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

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7 02:21:03

①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歷史意義及啟示是什麼

1、歷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毅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

2、歷史意義:

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這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沒有井岡山這塊革命根據地的接應,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以及後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都很難立足。

3、啟示:

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正確道路。

(1)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經「三灣改編」後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寧岡,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介於湖南酃縣和江西寧岡、遂川、永新四縣之交,總面積約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時期,這幾個縣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農民自衛軍,群眾基礎比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莊,周圍各縣農業經濟可供部隊籌措給養。

這里離中心城市較遠,交通不便,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嶺,地勢險要,森林茂密,只有幾條狹窄的小路通往山內,進可攻,退可守。

這里過去長期有"山大王",現有袁文才、王佐兩支綠林式的農民武裝,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槍。王佐部駐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處,袁文才部駐在井岡山北麓的寧岡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地武裝斗爭樹立了榜樣,成為中國革命走上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的開端。

在總結茶陵戰斗經驗時,毛澤東提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三大任務和三大紀律。三大任務是:第一,打仗消滅敵人;第二,打土豪籌款子;第三,做群眾工作,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三大紀律是: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與此同時,重建了寧岡、永新縣委,恢復了蓮花、酃縣黨的組織活動。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隊佔領遂川,建立了黨的縣委和縣工農兵政府,以及暴動隊、赤衛隊、農民協會、工會等群眾組織。

在遂川,毛澤東對部隊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

經過三個多月的游擊戰爭,井岡山區和寧岡、永新、遂川、茶陵、酃縣靠近井岡山的地區,都為工農革命軍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領導的兩支地方武裝,經過團結改造,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2團。二月,工農革命軍攻佔新城,於二十一日在礱市成立了寧岡縣工宵兵政府。

至此,井岡山根據地初步建成。毛澤東點燃的」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在革命轉入低潮的形勢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裝奪取政權的新局面,為中國革命照亮了勝利前進的航程。

② 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的重大歷史意義。。。。。。

權威回答:
1927年在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和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先後清黨之後,共產黨在武漢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以瞿秋白路線為核心的武裝起義路線。會後湖南省委書記彭公達和中央特派員毛澤東前往湖南組織秋收暴動。彭公達任總指揮,毛澤東任「前委」書記。9月9日,駐修水縣的原武漢政府警衛團(團長盧德銘是中共黨員),安源路礦工人,平江、瀏陽農民義勇軍聯合舉行秋收起義。起事隊伍原計劃先攻克平江、瀏陽,然後從包抄長沙,但在平江、瀏陽先後失利。9月19日,隊伍在瀏陽的文家市會師,毛澤東說服大家前往江西萍鄉,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江西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會師後,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
1928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寧岡茅坪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湘贛邊界特委。隨後,湘贛邊界工農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10月,毛澤東在寧岡茅坪主持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決議,《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實行這種"工農武裝割據"的意義和經驗,回答了黨內和紅軍內部有人提出的"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來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剿」,根據地不斷擴大,全盛時期,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個縣,吉安、安福兩縣一部分,遂川縣北部等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開辟了新的道路。
秋收起義的歷史地位是:
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人開始意識到掌握武裝對於中國革命的重要性.經歷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放棄攻打大城市,走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
其中1)在在文家市決策中決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2)在三灣改編中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
3)1927年秋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4)與南昌起義的失敗部隊在1928年勝利會師. 壯大了革命武裝,擴大了革命影響。
5)在毛澤東同志發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工農武裝割據理論,並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將武裝革命,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意義總結:
1)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具體的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從此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理論,從理論上處理好了武裝革命,根據地建設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從而擺脫了長期以來對蘇聯的城市暴動理論的迷信,開始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實現了黨工作中心的第一次歷史性轉移.從中誕生的井岡山精神已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秋收起義與井岡山山革命根據地是在中國革命低潮時,給中國共產主義運動點亮了一盞明燈,革命者擦乾身上鮮血,投入到武裝斗爭的行列中去。並且,與保留下的南昌起義部隊的匯合,使有軍事斗爭經驗的骨幹保存下來,革命的火種保留下來,為新的革命高潮到來奠定了基礎。

③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什麼重要意義

點燃了抄「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拓展資料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外文名:Jinggangshan Revelutionary Base Area),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經「三灣改編」後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游擊戰爭,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 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意義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很弱小,敵人很強大,革命的道路還很長。也說明中共開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證明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4)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歷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中國革命進入低潮。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發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許多人紛紛響應。

很多有志青年也加入了進來。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毅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

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將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

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由湘南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改稱紅軍第4軍。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5月,組成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接著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

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之後,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

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斗爭。

⑤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何歷史意義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和鞏固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即「 農村包圍城市內、武裝奪取政權的容道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這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沒有井岡山這塊革命根據地的接應,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以及後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都很難立足。而井岡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懷這兩位行伍出身、久經戰陣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指揮作戰,就猶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強了紅軍的戰鬥力。井岡山上的紅旗不倒,極大地鼓舞了共產黨人進行武裝斗爭的鬥志,堅定了革命必勝的信念。在井岡山紅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紛紛聚集起來,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⑥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歷史意義及啟示

井岡山革命斗爭最重要的歷史貢獻,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正確道路。這是80年來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所在。

⑦ 簡述秋收起義的特點和井岡山根據地建立的意義

秋收起義的三個特點:

一、第一支具有獨立番號的人民軍隊

秋收起義區別南昌起義的關鍵一點在於「公開打出共產黨的旗子」,是一支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是工農革命軍。

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則完全不同,用的是共產黨自己的番號,徹底告別了舊軍隊。工農革命軍區別於國民革命軍,完全是屬於共產黨領導的勞苦大眾自己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番號是軍隊符號,就像人的名字一樣,軍隊的番號體現它的性質及隸屬的關系。

二、第一面屬於人民軍隊自己的軍旗

秋收起義部隊在第一次擁有自己番號的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的軍旗,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的第一面軍旗。

相比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起義旗幟鮮明,首先打出的是共產黨的旗子。在毛澤東的親自發動和組織下,一支以共產黨的旗幟為引領,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誕生了。

三、第一次在農村組織的武裝暴動

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著名的「八七」會議後,第一次組織的武裝暴動,也是在農村進行的第一次起義。

湘贛邊的修水、銅鼓、平江、瀏陽四縣彼此相鄰,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關系密切,革命運動的關系緊密相連。修水及銅鼓的農民和安源的工人是革命主力軍,這一帶農民革命運動的成功實踐,為行將到來的革命高潮奠定了基礎。

井岡山根據地建立的意義:

1、它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

2、創建了中國革命的第一個紅色政權,鍛造了一支體現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

3、確立了我們黨依靠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群眾路線,培育了以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為主要內容的井岡山精神。

4、井岡山革命斗爭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進程,成為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光輝起點。

5、井岡山革命斗爭最重要的歷史貢獻,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

(7)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井岡山道路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此星火燎原,從勝利走向勝利。

此前,共產黨人鬧革命屢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根據地。關於根據地的重要作用,毛澤東曾有一非常形象的比喻:革命要有根據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沒有屁股,便不能坐下來。要是老走著、老站著,定然不會持久。腿走酸了、站軟了,就會倒下去。

「部隊剛上井岡山時,面臨極端困難的局面。」毛秉華說,當時只有一個團700多人,不少人認為紅旗打不了幾天,有些人正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脫離部隊的。

為從理論上闡明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回答「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排除錯誤思想的干擾,引導黨和人民朝著勝利的道路前進,毛澤東寫下《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

到1928年2月,在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領導下,中國工農革命軍幫助地方重建地方黨組織,改編地方武裝,加強軍隊建設,組織發動群眾在茶陵、遂川、永新、寧岡等地開展打土豪籌款子的游擊暴動,先後建立茶陵、遂川、寧岡三個縣的紅色政權,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⑧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何歷史意義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湖南安源領導工農革命軍進行收秋起義。起義軍在進攻長沙時,回遭到數倍敵人的圍攻,損答失慘重。毛澤東當機立斷,率部隊向井岡山進軍,開始創建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里的幾個縣都建立過共產黨組織和農民協會,群眾基礎好。井岡山遠離國民黨控制的大城市,敵人的統治力量在這個地區比較薄弱。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輾轉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兩支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朱德、陳毅率部隊上井岡山後,擔任紅四軍軍長。他平易近人,以身作則,親自挑糧上山。從此,「朱德扁擔」的故事在紅軍隊伍中流傳開來。
井岡山會師後,朱德和毛澤東的名字緊緊連在一起,朱毛紅軍威名遠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

⑨ 井岡山革命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意義

井岡山革命來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源意義主要表現在:
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2.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很弱小,敵人很強大,革命的道路還很長。也說明中共開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證明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⑩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的意義

意義: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辟了新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這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沒有井岡山這塊革命根據地的接應,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以及後來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都很難立足。

而井岡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懷這兩位行伍出身、久經戰陣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指揮作戰,就猶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強了紅軍的戰鬥力。

井岡山上的紅旗不倒,極大地鼓舞了共產黨人進行武裝斗爭的鬥志,堅定了革命必勝的信念。在井岡山紅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紛紛聚集起來,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10)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5月,組成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接著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

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

之後,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斗爭。

閱讀全文

與簡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