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空想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史

空想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6 20:48:07

Ⅰ 空想社會主義是誰提出來的發展歷史

空想社會主義這種學說最早見於16世紀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是先賢柏拉圖的理想國與歐洲不公現實的沖撞產物。在文藝復興思潮的人文主義氛圍影響下,與托馬斯·莫爾同時代有相當一批人探索過這種思想,但一般認為莫爾為空想社會主義第一奠基人。不過在莫爾的時代並無「社會主義」這個詞,「社會主義」一詞是19世紀初聖西門創造的。與「共產主義」源自中世紀拉丁語詞「市民公社」的情形類似,「社會主義」一詞的拉丁語源,是中世紀時代的「社會」這個拉丁語詞。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3 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歷了300多年。3個階段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紀至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僅僅只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而已。
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制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 ,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制度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 ;贊同君主制、終身制、家長制等。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 ;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傅立葉(空想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和英國的歐文。 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里、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而歐文也因此破產。

Ⅱ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

1、16-17世紀以英國的莫爾和義大利的康帕內拉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

2、18世紀以法國的摩萊里、馬布利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

3、19世紀以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英文:utopian socialism)是現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准確的譯法為烏托邦社會主義,流行於19世紀初期的西歐。

著名代表人物為:莫爾、康帕內拉、歐文、聖西門和傅立葉,主張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壓迫和剝削以及沒有資本主義弊端的理想社會。

不過,「空想」這種中文譯法,在清末民初報刊上即出現過,是從日本轉譯來的。

(2)空想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現代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

但是,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經濟的事實中。

總之,同啟蒙學者的華美諾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

那時只是還缺少指明這種失望的人,而這種人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就出現了。後來出現了三個偉大的空想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

在聖西門那裡,除無產階級的傾向外,資產階級的傾向還有一定的影響。

歐文在資本主義生產最發達的國家裡,在這種生產所造成的種種對立的影響下,直接從法國唯物主義出發,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消除階級差別的方案。

1802年出版了聖西門的《日內瓦書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葉的第一部著作,雖然他的理論基礎在1799年就已經奠定了;1800年1月1日,羅伯特·歐文擔負了新拉納克的管理工作。

Ⅲ 中國近代史上出現過三次空想社會主義思潮

在中國近代史上出現過三次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即太平天國的農業社會主義空想;康有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大同社會主義空想;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生主義空想。這三種空想都反映了中國人民對專制制度的厭恨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盡管康有為和孫中山設計的方案不同,但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的政治主張,和孫中山倡導的「天下為公」的思想不能說沒有相通之處。

領導震驚中外的戊戌維新運動和撰寫《大同書》,是康有為對中國近代歷史和中國文化思想寶庫最重要的貢獻,是值得後人懷念的。

康有為生於1858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他受老師朱次琦的影響,青年時便重視「經世致用」之學。他早年去過香港、上海等地,接觸到一些西方資本主義的事物,還攻讀了一些介紹西學的書,因而深感中國再也不能以「天朝上國」夜郎自大了,這使康有為的革新思想逐漸萌發,並把學習外國,搞改良當作救國救民的真理。

貫通中西思想的《大同書》,醞思較早,而正式成書較晚。

康氏自稱早在1884年就開始「演大同主義」,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類公理》」。1898年秋,康有為在日本時,已有稿本20餘篇,1902年避居印度時,最後成書。《大同書》初名為《人類公理》,它是康氏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當時除梁啟超等少數門徒看到過外,很少人有機會目睹這部傑作。直到1913年才第一次把它的甲部和乙部發表在《不忍》雜志上。1919年由上海長興書局將甲乙兩部合刊印成單行本,書名為《大同書》。一直到1927年康有為死後的第八年,才由他的弟子錢定安將全書交給中華書局出版。1956年,古籍出版社重印《大同書》。

康有為為什麼要寫《大同書》呢?他本人是這樣說的:

「吾為天游,想像諸極樂之世界,想像諸極苦之世界,樂者吾樂之,苦者吾救亡,吾為諸天之物,吾寧舍世界天界絕類逃倫而獨樂哉!」(《大同書》見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四頁)可見,康氏的目的是為了救苦救難,救國救民。

戊戌變法失敗後,血的教訓,使康有為看到國家民族的苦難更加深重,他流亡日本,游歷歐、美等地,尋找醫國治民的良葯,西方資本主義進化論學說和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對他產生了影響。但是康氏《大同書》的思想仍基於儒學的「不忍人之心」的博愛觀,「思有以拯救之」。他依據《春秋》公羊三世說和《禮運》中的「小康」、「大同」說,運用今文經學的交易哲學,表述了人類歷史的三個階段,即由「據亂」進為「昇平」(小康),由「昇平」進為「太平」(大同),那時人們都成為快活無比的「神聖」。而這種大同極樂世界,正如《禮記·禮遠》篇所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故外戶不閉,是為大同。」康氏在《大同書》中追尋的理想社會,就是這樣既有中國社會理想特色,又有西方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世界。

《大同書》全書共30卷,約20萬字,分為10部,甲部《入世界觀眾苦》,乙部《去國界合大地》,丙部《去級界平民族》,丁部《去種界同人類》,戊部《去形界保獨立》,己部《去家界為天民》,庚部《去產界公生業》,辛部《去亂界治太平》,壬部《去類界愛眾生》,癸部《去苦界至極樂》。

康氏以民主主義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會主義的空想,用他的彩筆,勾畫出一幅人類未來社會的美景——大同世界的藍圖,它具有進步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將《大同書》的內容曾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1.無國家,全世界置一總政府,分若干區域。

2.總政府及區政府皆由民選。

3.無家族,男女同棲不得逾一年,屆期須易人。

4.婦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兒童出胎者入育嬰院。

5.兒童按年入蒙養院及各級學校。

6.成年後由政府指派分任農工等生產事業。

7.病則入養病院,老則入養老院。

8.胎教、育嬰、蒙養、養病、養老諸院,為各區最高之設備,入者得最高之享樂。

9.成年男女,例須以若干年服役於此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

10.設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勞作所人自由享用。

11.警惰為最嚴之刑罰。

12.學術上有新發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別勞績者,得殊獎。

13.死則火葬,火葬場比鄰為肥料工廠。

盡管《大同書》問世以來,學術界對其評價毀譽不一,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但有幾點是應該加以重視的。例如:

其一,他激烈反對「獨尊」,詛咒專制皇帝為「民賤屠伯」。康氏指出,在太平之世,人人平等,沒有什麼臣妾奴隸,也沒有什麼君主統領,更沒有什麼教主教皇,人人和睦相處,過著平等而富裕的美好生活,差別雖有,可是並不懸殊。

其二,重視發展生產。康氏在《大同書》中描述了一個具有較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它主張廢除私有制,建立財產公有制,然後全部實行機械化、自動化和電氣化,生產力高度發展。

其三,特別重視教育。在康氏看來,大力發展學校教育是大同世界進步的巨大推動力。他說:「太平世以開人智為主,最重學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學、中學、大學,人人皆自幼而學,人人皆學至二十歲,人人皆無家累,人人皆無惡習,圖書器物既備,語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養生又備,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學人之進化過今不止千萬倍矣。」(《大同書》)

其四,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在《大同書》中所謂「專家界」,就是實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打破封建家族宗法關系和綱常名教的束縛,實現資產階級的人權、自由、平等、獨立和個性解放。

其五,康氏主張廢除國家,走向「去國界合大地」的盛世。他嚮往桃花源之世界:「大同無邦國故無有軍法之重律,無君主則無有犯上作亂之悖事,無夫婦則無有色慾之爭,姦淫之防,……無宗親兄弟則無有望養、責善、爭分之獄,無爵位則無有恃威、估力……佞諂之事,無私產則無有田宅、工商、產業之訟……」(《大同書》)

其六,在《大同書》中康氏把「人」擺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價值。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哲學上有所謂「理」、「欲」之爭,其實質是人本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康氏在《大同書》中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虛偽性和殘忍性,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泛愛眾」思想和佛家「慈悲」觀念,舉起了樸素的人本主義的旗幟。儒家「仁」的思想滲透在《大同書》的全部內容之中,康氏把「仁」與「人」糅合為一體,指出「人之所以為人者,仁也。」「舍仁不得為人。」康氏的仁道主義是從反程朱理學的角度提出命題的,在《大同書》中他把「人」擺在「天理」之上,充分肯定了人的價值,這是十分可貴的。

盡管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了許多獨到的精闢的見解,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放出異彩,但由於當時社會條件及康氏在政治實踐上堅持改良的限制,使他這一獨特的見解只能成為一種烏托邦的空想。正如毛澤東指出的:「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

Ⅳ 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急

空想社會主義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里、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初理論形式,在社會主義學說史上具有重要的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它是非科學的社會主義。其中突出地表現在它的浪漫主義性質上。空想社會主義以唯心主義人性論作為哲學基礎;以人文主義的價值批判作為唯一的方法;非革命性和非人民性成為其社會歷史觀的本質,在道德的層面而非科學的層面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浪漫而抽象地構思未來理想社會。這就註定了它流於遐想的結局。馬克思主義以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哲學基礎,在方法上實現了科學批判與價值批判的有機統一,並把社會主義最終落實在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革命實踐上,從而使社會主義學說發展成為科學。現實中有些社會主義學者企圖重新拾起被馬克思主義克服了的浪漫主義因素來解釋社會主義,其性質只能是反動的。
在人類社會學說史上,以人的天性為基礎來解釋人的行為和社會歷史的學說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柏拉圖把世界二元分裂成「理念世界」和「形相世界」,認為,我們經驗到的那個世界只是形相世界,是非真實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本質世界。形相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分有」,人的天性是由人的理念決定的。據此,他在研究人的行為和社會時,以理念世界來批判形相世界,用理念來規范人的現世行為,並把世界的發展看作一個不斷地體現理念世界、逼近理念世界的過程,並最終走向「理想國」。從柏拉圖的學說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所謂的理念世界實際上是哲學家自己理性思辨的結果,因而人的天性實際上是他關於人應當如此價值懸置,在此基礎上設想的超越現存社會的構想——理想國,就是一個現實應當如此的社會理想。柏拉圖的這種思維方法雖然對現存的社會狀況具有巨大的理論批判張力。但是理論的批判是一回事,現存向未來發展歸根到底是一個實際的過程,它需要人們對現存的實踐超越。而這種從人的天性出發,從頭腦中建構一個超越現存狀況的理想狀況,並認定這就是未來是然的想法,從根本上脫離社會發展的現實過程,因而始終不可能找到一條從是到應然過渡的橋梁。理想國終究只能是柏拉圖浪漫的社會夢想。然而,柏拉圖的這種思想方法卻在以後人們批判現存社會、構想社會未來中時常顯現。特別是在社會主義的思想史上,很多思想家都將此方法作為建構自己理論的基本方法。
近代以來,這種以人的天性為出發點,對當時現存社會進行批判的理論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資產階級社會理論,其二即是社會主義思想。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時,將恢復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作為自己思想的前提。在他們看來,封建專制制度是對人天性的扭曲,是對人的扼殺,所以,為了人本身,必須推翻這種不合理的制度。同時,他們從這個前提出發向人們描繪一幅人性大解放的美妙圖景。然而,資產階級革命所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之現實證明了他們對未來社會的預見只是一種夢想,資產階級的現實活動是對他們的最好諷刺。然而居於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卻利用這些啟蒙思想家的理論,為他們的階級利益服務。於是這些用心良苦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終究轉變成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家——他們的思想成為資產階級統治人民的「軟國家機器」。資產階級社會現實與其說是他們理論的現實化,還不如說是他們理論的破產。究其原因,我們認為,除了資產階級本身的反人民性,這些啟蒙思想家理論上的出發點也註定他們理論最終只能走向兩個結局:或是烏托邦,或是非科學的意識形態。
近代社會主義以資產階級人性論為圭臬,並反過來批判資產階級的社會。他們認為,資產階級建立的那個「合乎人性」的社會實際上是一個反人性的社會,人性在這個社會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抑和扭曲。人在這個社會中幾乎成了非人。他們於是提出了自己設想的理想社會來與之相抗衡。這些理想社會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反動的封建社會主義所提倡的資本主義以前的封建「田園」社會。反動的封建社會主義代表的是被資產階級打敗的沒落封建貴族利益和社會勢力,這些封建勢力的思想代表企圖打起社會主義的旗幟,來恢復他們認為合乎人性的封建制度。在表面上,他們似乎也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醜陋和非人性,但其根本理論目的是論證封建社會的詩情畫意及人性的完美。例如英國思想家卡萊爾在《過去和現在》一書中就明確地指出,資本主義的自由,「除了現款和賬本就毫無共同點為代價的自由,對千百萬勞動者來說,歸根到底就是餓死的自由,對成千上萬游手好閑的懶漢來說就是墮落的自由。」(轉引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0頁)然而,卡萊爾批評資本主義的目的是恢復封建主的統治。他將中世紀的封建統治描繪成「貴」和「賤」之間最和諧的「黃金時代」,甚至斷言,專制制度會「拯救世界」而把社會導向社會主義。(參見徐覺哉:《社會主義流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頁)這些思想家大量發表緬懷舊日的「輓歌」,將舊時代描寫成人性的涌現。曼那斯在一首詩中寫道:「帝王、農民、貴族和祭司,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地位,最偉大的人也與最低微的人互通聲息;俠義的情感遍於各個階級,」「讓財富和商業、法律和學問全部死去,只把我們舊日的貴族統治仍然留給我們。」(J.曼那期:《英格蘭的信任》,轉引自徐覺哉:《社會主義流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頁)針對這種充滿反動浪漫主義色彩的「社會主義」言論,恩格斯指出,這些思想家盡管懷著善良的心願反對資本主義制度,反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不合理現象,但是,他們的思想目的是恢復「美好」的舊日以及它的光輝方面。「這個目的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甚至是可笑的,這是對整個歷史發展的嘲笑。」(《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3頁)這種標榜為了人性的恢復而提出的浪漫主義思想,不僅以資本主義為敵,同時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敵人。因為它們的實質是阻礙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
第二種是帶有浪漫情懷的空想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首先表現為近代前期的烏托邦理論。幾乎所有的烏托邦思想家都在大力鞭撻資本主義違反人性的同時,將未來社會的設想中心放在一個他們想像中的那個不變的、自然的人的天性的恢復上,托馬斯·莫爾認為,上帝規定人們按照自然法則來生活。因此,人必須遵循自己本性的要求,用理性去判斷:應當追求什麼,應該避免什麼,才不至於因為最小的快樂妨礙最大的快樂。人是生來要享受幸福的,德行就是按照本性的要求使自己幸福同時也使別人得到幸福。可是專制的封建統治和資本暴發戶們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極盡壓迫、剝削他人之能事,把別人打入苦難的深淵。在未來的社會——烏托邦中,人的本性得到充分的體現,每個人都過著幸福的生活。莫爾說,現在沒有一個地方有如此高尚的人民和如此幸福的生活!(參見維·彼·沃爾金:《〈烏托邦〉的歷史意義》,《論空想社會主義》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式,第200頁)而十九世紀上半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也用全部的精力從事以人的天性為准繩來設計未來社會的研究。(參見普列漢諾夫:《空想社會主義者》,《論空想社會主義》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頁)在這種情形下,他們的理論如何可能超越資產階級的社會理論、並在實踐中成功地實現呢?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性不是一個自然性概念,而是一個社會性的范疇,其內涵也不是不變的天性,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著的人的屬性。所以人性本身並不能作為歷史的出發點,它不是一個歷史的原初東西,相反它要通過歷史的原初性東西來加以說明。馬克思認為,歷史的出發點是現實個人的社會生產活動。他指出:「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個人,——因而,這些個人的一定社會性質的生產,當然是出發點。」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頁)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一部社會生產的歷史。歷史的現象(包括歷史上惡的現象)只是在生產活動基礎上的社會發展中具有一定必然性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僅僅通過抽象的人性和設置「應然」的理想來進行批判是虛弱的——盡管形式上,這種批判具有強大的力度——同時也是非實踐性的。人們對於歷史現象,既應當通過人道主義的關照來進行價值的批判,更要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和歷史流逝性的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和人類實踐的能動性具體統一中實現對這些現象的超越。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運動,只有被理解為一種對資本主義社會不斷的實踐超越,才具有其真正科學的意義。從一個抽象的人性概念出發、設想一個「當然」的、「理想圖景」式的社會主義,到頭來只能是浪漫主義的「夢想」。

Ⅳ 空想社會主義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

16世紀和17世紀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當時資本主義發展由簡單協作進入工內場手工業階段,資本原容始積累正在加快進行。新興資產者通過殘暴剝奪農民,拚命壓榨工場工人,野蠻掠奪海外殖民地等辦法,千方百計地聚集資本和擴大經營。早期空想社會主義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18世紀的中期空想社會主義。工場手工業在18世紀進入鼎盛時期,60年代英國開始向機器大工業過渡,之後又爆發了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這時無產階級已從一般勞動者中分離出來,並被捲入資產階級革命洪流,但還無力採取獨立的政治行動。
19世紀初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三大空想社會主義是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產兒。經過這兩場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在歐洲迅速發展起來,階級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對勞苦大眾進行的殘酷剝削,使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和法國出現了形態更完備的空想社會主義,這就是以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把空想社會主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Ⅵ 空想社會主義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哪些影響

社會主義經歷了一個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過程。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里、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2)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2)
hyh5555 2009-6-22 11:22:05 202.109.213.* 舉報 1.下邊有很多鏈接 都是關於空想主義的http://www.dic123.com/pd_ed449673-4721-421f-9f67-a2dbfe3a1d53.html
2.
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的發展史可追溯到英國T.莫爾於1516年寫成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簡稱《烏托邦》)。該書以文學虛構方式描繪理想的公有制社會,譴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反映勞苦大眾對未來的憧憬,揭開了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史的最初篇章。

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領袖T.閔采爾的「千年天國」在宗教色彩掩蓋下表達早期無產者消滅剝削壓迫的願望,並以實際的戰斗留下了革命的傳統。

在17世紀,義大利的T.康帕內拉和法國的D.維拉斯先後用對「太陽城」和「塞瓦蘭國」的描述,表現對共有共享的美好社會的構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掘土派領袖G.溫斯坦利的空想社會主義則同勞苦大眾要求消滅土地私有的實際斗爭相結合,所著《自由法》是以立法方式表述建立新社會設想的先聲。

進入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階級斗爭錯綜復雜的法國。早期有《遺書》作者J.梅利埃,其後有《自然法典》、《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等著述的作者摩萊里和G.B.de馬布利。他們的理論比以前對理想社會作虛幻描繪或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進了一步,把理性論貫徹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探索中,並試圖將設計的新社會藍圖法律化和制度化。

18世紀末平等派運動領導人 F.-N.巴貝夫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映法國下層群眾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不滿,要求實現社會平等,消滅階級,主張通過密謀組織武裝奪取政權,實行「人民專政」。

16~18世紀末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在大工業生產在歐洲日益發展,兩大階級對立日益顯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的條件下,19世紀初,法國的C.-H.de聖西門、F.-M.-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這三大思想家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新的高峰。他們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僅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廣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努力探求這些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作了有力的抨擊。他們對舊社會的改造和新社會的設計提出許多光輝構想:如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把國家變成單純管理生產的機構以及對社會歷史的看法等,包含可貴的辯證法因素。但是,他們不承認階級斗爭,企圖向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全社會呼籲,以宣傳和示範方法來實現其主張。

19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過法國的□.卡貝、T.德薩米、L.-A.布朗基和德國的W.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更多地受到工人運動的直接影響,其中魏特林和布朗基曾經是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有一些新的特點和建樹,但未超出空想社會主義的范疇。
3.
社會主義經歷了一個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過程。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里、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

--------------------------------------------------------------------------------

hyh5555 2009-6-22 11:22:06 202.109.213.* 舉報 1.下邊有很多鏈接 都是關於空想主義的http://www.dic123.com/pd_ed449673-4721-421f-9f67-a2dbfe3a1d53.html
2.
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的發展史可追溯到英國T.莫爾於1516年寫成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簡稱《烏托邦》)。該書以文學虛構方式描繪理想的公有制社會,譴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反映勞苦大眾對未來的憧憬,揭開了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史的最初篇章。

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領袖T.閔采爾的「千年天國」在宗教色彩掩蓋下表達早期無產者消滅剝削壓迫的願望,並以實際的戰斗留下了革命的傳統。

在17世紀,義大利的T.康帕內拉和法國的D.維拉斯先後用對「太陽城」和「塞瓦蘭國」的描述,表現對共有共享的美好社會的構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掘土派領袖G.溫斯坦利的空想社會主義則同勞苦大眾要求消滅土地私有的實際斗爭相結合,所著《自由法》是以立法方式表述建立新社會設想的先聲。

進入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階級斗爭錯綜復雜的法國。早期有《遺書》作者J.梅利埃,其後有《自然法典》、《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等著述的作者摩萊里和G.B.de馬布利。他們的理論比以前對理想社會作虛幻描繪或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進了一步,把理性論貫徹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探索中,並試圖將設計的新社會藍圖法律化和制度化。

18世紀末平等派運動領導人 F.-N.巴貝夫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映法國下層群眾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不滿,要求實現社會平等,消滅階級,主張通過密謀組織武裝奪取政權,實行「人民專政」。

16~18世紀末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在大工業生產在歐洲日益發展,兩大階級對立日益顯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的條件下,19世紀初,法國的C.-H.de聖西門、F.-M.-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這三大思想家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新的高峰。他們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僅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廣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努力探求這些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作了有力的抨擊。他們對舊社會的改造和新社會的設計提出許多光輝構想:如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把國家變成單純管理生產的機構以及對社會歷史的看法等,包含可貴的辯證法因素。但是,他們不承認階級斗爭,企圖向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全社會呼籲,以宣傳和示範方法來實現其主張。

19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過法國的□.卡貝、T.德薩米、L.-A.布朗基和德國的W.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更多地受到工人運動的直接影響,其中魏特林和布朗基曾經是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有一些新的特點和建樹,但未超出空想社會主義的范疇。
3.
社會主義經歷了一個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過程。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願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於16世紀,終結於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它分三個階段。
16、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對未來的理想社會制度只是一種文學描述;提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但還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方案時以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莫爾、閔采爾為代表。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主要特點是:認識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對私有制引起的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論述,對過去所有的國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並為富人服務的分析等,已經接近歷史的實際;有了初步的階級觀點,絕對平均主義的、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其突出特點;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的藍圖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場為原型。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摩萊里、巴貝夫為代表。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
他們甚至進行了社會實驗,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

0
hncbc 2009-6-20 22:46:12 122.78.72.* 舉報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誕生,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但是,世界歷史演進的實際證明,此後的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實踐,並沒有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就自然地超越空想而上升為科學.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批判了一系列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潮.

第一類是「反動的社會主義」,包括封建的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關於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指出:「在農民階級遠遠超過人口半數的國家,例如在法國,那些站在無產階級方面反對資產階級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資產階級和小農的尺度去批判資產階級制度的,是從小資產階級的立場出發替工人說話的。這樣就形成了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這種社會主義的取向,指明了它是反動的,同時又是空想的,它在實踐中是企圖重新把現代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硬塞到「工業中的行會制度,農業中的宗法經濟」中去。

第二類是「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包括種種博愛主義者、人道主義者、勞動階級狀況改善派以及其他各種小改良家。

第三類是「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包括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談到這類社會主義中一些產生於早期無產階級運動的共產主義文獻時,《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在普遍激動的時代、在推翻封建社會的時期直接實現自己階級利益的最初嘗試,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敗,這是由於當時無產階級本身還不夠發展,由於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還沒有具備,這些條件只是資產階級時代的產物。隨著這些早期的無產階級運動而出現的革命文獻,就其內容來說必然是反動的。這種文獻倡導普遍的禁慾主義和粗陋的平均主義」。

回顧一下一個半世紀以來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特別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以來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就可發現,《共產黨宣言》中所批判的各種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潮,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非但沒有絕跡,由於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許多農民人口占較大比例的國家發生,影響反而更深更廣.俄國十月革命後,曾一度想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生產與分配,結果,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要求在俄國首先要掃除文盲,要教育廣大農民學會從亞洲式做生意轉向歐洲式做生意,對社會主義重新思考。可惜,在列寧去世以後不多幾年,他的這些主張遭到了否定。中國革命開始後,曾多次出現過「畢其功於一投」即將反對封建主義與反對資本主義這兩大歷史任務一次完成的思潮,毛澤東從中國實際出發,以在廣大農村進行土地革命為中心,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成功地領導了一場現代農民戰爭,建立了人民共和國,制定了《共同綱領》那樣符合中國國情的憲章。可是,從50年代到70年代,卻一度重復了俄國的錯誤,想在主要進行手工勞動的農民還占絕大多數、文盲半文盲人口還占很大比重、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還廣泛存在的基礎上,通過國家統一支配各種資源各種生產要素及普遍建立小生產者共同體的辦法,立即消滅資本主義,避開經濟市場化階段,直接過渡到生產資料全面公有、生產過程全由國家計劃安排、產品統由國家確定標准進行分配。事實早已證明,無論是在蘇聯,還是在中國,或是在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以馬克思所尖銳批判了的普遍的禁慾主義和粗陋的平均主義來沖擊甚至取代科學社會主義的現象絕非鮮見,社會主義不僅在一般理論上,而且在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具體理論及具體實踐上,從空想轉變為科學這一歷史使命還遠遠沒有完成.

0
開心樂開懷 2009-6-21 11:42:08 119.61.10.* 舉報 現代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但是,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經濟的事實中。
為法國大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啟蒙學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著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那時,如黑格爾所說的,是世界用頭立地的時代。最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頭腦以及通過頭腦的思維發現的原理,要求成為人類的一切活動和社會結合的基礎;後來這句話又有了更廣泛的含義:同這些原理相矛盾的現實,實際上從上到下都被顛倒了。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作不合理性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現在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見;過去的一切只值得憐憫和鄙視。只是現在陽光才照射出來。從今以後,迷信、非正義、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恆的真理,為永恆的正義,為基於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取代。

0
JUNOXUAN 2009-6-21 12:11:10 114.82.109.* 舉報 中國空想社會主義兩大派雖然在中國不同的社會層面傳承,但是仍然具有共同的特點。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大同思想,是中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直接理論來源。中國的一切社會思潮,包括後來的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豐富和發展無不留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深的烙印。
第二,平等,平均即絕對平均主義是中國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中國是農民占絕對多數,小生產如汪洋大海的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空想社會主義所主張的平等,平均,都是與農民對土地所有權的願望和要求聯系在一起的。「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權」成了中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內容,並直接影響到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理論內容及其形態。
第三,中國空想社會主義在理論形態上雖然比西方空想社會主義遜色的多,但是,中國空想社會主義,特別是康有為,孫中山,洪秀全三個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產生之時恰逢科學社會主義傳入中國之時,因此,他們的思想,已融入了西方社會主義思想,孫中山晚期思想不斷向馬克思主義靠近,已成為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基礎和橋梁。
中國空想社會主義隨著戊戌變法的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的被鎮壓和資產階級革命的流產而破產。但是,作為從中國國情中滋長起來的社會主義思潮,它對中國人民,包括中國共產黨人有著重要的影響。透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和建設社會主義而奮斗80年的歷史,我們仍然能看到中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影子或積淀。

Ⅶ 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

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學說反映了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疾苦,改變不平等社會狀況的願望,追求幸福生活的利益要求,並以幻想形式描繪了未來社會的藍圖。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直接的和主要的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有其很深的政治,經濟,文化淵源,並在人類歷史上起過相當積極的作用,它在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反復出現,既表明這一思潮具有一定的歷史合理性,又說明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任務不可能依據而就一次完成。只有徹底劃清同空想社會主義的界限,才能始終不渝的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方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才能成功解決關繫到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一系列問題,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活動,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歷史意義:
1) 對資本主義的剝削現象的深刻揭露和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尖銳批判,是三大空想學說中最有價值的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而稱之為「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2) 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會歷史觀總體上是唯心主義的,但在他們夾雜著晦澀語言和玄虛思想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天才德預示了一些社會真理,包含著唯物主義和辨證法的合理因素。
3) 他們對未來社會的設想和描繪,包含著許多積極的見解和天才的預測,不僅對工人階級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鼓舞他們為實現偉大理想而斗爭,也為社會主義的創建積累了有價值的思想素材。
4) 恩格斯高度評價三大空想思想家對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理論貢獻。他指出:「德國的理論上的社會主義永遠不會忘記,它是依靠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這三位思想家而確立起來的」他們天才地預示了我們現在已經科學地證明了其正確性地無數真理。」

Ⅷ 空想社會主義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現代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但是,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經濟的事實中。
為法國大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啟蒙學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著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那時,如黑格爾所說的,是世界用頭立地的時代。最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頭腦以及通過頭腦的思維發現的原理,要求成為人類的一切活動和社會結合的基礎;後來這句話又有了更廣泛的含義:同這些原理相矛盾的現實,實際上從上到下都被顛倒了。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作不合理性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現在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見;過去的一切只值得憐憫和鄙視。只是現在陽光才照射出來。從今以後,迷信、非正義、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恆的真理,為永恆的正義,為基於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取代。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永恆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18世紀偉大的思想家們,也同他們的一切先驅者一樣,沒有能夠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使他們受到的限制。
為革命作了准備的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們,求助於理性,把理性當作一切現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們認為,應當建立理性的國家、理性的社會,應當無情地鏟除一切同永恆理性相矛盾的東西。我們也已經看到,這個永恆的理性實際上不過是恰好那時正在發展成為資產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知性而已。因此,當法國革命把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實現了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盧梭的社會契約在恐怖時代獲得了實現,對自己的政治能力喪失了信心的資產階級,為了擺脫這種恐怖,起初求助於腐敗的督政府,最後則託庇於拿破崙的專制統治。早先許諾的永久和平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掠奪戰爭。理性的社會的遭遇也並不更好一些。富有和貧窮的對立並沒有化為普遍的幸福,反而由於溝通這種對立的行會特權和其他特權的廢除,由於緩和這種對立的教會慈善設施的取消而更加尖銳化了;工業在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迅速發展,使勞動群眾的貧窮和困苦成了社會的生存條件。犯罪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增加。如果說以前在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地干出來的封建罪惡雖然沒有消滅,但終究已經暫時被迫收斂了,那麼,以前只是暗中偷著乾的資產階級罪惡卻更加猖獗了。商業日益變成欺詐。革命的箴言「博愛」化為競爭中的蓄意刁難和忌妒。賄賂代替了暴力壓迫,金錢代替刀劍成了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初夜權從封建領主手中轉到了資產階級工廠主的手中。賣淫增加到了前所未聞的程度。婚姻本身和以前一樣仍然是法律承認的賣淫的形式,是賣淫的官方的外衣,並且還以大量的通姦作為補充。
除了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還存在著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游手好閑的富人和從事勞動的窮人之間的普遍的對立。正是由於這種情形,資產階級的代表才能標榜自己不是某一特殊的階級的代表,而是整個受苦人類的代表。不僅如此,資產階級從它產生的時候起就有自己的對立物同它纏在一起:資本家沒有雇傭工人就不能存在,而且,隨著中世紀的行會師傅發展成為現代的資產者,行會幫工和行會外的短工便相應地發展成為無產者。雖然總的說來,資產階級在同貴族斗爭時有理由認為自己同時代表當時的各個勞動階級的利益,但是在每一個大的資產階級運動中,都爆發過作為現代無產階級的發展程度不同的先驅者的那個階級的獨立運動。例如,德國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時期的托馬斯·閔采爾派,英國大革命時期的平等派,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貝夫。伴隨著一個還沒有成熟的階級的這些革命發動,產生了相應的理論表現;在16世紀和17世紀有理想社會制度的空想的描寫,而在18世紀已經有了直接共產主義的理論(摩萊里和馬布利)。平等的要求已經不再限於政治權利方面,它也應當擴大到個人的社會地位方面;必須加以消滅的不僅是階級特權,而且是階級差別本身。禁慾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這種新學說的第一個表現形式。
總之,同啟蒙學者的華美諾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那時只是還缺少指明這種失望的人,而這種人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就出現了。後來出現了三個偉大的空想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在聖西門那裡,除無產階級的傾向外,資產階級的傾向還有一定的影響。歐文在資本主義生產最發達的國家裡,在這種生產所造成的種種對立的影響下,直接從法國唯物主義出發,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消除階級差別的方案。1802年出版了聖西門的《日內瓦書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葉的第一部著作,雖然他的理論基礎在1799年就已經奠定了;1800年1月1日,羅伯特·歐文擔負了新拉納克的管理工作。

閱讀全文

與空想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