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上海峰會的歷史意義

上海峰會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7 07:27:22

❶ 中國近代有哪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時間、內容、會議、意義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要會議
(一)黨的創建時期
1. 「一大」(、7、23,上海),中國共產黨成立。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黨的革命綱領。

3 「三大」(1923),1923 年6 月,
中共三大正式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

(二)土地革命時期
1 八七會議(1927、8、7,漢口)

2 遵義會議(1935)

3 瓦窯堡會議(1935)

(三)抗日戰爭時期
1 洛川會議(1937):

2.「七大」(1945,延安)

(四)解放戰爭時期
1 七屆二中全會(1949,河北平山縣西柏坡)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9,北平)

(五)新中國成立後
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

2.「八大」(1956)

3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4.「十二大」(1982)

5.「十三大」(1987)

6.「十四大」(1992)

7.「十五大」(1997)

8.「十六大」(2002)

9.「十七大」(2007 年)

❷ 今年上合峰會在上合組織發展史上具有什麼意義

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經過17年成長,上合組織已逐步形成一套穩定而有效的回機制體系,擁有了作為答一個高水平國際組織應具備的各項要素和法律基礎,為未來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人們期待,在輪值主席國中國的推動下,青島峰會為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繪制一份規劃全面、方向明確、路徑清晰的藍圖。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認為,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上合組織面向未來、拓展合作的價值愈發凸顯。來源:新華社

❸ G20國峰會歷史意義及其重要的作用

G20杭州峰會具有深刻的意義。這次會議是在以下背景中召開的:第一,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乏力。比如,美國的經濟增長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夠穩定;歐盟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比較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危機的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難民和恐怖襲擊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日本經濟一直在恢復增長和衰退之間掙扎,雖然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卻令人失望,一直處於低位徘徊。
第二,由於各國的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一些國家企圖借用所謂公平貿易、綠色環保、保護知識產權等名目扼殺自由貿易的原則,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保護並封閉自己的市場,打擊對方國家貿易的進展。這種情況如果不遏制,新的貿易壁壘將不斷以變種的形式出現,也會危害到整個世界貿易的局勢,導致世界貿易總量下降。
第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石油、煤炭、鋼鐵、天然氣、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下滑,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新興工業國家也面臨國內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調整,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引領能力和貢獻度正在下降,後續的增長動力嚴重不足。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對本次G20杭州峰會充滿期待。世界經濟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採取對策解決,需要提振信心,而這恰恰是G20杭州峰會的優勢所在。第一,分享經驗,提振信心。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長期較快增長,中國本身的成功經驗有利於提振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中國可以通過G20峰會,分享這些有益的經驗,促進全世界人民提高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第二,制定務實、宏大的經濟發展計劃。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爭打造G20杭州峰會十大成果,即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制定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指導原則和指標體系,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制定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創立三位一體的反腐敗合作,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制定創業行動計劃,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早生效。這樣的增長思路和計劃,有助於得到各國的普遍理解,更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穩定發展。其中的增長藍圖,貿易增長戰略和國際金融改革,都有助於釋放現有的經濟能量,採取更開放的原則,促進世界經濟整體的增長。
第三,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抓住了當前世界經濟的要害,如果能夠落到實處,不僅是對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一種指導,也是促進未來5到10年間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務實的路線圖。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亟需創新經濟的引領。這就需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在改革創新中釋放活力。聯動是指首先要進行各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和河流運輸、航空運輸、油氣管線、電力輸送、海底電纜和通訊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上,實現體制和政策的互聯互通,這樣才能極大地縮減經濟的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經濟增長。包容是指讓世界經濟的增長,惠及到各種各樣的國家,惠及到各個層面的人民大眾,促進公平公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❹ 上合峰會什麼意思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機制。而「上海五國」機制發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以中國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國為另一方的關於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的談判進程。

「上海五國」
冷戰結束後,國際和地區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傑克斯坦五國為加強睦鄰互信與友好合作關系,加緊就邊界地區信任和裁軍問題舉行談判。1996年4月26日和1997年4月24日,五國元首先後在上海和莫斯科舉行會晤,分別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和《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這是亞太地區首份多國雙邊政治軍事文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此後,五國元首年度會晤形式被固定下來,輪流在各國舉行。從1998年至2000年,先後在阿拉木圖、比什凱克、杜尚別召開五國峰會。杜尚別會晤時,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應邀以客人身份與會。會晤內容也由加強邊境地區信任逐步擴大到探討在政治、安全、外交、經貿、人文等各個領域開展全面互利合作。由於首次會晤在上海舉行,該機制被貫以「上海五國」稱謂。

成員擴展
進入21世紀,面對全球化趨勢,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區域合作步伐,以更有效地把握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機遇,抵禦各種風險與挑戰。與此同時,冷戰結束後,本地區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威脅各國安全與穩定。中、俄、哈、吉、塔、烏六國都面臨發展自身經濟、實現民族振興的艱巨任務,也有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的共同願望和迫切需要。
在此背景下,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成員國元首和烏總統在上海舉行會晤,簽署聯合聲明,吸收烏加入「上海五國」機制。15日,六國元首共同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正式宣告誕生。

2006年中方主辦峰會
2005年7月,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決定,由中方主辦2006年峰會。峰會定於6月中旬在上海舉行。
這次峰會適逢上海合作組織成立5周年和「上海五國」機制建立10周年,舉世矚目。
經成員國協商,中方將邀請蒙古、巴基斯坦、伊朗總統和印度總理作為觀察員,阿富汗總統、東盟、獨聯體領導人作為主席國客人出席。
峰會期間,成員國元首擬發表宣言,還將批准本組織下任秘書長、地區反恐怖機構執委會主任人選。一些部門合作文件也將簽署。

2012上合組織峰會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6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峰會適逢上合組織新十年的開局之年,意義重大。各成員國元首將圍繞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深化成員國友好合作、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做出戰略規劃。
成員國列表:
1、哈薩克
2、吉爾吉斯斯坦
3、俄羅斯
4、塔吉克
5、烏茲別克
6、中國
觀察員國:
伊朗、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主席國客人阿富汗、土庫曼總統或代表
國際組織:
聯合國、獨聯體、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負責人。

❺ 中共歷次重大會議以及時間、背景、內容、歷史地位、影響

一、會議:中共一大。時間:1921.7.23。地點:上海→加興南湖 。

歷史意義:

1、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

2、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3、選出三人組成的中央局,陳獨秀為總書記。

二、會議:中共二大 。時間:1922年7月。地點:上海。

歷史意義:

1、制定黨的革命綱領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

2、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指引中國革命的偉大旗幟。

三、會議:中共八七會議 。時間:1927年8月7日。地點:漢口。

歷史意義:

1、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2、批判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3、選舉了以瞿秋白為首的臨時中央政治局。

4、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

四、會議:遵義會議。時間:1935年1月。地點:貴州遵義

歷史意義:

1、全力糾正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2、改組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張聞天負總責。撤銷「左」傾路線領導人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五、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間:1978年12月。地點:北京

歷史意義:

1、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

2、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3、組織路線撥亂反正。

4、提出了改革開放,「先富」「共同」等思想。

拓展資料

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2001年版本資料簡介,中共建黨90多年來共經歷了如下十個主要階段: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❻ 中共各大會議簡稱、內容、影響和意義(中國歷史

太多了,例如:

1、西湖會議

1922年8月29日—30日西湖會議在杭州西湖舉行,會議討論了共產黨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

2、1926年中共中央北京特別會議

1926年2月21日—24日中共中央北京特別會議舉行。會議的中心是解決「五卅」運動以後革命的總的戰略方針問題。

3、1927年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會議確定的決策和措施,在大革命失敗的緊急關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奠定了開創中國革命新時期的良好基礎。

4、八七會議

八七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5、1927年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

1927年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一方面,包含著一些正確的思想和主張;但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八七會議以來滋長起來的「左」傾情緒。

6、古田會議

古田會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軍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

7、全軍第一次青年工作會議

隨著三次反「圍剿」作戰的勝利,大批青年加入紅軍。加強青年團的組織和積極開展青年工作,成為加強紅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8、遵義會議

王明「左」傾錯誤統治全黨已達4年之久,造成嚴重損失。同時,中央紅軍攻佔遵義,取得短期休整的機會,這些都為遵義會議召開提供了條件。

9、長征中的會議

黎平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改變了中央紅軍的前進方向,使紅軍避免了可能覆滅的危險。

9、瓦窯堡會議

瓦窯堡會議是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歷史轉折時期,黨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解決了政治路線問題。

10、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和黨的白區工作會議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和黨的白區工作會議一起為迎接全國抗日戰爭的到來,在政治上、組織上做了重要的准備。

11、洛川會議

洛川會議指出了國共兩黨兩條不同的抗戰路線的原則區別,為實現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權和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礎。

❼ 2014年apec會議主要成就和歷史意義

第一,亞太經合組織能源部長們承諾,將繼續強化2001年APEC各經濟體領導人簽署的能源安全倡議(ESI),倡導開放、包容、合作和可持續的亞太能源安全觀,共同致力於構建亞太地區能源安全新體系;承諾將繼續加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合作,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和有序競爭,支持公開、透明的能源市場,逐步提升油氣供應應急響應能力;重申了加強油氣勘探開發合作活動、提升油氣應急反應能力建設等的重要性,並提出相關工作建議。
第二,會議重申了未來亞太地區的液化天然氣(LNG)市場在全球和地區燃料結構中的重要性,呼籲各成員經濟體有必要為APEC 地區LNG貿易與投資創造有利條件。會議同意積極促進APEC成員經濟體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全面深入合作,消除任何可能延緩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的貿易保護和限制措施。為此,會議鼓勵成員經濟體加強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網、液化天然氣終端、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跨境油氣管網、電網等重大能源基礎設施的協作管理,確保相關設施安全穩定運營。
第三,會議重申了2011年APEC領導人宣言中「到2035年將亞太地區總能源強度比2005年降低45%」的目標,呼籲各成員經濟體相互交流低碳城鎮發展的理念、技術、發展和建設經驗,繼續加強務實合作。
第四,會議肯定了清潔和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現實重大意義,強調清潔能源供應將繼續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確保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重點,提出各成員國應加強合作,不斷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同時支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❽ 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的意義是什麼

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的意義是:

這是APEC首次在中國舉辦的會議,是一次舉世矚目的世紀盛專會。在友好、屬協商、

求實的氣氛中,與會成員領導人圍繞「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

繁榮」的主題,就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和APEC未來發展方向等

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就加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

經濟技術合作等問題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形成了廣泛的共識,達成了《領導人宣

言》及相關。

❾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歷史意義

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來一個年自輕的地區性國際組織,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逐步走向成熟: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等幾十份文件,啟動了秘書處和地區反恐機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結構和法律體系;安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蓬勃發展;給予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觀察員國地位;與聯合國、東盟、獨聯體等國際或地區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系。通過5年的實踐,上海合作組織贏得了廣泛的國際承認,特別是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已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和認可。上海合作組織已經在國際上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在成為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地區發展的積極因素。這些成功的經驗,為上海合作組織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❿ 圖片中這次著名的國際會議是什麼有什麼歷史意義

國際會議是:開羅會議。
它是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在開羅會議期間合影。

歷史意義:
1943年召開的開羅會議和隨後發表的《開羅宣言》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爭取民族獨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性轉折的關頭,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中國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歷史性的會議,三國首腦商討了聯合對日作戰計劃與擊敗日本後如何處置日本等問題,並簽署了《開羅宣言》。在其後幾天的德黑蘭會議上,《開羅宣言》經斯大林審定後於12月1日正式向世界公布。宣言向世界庄嚴宣告:三國「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使朝鮮自由獨立。」宣言最後聲稱,「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開羅會議的重要意義在以下三點。

第一、開羅會議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國身份參加的會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確立了中國在世界的四強地位。這是中國軍民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新四軍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英勇抗擊日本法西斯贏得的成果。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解放戰爭,全世界都看到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成長壯大,中國是在亞洲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也正因如此,美英為了與中國一起打敗日本,才邀請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羅斯福為了拉攏蔣介石繼續抗日以減輕美軍在太平洋的壓力,除了答應給中國巨大的援助外,公開宣稱蔣介石是「四強首腦之一」。對此,由於英國地位下降丘吉爾也沒有公開反對。斯大林同意《開羅宣言》說明也承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至此中國躋世界四大強國之列。1945年4月在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制憲會議上,中國與美英蘇一起以四大發起國的身份輪流主持會議,並最終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第二、開羅會議和《開羅宣言》為中國戰後收回被日本侵佔的領土提供了依據。據此,中國不但名正言順地收回了被日本佔領的大陸領土,而且收回日本在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從中國竊取的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和澎湖列島。從而恢復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第三、開羅會議和《開羅宣言》為結束戰爭和戰後處置日本提供了依據。《宣言》明確指出要「使朝鮮自由獨立」,「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這就向世界宣布,結束戰爭的惟一條件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據此,1945年7月26日發表的由美國起草,經英國同意,邀請中國參加的《波茨坦公告》中,明確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開羅會議和《開羅宣言》在打敗日本、結束二戰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閱讀全文

與上海峰會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