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鹵料的發展歷史
最早追源於先秦時期,酒和糟已廣泛用於膳食中,到了宋代就有了鹵料、醬料、糟料的配方。鹵制、糟制技術在飲食中得到了具體運用。古往今來,人們對醬鹵菜色澤美觀.香鮮醇厚,軟熟滋潤,贊不絕口。
Ⅱ 調酒的發展歷程
標準的調酒的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誕生於美國〈類似與雞尾酒的起源,因為調酒指的就是調雞尾酒〉。最初的雞尾酒是一種量很少的烈性冰鎮混合飲料,後來經過不斷發展變化,其定義變成: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飲料通過一定的方式,混合成為一種新口味的含酒精飲品,稱之為雞尾酒。所以調酒多指調雞尾酒。
關於雞尾酒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著許多不同的傳說故事。有人說由於構成雞尾酒的原料種類很多,而且顏色絢麗,豐富多彩,如同公雞尾部的羽毛一樣美麗,因此人們將這種不知名的飲品稱為雞尾酒;有人說雞尾酒一詞(COCKTAIL)源於法語單詞「COQUETEL」。據說這是一種產於法國波爾多地區過去經常被用來調治混合飲料的蒸餾酒;有人說這個詞是悄悄出現在上個世紀美國的斗雞比賽中,因為當時每逢斗雞比賽一定是盛況空前,獲得最後勝利的公雞的主人會被組織者授予獎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戰利品----被打敗的公雞的尾毛。當人們向勝利者敬酒時,賀詞往往會說:「On the Cock's Tail!」
但「雞尾酒」本身最先出現在哪裡呢?如果就此問題做一個調查,可能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說雞尾酒一詞最先出現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一個小客棧;有人說雞尾酒是最先出現在18世紀美國水手的航行生涯中。可無論怎麼說這些都是非常美麗和羅曼蒂克的傳說。
「雞尾酒」一詞首次出現在大眾媒體上,也就是說真正出現是在1806年5月13日美國發行的一本雜志上,當時它是這樣描述雞尾酒的:雞尾酒是一種由任意種類的烈酒,糖,水和苦酒構成的具有刺激作用的酒類。
經過近2個世紀的演變,今天,雞尾酒不僅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且其新的內涵也得到了大家的共識:
雞尾酒是由任何種類的烈酒,果汁,奶油等混合而成的,含有較多或較少酒精成分的,具有滋補,提神功能,並能使人感到爽潔愉快的浪漫飲品。
調制一款雞尾酒如同演奏一首樂曲,各種材料的組合如同曲子里的音符,有它們特殊的位置和職能,只有遵循這個規律,才能產生和諧與共鳴,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既然雞尾酒是一種混合飲料,那麼構成雞尾酒的各種材料的不同和飲用方法的不同,又使雞尾酒的調制方法有很大的差異,通常來說,雞尾酒的4種基本調制方法為:搖和法(Shake),調和法(Stir),兌和法(Build)和攪和法(Blend)。
對於調酒的初學者來說,洋洋數千款的雞尾酒調配配方會使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其實就目前來說,世界上能數出來的雞尾酒縱然有4000至5000款之多。
Ⅲ 管理學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一、中國古代管理的發展、內容和策略。
1、中國古代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國家管理。
綜觀中國古代管理實踐可以看出,管理與行政基本融為一體。由於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經濟,行政管理是社會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因此,任何一項工程,任何一項管理活動,無不以國家或官府的名義展開,管理實踐也只有在和行政融合過程中才有表現的機會。實際上,我們所了解的中國古代管理實踐,無一例外不是行政中的管理實踐。
2、中國古代管理高度重視管理活動過程中人的因素。
管理過程中的人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管理著。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對這兩方面都有很多精到的見解並且有許多實例可考。中國古人十分強調管理者強調管理者自身的修養,《孫子兵法》認為為將要具備的品質包括智、信、仁、勇、嚴等各個方面。戰國時期的士人就是管理者的人才儲備群體,後來的秀才舉人乃至整個的學校和科舉制度,所有的學習和修養都是為未來的帝國培養合格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准備的。另外,在選材方面,許多先賢更是有大篇幅的精彩論述。墨子提出要「察其所能而慎予官」。荀子告誡執政者「無私人以官職事業」,切不可任人唯親,而主張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晏子則進一步指出:人的才能也是不同的,應當讓人專司一事,不能要求他無所不能。用人的優點,不用他的短處;用人所擅長的,不用他所不擅長的。這就是任用人才的要略。北宋王安石對以上的幾個方面的思想進行了更加系統化、理論化的論述。他的用人思想可概括為「教之、養之、取之、任之」。其中,教學之道,即堅持學用一致,造就人才;養才之道,即維持政府官員生活的俸祿報酬應採取的方針—— 「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取才之道,即選拔官吏的途徑;任才之道,即根據專長任用人才。這樣完備的論述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很有其借鑒意義的。
3、中國古代的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會有十分高超的管理策略。
通過與西方的封建社會時期進行比較,我們會很容易的看到,中國的封建社會出奇的穩定和統一。這也從一個方面顯示了中國古代管理者高超的管理水平。中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央集權的國家管理制度,財政賦稅的管理、官吏的選拔與管理、人口田畝管理、市場與工商業管理、漕運驛遞管理、文書與檔案管理等方面,歷朝歷代都有新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管理人才,在軍事、政治、財政、文化教育與外交等領域,顯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積累了寶貴的管理經驗。戰國時期著名的「商鞅變法」是通過變法提高國家管理水平的一個範例;「文景之治」使國家出現了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萬里長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當時測量、規劃設計、建築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體現了工程指揮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將防洪、排灌、航運綜合規劃,顯示了我國古代工程建設與組織管理的高超水平;丁謂主持的「一舉三得」皇宮修建工程堪稱運用系統管理、統籌規劃的範例。諸如此類的管理實踐不勝枚舉,都體現了中國古人高超的管理智慧。
Ⅳ 簡述發酵與釀造技術的發展歷史
一、食品發酵與釀造的歷史
發酵的英文「fermentation」是從拉丁語「ferver」即「發泡」、「翻湧」派生而來的,因為發酵發生時有鼓泡和類似沸騰翻湧的現象。如中國黃酒的釀造和歐洲啤酒的發酵就以起泡現象作為判斷發酵進程的標志。可以說,人類利用微生物進行食品發酵與釀造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發酵現象是自古以來就已被人們發現並掌握的,但由於對發酵與釀造的主角——微生物缺乏認識,發酵與釀造的本質長時間沒有被揭示,始終充滿神秘色彩。因而在19世紀中葉以前,發酵與釀造業的發展極其緩慢。
在微生物的發現上做出重大貢獻的是17世紀後葉的列文虎克(Leewenhoch),他用自製的手磨透鏡,成功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顯微鏡用肉眼發現了單細胞生命體——微生物。由於當時「自然發生說」盛極一時,他的發現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隨後的100多年裡,對各種各樣微生物的觀察一直沒有間斷,但仍然沒有發現微生物和發酵的關系。直到19世紀中葉,巴斯德(Pasteur)經過長期而細致的研究之後,才有說服力地宣告發酵是微生物作用的結果。
巴斯德在巴斯德瓶中加入肉汁,發現在加熱情況下不發酵,不加熱則產生發酵現象,並詳細觀察了發酵液中許許多多微小生命的生長情況等,由此他得出結論:發酵是由微生物進行的一種化學變化。在連續對當時的乳酸發酵、轉化糖酒精發酵、葡萄酒釀造、食醋製造等各種發酵進行研究之後,巴斯德認識到這些不同類型的發酵,是由形態上可以區別的各種特定的微生物所引起的。但在巴斯德的研究中,進行的都是自然發生的混合培養,對微生物的控制技術還沒有很好掌握。
其後不久,科赫(Koch)建立了單種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培養技術,利用這種技術研究炭疽病時,發現動物的傳染病是由特定的細菌引起的。從而得知,微生物也和高等植物一樣,可以根據它們的種屬關系明確地加以區分。從此以後,各種微生物的純培養技術獲得成功,人類靠智慧逐漸學會了微生物的控制,把單一微生物菌種應用於各種發酵產品中,在產品防腐、產量提高和質量穩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單種微生物分離和純培養技術的建立,是食品發酵與釀造技術發展的第一個轉折點。
這一時期,巴斯德、科赫等為現代發酵與釀造工業打下堅實基礎的科學巨匠們,雖然揭示了發酵的本質,但還是沒有認識發酵的化學本質。直到1897年,布赫納(Buchner)才闡明了微生物的化學反應本質。為了把酵母提取液用於醫學,他用石英砂磨碎酵母菌細胞製成酵母汁,並加人大量砂糖防腐,結果意外地發現酵母汁也有發酵現象,產生了二氧化碳和乙醇,這是用無細胞體系進行發酵的最初例子。這使人們認識到,任何生物都具有引起發酵的物質——酶。從此以後,人們用生物細胞的磨碎物研究了種種反應,從而促成了當代生物化學的誕生,也將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彼此溝通起來了,大大擴展了發酵與釀造的范圍,豐富了發酵與釀造的產品。
但這一時期,發酵與釀造技術未見有特別的改進,直到20世紀40年代,藉助於抗生素工業的興起,建立了通風攪拌培養技術。因為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需要,人們迫切需要大規模生產青黴素,於是借鑒丙酮丁醇的純種厭氧發酵技術,成功建立起深層通氣培養法和一整套培養工藝,包括向發酵罐中通人大量無菌空氣、通過攪拌使空氣均勻分布、培養基的滅菌和無菌接種等,使微生物在培養過程中的溫度、pH、通氣量、培養物的供給都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些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食品發酵與釀造工業,各種有機酸、酶制劑、維生素、激素都可以藉助於好氣性發酵進行大規模生產,因而,好氣性發酵工程技術成為發酵與釀造技術發展的第二個轉折點。
但是,這一時期的發酵與釀造技術主要還是依賴對外界環境因素的控制來達到目的的,這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發酵產品的需求,於是,一種新的技術——人工誘變育種和代謝控制發酵工程技術應運而生。人們以動態生物化學和微生物遺傳學為基礎,將微生物進行人工誘變,得到適合於生產某種產品的突變株,再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培養,有選擇地大量生產人們所需要的物質。這一新技術首先在氨基酸生產上獲得成功,而後在核苷酸、有機酸、抗生素等其他產品得到應用。可以說,人工誘變育種和代謝控制發酵工程技術是發酵與釀造技術發展的第三個轉折點。
隨著礦產物的開發和石油化工的迅速發展,微生物發酵產品不可避免地與化學合成產品產生了競爭。礦產資源和石油為化學合成法提供了豐富而低廉的原料,這對利用這些原料生產一些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非常有利。同時,世界糧食的生產又非常有限,價格昂貴。因此,有一階段,發達國家有相當一部分發酵產品改用合成法生產。但是由於對化工產品的毒性有顧慮,化學合成食品類的產品,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也是難以擁有廣闊的市場的;另外,對一些復雜物質,化學合成法也是無能為力的。而生產的廠家既想利用化學合成法降低生產成本,又想使產品擁有較高的質量,於是就採用化學合成結合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如生產某些有機酸,先採用化學合成法合成其前體物質,然後用微生物轉化法得到最終產品。這樣,將化學合成與微生物發酵有機地結合起來的工程技術就建立起來了,這形成了發酵與釀造技術發展的第四個轉折點。
這一時期的微生物發酵除了採用常規的微生物菌體發酵,很多產品還採用一步酶法轉化法,即僅僅利用微生物生產的酶進行單一的化學反應。例如,果葡糖漿的生產,就是利用葡萄糖異構酶將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的。所以,准確地說,這一時期是微生物酶反應生物合成與化學合成相結合的應用時期。
隨著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這一時期食品發酵與釀造工程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主要在發酵罐的大型化、多樣化、連續化和自動化方面有了極大的發展。發酵過程全部基本參數,包括溫度、pH、罐壓、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空氣流量、二氧化碳含量等均可自動記錄並自動控制的大型全自動連續發酵罐已付諸應用。發酵過程的連續化、自動化也成為這一時期重點發展的內容。
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DNA重組技術,又大大推動了發酵與釀造技術的發展。先是細胞融合技術,得到了許多具有特殊功能和多功能的新菌株,再通過常規發酵得到了許多新的有用物質。如植物細胞的融合,可以得到多功能的植物細胞,通過植物細胞培養生產保健和葯品。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的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在體外重組生物細胞的基因,並克隆到微生物細胞中去構成工程菌,利用工程菌生產原來微生物不能生產的產物,如胰島素、干擾素等,使微生物的發酵產品大大增加。可以說,發酵和釀造技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微生物的發酵,已擴展到植物和動物細胞領域,包括天然微生物、人工重組工程菌、動植物細胞等生物細胞的培養。隨著轉基因動植物的問世,發酵設備——生物反應器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鋼鐵設備,昆蟲的軀體、動物細胞的乳腺、植物細胞的根莖果實都可以看做是一種生物反應器。因此,隨著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的發展,傳統的發酵與釀造工業已經被賦予嶄新的內容,現代發酵與釀造已開辟了一片嶄新的領域。
發酵工業的發展史
一、國外發酵工業的發展概況
發酵工業的發展史,可以劃分成五個階段。在19世紀以前是第一個階段。當時只限於含酒精飲料和醋的生產。雖然在古埃及已經能釀造啤酒,但一直到17世紀才能在容量為1500桶(一桶相當於110升)的木質大桶中進行第一次真正的大規模釀造。即使在早期的釀造中,也嘗試對過程的控制。歷史記載,在1757年已應用溫度計;在1801年就有了原始的熱交換器。在18世紀中期,Cagniard-Latour, Schwann和Kutzing分別證實了酒精發酵中的酵母活動規律。Paster最終使科學界信服在發酵過程中酵母所遵循的規律。在18世紀後期,Hansen在Calsberg釀造廠中開始其開拓工作。他建立了酵母單細胞分離和繁殖,提供純種培養技術,並為生產的初始培養形成一套復雜的技術。在英國麥酒釀造中並未運用純種培養。確切地說,許多小型的傳統麥酒釀造過程,至盡仍在使用混合酵母。
醋的生產,原先是在淺層容器中進行,或是在未充滿啤酒的木桶中,將殘留的酒經緩慢氧化而生產醋,並散發出一種天然香味。認識了空氣在制醋過程中重要性後,終於發明了「發生器」。在發生器中,填充惰性物質(如焦碳、煤和各種木刨花),酒從上面緩慢滴下。可以將醋發生器視作第一個需氧發生器。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基礎培養基是用巴氏滅菌法處理,然後接種10%優質醋使呈酸性,可防治染菌污染。這樣就成為一個良好的接種材料。在20世紀初,在釀酒和制醋工業中已建立起過程式控制制的概念。
在1900年到1940年間,主要的新產品是酵母、甘油、檸檬酸、乳酸、丁醇和丙酮。其中麵包酵母和有機熔劑的發酵有十分重大進展。麵包酵母的生產是需氧過程。酵母在豐富養料中快速生長,使培養液中的氧耗盡。在減少菌體生長的同時形成乙醇。限制營養物的初始濃度,使細胞生長寧可受到碳源的限制,而不使受到缺氧的影響;然後在培養過程中加入少量養料。這個技術現在成為分批補料培養法,已廣泛應用於發酵工業中,以防止出現缺氧現象;並且還將早期使用的向酵母培養液中通入空氣的方法,改進為經由空氣分布管進入培養液。空氣分布管可以用蒸汽進行沖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Weizmann開拓了丁醇丙酮發酵,並建立了真正的無雜菌發酵。所用的過程,至今還可以認為是一個在較少的染菌機會下提供良好接種材料和符合衛生標準的方法。雖然丁醇丙酮發酵是厭氧的,但在發酵早期還是容易受到需氧菌的污染;而在後期的厭氧條件下,也會受到產酸的厭氧菌的污染。發酵器是由低碳鋼製成的具有半圓形的頂和底的圓桶。它可以在壓力下進行蒸汽滅菌而使雜菌污染減少到最低限度。但是,使用200M3容積的發酵器,使得在接種物的擴大和保持無雜菌狀態都帶來困難。1940年代的有機溶劑發酵技術發展,是發酵技術的主要進展。同時,也為成功地進行無雜菌需氧過程鋪平道路。
第三期發酵工業的進展,是按戰時的需要,在純種培養技術下,以深層培養生產青黴素。青黴素的生產是在需氧過程中進行,它極易受到雜菌的污染。雖然已從溶劑發酵中獲得很有價值的知識,然而還要解決向培養基中通入大量無菌空氣和高粘度培養液的攪拌問題。早期青黴素生產與溶劑發酵的不同點還在於青黴素生產能力極低,因而促進了菌株改良的進程,並對以後的工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實驗工廠的崛起,使發酵工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它可以在半生產規模中試驗新技術。與此同時,大規模回收青黴素的萃取過程,也是另一大進展。在這一時期中,發酵技術有重大的變化,因而有可能建立許多新的過程,包括其他抗生素、赤黴素、氨基酸、酶和甾體的轉化。
在60年代初期,許多跨國公司決定研究生產微生物細胞作為飼料蛋白質的來源,推動了技術進展。這一時期,可視作發酵工業的第四階段。最大的有機械攪拌發酵罐的容積,已經從第三階段時的80M3擴大到150M3。由於微生物蛋白質的售價較低,所以必需比其他發酵產品的生產規模更大些。如以烴為碳源,則在發酵時對氧的需求量增加,因而不需要機械攪拌的高壓噴射和強制循環的發酵罐應運而生。這種過程如果進行連續操作,則更為經濟。這個階段中,工業上普遍採用分批培養和分批補料培養法。連續發酵是向發酵罐中連續注入新鮮培養基,以促使微生物連續生長,並不斷從中取出部分培養液,它在大工業中的應用極為有限。與此同時,釀造業中也研究連續發酵的潛力,但在工業中應用的時間極短。如ICI公司還在使用3000M3規模連續強制循環發酵罐。超大型的連續發酵的操作周期已可超過100天,其問題是染菌。嚴重性已大大超過1940年代的抗生素生產。這類發酵罐的滅菌,是通過下列手段而達到的:即高度標准化的發酵罐結構、料液的連續滅菌和利用電腦控制滅菌和操作周期,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操作的差錯。
發酵工業發展史中的第五階段,是以在體外完成微生物基因操作,即通常稱為基因工程而開始的。基因工程不僅能在不相關的生物間轉移基因,而且還可以很精確地對一個生物的基因組進行交換。因而可以賦予微生物細胞具有生產較高等生物細胞所產生的化合物的能力。由此形成新型的發酵過程,如胰島素和干擾素的生產,使工業微生物所產生的化合物超出了原有微生物的范圍。為了進一步提高工業微生物常規產品的生產能力,也可採用基因操作技術。確信基因操作技術將引起發酵工業的革命,並出現大量新型過程。但是要開拓新的過程,還是要依靠大量細胞培養技術,它曾經從酵母和熔劑發酵開始,經由抗生素發酵,而到大規模連續菌體培養。
Ⅳ 鹵製品的發展歷史
有了炊具之後,人就開始折騰烹飪技法。「甑」、「蒸」、「炸」、「瀹」、「烙」等法也隨之先後產生。從這種種原始烹調方法,逐漸發展到《齊民要術》中介紹的「綠肉法」,也就是「鹵」與「浸」的當然鼻祖。到明清時期,「鹵水」的材料和配方基本固定,從此,「鹵」這種製作方法正式登上檯面。
鹵製品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其主要特點是成品都是熟的,可以直接食用,產品口感豐富,風味獨特。鹵菜不是單一的烹製法,而是集烹制(加熱)與調味二者於一身,他的特點十分明顯,具有:取材方便,可豐可儉;質地適口,味感豐富;香氣宜人,潤而不膩;攜帶方便,易於保管;增加食慾,有益營養 。
和「鹵」孿生的是「浸」,「鹵」味重而「浸」味輕,中國菜系根據地域不同有所區分。中原之地氣候變化大,需要在飲食之中補充熱量來滿足需求,故以「味重」、「多油脂」為主;西北特別是巴蜀之地,因環境的優勢,則以「辛香」、「麻辣」見長;而嶺南地區,特別是廣東一帶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口味以「清淡」、「爽口」著稱,故有「南浸北鹵」之說。不同的流派所用的鹵水主材料大致相同,但分量多少以及製作方法則讓味道迥異。但總的來說,鹵水分為兩大類:即紅鹵和白鹵。紅鹵,加糖色鹵制的食品呈金黃色(咖啡色,如鹵牛肉,金黃色,如鹵肥腸等)白鹵,不加糖色鹵制食品呈無色或者本色(白鹵雞,白鹵牛肚豬肚等)。
Ⅵ FDA的歷史與發展
一、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的起源
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簡稱FDA)是一個科學規范的公共衛生管理機構。消費者每消費1美元,就有25美分的產品是由FDA監管的。FDA的監管范圍包括大部分食品(肉、禽除外)、葯及獸葯、生物治療劑、醫療器械、消費者和醫療及職業上使用的放射產品、化妝品、動物飼料。從1862年到2001年,FDA從美國農業部僅有的一名化學家發展為擁有約9100名工作人員,預算為12.94億美元的執法機構,包括化學家、葯理學家、醫生、微生物學家、獸醫、葯劑師、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員。FDA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駐點在華盛頓特區以外。全國設有150多個現場辦事處和實驗室,其中包括5個區域辦事處和20個地區辦事處。FDA的科學家對新的人類葯物和生物製品、復雜的醫療器械、食品添加劑、嬰兒配方食品、獸葯的申請進行評估。全國平均每個納稅人每年只需交納3美元,FDA 即可對1萬億美元產品的製造、進口、運輸、儲藏以及銷售進行監控。FDA的調查員和檢查員每年要對16000多工廠進行檢查,並與州政府合作以增加工廠的檢查數量。
FDA以化學處為開端,然後發展為化學局(1901年7月後),並隨著聯邦《食品和葯品法》(Food and Drugs Act)於1906年的通過,FDA開辟了現代紀元——在科學任務的基礎上,FDA增加了管理的職能。1927年7月化學局非管理性的研究職能被劃轉到農業部的其他部門,並更名為食品、葯品和殺蟲劑管理局。1930年名稱縮短為現在的食品葯品管理局。FDA 仍然留在農業部,直到1940年6月,這個機構劃轉到了新成立的聯邦安全局。1953年4月這個機構再次被劃轉,到了衛生教育和福利部。15年後,FDA成為衛生教育和福利部下面的公共衛生服務局的一個部門。1980年5月教育的職能從衛生教育和福利部分離出去而成為衛生和人類服務部,也就是FDA現在的主管部門。要了解這個機構的發展就要了解法律是怎樣規定的?FDA是怎樣執行法律的?法院是怎樣解釋法律的?重要事件是怎樣影響這三者的?
19世紀,主要是州政府對家庭式的食品和葯品生產和銷售進行管理,而這種管理各州之間明顯不一致。聯邦當局主要限於對進口食品和葯品進行管理。摻雜使假和濫用標簽的食品和葯品一直是美國文化中的頑症。到了19世紀後期這種現象逾發嚴重(或者至少這種現象變的更好識別了)。那時,識別這類騙術的科學能力已有了顯著的提高。另外,合法的製造商更加關注他們的生意將被假貨生產者損害。含有奎寧的金雞納樹皮粉被摻入其他東西後療效下降,卻帶來多的多的利潤;小麥粉中加入明礬和黏土為缺德公司賺取更多的回報;許多嚴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的患者靠毫無作用的秘方只能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甚至所謂有道德的葯店也干過這種騙人的事。
早在1867年化學處就已開始調查農產品摻假問題。1883年,哈維·華盛頓·維萊就任首席化學家後,政府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線處理食品葯品摻假和濫用標簽問題,這就是徹底的激發公眾對食品和葯品摻假和濫用標簽問題的憤怒。維萊擴大了化學處在這些領域的研究,《食品和食品摻雜物》就是一個例證,該書匯集了自1887年至1902年發表的10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引起高度關注的「毒物小組」實驗中,維利證明了他對作為食品摻雜物的化學防腐劑的關切。在這個實驗中,健康的志願者食入不同數量的可疑食品添加物以觀察對健康的影響。維利還說服了聯邦法律背後的各種利益團體一致禁止食品葯品的摻假和濫用標簽行為,這些組織包括各州的化學家和食品葯品檢查員、聯邦婦女俱樂部及全國醫師和葯劑師協會等。
Ⅶ 中國玻璃製品的發展歷史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玻璃是綠色的,是無法改變的。後來發現綠色來自原料中少量的鐵,二價鐵的化合物使得玻璃顯綠色。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
玻璃製品是採用玻璃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業用品的統稱。玻璃是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
玻璃製品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家居、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通性玻璃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從微觀上看,玻璃也是一種液體),其分子不像晶體那樣在空間具有長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於液體那樣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體一樣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體那樣隨重力作用而流動。
Ⅷ 數學配方的歷史
在大約前480年,古巴比倫人和中國人已經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但專是並沒有提出通屬用的求解方法。前300年左右,歐幾里得提出了一種更抽象的幾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
7世紀印度的婆羅摩笈多(Brahmagupta)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數方程,它同時容許有正負數的根。
11世紀阿拉伯的花拉子密 獨立地發展了一套公式以求方程的正數解。亞伯拉罕·巴希亞(亦以拉丁文名字薩瓦索達著稱)在他的著作Liber embadorum中,首次將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傳入歐洲。
據說施里德哈勒是最早給出二次方程的普適解法的數學家之一。但這一點在他的時代存在著爭議。這個求解規則是(引自婆什迦羅第二):
在方程的兩邊同時乘以二次項未知數的系數的四倍;在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未知數的系數的平方;然後在方程的兩邊同時開二次方。
Ⅸ 調酒的歷史及發展
一 調酒的概念:
它是將不同地區的酒業混合,將不同品種的酒業混合,將不同年份的酒業混合,也有合並使用的。英文 BARTENDING。
二 什麼是酒:
1酒是一種用水果,穀物,花瓣,澱粉或其他含有糖份或澱粉的植物經過蒸餾陳釀等方法生產出的含酒精飲料。〈聽著很繞嘴但沒有辦法國家就是這么規定它的概念的〉呵呵
2酒標〈酒的商標〉上常見的因為ALCOHOLIC 就表示此酒的酒精度數 例如 某洋酒是43度 其表示方法為 ALC43%。所以大家在洋酒商標上看見百分比符號前的數字 則表示此酒的酒精含量。〈葡萄酒的含糖量除外〉
三 調酒的由來:
標準的調酒的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誕生於美國〈類似與雞尾酒的起源,因為調酒指的就是調雞尾酒〉。最初的雞尾酒是一種量很少的烈性冰鎮混合飲料,後來經過不斷發展變化,其定義變成: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飲料通過一定的方式,混合成為一種新口味的含酒精飲品,稱之為雞尾酒。所以調酒多指調雞尾酒。
關於雞尾酒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著許多不同的傳說故事。有人說由於構成雞尾酒的原料種類很多,而且顏色絢麗,豐富多彩,如同公雞尾部的羽毛一樣美麗,因此人們將這種不知名的飲品稱為雞尾酒;有人說雞尾酒一詞(COCKTAIL)源於法語單詞「COQUETEL」,據說這是一種產於法國波爾多地區過去經常被用來調治混合飲料的蒸餾酒;有人說這個詞是悄悄出現在上個世紀美國的斗雞比賽中,因為當時每逢斗雞比賽一定是盛況空前,獲得最後勝利的公雞的主人會被組織者授予獎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戰利品----被打敗的公雞的尾毛。當人們向勝利者敬酒時,賀詞往往會說:「On the Cock\'s Tail!」
但「雞尾酒」本身最先出現在哪裡呢?如果就此問題做一個調查,我們可能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說雞尾酒一詞最先出現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一個小客棧;有人說雞尾酒是最先出現在18世紀美國水手的航行生涯中。可無論怎麼說這些都是非常美麗和羅曼蒂克的傳說。
「雞尾酒」一詞首次出現在大眾媒體上,也就是說真正出現是在1806年5月13日美國發行的一本雜志上,當時它是這樣描述雞尾酒的:雞尾酒是一種由任意種類的烈酒,糖,水和苦酒構成的具有刺激作用的酒類。
經過近2個世紀的演變,今天,雞尾酒不僅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且其新的內涵也得到了大家的共識:
雞尾酒是由任何種類的烈酒,果汁,奶油等混合而成的,含有較多或較少酒精成分的,具有滋補,提神功能,並能使人感到爽潔愉快的浪漫飲品。
調治一款雞尾酒如同演奏一首樂曲,各種材料的組合如同曲子里的音符,有它們特殊的位置和職能,只有遵循這個規律,才能產生和諧與共鳴,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既然雞尾酒是一種混合飲料,那麼構成雞尾酒的各種材料的不同和飲用方法的不同,又使雞尾酒的調制方法有很大的差異,通常來說,雞尾酒的4種基本調制方法為:搖和法(Shake),調和法(Stir),兌和法(Build)和攪和法(Blend)。
對於調酒的初學者來說,洋洋數千款的雞尾酒調配配方會使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其實就目前來說,世界上能數出來的雞尾酒縱然有4000至5000款之多。
大家可能在網上和書籍上看到過很多關於酒的起源方面的故事,其實那些都是雞尾酒的起源故事。所以在這里那些故事我們就不多講了,在第六章雞尾酒里重點介紹。
四 酒的釀造原理
1 酒可分為甲醇和乙醇,其中甲醇是工業酒精有毒性,乙醇是食用酒精無毒性〈但人體酒精含量超過一定比例時也會引起中毒〉
2 我們喝的酒都是用乙醇來製作的。人體內的酒精含量是0。03%
3 乙醇的重要物理特性:
在常溫下呈液態,無色透明易燃易揮發,沸點與汽化點是78。3度,冰點是-114度,溶與水,細菌在乙醇內不易繁殖。
這些感念聽起來很枯燥感覺沒有與調酒的關系啊,但是大家一定要了解這些特性因為今後工作的時候很多與酒有關的知識都是與它有關的。這也是我工作了幾年後從新回來看它得到的體會,可以說是高級知識的遺漏篇。例如:大家可以看見調酒師的吐火 酒吧的火眼雞尾酒 糖漿的沉澱 酒的保質期等東西都與它有關,希望大家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