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中國社會學發展史
http://hi..com/%D0%C0%D0%C0%C8%CB%C0%E0/blog/category/%CB%BC%CF%EB%BC%D2%CB%F7%D2%FD
在以上這個網頁上有所有中國早期主要社會學家的簡介,你可以根據那些簡介,然後去根據自內己的興趣慢慢容找書來讀!
2. 概述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的歷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社會學起源於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依照發展程度和時間順序,社會學理論一般分作古典社會學理論、現代社會學理論和當代社會學理論。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周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
1830年代到19世紀末葉普遍被視為西方社會學的創立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學特點是:(一)與哲學關系密切;(二)受實證主義思潮影響極大;(三)創立社會學的目的在於維護協調現存的社會關系。
社會學形成學術規模的成長期大約處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社會學的發展歷程可以被看作為對例如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等現代性問題的積極回應,或是對社會理性化的理解和反思。在社會學創始初期這段時期期間,社會學領域在歐洲大陸占據了主導地位,並與英國的人類學和統計學遵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舉頭並進;但踏入二十世紀以後情況開始逆轉,越來越多的社會學家活躍在所謂的「盎格魯勢力范圍」(Anglosphere),即以英語為主的地區。與此同時,社會學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圍和方法,獨立的學科體系基本形成,而研究范圍越來越具體化和專門化。很少早期的社會學家會限定於特定、狹隘的研究主題,例如經濟學、法學、心理學、哲學等理論相關領域也是其關注范圍。自社會學在十八世紀奠基以來,社會學的認識論、方法、研究架構等一直經歷著擴展和分歧,形成百家爭鳴的情況。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埃米爾·塗爾干為代表的實證主義路線,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反實證主義路線和以美國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社會調查的傳統的社會學研究局面。塗爾乾的社會學理論以社會關系和社會團結為主線展開,堅持社會唯識論和社會整體觀,主張在社會整體層次上進行實證性研究。同時他還對社會反常現象和社會偏離行為產生興趣。韋伯則是傾向於個體主義,即主張對特定的社會行動和社會現象背後的個人動機及隱藏的秘密進行解釋。他試圖驗證任何社會現象背後都一種無形的、精神的力量在支撐。
3. 概括中國近代史基本發展脈絡
中國近代史發展概況(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歷史發展概況(1840-1919年)
1.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1840年-19世紀60年代),這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段。
1840年,蓄謀已久的英國政府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和清軍的愛國將領對英國侵略軍進行了英勇抵抗。腐敗的清政府最終屈膝投降,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林則徐、魏源開始學習西方,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國是長期積累起來的階級矛盾,在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下迅速加劇,匯聚成的社會矛盾的大爆發,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兩大對抗力量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但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英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擴大在華利益。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2.民族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的產生,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階段。
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在中體西用的指導下,地主階級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引進西方先進科技,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開始投資於近代工業,標志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產生了最早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
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擴張,企圖侵佔朝鮮,進而侵略中國,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在中國開設銀行,開辦工廠,開采礦山,修築鐵路,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同時,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面對瓜分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度,實行維新變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緒帝先後頒布了一系列變法法令,史稱百日維新。這次變法在中國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由於資產階級的局限性,這次變法被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鎮壓下去。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一次奪權斗爭,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深入,外國傳教士欺壓中國人民越來越猖狂;清政府為了支付賠款,大借外債,增加捐稅,人民負擔大大加重。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了,這是農民階級發動的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英、俄、日等八國組成聯軍進犯天津、北京,遭到義和團的沉重打擊。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這次運動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了。1901年,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變成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民主革命的醞釀,辛亥革命和軍閥割據(20世紀初-五四運動前),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階段。這一時期兩大矛盾趨於匯流,集中體現為廣大人民群眾同清朝統治集團和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先後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有一定進步性,但其維護封建專制的目的卻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廣泛地開展起來。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他創立興中會,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在三民主義思想的指導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並取得成功,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持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它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最終以失敗告終。
袁世凱在北京建立北洋軍閥政府,實行獨裁專制,大量出賣國家主權,復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和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解放了人們思想。袁世凱死後,中國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行專制統治,出賣國家主權。中華民族的災難更加深重了。
"一戰"期間,日美加緊爭奪中國,形成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同時,英、法、德、俄等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有利條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起來,並在斗爭中不斷提高覺悟,這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階級基礎。
二、近代後期歷史發展概況(1919-1949年)
1.五四運動和國民革命運動時期(1919-1927年)
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階段。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這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指導了中國革命,促進了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思想、組織和幹部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第一次工運高潮的失敗,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成熟和革命的新發展。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為國民大革命時期。革命對象是北洋軍閥,革命力量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大革命高潮--北伐由南而北,迅速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由於帝國主義扶植蔣介石作為新的殖民工具,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犯右傾錯誤,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務最終沒有完成,中國社會性質依然。大革命失敗了。
2.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
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大肆屠殺、"圍剿"中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鎮壓革命。經濟上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民族工業獲得較快發展。在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找到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的革命道路,並日漸壯大。由於王明"左"傾錯誤,中國共產黨及紅軍於1934年被迫長征,歷時兩年,完成了戰略轉移。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中日民族矛盾日漸上升,國共關系發生變化,從對峙逐步走向合作。西安事變標志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抗日)(1937-1945年)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中國歷史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抗戰初期,日本企圖速戰速決,對正面戰場大舉進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幾次大會戰,比較積極地抗戰,但由於堅持片面抗戰路線,會戰都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初期,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中共軍隊深入敵後,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重點進攻中國共產黨,政治誘降國民政府,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逐漸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強化獨裁統治。同時,面對國民黨的進攻和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採取措施使抗日根據地渡過難關,在毛澤東思想的正確領導下,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由於中國全民族的抗戰,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4.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經歷了由民族革命戰爭向國內革命戰爭的過渡。國共兩黨就中國未來的前途和命運展開的全面斗爭是這一時期最突出的內容,如重慶談判、舊政協會議的召開。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繼續實行一黨專制獨裁統治,首先挑起內戰,最後失民心而失天下,人民解放戰爭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告終。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10月,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勝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結束。
4. 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專實:人性屬、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5. 怎樣理解看待近代至今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脈絡
從近代到今天,中國的社會發展經歷了螺旋式曲折前進的一個過程,中間有過停滯和倒退,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社會到現代才逐漸走上了正常的道路。
6. 組織社會學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各階段主要思想
組織社會學的歷史發展脈絡:
早期的組織社會學是在研究官僚制組織的結構學派的基礎上,吸收管理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的研究成果發展起來的。
現代對社會組織的研究基本沿著上述三個學派的研究方向發展。始自法約爾、泰勒等人的從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對社會組織的研究,逐步發展為管理科學;始自梅奧等人的對組織中的人的心理、行為、人際關系的研究,發展為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組織行為學;韋伯從社會學角度對官僚制組織的分析,發展為組織社會學。
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英、美等國眾多的社會學家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對社會組織進行研究,提出了各種理論見解,組織社會學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社會學分支學科。
各階段主要思想:
早期階段:各種社會組織盡管目標不同,遇到的情況各異,但存在著結構與程序上的共同性。從這些共性中可以發現一些適用於各種組織的普遍的管理原則。他們還認為,「合理—合法的權威」存在於官僚制組織中。
發展階段:把組織稱為一個系統,對社會組織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闡明組織的本質,把人、人的行為作為分析對象。
成熟階段:闡述了社會組織是對更廣泛的社會系統發揮某種功能的、為了實現特定目的而組織化的一種社會系統。組織本身是由各個子系統構成的,各子系統對組織來說也發揮著特定的功能。社會學中的出現了社會交換、沖突理論等組織理論。
7. 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歷程,需要超詳細
西方社會學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是於19世紀末傳入中國的。而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內卻在中國出現的容很晚,而且是在中國高校開始出現的。本篇論文主要是結合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的。
首先,從整體上分析一下中國教育社會學在中國建立的時代背景以及興起的原因,同時介紹一下國外相關的背景情況,以期與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形成一個直觀而鮮明的對比,對中國教育社會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從整體上能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和把握。
其次,緊緊把握住中國教育社會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介紹一下其發展的大致情況和階段以及與此同時產生的問題,當然還要提出一些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並嘗試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議。
中國教育社會學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中國早期教育社會學的建立和發展
二、中國教育社會學的取消與恢復、重建
最後,談談中國教育社會學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自己的一些主觀感受。同時總結一下教育社會學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8. 簡述社會學在中國傳入與發展的歷史
中國社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後,中國處於水深火回熱之中,太平天國答和義和團的農民革命斗爭不斷興起,中國的上中層人物、知識分子中,為了救亡圖存也先後出現了洋務派和維新派,其中如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章太炎等首先介紹和講解群學或社會學,可稱為中國社會學的啟蒙思想家。從此可知中國社會學產生於中國的國家、民族、政治、社會發生了一系列空前動盪不安,產生於中國近代的內憂外患。中國社會學的產生是時代的要求。
9. 簡述社會學的發展歷史
人類對由自身活動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及其思考,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家荀子就曾論述過「人生不能無群」的思想,他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即「社會」。此後中國歷代思想家都圍繞著「經邦濟世」這個主旨,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倫理道德乃至民風民俗,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討論和辯論,積累的著作典籍浩如煙海,成為人類古代社會生活記錄和社會思想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關於人類共同生活的構成條件和變遷機制,是從古希臘時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的歷代哲學家和思想家一直關注和論述的問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和A.奧古斯丁從宗教神學立場也曾對此做出過論證。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用人性反對神性、用個性解放取代封建專制、用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在反對宗教神學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斗爭中形成了一整套市民階級的社會倫理觀。啟蒙思想家T.霍布斯、A.弗格森、C.de孟德斯鳩、J.-J.盧梭、A.de 托克維爾以及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等人的社會哲學觀點,對摒棄宗教神秘主義去解決社會認識問題起了很大作用。上述中外思想家的成果,都為社會學的產生提供了某些理論啟示和可資借鑒的資料。但是,這些思想或學說都有一個與社會學本質相異的特徵,即它們沒有把社會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加以考察和論述,更沒有形成以經濟為基礎的獨立的學科。從社會學的學科歷史上考察,這些理論觀點都屬於社會學史前階段。社會學產生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以後,它的產生有其直接的社會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