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縣域經濟的歷史地位
中國自秦朝置縣以來就有了縣域經濟。在2000多年的傳統小農經濟時代,由於化儒愚民、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政策效應愈積愈深,自唐宋盛世以後中國縣域經濟開始變得越來越單一、越來越萎縮、越來越蕭條,整個封建王朝也由興盛走向衰敗,由富強走向貧弱,由先進走向落後。
新中國建立以來,縣域經濟獲得了「兩次解放」,國民經濟也隨之實現了「兩次提速」。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獲得7億畝土地,免除700億斤糧食的地租。1952年,糧食產量因此比1949年增加了45%,超過解放前最高年產糧的18%。1952—1958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7.7%,高於世界同期平均增長率3個百分點。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聯產承包制,使農民從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來。1978—1985年,農業附加值增長了55.4%,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1.7倍,增長幅度創歷史最高。1979—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增長9.4%,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大大高於世界平均增長3%左右的速度。
相反,上個世紀「大躍進」時代,縣域經濟遭受了巨大創傷,國民經濟也面臨崩潰邊緣。當時,我們為了「坐飛機,乘火箭,趕美超英十五年」,實行「全民煉鋼,以糧為綱」,並且試圖消滅商品經濟,建立了公共食堂,實行吃飯不要錢。然而,1959年和1960年,大約有2000萬人死於飢餓,少生了1500萬個孩子,因為婦女虛弱到沒有了分娩的氣力。在推進「大躍進」最賣力的安徽、河南、四川的一些地區,農民們甚至連妻子也出賣,婦女們也樂於被出賣到有飯吃的人家;農民們為了避免吃掉自己的孩子,不得不相互吃掉對方的孩子。在中國供應最好的城市——首都北京,年死亡率也猛增了兩倍半。為減緩城市食品的供應壓力,2500萬城市居民被遷往鄉村。
『貳』 都道府縣的發展歷史
1868年,德川幕府的直轄領地被明治政府佔有。其中三都(江戶、大阪、京都)和5個開港港口作為重要的直轄地區成立了府,其他地區則成立為縣,並分別設立了「知府事」和「知縣事」。藩的統治不變,仍由原來的大名(諸侯)掌管。1869年7月25日,根據各諸侯提出的歸還版圖的申請,由「知藩事」代替諸侯繼續統治原來的各藩(包括已經被廢止的藩)。至此為止,諸侯對於領地和領民的統治權名義上全部歸還給了天皇,但實際上只是改變了江戶幕府體制中對於大名及所屬領地的稱謂而已。被稱為府藩縣的這種體制實際上只有府和縣是歸天皇直轄的。
1869年8月24日,太政官決定並發出公告,除京都府、東京府、大阪府以外的所有地方都統稱為縣,前後將神奈川府、新潟府、越後府、甲斐府、度會府、奈良府、箱館府、長崎府改名為縣。另一方面,雖然天皇此時已經遷往東京,但因為高御座(天皇的寶座,其所在的地方被稱為皇居)並沒有移動到東京,因此高御座所在的京都府在序列上仍排在東京府之前。另外,在太政官發布公告之前東京府還被稱為江戶府,公告發布後改名為東京府。
1871年8月29日開始執行廢藩置縣,即所有的藩都改名為縣,且其行政權歸還給明治政府。自此為止,日本全國各地均為明治政府直轄,並形成了1使(開拓使)3府(東京府、京都府、大阪府)302縣的格局。此時各縣基本上都是由江戶時代的各藩或各天領直接改名而來,為了方便管理,明治政府於同年12月將302縣合並為72縣。後來,1876年又經過了一次大規模的縣合並,還根據1878年制定的三個地方新法之一的郡區町村編製法合並並變更了一部分地區,形成了37個府縣的行政格局。對於行政區域的分割運動又於1889年重新制定了市制和町村制、於1890年制定了府縣制和郡制,從而形成了1廳(北海道廳)3府(東京府、京都府、大阪府)43縣。從1890年以後,府縣的合並和分割就再也沒有進行過,只是1943年追加了樺太廳,並於同年將東京府改為東京都,自此東京都的名字沿用至現在。到二戰結束為止,日本全國的行政劃分為:1都(東京都)2廳(北海道廳、樺太廳)2府(京都府、大阪府)43縣。這其中沖繩縣由於1945年至1972年被美國佔領(日本同美國簽訂和平條約,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因此這段時間內日本的總縣數是42個。
在廢藩置縣之後,縣級長官由「知縣事」改為「縣令」,京都府、東京府、大阪府等府級長官由「知府事」改為「知事」,1886年以後此兩者統一,均稱為「知事」,由內務部派遣的官員擔任。另外,根據1878年制定的3個地方新法之一的府縣會規則(北海道未施行)府縣會作為地方自治的主體享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權。
1889年開始施行市制,市的代表是市會,跟現代社會的市長還不一樣。此時縣以下的市都是有「市會推薦市長」的,不過府以下的市(東京市、京都市、大阪市)不設市長,其職務由府知事兼職。這三個市的市長職位是在1898年10月才設立的。 「北海道」的名字是1869年7月在開拓使之前設立的「松前地」和「蝦夷地」改稱並重新設立了11國86郡而來的。這是根據律令制將68國按五畿七道的區分整合形成的。其中度島國的一部分根據廢藩置縣後改為館縣,後又被弘錢縣、青森縣吸收、最終又被開拓使移管。1882年,開拓使被廢止,其轄區內的3縣(函館縣、札幌縣、根室縣)於1886年被廢止合並為「北海道廳」。此時,北海道廳雖然被稱為「北海道」,但只是名字而已,還不是現在作為自治體名字的「道」的概念。因此當時的行政區域被稱為「廳府縣」。
根據北海道廳官制(1886年(明治19年),敕令第83號)中的規定,北海道廳的長官於其他府縣的知事是同等級的官職。1901年,北海道會法(1901年(明治34年),法律第2號)和北海道地方費發(1901年(明治34年),法律第3號)公布,設置議會並成為以「北海道地方費」給名稱的地方自治體,其議會的許可權比府縣會的許可權小。之後,關於樺太在法令上的特例被廢止,成立樺太廳。從此於北海道廳並列形成日本的2廳。
二戰後,隨著1946年9月府縣制的修訂,北海道會法和北海道地方費法廢止,其條文內容被統合進入府縣制,而「府縣制」這個名字也從此改稱為「道府縣制」。修正案附則規定,以前被稱為北海道地方費的自治體改稱為「道」。1947年5月3日,伴隨著地方自治法的實施,北海道廳制廢止,北海道廳也從此作為一個普通的地方公共團體改名稱為「北海道」。 1947年4月,曾在日本憲法第92條預定的地方自治法公布。其中規定了都道府縣不再是以前的「中央政府的下屬機關」,而是與市町村同樣的「普通地方公共團體」,議會的議員和知事都要根據選舉選出。不過1947年4月最初的知事公選是並不是根據地方自治法實行的,而依據的是前面說的府縣制(都府縣制)的東京都制修正案中的地方長官選舉制。這時的日本行政劃分為: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2縣。此後,美國於1972年歸還沖繩,成立沖繩縣後形成了最終的43縣。
都道府縣雖然是與市町村地位對等的普通地方公共團體,但都道府縣相對於市町村來說是廣域的地方公共團體。因此涉及到廣域的事務、市町村相關的聯絡或者調整,以及規模上或者性質上由市町村處理並不適當的事務都由都道府縣來處理(地方自治法第2條第5項)。
關於都、道、府、縣,這些行政單位的定義,地方自治法里並沒有明確的記述。
『叄』 將樂縣發展歷史誰有拜託各位大神
將樂在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縣,屬建安郡,為閩越地早期置縣的七個古縣之一。自建縣始,縣境與隸屬屢變。五代十國閩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升縣為州,取名鏞州,簡稱「鏞」。翌年廢州為縣。明憲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後,縣界穩定未變,隸延平府。1950年,將樂解放,先後隸屬福建省第二專區、南平專區(地區)、三明地區。1983年至今,將樂為三明市轄縣。 將樂--悠久歷史 地理位置 將樂位於福建省,地處武夷山脈東南面、閩江支流金溪中下游,東臨順昌,西接泰寧,南連明溪,北抵邵武,東南與沙縣毗鄰。 面積與人口 縣境東西寬59公里,南北長71公里,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將樂山多地少,水系發達,耕地面積20.6萬畝,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總人口16.7萬人,縣城人口約5萬人。有16個民族,其中漢族佔99.82%。 氣候特徵 將樂屬亞熱帶氣候, 既有大陸氣候特徵,又兼有海洋氣候特色。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7度,無霜期298天,年均降水量1676.3mm。 行政區劃 全縣設6鎮、7鄉和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棲山),有135個村委會,5個社區居委會。 社會經濟 工業:全縣經濟以工業為主,工業、農業、林業、旅遊業相結合,工業以電力、電子、林產、礦產機械為支柱產業。金溪支流穿城境內93公里,水電資源十分豐富,縣內溪河縱橫,雨量充沛,河流平均年徑流量22.8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3.31萬千瓦,可開發水電資源21.85萬千瓦。可開發五級中型水電站,裝機容量17.65萬千瓦,目前已建成范厝、孔頭兩級電站,尚有大言、黃潭、高唐三個中型水電站在建。 農業:全縣可耕地面積20.6萬畝,實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將樂成為省市煙葉生產重點縣,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 林業:將樂是我國南方重點林業縣之一,全縣森林覆蓋率84.5%,有林地面積294萬畝,森林蓄積量1437.74萬立方米,其中毛竹林43.5萬畝,立竹量6450多萬根,年產木材13萬立方米,年產毛竹250萬根,年產竹筍20多萬噸。2002年被國務院特產辦授予「中國毛竹之鄉」稱號。
『肆』 本文在解釋什麼是縣域經濟和為什麼發展縣域經濟之後,提出了如何發展縣域經濟的問題,從系統論的角度來分析
一、編制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性 縣是一級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區域,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從經濟總量看,整個國家的GDP有相當大的比重是由縣和縣以下的經濟活動創造的,絕大多數的人口也是居住在縣和縣以下地域之內,因此,發展縣域經濟不僅對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關繫到地方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科學的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或者好的發展思路,才能從總體和長遠把握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發展次序和相應的政府措施。 1.區域競爭的要求。目前,全國有2052(2001年底)個縣級行政單位,每個縣都存在著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面臨的市場、資金、資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別是隨著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整合,縣與縣之間的經濟競爭必然會加強,這就要求各個縣必須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研究,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競爭戰略。一個科學和合理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對確定發展戰略,形成特色經濟,增強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長遠發展的要求。目前很多縣域經濟的發展缺乏長遠的、明確的發展規劃,主導或者優勢產業的確定沒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麼簡單地模仿其他縣的發展,要麼閉門造車,沒能將縣域經濟的發展,立足於國際和國內大市場中,尋找發展機遇。基本是一屆領導一個發展思路,整個縣域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盲目性。 3.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縣域經濟的發展會受到諸多不確定性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前幾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一些以出口為導向的縣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致命的打擊。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只有制訂明確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排除或避免各種風險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擾動。 4.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政府將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來,凡是市場機制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參與;凡是企業能辦的事,政府就不幹預;凡是中介機構能辦的事,政府就不包攬。政府的工作應該主要是從戰略層面進行科學規劃,制定縣域經濟的發展方向,指導各個層面的經濟活動。因此,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實施應該是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規劃基礎上,重點搞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引導和扶持特色經濟的發展。 二、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的程序 縣盡管是一級最基本的行政區域,但縣域經濟的發展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人口和就業問題、城市發展以及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等各個方面。因此,編制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必須建立在系統性、綜合性、前瞻性和科學性的規劃理念基礎上,設計規劃程序和規劃藍圖。 編制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步驟:一是分析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現狀;二是確定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目標;三是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具體內容的編制;四是監控和跟蹤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實施效果,並且及時調整有關內容。 1.現狀分析階段。在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調研的基礎上,要系統和綜合分析縣域經濟發展的狀態與趨勢、實力與潛力、優勢與劣勢、挑戰與機遇等各方面,為編制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詳細提綱和具體內容做好准備。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本縣在全國或省域范圍內的經濟地位和作用判斷; (2)本縣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狀況分析; (3)本縣發展的優劣勢、有利條件與制約因素及潛力剖析; (4)本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與發展實力評估; (5)本縣經濟結構的現狀和變化趨勢分析; (6)本縣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析。 2.目標確定階段。在對本縣經濟發展現狀了解基礎上,立足於「現實」和「未來」,按照動態和發展的觀點,確定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等。
『伍』 武昌縣的歷史發展
西晉時,本地仍然是武昌郡郡治所在,先屬荊州,後屬江州。其時,原屬武昌郡的尋陽、柴桑二縣先後分出,並合置為尋陽郡。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縣為武昌、鄂兩縣,鄂縣治所在今大冶市西畈,兩縣隸屬荊州武昌郡。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劃屬江州。東晉建武元年(317年),江州治所設在武昌(今鄂州)。
南朝宋、齊、梁,武昌、鄂兩縣領域和郡、縣治所未變,劉宋時,武昌郡由原屬江州改屬郢州。州治設在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區)。武昌昔日的重要地位,逐步由夏口取而代之。武昌雖仍為郡治,而領域逐漸縮小。到陳(557—589年),兩縣分設武昌、鄂、西陵三縣,隸屬北新州武昌郡,郡治所設在武昌(今鄂州),西陵治所在今黃石市境內。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州的治所設在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區),這是「鄂」字西移的開始。同年,撤武昌郡,並鄂、西陵入武昌縣,隸屬鄂州。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設立軍事建制,稱為武昌軍,軍的治所設在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區),這是「武昌」之名西移的開始。其時,本地仍為武昌縣。此時,武昌軍城、武昌縣城同時存在。故唐代詩人劉長卿之詩有「上下武昌城」之句。五代自後梁至周(907—960年),武昌縣先後隸屬揚吳鄂州、南唐鄂州。南唐李煜七年(967年),割武昌縣三鄉之地設大冶縣(含今黃石市),武昌縣和大冶縣同屬於鄂州。武昌縣領域,東到西塞山,南至大幕山,西至梁子湖,北至長江。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武昌縣隸屬荊湖北路鄂州(江夏郡)。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因該名與鄂州的武昌軍雷同,遂取「玉寶壽昌」之文,次年改名為壽昌軍,領武昌縣。這是本地稱「壽昌」的開始。端平元年(1234年),廢壽昌軍,武昌縣隸屬鄂州(江夏郡)。嘉熙元年(1237年),武昌縣又升為壽昌軍,直隸武昌軍節度。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壽昌軍改名武昌散府,隸屬鄂州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稱武昌路,治所設在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區),西移的「武昌」之名由軍事建制名稱變成了行政區劃名稱。此時,武昌縣隸屬於湖北道武昌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1346年),武昌路改為武昌府,武昌縣隸屬武昌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昌縣屬湖廣布政司武昌府,西塞山劃屬大冶縣。清康熙三年(1664年),武昌縣屬湖北省武昌鹽法道武昌府。在清代,長港兩岸自樊口至蘆席口(六十口)及蘆州、粑鋪,劃為黃州衛屯地;月山為大冶飛地。 民國2年(1913年),廢武昌府,改江夏縣為武昌縣,而武昌縣卻改名為壽昌縣,至此,在本地沿用1692年的「武昌」二字,硬被江夏取代了。次年(1914年),因「壽昌」一名與浙江省一縣同名,壽昌縣改名為鄂城縣(因本境有鄂王城,故名鄂城)。這是本地稱「鄂城」的開始。鄂城縣領域未變,隸屬湖北省鄂東道。
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合並鄂城縣、鄂城市和黃岡縣的黃州鎮,取鄂城的「鄂」字和黃州的「州」字,成立湖北省轄鄂州市。市名「鄂州」又與古代隋開皇九年(589年)設立的「鄂州」(治所設在武漢市武昌區)巧合。
『陸』 為什麼要發展縣域經濟 發展縣域經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縣是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有兩千多個縣(市),除一小部分人口居住在大中城市外,96%左右的人口生活在縣域內。縣域經濟的充分發展對提升我國現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縣域經濟可以較好地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促進鄉村經濟向現代化轉型。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
發展縣域經濟要開拓新思路編輯本段
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縣域經濟必須以市場經濟的視角來思考問題。首先必須建立一個產權明晰、權責統一、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產權與經濟管理體系。在縣域范圍內,國有經濟成分比重並不大,比較有利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縣級所有的企業產權明晰及各種經濟資源要素(資金、勞動、土地)自由流動不會遇到多少阻力,既得利益集團在縣域的勢力一般不強,這正有利於建立產權明晰的企業制度與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兩次飛躍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正是在縣域內完成的。第二,發展縣域經濟要努力加強數目字管理(黃仁宇,1997),縣域經濟系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結合形態,運轉較為靈活,歷史包袱不重,但在數目字管理方面較為落後。要較快地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對縣域內的人口資源、自然資源及現有社會資本存量等的數目和結構有一個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對將來的經濟發展做到心中有數。有了數目字管理,就可以與其他地區作橫向比較,與自己作縱向比較,找出自己發展優勢與不足,更好地設計未來的發展戰略,以保持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縣域經濟要把重心放在發展工業與第三產業上編輯本段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努力發展加工製造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及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產品製造業。努力圍繞居民的衣、食、住、行做文章,不要做那些假大空的事情。大力發展與本地居民相關的服務業。在農業與農村方面,努力改造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發展與農業相關的服務業,諸如技術推廣、銷售、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服務業。把農村建設成為環境優雅、具有活力的生活與生產之所,這是縣域經濟重要的一環。用縣域工業與第三產業帶動農業與農村的發展。充分促進與發揮勞動、資金、自然資源等要素自由流動的活力,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市場經濟體系。
發展縣域經濟要特別注重人力資本的有效培育。重視義務教育,尤其要注重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這是縣域人力資本的最基本的提升手段。同時,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素質良好的勞動力。加強對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培訓,促進農民向市民轉型。加強下崗職工的就業培訓,促使其人力資本保值與增值。
發展縣域經濟要以改革與制度創新為動力編輯本段
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制度創新並加以鞏固的過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鄉鎮、民營企業發展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現在最為關鍵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是金融企業改革與縣域金融體制創新。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私有合法財產的有效保護制度也應及時跟進。
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有賴於開辟為中小企業及農戶資金融通的暢通渠道。現有的金融體制很不利於中小企業與農戶的資金融通,從而使他們的生產與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金融是實體經濟的思維,沒有健康、活躍思維的經濟體系是不會長期有效運行的,更不會有多少活力。建立有效、適合中小企業與農戶資本運營的金融體系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最基本條件。
縣域經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有著巨大的空間,只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有關文件精神,如《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等,縣域經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就會有正確的方向與良好的發展前途。我們只有充分把握中央精神與有關決定的實質,縣域經濟改革與制度創新才會躍上新的台階,從而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只有不斷改革與制度創新,縣域經濟才會充滿活力,才會有長效發展的動力。
發展縣域經濟要以特色經濟為方向編輯本段
我國大部分縣域都有有自己特色的資源稟賦,這正是發展縣域經濟的優勢。或以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生產加工為基礎(如祁東的黃花生產與加工),或以一種或幾種工業製成品(如婁底的小型機械製造業)生產為龍頭,或以旅遊業為龍頭(如資興)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集中優勢力量做大做強。這樣既有了精品,又有了規模優勢。縣域經濟的發展一定要以自己的資源稟賦作後盾,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這樣才不至於出現各地經濟發展結構趨同,形成毫無特色的經濟模式。
有特色的龍頭產品或龍頭企業不是一兩年可以形成的,必須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積累,因此應該充分研究自己的縣情,找出有利於自己經濟發展的資源稟賦,認真研究自己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有一個較長的經濟發展計劃並且連續執行。計劃與發展戰略不應因領導層的更迭而有大的變化,這一點在發展縣域經濟時應該充分注意。
展縣域經濟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編輯本段
在我國縣域大中型企業較少,國有經濟成分一般不大,這正是發展民營經濟的天地。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點。要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平等、公平、穩定、有序的環境;同時也要大力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方向發展,使之逐步形成產權清晰、管理科學、持續發展的現代企業。要讓民營經濟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預期。政府各部門應該多為民營經濟服務,不要有任何門戶之見。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主力,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興,則縣域經濟興。
縣級政府部門是縣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服務與引導部門。縣級政府首先是為縣域內各經濟主體的發展提供優質優價的公共服務,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一個平等、有序競爭與合作的經濟環境。只有政府部門的服務做好了,縣域經濟發展才會更加順暢。政府部門應為各經濟主體的發展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並約束其遵守,引導他們向現代企業發展。政府應當好裁判,而不是去做運動員。同時,政府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與規范也是相當重要的。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改革現行行政管理體制與財稅體制編輯本段
縣域經濟是我國的基礎經濟,但是縣級政府承擔著太多的事責,而行政權力有限,尤其是受到地市級政府的行政與財政約束。現有的財稅體制對縣域經濟發展相當不利。縣級政府可用財力相當有限,而所要作為的事項又多,財政負擔重,這也是農業與農民經濟負擔重、農村經濟乃至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中西部地區經濟較為落後的縣域表現更為明顯。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與財稅分配體系,大力降低地市級的行政約束,較大程度地提高縣級財稅留成的比例。同時,加大中央政府對縣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這對西部及中部落後縣市更為必要,這樣我國縣域經濟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總之,我國向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國整體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縣域經濟的發展大有潛力,我們應該抓住現有的大好時機,使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躍上一個新台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柒』 縣域經濟的發展狀況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級行政區劃的地域內統籌安排和優化經濟社會資源而形成的開放的、功能完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經濟。也就是說,首先,縣域經濟屬於區域經濟范疇,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它以縣城為中心,鄉鎮(尤其是建制鎮)為紐帶,廣大農村為腹地,城鄉兼容。其次,縣域經濟有一個較完整的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並有一定的能動性,且具有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然後,縣域經濟以市場為導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具有開放性。最後,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其活動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發出了「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種種跡象和現實表明,中國走向縣域經濟時代已經是大勢所趨。
回良玉指出,發展縣域經濟要著重做好六個領域的工作。包括:著力建設現代農業,拓寬農民的就業和增收渠道;著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小城鎮發展,嘗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投入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快縣域金融改革,緩解農民和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大力改善縣域投資環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等。回良玉還表示,要擴大大中城市的產業向縣域轉移的規模,打破行政界限,逐步形成縣域經濟專業化生產和社會化分工的格局。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說:「中國的縣域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對農業的發展,對農村的繁榮,農民的富裕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捌』 古代地方縣域治理的歷史借鑒價值
好好寫論文,去圖書館看看吧
『玖』 曲沃縣歷史發展的簡介
曲沃,界於東經抄111°24'—襲111°37'和北緯35°33'—35°51'之間,隸屬山西省臨汾市
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北依塔兒山(崇山)、橋山、壚頂山和襄汾縣為界,南靠紫金山(絳山)同絳縣為鄰,東與翼城縣接壤,西北隔汾河和襄汾縣相望,西南與侯馬市毗連,史稱「天府雄風,三晉重地」,素有「桐葉封唐地、三晉發端處」之美譽,歷史上曾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晉國建都之地。
今縣境南北長29.5公里,東西寬15.4公里,縣域總面積437.9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2016年),轄5鎮2鄉、158個行政村,擁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旅遊名縣、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遊名縣、中國最美休閑自駕游目的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縣、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中國黃瓜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蔬菜重點縣、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全國小麥高產創建示範縣、全國小麥科技入戶示範縣、全國基層中醫葯工作先進縣、全國特教先進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等18張國字型大小名片。
『拾』 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特徵是哪些
目前,縣域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個新時期有以下十大主要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在經濟活動中起到基礎性調節作用。縣域經濟的發展既不是以前的「統收統支」,也不是「諸侯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基於縣域經濟要素秉賦的特色經濟。
第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確定。十六大提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六中全會又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縣域是農村的集中區域,發展縣域經濟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
第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論斷提出。工業的發展不再犧牲農業的積累為前提,中心城市要發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縣域經濟發展有了內生積累和外在推動。
第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不斷加強。幾年來中央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為縣域經濟增加了新的動力。以地域為對象的縣域經濟發展與以人為對象的扶貧工作結合起來成為強縣富民的重要內容。
第五,各地實踐科學發展觀。縣是統籌發展的「主體」,也是「客體」,是主客體的統一。縣域經濟之所以被重視是由於縣域經濟的差異性。縣域與中心城區相比較,是「弱勢群體」,是統籌的客體;另一方面,縣域內有城鎮,有農村,有農業,有工業,還有第三產業,縣是統籌的主體。縣域經濟的發展為縣的統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外界無法補足的經濟基礎。縣是統籌區域、城鄉發展的基礎性操作平台。
第六,經濟國際化步伐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主導產業的選擇,不僅要著眼國內,還要著眼國外,要有國際化視角。
第七,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工業化、城鎮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和方向,新型工業化為縣域經濟的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指導和約束。
第八,「多予、少取、放活」的農村政策,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第九,縣域經濟發展還有許多制度性約束,比較突出的有「市管縣」體制、戶籍體制、金融體制等等。現在許多省份進行「強縣擴權」、「財政上省直管縣」等體制改革,雖然是在進行「邊際調整」,但都是有益的探索。
第十,縣域經濟發展道路多種多樣,富於特色,這個特色與其地理區位、人文歷史、資源秉賦相關聯。縣域經濟發展還要處理好縣域經濟內、縣域經濟間、縣域經濟外的關系,和諧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又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