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總統袁世凱為何不把溥儀趕出北京
溥儀雖然宣告禪位,統治中國兩百餘年的清政府從此煙消雲散,但是還是有許版多滿清遺臣一心權想要復國,讓溥儀居住在紫禁城有利於自己控制,不讓其有復辟的機會,而且此時清政府已亡,將溥儀趕出北京也沒有地方安置,反而惹得一身騷。
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玄幻色彩,同時他的一生也備受質疑,袁世凱期初未綠營軍首領,後來擔任軍機大臣,是他搶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讓中華民國在這段時間里徘徊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當時袁世凱雖然逼迫溥儀禪位,但是對於處置廢帝依然沒有個合理的章程,歷史上廢帝要麼是被囚禁,要麼是被殺或者是幽禁於府中,袁世凱自己拿不定主意,擔心自己會受到滿清遺臣的報復,因此把讓溥儀依舊居住在紫禁城內。
『貳』 辛亥革命時袁世凱為何不殺溥儀以及清朝皇族
袁世凱表面上實行西方的君主立憲的新政,背地裡實行復辟帝制的陰謀詭計,不殺他們正是為了復辟帝制打下基礎。
『叄』 太平天國運動有何歷史意義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
2、對外國侵略者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斗爭,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3、比以往的農民戰爭在思想上、組織上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4、太平天國領袖還主張與各國通商貿易,後期又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3)袁世凱趕走溥儀有何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失敗原因
過早建都喪失銳氣。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於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在太平軍攻佔武昌時,就存在著去向問題,北進河南則威脅清京,東下金陵則有可能形成割據局面。如今太平軍已順利攻佔南京,同樣又存在著去向問題。
農民階級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
正是因為這樣,歷史上再高明的農民領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國家的軌道行事。洪秀全本來是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但在永安封王時連一個合適的名稱也找不到,只好「姑從凡間歪例」,把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都封王,稱為王爺,並相應地制訂《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
洪秀全還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政權形式一經沿著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性質就變了,領導人的思想就變了,對革命事業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
『肆』 把溥儀趕出皇宮結束中國5000年封建統治的到底是陳獨秀還是袁世凱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一、把溥儀趕下台,結束中國2千多年封建統治,是一個問題。二、把溥儀趕出皇宮,又是一個問題。關於第一個問題,把溥儀趕下台,推翻清朝反動政權,結束中國2千多年(注意,中國的封建社會是2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既不是陳獨秀,也不是袁世凱。而是當時的革命力量,也就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等革命組織。其中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了。當時陳獨秀還名不見經傳,到1915年,他才開始創辦並主編《新青年》。而袁世凱當時則是清朝政府的一名官員,他在溥儀退位時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革命黨人的力量和當時武昌起義的形勢,威逼清庭退位,他好從中謀利。最後由於革命黨人的妥協,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登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關於第二個問題,把溥儀趕出皇宮的是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時間是1924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朝被推翻,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宣統皇帝溥儀並沒有離開皇宮。他在那裡一直住到了1924年,才離開。因為清庭在宣布退位時,接替它的民國政府與清庭有個《優待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清庭退位後,溥儀仍住在皇宮之中(三大殿除外)。所以,清朝雖然沒有了,但溥儀卻還住在皇宮(就是現在的故宮)。1924年,馮玉祥的革命軍到了北京,認為國家早已實行共和,皇帝不應繼續住在皇宮,皇帝稱呼也不應繼續存在,於是便將其趕出了皇宮。
『伍』 《清帝退位詔書》的主要內容及其政治與歷史意義
——朕欽奉隆裕皇太後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游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遜位詔書確立了中華民國的兩個主題,一個是建立共和政體,一個是人民制憲,實現「五族共和」。當時南北方有可能再起戰爭,通過各方周旋,清廷最終選擇了和平的方式,自我終結了延續了那麼久的帝制,轉成共和制度。不啻為一種「中國版的光榮革命」。
另外隆裕皇太後又頒布兩個相關詔書,全文如下:
——朕欽奉隆裕皇太後懿旨: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現將新定國體,無非欲先弭大亂,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數之民心,重啟無窮之戰禍,則大局決裂,殘殺相尋,必演成種族之慘痛。將至九廟震驚,兆民荼毒,後禍何忍復言。兩害相形,取其輕者。此正朝廷審時觀變,恫吾民之苦衷。凡爾京、外臣民,務當善體此意,為全局熟權利害,勿得挾虛矯之意氣,逞偏激之空言,致國與民兩受其害。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薑桂題、馮國璋等嚴密防範,剴切開導。俾皆曉然於朝廷應天順人,大公無私之意。至國家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內列閣、府、部、院,外建督、撫、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為一人一家而設。爾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時艱,慎供職守。應即責成各長官敦切誡勸,勿曠厥官,用副予夙昔愛撫庶民之至意。
——朕欽奉隆裕皇太後懿旨: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飭內閣與民軍商酌優待皇室各條件,以期和平解決。茲據覆奏,民軍所開優禮條件,於宗廟陵寢永遠奉祀,先皇陵制如舊妥修各節,均已一律擔承。皇帝但卸政權,不廢尊號。並議定優待皇室八條,待遇皇族四條,待遇滿、蒙、回、藏七條。覽奏尚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政治意義
它們都是國內政治活動中皇帝皇族與權臣派系斗爭妥協的產物,因此主要是一種政治文件,而不具有憲法和法律淵源的性質。政治和法律雖然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但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單一的,而政治表達卻是多樣的,二者的性質和作用是有區別的。法律是由特定的國家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它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如政治規范、宗教規范、社會習俗和道德規范等是有本質區別的。
《清帝退位詔書》是一份政治文件,還可以從它產生和頒布的方式上得到印證。隆裕太後宣布的退位詔書,其實是由立憲派領袖張謇的幕僚楊廷棟等起草的文件。楊廷棟受命起草詔書文稿後,經張謇潤色,再由袁世凱審閱後交與隆裕太後宣讀。退位詔書選定的是"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而不是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了袁世凱的篡權和復辟活動。在隆裕頒布退位詔書的同時,由北方議和的全權代表唐紹儀草擬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的文書也一並公布於世,優待條件共有8款,主要內容有:溥儀辭位後繼續保持"大清皇帝"的尊號,享受中華民國對待外國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費用白銀400萬兩由中華民國撥付;皇帝暫時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監宮女等。退位詔書下達後,雖然宣告了中國大地上實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但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干涉和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妥協退讓,使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政治代表袁世凱的篡權活動得到初步實現。
歷史意義
《清帝退位詔書》加快了中國實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和平的政權交接,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孫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民權兩主義俱達到,惟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今後吾人所當致力的,即在此事。"[1]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歷史局限性,不能誇大它的歷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應然作用與實然作用。有的學者認為,《清帝退位詔書》以屈辱而又光榮的遜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現代中國的憲法性法律當中,成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與英國的"光榮革命"相媲美。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陸』 在溥儀的回憶錄中,清朝當年不殺袁世凱有什麼重要的原因
相信對於末代皇帝溥儀來說,他對袁世凱還是非常痛恨的,如果不是這個清朝末年的風雲人物,可能自己還會在皇帝的位置上多待一些日子,但是當年袁世凱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他對清朝給自己的東西,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野心了。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溥儀給趕走,自己來做這個皇上。
因為當時清朝反對的人還是有不少的,最終反對殺掉袁世凱的聲音佔了上風,這也使得溥儀父親的計劃沒有得到實施。大家覺得殺了袁世凱並不是什麼難的事情,但是殺了他之後,北洋軍就一定會聽從清朝的命令嗎?這個根本就不可能,北洋軍隊長期的獨立於清朝的管轄之外,雖然名義上是清朝的軍隊,實際的指揮權早就已經被架空了。如果形成惡性循環,那就是一個可怕的後果了。
『柒』 清政府倒台後趕走溥儀的為什麼不是袁世凱而是馮玉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隨後短短的幾個月,全國數個省份紛紛走向了獨立的道路。看這個架勢是一定要推翻滿清的。不過由於袁世凱的北洋軍,所以無奈之下南北議和了,不過革命黨的底線是清帝退位。
只不過馮玉祥的驅趕,其目的是為了故宮的寶物。他當時想到的,只是溥儀一走,皇宮里的東西自己可以拿著做軍費了,並沒有考慮其它的影響。
『捌』 溥儀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馮玉祥為何還要將他從故宮趕出去
在清朝的末期,隨著溥儀的退位,大清朝徹底滅亡。在1924年的10月,馮玉祥推翻了「優待清室」的條款,把居住在皇宮裡面的溥儀趕了出去。在溥儀無處可去的情況下,投奔了日本,建立了「偽滿洲國」,成為日方的傀儡皇帝,直到抗戰勝利,溥儀在經過學習後,成為一名普通百姓。那麼,當時馮玉祥為什麼要把溥儀趕出去呢?
出於對未來國民政府的考慮,所以馮玉祥在掌握了權勢之後,就把溥儀和一幫宮人全部趕了出去。
『玖』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推諉時候袁世凱給了他們很多好處
溥儀遜位,民國政府給了極大優待:
南京臨時政府與清政府議和代表商定了有關清帝退位的條件。於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致送有關清帝退位優待條件的修正案。12日隆裕太後代表清廷認可了這一條件,並於次日公布,宣布清帝退位:
——退位詔書
『拾』 推翻清朝後,袁世凱為什麼不殺溥儀及滿清皇室
誰都知道,辛亥革命是一場變形走樣的流產革命。妥協原本是民主共和的精髓。你看我們,南北雙方調停,一起商量著把溥儀轟下台。清廷自己倒也識趣,知道大勢已去,只要具備優待條件,就答應退位。於是各方一拍即合,退位詔書一念,溥儀即可從皇帝變成平民。按說棋下到這一步,只要高喊「民主」萬歲就好了。然而事實是,老皇帝走了,為爭奪老皇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南北雙方開始扯皮了。袁世凱VS孫中山,兩個人像拔河比賽一般,袁大頭力大無窮,把權力攬在自己手裡了。
後面的世人都知道了,又是袁世凱自己想當皇帝,又是張勛復辟,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這裡面就出現一個大的BUG。既然袁世凱又能力推動自己稱帝,並且還成功付諸行動,那他當初為何還要低三下四和革命黨談判?直接推翻清廷,然後再揮師南下幹掉革命黨,自己做個開國之君,豈不是更好?這就得嘮叨嘮叨袁世凱當初為何會保留清皇室了。
1,從外部環境上來講,滿清皇室雖然末落,但是畢竟人家還是上一任合法的國家統治者,是國際社會認可的中國統治集團,國內也有大批的滿清遺老,還有如梁啟超之類的知識分子,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滿清皇室的善後問題,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會很大。
2.大清皇帝溥儀及滿清皇室在滿、蒙、回、藏這四個少數民族中有很深的影響。從某種角度上講,蒙古、西藏、新疆是滿清統治者征服並納入中國版圖的,至於東北三省,本來就是滿清的嫁妝而並入中國版圖的。如果殺掉了溥儀及滿清皇室,那麼,這四個省份必然會大亂,甚至會分裂出去。
3.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的軍頭兒們雖然大多出身社會底層,但是身上卻有忠、義等傳統觀念的烙印。袁世凱能有今天,不能不說是皇恩浩盪,殺主上位有違他們的處世原則。
綜上所述,在清帝退位前後(到袁世凱去世),溥儀及其滿清皇室均沒有實力對袁世凱產生實質性的大的威脅了,不僅沒有被殺的理由,袁世凱也沒有要殺他們的理由了。
事實上呢,袁世凱去世之後的1917年,徐州的張勛「辮子軍」利用北洋政府的府院之爭,以調停為名進行的「張勛復辟」失敗之後,北洋政府及其掌握實權的段祺瑞也未對溥儀進行強硬的處理。溥儀宣告二次退位,依舊享受中華民國政府的優待,直至1924年的「北京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