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歐洲的歷史文化

歐洲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4 21:24:55

A. 歐洲的文化

文化這種東西很難比較哪個更優秀,只能說各有特色吧,如果一定要比較的話,個人認為古代是南歐,近現代是西歐

1南歐的文化歷史悠久,自希臘羅馬以來,已有數千年,歐洲人有「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的說法,事實上,所謂的古典文化,也是以希臘羅馬為基礎的,格言里的「條條大路通羅馬」「進羅馬城,穿羅馬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等說法,都足以證明古典文化在歐洲歷史上的地位。希臘的哲學科學,羅馬的政治法律,都是西歐文化的濫觴。特別是希臘的哲學,奠定了哲學的根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當然中世紀的義大利教會文化,如托馬斯阿奎那等人的經院哲學以及近代文藝復興,馬基雅維利的政治哲學都是光輝燦爛。還有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是近代大學之母。當然,除了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及近代繪畫藝術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

2西歐的興起還是中古的事,羅馬時期,無論高盧還是不列顛或是低地國家,都是附屬於羅馬的。自法蘭克王國建立,西歐正式出現於歷史的舞台上,因此,西歐的文化始於中世紀。法國在中世紀的神學和哥特式建築上很有造詣,巴黎大學和阿爾貝拉開了經院哲學之先聲,當然英國人在科學上的貢獻始於中世紀,如羅傑爾培根,愛爾蘭在中古早期也很有聲望,奧古斯丁就是從那裡去英國傳教的,聖帕特里克使凱爾特人皈依了天主教,托馬斯司各特就不用說了,哲學大師。但西歐主要還是在近代深深影響了世界。如法國的啟蒙運動,除了太多哲人,但是這股思潮還得回到17世紀的英國,是從洛克開始的,19世紀自由主義思潮也在西歐盛行,之後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就大肆流行,近代的科學成就也大多出自於西歐,牛頓,惠更斯,培根,拉普拉斯,麥克斯韋,傅立葉,太多名人

3中歐的文化差不多也始於中世紀,法蘭克帝國分裂後,東法蘭克王國發展成了神聖羅馬帝國。中歐的宗教文化也很有影響,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四大教堂之一,但是中歐的文化在近代的地位很重要,主要是德國的哲學,想康德,黑格爾,費希特,謝林,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等,當然日耳曼民族的藝術天分也是不能忽視的,想約翰斯特勞斯,巴赫,貝多芬,海涅等等,在音樂這塊是有很高成就的,在教育這塊,柏林大學首次將科技作為重要課程引入大學,實行了教育改革,被譽為現代大學之父

4北歐的文化在古代主要體現為維京人的文化,在對日耳曼史詩的保留上有較大貢獻,如尼伯龍跟之歌,埃達經等等近現代以來以福利社會著稱,由於脫離歐洲的政治經濟經濟中心,建樹相對較少

5東歐的文化主要體現在斯拉夫人的發展上,最早對古代斯拉夫人記載的文獻是《往事紀年》,《伊戈爾大公遠征記》也是很有名的史料,斯拉夫人受拜占庭文化影響很深,東正教,西里爾字母,以及羅斯國的政治制度來源於拜占庭因而也可以說是間接受希臘影響,東正教的教堂有典型風格。近代擺脫蒙古人統治後,向外擴張,在文化上也吸收了大量西歐文化,典型的是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的開明專制,俄國最大的貢獻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學說變為現實,在社會主義理論創新上頗多建樹

B. 簡要概括歐洲歷史

歐洲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帝國主義的大本營。中世紀末期,由於商品
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萌芽最早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出現;十五世紀末開
始的「地理大發現」,由於對殖民地的侵略、掠奪和市場的擴大,加快了歐
洲資本原始積累過程;至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大
革命的勝利,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在西歐確立。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歐洲許多國家又最先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帝國
主義階段,成了帝國主義大本營。這時世界,主要是歐洲一些帝國主義國家
爭奪和瓜分殖民地的斗爭愈演愈烈,導致了世界大戰,歐洲是兩次世界大戰
的發源地和主要戰場。
歐洲也是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搖籃,它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
林的故鄉和戰斗的地區。在革命導師的領導下,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工人運動、
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迅猛發展。1871 年在這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
政權——巴黎公社;1917 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社會
主義共和國聯盟。歐洲對世界革命運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歐洲是近代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發展最早、當前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歐洲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一個洲,經濟發展很快,長期以來
在世界經濟中居統治地位。大約從「地理大發現」後至二十世紀初的幾百年
中,歐洲一直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其它地區長期以來則是歐洲糧食、工業原
料的供應地,工業製成品的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
歐洲自十六世紀開始,曾大量向海外移民。移民中既有一般勞動人民,
又有握有先進技術的人員和大量資金的上層人物。他們移居世界各地,對世
界,特別是美洲、大洋洲一些以歐洲移民為主建立起來的國家的政治、經濟、
科技、文化等影響很大。當然,歐洲的一些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
哲學家等,對世界文化、科學技術等的發展,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進入二十世紀後,歐洲在世界的地位開始發生變化。兩次世界大戰的破
壞,自身實力大為削弱;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後來居上;社會主義國家
的日益強大和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迅速興起,歐洲已不再是世界唯一的
中心了。但現在仍是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地區,它的經濟非常發達,工業
生產水平、農業機械化程度、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水準,都是很高的。國民
生產總值居各洲之首;工農業產值約佔世界的二分之一(含蘇聯全部);許
多工農業產品產量和質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擁有世界上著名的大
工業帶,西起英格蘭中部,向東經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聯邦
德國與民主德國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部,東達蘇聯歐洲部分的中、
南部;歐洲特別是西歐的農業也非常發達,北海沿岸有世界著名的高度集約
化的農業區;歐洲的交通運輸業、對外貿易以及商業、銀行、保險業務、旅
游業等,都在世界上長期保持優勢地位。歐洲許多國家原有的殖民地雖然糾
紛獨立,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它們與原宗主國至今仍保持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因此,現在解決重大的國際問題,歐洲還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__^*) 嘻嘻……

C. 歐洲歷史和文化

槽點實在太多,根本不適合修改,必須拿去重寫。。。你看的什麼野雞歷史書?且不說內成段地跳過重要的歷史,前因容後果前後順序一塌糊塗,什麼古希臘被古羅馬取代啊,東西羅馬分裂西羅馬以羅馬教廷為首啊,把東羅馬帝國叫做前拜占庭帝國啊,蒙古人帶來黑死病。。。

D. 歐洲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

歐洲,是以阿爾卑斯山為中央,東西南北被幾個半島和內海環繞,一條條河流呈內放射狀向四面容八方流去。

她的兩條母親河,一條是萊茵河,流向北海。一條是多瑙河,向東注入黑海。

她的地理環境支離破碎。

俄羅斯歐洲部分也是這樣,伏爾加河流向裏海,頓河流入亞速海,第聶伯河流入黑海。。。。。。。

歐洲的獨特地理環境,造就出眾多完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景觀。

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歐洲。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民族的意識仍然沒有減弱。前蘇聯的解體,又產生了許多新的國家。

歐洲有眾多的國家。因此產生了輝煌的思想文化以及經濟成果。遙遙領先於其他大陸。

因為在歐洲的眾多國家中,總有一些是開明的。

就是在最黑暗的時候,也會留下光明的火種。

最終的結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產生了一個富強民主而自由的歐洲。

E. 歐洲歷史!

史前: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現代人類——智人出現後從非洲移居至歐洲。最早的歐洲人骨骼發現於喬治亞達馬尼斯,距今180萬年。最早的生物學上的現代歐洲人出現於公元前3 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爾干已有定居點的痕跡。中歐在公元前6千年,北歐部分地區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達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庫庫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古希臘:古代希臘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海岸和義大利南部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愛琴海中的克里特島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臘半島的邁錫尼也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克里特和邁錫尼的古老文明被稱為愛琴文明。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愛琴文明是希臘歷史的開始。 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在希臘興起了眾多奴隸制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達最為著名。 公元前五世紀,希臘進入經濟、政治和文化全面繁盛時期,奴隸制度充分發展起來。
古羅馬:義大利是羅馬的發祥地。公元前510年,一個奴隸制共和政治的羅馬國家在義大利半島崛起。古代羅馬繼承古代希臘的文化傳統,盛行奴隸制,是歐洲奴隸制文明的輝煌時代。公元476年,分裂後的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入侵的沖擊下滅亡。
中古時代: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國家。有英格蘭、法國、德意志等國家。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
近代: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歐洲進入近代時期。 。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F. 歐洲歷史的簡介

早在公元前年-前2500年歐洲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築遺跡。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它也成為了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繼希臘後,古羅馬帝國建立,成為了一個統治半個歐洲的大帝國,義大利半島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區,與中國文明互相輝映。3世紀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北歐的日耳曼人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興起,直至476年滅了羅馬帝國,西歐進入中世紀,但帝國的東半部(東羅馬帝國)則持續發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滅。中世紀時期,許多王國相繼而立,實行封建采邑制,戰爭不斷。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國王,是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帝國極盛時期的韁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但到後期,它只剩下一個名號。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雛型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建立起來的。天主教教會握有極大力量,所有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字軍東征給歐洲,尤其中東歐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一時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源起於中國北方阿爾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擊敗的漢藏語系阿爾泰人匈奴、突厥則在此時期進入歐洲,代表東亞人稱雄於世界的歐亞貿易交接地區-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之要沖!
從15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荷蘭也在隨後的貿易中雄霸一時。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對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盛,也由於缺乏進一步發展,反而使英國先一步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得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戰勝了西班牙的海軍。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歐洲變為戰爭策源地,發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遭受了很大的創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中國、日本與美國之外,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其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在蘇聯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從1950年代開始,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及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締約國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政治經濟陣營:東歐的共產主義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直到1990年左右,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G. 歐洲文化歷史

歐洲文化簡史 European Culture

First, we talk about the Two Major Elements in European Culture. 歐洲文化雖然由很多元素構成,但都在漫長的歲月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有2個元素卻沒有,也就是the two element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enring,他們是:The Greco-Roman element, and the Judeo-Christian element

即 希臘-羅馬元素和猶太教-基督教元素。

下面來介紹一下希臘的文化

希臘 Greece,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說到奧運會,昨天的開幕式真的很棒!!)。

In the remote period of Greek history, probably around 1200 B.C.,a war was fought between Greece and Troy, a city on the Asiatic side of the Aegean, ending in the destruction of Troy.
在希臘漫長的歷史中,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希臘和特洛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特洛伊位於愛情海的小亞細亞北部,戰爭以特洛伊城的毀滅告終。後來這場戰爭在荷馬的史詩中有所提及。

Greek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 B.C.,marked by the successful repulse of the Persian invasion.
希臘文化在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以成功擊退波斯人的侵略為標志。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4th century B.C.,all Greece was brought under the rule of Alexander, King of Macedon. His armies went out to conquer large areas of Europe, Asia and Africa, spreading Greek culture wherever they found themselves.
在公元前4世紀的下半葉,亞歷山大,馬其頓王國的君王,統治了整個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出征了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將希臘文化帶到了所到之處。

In 146 B.C. the Romans conquered Greece
在公元6世紀,羅馬征服了希臘。

古希臘的有一個關鍵詞-Democracy, Democracy means'exercise of power by the whole people', but by "the whole people" the Greek means only the alt male citizens, and citizenship was a set of rights which a man inherited from his father. Woman, children, foreigners and slaves were excluded.
希臘的雅典實行民主主義,民主的意思為「權力的執行權屬於所有人民」,但是希臘人所謂的「所有人民」僅僅指成年男性公民,並且「公民」這一身份是男人從自己父親那裡繼承而來,婦女,兒童,外國人和奴隸不享有該權力。

古希臘的經濟建立在對奴隸的剝削上,古希臘人熱愛運動,Once every four years, they had a big festival on Olympus Mount which included contests of sports. This began the Olympic Games.

H. 歐洲歷史

1.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14世紀,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http://ke..com/view/519204.htm

2.歐洲工業革命
Europe,Instrial Revolution in

歐洲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又稱產業革命。它既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始於18世紀60~80年代,結束於19世紀末。
http://ke..com/view/966080.htm

3.一戰後,歐洲的發展標志是歐共體的成立

4.二戰後的歐洲劃分ZT
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337158

5.社會科學院前歐洲研究所所長陳樂民老師開列的歐洲文化史書目

1、Donald Kagan Skven Ogment Franlo.M.Turmen:The Western Heritage
這個書是很厚的兩本,西方的歷史學系裡拿它作為教材。不一定從頭看到尾,有什麼具體的問題,要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可以查一查。

2、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黑格爾寫的歷史哲學,非常難讀,我不要求把這個書整本從頭到尾讀,但是緒論要讀,很長一篇的introction,相當於一本專著那樣厚,主要講黑格爾對歷史的看法。這本書1956年有人翻成中文,譯者是王造時教授。但是依我看,與其看王造時先生的中譯本,不如直接去看英文的,那中文實在是難讀。

3、陳衡哲:《西洋史》,遼寧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我建議你們好好看。我說句大話,到現在為止,中國人寫的《西洋史》當中,我還沒有見到比這本書寫的更好。陳衡哲是誰呢?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化女戰士,文學、歷史、哲學兼通。總之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文筆非常流利、細膩。

4、德尼菲·加亞爾等:《歐洲史》,海南出版社
這是幾個法國人寫的大學教科書,翻譯者是蔡鴻濱和桂裕芳,北大法語系的老教授。這個《歐洲史》的特點是你要查年代,特別方便,每一章都有一個年代表,可以幫助你們了解歷史。剛才不是講我們這個課不講那麼多細節么,不會講這個年,那個年,我腦子也沒有那麼靈活,常常會忘,所以你們自己查書。

5、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綱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認為,這本書是研究西方文化的必備的工具書。雷海宗先生何許人,你們可能都沒有人知道了。他是過去的清華大學教授,早年留學美國,回來以後在武漢大學教書,再後來又到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書。我在清華大學的時候,人們說他講課「其聲如雷,其學如海,史學之宗」,他就是這么一位大學問家。
1952年院系調整的時候,雷先生本來應該是要調到北大歷史系。不知道是何緣故,所有的清華大學文科的名牌教授都調到北大來了,少數的調到社科院去了,獨獨雷海宗先生調到南開大學。南開大學得人啊,因此,南開大學歷史系最有它的特色。得一位老師,興一個學科。當然後來雷海宗先生也免不了和其他的教授一樣戴上「右派」帽子,後來就死了。

這本書是他1937年在武漢大學講課的綱要。現在,他的學生在南開整理出來發表了。我看了之後,實在是佩服。綱要中都是一些大題目,小題目,但是你看那些大題目、小題目的安排,你可以感覺到他思想的開放和鑽研的深度。

6、陳樂民:《歐洲文明擴張史》
這個書供批判用,大家看看就是了。我現在講的和這個「擴張史」有很大的不同了。幾次寫書,幾次缺憾,大概我要把缺憾的東西融進講課當中。

7、David S.Landes: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
這本書是新書,不知道北大有沒有?

I. 歐洲文化歷史的階段

歐洲文化略分五個時期。
古典時期
主要是古希臘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羅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是異教徒的信仰和實踐(Paganism)。異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猶太教徒,非伊斯蘭教徒。理念上鮮有束縛,實踐中享受人生,個性突出,熱情奔放,創造力旺盛,風格多姿多彩。
中世紀時期
主要是羅馬天主教的教會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強調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壓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這一時期的主流是對古典時期的反動。

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 Alighier,Dante,l265~1321),傑作是史詩《神曲》(Divine Comedy)。
文藝復興時期
古典主義的復興,遵循的是人文主義(Humanism),這是對中世紀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的對抗(reaction)。代表人物有:

1. 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代表作有梵蒂岡教皇(Pope,pontiff)專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 穹頂上的壁畫《創世紀》,(Genesis)以及聖壇後的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衛》(David)等。米氏又是建築師、詩人。

2.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代表作有《蒙娜麗莎》(Mona Lisa),《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畫家,又是雕塑家、建築師、音樂家、工程師,確是多才多藝(versatile)。

3.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代表作有《聖禮之辯》,(The Triumph of Religion,又名Disputa),《雅典學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設計的52幅梵蒂崗壁畫世稱「拉斐爾聖經」(Raphael』s Bible)。
新古典主義時期
特點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抵制(reaction)。有兩種相反而相成的思潮:

理性主義(rationalism),認為只有憑借理性認識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識。代表者是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 l632~1677);

經驗主義(empiricism),認為感性經驗為知識的唯一源泉。代表人物是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前者推崇「理性」,矛頭指向教會權威和封建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思潮稱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後者殊途同歸,鋒芒直指「君權神授」說,主張立憲政體(constitutional monarch)和政治體制的相互制約(checks and balances)。

在文藝風格上,主張明晰(clearness),典雅(elegance),對稱(symmetry),恬靜(repose),認為人應能控制激情,以理性自律。代表人物有:

1.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英國哲學家,語言大師,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新工具》(Novum Organum)。但人品不佳。

2. 彌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英國詩人,對18世紀詩人產生深刻影響,不朽之作有:《失樂園》(Paradise Lost),《復樂園》( Paradise Regained),《力士山孫》 (Samson agonistes)。
3. 伏爾泰(Francois Voltaire, 1694~1778),法國作家,信奉洛克學說,反對專制政治,兩次入獄,被逐出國。主要作品《哲學書簡》(Letters Philosophiques),悲劇《扎伊爾》(Zaire),參與《網路全書》的撰述。

4. 狄德羅(Denis Diderot l713~1784),法國啟蒙思想家,《網路全書》(Encyclopaedia)主編。
浪漫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是對前一時期新古典主義的反作用。主張:1. 感情重於理性(Feeling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eason.);2. 重回自然,返樸歸真(Return to nature);3. 培養自我,解放個性(Cultivate ego and indiviality);4. 追求自由平等(Pursue liberty and equality)。這四項要旨貫串於代表人物的創作思想與創作實踐之中。

代表人物是:1.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思想家,對法國大革命及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巨大影響。主要著作《民約論》(Du Contract Social)和自傳《 懺悔錄》(Confessions)等。

2.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先驗論(transcendentalism)的創始人。認為:有一個可知世界(a sensible Worlds),也有一個純概念性的、超感覺的世界(an intelligible world)。兩者之間的橋梁就是美(beauty)和目的性(purposiveness)的觀念。代表作:《純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3.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德國詩人,狂飆運動(Storm and Stress)代表人物。代表作詩劇《浮士德》( Faust)。

4. 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英國詩人。代表作:《恰爾德·哈羅德游記》(Canto of Child Harold)等。

閱讀全文

與歐洲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