝術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詩和以後的對聯這兩種藝術形式。從整個文學藝術史和語言、文字的發展規律來看,對聯這種文學藝術形式同整個漢語言藝術是密切相聯的。它是隨著我國漢語言文字藝術中對偶修辭手法的產生、發展、完善才應運而生的,是從對偶修辭手法中脫胎出來的一種獨立別致的文體。可以說,對聯是對偶修辭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體化的產物。
2、桃符習俗直接產生了對聯
對偶修辭手法孕育了對聯,但是,對偶並不等於對聯。對偶要轉變為對聯,還必須具備外在的形式。這種使對聯獲得獨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國古代一種民族習俗——掛「桃符」。因此,對聯始於古時的「桃符」,即對聯源於春聯,春聯始於桃符。「桃符」又稱「仙木」。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原人民在舊歷辭舊迎新之際,用兩塊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樣,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旁,意在驅邪祛鬼,祈福避禍。根據神話故事《山海經》等書記載,相傳在東海度朔山有一棵彎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樹,它的枝丫一直伸向東北的鬼門,山洞裡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桃樹下有兩位神將把守,名叫神荼、郁壘。他們一旦發現有害人的惡鬼,就用葦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們得以安居樂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這種懸掛桃符習俗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由最初寫二神名字或者描畫圖象,到後來有人在桃木板上寫除禍祈福的吉祥話,進而發展到寫兩句對偶的詩句。於是便產生了所謂「桃符詩句」,即「楹貼」。這種題桃符的楹貼,便是對聯的雛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聯的出現,根據史料記載,是在五代時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載: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學士辛寅遜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後蜀主孟昶所題的這副楹貼,就目前來講,被公認為是第一副春聯。至此,對偶的修辭手法,便「分娩」出春聯這種獨立的文體。
及至宋代,對聯創作已蔚然成風。象蘇軾、朱熹、黃庭堅這樣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對聯作品傳世。北宋文學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詩中描寫了人們張貼春聯的情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元、明時期,宮廷、宦門、寺廟、佛門已經出現了銘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後人稱之為「楹聯」。同時,最早的壽聯、輓聯、題贈聯也開始產生了。宋代大學者朱熹(1120—1200)還編有《聯語》,可見楹聯已開始盛行。
到了明代,春聯便作為一種年節志慶的獨立文化風俗形式,被正式肯定和推廣。據說「春聯」一詞,就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創造的,並且開始採用紅紙寫春聯。公元1368年,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號稱「對聯天子」的朱元璋「除夕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據清人陳元澹《簪雲樓雜話》記載)。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宮廷豪門推廣到了老百姓門戶。他不僅下命令,而且在第二天(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遊」,漫步大街小巷,鑒賞春聯。當他發現城門口有一騸豬戶因無錢買紙來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親自揮毫,為該戶題上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由後蜀主孟昶「題桃符」,到明太祖朱元璋「設春聯」,其間經過四百多年,對聯便由桃符的雛形逐步趨於成熟。並且,在此過程中,對聯也開始由唯一的春聯發展到其它更多的種類。在內容上,也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發生了日益密切的聯系。到清代康、乾盛世時,對聯藝術達到了鼎盛時期。
3、各種文體促進完善了對聯
(1)對聯與賦、駢體文
對聯的產生,首先應當歸功於賦和駢體文的影響。從對聯藝術本身的特點看,它句式靈活,長短自如,沒有固定的篇幅,少則幾字,多則幾十字,數百字、上千字。它雖然是「詩」,卻不強調押韻;它注重文字修飾和用典等,和賦、駢文也有相似之處。因而,它受到賦和駢體文的影響、促進,是顯而易見的。
(2)對聯與律詩
唐代中期以後,形成了文學史上稱為近體詩的「律詩」。律詩不僅對詩中的對偶提出了嚴格要求,而且形成了固定的位置,它使對偶在詩歌中更加藝術化、系統化和理論化。至此,對聯也就隨著應運而生。對聯是律詩的演變。對聯與律詩中對仗的中間兩聯相比,除了在字數的要求上不同(律詩中只有五言或七言),其餘對仗的形式、要求,大體上都是一致的。
(3)對聯與詞
對聯的對偶要求,雖然大體上與律詩的對仗相同,但有些方面,卻又突破了律詩對仗的嚴格限制,更顯自由和靈活性。這是受到詞的影響。最明顯的有兩個方面:
①律詩的對仗,要求以平聲對仄聲,以仄聲對平聲。對聯突破了這一點,在某些句腳上,不拘平仄聲。例如:冬去高天萬物復甦;春回大地一派生機。其中句腳「蘇」和「機」二字都是平聲。又如《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里,賈氏宗祠的對聯: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上聯句腳的「恩」為平聲,而下聯句腳的「盛」則為仄聲。對聯這種在句腳上有時可以平對平,仄對仄,出句平對句仄的特點,恰恰是詞的對偶特點之一。
②律詩的對仗,避免同字相對;而對聯卻以同字相對作為修辭和用字的技巧之一。如周恩來同志挽蔡元培同志聯: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其中的「從」、「到」、「先生」、「之」、「在」都是同字相對,這種情形在對聯中是允許的,這一點與一些詞的對偶相似。例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其中「里」是同字相對(毛澤東《沁園春·雪》)。
(4)對聯與曲:
明清以後的對聯,如諧趣對、疊字對、復字對、以及口語、俚語、成語等用到對聯之中的情形日漸增多,說明它受到元曲的影響是明顯的。例如:傾國傾城越西子梨梨棗棗;行雲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張可久[雙調 折桂令]《贈歌者秀英》)。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抗州中山公園對聯)。由此可以說,對聯是文、賦、詩、詞、曲等文體綜合、演化、變異而成的。
(三)對聯的應用與發展
對聯產生後,它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起初,對聯的種類只有唯一的春聯,到宋、元、明以後,逐漸被用於人們的裝飾、交際活動之中;從起初應用於文壇、官場、宮廷,到後來逐漸普及於廣大民間、廣大社會,以至於發展到名勝古跡、寺祠廟院、亭台樓閣、門庭書房、卧室案頭以及店鋪坊館等。在民間,就連戲台、神座、花燈、香爐、箱櫃、糧囤、車轅、畜欄等處,也都有貼對聯的現象。
對聯真正在思想內容上獲得充實與發展,真正與社會現實生活發生密切聯系並發揮其積極作用的,還是在近代、現代。具體地說,是從1840年雅片戰爭以後,中國人民開始覺醒,先進階級的進步思想開始出現,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後,對聯才迅速發展成為先進文學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也勢必帶來了對聯藝術的繁榮發展。自1978年改革開放30年以來,對聯的創作、應用和研究,空前地活躍起來。逢年過節,又可以見到五彩繽紛的對聯出現於千門萬戶。民間紅白喜事,企業開張慶典,對聯成為必不可少的表達感情的載體;許多報紙、刊物,也都重視刊載對聯研究文章;一些研究匯集對聯的專著、史料也相繼問世;有的文化部門、出版單位為了繁榮對聯的創作,還開展了征聯求對活動等等。《中國楹聯報》已創刊二十多年,為楹聯這一傳統文化的復甦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聯律通則》的頒行(2007年6月1日起試行)為楹聯這一獨立文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柒』 對聯的發展史及其特點
對聯的起源: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 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對聯的發展: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對聯,是從古代詩文辭賦中的對偶句逐漸演化、發展而來。這個發展過程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對偶階段——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駢偶階段——起源於東漢的辭賦,興於魏晉,盛於南北朝;律偶階段——形成於唐代。
對聯的特點: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捌』 對聯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
貼對聯是我們過年的習俗,每當新年來臨,寫對聯、貼對子是每個家庭最快樂的事情。那麼對聯的起源是什麼?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從文學自身發展規律來考察,對聯的形成有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詩經》、諸子百家著作、《楚辭》、漢賦、唐詩等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對偶句,是對聯的原始形式。
《詩經》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詩經》中已出現了一些對偶句,如《小雅·採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中的對偶句排列整齊,且字數相等,對後世的唐詩和對聯的形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啟迪作用。
春秋末年,各國封建統治者紛紛搜羅一些文人志士,為鞏固他們的政權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分子中逐漸涌現出了不同學派,各流派互相辯難,爭芳斗艷。我國思想領域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涌現出了像孔子、墨子、老子、荀子、莊子等名人,並產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學派的一系列學術體系。諸子學說論述精闢,特別講究語言的精練,文章中大量的對偶句可以看作是對聯的早期形式,如「情慾信,辭欲巧」,又如《尚書·益陳謨》中的「滿招損,謙受益」,《論語·述而》中的「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等。
對聯產生後,起初只應用於文壇、官場、宮廷,後來也逐漸普及於廣大民間社會,以至發展到名勝古跡、殿堂署廨、寺祠廟院、亭台樓閣、門庭書房、卧室案頭以及商場工肆、店鋪坊館等等,無不懸掛、張貼對聯,以作裝飾或者標志。在民間,就連戲台、神座、花燈、香爐、箱櫃、糧囤、畜欄等處也都有貼對聯的現象。
隨著對聯應用范圍的擴大,它日益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密切的聯系。除了春節貼對聯已逐漸成為我國傳統的民族習慣以外,若遇喜慶之事,則用賀聯恭祝;遇喪葬祭悼,則用輓聯哀弔;遇不平之事,則用對聯呼號吶喊;在文人詩客、學者名流中,也有的以自題或者互相饋贈對聯來寄寓情懷,抒發感慨,宣傳思想主張,也有的以對句互相逞才思,逗樂趣,或者游戲嘲謔。
『玖』 對聯的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
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楹聯者,對仗之文學也。這種語言文字的平行對稱,與哲學中所謂「太極生兩儀」。即把世界萬事萬物分為相互對稱的陰陽兩半,在思維本質上極為相通。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楹聯的哲學淵源及深層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陰陽二元觀念。陰陽二元論,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這種陰陽二元的思想觀念淵源甚遠,《易經》中的卦象符號,即由陰陽兩爻組成,《易傳》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則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合而變化起。」(《荀子·禮論》)《黃老帛書》則稱:「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陰有陽。」這種陰陽觀念,不僅是一種抽象概念,而且廣泛地浸潤到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萬事萬物的認識和解釋中。
《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有所措。」《易傳》中,分別以各種具體事物象徵陰陽二爻。陰代表坤、地、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與此相對應,陽則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黃、剛健等。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漢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而陰陽觀念表現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對以「兩」、「對」的形式特徵出現的事物的執著和迷戀。對聯格式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一副標準的楹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當它用口頭表達時,是語言對仗,當它寫出來時,是文字對仗。語言對仗的含義是什麼呢?通常我們提到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這四項,四項中最關鍵的是字數相等和平仄相拗,這里的字數相等,不同於英語的「單詞數」相等,其實質上是「音節」相等。即一個音節對應一個音節。在英語中,單詞「car」與「jeep」在數量上是相等的,但音節不相等。而漢語「卡車」與「吉普」,數量相等又音節相等。漢語之所以能實現「音節」相等,是因為漢語是以單音節為基本單位的語言。音節、語素、文字三位一體。漢語每個音節獨立性強,都有確定的長度和音調,音調古有平、上、去、入四聲,今有陽平、陰平、上聲、去聲四聲,皆分平仄兩大類。平對仄即謂相拗。這樣,漢語的語素與語素之間(即字與字之間)就能建立起字數相等、平仄相諧的對仗關系。而英語中,即使事物的名稱、概念能夠相對,單詞的數量和詞性能夠相對,兩個句子的句式能夠相對,但其音節長短不一,獨立性弱,可自由拼讀,又無聲調,故無法相對。楹聯大多數是寫成文字,並且很多時候還要書寫、懸掛或鐫刻在其它建築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聯對仗的第二層即是所謂文字相對。文字相對意味著楹聯不僅是語言藝術,又是裝飾藝術。作為裝飾藝術的一副楹聯,要求整齊對稱,給人一種和諧對稱之美。漢字又恰好具備實現整齊對稱的條件,它是以個體方塊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齊齊,在書寫中各自佔有相等的空間位置。它具有可讀性,又具可視性。其方塊構形,既有美學的原則,又包含著力學的要求。它無論是橫寫與豎排,都能顯得疏密有致,整齊美觀。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個單詞長短不一,只表音,不表義,更無可視性,只能橫排,不能豎排,無法從形體上實現真正的對稱。下面試舉兩個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對偶句進行比較,以進一步說明為何只有漢語才有真正的對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則不能。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卷號為斯坦因0610號敦煌遺書為據: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回始,四序來祥。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
五福除三禍,萬古□(殮)百殃。
寶雞能僻(辟)惡,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猛(孟)初開。
《聲調譜》作者趙執信明確指出:「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於六朝,元(原)非近體。」王夫之說,對聯源於律詩的說法,好比「斷頭刖足,殘人生理」——《清詩話》
對聯源於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記載,後蜀廣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群臣們各自寫好一幅,耐心等待審查。孟昶一一看過,均不滿意。於是他就親自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一幅最早的春聯。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習慣,而且在群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有一種統一點要求,固定的格式。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我國民間文化遺產中講究較多、要求較嚴的一種特殊文體。從格式上看,它緊密結合現實生活中間有兩個門框和一個門楣道特點相應地由三部分組成:上聯: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聯:第二句,也稱對句;橫額:也叫橫批或橫披。上、下聯是對聯的主體,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對聯主實際運用中,上、下聯文字不管多長,一般都沒有標點,這也是格式上的一種特殊講究。但也有例外。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楹聯,系從古代詩文辭賦中的對偶句逐漸演化、發展而來。這個發展過程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三國、兩晉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系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乾·文言傳)
成書於春秋時期的《詩經》,其對偶句式已十分豐富。劉麟生在《中國駢文史》中說:「古今作對之法,《詩經》中殆無不畢具」。他例舉了正名對、同類對、連珠對、雙聲對、疊韻對、雙韻對等各種對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風·子衿》)、「山有扶蘇,隰有荷花。」(《鄭風·山有扶蘇》)《道德經》其中對偶句亦多。劉麟生曾說:「《道德經》仲裁對之法已經變化多端,有連環對者,有參差對者,有分字作對者。有復其字作對者。有反正作對者。」(《中國駢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八十一章)、「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諸子散文中的對偶句。如:「滿招損,謙受益。」(《尚書·武成》)、「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等等。辭賦興起於漢代,是一種講究文采和韻律的新興文學樣式。對偶這種具有整齊美、對比美、美的修辭手法,開始普遍而自覺地運用於賦的創作中。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有:「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隊。」 駢體文起源於東漢的辭賦,興於魏晉,盛於南北朝。駢體文從其名稱即可知,它是崇尚對偶,多由對偶句組成的文體。這種對偶句連續運用,又稱排偶或駢偶。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評價駢體文是「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閣序》一段為例: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全都是用對偶句組織,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千古對偶名句。這種對偶句是古代詩文辭賦中對偶句的進一步發展,它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偶不再是純作為修辭手法,已經變成文體的主要格律要求。駢體文有三個特徵,即四六句式、駢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對偶字數有一定規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變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對偶,六字對偶,八字對偶,十字對偶,十二字對偶。三是對仗已相當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聲律對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清、濁音和宮、商、角、徵、羽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詩,都是八句成章,中間二聯,習稱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對。這就是標準的律偶。
舉杜甫《登高》即可見一斑: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的頜聯和頸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對仗極為工穩。遠勝過駢體文中的駢偶句。除五、七言律詩外,唐詩中還有三韻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間各聯也都對仗。
律偶也有三個特徵:一是對仗作為文體的一種格律要求運用;二是字數由駢偶句喜用偶數向奇數轉化,最後定格為五、七言;三是對仗精確而工穩,聲律對仗已成熟。
『拾』 對聯的發展史
對聯到底產生於何時?以往,聯界公認春聯起源於先民們用以驅鬼避邪的「桃符」。而第一副春聯則是五代時蜀主孟昶所題之「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近見許多史料的發掘,卻改寫了這個歷史。將對聯之出,提前到了南北朝。至少提前到唐代,是令人心服口服的。茲錄幾則如下:
閉門罷慶吊
高卧謝公卿
此聯為南朝梁人劉孝綽罷官後,題寫於門的。事載近人譚嗣同《石菊影廬筆記》。
大丈夫不食唾餘,時把海濤清腑肺
士君子豈依籬下,敢將台閣佔山顛
此聯是唐人林嵩在未及第時,懸掛於居室的中堂聯。事見福建《福鼎縣志》。
竹籬疏見浦
茅屋漏通星
石頭磊落高低結
竹戶玲瓏左右開
此兩聯為唐人陳蓬所題的居室聯。事見福建《霞浦縣志》。
三陽始布
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
壽祿延長
福延新日
慶壽無疆
此三聯據現存英國的《敦煌遺書》斯坦因○六一○卷考證,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聯後注有「開元十一年(七二三年)八月五日寫了投二舅」之語。顯見為春聯底稿無疑。
何以在唐代產生對聯,當然有其社會原因。其最為重要的,便是唐初曾有貞觀之治,經濟發展,社會安定。詩書畫又成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因之,在文人墨客間,又形成了濃厚的對答之風,相互以對句形式題贈、酬答者,屢見不鮮。這種特定的民俗,就給對聯之破土出苗,提供了沃土。
對句與律詩中之聯句相比,有其諸多長處。一是字數不定,可為三言、四言、八言、九言,亦可為長短句。跳出了五、七言的窠臼;二是用詞比較自由,可使作者高度發揮形象思維及想像力;三是詞句更加錘煉,易於展現作者之文學技巧;四是內容更加集中,意境更為悠遠;五是更加貼近生活,極具實用價值。因之,小巧玲瓏之對句的出現,為將其書寫張貼奠定了基礎,著實豐富了民俗文化的內容,是社會文化的一大進步。
由此,我們便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民俗孕育了對聯,催使其誕生,並成了氣候,從而漸次發展了起來。
如前所述,說對聯形成於唐代,是個保守的界定。無論如何,後經蜀主孟昶之親寫春聯,明太祖朱元璋之大力提倡,明清以降,對聯便從文人手中解放出來,進入尋常百姓人家。於是便有了春聯、婚聯、壽聯、輓聯、園林聯、寺廟聯、居室聯、題贈聯等名堂。在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使民俗活動更具強烈的色彩,使其氣氛更加濃烈。有的喜慶、有的哀傷、有的神秘、有的豪放,其韻味各具特色,可謂異彩紛呈。毫不誇張地說,對聯已成了民俗文化中最為活躍的一項內容。這樣,便有了梁章鉅《楹聯叢話》一類著述出現。從而折射出了對聯的歷史價值、民俗價值、文學價值與美學價值。這從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東周列國志》、《紅樓夢》等,廣泛引用對聯,便可窺其一斑。
對聯確實是我國文學藝術園地的一枝奇葩。它不僅可供吟頌,可供觀賞品味,而且以不同的字體寫出,又是極好的書法作品。如春聯、喜聯用紅紙書寫、輓聯用素色紙書寫,堂聯以宣紙書寫,所創造出的氣氛,給人們的感受,就大相徑庭。這樣,從內容到形式,都獨具一格,說它是「國粹」亦毫不過分。時至今日,對聯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對聯發展史上,堪稱是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由此可見,對聯產生於民俗,依賴民俗而發展起來,又反過來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健康發展,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多采。這便是對聯與民俗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建設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我們大力發展、繁榮對聯,即是弘揚民族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偉大事業了。但願聯界同仁,各盡其力。來裝點祖國萬紫千紅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