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版路,只有權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B. 日本歷史第一次改革和第二次近代歷史改革有什麼意義 詳細點 剛剛開始喜歡學歷史 呵呵
第一次改革是大化改新,意味著進入封建時代
第二次改革是明治維新,意味著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
C.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服裝變革產生的背景以及意義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背景: ?趙國在地理位置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
① 以上參見《史記》卷四十《楚世家》,卷七十《張儀列傳》.
兵進犯趙國邊境.胸有大志使趙國強盛的武靈王,對胡人騎兵的優越性,認識真切.他認為以騎射改裝軍隊是強兵的道路,就對將軍樓緩說:我國處在強敵包圍之中,怎麼辦?"吾欲胡服".實行胡服,便於騎射.
意義: 趙武靈王趙雍,趙國遷都邯鄲後的第四代國君,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為了拓展疆土、富國強兵,他不為舊制和保守勢力所束縛,力排眾議,勇於革新,於公元前307年推行以「胡服騎射」為中心的軍事改革,獲得了巨大成功,使趙國的軍力顯著增強,成為戰國後期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強秦抗衡的國家.
「胡服騎射」雖然是一場軍服改革,但影響卻是多方面的,使人們的心理和思維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打擊了「先王之道不可變」的保守思想,勇於革新的思想得到樹立,減弱了華夏民族鄙視胡人的心理,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依心理,縮短了二者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了二者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為以後的民族大融合和國家大統一奠定了心理基礎.現對「胡服騎射」所導致的服飾變化及其對後世服飾的影響略陳管見.
D. 改革開放四個階段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第一階抄段,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襲會召開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的四年,是「撥亂反正和改革起步」的階段
第二階段,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到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發表的十年,是「開始全面改革,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道路、基本路線並大膽探索改革目標」的階段
第三階段,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的召開到2002年黨的十六大之前的十年,是「經受住政治和金融風波考驗而更加堅定奮進,有系統地確立指導理論、基本綱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實現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的階段
第四階段,從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到現在的六年,是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明確界定當代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方位,更高地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
E. 概括歷史上改革的意義和影響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其革命性意義是極其巨大而深刻的,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筆者認為,概括起來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開啟了當代中國歷史新時期,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建國以後,中國作為一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使自己盡快地擺脫貧困和落後,這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由於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我們主要照搬了蘇聯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組織發展經濟,這種體制在初期也曾發揮過應有的歷史作用,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其弊端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改革開放立足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以變革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突破口,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經過30年的努力,在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一是堅持解放思想,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實現了國家工作重點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此當代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點的歷史新時期。二是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表明,一方面,在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視實踐探索和創新,使改革開放成為推動發展的新的實踐源泉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十分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因此,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體制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不斷完善和成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加顯著的體制性效益。二、促進了生產力大解放、大發展,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使國家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幸福。從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必然成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過程,就是圍繞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展開的,就是一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一是確立並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30年實踐是堅持和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偉大實踐。在這條正確的發展路線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是確立並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大發展。三、推進了制度建設和創新,實現了由高度集權向民主法治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對於當代中國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實踐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對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進行變革。與此同時,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任務,必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成為我們必須關注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一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年,確認了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補充。1999年,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2004年,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制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2005年,通過《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使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上列舉的這些法律制度,是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相適應的,從一個方面表明了改革開放推進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二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改革和發展實踐的空間。改革開放30年,我們黨十分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和創新。我們黨明確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各項民主制度不斷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改革開放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已成為全國上下共識,我國已進入民主法治的歷史新時期。四、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是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一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黨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且深刻地指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就為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促進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業活力蓬勃開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創新,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黨的十二大,我們黨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和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發揮生產力作為最活躍、最革命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把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極大地增強了全社會創造活力,形成了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五、擴大了對外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會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們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推動了我國更深入更全面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一是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和利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30年,我們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二是在對外開放中擴大交往與加強合作。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和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各個方面擴大交往與合作。30年的對外開放擴大了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六、推動了發展方式的戰略調整,實現了由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向科學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大解放大發展,國際競爭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科技進步加速,與世界經濟進程的融合加深,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增強,人民群眾對於物質文化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這些新的趨勢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不竭動力,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發展的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嚴峻的挑戰。因此,順應新的發展趨勢,解決新的問題,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新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科學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基本問題,是新的歷史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二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科學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少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環、高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求我們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F. 日本歷史上學習中國的第一次最重要的改革稱為什麼有何意義
7世紀中期,中國唐朝時期。(2分)史稱大化改新。(2分)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4分)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第一次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即:
【北抄伐戰爭的勝利和工農運動的高漲,使整個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切都使飽受災難的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然而,當革命者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勝利的喜悅之時,一場厄運便降臨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支持下,蔣介石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與汪精衛主席的武漢國民政府相對抗。革命緊要關頭,陳獨秀堅持右傾錯誤限制工農運動,放棄革命領導權,企圖以退讓拉住汪精衛。汪精衛決定於共產黨決裂,1927年7月15日,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革命失敗。
國民革命與俄國二月革命存在相似之處,主導方向是資本主義的,但又由於相似的國情,在革命中,無產階級顯示出了驚人的能量,而最後革命的領導權都落入資產階級之手,而接下來中國確實是走了十月革命的道路,這就忽視了中國的國情。】
H. 第一次改革的歷史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第一次改革的歷抄史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擴展:
改革開放的三個階段:
1、1978年到1984年:
改革開放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2、1984到1989年:
第二階段主要是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3、1989年到1991年:
改革開放第三階段進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供參考。
I. 中國歷史第一次改革是什麼時候
在戰國時期吧!比如有商鞅變法,李悝變法等等。
J. 秦孝公的第一次改革有什麼歷史影響
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是在秦國外憂內患的情況下進行的,商鞅為法家名士,自然重「法」,版一切以法律為准權繩,包括經濟、軍事等,可以說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嚴刑酷法也帶來的無窮後患,比如秦朝的早亡。
經濟上: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為秦國農業生產帶來生機。
政治上: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
總之,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的統一全 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