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簡史】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編輯本段【文化傳統】 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劍。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現在,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為一般民眾所廣泛地接受。日本國內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松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但日本的茶道最終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造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花道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因展示的規則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種流派,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傳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另外,在賓館、百貨商店、公共設施的大廳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 書道也稱日本書法,是日本人的琴棋書畫四大藝術之一。 相撲來源於日本神道的宗教儀式。人們在神殿為豐收之神舉行比賽,盼望能帶來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時期,相撲是一種宮廷觀賞運動,而到了鐮倉戰國時期,相撲成為武士訓練的一部分。18世紀興起了職業相撲運動,它與現在的相撲比賽極為相似。神道儀式強調相撲運動,比賽前的跺腳儀式(四顧)的目的是將場地中的惡鬼趨走,同時還起到放鬆肌肉的作用。場地上還要撒鹽以達到凈化的目的,因為神道教義認為鹽能驅趕鬼魅。相撲比賽在檯子上進行。整個檯子為正方形,中部為圓圈,其直徑為4.55米。比賽時,兩位力士束發梳髻,下身系一條兜帶,近乎赤身裸體上台比賽。比賽中,力士除腳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觸及檯子表面,同時也不得超出圓圈。比賽在一二分鍾甚至幾秒鍾內便能決出勝負。相撲的裁判共由6人組成。主裁判由手持摺扇「行司」登台擔任,其餘5人分別在正面、東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級是「橫綱」。下面是大關、關脅、小結、前頸,這四個等級被稱為「幕內」,屬於力土中的上層。再次是十兩、幕下,除此之外還有更低級的三段目、序三段。處於序之口、序二段的學員只能做一些打水掃地之類的打雜工作,只有到了三段目的時候,師傅才會傳授一些技術,而到了十兩的學員就是職業相撲選手了,被稱為「力士」,不僅有工資,而且還可以參加各種比賽贏取獎金。能到達關協和大關的選手已是寥寥無幾了。相撲手一旦達到了橫綱,幾乎就可以說是站在了日本相撲界的頂點,將擁有終身至高無上的榮耀。現在日本相撲史上的橫綱一共只有68位;相撲與許多運動不同的,它的等級是不定的,會應不參加比賽或失敗而導致等級下滑。 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公元八至九世紀,日本一度盛行過「唐風」服裝。以後雖有改變形成日本獨特的風格,但仍含有中國古代服裝的某些特色。婦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緊袖外服,已婚婦女穿寬袖外服;梳「島田」式發型(日本式發型之一,呈缽狀),穿紅領襯衣的是姑娘,梳圓發髻,穿素色襯衣的是主婦。和服不用紐扣,只用一條打結的腰帶。腰帶的種類很多,其打結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較廣泛使用的一種打結方法叫「太鼓結」,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有一個紙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個方盒。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和服背後的裝飾品。由於打結很費事,戰後又出現了備有現成結的「改良帶」和「文化帶」。雖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裝早已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場合,和服仍是公認的必穿禮服。 柔道在全世界有廣泛聲譽。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擊、而是一種利用對方的力量的護身之術,柔道家的級別用腰帶的顏色(初級∶白/高級∶黑)來表示。柔道是中國拳術的發展,源出少林之門。明末,中國的一位武林高手陳元贊將中國的傳統武術傳到扶桑(今日本),成為現代風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劍道是指從武士的重要武藝劍術中派生而出的日本擊劍運動。比賽者按照嚴格的規則,身著專用防護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對方的頭、軀體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是經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格鬥運動。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與其它格鬥運動相比,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合氣道原來只是一種用於練習「形式」的運動,其基本理念是對於力量不採用力量進行對抗。與柔道和空手道等運動相比,沒有粗野感的合氣道作為一種精神鍛煉和健身運動,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歡迎。 書道,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 能劇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12世紀或13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現在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歌舞伎和能劇一樣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戲曲之一。和中國的京劇一樣,也是以音樂和舞蹈為中心,由台詞、歌曲、武打場面等構成的綜合舞台藝術。歌舞伎起源於17世紀初的一位叫做「出雲の阿國(出雲之阿國)」的女性,她非常善於表演當時的社會習俗,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然而,此後隨著時代的變遷,歌舞伎改成了全部角色都由男性扮演,即使是女性角色也一樣,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壽司是以生魚片【刺身(さしみ)】、生蝦、生魚粉等為原料,配以精白米飯、醋、海鮮、辣根等,捏成飯團後食用的一種食物。壽司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各地區的壽司也有不同的特點。大多數是先用米飯加醋調制,再包卷魚、肉、蛋類,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魚壽司時,飲日本綠茶或清酒,別有一番風味。
㈡ 請介紹一下日本的傳統歌曲
竹田搖籃抄曲
這歌你一聽襲曲調就會覺得特熟悉
和《櫻花》不相上下
竹田搖籃曲(日語:竹田の子守唄)是一首流傳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區竹田村的民謠,常作為日本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素材。
在中文世界中,較為著名的中文改編版本是翁倩玉的《祈禱》,並被多次翻唱。
竹田搖籃曲曾被京都和大阪的部落民傳唱,1960年代時,此曲被部落解放同盟選為盟歌。在住井すゑ反映部落民生活的小說《沒有橋的河流》(橋のない川)改編的電影(1969年-1970年版本)中,這首歌曲是插曲之一。
1969年,民謠演唱組合「赤い鳥」將這首民謠改編成流行歌曲,並收入其1971年發行的單曲CD中,3年內銷售量約10萬張。這首歌曾被NHK和其他日本廣播網路禁播,這是由於其與部落民運動有關,不過到了1990年代就解禁了。
㈢ 日本動漫音樂的發展歷史
傳統音樂 日本的古代音樂 5~9世紀 日本人早已固有自己的音樂文化。雖然早期的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的音樂未傳下來,但根據考古資料和8世紀編纂的《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等文獻記載,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謠、舞蹈和樂器。古代和琴張 5弦比 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為圓筒形。鈴有金屬制、陶制和木製。鈴在當時既作為樂器,也作為裝飾品使用。鐸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前後,銅鐸的形狀與中國的鍾、鐸不同。樂器的基本種類在古代日本已經齊全。進入農耕社會之後,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又稱嬥歌)以及巫女的音樂舞蹈。 日本與國外的音樂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與亞歐大陸文化的交流主要通過朝鮮和中國進行。公元前已輸入青銅器,並出現銅鐸。5世紀後半葉~7世紀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新羅樂、百濟樂、高句麗樂,在日本稱為「三韓樂」。7世紀初,為振興佛教,聖德太子鼓勵引進大陸音樂,讓百濟的味摩之定居大和的櫻井,向日本少年 (真野首弟子、新漢齋文等人)傳授伎樂。伎樂又稱吳樂,所用的伴奏樂器有橫笛、腰鼓(又名吳鼓)和銅鈸。在7~8世紀,中國隋唐時代的音樂傳入日本。 701年,據《大寶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設置雅樂寮,掌管稱為和樂的日本傳統樂舞以及外來的音樂舞蹈。752年在東大寺舉行的大佛開光典禮上,由雅樂寮和各寺院的數百名樂人、舞人表演日本傳統的樂舞以及三韓樂、唐樂、散樂、林邑樂、度羅樂等。這說明日本已開始出現了職業音樂家。 註:前 4種為日本音樂的基本調式。譜例中符頭白的音符 為調式中的核心音。節奏方面分為固定節拍的節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節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獨特性,並且重視音色的細微變化。 近現代音樂 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音樂進入近現代發展階段。其基本特徵是:日本急速汲取歐美音樂文化,從而形成延續至今的「邦樂」(傳統音樂)與「 洋樂」並存的局面。這時期的傳統音樂變化很大。1871年廢止盲人職業組織「當道」和查禁普化宗,使箏曲、尺八樂得以普及。源於盲僧琵琶的薩摩琵琶和築前琵琶,先後從九州地區進入東京並流布全國。受到新政權支持的宮廷雅樂,逐漸恢復元氣,並擴大其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由宮城道雄等人發起的採用日本傳統樂器,借鑒西歐古典音樂作曲技法來創作新曲的「新日本音樂運動」,使傳統音樂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創作的箏與尺八二重奏曲《春之海》(1929)獲得了巨大成功。宮城道雄創制的十七弦箏,是當時傳統樂器改革的一大收獲。50年代中期以來,作曲家們致力於採用傳統樂器創作現代邦樂。其中三木稔對發展日本的器樂體裁,使日本傳統音樂具有現代氣息和生命力作出了貢獻。影響較大的邦樂演奏團體,有三木稔和長澤勝俊主持的日本音樂集團,由尺八演奏家北原篁山等人組成的邦樂四人會等。他們的音樂實踐給邦樂界帶來了新風,並為填平邦樂與洋樂之間的鴻溝創造了條件。 明治時期最早傳入日本的歐美音樂是軍樂。1872年,日本政府開始引進歐美音樂教育制度,規定在中小學設立音樂課程;1879年10月成立文部省音樂調研所(後稱東京音樂學校,現名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由東京師范學校校長伊澤修二兼管。從此音樂師資的培養和中小學音樂教材的編選工作走上軌道,專業音樂教育也初具規模。以著名作曲家瀧廉太郎創作的學堂歌曲《花》(1900)、《荒城之月》(1901)為標志,20世紀初日本音樂創作已結出第一批成果。 1912年以前的日本音樂創作幾乎都是歌曲。到大正時期(1912~1926),山田耕筰最早創作大型樂隊編制的管弦樂曲《曼荼羅之花》(1913)等。從20年代起,獨唱歌曲、合唱曲、器樂獨奏曲、交響音樂等外來音樂體裁的創作,逐漸在日本音樂文化中佔主導地位,日本廣播協會(簡稱NHK)交響樂團的前身新交響樂團,從1927年2月開始公演。同年創辦的國民音樂協會舉辦合唱比賽,推動了全國的業餘音樂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共有270個團體加入該協會,全國的管樂團共有3800個。當時已知名的作曲家有在專業音樂教育方面桃李滿天下的諸井三郎和池內友次郎,自學成才而重視民族特徵的箕作秋吉、清瀨保二、松平賴則、早坂文雄、伊福部昭以及菅原明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軍國主義統治下,正常的音樂活動受到摧殘。從1938年起外國音樂家在日本的演出活動中斷,1
㈣ 日本傳統演藝介紹
日本文化--傳統舞蹈
編者按:舞蹈總是不可避免的與文化相聯,為文化所影響,又透過舞蹈,展示著屬於那個民族的獨有的魅力,傳統和文化。
歌舞伎
歌舞伎是有著約400年歷史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戲劇。它最初是一種女性的舞蹈表演(歌舞伎舞),但不久便發展成為劇中所有角色都由男性扮演的戲劇。歌舞伎的特點在於其獨特的化妝、豪華的服飾、大規模的舞台裝置以及誇張且規范化的演技等,但也正因為如此,演員本身的藝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歌舞伎發音為「KABUKI」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舞台戲劇,其三個字分別代表歌曲、舞蹈和演技。它是江戶時期(1603年至1868年)由商人文化孕育而生的日本傳統舞台藝術。歌舞伎早先用三弦樂器伴奏,並綜合了「能」、「狂言」等先前的舞蹈,音樂,話劇於一身,之後又融入了18世紀非常受歡迎的人形凈琉璃的劇目。
歌舞伎的特點在於其押韻的台詞、奇妙的舞蹈、悅耳的音樂、豪華的服飾、多彩的妝粉以及其他精心設計的飾物、大規模的舞台裝置以及誇張且規范化的演技等。但也正因為如此,演員本身的演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歌舞伎專用的劇場,在觀眾席中有演員上場專用「花道」和可以瞬間轉換的「旋轉舞台」等獨特的舞台結構。
雅樂:
雅樂是宮廷中流傳的日本最古老的演藝,它由管弦樂和舞蹈兩部分構成,其管弦樂隊由橫笛、笙、篳篥、琵琶、箏、鼓等樂器組成。
日本雅樂在表演時沒有指揮,用鼓來打節奏,且鼓置在舞台的兩徹。其舞台地板上是用綠色地毯。演唱家與舞蹈家是穿紅色服裝在舞台左側演出。而伴奏演奏家穿著偏藍色的服裝在舞台右側演出。因此得知紅色,綠色,藍色是古老的日本人文化所喜愛的顏色。這與中國喜愛紅色,黃色,藍色是有所不同的。
日本雅樂在表演時沒有指揮,用鼓來打節奏,且鼓置在舞台的兩徹。其舞台地板上是用綠色地毯。演唱家與舞蹈家是穿紅色服裝在舞台左側演出。而伴奏演奏家穿著偏藍色的服裝在舞台右側演出。因此得知紅色,綠色,藍色是古老的日本人文化所喜愛的顏色。這與中國喜愛紅色,黃色,藍色是有所不同的。
能樂:
能樂原來是一種宗教儀式,具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日本代表性的傳統舞台藝術。穿戴日本傳統服飾的表演者為了掩飾自己的表情,戴上面具或者無表情地表演情趣盎然的傳統舞蹈。
它結合了舞蹈、戲劇、音樂和詩歌的舞台美學表演,在日本傳統藝術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劇本質上是一種舞劇,劇本乃是用來創造舞蹈動作的背景。能劇的主旨不在戲劇行動的呈現,它所致力的毋寧在以抒情的形式表達一種情境。所有的能劇都以一場舞蹈為極致,之前的台詞主要的功用在為此一高潮預為鋪設。
能劇的表演者是扮演一種敘述故事的角色,能劇中的對話極少,動作、音樂都只是個大概象徵,其中幾無事件的發生,表演者多是以某種形式的譬喻來表達具體的概念,故必需對日本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認知,才能明了表演者所表達的內容。
能劇的演出以捕捉意境或情感的精髓為目標,一段情節往往費時長久,精採的部份則出以極端特定風格化的靜止姿勢與體態。演出時的舉手投足、吐氣語調等都遵照既定規則。樂團主司配樂,並且控制每個姿態持續的時間。能劇是世界上劇場條件最經細心控制的表演方式之一,而產生一種繁縟典禮或儀式的總體效果。
能劇的形體動作有著強烈的風格化和有特定形式的。每種動作和做手俱有其指定的意義,也同時能反映出角色的情感反應。有時候一些微小的動作可以藉以作為故事敘述,而其它大部份均強烈的動作。一般而言,能劇的形體是簡潔抽象而抑壓的。
文樂:
18世紀初起源於大阪的「文樂」是日本典型的木偶戲,是與「能」、「歌舞伎」並列的日本三大戲劇之一。表演時配有道白藝人的旁白和三弦琴音樂。
文樂是由3名木偶劇藝人表演的「木偶劇」,主角木偶由3名木偶劇藝人共同操弄。三味線伴奏與台詞朗讀配合栩栩如生的木偶動作,再加上絢麗多姿的木偶戲裝,無論誰看了之後,都會對惟妙惟肖的表演留下深刻的印象。文樂多以武士傳說以及民間真實故事為題材,木偶人衣裝華麗,舞台場景宛如一幅美麗的圖畫。但是,文樂所表演的卻多是悲劇故事,描述的都是超出常理的人生挫折、感情糾葛等等,例如,單思女子的悲哀戀情,為以身殉主的兒子感到榮光又因痛失愛子而悲戚的武士的內心矛盾,等等。在大眾藝術盛行的大阪有專門上演文樂的劇場-國立文樂劇場,定期(隔月)舉行文樂的公演。
文樂的演藝原本是通過師徒傳承而延續的,後來,自1972年起,開始通過國立劇場中設立的培養機構來對文樂演藝人材進行培養。有志者在作為研修生接受兩年的課程後,被正式承認為技藝員。研修結束後開始拜師,從此以後,不是由師傅手把手地教,而是按傳統的習藝方法,即通過觀察、模仿師傅的動作來掌握文樂演藝。
狂言
「狂言」是日本最早的台詞劇,它與「能」有著很深的緣連,原先是「能」演出時的幕間戲。相對於以深沉題材為主的「能」,「狂言」的題材大多接近生活,如日常瑣事中的笑噱和諷刺等。
琉球舞蹈
琉球舞蹈最早是15世紀前後沖繩(當時的琉球王國)為款待來自中國的使節的宮廷舞蹈,其特點是動作抑制,舞者通過內在的高昂和外在的剋制來表現舞曲所蘊含的情感。
鄉村歌舞伎
這是一種由鄉村民眾表演的戲劇,據說它最初是從模仿形成於17世紀初的演劇「歌舞伎」開始的。鄉村歌舞伎是一種娛樂,同時也是社區各種節慶、祭典等不可缺少的演藝。日本曾經出現很多具有地方風情特色的鄉村歌舞伎,但留存至今的卻不多了。歌舞伎的角色、動作在這里的農家一代一代地流傳著。農忙時期,人們抽空在自己家裡練戲,而到了農閑時期,大家集中起來進行整體排練,並在節慶時進行演出。20世紀初,由表演「檜枝岐歌舞伎」的村民們成立了名為「千葉之家花駒座」的歌舞伎劇團。歌舞伎中所有的角色通常都由男演員扮演,但據說在鄉村歌舞伎中女角色理所當然地是由婦女來演的。
迎接神靈時的音樂和舞蹈「貫井BAYASHI」
「HAYASHI」是人們在節慶或祭典上以音樂和舞蹈來迎接神靈並祈求地肥人旺的歌舞形式。如今,在日本各地的城鎮農村仍流存著具有各地方特色的「HAYASHI」。
㈤ 關於日本音樂文化的知識(要多)
我國和日本在兩千多年以前就開始展開音樂文化的交流,而在我國的隋唐時期,尤其是日本的聖德太子(574--622)攝政時期開始,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日本曾先後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國來,其中每個使團都設有音樂長、音樂生,他們在我國學習我國的音樂,並且又把我國的音樂帶回到日本,從而使我國音樂在日本國土上得以廣泛的流傳,並對日本的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分為音樂的內容形式和音樂理論思想兩部分。 隋唐時期我國傳入日本的音樂內容,主要有唐樂、伎樂、散樂三種。唐樂是唐代宴會時使用的音樂,即我們所說的燕樂或俗樂,它們流傳到日本以後,被改造為日本的雅樂。唐燕樂曲調傳到日本的共計百首以上,日本至今還保存有《秦王破陣樂》等二十幾首唐代燕樂的古樂譜,有些曲目現在仍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奏,一些日本的民謠,如築前的黑田節(黑田調)據說就是唐樂《越天樂》的曲調配上日語歌詞而形成的一種民謠。
伎樂是指在露天演出的音樂舞蹈劇,即我國的樂舞,由於隋初設置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七部樂而得名,傳入日本後或稱伎樂舞。相傳在隋煬帝大業八年(612 年),在吳國學習樂舞的百濟人味糜之歸化了日本以後,開始在日本傳授伎樂,由於當時的聖德太子十分喜愛伎樂,便召集了一批日本的青少年跟從味糜之學習,並且在雅樂寮職員令里設了伎樂師、伎樂生,最後更把這種舞蹈定為佛教祭儀,隨後伎樂在日本逐漸盛行起來,並對日本能樂形成了很大影響,流傳到日本的伎樂曲目有:《獅子舞》、《吳公》、《金剛》、《迦樓羅》、《婆羅門》、《昆侖》、《力士》、《大孤》、《醉胡》、《武德樂》,稱為十伎樂。
散樂即我國的百戲和雜戲,它是由周代的民間樂舞發展而成的曲藝、雜耍和音樂結合成的一種節目,唐代年間與唐樂一起傳入日本。日本對散樂非常重視,朝廷指定散樂戶,以演奏散樂為世業,受國家的保護和獎勵。散樂與伎樂隨著雅樂的興盛開始從宮廷流入民間,後來與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結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樂劇,即能樂。
除了上述的三種音樂,隋唐的許多民間歌曲也隨著日本留學生的歸國傳入日本並對日本的民間音調產生很大影響,大約八世紀,日本流行一種俗稱"催馬樂"(saybala )的歌謠俗曲,據日本學者河口慧海考證,saybala 是西藏語"saybar"(地方戀歌)的音譯,日語saybala 的內容並不限於愛情,歌詞中有時摻雜著藏語,從這些樂曲中可以窺見我國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的蹤跡。 在隋唐兩代傳入日本的樂器及曲譜同樣對日本形成很大的影響,其中最有影響的應該算箏和琴。十三弦的箏是在唐代傳入日本的,一並流傳過去的還有民間的許多箏獨奏曲,多數傳向日本的九州。據日本的《琴曲抄》的序言中記載,一位叫石川色子的女官,在彥山跟唐人學得箏曲後於公元八八七年將這些箏曲傳給了當時的宇多天皇。箏及箏曲傳入日本後,發展成了日本人民群眾十分喜愛的一種民族音樂形式,不少現代的日本民族音樂作品都是為箏而作。
我國七弦琴在隋唐時代傳入日本,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至今珍藏著唐代傳入的七弦古琴,同時,在日本很早就流傳了我國的著名琴曲《易水》、《幽蘭》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梁末隋初的丘公明撰編的《碣石調幽蘭》在唐代傳入日本以後,至今仍完好地被收藏在日本京都西賀茂的神光院里,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譜(在我國已失傳)。琴和琴譜流傳到日本以後,同樣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風格的琴樂。
另外,公元八三五年日本的騰原貞敏留學到我國後,在揚州跟隨當地琵琶名師廉十郎進修琵琶,深得廉十郎的喜愛,後廉十郎把自己的愛女嫁給他,另外相贈琵琶譜本數十卷,公元八三九年,騰原貞敏回國時帶回這些曲譜及臨別受廉十郎相贈的琵琶兩面(玄象、青山),據日本伊庭孝的《日本音樂史》記載,騰原貞敏從唐帶回的琵琶樂譜包括《流泉》、《啄木》、《楊貞藻》等琵琶秘曲。
除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盛唐時期十分重要的一樣樂器--尺八,也於隋唐年間傳入日本,據記載,在日本的天武天皇時代,邀請到日本去傳授中國音樂文化的唐樂師中,就包括了專門的尺八師,他們為日本的宮廷培養了兩名尺八生,後尺八在日本日漸發展並傳入民間,成為具有日本獨特風格的代表性民族樂器。(中國除了福建閩南的"南音"中還使用尺八外,其他地區已經失傳)
公元七三二年,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歸國時,從我國帶回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聲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樂書要錄》是我國一部重要的音樂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十卷本在日本完好地保存了四百多年,後來才漸漸殘缺,現在日本仍保存有其中的五、六、七卷;另外一位日本派來我國留學的名叫永忠的僧侶在我國學習經論以及音律,歸國時帶回律呂旋宮圖、日月圖各兩卷、以及律管十二隻。隨著這些音樂理論著作的大量傳入,我國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思想也傳入了日本。
我國的儒家禮樂思想傳入日本以後,為日本朝廷所接受。公元七五七年,日本孝謙天皇的詔敕中出現了移風易俗的禮樂思想:"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從孝謙天皇的詔敕中可以看出,日本對音樂價值的認識和儒家的禮樂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這種禮樂思想指導下,日本對音樂的追求也同樣是所謂的"雅正"之樂,排斥所謂的"淫樂"。
我國古代音樂觀的陰陽五行說傳入日本後,對日本的古代音樂觀形成了很大影響。日本的音樂家們也開始認為宇宙是由土、金、水、木、火五個要素組成,與此對應的音樂調式也因此產生一越調、平調、盤涉調、雙調和黃鍾調,即我國的五聲調式。另外,除了五聲調式,和我國一樣,日本也分別把五行和時節(土用、秋、冬、春、夏)、音階(五聲音階)、方位(中央、西、北、東、南)、顏色(黃、白、黑、青、赤)及國家的組成要素(君、臣、物、民、事)相互對應,並受我國的音樂思想影響產生"平調亡國論"的論調,在《教訓抄》(日文)卷六的《平調》項中有此註解:"平調金商也,西方音也,亡國音也。"
上面是古代隋唐對日本音樂的影響,網上找到的。
下面我自己再對日本流行音樂做一些闡述:
從上面可以看出,日本是沒有自己的音樂語言的。但是正是拜此所賜,日本的流行音樂廣為吸收世界各國音樂精髓,再加以變化,逐漸形成日本流行音樂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Jpop。日本流行音樂聽覺效果上面偏重中、高頻段的聲音效果,低頻段較歐美音樂來說要弱很多,這點從日本生產的音箱上面就可以得出結論-中高頻表現極突出,而相對來說低頻就很一般了。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聽Jpop很舒服的一個方面-沒有讓內臟產生共鳴的低頻。音樂方面,Jpop的和聲進行主要由Loop式的循環和聲和恰當的轉調組成,對於口水歌大行其道的今天,這種無限創新的路子給口水歌以嚴重的沖擊。樂器方面,由於Jpop的風格涉及范圍極廣,所以在Jpop裡面各種聲音都會聽到,從樂隊里最常見的樂器,到完全利用設備自己製造出來的聲音應有盡有,甚至本民族的樂器例如尺八、三味線等也會加入到流行音樂當中來。製作和錄音方面,Jpop的出品要求非常高,所以基本上不會聽到品質低劣的音樂。
以上這些關於Jpop的是本人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幫上忙。
說點題外話,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朋友,希望你能理解「文化與政治相剝離」的道理。
㈥ 日本音樂的文化內涵
傳統音樂
日本的古代音樂 5~9世紀 日本人早已固有自己的音樂文化。雖然早期的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的音樂未傳下來,但根據考古資料和8世紀編纂的《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等文獻記載,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謠、舞蹈和樂器。古代和琴張 5弦比 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為圓筒形。鈴有金屬制、陶制和木製。鈴在當時既作為樂器,也作為裝飾品使用。鐸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前後,銅鐸的形狀與中國的鍾、鐸不同。樂器的基本種類在古代日本已經齊全。進入農耕社會之後,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又稱嬥歌)以及巫女的音樂舞蹈。
日本與國外的音樂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與亞歐大陸文化的交流主要通過朝鮮和中國進行。公元前已輸入青銅器,並出現銅鐸。5世紀後半葉~7世紀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新羅樂、百濟樂、高句麗樂,在日本稱為「三韓樂」。7世紀初,為振興佛教,聖德太子鼓勵引進大陸音樂,讓百濟的味摩之定居大和的櫻井,向日本少年 (真野首弟子、新漢齋文等人)傳授伎樂。伎樂又稱吳樂,所用的伴奏樂器有橫笛、腰鼓(又名吳鼓)和銅鈸。在7~8世紀,中國隋唐時代的音樂傳入日本。 701年,據《大寶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設置雅樂寮,掌管稱為和樂的日本傳統樂舞以及外來的音樂舞蹈。752年在東大寺舉行的大佛開光典禮上,由雅樂寮和各寺院的數百名樂人、舞人表演日本傳統的樂舞以及三韓樂、唐樂、散樂、林邑樂、度羅樂等。這說明日本已開始出現了職業音樂家。
註:前 4種為日本音樂的基本調式。譜例中符頭白的音符 為調式中的核心音。節奏方面分為固定節拍的節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節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獨特性,並且重視音色的細微變化。
近現代音樂
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音樂進入近現代發展階段。其基本特徵是:日本急速汲取歐美音樂文化,從而形成延續至今的「邦樂」(傳統音樂)與「 洋樂」並存的局面。這時期的傳統音樂變化很大。1871年廢止盲人職業組織「當道」和查禁普化宗,使箏曲、尺八樂得以普及。源於盲僧琵琶的薩摩琵琶和築前琵琶,先後從九州地區進入東京並流布全國。受到新政權支持的宮廷雅樂,逐漸恢復元氣,並擴大其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由宮城道雄等人發起的採用日本傳統樂器,借鑒西歐古典音樂作曲技法來創作新曲的「新日本音樂運動」,使傳統音樂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創作的箏與尺八二重奏曲《春之海》(1929)獲得了巨大成功。宮城道雄創制的十七弦箏,是當時傳統樂器改革的一大收獲。50年代中期以來,作曲家們致力於採用傳統樂器創作現代邦樂。其中三木稔對發展日本的器樂體裁,使日本傳統音樂具有現代氣息和生命力作出了貢獻。影響較大的邦樂演奏團體,有三木稔和長澤勝俊主持的日本音樂集團,由尺八演奏家北原篁山等人組成的邦樂四人會等。他們的音樂實踐給邦樂界帶來了新風,並為填平邦樂與洋樂之間的鴻溝創造了條件。
明治時期最早傳入日本的歐美音樂是軍樂。1872年,日本政府開始引進歐美音樂教育制度,規定在中小學設立音樂課程;1879年10月成立文部省音樂調研所(後稱東京音樂學校,現名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由東京師范學校校長伊澤修二兼管。從此音樂師資的培養和中小學音樂教材的編選工作走上軌道,專業音樂教育也初具規模。以著名作曲家瀧廉太郎創作的學堂歌曲《花》(1900)、《荒城之月》(1901)為標志,20世紀初日本音樂創作已結出第一批成果。1912年以前的日本音樂創作幾乎都是歌曲。到大正時期(1912~1926),山田耕筰最早創作大型樂隊編制的管弦樂曲《曼荼羅之花》(1913)等。從20年代起,獨唱歌曲、合唱曲、器樂獨奏曲、交響音樂等外來音樂體裁的創作,逐漸在日本音樂文化中佔主導地位,日本廣播協會(簡稱NHK)交響樂團的前身新交響樂團,從1927年2月開始公演。同年創辦的國民音樂協會舉辦合唱比賽,推動了全國的業餘音樂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共有270個團體加入該協會,全國的管樂團共有3800個。當時已知名的作曲家有在專業音樂教育方面桃李滿天下的諸井三郎和池內友次郎,自學成才而重視民族特徵的箕作秋吉、清瀨保二、松平賴則、早坂文雄、伊福部昭以及菅原明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軍國主義統治下,正常的音樂活動受到摧殘。從1938年起外國音樂家在日本的演出活動中斷,1940年各種音樂團體被勒令解散。到大戰後期,演奏團體、音樂學校、樂器工廠、唱片公司等音樂機構幾乎停止了一切活動。
從50 年代起,戰後的日本音樂文化在創作、演奏、鑒賞、音樂教育、音樂研究及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戰後涌現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新人。團伊玖磨的民族歌劇《夕鶴》,芥川也寸志的《弦樂三章》,黛敏郎的《涅盤交響曲》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傑作。積極吸取歐美現代作曲技法的作曲家除黛敏郎外,還有日本最早採用十二音體系的入野義朗、柴田南雄、諸井誠、湯線讓二、一柳慧、高橋悠治等。運用日本民歌素材,作有《合唱作品第一首》等名作而被稱為「日本的巴托克」的間宮芳生;在國際樂壇上,以《十一月的階梯》等樂曲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滿徹以及松村禎三、三木稔、石井真木等,都在探索作品的民族氣質、創建非西歐式的音樂等方面,獲得了豐碩成果。池內友次郎門下的矢代秋雄、三善晃、野田暉行、池邊晉一郎,長谷川良夫門下的南弘明、三枝成章等,都是60年代後嶄露頭角的個性鮮明的作曲家。總之,國際樂壇上各種創作傾向,都被日本樂壇吸收,在日本作曲界都有著明顯的反映。
1946年以後,日本音樂界先後成立了日本現代音樂協會、日本音樂傢俱樂部、日本演奏聯盟、音樂撰稿人協議會,日本作曲家協議會等行業組織,以維護音樂家的權益和保障各項音樂活動的開展。東京已擁有10多個專業交響樂團,海外各種音樂表演團體川流不息,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鑒賞機會。東京音樂和藝術大學音樂學部和桐朋學園大學音樂學部等全國60個設有音樂系的大專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音樂人才,對提高日本演奏家的國際水平,普及社會音樂教育起了積極作用。
㈦ 介紹日本歌曲
K的來only human
或者
可苦可樂的時の足音~自
KT的white X`mas
…………………………
其實K的都不錯~
レミオロメン的粉雪啊3月9日啊~紙ふぶき啊~
還有剛紫的愛詩雨~~
等等……太多了
隨便挑著聽聽吧
㈧ 日本演歌的演歌與日本文化
它起代自由民權運動的鬥士們以歌代替演說的「壯士節」。,印刷品被沒收,演說會場被搗毀,其日常活動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展開。於是,自由民權的鬥士們就紛紛走上街頭,把演說的內容用演唱的形式向觀眾宣傳。演歌原本就是「演說の歌」之意。後來,作為大眾歌謠的一種,演歌的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嚴格意義上的演歌實際上是指1890年之後的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在自由民權運動高漲的19世紀80年代的歌曲如植木枝盛的「民権數え歌」,安岡道太郎的「よしや武士」,高知縣的「民権踴」都採用自古就有的旋律,這樣的歌嚴格地說還不能稱為演歌。演歌的第一曲應該是川上音二郎的「オッペケペ」。這首歌在1889年以「一枚刷」的形式出版,第二年在京都的高座演唱時大受歡迎。1891年,隨著宣傳自由民權運動的「武士芝居」劇團的東進,演歌在東京也引起了轟動。可以說,演歌歌唱自己身邊瑣事的民俗化傾向,引起了民眾的共鳴。因此,就出現了在街頭邊賣歌本邊演出的「壯士」。許多人都模仿「オッペケペ」、「滑稽腕力節」、「ヤッツケロ節」、「欽慕節」這些曲調演唱。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一些學生就把男女愛情這一內容引入演歌這一演唱領域,「書生節」、「演歌師」這些名稱就成了當時的流行語。另一方面,添田啞蟬坊還作了許多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演歌,如「金の世」、「増稅節」,繼續以演歌為武器來反抗黑暗的現實。但由於當時社會現實的嚴酷性,演歌從硬派向軟派轉變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演歌的思想性就淡化了,成了一種大眾歌曲。明治後期著名的演歌有神長了月的「松の聲」、「殘月一聲」,中林武雄的「不如帰」、「夜半の憶出」。而且,大正初期的「カチューシャの歌」,後期的「船頭小唄」、「籠の鳥」的流行,也與演歌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到了昭和初期,隨著電唱機、收音機的普及,街頭的演歌師漸漸消失了蹤影,一直戰斗到最後的石田一松也以「時事小唄」結束了自己的把演歌作為政治斗爭武器的演藝活動。1970年以後新音樂開始興起,為了便於區分,把以前採用「ヨナ抜き音階」,加入「こぶし」的歌謠都稱為演歌。也就是說,明治後期開始的軟派占據了演歌的主流,甚至一度將其名稱寫成「艶歌」或「怨歌」。
從配器和演奏來看,雖然採用了海外一些流行樂的形式,但它的旋律還是日本傳統的歌謠。現在所說的「歌謠曲」,就是以演歌為代表的。它的旋律,大多採用「ヨナ抜き音階」,即4、7音階缺失的音階。因為在明治時期,多來米是用「ヒフミ」這樣的數字訓讀的形式來表示的。這種配樂實際上是西洋的音階和日本的音階折衷,同時又加入了民謠、三味線等日本傳統的音樂元素。
1977年,韓國歌手李成愛把日本的演歌用自己獨特的樂感去重新演繹,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與韓國的民謠「パンソリ」具有共同的音樂元素,演歌在韓國也人氣直上。1910年代的「船頭小唄」、「籠の鳥」都被介紹到了韓國。80年代,千昌夫的「北國の春」被介紹到了中國,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西方國家,演歌也大受歡迎,如美空ひばり的演唱在西方掀起了狂潮,她本人也被譽為日本的「マリア·カラス」(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從1950年以前的演歌的歌詞來看,「涙、雨、酒、泣く、別れ、せめて、どうせ、はかない、淋しい」這樣的用詞很多,以「別れ、みれん、あきらめ」等男女之愛為主題的感傷的歌占據了演歌的主流。歌中描寫的戀情也多是一些無法實現的愛。在歌中,「船、港、波止場、プラットホーム」都成了分手的象徵。歌詞的節奏以傳統的5、7的基本節奏為主。和一些以分別為主題的流行歌曲相比,歌中的分別以身份的差異、義理以及貧困等社會原因造成的分手為主,而現在演歌中的分手,往往帶有更多的個人意識,歌詞也近似於日常會話的節奏。
㈨ 日本一首歷史經典的歌曲
我覺得是谷村新司的《花》 這首歌好像哥哥張國榮也唱過 叫《共同度過》
谷村新內司的版本很長容 我給你鏈接 你去聽聽看 我是聽到3分13秒左右才覺得耳熟的
http://mp3.gougou.com/ting?cid=&ti=0&tit=%E8%8A%B1&singer=%E8%B0%B7%E6%9D%91%E6%96%B0%E5%8F%B8
㈩ 求富有日本文化底蘊的歌曲
推薦《島唄》
我是日語專業的學生
我們老師給我們放的第一首日文歌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