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教育制度的發展歷史及特徵

教育制度的發展歷史及特徵

發布時間:2021-02-27 00:02:27

㈠ 中外教育發展歷史及其特徵是什麼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與衰落 數學在中國歷史久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是記錄數字的文字,包括從一至十,以及百、千、萬,最大的數字為三萬;司馬遷的史記提到大禹治水使用了規、矩、准、繩等作圖和測量工具,而且知道「勾三股四弦五」;據說《易經》還包含組合數學與二進制思想。2002年在湖南發掘的秦代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距今大約2200多年的九九乘法表,與現代小學生使用的乘法口訣「小九九」十分相似。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它在春秋時期已經很普遍;使用算籌進行計算稱為籌算。中國古代數學的最大特點是建立在籌算基礎之上,這與西方及阿拉伯數學是明顯不同的。 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形成於自西漢至南北朝的三、四百年期間。《算數書》成書於西漢初年,是傳世的中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它是1984年由考古學家在湖北江陵張家山出土的漢代竹簡中發現的。《周髀算經》編纂於西漢末年,它雖然是一本關於「蓋天說」的天文學著作,但是包括兩項數學成就——(1)勾股定理的特例或普遍形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為句,日高為股,句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得邪至日。」——這是中國最早關於勾股定理的書面記載);(2)測太陽高或遠的「陳子測日法」。 《九章算術》在中國古代數學發展過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經過許多人整理而成,大約成書於東漢時期。全書共收集了246個數學問題並且提供其解法,主要內容包括分數四則和比例演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關於勾股測量的計算等。在代數方面,《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現在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注重實際應用是《九章算術》的一個顯著特點。該書的一些知識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經過這些地區遠至歐洲。

㈡ 教育體制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特徵各是什麼

30年的 教 育 改 革 發 展 大 抵 可 分為 五 個 階 段:
一、撥 亂 反 正 , 重 新 確 立 教 育 在 經 濟 、 科 技 和 社 會 發 展 中 的 基 礎回 性 地 位 階 段 (1978-1985)

二、實 行九 年義 務教 育,調 整中 等職 業 教育,改 革教育體制階段答(1985-1993)

三、適 應 社 會 主 義 市 場 經 濟 要求 深 化 改 革 階 段(1993-1999)

四、 全 面 實 施 素 質 教 育 提 高 教 育 質 量 階 段(1999-2003)

五、以 科 學 發 展 觀 為 指 導 , 同 時 強 調 教 育 質 量 與 教 育 公 平 階 段 (2003-)

㈢ 請從歷史的角度談談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教育制度的特點及形成的原因。

1、原始社會的教育原始社會的教育是教育的其中一種形態,它主要形成於原始社會時期。原始社會的教育具有一下特徵及形成原因:

第一,教育水平低。沒有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機構,教育只是在社會生活(各種儀式等)和生產(如狩獵、捕魚等)中進行的,教育內容貧乏,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傳和實踐中的模仿;

第二,教育沒有階級性,無論是男是女,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

2、古代社會的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包括古代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教育,其主要特徵及形成原因:

第一,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在西方還具有鮮明的宗教性;

第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

第三,教育是面向少數有特權階層子弟的,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養統治階級,另一方面是對被統治階級實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維護自己的統治;

第四,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軍事知識、宗教教義和道德知識;

第五,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嚴酷的紀律和強迫下的反省,體罰盛行,注重機械的練習;

第六,教育組織形式以個別教學為主,沒有形成系統的學校教育制度;

第七,教育實踐以教育經驗為基礎,教育理論研究不獨立、不系統、不科學;第八,教育與生活相脫離,是一種封閉式的教育。

隋,最早提出進士科,作用不明顯,官僚階級大多仍由世家大族把控。建立進士科的原因是為了擺脫世家大族的影響,進一步中央集權。

唐,建立起較完善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作用不明顯,武則天執政時期打擊山東望族集團後有所改善,唐玄宗時期出現書院寒門子弟得以受到良好教育進一步沖擊世家大族。確立科舉科的原因也是為了擺脫世家大族的影響,進一步中央集權,並拉攏各階級人才。

宋,讀書人的黃金時代。紙張的改進後也變得廉價起來,各地書院興起,教育得到一定的普及。糊名法以及較開放式的考試內容也使寒門子弟真正踏入到官僚階級。這才真正實現了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

明,如果說宋朝是讀書人的黃金時期,那麼明朝對讀書人來說是天堂也是地獄。此時的科舉制已經非常完善,各地的書院,私塾,學堂也繁多起來,文房器具也開始全面平民化。但是八股文的流行以及漸漸限定的考試內容開始約束讀書人的思想。

清,隨著文字獄的興起,漢家典籍大量的被篡改焚毀,科舉制的考試內容完全被鎖定進一步禁錮讀書人的思想,科舉制淪為歷史的殘渣。原因就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保證滿清的正統地位。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緣起於政治,所以也必然服務於政治。因為古代為了鼓勵讀書國家制度規定,有功名的讀書人及其家人是不用交稅的。

3、現代社會的教育特徵及形成原因:

現代社會的教育包括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兩種特殊形態,其特徵及形成原因如下:

第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論從理想走向現實,這是現代教育區別於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特徵;

第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范圍、程度和意義日益擴大,教育的生產性日益突出和加強;

第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從分離走向統一;

第四,教育民主化向縱深發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公正和教育機會均等成為教育決策和教育行為的基本准則;

第五,教育的技術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時空空前地拓展,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教育制度的彈性和開放性不斷提高;

第六,教育的地位不斷提升,教育功能不斷增強,教育事業成為興國之本;

第七,教育不斷變革,現代教育從目標到課程、內容、方法、組織形式、評價標准、結構體系等,都是需要不斷變革的;

第八,教育的理論自覺性不斷提高,經驗主義、主觀主義和官僚主義日益被克服;

第九,教育科學事業不斷發展,為現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識和理論的基礎;

第十,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為教育改革和法子創造更好的外部條件;

第十一,教育的終身化,現代教育不局限於學齡階段,而是貫穿於人的一生。

㈣ 概述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發展演變過程

這個問題問的有水平。
中國古代教育分為官方教育和民間教育。
官方教育據史書回記載:
夏商時期答叫「庠」、「序」(就是學校);
西周時期叫「辟雍」;
西漢時期官方學校分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設「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地方上置「學宮」;
清朝光緒年間學校叫做「學堂」;
辛亥革命後將「學堂」更名為「學校」沿用至今。
我們國家的古代教育從從遠古就開始了,那時並未有文字,更不可能有書籍教材,只有言傳、手教、示範這種傳統的師傅教徒弟,直到文字的出現,記錄之後可供後人觀看學習。現有民間教育,類似於私塾,廣收門徒,如老子、空子、門子等,而後轉向了官方辦學與民間私塾並存,而職業教育還是傳統的模式。例如木匠、瓦匠等。直到清末才將教育分專業劃分。

㈤ 教育制度的特點

育制度的特點有客觀性、規范性、歷史性、強制性四點。客觀性指人們根內據自己容的需要制定,規范性指入學條件和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日益標准化,歷史性指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強制性指對教育制度對個體的行為...
職Q
育制度的特點有客觀性、規范性、歷史性、強制性四點。客觀性指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規范性指入學條件和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日益標准化,歷史性指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強制性指對教育制度對個體的行為...
職Q

㈥ 教育制度的歷史發展

在世界各國,最初的社會教育都是祭祀教育。後來會有貴族教育,最後會有平民教育。

㈦ 請問古代教育制度的發展及其特點,謝謝

張伯苓,是我國教育界的阿基米德。
他以為,給他一個支點——教育,就能救國:「我認定救國在教育」,「解決世界大難題,要在教育」。

當思想界高舉主義大旗,使民主與科學政治化時,他卻在社會化與實業化的教育中將它們坐實,他說:「教育事業,(乃)強國之最善股票。」

股票是產業化的,要向社會發行,以實業支撐。向社會發行,使教育社會化;以實業支撐,使教育實業化。社會化,使教育獨立;實業化,使教育自立。

教育的獨立和自立,就是張伯苓救國的「阿基米德」點。民主與科學,在此「支點」上,方能啟動。南開新私學,便是一次「啟動」的實驗。

「我不是乞丐」
為了使教育獨立,張伯苓放下一切,去「行乞」。

建校之始(1904年),有邑紳嚴修(字范孫)、津商王益孫,每月助銀200兩啟動。加以范孫先生的聲望支持,伯苓募捐,較為順利。

邑紳鄭菊如先生,捐(天津)城西南之窪地十餘畝,作建校用,津人稱窪地為「開」,故名「南開」。新校建設費,得前大總統徐世昌等人捐助,共計銀2.6萬兩(徐世昌與嚴范孫為同科舉人)。袁世凱捐助1萬元建禮堂,故以其字命名,曰「慰亭堂」。

學校擴大,開支增加,徐世昌增捐每月銀200兩,嚴修兒女親家、直隸提學使盧木齋撥公款助經常費月銀百兩。不久,徐世昌、王益孫因戰亂停捐。嚴家產業亦受上海「橡膠股票」牽連,停了捐款。提學使傅沅叔(編者註:傅增湘字沅叔)先生,將兩所中學,歸並南開,兩校經費,年銀8000兩,亦撥給南開使用,可學校卻要改稱公立南開中學,不過,仍歸私人經營。

當時,公私之分,以「集資公款名為公立中學,一人出資名為私立中學」。伯苓致信范孫先生,言南開中學,因私捐一時斷源,只得暫蔽公款之下。范孫獲悉,遂挪借各種款項,維持南開學校日常費用,留下私學一脈。新私學,雖時有困窘,人多助之,而終歸無恙。自設南開大學動議一出(1918年底-1919年初),徐世昌、黎元洪等,就特予贊助。又擬募集基金130萬元,按月利五厘計,以維持大學每年經常費。嚴、張二人,旋即南下,至南京,晤津籍江蘇督軍李純(字秀山),以籌款事奉托。此次南下,遍訪各省軍民長官及教育當局,集大洋8.5萬余元,聊敷開辦之用,可大學之經常費用,仍無著落。

於是,伯苓二次南行,代范孫先生,重訪李純。因李純病重,未能謀面。他使人轉告,前所囑籌集基金一事,毋慮,盡可寬心離去,他自有辦法。伯苓返津,不及兩周,李純因病魔自戕。

其遺囑,以家產四分之一50萬元,捐給南開大學作永久基金。以民國元年公債280萬元兌付,經由財政部抵換六厘公債,實收入87萬元。合計,可得月息6500元,與開辦之初經常費之預算吻合。基金依議啟動,可伯苓未稍懈,又引來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該基金會欲捐助我國兩所私立大學,經考察,確定捐資對象為東南大學和南開大學,捐資數目各25萬元,要以本國配捐一半為條件。

伯苓方為難時,袁世凱的嬸嬸袁太夫人聞之甚急,即命其子袁述之認捐。當年,嚴修為袁世凱抗辯未果,憤而辭官。袁感銘於心,東山再起時,即贈一筆款與嚴修,盛情難卻,嚴修即以此款入股他的造胰公司。後來袁家敗落,其子女生計多賴此款維持。袁家感激嚴修,大凡南開之事,都積極參與。

「思源堂」,為南開實驗樓,樓下為物理實驗室,中為生物實驗室,上為化學實驗室,也是袁太夫人捐銀10萬元建築的。故「思源」亦有「思袁」之意。

1923年12月,在袁太夫人的追悼會上,伯苓慨言:「袁太夫人所受教育,本無一般新女子之多,然其教育子女服務社會之精神,則或為一般婦女所不及。現代女子其所受教育之機會,既遠多於袁太夫人,苟能獲得袁太夫人之精神,則中國將來何患不強?」(《南開周刊》,第79期)

袁述之稟慈命,捐了7萬元。此數,雖不及一半,但伯苓終於敢應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條件。自洛克菲勒基金進校,校園內,一派建設氣象,各項設施,多於此時興建。
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派員來調查,以南開中學成績優異,給予補助1.5萬元,又議決,3年內撥助大學10.5萬元,擴充理科,後又加撥6萬元。

盧木齋個人捐資10萬元,建南開大學圖書館。張學良亦認捐南開大學基金20萬元。原大學公助經費,由河北財政特派員公署按月付洋2萬元,公署取消後,改由財政部自中央銀行按月撥付,此項經費,亦為學校經常費主要來源。至此,南開系列學校,各部經費來源,基本趨於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對於新私學的支持。教育要獨立,除了爭取國內外各種社會資金的支持,還要政府支持,尤其是政府從專制向民主過渡,或以民主的名義執政時,可以因勢利導之。
學校發展了,經費問題仍令人忐忑,伯苓依然如老僧托缽。他說:「余為學校籌款,常因不成而不豫」。談到「不豫」的尷尬,嘆曰:我不是乞丐。

「糞水」與鮮花
南開,這朵新私學的鮮花,總算綻開了。開在「寓公」文化集散地、北京的政治後花園———天津。所謂「寓公」,是指北洋政府時期,那些來自北京的下野軍閥政客和清朝皇室宗親以及各式各樣的遺老遺少。他們隱居在天津租界,看似賦閑在家,過著富有而閑淡的生活,暗中卻依舊操縱北京政局,影響天津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他們的屁股坐在天津,眼睛盯著北京。

「寓公」們,與范孫先生人脈很深。伯苓在他們之中募捐,如魚得水。南開大學成立時,江蘇督軍李純的祝詞,就提到了他們:「自兩先生計劃書出,黎前總統、馮前總統、徐大總統、曹督軍、閻督軍、孟督軍、陳督軍、曹省長莫不起而贊成。純亦勉趨其後。」(李純:《南開大學正式成立祝詞》,《校風》第131期,1919年11月27日。)對南開,他們沒有介入政治情感,不以個人傾向,作為交換條件伯苓先生以南開這片凈土,喚醒了他們的人格尊嚴和社會責任感。據初步統計,以大洋計,軍閥對南開的捐助,前後有150多萬元。

當許多國立大學和政府機構,都由於缺乏地方和國庫的正常資助出現財政困難的時候,南開卻能通過捐款收入、基金捐贈和私人資助維持局面。

可青年學子卻不以為然,他們勸張校長「不要軍閥的臭錢」。每遇此,他都坦然一笑,說:美好的鮮花,不妨由糞水培育出來。這比喻,有失公道,卻亦無奈。軍閥的名字,似乎總與戰亂相系,被我們的歷史觀封存起來。今天,我們不妨揭開封條,回顧一下歷史,然後回答:為什麼在北洋政府的治下,興起了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

北洋惟有軍政,軍政沒文化,反而能兼收。南京有黨治,黨治有黨文化,必然要兼並,使文化意識形態化。因此,黨治之下,文化退化。試以蔡元培為例,他在北洋政府治下的北大,是教育家和思想家;在南京政府治下,官當得很大,堪稱黨治要員,可還算個教育家和思想家嗎?

放在這樣的視野里來看北洋時期的文化,就能看到另一面。例如,同樣對南開新私學的支持,北洋政府讓南開中學暫蔽於公款之下,條件一成熟,就讓它私有化,而蔣介石卻要將南開大學收歸國有。一是不自覺地支持了教育獨立,而另一卻有意取締之。就像當年請蔡元培任大學院院長一樣,蔣介石請張伯苓出任考試院院長;正如當年用黨化手段廢了蔡元培的自由思想,他想用官本位廢了張伯苓。

可伯苓先生卻「厭談政治」,他的政治理想,是先辦實業,後談政治。從實業中拿錢出來,去辦政治,不是從政治中拿錢出來,去買議員。這種先實業而後政治,就是他的政治夢。他拿軍閥的錢,獨立自主為國家培養人才,難道不是政治?

南開的「天之道」

南開學校經費來源,共有10項,其中5項,為自營收入。募捐與自營相結合,造就了教育獨立的實體及其實業化辦學模式。這一模式,代表了近代教育向現代教育轉化的趨勢。

1925年,教育部特派員劉百昭到南開視察,結論雲:「就中國公私立學校而論,該校整齊劃一,可算第一。」伯苓走四方,乞天下財,求教育獨立,更以自營,謀教育自立。南開第20年度經費收支狀況表,將學校收入款項分為5大項,其中3大項為自營收入,這一年的租息及雜項收入,竟然超過學費收入的三分之一。

自南開中學成立之日起,學費就是學校的主要收入。由於生源充足,學費居高不下,伯苓先生坦言:「吾嘗聞人謂本校為貴胄學校,此語誠非過當。」但南開兼容貧困學生,以「試讀生」養免費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試讀生」可以不經考試入學,但學宿費要加倍。試讀一年,考試及格,轉為正式生,不及格者,要重新交費,才能續讀。學費雖高,但南開卻沒有靠學費來贏利,而是使學費收支平衡。

其時,國內許多私立大學,都是靠學生的學費來維持的。如北平民國大學,生源多為投考國立大學的落榜生,人數頗大。還有一些大學,則別有用心,被伯苓先生一語道破:「大多數乃專為欲分潤各國將退還我國之庚子賠款。」這樣一哄而起辦私學,想發國難財,當然好景不長。教育獨立,此為近代化理想,教育自立,則為現代化要求。南開新私學,從追求近代化理想,到適應現代化要求,走了一條實業化的路。

「大工廠」之定位

論中國近現代教育,有兩人並世而立:蔡元培完成了中國傳統教育近代化的轉換,張伯苓則開了中國近代教育現代化的先河;蔡元培使中國近代教育超越了傳統政治文化,張伯苓則為中國現代教育探索了實業化道路。

他們留下了兩筆寶貴遺產: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傳統和張伯苓的實業化的教育路線。

何謂實業化教育路線?伯苓說:外國學校如大工廠,學生如工廠之出品。學校視社會需要而定教育方針。也就是教育為體,實業為用。

學校管理,採用企業通行的董事會制,九名董事,統管大學、中學兩部,校長由董事會聘任,大學部、中學部各設主任一人,由校長推薦,董事會批准。董事會職權,為籌募經費,議決預算,審查決算。學校章程制定及變更,由董事會決議通過,發給學生畢業證書及授予學位,也由董事會決定。

以此為模式,南開大學下屬各院、系、所,亦自籌經費,自設董事會。捐資創辦南開者,如嚴范孫、徐世昌、王益孫、范靜生、李秀山等,都做過校董,李組紳、范旭東等大商家,也曾為院系所之董事。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界和社會名流,以其名望和經驗,任南開校董,如蔣夢麟、胡適之、丁文江、陶孟和、吳達詮等,如企業之獨立董事。

以實學培育國家「財力」
南開大學的學科建設,是實學化的。
南開的「土貨化」思想,除了洋為中用,還有就是實用。實用之學,當然就是「實學」了。伯苓先生道:「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這就是他的「實用主義」的救國抱負。

大學擴充後,改文、理、商三科為三院,分設歷史、政治、經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商學、會計、統計、銀行等11系。不久,原來文學院的經濟系發展為經濟學院。而文學院下,又增設了英文系、政治學系、哲學教育系;經濟學院,則開了農業經濟系、工業管理系、運輸學系、經濟史學系、統計學系、經濟研究所等。理學院也增加了醫學系、電機工程系、化學工程系。

這樣的學科設置,偏於實用,培養的人才也趨於實用。伯苓在美國發現:他們最大的發達,就是財力。因此,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財力」。而他的每一個學生,都理應是國家的一份「財力」。

從理學院到工學院,理科教育越來越「財力」化。從文學院到經濟學院,文科教育也趨於「財力」化。那時,我國教育仍在近代化中,對於實業化教育路線,批評者多。有人說,「南開大學有文科而無中文系」,是因為「張伯苓自己文筆不通」,南開「不注重中文」,使得「整個學校鄙俗不堪」,沒有文化。有人說,「張伯苓以實用為科學的重點,是把科學從崇高的地位拖到塵埃。張伯苓只配做一個職業中學的校長,不配做一個大學的校長。」

果真如此嗎?顯然有誤解。南開欲立「東方文化研究所」,梁啟超要牽頭,惜未辦成。范孫先生曾訪李叔同,請他主講國學,亦終未出山。至於所言「科學」者,就更是「不見泰山了」。我國私立大學,辦理科者本不多,因為理科「不經濟」。可伯苓先生卻認為,理科是基礎,不僅科學思想的興起,對傳統文化的改造,要靠理科,而且將科學思想轉化為「財力」,也要靠理科。
正是在培育「財力」這一點上,民主與科學思想被他坐實了。

南開「貨」
南開最大的「財力」,還是學生。
伯苓戲稱學生為「貨」,對南開「貨」,他有信心:南開「工廠」造人才,在社會上有用,前途就很大了。「塘沽永利(永利制鹼公司)、久大(久大鹽業公司)已經承認我們的貨了。」「我們南開工廠造人才,本地銷路少,別處多銷也好。」「充實我們的工廠,造就學生到各處去。」

為此,他親自推銷,為他的「貨」開拓市場。華西公司聘他為董事,他欣然同意,「為的是銷銷大學、中學的貨」。他的「貨」有成長性:「若干年後長起來,我們的貨更容易銷。」他呼籲:「造就學生到各處去,特別是西南!」

在一次開學典禮上,他說:新來的學生很多,為什麼來?不是要點什麼嘛。要什麼?要職業,南開「貨」,十成里有九成以上都就業了。化工系學生,畢業時,「每人皆有選擇兩三個職業的機會」。而商科畢業生,因南開對「工商以及銀行界之貢獻,可謂非常之大」,所以,「每年南大畢業生,特別是商科的,在畢業前,即已應聘一空」。這樣緊俏的南開「貨」,質量究竟如何呢?

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說,中央研究院六任院長,有兩位是受南開教育的。民國中央研究院選舉中國第一屆院士,81人中就有南開9人:姜立夫、陳省身(數學),吳大猷、饒毓泰(物理學),殷宏章(經濟學),湯用彤(哲學),李濟(考古學),蕭公權(歷史學),陶孟和(社會學)。後來在台灣被選為院士的又有梅貽琦等人。這樣的「貨」,豈止是「財力」?簡直就是國寶。

民主化的「不倒翁」
伯苓自喻為「不倒翁」。「非不倒也,倒後能復起也」。
「復起」靠什麼?靠民主。訪美時,他發現教育的第一要義,是民主。遂與范孫先生一起,於南開內部,行股東民主制。南開以私立興學,投資者為股東,而有南開「人民」資格。伯苓曰:「徐菊人先生雖為總統,終為本校舊校董,亦系一人民資格。」「人民」,在這里,是有限性的,不再「無窮大」了。

南開新私學,即從股東民主制入手,行漸進之民主。先行股東議事之民主,次行教授治校之民主,繼而行學生自治之民主,待學校民主制建設完成,再從學校擴大到社會各界,推進至國家政府。此為我國政治民主化的實用主義的實驗方法。而伯苓先生倡導的股東制的「民」,首先是投資者。他歡迎這樣的「人民」,成為南開的「民主」———「東家」。那時,私立學校紛紛落馬,而南開不倒,就在於民主化。他希望南開的「人民」越多越好,「人民」多了,才能不倒。

伯苓先生高舉「私立民有」的旗幟,每遇危機,都以民主化險為夷。當范孫先生以一人之財力私立南開時,就從未將南開據為私有,當伯苓先生恭稱范孫為「南開校父」時,不僅以創始者言之,更以民主化言之。伯苓言:「私立學校不是私有學校。」此語,不僅發自他們內心,而且立為南開新私學的宗旨。(附註:據陳明遠先生研究:1900年1銀元的購買力,約合今人民幣70元;1911年1銀元約合今人民幣50元;1926年1銀元約合今人民幣40元;1936年1銀元約合今人民幣30元。)(P1156591)

嚴修
嚴修,字范孫,津籍,光緒十年(1884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貴州學政、學部侍郎,清末憲政失敗後,辭官,不再從政。他以為,新政難以治國,不妨先做「齊家」實驗,南開新私學由此一念誕生。經「庚子事變」,新政又起,袁世凱受其影響,聯絡張之洞等,請廢科舉制,而終於成功,遂請他督學直隸,適逢袁、張二人入閣,欲行君主立憲於中國,故請嚴修署理學部。嚴修借鑒日本經驗,立學制,建學校,編教科書,定教育方針,為我國近代教育開山。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幾番請其襄助國事,尤以教育部長一職相請,以取代蔡元培,為嚴修婉拒。五四運動起,北洋政府欲以他取代蔡氏任北大校長,又拒。
嚴家南北兩支,北支在京東行鹽,南支在寧波、上海開錢庄。嚴家錢庄崩潰後,波及鹽業,嚴修整頓家族產業,使之向近代工業轉型,此後嚴家投資,多轉向實業。故其辦學之宗旨,倡導實業化之實學。

張伯苓
張伯苓,名壽春,以字行,津籍,基督徒。曾學於北洋水師學堂。肄業後,被派往北洋水師實習,適逢甲午海戰,親歷戰敗,屈辱之餘,決定退役。很多年以後,他還在慶幸:真萬幸遇到嚴(范孫)先生,……嚴先生可以說是今之聖人。他決定追隨范孫先生,創辦新私學。畢其一生,先後創辦了私立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子中學和南開小學等,任南開中學、大學校長44年。

為籌辦南開大學,伯苓先生親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教育學,同胡適一樣,他有幸成為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先生的弟子,胡適把實用主義用於學術研究,他把實用主義用於辦學。實用主義的精髓,其實就是胡適的那句話:少談主義,多研究問題。這是針對做學問而言的,而對於做事的人來說,多研究問題是不夠的,還要能解決問題,張伯苓就是解決問題的人。

解決問題談何容易?所以,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育。

㈧ 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是怎樣發展演變的。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隨著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斷發展變化著,因為其是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任何一個歷史階段都其深深的階級烙印。
夏朝時期,傳說中國就有了學校。據甲骨文和古書上記載,商朝時已經有了正式學校。到西周時,學校分為「國學」、「鄉學」兩種。學校主要是「國家大事惟祀與戎」,即傳授祭祀知識和作戰的技能經驗。商周時代,貴族子弟必修的科目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春秋時期,教育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中國封建制度的確立,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革,原來「學在官府」的教育壟斷層面逐漸被打破,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聚眾講學,發表政見,產生了所謂的「私學」。這一時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影響最大。孔子一生學而不厭,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不少教學經驗,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等。其為中國古代的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許多教學經驗至今仍在延用。
西漢時期,教育制度逐漸完善。西漢時,學校類型主要有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為適應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經典開始成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的必學課程,學習科目是五經(�0�0周易�0�3、�0�0禮記�0�3、�0�0春秋�0�3、�0�0尚書�0�3、�0�0詩經�0�3),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教育系統。
隋朝時期,中國教育制度達到了世界水平。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興起,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唐代學校制度完備,有國子學、太學等,在地方有州學、縣學和鄉學等。教學內容以�0�0五經正義�0�3為統一教材,命天下傳習,同時還有了專業教育,如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等。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私人辦學多了起來,大文學家韓愈、柳宗元都辦過學,為教育增加了新特色。
宋代教育在唐代基礎上更加完備。在中央有太學、國子學、律學、算學、書學、畫學等,以太子學和國子學最重要。尤其是王安石變法改革學校和科舉,使官辦學校非常興盛。另外,私人講學的書院在北宋時興起,成為傳播理學的基地,學習風氣十分活躍,石鼓、白鹿洞、應天、嵩山書院都很有名。宋朝以後,理學被統治階級所利用,並統治了學校教育。
明清時期,教育制度在前代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中央學校有國子學和宗學,地方學校也發達,各級都有普通學校和專科學校。考試制度採用八股取士的科舉制。教學內容主要是「四書」(�0�0大學�0�3、�0�0中庸�0�3、�0�0論語�0�3、�0�0孟子�0�3)五經,還學習�0�0御制大誥�0�3、�0�0大明律令�0�3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種。明朝中期以來,書院比較興盛,最負盛名的是東林書院,書院也發展成為官辦的學校。
明清時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時期,為強化專制統治,教育的專制非常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的發揮,隨著社會的發展,科舉制越來越不適應需要了,到1905年,清朝廢除了科舉制,但科舉制中公平選拔人才的方法卻被保留下來,至今仍有活力。
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發展,是社會不斷進步的表現。歷史雖然已成為過去,但其功績不可磨滅。許多寶貴的經驗至今仍值得借鑒。而中國現代的教育制度也必將隨著歷史的演進,而不斷趨向完善。

㈨ 簡述教育制度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應再限於學校的圍牆之內

㈩ 教育的歷史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麼特點

一、時期: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現代教育。

1、古代教育

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

2、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歷史分期的一個階段。與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相對。歐美的近代教育是指從 17 世紀英國革命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國的近代教育是指從 1840 年鴉片戰爭到 1919 年五四運動以前的教育。

3、現代教育

現代教育是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而出現的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類社會和教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迄今為止教肓發展的最高階段 ,也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 。

中國的現代教育起始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便在粵著書立說,主張效法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提倡通過改良和變法,實現國家富強,並促成了學習西方知識的風氣。

二、教育特點:

1、古代教育特點:

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2、近代教育特點:

以大機器生產為背景,科學技術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普及義務教育受到重視;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和傳播。

3、現代學校教育的特點: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教育的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10)教育制度的發展歷史及特徵擴展閱讀: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干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教育制度的發展歷史及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