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南京版都市圈核心城市權,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也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B. 求一篇關於南京歷史文化的文章,大概2000字左右,萬分感謝啊~~~
南京歷史文化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色:
1、歷史文化悠久。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一脈相傳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濃厚的文化底蘊。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命謀士范蠡在秦淮河畔的古長干里構築越城,迄今已有2700多的建城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清涼山築金陵邑。此後,秦朝稱之為秣陵,東吳稱之為建業,東晉稱之為建康,唐朝稱之為白下、上元,元朝稱之為集慶,明朝稱之為南京,清朝稱之為江寧府治,太平天國稱之為天京,1927年設南京特別市,1930年改稱南京市。期間,六朝時期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還有南唐、明初、清末的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先後定都南京,共有54位帝王、元首在位,建都歷時447年。南京還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和終結,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更清晰地展現中國近代歷史滄桑。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南京文化光輝燦爛,從湯山古猿人類到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國文化乃至當代文化,古都與文化的交融,彰顯出南京文化的最大特色,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1982年,南京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2、文化遺存豐富。南京共有市以上文保單位275處,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14處43個點,省級文保單位110處117個點,市級文保單位129處。2003年明孝陵「申遺」成功,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南京擁有70多座各級各類博物館、檔案館、陳列館和紀念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文物和史料標本。南京歷史文化資源數量之多、門類之全、跨越時間之長及保護手段之有力,位居同類城市之前列。近年來,南京有幾十項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三處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一處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榮譽獎。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國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等南京特色文化具有人無我有、異彩紛呈的鮮明個性,成為南京歷史文化的品牌。
3、文化傳統優良。南京經過數千年的風雨,通過各種文化的不斷碰撞、融合,不僅留下了豐富的有形文化遺產,而且孕育了無形的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優良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氣質與傳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養成了尊師重教的傳統。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在教育的設置和經費的投入上優於其他地方。因此,南京在歷史上曾擁有中國曾經出現過的各類學校,上至太學、府學,下到縣學、義學。晚清之後廢科舉而興學堂,南京則涌現出各種現代的大學、專業學校和中小學堂。自從南京開辦學府之後,尊師重教一直蔚然成風。二是造就了海納百川的胸懷。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京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文化交匯的地方。另外,由於戰爭、政治等因素造成的大規模的人口變動,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口在南京混合,促成了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南京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風度。三是形成了凝重而不古板的氣質。南京歷代王朝,由於政權頻繁更迭,使得南京在文化上產生不了西安漢唐時期及北京明清時期所出現的盛世文化,但也正是這種偏安王朝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南京與其他古都的不同之處,宮廷文化和市井文化在這里相互補充,形成了凝重而又不古板的文化形態。
4、名人名作輩出。南京自六朝以來文化名人輩出,文化成果豐碩,文化中心地位延及至今,為世人公認。早在東晉時期,當時的建康就延續了被打破的西晉文明。建康的石刻藝術代表了中國石刻的最高水平。南朝的政治寬松、經濟富裕和文化的活躍,使北朝的有識之士紛紛移居建康,南北兩朝形形色色的文人才子,在建康施展才華,使文化精品迭出。唐宋和明清期間,先後稱為金陵、升州、江寧的南京成為小說、戲劇、書畫和詩詞的創作熱土。李白、劉禹錫、杜牧、韋庄等詩家名士留下了與金陵有關的許多不朽詩篇。結束帝制進入共和,南京積累了可觀的民國文化,中山陵就是其建築文化的傑作。在文化領域,有南朝古經史文學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有以南京為第二故鄉的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有總領文壇五十年的清代《隨園詩話》作者袁枚;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有以南京作為戰斗一生之起點的現代文豪魯迅;還有言情小說家張恨水。在戲劇領域,有踏遍金陵為一劇的清初大劇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有當過梅蘭芳崑曲導師的近代詞曲大師吳梅;還有國歌歌詞作者、劇作家田漢。在書畫領域,有著名的六朝畫家顧愷之;有清代版畫巨著《十竹齋書畫譜》的作者胡正言;有「金陵八大家」之首的龔賢;有清代小說家兼園藝家李漁;有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有著名山水畫家傅抱石;有詩詞書法繪畫皆精並以草聖聞名的著名書法家林散之;還有詩人書家並一身的著名學者高二適。在教育、科技、醫葯等各學科人才濟濟,貢獻卓著。
C.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D. 南京的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國父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科教文衛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現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近600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各大門類,科研設施先進,科研開發實力雄厚。擁有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依託、代表國家一流學術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百餘個,其中國家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擁有體系完善、功能齊全的科技服務網路,其中科技推廣、科技信息、科技服務機構百餘家。各類科技協會、學會400餘個,其中省、市級學會200個。南京擁有科技人員近40萬人,在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87人。
E. 以南京為例談談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中華傳統文化兼收並蓄,自古以來雖儒家為正統,但也沒有一統天下,應回該說是百家爭鳴。答尤其現在,我們更不能以某家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如果你能廣泛接觸就不會走入誤區。比如儒家有性善說,墨家有性惡說。比如周易講天人合一,可我們還有人定勝天的說法。比如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我們還有說「敢為天下先」。所以傳統文化本身是可以克服那些負面影響的。當然,我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正面回答,我們可以拿儒家的一些觀點來做正反兩方面的舉例。比如「中庸」思想,正面說過猶不及,左傾右傾都不好,反面說,有時候中庸就是老好人的意思。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尊師重教」,正面可以培養我們的謙虛好學,負面容易讓我們盲目服從權威。
F. 南京歷史文化,人文
南京,簡稱寧,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平原,國家生產力布局中最大的經濟核心區——長江三角洲,寧鎮丘陵山區。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長江越境而過。南京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資源充足。
南京總面積6598平方公里。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40多種。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儲量和品位居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江寧的湯山溫泉、江浦的湯泉、浦口的珍珠泉等礦泉尤為聞名。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壯麗秀美,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可見南京美景勝境之一斑。
今天的南京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座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全國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中國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的大商埠。
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與北京、安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同稱為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南京之名始於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業、建鄴、建康、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等名。明成祖時國都北遷,應天府改稱南京。太平天國稱之為天京、清朝稱為江寧,辛亥革命以後再改稱南京至今。1949年4月24日晨解放軍先遣部隊直奔「總統府」,把紅旗插在了門樓上,建立了人民政權。
G. 南京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南京沒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列表:1、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2、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3、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4、長城 1987.12 文化遺產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 2004.7 文化遺產
7、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1、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12、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1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14、布達拉宮 1994.12 文化遺產
16、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17、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
18、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19、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20、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21、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23、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24、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2000.11 文化遺產、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遼寧)2004.7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28、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29、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自然遺產
30、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遺產 31、澳門歷史城區 2005 文化遺產
3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7.12 自然遺產
33、中國安陽殷墟 2006.7.13 文化遺產
34、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遺產
3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遺產
36.福建土樓 2008.7.7 文化遺產37.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遺產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觀
H. 急求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2020)中確定的歷史建築列表
網路抄文庫里就有襲,由於保護的名目太多,我把鏈接給你
http://wenku..com/link?url=q44pfFSwMdEZESu0gvU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