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河作文200字
黃河乃我們中國的第二大江,它與長江並稱為中國的搖籃,因此,我要發出一聲長吼:「保護好黃河。」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江,如今,黃河卻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了,黃河河水中的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據統計,黃河下游每年輸沙量為16億噸,佔世界第一位,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約為36千克,黃河的氣勢驚濤澎湃,正因如此,黃河兩岸的流沙大部分都被帶進大海。因此,黃河周圍因土壤松軟,經常鬧水災,所以,我們應治理好黃河,把黃河的洪災壓制住,把流沙排出。黃河的泥沙和水已混合凝結成泥漿,水已基本成為泥水狀態,要完成排沙這項任務是很艱難的,更何況,就算把泥沙排出來了,只要黃河周圍還有泥沙,泥沙就會源源不斷的排進黃河,直到黃河周圍沒有泥沙為止,因此,我們還要把土地硬化,這需要採取兩個方案,第一是減慢河流的流速,使它不至於把泥沙沖進黃河;第二要在黃河周圍多植樹造林,起三個作用,第一可以環保,第二是起了大堤的作用,第三,可以硬化土地。另外,黃河周圍的工廠應迅速搬遷到別處,以免污染黃河水。 我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看著黃河母親一天天的蒼老,瘦削,我們心如刀絞,黃河母親天天忍受著人類對她的折磨,喝著人類排放的污水,吃著人類的生活垃圾,卻仍然為人類灌溉農田,滋潤萬物。 我心中的黃河是凄慘的、不幸的,我相信,黃河一定能恢復她往日的英姿,再次成為我們民民族的驕傲。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我心中的黃河是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滾滾黃水,九曲回盪,一路奔涌,在晉陝峽谷驟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轉眼間縮為50米,落差30米的夾岸深溝,疾流直下,濤走雲飛。勢如巨湖,倒懸傾注,一瀉千里。我心中的黃河偉大而堅強。他象徵著無數華夏英雄兒女,在惡勢力下從不低頭,為維護民族而作出貢獻和奮斗。它在養育與保護中華民族的同時,還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祖國。我們應以黃河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像它一樣偉大堅強! 我心中的黃河是危機重重的。自古以來,黃河在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災難。它已不知多少次給黃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帶來洪災。現在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黃河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還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難呢?這使我憂心重重。 總之,我心目中的黃河是美麗的、無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黃河能夠走出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它,讓它成為我們祖國的象徵;我希望更多人學習黃河的偉大品質,並發揚光大;我更希望人類能改善黃河一帶的生態環境,讓黃河能夠保持波濤滾滾的模樣,繼續為中華民族作出貢獻。
『貳』 黃河故事200字
民間故事:來
傳說中有個小伙自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
就讓他百步之內射箭,進一個銅錢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親又讓他在百步之
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銅錢並接住它.他
知道其夫在刁難他,就一箭射向她父親.怎知他以前學過武功,躲開了.他很氣惱,
他從來都是箭不虛發的,這次沒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煉.一次意外射下一隻鳥,鳥告
訴他那姑娘自殺了.小夥子很悲哀,就淚水不停地留下來,形成了現在滾滾的黃
河.
『叄』 黃河的資料 200字
黃河 [huáng hé]
中國第二長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0個義項
展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1]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2]
中文名稱
黃河
英文名稱
Yellow River
別稱
中國母親河、河水、濁河
所屬水系
黃河水系
地理位置
中國北部
流經地區
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
發源地
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
主要支流
汾河、洮河、渭河等
河長
約5464公里
河流面積
約752443平方公里
平均流量
2571立方米/秒
注入海洋
渤海
沿岸重要城市
蘭州、銀川、鄭州、濟南、東營
『肆』 關於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要簡短約200字。急用~~
大禹治水來的故事
傳說在源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伍』 關於黃河的歷史故事200字
撈鐵牛
(這是小學裡面的一課文,原文如下)
宋朝時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黃河兩岸的八隻大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橋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鐵牛陷在河底,有哪個大力士能把它們一隻一隻撈起來呢?人們正在議論紛紛,一個和尚說:「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和尚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隻鐵牛沉在哪兒。然後讓人准備了兩只很大的木船,船艙里裝滿泥沙,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船停穩了,他再叫人把兩只船並排拴得緊緊的,用結實的木料搭個架子,跨
在兩只船上。又請熟悉水性的人帶了很粗的繩子潛到水底,把繩子的一頭牢牢地拴住鐵牛,繩子的另一頭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架子上。
准備工作做好了。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鏟到黃河裡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減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綳越緊。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鏟光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和尚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讓水手們使勁把船劃到岸邊,再讓許多人一齊用力,把水裡的鐵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這樣的辦法,把八隻笨重的鐵牛,一隻一隻地拖了回來。
這個和尚個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陸』 黃河歷史文化簡介
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六長河流。中國的兩條母親河之一,
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噶達素齊老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千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瑪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黃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蜿蜒東流,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萊州灣)。
(6)黃河的歷史文化200字擴展閱讀: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
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於興建水庫以及流域林草覆蓋率提高等原因,近年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
黃河中下游流域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與文化重心之一,所以黃河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柒』 有關黃河的歷史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回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捌』 黃河簡介200字
黃河,中國北部抄大河,全襲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1]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玖』 黃河的歷史文化200字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抄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1萬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