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步
實際上,從東漢末年一直到隋唐前,是以南北朝為代表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從安史之亂到元的統一(兩宋時期依舊戰亂不斷),是以五代為代表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時期。這兩段時期華夏境內戰亂頻繁,長期分裂,兩次民族大遷移,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為後世以江淮地區為代表的南方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歷史的車輪一定是不斷向前進步的,一切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東西,終將被歷史所淘汰。探討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關鍵看是否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相對於秦漢全國統一的局面而言,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可以說是歷史的倒退,而這只是暫時的分裂,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三國鼎立結束了東漢末年眾多割據勢力混戰的局面,這種局部的統一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為後來的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況且三個國家誰也不敢懈怠,競爭成為最好的動力催化劑,有了競爭,進步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所以三國鼎立局面出現,是歷史的進步。可以從下面幾層意思進一步理解。
(1)從政治上說,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民不聊生,軍閥割據勢力的存在使國家的分裂成了既成的事實,而三國鼎立無論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這種局部的統一既是大一統的前夜,又為局部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從經濟上說,魏、蜀、吳三國建立後,都採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為完成統一大業而努力,從這一角度說,人民安居樂業,社會趨於穩定,促進了局部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3)從民族關繫上說,三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不僅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同江南人民一起共同開發江南,促進了生產和科技文化的進步,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安定。魏、蜀、吳三國還重視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系,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⑵ 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一項是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國鼎立的准確認識,聯系已內學知識可知三國鼎立局面容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局部的統一,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階段,為西晉的短暫統一和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此分析可知A符合題意,故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鼎立
⑶ 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一項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三國鼎立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回掌握。東漢以後答所形成的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雖然使統一的國家出現了分裂,但三國都注意發展生產,實現了局部統一,也為以後的大統一創造了條件。所以答案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鼎立
⑷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什麼積極作用
1、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
2、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3、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4、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制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制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5、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蜀漢盛產井鹽,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升了產能。
6、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
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之戰:夷陵之戰
赤壁之戰後,曹操回軍北方並將兵鋒指向關中、涼州一帶,而劉備和孫權的聯盟也繼續發揮著作用,但是三方圍繞荊州歸屬問題的爭端並沒有因此結束。
特別是劉備通過武力奪得西川和漢中(郡名,今陝西漢中東)之後,已經形成橫跨二州(益州和荊州一部分)的大勢力,對長江下游的孫權構成極大威脅。
同時,劉備發任的荊州最高指揮官關羽對孫權出言不遜,惹得孫權震怒,發誓要奪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孫權抓住有利時機和曹操達成短期的軍事同盟,並且起用呂蒙為大將,迅速完成對荊州劉控區的佔領。
孫、劉聯盟破裂,劉備也因此開始准備東征,只是由於稱交工作尚未完成而遲遲沒有動兵。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在草草完成稱帝、封臣等活動之後,不顧趙雲、秦宓等人的勸阻,倉促下令開始東征。在部署上,劉備以白帝城(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作為本陣,以江州(重慶市嘉陵江北岸)作為後援基地(由趙雲負責),沿著長江三峽推進,前軍大約有四五萬人。
劉備以馮習為大督,負責前軍各項工作;又令張南為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將領為別督,接受馮飛節制;同時命令黃權總督江北諸軍防備曹魏,吳班、陳式總督水軍聯合東下。劉備自己則親率中軍為諸軍接應。
從戰略部署上看,劉備明顯犯有不少低級錯誤。首先,沿三峽步步推進本身就不明智,因為這就等於使自己的優勢兵力無法集中,反而像長蛇一樣一字擺開,很容易讓敵人從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將領(特別是前部大督和先鋒)大多屬於無名之輩,不但不能起到威懾作用,反而會堅定敵方鬥志。
其三,將江南和江北兩個戰區分開,並且缺少接應,一旦某個戰區失利,另一個戰區就很難獨自作戰,甚至連回軍都不可能;其四,沒有營建有利的外交環境,隨時可能遭到曹魏進攻,所以不但馬超、魏延等名將無法調離北方防線,還必須分兵防魏。
⑸ 三國鼎立局面對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是歷史的進步,而這只是暫時的分裂,分裂中孕育著回統一,統一是歷史發展答的趨勢.三國鼎立結束了東漢末年眾多割據勢力混戰的局面,這種局部的統一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為後來的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況且三個國家誰也不敢懈怠,競爭成為最好的動力催化劑,有了競爭,進步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所以三國鼎立局面出現,是歷史的進步.
⑹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
從東漢統一政權到三國鼎立,歷史是在進步的,其原因如下:
1、從政治上看,東漢末年,由於中央政權的衰敗,各地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結束了割據局面,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三個政權,相對而言,這是一種進步。
2、從經濟上來看,由於軍閥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後,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來發展經濟,促進生產和社會的進步
3、從文化等方面來看,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繁榮並發展起來。
因此,這一時期的歷史是在進步。
(6)三國鼎立局面的歷史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
公孫度和董卓部將徐榮是同鄉,在徐榮的力薦下,公孫度得以出任遼東太守。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此時中原混亂不堪,而遼東郡偏居東北,所受影響較小,得以借機振興。不久,公孫度把遼東郡分為遼西、中遼兩郡,各置太守,他還按照皇家規制設壇於襄平城郊,行郊禮天地之禮,無論車駕、儀仗、服飾都同大漢天子一般無二。
在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燕國成為亂世中難得的「世外桃源」。200年官渡大戰之時,公孫度拒絕了曹操的拉攏,打算在曹袁兩敗俱傷後進軍許昌。不料天不假年,他於204年去世。此後,其後代公孫淵周旋於曹魏和東吳之間。
曹魏一直圖謀一統中國。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儉進攻燕國,大敗而歸。238年六月,曹魏太尉司馬懿率大軍進入遼東,公孫淵調數萬步騎兵防守遼隧,沒想到,司馬懿對遼隧只是進行佯攻,而轉軍襲擊燕國都城襄平城才是目的。
燕王公孫淵和全城軍民被圍困城中,八月彈盡糧絕,將軍楊祚開城投降。公孫淵突圍途中被魏軍斬殺,燕國諸郡全部歸降。至此,燕國成為四國中首個滅亡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鼎立
⑺ 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從整個歷史發展進程看,有什麼積極作用謝謝啦
魏國在北方,蜀國在西南,吳國在東南,如同鼎的三足。這一局面的形成,使我國以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割據走上了較大范圍的局部統一,這就為以後全國范圍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⑻ 簡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過程.
歷史背景:東漢末年,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最終曹操統一了北方,孫權接手父兄基業開拓江東,劉備屈居江夏隨時准備爭奪天下。
過程:208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獲勝,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荊州,這樣孫權、劉備、曹操三分天下的雛形開始出現。
215年,劉備奪取了四川,曹操拿下了漢中,孫權統一了南方。作為赤壁之戰的戰果,孫劉平分了荊州。至此,三國鼎立基本形成。
(8)三國鼎立局面的歷史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戰爭長期在北方進行,使得地處長江中游的荊州成為了動盪亂世中一塊安定的綠洲。後曹操進攻荊州,劉琮獻城投降,寄居荊州的劉備率軍從新野向南,准備撤退到江陵,後被曹軍擊潰。
面對曹軍的咄咄攻勢,孫劉兩家選擇了聯合抵抗。建安十三年這里發生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戰役,因此地有赤壁山,所以稱為赤壁之戰。
寬闊的江面阻止了曹軍進攻的步伐,孫劉聯軍的一把大火使曹軍停泊在江面上的水軍戰船灰飛煙滅,赤壁山下,曹操天下歸心的壯志碰到了鐵壁。
對於曹操的統一戰爭,赤壁之戰是個句號。從此以後,曹操退回了北方,終止了南征的步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
他的兒子曹丕取代了漢獻帝,建立了曹魏政權。第二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一年之後,孫權稱吳王,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以黃武為自己的年號,也是皇帝的規格。
⑼ 三國鼎立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在漢、唐盛世之間出現的「 三國鼎立」,並非表層意義上的鼎足而立,亦非簡單的割據分裂。
一、「 三國鼎立」的實質
赤壁之戰前,面對曹操的強大攻勢,孫權既不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又不願「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諸葛亮舌戰群儒,詳細分析了聯劉抗曹必勝,並勸孫權「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孫權與魯肅、周瑜商討再三,決定聯劉抗曹。孫劉聯盟開始建立。
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初顯威力,大敗曹軍,迫使曹操由攻勢轉入守勢。孫劉借機發展各自的勢力。劉備占益州,奪漢中,奠定了蜀漢的規模。孫權在江淮擴張勢力,佔領嶺南,又招撫了占據廣、交的士燮兄弟,做好了建吳的准備。
關羽在荊州地區的發展,引起東吳不安。呂蒙襲殺關羽,占據荊州。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孫劉聯盟亦宣告破裂。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以給關羽報仇為名大舉進犯東吳,孫劉關系惡化為戰爭狀態。夷陵一戰,劉備大敗並死於白帝城。
劉備死後,孫劉聯盟必須恢復,才能共拒曹魏。諸葛亮鑒於後主幼弱,恐孫權「有異計」,立即派鄧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鄧芝曉以厲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你若歸順於魏,大則要你入朝,小則以你的太子為質,若不聽從,必然派兵進攻,蜀也會乘機順流東下。如此,江南之地非你所有。孫權醒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蜀復令芝重往」。孫劉聯盟重新建立。此後,蜀又派費禕、陳震前往。孫權與陳震「開壇歃盟」。從此,孫劉聯盟確定不移,一直到蜀亡為止。
孫劉聯盟對蜀、吳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其一,孫劉聯盟可以合蜀、吳之力與曹魏對抗,增強了反曹魏的力量,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孫劉聯盟可以使蜀、吳不必顧慮對方,為各自內修政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其三,孫劉聯盟有利於蜀、吳相互交流,互通有無,滿足各自需求,促進雙方發展。聯盟建立後,雙方聘使經常相互往來,互致方物;民間交往之盛自不待言。
其四,孫劉聯盟有重要的軍事作用,迫使曹魏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對蜀而言,聯盟為其北伐解除了「東顧之憂」,使曹魏「河南之眾,不得盡西」。對吳亦然。吳可無西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南。例如,建興六年(228年)十二月,吳魏交兵,諸葛亮乘機率數萬軍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圍陳倉(寶雞東),從西面進攻曹魏。再如,建興十二年二月,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進攻曹魏,四月至郿,在五丈原扎營,與魏軍對抗。五月,孫權率十萬人由巢湖進攻合肥新城。蜀吳互相配合,迫使曹魏兩線奔波。
在「三國鼎立」的四十多年間,孫劉聯盟除在夷陵之戰前後極短時間遭到過破壞外,一直得以持續保持。也正因為蜀吳共同抗擊曹魏,才使「三國鼎立」延續達四十餘年之久。因此,「三國鼎立」的實質並非簡單的三足鼎立,而是孫劉聯盟作為一方而與曹魏一方的對抗。
二、形成「三國鼎立」的條件
以中原地區為主體的北方,與以巴蜀、江南地區為主體的南方,在地理、經濟、政治等方面勢均力敵的對抗,是形成「三國鼎立」的條件。
(一) 地理條件:「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魏則擁有廣大的中原,地理上恰好為山水相依的南方對抗蒼莽廣袤的北方。
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吳軍習於水上作戰,而曹魏中原兵不習水戰。吳揚長避短,利用長江天險和強大水軍,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曹魏的進攻。赤壁之戰已經證明了長江天險是保護孫吳的一道天然屏障。後來,曹魏多年不能舉兵伐吳,其中一條原因就是魏軍不能輕易越過長江天險。西晉滅吳時,也是先佔領長江上游,強大的王浚水師順江而下,與吳平分長江天險才完成。
蜀與吳以長江為紐帶得以緊密聯系,互相依託,互相支援。蜀還有崇山之阻,進可攻,退可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建興六年,馬謖失街亭,魏軍攻漢中,諸葛亮派軍扼險拒守,魏軍寸步難行。延熙七年(244年),曹爽「率步騎十餘萬」,走儻駱攻漢中,「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蜀將王平憑守駱谷口的「興勢圍」(關隘),擋住了十餘萬曹軍。
九州之地,魏有其七,地域廣大,邊境重要關隘要沖均派兵把守,滅蜀吳不易,守則有餘。強大的曹魏,雖獨霸中原,卻在四十餘年間,只能對南方的蜀、吳徒作虎視之勢。
(二)經濟條件:曹魏經濟與蜀吳經濟相均衡,即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與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經濟相均衡。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成了軍閥混戰的廝殺場,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遼闊的北方地區變成了一片荊棘叢生的荒原。為了改變殘破的局面,曹魏採取了一些措施恢復發展經濟。至曹魏後期,北方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洛陽由「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飢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採,或飢死牆壁間」,變成了「其民四方雜居,多豪門大族,商賈胡貊,天下四方會利之所聚」的繁榮都市。從皖北到洛陽一帶,「 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成為人口稠密的富庶區。
東漢末年,中原軍閥混戰,江南相對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從中原流遷到蜀、荊、江淮一帶。南遷人民不僅帶來了勞動力,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他們和江南人民一道勞作,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墾田面積顯著增加,建康「其四野則 無數,膏腴兼倍」。魯肅稱荊州「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業之資也。」周瑜也指出:江東富饒,足以自立,「今將軍承父兄余資,兼六郡之眾,兵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東吳的治鑄業、鹽業、絲織業、造船業都很發達。
益州本來就「民殷國富」,「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國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史稱「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成都平原「溝洫脈散,疆理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鹽、鐵、織錦業很發達。
總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由於遭受東漢末年混戰的多次破壞,盡管曹魏後期有所恢復和發展,但經濟的正常發展受到了抑制;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經濟卻有了巨大的發展,北、南方經濟力量基本上達到了平衡。這正是三國鼎立的經濟原因。
(三)政治條件: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人口及地主集團,與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人口及地主集團勢均力敵。
曹魏得到中原豪強地主的支持,東吳以長江南北的豪強地主為支柱,蜀漢得到荊益地主階級的支持。南、北方是否有對抗的條件呢?下面看兩組數據:蜀亡時(263年)有人口94萬,魏有443萬,吳亡時(280年)有人口230萬。嘉靖本《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前有三國志宗僚一欄,開列三方人物477人,蜀漢104人,孫吳131人,曹魏242人。蜀、吳一方共有人口320多萬,曹魏一方有443萬。可見,無論是傑出人物(主要是地主階級及其幕僚),還是人口,都大體相當,這是蜀吳聯盟得以與曹魏對抗的政治基礎。
三、「 三國鼎立」的作用
「 三國鼎立」是從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走向西晉,即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最終走向盛唐的頂峰,奠定了第一級穩固的階梯(兩晉及南北朝則可視為第二級、第三級歷史階梯)。
其一,「 三國鼎立」實現了局部統一,為西晉的統一創造了條件。歷史從分裂走向統一。
東漢末年,封建軍閥割據一方,全國處於分裂 混亂的狀態。經過多年的征戰兼並,曹魏逐漸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其中,197年,大敗袁術於蘄縣;198年,攻徐州,殺呂布,又打敗張綉、劉表聯軍;199年,張綉投降;200年,先在下邳擊潰劉備勢力,後在官渡大敗袁紹主力;隨後幾年,兼並幽、冀、青、並四州。至208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後來又統一了關隴地區。曹操統一北方,避免了群雄割據。他曾自負地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確,曹操統一北方,實現了局部統一,為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孫策打敗揚州的割據勢力,在江東站穩了腳跟。孫權代繼孫策後,繼續經營江南,在江淮擴張勢力,奪荊州,占嶺南,招撫廣、交,統一了江南。
劉備進軍西蜀,占益州,奪漢中,南撫吳越,西和諸夷,統一了巴蜀地區。
「三國鼎立」,使全國由分裂割據逐步向統一發展。後來,西晉繼承了曹魏的衣缽,通過兩次大兼並戰爭,滅蜀平吳,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因此,「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歷史的倒退。
其二,「三國鼎立」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經濟、政治、文化的恢復和發展。
孫劉聯盟與曹魏勢均力敵,彼此都不敢輕舉妄動。諸葛亮五齣歧山,戰斗范圍很小。此外,交戰范圍僅局限於彼此交界之處,於廣大地區損益不大。相對穩定的環境,為經濟、政治、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其三,「三國鼎立」 有助於激發三國間的競爭意識,促使各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恢復和發展各自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曹操依靠豪強大族統一北方後,力矯漢末弊政,推行打擊豪強大族的政策,以抑制大族勢力的發展,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治。他頒布「唯才是舉」令,一大批有才能的中小地主被吸收入曹魏政權,有利於革新吏治,使政治比較清明。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曹魏實行軍屯、民屯,取得了積極效果:在許昌附近募民屯田,一年得谷百萬斛;鄧艾在淮河流域屯田,每年得谷五百萬斛。地方官大力招徠流民,使其重返生產一線。如張既為京兆尹時,「招懷流民,興復縣邑」;蘇則為金城太守時,「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揚州刺史劉馥由於執行比較開明的政策,「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為了把自耕農束縛在土地上,地方官大多注意勸課生產。如河東太守杜畿「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顏斐為京兆太守時,令百姓「整阡陌,樹桑果」,閑月上山伐取木材做車,又令百姓養豬狗;鄭渾為魏郡太守時,「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課樹榆為籬,並益樹五果,榆皆成藩,五果豐實」。這些政策,對生產的恢復與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促進農業生產,還修建了許多水利灌溉工程,如在合肥修芍陂、茹陂、七門、吳塘諸堰,其中七門堰可溉田1500頃,芍陂可溉田至數萬頃;在淮潁地區,「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里,溉田二萬頃」;在關中開成國渠,築臨晉陂,溉田三千餘頃;在河北疏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這些水利工程對促進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針對「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士人每專權自恣」,諸葛亮採取了信賞必罰的法治手段,打擊控制專權自恣的益州地主,政治比較清明。諸葛亮南撫夷越,西和諸戎,成功地安定了西南少數民族,並使其成為蜀漢的重要力量之一。為了保障成都平原的灌溉,諸葛亮派一千二百丁護理都江堰。蜀設司金中郎將、司鹽校尉等官職,加強管理鹽、鐵、織錦等手工業,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為了增加勞動力,東吳強迫山越人離開山區,遷到平原,「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又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管理民屯生產。為了增加軍糧,實行軍屯,還設司鹽校尉、司鹽都尉,管理鹽業生產;另設典船校尉、典船
都尉,管理造船。東吳的冶鑄業、鹽業、絲織業、造船業都很發達。
綜上所述,「 三國鼎立」是三國各方勢力面對東漢末期的爛攤子奮發有為,重新收拾舊山河,在對抗中進步,在競爭中發展,從而在漢、唐盛世之間,起到承先啟後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