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社會變革與國家發展歷史論文

社會變革與國家發展歷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26 23:46:51

『壹』 誰能給我一篇關於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的變化論文!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思考與展望
2008年02月29日 08:43:18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我要列印】【我要糾錯】 【Email推薦: 】

《強國之路——中國改革步入30年》評介

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與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共同舉辦了「中國改革步入30年——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來自國內外近30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論壇。作為該論壇的成果,《強國之路——中國改革步入3
0年》一書(以下簡稱《強國之路》),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除了高尚全先生撰寫的《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作為代序之外,整體上分為五部分:一是「我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新階段」,收入了一些專家學者、官員對改革開放30年的總體評價和論述;二是「漸進改革30年:探索與實踐」,分別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宏觀調控、財政體制改革、企業改革、農村改革、分配製度改革、對外開放等不同的層面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和論述;三是「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挑戰與攻堅」,著重探討了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城鄉一體化改革以及作為中國改革開放重要窗口的深圳的改革與探索等;四是「社會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礎」,重點深入地分析了近年來我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改革以及地方政府改革等熱點問題;五是「他山之石:國際經驗與借鑒」,著重介紹了德國、英國、歐盟一體化、越南等國家改革的做法以及一些國外政要、學者對中國等轉型國家改革的研究成果及觀點。

據筆者所知,《強國之路》是目前國內出版的第一本比較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論著。綜觀本書,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用發展的視野和戰略,總結、觀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開放

對於如何看待中國改革開放30年,這個看起來本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事實上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話題。因為,這些年來,不管是社會上還是黨內,人們對過去近30年的改革開放,在認識上並不是很一致的。有的人甚至把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簡單地都歸咎於改革開放本身。持有這些觀點的人雖然是很少的,但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達成對改革的共識,重聚改革的人氣,將直接影響著未來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關繫到能否真正把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堅持為實現小康目標而奮斗的黨的工作大局落到實處。

《強國之路》中的許多文章,用大量的事實、數據和深入的分析,闡述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的劃時代意義,以及對中國經濟、社會,對普通民眾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後果等。絕大多數文章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雖然與我們漸進式改革的推進策略有一定聯系,但最主要的是由於一些關鍵性的改革還沒有深入、到位所致。因此,繼續深化改革,特別是深化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們前進道路上遇到問題的惟一途徑。用這樣的視野、高度來分析認識改革開放,不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勢,研判大勢,保持清醒的頭腦,也不會由於過多地糾纏一些具體的細微末節,影響對改革開放的總體評價。這正像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停頓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近30年改革開放最好的概括。

對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進行了深入分析,總結其利弊得失

眾所周知,近30年的中國改革開放,是在中國實行了30年計劃經濟的基礎上展開的,改革開放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又要對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一系列陳規陋習進行變革,在沒有任何可資借鑒樣板的環境下進行探索,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構經濟和社會秩序,同步加快體制轉軌與社會轉型。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改革必將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巨大社會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探索從撥亂反正、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起步,緊緊圍繞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這個中心,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實踐。

《強國之路》收入的許多論文,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初步的總結和歸納,如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產管理、財稅體制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農村改革,社會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等。這些文章,不僅總結了上述相關領域改革的成就和經驗,描繪了改革的歷程,而且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未來改革的趨勢等,也給予了很多關注。有些觀點頗富前瞻性,如強調要把握中國發展模式的內涵、特點、機理、目標、途徑,財政體制改革應將經濟增長目標優先轉變為社會公共服務目標優先,農村改革中要用更積極的城市化政策引導城鄉統籌發展,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更加關注收入分配和財產分布之間的互動關系,對外開放中的風險防範,以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防止政府改革孤軍深入,改進改革的推進策略等。這些觀點對進一步深化相關領域的改革,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對未來中國改革走向作了前瞻性的預測和分析

回顧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無疑是為了更好地把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未來改革開放能否繼續深入發展,不僅關繫到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深層次社會經濟問題的解決,也關繫到中國未來的前途和命運。正是從這樣的高度,《強國之路》對未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預測。其基本的判斷是:經過近30年的實踐,中國改革開放整體上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社會總體上已經由生存型社會轉向發展型社會。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體來說,要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按照城鄉統籌協調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按照提高開放型經濟質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積極地推進對外開放;按照社會和諧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同時,有的文章分析了改革進入新階段以及中國進入發展型社會後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如人的全面發展在這個階段的特殊意義,利益關系的調整將更具有深刻性和復雜性,政治體制改革的現實需求增大等。基於此,許多論文都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協調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不同領域的改革關系。在當前,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發展民主政治和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把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並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實踐,使其整體上與其他改革保持平衡。只有這樣,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能健康地發展,並在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加快中華民族的復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推動改革,多位學者建議,中央應該設立獨立的改革協調機構,這個機構不應該附設在一個政府部門內部,而是應歸總理直接領導,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部門利益對改革的干擾和影響。

『貳』 以「革命或改革與社會進步」為主題寫一篇200字的歷史小論文

階級斗來爭是階級社會自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斗爭已經不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特殊條件下還可能激化。
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
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一方面起著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促進生產關系的完善。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社會的進步,這是主流;另一方面又可能對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關鍵是人類如何利用它。

『叄』 關於改革歷史小論文,急需,跪求啊。。

、、、、對中國古代變法與改革對中國古代變法與改革對中國古代變法與改革對中國古代變法與改革的認識的認識的認識的認識 1、改革的原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無論是古代的四大改革,近代的變法革新,還是當代的改革開放,其根源都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這說明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 2、改革目的: 改革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發展勢力、挽救危機、鞏固統治、適應形勢等; 3、中國古代王朝所進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如下類型類型類型類型: (1)奴隸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促進舊社會形態向新社會形態轉化的封建化改革(如商鞅變法)。 (3)封建社會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變法(如王安石變法)。 (4)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孝文帝改革等)。

改革的實質: 改革主要是對國家管理制度(廣義的制度應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內,它們應屬於上層建築范疇)的革故鼎新。從根本上說,當政治、經濟制度不能保證國家實施有效管理、從而違背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時候,改革這種制度,也就是對上層建築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環節進行必要的調整、更新和改造,並相應對生產關系中的某些環節作局部性的調整、更新和改造就成為必然的趨勢。因而改革實際上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矛盾運動的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實踐活動。也正是由於改革的這種必然的、客觀的趨勢,使得它往往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顯示出其巨大威力
對改革阻力的認識: 改革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必然會碰到各種阻力並需要進行艱苦的探索,往往道路艱難,險象環生。因而改革不僅需要堅定的信念,而且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勇氣。歷史上的每次改革幾乎無一不觸犯部分貴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總要受到他們的竭力反對、攻擊甚至誹謗。商鞅變法遭到落後貴族的反對,孝文帝改革遭到鮮卑貴族的反對,王安石變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楊炎的兩稅法,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都因遭到大地主的反對而最終失敗。這些表明,在改革中,改革者尤其是最高當政者只有矢志不渝,堅定不移,才能保證改革的進行並最終取得成功。同時,當政者對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證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齊桓公之於管仲、秦孝公之於商鞅、漢武帝之於桑弘羊等等,都是由最高當政者給改革派以堅定有力支持而使改革取得成功的。這些歷史經驗,是值得今天的最高當政者深以為鑒的

、改革的積極意義: 中國古代的改革早在奴隸制時代和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時期,就顯示出其對國家宏觀管理、振興經濟,增強國力的巨大作用。至於封建時代的改革,無論它發生在王朝的什麼時期(前期、中期、後期),都是對當代或前任弊政進行改革並有所創新的產物。封建社會的階段性繁榮與改革有關,一些王朝的中興也與改革有關,如西漢時期的「昭宣中興」(通過對武帝有關制度的改革)、中唐社會經濟的恢復(通過劉宴改革)、北宋中期的經濟回升(王安石變法)等。至於王朝後期所出現的有作為的改革,也有北魏孝文帝改革、五代後周世宗改革、明朝張居正改革等數例。這些改革由於使經濟由衰敗轉為繁榮,因此其改革的積極意義也充分顯示出來。

認識: 從古至今的社會變革,都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的,這說明社會的變革和發展不是個別人物決定的,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我們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唯心主義。 革除社會弊政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標新要有遠見卓識,要堅決徹底。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中還要注要用人。 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順應人民願望的進步改革,推動著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反之,則阻礙歷史前進,加劇社會矛盾。 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此改革是會有阻力的,甚至充滿了尖銳激烈的斗爭。 無論是古代的改革還是近代的變法革新,成功的則國運強盛,社會進步;失敗的則國運衰落,社會危機,這說明只有自覺調整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也啟示我們,我們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上層建築與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基本上是適應的,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而不能否定社會主義;另一方面又存在不適應的部分和環節,突出表現在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上,因此我們必須進行改革。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

『肆』 改革開放的歷史論文

改革開放與中國的社會變遷 第一、政治權威結構的變化。 第二、意識形態在政治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變化。 第三、政府功能在政治結構中的作用的變化。 第四、利益集團的產生及其對政治結構的作用。 第五、民主進程的發展及其對政治結構的影響。 第六、政治決策機制的變化。 第七、中央和地方關系的變化。 第八、政治控制體系的變化。 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是從100多年以前開始的。1840年以後,中國就開始了這一艱難的歷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還只是為現代化提供某些條件和基礎,而沒有真正走上現代化的道路。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則是從1978年以後開始的。現代化的基本特徵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國家、多元文化、開放社會。而中國在1978年以前的情況則與此完全相反,是計劃經濟、權威政治、人治國家、單一文化、封閉社會。因此向現代化的轉變對於中國來說是一種根本性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先後在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中逐漸地展開,從而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和繼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弄清楚這些變化的狀況及其發展的脈絡,對於今後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這個過程是從經濟生活中開始的,尤其是從經濟生活的最深刻的層次即社會利益結構的大變動開始的。 當代中國社會的利益結構以1978年為界限,前後形成了巨大的差別。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許多文章中做過闡述,這里可以簡單地說一說。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間,中國的社會利益結構是一種整體性的利益結構。這個利益結構的基本特點是:個體利益絕對地服從整體的利益,同時,個體之間在國家的控制與調節之下,實現平均化。而整體利益實際上是由幾個大的板塊構成的,即: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政府官員等。所謂利益的平均化則是在各個板塊內部實現的。 在這種利益結構中,國家所有制以及從屬於國家所有制的集體所有制構成了人們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離開了這個唯一的利益源泉,人們就會喪失一切利益,從而失去生存的條件。為了維持這個整體性的利益結構,國家運用經濟的、行政的和意識形態的力量和手段對個人利益進行壓制,使人們逐漸忘掉了個人利益,從而使社會處於失去動力的狀態。再加上文革的破壞,便使國民經濟衰落到崩潰的邊緣。這便是改革開放的根本動因。 因而,改革開放以後的首先也是最大的變革就是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這個變化是從多種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出現開始的:在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普遍發展起來以後,中央的政策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即允許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種所有制的存在。這樣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們有可能擺脫公有制的束縛而到體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時,原有的對個人利益的壓抑政策也開始松動了。這樣,就在人們的觀念上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即人們的利益意識開始覺醒。與此同時,原有的整體性的利益結構便崩解成無數個小碎片,造成了社會利益單元的個體化。也就是說,,社會利益結構從幾個板塊構成的整體性結構變成了原子結構。從而使個人利益問題被提上日程,使得個人利益的追求變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麻煩採納,謝謝!

『伍』 「為什麼說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的論文

(1)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消滅私有制這樣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但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且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而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盪,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2)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制度基本上被消滅,社會主義經濟成了國民經濟中的主導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它與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一起,完成了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4)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大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歷史性巨變。這是中國從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勝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礎。

『陸』 論文 革命與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600字

謝謝嘍,歷史老師今天布置給我的作業,真心感謝

『柒』 革命與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歷史論文

()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捌』 初一歷史關於推進社會改革發展的論文

論據
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分為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
1.事實論據: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事實論據又包括事例和數據。
2.理論論據:作為論據的理論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理論論據又包括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以及作者的說理分析。
使用論據的要求: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③論據與論點的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聯系應該緊密一致。
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的目的在於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一)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表明自己的態度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2)必須圍繞所論述的問題和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開篇提出怎樣的問題,結篇要歸結到這一問題。在論證過程中,不能離題萬里,任意發揮,或者任意變換論題。如果有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要與中心論點有關聯,要從屬於中心論點。所有論證都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論點和中心論點。議論文的邏輯性很強,論證必須緊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礎之上。在立論的過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錯誤的見解和主張,加以否定和辯駁,以增強說服力,使讀者不會誤解自己的觀點。

『玖』 有關社會變遷,祖國發展的毛概論文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國的發展既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也承受著來自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約束的巨大壓力。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些過去未曾凸顯的階段性特徵,這些新的階段性特徵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突出地擺在了我們面前。科學發展觀正是為了解決新問題提出來的,它針對我國發展過程中一些領域和方面出現的發展不夠平衡問題,著眼於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進一步提出了解決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

我國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徵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

在當代中國,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們黨不斷思考和研究這一事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標、任務,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並且使這幾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進。黨的十五大、十六大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全面發展的目標和政策,深化了對總體布局的認識。黨的十六大以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進一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因此,科學發展觀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拾』 中國社會制度變革的歷史論文1000字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專者稱「王」或單稱屬「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贏政自認為這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經過反復考慮,秦王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後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也有說是部落時期的黃帝、炎帝、蚩尤等)。

閱讀全文

與社會變革與國家發展歷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