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下重新歸一這一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同音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人民的熱切期盼,有利於組織經濟和文化建設,增強國家的國力
⑵ 太平天國有何歷史意義
太平天國運動,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對滿清朝廷的武力對抗,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
160年前即1851年的1月11日,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在廣西轉戰了近一年半時間。1852年6月,楊秀清率軍沖出蓑衣渡,進入湖南。入湘後的太平軍,如蛟龍入海,立刻翻起巨浪。太平軍所向披靡,連克永明、益陽、岳陽、武昌。從武昌出發進軍金陵,太平軍萬船齊發,又有陸師夾江而行,號稱50萬大軍。太平軍自武昌經安徽、江西,直抵金陵,勢如破竹,清軍無力招架。雖然南京城高牆厚,也只用了十天時間就被攻破。太平軍發展如此之快,戰鬥力如此之強,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一個堅強廉潔的領導班子。太平軍的領袖們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於一室,得計便行」。良好的作風增強了太平軍的戰鬥力。然而這樣一個領導班子在進城之後就迅速蛻化,最終導致天京政權的敗亡,這其中的原因與教訓是很值得我們深刻總結並引以為戒的。
過早建都喪失銳氣。1853年3月20日,太平軍攻克南京,3月29日,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於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建都問題,歷來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政治問題。太平軍攻佔武昌時,就存在著去向問題,北進河南則威脅清京,東下金陵則有可能形成割據局面。如今太平軍已順利攻佔南京,同樣又存在著去向問題。如果以南京為根據地,然後向北發兵,把戰略重點放在推翻清王朝上,這樣的話,太平軍就應集中精銳部隊及最有權威的將領進入河南、河北、山東,兵鋒直指清廷,這當是太平軍攻佔南京的戰略抉擇之一。如果過早在南京建都,太平軍必然以保衛天京的安全為目的來部署一切兵力,革命的進攻階段就會停頓下來,銳氣就會減退。因此,在南京建都實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而這卻是出自洪秀全、楊秀清的意願。太平軍離開廣西之後,便有「取金陵為本」之議。楊秀清認為只要佔領了南京,即使成不了事,也可佔領黃河以南。洪秀全則多次稱南京為「小天堂」,把「小天堂」作為奮斗的目標。可見,在建都問題上,洪、楊都有偏安和及早享受的思想。
恩格斯曾經指出:「在戰爭中,尤其是在革命戰爭中,在沒有獲得任何決定性的勝利之前,迅速行動是一個基本規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8卷第73頁)佔領南京當然不是決定性的勝利。洪秀全、楊秀清們理應略作休整之後,迅速行動起來,率主力部隊越過長江,乘清軍已如驚弓之鳥之際,向江北推進。時值三月,天氣轉暖,士兵生活容易適應,加上皖北、山東飢民甚多,太平軍一到,飢民相率加入太平軍,形勢當會有重大發展。建都天京之所以是失策的,是因清政府還未推翻,革命的歷程正急速地向前發展之時,突然停止了腳步,這就給清廷留下極大的喘息機會。清軍在驚魂稍定之後重整旗鼓,很快在南京城外紮下了江南大營,使太平軍的作戰部署不得不以護衛天京安全作為主要任務。太平軍戰略上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太平天國的領袖們,由於貪圖安逸而逐漸喪失了革命銳志。
農民階級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用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的話說,當時太平軍將領號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飯」。這和舊式農民起義者的動機是一致的。許多太平軍將士在參加革命隊伍時,就是抱著當將軍、當丞相、當夫人的目的來的。太平軍將領也用這些來鼓動士兵英勇作戰。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圍時,號召「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同殺妖」,因為這樣做了,就能「脫盡凡情頂高天,金磚金屋光煥煥,高天享福極威風,最小最卑盡綢緞,男著龍袍女插花」。這樣的許願在楊秀清發布的布告中也出現過。為了達到這些不太清晰的目標,他們作戰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犧牲。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但最終總是歸於失敗,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歷史的局限。
正是因為這樣,歷史上再高明的農民領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國家的軌道行事。洪秀全本來是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但在永安封王時連一個合適的名稱也找不到,只好「姑從凡間歪例」,把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都封王,稱為王爺,並相應地制訂《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洪秀全還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政權形式一經沿著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性質就變了,領導人的思想就變了,對革命事業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神權左右皇權導致核心矛盾。歷代農民起義常有披著宗教外衣,即以神的意志和形式來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如張角以太平道為號召,朱元璋信奉白蓮教等等。但當這些宗教組織演化成農民起義,特別是建立了農民政權,或農民起義領袖稱王稱帝之後,一般都放棄宗教組織,專心進行奪取政權或發展革命勢力的斗爭,如朱元璋稱帝之後,立即取締白蓮教,禁止其活動。而洪秀全則在建都南京之後,仍然依賴拜上帝教,教權就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
洪秀全既是拜上帝教的教主,又是太平天國的天王。作為教主,他雖然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他卻失去替天父、天兄傳言的權利。金田起義前,出於革命斗爭形勢的需要,楊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認。楊秀清作為天父的代言人,可以隨時制約洪秀全。洪秀全作為天王,卻沒有實際權力。這就使楊秀清的權力過大,造成洪秀全權力不能集中的局面。其實,洪秀全並不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會。假若在金田起義或永安封王時就取消拜上帝教,一切按新建立的組織行使職能,楊秀清代天父傳言的資格就自然消失了,洪秀全作為天王的權力就能集中。由於王權和神權並行,神權實際上又高於王權,而神權又落在大臣楊秀清手中,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矛盾,而這兩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
天京事變後,由於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蕭朝貴在長沙犧牲,天父代言人楊秀清又在事變中被韋昌輝所殺。所謂天父、天兄人格化本來就是個騙局,楊秀清被殺更是騙局的暴露,太平天國出現了空前的信仰危機。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宗教的第一句話就是謊話;宗教一開頭向我們說明某種人的事物的時候,不就把這種事物說成某種超人的、神的事物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648頁)洪秀全向教徒灌輸的上帝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而今天父代言人被人家襲殺時並沒有顯示出這些權能,人們自然不會和先前一樣,虔誠地去信所謂的皇上帝了。嚴重的信仰危機,導致分散主義滋生,使太平天國一步一步走向低谷,難有回天之力。
腐敗從根本上動搖了太平天國政權的根基。太平天國的腐敗是和建都天京同時產生的。盡管洪秀全曾經提出要建立一個沒有以強凌弱、爾虞我詐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這些從西方基督教教義中撿來的貨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沒有深化,也沒有消化。洪秀全很難把這些平等思想付諸實踐,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即《太平禮制》所規定的等級來規定自己所應該享受的待遇和特權。
洪秀全、楊秀清占據南京以後,便以為可以立國,把享受和特權放在首要地位。洪秀全改兩江總督府為天王府,盡其奢華營造天王府。天王府城周圍十餘里,牆高數丈,內外兩重,外曰太陽城,內曰金龍城,殿曰金龍殿,苑曰後林苑,雕琢精巧。東王府也是窮極工巧,騁心悅目。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時,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就大造王府,廣選後妃,洪秀全的後妃竟達88人之多。洪秀全、楊秀清住進王宮,作為農民領袖本是司空見慣的通病。問題是天王府不是當作指揮革命戰爭的中心,而是行使特權的神聖無比的宮殿。朝天門外大書曰:「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有詔方准進,否則雪中雲。」而在木牌樓上則書有「天子萬年」、「太平一統」。一個「止行」詔,洪秀全就把自己和眾位大臣隔開了。當年同生死共患難的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都不能隨意出入天王府。昔日的兄弟今日的丞相們,臨朝時,也只好站在朝門外列隊,對洪秀全不能仰視,否則就有殺身之禍。洪秀全儼然已成為「一人垂拱於上,萬民咸歸於下」的封建皇帝。
楊秀清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農民起義領袖,不論是指揮戰爭,還是組織政府,他都有許多建樹,為太平天國立下了不朽功勛。但是建都南京後,楊秀清的封建特權惡性膨脹。一到南京,他就建起了高大的王府,三年多的時間,從不出南京城一步,但在城裡則為統治一切的全權主宰。所有軍國大事僅與東殿尚書侯謙芳、李壽春等一二人計議,嚴重脫離群眾,加之作風極度張揚,每次出門都盛陳儀仗,不知自忌,甚至用代「天父下凡」來懲罰洪秀全,最後更是發展到「逼封萬歲」。為了顯示特權,楊秀清還設立各種酷刑,如鞭打、枷杖、斬首、五馬分屍等,連韋昌輝、秦日綱、黃玉昆等一些高級將領都被他杖責過。楊秀清的驕橫,造成他和諸多朝臣的積怨,也導致洪秀全的不滿,終於釀成了一場災難——天京事變:楊秀清及其家屬、部下和太平軍精兵兩萬多人被韋昌輝濫殺。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回到天京,受到天京軍民的熱烈歡迎,滿朝同舉石達開提理政務。可洪秀全卻對石達開大生疑忌,重用自己的兄弟安福二王,以牽制「翼王」,並有「陰圖戕害之意」。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率20萬精兵遠離天京。經過天京事變、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雖經陳玉成、李秀成等後期太平天國名將的努力,軍事上稍有起色,但終究缺乏回天之力,最後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當然,太平天國失敗原因還有很多,比如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互相勾結起來,殘酷鎮壓太平天國等。需要明確的是,太平天國革命雖然失敗了,但並不能因此否定它對近代中國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在近代中國,它最早實踐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是中國近代革命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義和團、辛亥革命等構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幾個高潮。另外,它主張對外開放、發展本國商業和對外貿易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舊式農民戰爭的局限,客觀上對中國近代化進程起了推動作用。
⑶ 太平天國運動有何歷史意義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
2、對外國侵略者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3、比以往的農民戰爭在思想上、組織上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4、太平天國領袖還主張與各國通商貿易,後期又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3)天下重歸一有何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失敗原因
過早建都喪失銳氣。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於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在太平軍攻佔武昌時,就存在著去向問題,北進河南則威脅清京,東下金陵則有可能形成割據局面。如今太平軍已順利攻佔南京,同樣又存在著去向問題。
農民階級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
正是因為這樣,歷史上再高明的農民領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國家的軌道行事。洪秀全本來是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但在永安封王時連一個合適的名稱也找不到,只好「姑從凡間歪例」,把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都封王,稱為王爺,並相應地制訂《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
洪秀全還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政權形式一經沿著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性質就變了,領導人的思想就變了,對革命事業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⑷ 台灣重新回歸對世界有何歷史意義
是中國走向強國的前提,因為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是在國家統一的情況下走向強國的道路。
中國想要強大必需國家統一。
前提就是:台灣回歸。
歷史上的強國也是一樣。
⑸ 張騫通西域有何歷史意義
〈1〉對功德的意義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等國交往的大門,構建了漢與西方國家友好交往的橋梁,同時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對整個世界的文明與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這在文獻記載中可以得到證明.
第一、 漢武帝在張騫出使西域後,才開始"復事西南夷"
張騫一次出使西域回漢後,向漢武帝報告了自己出使過程中所了解到的情況,"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而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可以賂遺設利朝也.且誠得而以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澤,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天子欣然,以騫言為然,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此載說明漢武帝是在張騫介紹了道可通大夏後才開始命張騫四道並出,向西南方向發展的.
第二、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後,漢開始與西域諸國友好往來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回漢,帶來了烏孫國的使者,"因令窺漢,知其廣大"後,烏孫國使者歸國後"其國乃益重漢",兩國才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交往.
在以後的一年時間內,張騫在烏孫國所遣持節副使也與西域諸國使者相繼歸漢,此時,漢才與西域諸才有了正式的國與國之間的平等友好的交往.
張騫死後,匈奴聞烏孫國通漢,欲擊烏孫,烏孫國君恐懼,才希望與漢聯合,於是才"使使獻馬,願得尚漢翁主,為昆弟"漢要求烏孫國納聘後再與烏孫國聯姻,從此,兩國關系才開始日益密切.
為加強與西域諸國的聯系,漢開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而"益發使抵安息、奄蔡、黎軒(今羅馬共和國)、條枝(今伊拉克)、身毒國."其後,"諸使外國一輩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人所齎操大放博望侯時",漢代與西域諸國的外交活動的第一個高潮才開始到來.
張騫帶著一種軍人特有的敏銳,在進入匈奴人的控制范圍之後,他就開始留心每一處水源、每一塊草地,並詳細記錄下來.他還告訴漢武帝,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他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它們有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字——「汗血寶馬」.據說它們快速奔跑之後,流汗似血色,這後來被證實是寄生蟲感染引起的一種症狀.張騫稱賞它們為漢王朝騎兵最好的坐騎,漢武帝本人非常喜歡馬,聽說有這樣的寶馬,自然想得到.漢武帝此時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認為雖然結盟不成,但通商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盡管此前武帝派出的許多使節商旅都被游牧部落洗劫一空.
不久,張騫加入大將軍衛青的軍隊,官職為校尉.因為收集情報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張騫主要負責刺探情報和沿途的給養.在北方,衛青率領軍隊與匈奴人展開激烈的廝殺,正是張騫先前收集的水源和牧草分布資料幫助了漢朝軍隊,他們贏得了一系列勝利,張騫也因此被封為博望侯.
漢武帝並不急於求成,他決定分別實施兩步策略,以此來贏得這些國家的歸附.首先,他又發動了一次對匈奴的戰爭,並取得了大勝,殺傷匈奴士兵9萬人.然後,在公元前101年,他又攻佔了中亞的大宛國,就是汗血寶馬的故鄉.但其實,奪取這些名馬只是漢武帝的一個借口.漢武帝曾經數次派使者沿當年張騫的足跡來到大宛,不惜用重金交換汗血馬,但大宛國王一次次地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後一次,漢武帝派遣使者韓不害帶著一匹用黃
金鑄造的金馬和許多貴重禮物交換漢血馬,大宛國王雖然仍不想交出寶馬,但又非常想要漢武帝送來的寶物,他殺死了使者,奪取了寶物.
漢武帝終於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派出的先遣部隊全由國內的刑犯和惡少組成,他們沒有攜帶充足的給養,沿途向別國索要,如果不交出糧食,就被視為大宛的同謀.毫不出人意料,這支部隊失敗了,但也麻痹了大宛國.漢武帝怎能接受這樣的失敗,他隨後調集近20萬大軍在敦煌集結.聽說大宛國的飲水全取自城外,漢武帝特意派遣幾位水利專家隨軍同行.漢軍切斷了大宛都城隱蔽的引水系統,很快征服了整個部落.
取得大勝的漢朝軍隊凱旋而歸,沿途中亞各國聽說漢軍征服了大宛國,無不大受震動.各國王公貴族紛紛派遣子侄跟隨漢軍回到中原,他們為漢武帝呈上貢品,並留在漢朝作為人質,表示對漢武帝的效忠.至此,張騫定下的用外交手段和貿易來擴張漢王朝在中亞影響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這個外交策略最偉大的實施者無疑是漢武帝,但張騫作為提出者和實踐者,更值得人們尊重.可惜的是,張騫沒有等到他的宏願實現的一天,從烏孫國返回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2).對作者的意義
張騫不僅開拓了漢與西方諸國貿易的"絲綢之路",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使者;同時,也通過它的外交實踐,第一次張揚起國與國之間平等、誠信交往的外交理念,為我國漢代昌盛和後世的對外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騫在回國後的第二年去世.他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加強了西漢與西域地區的聯系.當時的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
後來,這條出玉門關,經天山南北路,越過蔥嶺,到達中亞或者更遠地方的通道,成了千古傳頌的絲綢之路.作為經濟迅速發展的唐朝,作者為了懷念張騫等人來闡述這經濟繁榮的時刻.
(3.)對當地文化的意義
由於張騫等人的溝通,此後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西域的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蘿卜和良馬、地毯等傳入內地,豐富了漢族的經濟生活.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織品、金屬工具等,傳到了西域,促進了西域的經濟發展.
張騫出使西域,接觸到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是漢朝開始對西域各國有所了解;使漢朝與西域建立了友好關系,為後來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使西域正式歸西漢政府管轄打下了基礎.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物,保護往來的商旅.從此,新疆地區正式歸在中央政權的統治下.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漢朝時我國史書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漢武帝和張騫的成功謀略為中國贏得了貿易、建設和統一的保障.同時,張騫出使西域對中國和西方歷史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公元前105年,使者沿著張騫的足跡,來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內,並拜見了安息國國王.漢朝使臣在君主的腳下展開了華麗光潔的絲綢,國王非常高興,以鴕鳥蛋和一個魔術表演團回贈漢武帝.這標志著連接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正式建立.在之後的歲月中,不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張騫的名字都被人們所牢記.使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關系,天山南北第一次與內地聯系成一體;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
(4.)對美術史的意義
唐代後期的壁畫,與唐代政治形勢相似,吐蕃佔領之後,就從開元盛世走向衰落,雖然吐蕃佔領時期出現了許多優秀作品,在藝術水平上直迫盛唐,但總的趨勢是江河日下.在人物造型上,充分掌握了「骨法用筆」的奧秘,注意了骨與肉的有機結合.人物面象多為統一的條豐型,菩薩巳屏除了扭妮的體態,出現了雙腿直立,腰部微扭,自然和諧的姿態.經變畫構圖已經定型,線描造型的表現力大大提高,蘭葉描勾勒的形態,粗壯者挺拔有力,精細者娓婉柔麗,在表現物體的質感上各極其妙.土紅線作為人物的定型線已經成為吐蕃時期線描的特點.色彩不如前期豐富,但有兩種不同情趣的包調:一種以白壁為地,青、綠為主,色調情新淡雅;另一種以土色為地,朱、婉稍重,色調汗厚溫潤.人物造型之最精美者,可以說是「窮情寫物」、「動必依真」.所以,人物形象的風采頗有「襟懷曠達」、「神思飛揚」之感.這就是吐蕃佔領時期的風格.
由於塑造人物的藝術語言——色與線的運用越來越純熟和精練,在人物造型上極盡「窮神盡變」之能事,突破了類型性格的程式,逐漸注意到在人物的行、住、坐、卧,舉止言談中展示入的心靈境界,從面部、從服神、從姿態、從人物之間相互關系、從人物與環境的關系、從局部情節與主體人物的關系等種種方面,表現人物發自心靈的神采風情,塑造了大量富有藝術生命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創造了中國式的寫實風格.
(5).對自己的意義
張騫在出使西域的艱難歷程中,繼承中國前人的優秀品德,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創立了外交活動的基本准則,同時也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楷模.其內容主要有:
1) 持節不失,維護國家利益.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後歷經十三年,受到匈奴人的威逼利誘和長期關押,甚至用與妻生子的方法來動搖張騫的出使西域的意志,這對張騫來說,無疑是極其艱難的考驗.但是,張騫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正確的作出了選擇,他那種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大無畏精神,是一個外交使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是一個外交使節在從事國與國之間外交活動時必須堅持的最重要的原則.
2) 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維護國家尊嚴.張騫在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因烏孫國近匈奴而遠漢,"昆莫見騫以單於禮",這說明張騫在烏孫國開始並沒有得到平等的態度來接待他,張騫在感到非常慚愧的同時,並沒有消極處之,而是利用烏孫國貪財的特點,巧妙地用"天子致賜,王不拜,則還賜"語來迫使烏孫國王重新參拜.這一方面顯示出張騫的機智靈活、能言善辯,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國家的應有的尊嚴,也正是張騫這種不亢不卑、敢於冒險抗爭才能換來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友好相處,圓滿地完成二次出使西域各國的崇高使命,而張騫這種精神正是一個國家使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養.
3) 信美愛人,以誠質信,營造誠實守信的國家友好交往環境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其信美愛人、以誠取信在《史記·大宛列傳》中有多處記載,如一次出使時"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任,蠻夷愛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1]P3159)這是對張騫誠信的直接記述;對張騫誠信的間接記述,在行文中可以看到的.
綜上所述,張騫奉詔出使西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走出國門,開展外交活動的外交活動家.他不僅第一次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開辟了國與國進行平等互利、友好往來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華民族與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等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世界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其外交實踐構建了國與國之間平等往來、友好相處的基本原則,為後世國家之間開展外交活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當今世界外交活動的基本准則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依據,產生了深遠影響,並將繼續發揮更大作用;也為後世的外交使節開展外交活動建立了一座豐碑,成為後世外交工作者的行為楷模.
⑹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有何歷史意義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超越了意識形版態和社會制度的差權異, 以其包容性和開放性逐漸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為國際關系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建立和發展關系的正確指導原則. 其二, 它指明了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及國際爭端的有效途徑.其三,它有利地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促進了南北關系的改善和發展. 其四, 它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⑺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何歷史意義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內利益所在,對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容和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一,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中華民族富有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推動我國是和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國家的完全統一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沒有國家的完全統一,就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民族復興
第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⑻ 秦朝的統一有什麼歷史意義
意義: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回後中國統一後答管理的標准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9.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⑼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歷史意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促進了民族融合。
孝文帝所推行的漢化改革措施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於曹魏時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晉時已經變成了從世家大族中選拔官吏的局面,並演化出了士族與庶族兩大社會階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名言,便出於此。
北魏孝文帝改革歷史背景:
鮮卑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鮮卑族活動在大興安嶺北端東麓一帶的一個分支。拓跋部不斷南遷,在西晉時,部落首領拓跋猗盧因為幫助當時朝廷抗擊劉淵、石勒有功,被皇帝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
但不久,代國被興起的前秦所滅,拓跋部的歷史也暫時的中斷了。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機復國,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並改國號為魏,稱皇帝,史稱北魏。
此後幾代北魏統治者都致力於統一,發動兼並戰爭,先後滅掉了北方的大夏、北燕和北涼,於439年統一了北方。
五胡亂華以後,終由鮮卑族的拓跋氏統一華北,建立北魏,其時北魏歷代君主都已重視漢文化之學習。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馮太後與朝臣李沖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農業為主體的大帝國。由於孝文帝由屬漢族的馮太後撫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即位後才有日後的漢化政策。
在民族征服的過程中,北魏統治者對各族人民實行了民族歧視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在征服戰爭中也常常出現瘋狂的民族殺戮,民族矛盾不斷激化(改革的必要性)。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雖已日趨緩和,但由於統治階級過度的剝削和壓迫,階級矛盾也日益尖銳起來,農民起義年年爆發,特別是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在陝西杏城的盧水胡人蓋吳領導的起義。
發動了十餘萬群眾參加起義,北魏政府派出6萬騎兵前來鎮壓,統治者拓跋燾親臨指揮,最終蓋吳被叛徒殺害,蓋吳起義失敗了,卻使北魏統治者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公元471年(皇興五年),拓跋宏即位,是為孝文帝。此後,農民起義依舊有增無減,而朝廷殘酷的鎮壓非但沒有平息人民的起義,反而激發了更多矛盾和斗爭。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馮太後孝文帝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統稱為孝文帝改革。
⑽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何歷史意義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內的根本利益所在容,對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一,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中華民族富有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推動我國是和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國家的完全統一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沒有國家的完全統一,就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民族復興
第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