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對後世影響如何
一、主要內容:仁、義、禮、智、聖(信)、恕、忠、孝、悌等。
部分內容介紹:
1、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二、影響:
儒家思想核心是「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對於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理論支援以夯實、築高輿論陣地,對於社會樹立核心價值觀以尋求長治久安良策,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國際化,對於我們建設保和太和、萬國咸寧的和諧世界都有重大意義。
(1)孔子思想內容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孔子思想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體現:
1、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2、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
2. 孔子與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國學大師潘守宇這樣論述: 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內,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容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3. 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對當時社會有何進步意義
孔子不僅以其倫理道德思想著稱於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獨到之處.以往,有些學者認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筆者以為,孔子並不保守,其呼籲「克己復禮」、稱贊周禮「文哉」、盼與周公夢中相見等,只是他推動社會前進的一種特殊方式. 在孔子時代,國民政治觀念在諸子中普遍存在.所謂國民政治,簡單地說就是打破貴族政治壟斷.當時,春秋諸侯國的內政由許多大家族壟斷.而國民政治思想反對壟斷,主張刑無等級,法無貴賤,黜陟開放.孔子順應了這種趨勢,主張用人應該更器重「先進於禮樂」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絕大多數都是窮困潦倒的下層人子弟.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於別人.他培養和鼓勵下層弟子發奮好學,苦心修養,樂以忘憂,而不像法墨兩家那樣指責人主不慧、環境不公,把升遷的希望多寄託在他人身上.在孔子的鼓勵下,子路敢稱治「千乘之國」;冉求稱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公西赤雖自謙,不敢稱為一國之宰,但也給自己安了個為祭祖禮儀做贊禮的重要角色.子貢憑「貨殖」本事遊走列國,聲望不下諸侯.孔子以這種國民政治意識傳及後世,無數平民書生自我砥礪,不懼權貴、敢斗惡勢力,以天下為己任.所以說,孔子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等級開放,更要求知識分子們主動承擔起改造世界的責任. 孔子的國民政治思想以保護人為基點,首先關注人的生命與生存.「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對統治者的橫征暴斂.季康子患盜,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在對待民眾的態度上,法家以待狗馬禽獸之心態引導民眾的物質慾望為君所用,孔子則敬民如神,「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強調「教之」.更需注意的是,在關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礎上,孔子進一步強調人的尊嚴,關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主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由上可見,僅僅打破等級封閉,還不能作為政治上進步與落後的最後標准,還要看怎樣打破,是在人的價值的肯定與提高中打破,還是以退化與落後為代價打破.孔子的思想屬於前者,所以孔子的國民政治思想層次更高一疇. 誠然,從形態上看孔子的表現似乎有點保守,對等級的開放表現不夠激進.但他側重於人的精神的開放、人格的開放,把精神、人格與身份、財富分開,只以個人的修養論高下,其內涵、角度、層次及其對社會的推動作用,應當說大大超越他人.對周禮等級制,孔子也有實質性的削弱.周禮雖為道德而設,但道德寓於特權之中,貴族們以彼此尊重特權為守道德.孔子凸現周禮中的道德層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他強調等級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無人格上的貴賤,並且主張君主在道德關系中履行義務更應該主動,「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雖然沒有提出廢除特權,但其強調的人格平等精神,為從根本上消除特權打開方便之門.孟子後來能說「途之人可以為堯舜」,並以一介儒生,不顧人主之尊,敢對諸侯王「色勃然」、辭鋒激烈,無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對舊等級不僅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設主張.他主張在傳統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設精神境界等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級,但這等級卻與血緣、官品無關.「君子」者不必是貴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貧寒無勢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養水平為准.孔子精神等級的設立,沖擊了舊的等級框架,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論根據.如此看來,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4. 孔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的意義
孔子是儒學的鼻祖,生活與春秋末期。他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仁說和禮說聞名全國。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極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意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思想大致分為以下三種:
(一)以人為支柱的修己之學。
1.孔子對執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這就是說,執政者必須從端正自身開始,通過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眾。這樣,才能造就一個良好的秩序社會。
2.孔子還對以執政者為主體的社會各階層提出了「克己」的要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句話可以說是孔子思想的綱要。在他看來,「克己」的三種方式分別是約束、自戒與不爭。
3.另外,孝悌和愛人也是修己的基本內容。孝悌是仁民愛物的根本。如何做到孝呢?一是合禮。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生前死後都能以禮待之,便是孝。二是真情實感。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即就是說,贍養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與對待犬馬就沒有分別了。同樣,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與人關系時要愛人。愛人是仁的基本精神,是修己之學的根本。這里的「人」是一泛稱,是一類概念,是超越了界限、種族的界限。
4.以「仁」的精神,貫徹於政治生活的過程中,就是要做到尊無美,屏四惡。
(二)以「禮」為支柱的治人之學。
1.孔子對周禮抱著尊敬的心態,而在實際上又有所損益。在繼承中創新,目的是為了救世。如「周禮」規定的憲法制、世襲制在孔子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的「舉賢才」打破了親親尊尊,主張「學而優則仕」,向社會打開了取士的大門。孔子通過對周禮的損益創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並與「禮」配合,在修己的同時治人,在人的倫理道德完善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良好秩序。
2.孔子繼承西周德治思想,總結春秋德禮思潮,提出了「德化」、「德治」的治國思想。孔子認為「治國之禮」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實質,他說「禮雲行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禮的精神主要體現為「仁」、「恭」、「敬」、「讓」、「情」等方面。
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是禮的最根本的精神內容。
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恭是對人的莊重和順。
敬:「入公門,鞠躬如也。」敬是對人嚴肅認真,以禮相待。
情:「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母乎?」
(三)以「中庸」為基本原理的「中和論」。
1.孔子對「中庸」原理的實際應用,是在極端中尋求平衡。一求雙方在更高層次上的平衡:「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如何解決貧富矛盾?孔子提出「義」字, 用「義」作為標准,對雙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尋求雙方更高層次的統一。其次,避免「過」與「不及」這兩種極端表現,必須通過「執中」來維持事物的平衡。第三,不可則止。處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動突破質的規定性。為此,孔子提出不可則止。第四。無可無不可。《論語
5. 論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學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東南).他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因家族衰敗而逃到魯國.孔子自述其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孔門弟子輯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這部書中,它也是我們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張實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使民以時","博施濟眾"(《論語·公冶長》)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雍也》)的社會理想.
孔子的哲學思想中,既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另一方面又少談鬼神,《論語》中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又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論語·先進》)這種雙重的哲學思想,與他所處的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社會形態有關.孔子的哲學思想中還灌注著折中調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關於教育的作用和對象
孔子認為教育對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還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論語》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論語·子路》)《論語》又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而"信"必由教育而來.
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繫上論證了教育的作用.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但他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勵人們奮發學習,不要做困而不學的下民,但畢竟又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斷地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從而又使他的思想陷於自相矛盾之中.
孔子還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並付諸實踐.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魯國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也有捉襟見肘的原憲和簞食瓢飲的顏回,還有窮困到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等.但我們還不能認為他的"有教無類"就是在主張"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
2,關於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二要有"使親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
孔子所主張的教育內容主要有四項:歷史文獻,行為規范,待人忠誠與信實.即《論語·述而》中說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的具體教育內容就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內容因受歷史條件的局限也有嚴重的不足,一是忽視自然知識的傳授,二是鄙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如《論語·子路》中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3,關於教學的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如《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孔子還允許或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專長.在他的學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但孔子在培養學生個性方面,還是傾向於培養"恭敬","溫和"的個性.《論語·先進》載:"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啟發誘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按朱熹的註解:"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開其意","達其辭".他還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也就是說,教師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學應"當其可".
3)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他還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但同時又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極力反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論語·陽貨》)的人.
4)學以致用.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也就是說,盡管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強調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4,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樂道.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一個人應當確立什麼樣的志向呢 孔子認為應該"志於道",應該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他極力稱贊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是"樂道"的表率.孔子特別強調立志樂道要有恆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經受困難的考驗,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論語·陽貨》).
2)自省自克.孔子認為道德教育貴在培養道德自覺,應從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一個人能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的規范,就是"仁"了,也就是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標准.
3)身體力行.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反對"言過其行",認為"君子恥其言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他反對言行脫節,主張"慎言".甚至主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意思是先腳踏實地去做事,做了以後再說也不遲.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4)改過遷善.孔子把道德修養的過程,看做是改過遷善的過程.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但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正如子夏所說的:"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有"過"不要緊,關鍵要能改"過","過則無憚改"(《論語·學而》).他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關於教師的論述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走到哪裡,學到哪裡,而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還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奮學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真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孟子·公孫丑上》載:"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稱"誨人不倦"的典範.
2)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這說明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當然,這不是說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沒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而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論語·陽貨》所載:"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是無聲勝有聲.
3)要相信學生會超過教師,鼓勵學生"當仁不讓於師"."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的貢獻,即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是眾多道德規范的綜合,恭,寬,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 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也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把事做成.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麼才算博愛大眾呢 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年注重教育.這些是博愛大眾的標准.尊老,誠信是調解人與人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的就有七十餘人,這些人沿著孔子確立的思想方向,對儒家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其中以"仁"為核心作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作為作人的標准.
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
1."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人民性
2."德教為先"的教育思想
6. 孔子的思想和孔子思想指導的意義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回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7. 論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可以在詳細的說一下嗎 因為要求字數達到500...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學思想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東南).他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因家族衰敗而逃到魯國.孔子自述其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孔門弟子輯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這部書中,它也是我們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張實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使民以時","博施濟眾"(《論語·公冶長》)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雍也》)的社會理想.孔子的哲學思想中,既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另一方面又少談鬼神,《論語》中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又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論語·先進》)這種雙重的哲學思想,與他所處的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社會形態有關.孔子的哲學思想中還灌注著折中調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關於教育的作用和對象孔子認為教育對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還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論語》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論語·子路》)《論語》又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而"信"必由教育而來.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繫上論證了教育的作用.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但他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勵人們奮發學習,不要做困而不學的下民,但畢竟又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斷地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從而又使他的思想陷於自相矛盾之中.孔子還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並付諸實踐.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魯國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也有捉襟見肘的原憲和簞食瓢飲的顏回,還有窮困到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等.但我們還不能認為他的"有教無類"就是在主張"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2,關於教育的目的和內容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二要有"使親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孔子所主張的教育內容主要有四項:歷史文獻,行為規范,待人忠誠與信實.即《論語·述而》中說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的具體教育內容就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內容因受歷史條件的局限也有嚴重的不足,一是忽視自然知識的傳授,二是鄙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如《論語·子路》中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3,關於教學的思想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如《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孔子還允許或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專長.在他的學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但孔子在培養學生個性方面,還是傾向於培養"恭敬","溫和"的個性.《論語·先進》載:"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2)啟發誘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按朱熹的註解:"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開其意","達其辭".他還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也就是說,教師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學應"當其可".3)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他還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但同時又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極力反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論語·陽貨》)的人.4)學以致用.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也就是說,盡管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強調學用結合,學以致用.4,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1)立志樂道.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一個人應當確立什麼樣的志向呢 孔子認為應該"志於道",應該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他極力稱贊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是"樂道"的表率.孔子特別強調立志樂道要有恆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經受困難的考驗,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論語·陽貨》).2)自省自克.孔子認為道德教育貴在培養道德自覺,應從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一個人能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的規范,就是"仁"了,也就是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標准.3)身體力行.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反對"言過其行",認為"君子恥其言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他反對言行脫節,主張"慎言".甚至主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意思是先腳踏實地去做事,做了以後再說也不遲.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4)改過遷善.孔子把道德修養的過程,看做是改過遷善的過程.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但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正如子夏所說的:"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有"過"不要緊,關鍵要能改"過","過則無憚改"(《論語·學而》).他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過而不改,是謂過矣."5,關於教師的論述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走到哪裡,學到哪裡,而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還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奮學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真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孟子·公孫丑上》載:"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稱"誨人不倦"的典範.2)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這說明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當然,這不是說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沒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而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論語·陽貨》所載:"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是無聲勝有聲.3)要相信學生會超過教師,鼓勵學生"當仁不讓於師"."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的貢獻,即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是眾多道德規范的綜合,恭,寬,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 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也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把事做成.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麼才算博愛大眾呢 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年注重教育.這些是博愛大眾的標准.尊老,誠信是調解人與人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的就有七十餘人,這些人沿著孔子確立的思想方向,對儒家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其中以"仁"為核心作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作為作人的標准.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1."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人民性2."德教為先"的教育思想
8. 孔子現實意義
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最為重要的內容。孔子"仁愛"思想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一種同情心,在孔子那裡被發揮成了一種學說、一種哲學觀。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的家國同構,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時代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天下。與這種家天下的譜系結構相平行的精神紐線是孔子的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仁學思想。這個仁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從這個核心出發,是孔子的"仁者愛人",進而是"入則孝,出則悌",是孔子仁學思想的又一要義、又一個紐結,最後,他提出"泛愛眾",完成了仁學思想的基本建構。
在孔子看來,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門敬(悌)兄長,才能把"仁"這種主觀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才能"泛愛眾"。並且,"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學思想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國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礎的。最後,孔子為他的仁學思想這根精神紐線畫上了一個中止符,他說:"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了"天下歸仁",他又提出一種辦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把它作為"忠恕"之道來行仁。從"仁"出發到"歸仁",顯然是孔子認為的一種完滿的精神境界。
按照孔子"仁者愛人"的說法,仁的基本含義應該落實到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上面,具體地說,應該承認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確的人化意識和行為。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倫義務,希望人人盡倫盡職。這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就應該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以"愛人"解釋仁,作為仁德的根本標志,他不僅希望以"仁愛"精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以"仁愛"原則來治國安邦。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愛之心,上下、長幼、尊卑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孔子思想自然是基於對那時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他的仁愛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會如何安定,是怎樣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層面上,孔子的仁愛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從而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理論體系,以仁來統攝諸德,強調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誠信、寬厚、敏捷等德行作為實現仁德的標志。
孔子以後的幾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對仁學有重要發展。尤其是孟子將孔子的仁愛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影響後世極大。孟子把"惻隱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憐憫、同情之心,進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依據,因而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備了仁德,才能以仁愛之心處世待人。
在將仁愛思想建立成為人性論的依據之後,孟子又將仁愛精神推而及於政治,從而產生了他的仁政學說。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這便是孟子的仁政論。在他看來,仁與不仁應當作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這是歷史經驗已經反復證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國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統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擁護,不施仁政是絕對做不到的。
秦漢以後,孔、孟的仁學思想不僅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還在後世的實踐和闡發下繼續得到了發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訓,給了漢初統治者們帶來太多的思考。當戰爭的煙塵散盡後,漢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認真總結秦朝滅亡的教訓,陸賈因此撰成《新語》,認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導致強秦速滅的重要原因。賈誼在《過秦論》中的話更是切中了要害,這便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對漢初的政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面對極度凋弊、百業俱廢的嚴峻現實,漢初的統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他們看到了儒學"難與進取,可與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的特徵,於是,當經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之後,他們還是選擇了儒家思想,以鞏固封建統治秩序,維護社會倫理綱常。
漢統治者取用儒學卻不是專用儒學,他們也離不開其他各家的一些主張,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漢武帝的歡迎。漢朝學術是一種綜合學術,那時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雜糅,仁義與法刑並列。這表現在漢朝的施政方針上,則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刑德並用"。西漢的"中興之主"宣帝就表白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武帝便是"內多欲而外施仁義",雖然他們內里多欲,但為了江山的長治久安,仍然要壓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義。
9. 1、 孔子文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孔子的文學思想包抄括五個方面:其「關、善」說從功利主義的角度開啟了中國古代以政治功利為目的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傳統,但它只片面地強調文學的外部作用,而忽略了文學內部規律的研究;其「文、質」說並非論述文學問題,從漢儒開始正式地將此概念引入文學批評,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重要標准;在其「無邪」至「中」說的基礎上派生出了「溫柔敦厚」和「含蓄蘊藉」的審美追求;孔子的「興、觀、群、怨」詩教原則對文學理論的影響不僅在於這幾個概念本身,而在於提示了「興觀群怨」這一行為物態化後的意義;孔子的詩論思想是漢儒詩教思想的發端,更是漢儒詩教的思想基礎和理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