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歷史文化有哪些
安徽歷史文化: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悠久的歷史產生出對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學派,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學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今安徽渦陽縣人)、莊子(今安徽蒙城縣人)創立了道家學說,老於主要著作有《道德經》,莊子主要著作有《莊子》。其主要哲學思想是:以道為世界的本原及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解釋宇廟萬物的產生。
天文歷法:劉安系漢高祖劉邦之孫,封淮南王。西漢哲學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陰陽二氣"為理論解釋四季變化,並創立了二十四節氣歷法,至今仍指導我國農業耕作。劉安在壽縣八公山練丹求變,研製出中華美食-豆腐,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學學說: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為江西省婺源)。南宋時期思想家、理學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資治通鑒綱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之分為定論闡發理學,完善了"二程"理學,並對孔子儒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安徽文學:東漢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以其現實主義手法和清新的風格,形成建安學派,並對後世五言詩、七言詩產生深遠影響。清初桐城人方苞、劉大槐、姚鼐主張散文應宣揚儒家思想,倡導唐宋古文傳統,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壇產生重大影響。
黃梅之鄉:安徽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 黃梅戲已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安徽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邊流行的花鼓燈最為有名,被譽為"東方芭蕾"。黃梅戲原系皖鄂交界山區民間流行的採茶小調,經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馬》等電影戲劇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進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新一代藝術家的再創作,並廣泛出訪歐美、東南亞,黃梅戲已成為中外廣受歡迎的大劇種。
名人薈萃:安徽自古人傑地靈,這塊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術的東漢醫學家華倫,西漢天文歷法創始者劉安,中國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現代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勛、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莊子,漢末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漸江、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槐、姚鼐,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程長庚,現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賓虹,著名學者胡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經濟方面,主要有清代經濟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國人王茂蔭等;政治、軍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時期政治家、經濟學家管仲,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時期執法如山、為官清廉、被百姓譽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等。
⑵ 桐城歌的歷史淵源
桐城歌,起源應上溯至唐以前的歷史時期。到了明代,桐城歌開始回編印成書,《明代雜曲集》里答採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山歌》辟專卷「桐城時興歌」,錄桐城歌 24首,並謂之:「鄉俚傳誦」。桐城歌,起源於「桐城派」的故鄉——安徽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民歌,是漢族勞動人民集體口頭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的民間文學,又是一種融詞、曲、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桐城歌是漢族民間歌謠之一種。桐城地區漢族民間文學類有「鞭打蘆花、孔雀東南飛、桐城歌、六尺巷傳說、徽州民謠、徽州楹聯匾額」等6項;民間音樂類有「五河民歌、皖西大別山民歌、壽州鑼鼓、金寨古碑絲弦鑼鼓、繁昌民歌、銅陵牛歌、貴池民歌、石台唱曲、九華山佛教音樂、潛山彈腔。著名辭賦家---錫東刀客說:「桐城歌,是民間文化向辭賦進化的惟一特殊文化現象。」。
⑶ 安徽歷史文化
安徽歷史文化: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悠久的歷史產生出對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學派,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學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今安徽渦陽縣人)、莊子(今安徽蒙城縣人)創立了道家學說,老於主要著作有《道德經》,莊子主要著作有《莊子》。其主要哲學思想是:以道為世界的本原及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解釋宇廟萬物的產生。
天文歷法:劉安系漢高祖劉邦之孫,封淮南王。西漢哲學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陰陽二氣"為理論解釋四季變化,並創立了二十四節氣歷法,至今仍指導我國農業耕作。劉安在壽縣八公山練丹求變,研製出中華美食-豆腐,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學學說: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為江西省婺源)。南宋時期思想家、理學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資治通鑒綱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之分為定論闡發理學,完善了"二程"理學,並對孔子儒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安徽文學:東漢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以其現實主義手法和清新的風格,形成建安學派,並對後世五言詩、七言詩產生深遠影響。清初桐城人方苞、劉大槐、姚鼐主張散文應宣揚儒家思想,倡導唐宋古文傳統,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壇產生重大影響。
黃梅之鄉:安徽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 黃梅戲已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安徽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邊流行的花鼓燈最為有名,被譽為"東方芭蕾"。黃梅戲原系皖鄂交界山區民間流行的採茶小調,經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馬》等電影戲劇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進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新一代藝術家的再創作,並廣泛出訪歐美、東南亞,黃梅戲已成為中外廣受歡迎的大劇種。
名人薈萃:安徽自古人傑地靈,這塊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術的東漢醫學家華倫,西漢天文歷法創始者劉安,中國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現代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勛、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莊子,漢末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漸江、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槐、姚鼐,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程長庚,現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賓虹,著名學者胡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經濟方面,主要有清代經濟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國人王茂蔭等;政治、軍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時期政治家、經濟學家管仲,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時期執法如山、為官清廉、被百姓譽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等。
⑷ 安徽的徽文化桐城文化
B 解析:
⑸ 方東美的桐城文化
(安徽 張澤鴻撰)
1964年6月至8月8日,美國夏威夷大學正在主辦第四屆東西哲學家會議,6月30日方東美先生在會上用典雅、地道的英文宣讀論文《中國形上學中的宇宙與個人》,該論文引出各國學者對先生的極高評價。日本禪學大師、年逾九旬的鈴木大拙品評方先生的論文是「冠絕一時,允稱獨步,不愧精心結撰,壓卷之作。」(孫智燊:《言有盡,願無窮》,引自楊士毅:《方東美先生紀念集》P83)。
方東美(1899--1977),名珣,字東英,後改為東美,安徽桐城人。現代著名哲學家,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方東美出生於桐城書香世家。方東美先生系出桂林方,中二房,方以智是中一房。東美二哥方琛、號義懷(意槐),是有名的教育家,曾任桐城中學校長,桐城教育局長,一生多在桐城。方東美的《年譜初稿》記載:1899年,他生於中國安徽桐城縣大李庄楊樹灣,他父親是續堂公。孫先生還說,今天公認方先生是「民國以來,中國在哲學上真正學貫東西的第一人」!孫智燊先生稱道:「他學問真好。不在中文系,可中文比中文系教授好;不在外文系,可外文比外文系教授好;不在西洋,可西洋哲學比西洋人好;不在和尚廟,可佛學比和尚好。」
孫先生感嘆曰,方東美先生本人二十五歲離開家鄉之後,沒有再回去過。恐怕家鄉記得他、知道他、認識他的鄉親朋友已經不多了。其實不然,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陸學界對方東美哲學的關注與研究逐漸熱起來,來大有形成「顯學」之勢。《方東美集》、《方東美思想研究》的付梓,系列論文的刊出,博碩論文的研究等等,方東美及其生命形上學在華人學術界、甚至西方學界逐漸有了繼承人和研究者。 方東美出生於桐城。說到桐城,有一個問題需要澄清,那就是在1949年建國之前,桐城的地理面積包括今日桐城、樅陽兩縣區,應該將二者看做是一個「桐城文化圈」的組成部分。本文探討的「桐城」文化,是包含桐、樅兩地在內的桐城文化圈。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桐城」最早得名於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祿山叛唐改當時的同安縣為桐城縣。桐城最高山峰為華崖山,海拔1065米;桐城最大湖泊是菜子湖,約35平方公里。在自然風景方面,有所謂「桐城八景」——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鍾,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山水形勝與人文底蘊相得益彰。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曹松著有《曹夢征詩集》,李公麟被譽為宋畫第一。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餘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網路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餘年,擁有作家1200餘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餘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享有「天下文章,歸於桐城」之美譽。
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雲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毛主席接見蘇聯大使時說:「桐城出了六尺巷,讓他三尺又何妨。」寬闊的襟懷開放的視野,是江淮長廊文化為江河湖海文化造就的結果。「八山一水半分田,還有半分是家園」典型山區的桐城,成為文化大省安徽的重要文化版圖。桐城位於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桐城是「桐城派」的發祥地和大本營。該地明清兩朝讀書風氣極盛,整個桐城境內,書院多、私塾多、家學多,讀書人更多,「通衢曲巷,夜半誦書聲不絕」。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記載,桐城人科舉應試,明代自永樂到崇禎年間,中進士者80人,中舉人者165人;清代中進士者154人,中舉人者628人。可謂人才薈萃。桐城文廟是桐城傳統文化的象徵,也是重視讀書進階的象徵。
一般認為,曾經因「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而名動天下的桐城龍眠山是桐城文化勃興的發源地。至於桐城文化勃興的原因,有人提出,是因為桐城距當時的京畿(南京)較近,近水樓台,流風所及;同時兼有水陸碼頭為當時商旅雲集之地,商品經濟較為發達雲雲。也許這些是文化勃興的成因(或曰條件)之一,但據此立論則似乎缺少應有的說服力。須知當時的南京周圍、沿江兩岸,條件優於桐城的當有許多(比如揚州),為什麼都沒有出現桐城現象?我認為要分析桐城文化興起的原因,應首先從所謂的「桐城文化」本身入手。需要是存在的理由,更是發展的基礎。桐城文化真正兆起,與明末的復社有一定的淵源。方以智、錢澄之輩或以其學識或以其「骨氣」為時人崇仰,多少與當時的民族情緒有關,包括清初的戴南山。它反映了明末特別是清初大部分漢人的一種民族(種族)情懷,這從「南山案」中可以看出端倪。桐城的民間傳說中,南山(戴名世)的聲望比靈皋(方苞)的聲望要高出許多,這多少也是這種情緒的反映。但桐城文派的真正立宗是從姚鼐始,始祖推至靈皋,並不包括成就很高的方密之(以智)和戴南山(名世),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治學的路徑和成就的方面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社會需要的思想內容有了改變。梁任公(啟超)曾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中對戴南山的史識和文章的組織力大加贊賞,稱「南山之於文章有天才,善於組織最能駕馭資料而鎔冶之,有濃摯之情感而寄之於所記之事,且蘊且泄,恰如其分,使讀者移情而不自知」。照理說,談桐城文章不說戴南山應該是沒有道理的,唯一的解釋是社會和政治的需要。在同一書中,梁啟超對方密之也是贊賞有加,並用惋惜的語氣稱後來的桐城學風不循密之的路走而循靈皋的路走是很可惜的事。後來的桐城派提出「義理」、「考據、「辭章」,直至被推為天下文宗,固然與桐城諸傑的成就有關,也與統治者為統治需要而著力提攜有密切的關系。張英、張廷玉父子分據文華殿大學士,前後掌禮部、戶部等多年,張廷玉更是歷仕三朝(康、雍、乾),生前爵至侯伯,死後得配享太廟,開清朝立國入關以來諸多的先例,其中透露出來的消息很令人尋味。從這個意義上看,桐城文化應該是在官僚文化與讀書傳統的雙重影響下形成的一種文化特色。
另外,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群落,若要興盛還要有相當的群眾文化基礎。老百姓最需要的是是生計,是活路。桐城西部是大別山的余脈,土地貧瘠,物產睏乏;東部濱臨長江,水災頻仍,人口稠密,僅從有限的土地里刨食,顯然難以自給。因此,桐城的鄉間從古以來手藝人特多,民間有「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說。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使士子一夜成名,張英父子、程芳朝、汪志伊等成功的典型,讀書致仕,給鄉人提供了一條擺脫貧困的的希望之路。於是鄉校、私塾大興,向學求功名者日眾,漸漸演變為地方鄉風。讀書人多了,文化的積淀自然也就厚了,知書識禮便被鄉民們奉為雅事,所謂「桐城文化」一脈便慢慢地被承繼下來。「桐城文化」讓鄉間後人受益的也許就是這些。桐城有這樣一個傳統,家裡再窮,也要供孩子讀書。即使是封建時代桐城鄉間的男人,很少有不能識文斷字的文盲,老師在桐城也一直享有較高的地望。
1.起步桐中的方東美
有百年歷史的桐城中學真可謂是桐城近代文化教育與人才成長的搖籃,近代以來桐城籍的文化名流大多出自這所晚清名士吳汝倫創辦的中學。朱光潛、方東美、舒蕪等都曾在桐城中學讀書。這所龍眠山南麓的不大校園,於今仍然學子如流,古色古香。
吳汝倫為桐城中學題有一聯曰:「後十百年人才奮興胚胎於此,合東西國學問精粹陶冶而成」,橫批是「勉成國器」。上聯是時間上的目標展望,下聯是空間上的中西貫通。百年樹人,中西貫通,在朱光潛、方東美等是師身上得到最顯著的體現,後來的人才實績不斷印證了這個教育理念。
與莊子、尼采一樣,方東美也被稱為「詩人哲學家」,詩意的語言與哲學的體系,形上的理境與形下的燦爛,華美的章法與宏闊的構思,是那樣完美的統一在他的講演、著作中。這與他的先天氣質有關,也與從小受到嚴格的文章學與藝術思維訓練有關。1902年,3歲的方東美開始讀《詩經》,在「儒家的家庭氣氛中長大」。1913年14歲的方東美進入桐城中學讀書,直到1917年考入金陵大學預科,他在桐城中學度過了四載的少年時光。方東美在桐中時與後來在美學、文學批評方面卓然成家的朱光潛先生同學。方東美童年即酷嗜莊子等典籍,在中學時對桐城古文也有深究,大他遺憾於桐城文章長於敘事言事,短於談玄說理。因此他後來沒有象朱光潛那樣走向文學批評與美學研究,而是走向了哲學與形而上學的一途。莊子的詩意境界深深影響了方東美以後的致思路徑,而傳統文化、國學根基以及桐城古文的訓練也形成了他華美豐贍的哲學著述風格。
1916年,方東美從桐城中學畢業,考入金陵大學攻讀哲學,在校參加李大釗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主編該會機關刊物《少年世界》,發起成立「中國哲學社」,並任社長。1921年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寫出《柏格森人生哲學述評》碩士論文,獲好評。後轉入俄亥俄州大學師事萊森,研究黑格爾哲學,完成博士論文《英美新實在論之比較研究》。1924年學成歸國,先後在武昌高等師范、國立東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央大學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隨中央大學到重慶,任該校哲學研究所導師,教學之餘從事佛學研究,寫出《華嚴宗哲學》、《哲學三慧》等著作。1934年,被推為中國哲學會第四後理事會理事。抗日戰爭勝利後,隨中央大學返回南京。1948年去台灣,受聘為台灣大學、輔仁大學教授,繼續致力於哲學教學和研究。1961年應邀訪問美國,先後任南達柯州立大學、密蘇里大學、密執安大學訪問教授。1964年參加東西方哲學家會議,其論文《中國形而上學中之世界與個人》受到極高評價。1973年6月退休。1977年逝世,根據他生前遺囑,將其骨灰沉入台灣靠大陸一側的海灣中。
方東美從事哲學研究與哲學教學50餘年,熔鑄東西、古今文化於一爐,在海外有「一代大哲「之稱。在台灣大學哲學系。他主要講授《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魏晉三玄及隋唐大乘佛學》、《科學哲學與宗教》、《中國大乘佛學》。他認為中國哲學思想傳統有四大主潮: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學、宋明理學。四者體現了中國哲學的三大通性:其一,旁通統貫或叫做『一以貫之」;其二,不拘於知識而重由知識成智慧;其三,人格的超升。他把佛洛依德以前重在揭示人的理性行為的心理學稱為「淺層心理學」;把佛洛依德重在揭示人的非理性行為的心理學稱為「深層心理學」;而把他自己不斷提高生命價值的學說稱為「高度心理學」。1987年,方東美先生逝世10周年之際,台北市召開「國際方東美哲學研討會」。中國大陸曾將「研究方東美哲學思想」列為國家七五計劃中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項目,美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亦相繼成立了研究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學術機構。其主要著作有《科學哲學與人生》、華嚴宗哲學》、《哲學三慧》、《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學18講》、《中國哲學之通性與特點》、《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襲及創作》、《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堅白精舍詩集》等。
一代詩哲方東美歿後,他的不少弟子或後學如成中英、劉述先、陳鼓應等都接連撰文、演講,由衷地贊嘆其師的人格、德行和哲學思想,並表示紹傳其學。當代著名思想家,新儒學的巨擘杜維明推許其為「哲學家的風骨」。台灣學者沈清松更稱其在真正貫通中西學術的現代學人中,「唯方先生一人」,可見推崇備至。而在九十年代兩次由大陸學者編纂的當代新儒家的學術輯要中(分別由方克立、黃克劍主編),方東美的名字都赫然列入其中。對於一位終生究心於中華學術文化的學人來說,他的身後殊遇,足以說明其平生志業正被越來越多的世人所理解和接納。哲人泉下有知,或可含笑於九泉矣。
1974年元宵節,75歲的方東美先生作詠梅詩一首,詩雲:
浩渺晶瑩造化新,無雲無霞亦無塵。
一心璀璨花千樹,六合飄香天地春。
在方東美看來,宇宙大化,生生不已。天地間萬物各張其性,一草一木,生香活意,均秉造化之至理,出妙然之天真。就梅花而言,一種平淡無奇的花,並無崢嶸之氣象,卻幾乎集天地之美於一身。她在嚴寒的世界中孕結生命,在冰雪的天地里商兌姿容,待其千數璀璨,暗香飄溢,寒冬過後,春意無邊,似乎能將整個世界過濾。因為宇宙間充滿盎然的春意、創造的精神、精進的魄力,哲人詩家,若能稟承天地造化之理,奉持一顆璀璨的心靈,便能化枯朽為生機,達到境界的超越。晚年的方東美,可謂達到了這樣的人生境界。
五、東方詩哲方東美與南大情緣
方東美是一代哲學宗師,亦是位傑出的愛國詩人,被譽為中國現代哲學思想史上的「東方詩哲」。在他的人生經歷中, 從求學金陵大學,到就職中央大學,和南京大學結下了深厚的淵源。
2.台代講嶄露頭角
方東美是清初古文大師方苞的十六世嫡孫,成長於書香門第,自小便熟讀國學經典。1917年,十八歲的方東美考入今日南京大學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學哲學系預科第一部。金陵大學成立於1910年,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教會大學之一,素有「江東之雄」的美譽。
在金大,中國經史典籍的課程雖是必修課程,但因為當時教國文的教師大多沒有出過洋,在金大的地位和待遇不高,而校方又難以聘到有名的學者,國學教學質量並不高。方東美因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在師生中威望頗高。有一次,一位國文教授在課堂上講授《詩經》,方東美覺得老師有些地方講得不妥,便提出疑問。老師聽他說得有道理,就請他上台代講。方東美自五歲起便熟讀《詩經》,上台後他毫不緊張,從注釋、分析到評點講得頭頭是道,有條不紊,全班同學聽得津津有味。從此方東美名聲大振。
金陵大學一向重視英語教學,各系科除國文、中國經史等課程採用中文課本外,其餘課程一律採用英文原版教材,並用英語講授。因此,受過系統新式教育的方東美英語造詣也很高。當時哲學系「宗教哲學」這門課的主講是位曾留學英倫的博士,但這位老師上課刻板,沒有新意,台下這群年少氣盛又聰明好學的青年學生常常竊竊私語,甚至會有小小騷動出現,讓老師十分生氣。他不禁質問學生,「你們覺得哪裡講得不好,就上講台來說。」結果,學生們又一致推舉出英文閱讀聽寫能力都不錯的方東美。沒有任何准備的方東美走上三尺講台,從容不迫,娓娓道來,贏得了全班同學由衷的贊嘆。
方東美在大學里以富正義感聞名,被同學戲稱為「方怒美」。在金大期間,能力極強的方東美同時擔任了學生團體「中國哲學會」主席、學生自治會會長和學報《金陵光》總編輯。作為金陵大學首份學術刊物,《金陵光》秉承保存國粹,灌輸學術的思想,刊登學術論文、時評文章和文學作品,是民國時期國內學術界重要刊物。而其博採中西之長的辦刊宗旨也深刻影響了方東美以後的治學道路。
北京爆發五四學生運動後的第二天,北方學生代表段錫朋、陳寶鍔、周柄林、劉仁靜等紛紛來到南方。而川鄂青年如王光祁、陳愚生、惲代英、余家菊,留日學生田漢、鄭伯奇等人也來到南京、上海。這批青年學生計劃在寧滬響應北京「五四」運動,方東美很自然地成為當時南京學生運動的組織者之一,與南下的北方學生代表段錫朋、周炳琳、陳寶鍔接洽,參與發動南京的五四運動。當時南方的政界、新聞界和教育界關系良好,要發動學生運動響應北京「五四」運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如果南京不發動,上海、廣州和武漢就更難激發響應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方東美等「少中」會員計劃,要把有著外國背景的金陵大學當作運動的大本營。
此時,金陵大學的校方也覺察到這一情況。在幾個有著留洋背景、但思想狹隘的教授鼓動下,學校宣布,因時局不穩,從即日起開始放假。如果是這樣,方東美等人就只能四散回家。在這一關鍵時刻,方東美帶著一大批同學來到一位只懂洋文的教授家裡,要他向校長處要求取消放假決定,否則就要打人。方東美的「怒美」把這位教授嚇得不輕,連忙答應。由此,南京「五四」運動的大本營穩定了下來。隨後,方東美找到數學系的一位同學負責糾察大隊,農學院的一位同學負責宣傳大隊,把學生組織起來,控制了南京鼓樓到下關的交通。第二日運動發動後,南京其他高校的學生也紛紛加入,於是五四的風潮在南京激烈地鼓盪起來。
和同時代的青年學子一樣,方東美受到西方科學和民主思潮的巨大沖擊,開始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1920年,美國哲學家杜威來到南京講學,方東美代表中國哲學會南京分會向杜威博士致歡迎詞。杜威的演講給方東美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後,杜威博士在金陵大學教授《西洋哲學史—上古部分》,方東美也正式成為杜威的入室弟子。
金陵大學的求學經歷不僅夯實了方東美的哲學基礎,也開拓了他的學術視野。1921年8月,方東美獲金陵大學推薦,來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求學,師從該校研究柏格森和懷德海的權威學者、同時也對黑格爾哲學有著深刻研究的知名教授麥奇威,後又追隨黑格爾哲學研究專家雷敦教授,專修黑格爾哲學。1924年夏,方東美以論文《英國與美國唯實主義的比較研究》獲得博士學位。
3.自稱「毛頭小教授」
1924年夏,方東美學成歸國。1925年,方東美來到南京大學的前身——國立東南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擔任哲學教授,與李證剛、宗白華、何兆清等人共事。與方東美一起在國立東南大學授課的有羅家倫、張歆海、韓香梅、余上沅、梁實秋等人。方東美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時,只有二十幾歲,年輕氣盛,自嘲為「我這毛頭小教授」。此後,方東美的二十年少壯歲月都在這所大學度過。
1929年,方東美以哲學教授的身份兼任中央大學哲學系主任。方東美教授西方哲學,為學生開設了「科學哲學與人生」、「西洋哲學史」等課程。據中大哲學系的學生回憶,方東美上課時從不帶講稿提綱,但每次講完都是一篇邏輯嚴密的文章。方東美上課從來都面目森嚴、不苟言笑,不講半句題外話,因而課上也無什麼幽默笑話可以放鬆,但每堂課上下來都讓人感到受益匪淺。解放後整理原中大藏書的時候,還發現哲學系資料室所藏的英文版柏拉圖全集、亞理士多德全集的空白處都有方東美留下的鉛筆眉批,可見其治學之嚴謹。
但方東美也並非是一個了無情趣的人,他喜作舊體詩,常和當時中大的文科教授們唱和調侃:徐悲鴻、胡小石、宗白華諸人都是方東美詩間好友。
更為重要的是,在20世紀30年代初的國立中央大學,方東美逐步確立自己的哲學中心,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富有原創性的哲學慧解漸次發露。1931年到1937年間,方東美發表一系列重要哲學論著。在這些著述中,詩意的抒發與哲學的沉思彼此融合,顯示了方東美對中西文化的體驗與妙悟,標志著方東美以比較文化學、比較哲學為視角的「方氏」文化哲學理論體系的誕生。
4.八次演講縱論人生哲學
1937年4月,日本侵華勢急。七七全面抗戰前夕,方東美應國民政府教育部之邀,通過南京首都中央廣播電台,向全國大中學生「傾心談論中國人生哲學」,希望以中華文化的偉大精神來鼓舞全國青年,與日寇作生死搏鬥。方東美一共做了八次演講,每次二十分鍾,連續一個多禮拜。講稿隨即由中央廣播月刊刊布,並於同年由商務印書館結集出版,題名《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免費分贈全國中學生。在方東美的八次講演中,他追懷中國先哲,疾呼:「他們(中國先哲)遭遇民族的大難,總是要發揮偉大深厚的思想,培養博沈雄的情緒,促我們振作精神,努力提高品德;他們抵死為我們推敲生命意義,確定生命價值,使我們在天壤間腳跟站立得住。」方東美的慷慨呼聲,對於抗日戰爭時期振奮民心,鼓舞青年熱愛國家、民族和中華文化精神,有著極大的影響。
1937年9月,日寇攻陷南京,侵佔了方東美的寓所。方東美的藏書和他的博士論文原稿毀於戰火,殘存典籍被日寇以斤兩論,賤賣於人。在這之前,他在《生命情調與美感》基礎上寫成的書稿也在寄往上海書局刊印時,因滬淞會戰爆發而盡成灰燼。多年積潛用功的文字,一朝灰飛煙滅,方東美欲哭無淚,唯有唏噓而已。
1937年10月,方東美隨中央大學遷居四川重慶沙坪壩嘉陵江畔,居住在中央大學教職員宿舍的樂家院。「方圓人自為規矩,堅白誰能辨異同」,方東美為「泥牆陋屋」的新家取名曰「堅白精舍」,以表其國難當頭、不改初衷的心願。
抗戰八年,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方東美飽嘗憂患,備歷艱苦,與國家共危難。方東美的幼女天煦在遷往重慶的途中病故,他在《蜀中夢亡女天煦》中沉痛寫到:「筆架山前春寂寞,嬌痴稚女獨眠愔。花間應有鵑聲亂,為報愁親慘淡新。」日寇侵華對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方東美可謂感同身受。本著「此心安處即成家」的泰然,方東美平日除上課外,多隱居重慶鄉間農舍,在附近破廟中借讀佛經,入夜則寫詩抒憤。可謂生活越苦,研讀愈勤,詩情愈濃。
八年的重慶生活,在方東美的學術生涯中,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當時中央大學的哲學系物質條件簡陋,只有一間小辦公室和一間地板經常晃的教室,另外還有一個長廊用來擺放各種藏書,算是資料室。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方東美陶養了自己研究中西哲學的博大心境。
抗戰勝利後,1945年秋,方東美返回南京,仍在中央大學任哲學教授、哲學系主任,直至遷居台北。回到南京後,方東美再次讓中大的師生見識到什麼叫「怒美」。那時許多人都有 「以勝利者回到淪陷區」的心理,紛紛指責留在南京和上海的偽中央大學的學生是日本的順民。方東美先生聽了極其憤慨,怒斥道:「當撤退時,你無飛機、無輪船可坐、無火車可乘,所以才留下來,在淪陷區便深受日本人的蹂躪。我們在後方每逢遇到日本飛機來空襲,我們並不懸念自己的安全。因為我們在後方,不管貴州也好,雲南也好,都有安全的地洞可躲轟炸。表面看來好像很危險,其實我們卻很安全。但是我們在防空洞裡面所懸念的就是南京大屠殺以後,連帶了在各淪陷區裡面留下來的同胞在遭受日本人的蹂躪。所以我們怎麼能忍心叫他們『偽民』!他們在淪陷區裡面為民族苦撐而忍受這一種災難。天下只有偽政府、偽幣制,哪有偽人民,偽學生的!」
方東美返回南京,寓於寧海路第宅。其時,新進諸人如許永璋、陳孝候、卞孝萱多以論著求教,每與論學忘倦。直至1948年方東美赴台,接長台大哲學系及研究所,方東美才離開了於他有近30年情緣的南京大學。
⑹ 桐城有哪些文化習俗和文化娛樂活動
桐城歷史悠久,明清時中進士舉人千餘人。所謂「五里三進士,隔河內兩狀元」、「父子雙容宰相,兄弟四翰林」、「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等均為地域桐城文化興盛的真實寫照。豐厚的文化積淀孕育了桐城淳厚凝重的民風風俗。
桐城的鄉風民俗豐富多彩,精神上的,物質上的,且多積極向上、合拍於時代主旋律。春節,即農歷正月初一,在桐城早餐多食掛面、五香炆蛋和豐糕,互道「恭喜發財」等吉語。雙港、青草等地初二天始走親訪友,行拜年禮;大關、孔城、縣城一帶則遵從「初一不出門,初二拜新靈,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成俗。三月三,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俗稱鬼節。縣人多在此日吃香蒿和米粉製作的蒿子粑,驅邪粑魂。三月三亦是薺菜花生日,鄉村婦女多於此日採花插於鬢邊,俗謂可免一年頭痛頭暈之疾。冬至,在農歷十一月間,為民間傳統祭祖掃墓之日。凡祖墳培土、修整、安碑等均擇此日進行。縣城及附近群眾有在此日食南瓜粑的習俗。十番鑼鼓,亦稱「十番鼓」、「十番」、「十歡」,桐里又俗稱「十番傢伙」演奏時,演奏人員的服飾講究整齊統一,腰間系綵帶。夜間行進表演時,還裝有各式花燈,如荷花燈、桃花燈等。
⑺ 桐城的歷史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郊區。全市國土面積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桐城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桐城市系對外開放城市,全國商品糧基地,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市)和全國鄉鎮企業百強(縣)市,市區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設有國家星火密集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桐城日益成為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熱土。
桐城,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發祥地,著名黃梅戲表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的故鄉。歷代英傑名士群星璀璨,素稱文化之鄉。
桐城境內,綿延百餘里的龍眠山,峰巒疊翠,風光旖旎。歷史勝跡,瑰麗多姿。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鐵路,206國道和滬蓉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桐城,系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春秋為桐子國,唐至德初建縣制。古縣文化名於宋,崛起於明,鼎盛於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遠古祖先曾在這里留下各種歷史見證的,歷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豐富的遺存。古建築更加燦燦明珠,烘初這座古城的風采。在眾多的古建築中,桐城文廟超群絕倫,光彩奪目。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群,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據《安慶府志》、《桐城縣志》,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於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初移建於今址。後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文廟建築群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主要建築有門樓、宮牆、泮池、泮橋(又名狀元橋)、大成門、崇聖祠、土神祠、東西長廡等。佔地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主次建築,錯落有致,渾然一體,好似一組凝固的優美樂章。門樓正鎏金「文廟」二字,系趙朴初先生題書。
主體建築大成殿,面對月台,前眺大成門和門樓,兩側接東西長廡,檐廊回繞,院落開闊,中鋪石板,為晉謁通道。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建築風格具明清特色,兼有遼金遺風,是古建築研究的珍貴立體資料。
通觀文廟建築群,不僅石坊沖天,飛檐凌空,氣勢宏偉,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精巧細致的磚刻、木雕、漢白玉雕,僅文廟門樓就有鏤空木雕、浮雕60多處,「孔子生平故事」、「漁樵耕讀」、「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等圖案,逼真傳神,生動有趣。
文廟內設有桐城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從新石器到宋瓷,從李公麟的畫到方以智的書,從雍正御賜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的虎銅印到乾隆御題碧玉銘文板指,總計1245件,其中一級文物24件,二級文物125件,還有多件難得的稀世珍寶。
⑻ 誰知道安徽桐城的歷史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經濟協作區腹地,全市總人口75萬,市區常住人口12萬。國土面積14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人 文 歷 史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餘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網路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餘年,擁有作家1200餘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餘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雲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行 政 區 劃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桐城市現轄12個鎮、2個街道。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 成為中國城市家族中一個年輕的成員。
其他
桐城最早得名於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祿山叛唐改當時的同安縣為桐城縣。
桐城最高山峰為華崖山,海拔1065米。
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境內長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與樅陽共有的菜子湖,東西長22公里,南北平均寬約8公里。
桐城最大水庫是牯牛背水庫,建於1965年4月,總庫容8180萬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戶口記載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當時居民10427戶,58562人。
桐城最早記載的地震發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
桐城最早的水電站是1958年3月建成發電的麻山嘴兒沖水電站。
桐城最早的小學是光緒三十年春〈1904〉在縣城建成的崇實學堂。
桐城最早創辦的報紙是民國元年的〈投子曉鍾報〉
桐城最早進入中國文學史冊的是唐著名詩人曹松,著有〈曹夢征詩集〉
清乾隆年間桐城人方觀承繪制的〈御題棉花圖〉是我國最早的棉作學圖譜。
桐城派稱雄清代文壇200多年。擁有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群體。「天下文章,歸於桐城」。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桐城派,從中學到大學,都要講述桐城派。
北宋桐城畫家李公麟被譽為宋畫第一。
1958年9月,桐城氣候站開始進行氣象預報,這是境內最早的天氣預報。
桐城最久遠的古遺址是魯王墩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5人,安徽省院士一共只有十幾人)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學生(16%)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碩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導
桐城的院士/博導/教授/大學生/出國留學的佔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國近2000個縣級區域是最高的之一,不但過去,即使是今天,也無愧於"文都"的稱號
桐城擁有全國最年輕的博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歲時當博島,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桐城唐灣人,14歲畢業於桐城中學,保送科大,他和導師在量子領域的一個成果被國際稱為段-郭界限,其導師郭光燦為中科院士(段路明的介紹中只說他是Anhui,China,不會忘記了他應該是Tongcheng,China吧。)
桐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橋——石湖橋
桐城為全國第三大包裝印刷基地
桐城——同麗江、鳳凰等一起被稱為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個小城
桐城——全國鄉鎮企業百強市
桐城八景——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鍾 孔城暮雪 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桐城小花——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創制於明代,產於桐城市,主產區位於龍眠山。
六尺巷——「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文廟——桐城文化的象徵
關於桐城的名人
方以智
姚范 (清代著名文學家)
戴名世(桐城派)
劉大櫆(桐城派)
方苞 (桐城派)
姚鼐 (桐城派)
曾國藩(非桐城人,但自稱師從上面兩位,並公開亮出「桐城派」的招牌)
陳獨秀
胡適
張英 (父子宰相-父)
張廷玉(父子宰相-子)
左光斗
姚瑩
吳樾 (「投向清廷第一彈」)
朱光潛(美學大師)
吳汝綸(著名教育家,創辦桐城學堂-進桐城中學前身)
方維儀
李公麟(宋畫第一)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女俠)
黃鎮 (外交家)
艾雯 (著名作家)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台北。)
張菲 (綜藝大哥大)
胡一虎(鳳凰衛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
⑼ 桐城的文化
桐城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桐城有各種不可移動文物500多處,其中重點地面文物130多處。桐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很豐富。
以「六尺巷」為代表的眾多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數千首民間歌謠,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撥子》、《十番鑼鼓》等民間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諺語,以及彩繪、編織、雕刻、刺綉、紙扎等民間工藝等。
詩歌方面,僅明清時期桐城能詩者便達千餘人,其中女詩人近百家。再如書畫,僅安徽省博物館編輯的《安徽書畫家》一書,便收錄桐城歷代書畫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緒等更是才華橫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學以及書畫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9)桐城悠久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桐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
水文:桐城境內河道交織,形成大沙河、掛車河、龍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匯入菜子湖,經樅陽閘注入長江。地表徑流量年均9.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約1.3億立方米。
氣候:桐城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由於地形差異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物候反映明顯。
⑽ 安徽桐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1、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2、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龍眠即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
因安慶桐城城北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3、何如寵(1569年~1641年),字康侯,號芝岳,南直隸桐城(今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何家青山)人,先世自徽州府婺源縣何田坑(今屬江西)徙。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如寵博學多才,被選入翰林院,授庶吉士。
聞父病,歸家探視;父歿,守孝3年。回京後,授編修。母老,告假回家奉養。他和兄如申相約,兄弟二人不同時外出,如外出必留一人在母親身旁。
萬曆三十九年,如申督征軍餉,事完回家,如寵才再赴京城,升中允,遷右庶子。時某中書得皇帝寵幸,大權在握,如寵和左庶子趙師聖皆當遷官,不少人都勸他倆去拜望中書,而遭拒絕。
4、方以智(1611年-1671年),字密之,漢人,江南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文人方學漸之曾孫,明末四公子(復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
方以智一生正當明清交替之際,時局動盪,政權更迭。使得他個人的際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個時期。
早期從青年時代到三十三歲,由於仰仗祖上的余蔭,尚能過著「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閑雅甚都」的富貴文人的生活。中期自明朝滅亡後,從北京逃返南京,又經浙江、福建輾轉到兩廣,從三十四歲到四十二歲,艱苦的十幾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5、左光斗(1575~1625),字遺直,一字拱之、共之,號浮丘,又號蒼嶼。先世為安徽安慶府桐城縣東鄉(今安徽省樅陽縣橫埠鎮)人,其父左出穎移居桐城縣城。漢族,著名水利專家,明末東林黨的重要成員,累官至左僉都御史,萬曆「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自小勤奮好學,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成進士,授中書舍人。萬曆四十七(1619年)年被舉任為浙江道監察御史。
是史可法的座師。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許多努力,在出任屯田監察御史在天津實施「三因十四議」的屯田方案,結果「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3]還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間范圍內的京東、畿輔的水利屯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