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的辯論稿
開發復歷史文化遺產存在誤區, 至少制現今對於歷史文化遺跡的開發利用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泰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而有關部門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計劃擴建泰山索道,這將對泰山的風貌形成無可挽回的破壞,引起了包括數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十幾位專家的反對。一位專家說,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上修建索道在其他國家聞所未聞,在我們國家卻一修再修;不只是泰山,同樣被列為世界遺產的黃山和峨眉山也都修有索道,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人們已經越來越懂得了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的意義,但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卻還遠不夠深入人心。難道只有將來我們面對著千城一面的高樓大廈時,才會發覺缺少了點什麼?歷史文化遺跡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饋贈,上面印刻著民族對歷史文化的創造和記憶,體現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個性。在我們對新世紀滿懷憧憬的時候,真的必須以抹去這份厚重記憶作為發展經濟的代價嗎? 寶貴的歷史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只有保護好才能有效利用,而一旦損毀,其巨大損失則無法估量,將會嚴重危及人類未來的生存質量。所以我們應當以保護為主。
⑵ 辯論賽!!對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
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我個人本身也是這樣認為的)
歷史文化遺產,能叫『歷史文化遺產』的就是古代的東西,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的,是經歷了幾百上千年而至今仍在的東西,是沒有備份,獨一無二的。正是這獨特性和唯一性決定了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
秦兵馬俑,現今建了個博物館來保護,而且開發成旅遊景點,可謂保護和開發拿捏得最好的範例。可秦兵馬俑原本身上是有顏色的,但一出土就急速氧化了,變成現在的土灰色一片,因而秦兵馬俑的四號坑是還沒有開掘的,一號坑也有一些仍復埋在土裡的,這些都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為主。如果是開發為主,秦兵馬俑博物館大可全部開挖出來,甚至還有可能挖出些什麼寶貝呢。
現在我們的文物保護技術仍未成熟,兵馬俑身上顏色沒能保住。古代的絹或錦,一出土就退色,變脆,也沒能保住。明定陵在國家主持下開發,但神宗的遺骨、壽衣等,也沒能保住。莫高窟的壁畫,風化和退色嚴重,還是沒能保住。還有其他很多很多,這都說明了對於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因為這些東西萬一保護不好而變質了,就永遠修復不了,也沒法找第二份來代替了。這就是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唯一性。
也是由於秦兵馬俑和明定陵的教訓,才使國家曾下令嚴禁開挖所有皇陵(否則唐乾陵早就挖了,為了《蘭亭序》這曠世國寶也值得挖了。始皇帝驪山陵也是)。故宮也是由於類似的原因而要不斷修復。否則接待遊客那麼多,故宮不修復早就殘了。
歷史文化遺產應該以保護為主,不是不開發。而是要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
(我認為)可以對實物性的歷史文化遺產實施限人限時地開放參觀,西藏布達拉宮就是這樣的。甚至可以不對外開放,只對學者和有心人開放,不對普通遊客開放,天一閣就是這樣的。如果開放給普通遊客的,就要學習秦兵馬俑博物館的模式,邊開放邊修復,邊保護邊開發。各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結合自己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身的保護方式。
同時,國家要承擔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資金投入(以國家現在的能力應該可以做到),不能讓歷史文化遺產成為盈利的地方,不能讓歷史文化遺產功利化和銅臭化,要還原歷史文化遺產本身的歷史文化價值。
(以上就是在下的拙見,也是我的思路)
如果說破題立論,應該是:『歷史文化遺產』本身的獨特性和唯一性——>技術還不成熟,不能隨便亂開發(反對開發為主)——>要結合實際,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提出自己的觀點)。
具體例子閣下還可以找得更多。不過要切記,是『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不是一刀切不要開發。你這辯題比反方的好辯得多了,也是現實政府提倡的做法。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切實擔負起保護好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責任。要遵循文物保護的客觀規律,依法加強各項保護和利用工作。要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依託文物發展的其他事業與文物保護的關系,不管如何開發利用,都要依法進行,都要以有利於保護為前提。重大的文物利用項目和活動,事先必須對其科學性和合法性進行充分的研究論證,並依法履行報批手續,防止過度和無序開發對文物造成的人為破壞。
蔡秋芳強調,要繼續嚴厲打擊各種文物違法犯罪活動。各有關部門特別是文化、文物、公安、工商、海關等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繼續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和走私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使珍貴文化遺產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傳留下去。
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歷史文化遺產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可能是整個時代的精華,它證明了古代發展的文明程度。
歷史文化遺產能從一些方面反映當時整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當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重視它,就是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意識可以能動地作用於物質,即可以幫助我們能動的改造社會,創造更大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社會的發展無礙於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累,所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能幫助我們發展社會。
歷史文化遺產也能反映當時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了解歷史文化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認同感。有利於凝結社會文化力量,大力提高國家的文化文明,同時對於國家的下一代人才來說也是有極大意義的。
但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對於不好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屏棄;對於好的,我們應該大力保護。同時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需要耗費大量的社會財富和力量,國家的能力是有限的,作為國家人民的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中的詩詞,聯對,燈謎等等絕對應該保護;不過像裹腳這一類恐怕就不能保護了。
歷史文化遺產這些東西,失去就不會回來了,留給後人我們當然要保護起來了!
歷史文化遺產是證明古代發展的文明程度,能讓後人更好的研究古代歷史,更能讓人清楚地知道當時的文化發展程度,所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也能讓我們的後代看到當年先祖的輝煌,以利於今後的科研。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屬於以下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1、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2、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3、 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在一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發展中,出現不少大規模毀壞古城區的情況,這更是在認識上存在誤區。由於歷史原因,古城區往往是所在城市的中心區。因此當城市發展需要擴張、改造時,古城區就被視為「黃金地段」而首當其沖。以這種城市發展思路在古城區大肆開發的結果是,人流、車流依舊集中在老城區,由城市人口膨脹帶來的交通擁擠、基礎設施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仍然不能根本解決,而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破壞卻是毀滅性的。例如蘇州原來走的就是改造古城區的路子,結果發現無法徹底解決城市發展的問題,又回過頭來再去開發新城區。但是2500年歷史的古城風貌已經面目全非,河道大量被填,「東方威尼斯」也是徒具其名了。
事實上,城市發展和保護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矛盾,至少不是根本性的矛盾,出現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這一點上,中外都有可以借鑒的例子。巴黎、羅馬都是歷史久遠的古城,在城市建設上,就採取了原樣保護古城區,另外開辟新城區的做法。我國雲南的麗江、山西的平遙也採取了相同的辦法,古城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都被接納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揚中外,吸引了大批旅遊 者,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好,古城保護和新區發展可以說兩全其美。
⑶ 求助:保護資源和人類文化遺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
城市的魅力在於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於文化。所謂特色,就是個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徵。城市的危機在於趨同化,失去個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特色內涵的重要集中表現。它可以表現獨特的城市民俗風情,傳統的文化痕跡,富有創造性的個性特徵。它是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上個世紀90年代,我曾有機會去日內瓦,而日內瓦最吸引我的不是新城,卻是老城。一位熟悉歷史的長者陪同我去參觀,詳細介紹了老城的文化遺產,使我受益匪淺,勝過讀一本歷史書。所以,瑞士人說,「保護老城就是保護歷史。」非常精闢。
當今世界的許多國家,維護城市的歷史風貌,保護文化遺產,不但已成共識,而且已成法律,我深切地體會到它的深遠意義。俄羅斯聖彼得堡法律規定,涅瓦大街的建築不準拆。盡管內部可以進行現代化裝修,但外觀不許作一絲一毫改變。現在去看看涅瓦大街,仍然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所描寫的涅瓦大街情景無大差異,甚至連那古老的燈柱還是那樣的相象。這一方面是俄羅斯人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高度尊重與珍愛;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用。德國規定,凡80~100年以上的建築都必須無條件的保留。相比之下,我們有些城市和地區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卻相當不足。
對於一座城市來講,文化遺產就是自己的品牌和個性,就是財富,就是創造與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紹興的沈園,是一座非常小的園林,亭台水榭也不出眾,而800多年來卻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至今遊人不絕。它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文化。凡讀過陸游的《金叉頭鳳》和《沈園》詩詞的人,走進園林里,都會有深刻親切的感受,陸游和唐琬凄愴的愛情故事打動遊人心弦,激起心靈的共鳴,「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給園林增添了濃郁的、令人流連再三的文化點染。
任何一個時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憑空創造的,它的繁榮與發展,都是以前人創造的文化遺產作出發點和依據,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任何割斷歷史,輕視本民族、本地區的歷史文化遺產的思想和態度,都是文化虛無主義的表現。任何一個城市無論現在多麼繁榮,都不能丟失祖宗的遺產,不能丟失個性。丟失個性,就是丟失更為巨大的財富。所以,我們對前輩留給本城市、本地區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不僅要很好地精心保護,而且要認真學習、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結合本城實際,推陳出新,創建城市特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建設特色城市有著更加迫切現實的意義。
城市特色反映著城市社會現實,是構成一個城市社會文化的和物質環境的總特徵,是由多種因素構成。城市特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給人以特有的美感;二是體現鮮明的文化氣質。它不光局限在美學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會意義。一個城市的特色,標志著它的社會能力和水平。城市的存在,表明它對自然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得到社會的承認。城市所反映出來的特色則體現了對自然和社會的適應水平,即城市的生存優勢。歷史上有些城市衰落了,其原因就在於外部條件發生了變化,城市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水平不能滿足變化後條件的要求,喪失了生存優勢的結果。例如,沿古運河或其他河流的城鎮,過去很發達,現在衰落了,就是運輸方式改變了,或者河道也不通了,原來的商埠,現在成了荒蕪的村落。
城市文化氣質與內涵既可以從社會角度、精神文明方面來考察,又可從物質環境,利用自然,建築環境協調優美,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來考察,它也是一種文化表現。尤其建築個性和風格,更容易表現城市的個性,凝聚城市的歷史,傳統和風貌,是獨特的人文環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爾,以完好保持城市輪廓線而聞名,高聳在天際線中的眾多的圓屋頂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遺跡),在傍晚時,猶如飄浮在暮色蒼茫的天空一樣,顯出絕妙的景色。在上海,從外灘看浦東,從陸家嘴看外灘,黃浦江的兩岸建築,強烈地表現了上海城市的個性。失去了外灘,也就沒有上海的歷史、上海的特色。
人的知識,很大部分是在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取得的。城市環境多姿多態,文化氛圍濃郁,富有特色,對城市居民的影響至為深刻,對提高居民的素質有極大作用。一個城市所形成的特色和文化氣質,常常是積累了世代之功,是一代代祖輩留下的碩果,對市民是一種文化熏陶,並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⑷ 關於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
宙斯神廟位於奧林匹亞村,是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臘最大的神廟之一。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指揮官蘇拉(Sulla)攻佔雅典,破壞了尚未完成的建築,將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來之後,運到羅馬。直到今天,在羅馬市中心的古羅馬廣場遺址上,還能看見它們。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宙斯廟尤以象牙和黃金的塑像而聞名於世。
宙斯神廟是按照伊奧尼亞風格的建築,後來改用了科林斯式石柱風格,而且一概使用大理石。整個建築坐落在一塊205米長,130米寬的地基上,神廟本身長107.75米,寬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石柱高達17.25米,頂端直徑達1.3米,約計用大理石1.55萬噸。和眾多的古希臘神廟一樣,宙斯神廟也遭受嚴重的破壞,104根柱子中僅存13根。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隔路相望,宙斯神廟位於路南,而哈德良拱門則位於路北,這兩座建築都是由距今1900多年前的羅馬帝國國王哈德良時期修建的。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的原始形態,只能通過斷壁殘垣來回憶當時的輝煌。
宙斯神殿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神殿位於希臘雅典衛城東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處廣闊平地的正中央,為古希臘眾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區;目前這地方盡是一片黃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四周環繞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不遠處更有一座密林,綠意濃郁,林中小徑兩旁更是花木扶疏,爭奇斗妍,美不勝收,更是當時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臘時代,那地位於雅典城牆外,到了哈德良帝時代為了擴大雅典城規模,將城牆往外擴展,才把神殿納入城內。
雅典衛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雅典衛城遺址位於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此數據據中文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2004年8月號,另一資料為156米)的石灰岩山岡上,是祭祀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神聖地,建築群建設的總負責人是雕刻家菲迪亞斯。衛城,原意是奴隸主統治者的聖地,古代在此建有神廟,同時又是城市防衛要塞。公元前5世紀,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時期,雅典衛城遂成為國家的宗教活動中心,自希臘聯合各城邦戰勝波斯入侵後,更被視為國家的象徵。每逢宗教節日或國家慶典,公民列隊上山進行祭神活動。
在希臘古代遺址中,最為有名的當屬均建造於雅典黃金時期的雅典衛城。作為古希臘建築的的代表作,雅典衛城達到了古希臘聖地建築群、廟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這些古建築無可非議的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來的大量的珍貴遺跡,集中展示了希臘的古代文明。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編號為545-003,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為:「文明、神話、宗教在希臘興盛了一千多年。阿克羅波利斯包含四個古希臘藝術最大的傑作——巴特農神廟、通廊、厄瑞克修姆廟和雅典娜勝利神廟——被認為是世界傳統觀念的象徵。」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
地理坐標41°53'25.38"N 12°29'32.47"N
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成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著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斗獸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
羅馬斗獸場(Colosseum),全名為:科洛西姆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斗而造。
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個奇跡。
斗獸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斗獸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這個用石頭建起的羅馬斗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采自提維里附近的採石場,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至羅馬)構成,它是羅馬最大的環形競技場了。人們相信大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接起來的抓鉤。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斗獸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經典的標准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利安式樣,愛奧尼亞式樣和科林斯式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個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負責把它撐起以幫助觀眾避暑,避雨和防寒,這樣一來大斗獸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園頂競技場。
羅馬斗獸場能容納的觀眾大約5萬人。共有3層座位;下層,中層及上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台,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准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的、特殊的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以及國外的高僧等。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處進入羅馬斗獸場,另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被稱為吐口,觀眾可以通過它們涌進和湧出,混亂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夠被快速的疏散(據說這里只需十分鍾就可以被清空)。
在羅馬市中心,有一個中央豎立著高大的尖頂方碑的噴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羅馬神話場景,這一噴水池所在地就是羅馬萬神殿的前庭。
萬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16根,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現今所見的萬神殿主體建築是亞德里亞諾大帝於公元120-124年所建,為43.4米高的圓形堂,其內仍供奉羅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萬神殿被贈予教皇,隨即改為天主教堂,將多尊聖骸保存於內,更名為聖瑪麗亞教堂,後拉特朗協約將其定位義大利國立教堂。也正是因此,萬神殿才在後來倖存下來,沒有被視為異教建築而毀滅。
萬神殿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傑作。萬神殿的底平面直徑也為43.4米,與高度相等。萬神殿下半部為空心圓柱形,從高度一半的地方開始,上半部為半球形的穹頂,穹頂的牆面厚度逐漸減小,其下方牆厚6米,與萬神殿下半部牆壁等厚,到頂部則遞減為1.5米。為使穹頂牆厚的遞減更有利於萬神殿整體建築的穩固,萬神殿穹頂內壁被整齊劃分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鑿凹陷,不僅使牆厚的遞減更為合理,也增加了萬神殿內部的美觀性。
萬神殿的裝飾風格前後發生過很大變化。供奉諸神時期的描畫神人大戰的銅雕等大量裝飾,在改為教堂後被大面積更替,原有的屋大維與阿戈利巴的雕像也已不在。神殿入口的青銅大門,原與穹頂和門廊天花板所覆的鍍金銅瓦互為呼應,現今銅瓦早已用作他途,只留雕工精美的青銅大門鎮守那一份已逝的氣勢。萬神殿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米的圓洞,這是整個萬神殿內唯一的光源來源。
萬神殿內的七座壁龕,分別供奉戰神和朱利奧·凱撒神明和英雄,除壁龕外,殿內還有很多神明和英雄的雕像。萬神殿內側面的小堂,是拉斐爾、義大利國王埃瑪努埃爾二世、翁貝爾托一世和他的妻子瑪爾蓋麗妲王後等重要人物的長眠之地。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於15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14世紀,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弗洛倫薩主教堂 1、 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史的開始。
2、 公元1296年動工,約1470年初步建成,其穹頂是由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主持完成。
3、 建築總高107米,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獨創精神的標志,同時也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科學技術的普遍進步。
⑸ 談談你對中國文化遺產的認識
1、中國文化遺產產生於豐厚土壤
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版。中華民族素有權記錄歷史、學習歷史、傳承歷史、借鑒歷史的優良傳統,善於從歷史中總結與繼承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是中華民族綿延不斷、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2、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
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不僅指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同樣也包括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民族復興思想文化,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5)歷史文化遺產從障礙的認知擴展閱讀:
高度重視制度文化遺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開辟歸根於「中國的社會土壤」,歸根於「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從而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華優秀制度文化結合在了一起。
高度重視從傳統制度文化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
十八大以來以民為本、從嚴治吏、選人用人、反腐倡廉等等治國理政方略,都可以看出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制度文化遺產的影子。
⑹ 如何對待歷史文化遺產
1 面對不同文化,應採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行為方式 的差異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2(對於中華文化)
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意味著毫不加批判,全盤吸收。傳統文化只有融合新時代精神,並且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才能保持生命力,才能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因此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因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1)辯證否定原理認為:①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自我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②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新質代替舊質的質變或飛躍,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③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它對舊事物的否定是包含著肯定和繼承的否定。④辯證否定作為事物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的統一,其實質是「揚棄」,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新事物既克服舊事物中消極的因素,又保留舊事物中積極的成果。
(2)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是:①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強加於事物的。②否定是對事物的消滅,是發展的中斷。③否定是絕對的否定,否定一切,全盤拋棄。
(3)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具有重意義。它要求我們對待歷史文化遺產,要採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義的糟粕,吸取其精華,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⑺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
都是人才,一抄個比一個字多,怎麼發出來的?
關鍵是要精闢,一大堆話難得看懂。
列舉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項基本內容:
1、協調發展原則
2、預防為主原則
3、環境責任原則
4、公眾參與原則
第一個問題太抽象了:
(列舉)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答:
第一個階段的主導思想是民族主義的,文化遺產與民族國家、民族身份緊密結合,文化遺產成為政治認同的表現形式之一。
第二個階段是從民族性、民族認同的立場走出來,調整了文化民族主義與文化全球主義的關系,並向世界性、全人類文化遺產的認識轉變。
第三個階段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人們認識到,不管每種文化有怎樣的特質,它必然會有某些人類共享的成分;產生於不同文化和社會體制歷史中的多樣文化,是啟迪人們的思想,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源泉。
⑻ 【急求】關於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
宙斯神廟位於奧林匹亞村,是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臘最大的神廟之一。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指揮官蘇拉(Sulla)攻佔雅典,破壞了尚未完成的建築,將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來之後,運到羅馬。直到今天,在羅馬市中心的古羅馬廣場遺址上,還能看見它們。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宙斯廟尤以象牙和黃金的塑像而聞名於世。
宙斯神廟是按照伊奧尼亞風格的建築,後來改用了科林斯式石柱風格,而且一概使用大理石。整個建築坐落在一塊205米長,130米寬的地基上,神廟本身長107.75米,寬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石柱高達17.25米,頂端直徑達1.3米,約計用大理石1.55萬噸。和眾多的古希臘神廟一樣,宙斯神廟也遭受嚴重的破壞,104根柱子中僅存13根。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隔路相望,宙斯神廟位於路南,而哈德良拱門則位於路北,這兩座建築都是由距今1900多年前的羅馬帝國國王哈德良時期修建的。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的原始形態,只能通過斷壁殘垣來回憶當時的輝煌。
宙斯神殿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神殿位於希臘雅典衛城東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處廣闊平地的正中央,為古希臘眾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區;目前這地方盡是一片黃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四周環繞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不遠處更有一座密林,綠意濃郁,林中小徑兩旁更是花木扶疏,爭奇斗妍,美不勝收,更是當時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臘時代,那地位於雅典城牆外,到了哈德良帝時代為了擴大雅典城規模,將城牆往外擴展,才把神殿納入城內。
雅典衛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雅典衛城遺址位於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此數據據中文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2004年8月號,另一資料為156米)的石灰岩山岡上,是祭祀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神聖地,建築群建設的總負責人是雕刻家菲迪亞斯。衛城,原意是奴隸主統治者的聖地,古代在此建有神廟,同時又是城市防衛要塞。公元前5世紀,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時期,雅典衛城遂成為國家的宗教活動中心,自希臘聯合各城邦戰勝波斯入侵後,更被視為國家的象徵。每逢宗教節日或國家慶典,公民列隊上山進行祭神活動。
在希臘古代遺址中,最為有名的當屬均建造於雅典黃金時期的雅典衛城。作為古希臘建築的的代表作,雅典衛城達到了古希臘聖地建築群、廟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這些古建築無可非議的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來的大量的珍貴遺跡,集中展示了希臘的古代文明。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編號為545-003,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為:「文明、神話、宗教在希臘興盛了一千多年。阿克羅波利斯包含四個古希臘藝術最大的傑作——巴特農神廟、通廊、厄瑞克修姆廟和雅典娜勝利神廟——被認為是世界傳統觀念的象徵。」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
地理坐標41°53'25.38"N 12°29'32.47"N
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成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著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斗獸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
羅馬斗獸場(Colosseum),全名為:科洛西姆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斗而造。
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個奇跡。
斗獸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斗獸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這個用石頭建起的羅馬斗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采自提維里附近的採石場,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至羅馬)構成,它是羅馬最大的環形競技場了。人們相信大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接起來的抓鉤。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斗獸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經典的標准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利安式樣,愛奧尼亞式樣和科林斯式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個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負責把它撐起以幫助觀眾避暑,避雨和防寒,這樣一來大斗獸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園頂競技場。
羅馬斗獸場能容納的觀眾大約5萬人。共有3層座位;下層,中層及上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台,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准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的、特殊的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以及國外的高僧等。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處進入羅馬斗獸場,另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被稱為吐口,觀眾可以通過它們涌進和湧出,混亂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夠被快速的疏散(據說這里只需十分鍾就可以被清空)。
在羅馬市中心,有一個中央豎立著高大的尖頂方碑的噴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羅馬神話場景,這一噴水池所在地就是羅馬萬神殿的前庭。
萬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16根,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現今所見的萬神殿主體建築是亞德里亞諾大帝於公元120-124年所建,為43.4米高的圓形堂,其內仍供奉羅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萬神殿被贈予教皇,隨即改為天主教堂,將多尊聖骸保存於內,更名為聖瑪麗亞教堂,後拉特朗協約將其定位義大利國立教堂。也正是因此,萬神殿才在後來倖存下來,沒有被視為異教建築而毀滅。
萬神殿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傑作。萬神殿的底平面直徑也為43.4米,與高度相等。萬神殿下半部為空心圓柱形,從高度一半的地方開始,上半部為半球形的穹頂,穹頂的牆面厚度逐漸減小,其下方牆厚6米,與萬神殿下半部牆壁等厚,到頂部則遞減為1.5米。為使穹頂牆厚的遞減更有利於萬神殿整體建築的穩固,萬神殿穹頂內壁被整齊劃分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鑿凹陷,不僅使牆厚的遞減更為合理,也增加了萬神殿內部的美觀性。
萬神殿的裝飾風格前後發生過很大變化。供奉諸神時期的描畫神人大戰的銅雕等大量裝飾,在改為教堂後被大面積更替,原有的屋大維與阿戈利巴的雕像也已不在。神殿入口的青銅大門,原與穹頂和門廊天花板所覆的鍍金銅瓦互為呼應,現今銅瓦早已用作他途,只留雕工精美的青銅大門鎮守那一份已逝的氣勢。萬神殿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米的圓洞,這是整個萬神殿內唯一的光源來源。
萬神殿內的七座壁龕,分別供奉戰神和朱利奧·凱撒神明和英雄,除壁龕外,殿內還有很多神明和英雄的雕像。萬神殿內側面的小堂,是拉斐爾、義大利國王埃瑪努埃爾二世、翁貝爾托一世和他的妻子瑪爾蓋麗妲王後等重要人物的長眠之地。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於15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14世紀,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弗洛倫薩主教堂 1、 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史的開始。
2、 公元1296年動工,約1470年初步建成,其穹頂是由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主持完成。
3、 建築總高107米,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獨創精神的標志,同時也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科學技術的普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