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哪個古鎮,歷史文化最悠久
我覺得是廣東的河口歷史文化最悠久。河口鎮是一個擁有400多年歷史文化的美麗小鎮,在明朝嘉靖五年的時候,河口鎮便被建立。一直到1945年,河口鎮的縣城一直建立在河口那裡。河口的位置是處在西江、東江、東平水道 ,這三條江流的交匯點處。從古至今,河流是水運的重要運輸通道。這是經濟發展擴大的重要地理因素。
河口是回肇慶,余漢謀為免除其母駁搭之苦,余漢謀特修建此橋。河口郵局,半江橋頭那,有一座米黃色的兩層閣樓,與當地的其他建築別然不同,形成了一道特色的風景線。 魁崗文塔,在三水地帶,河口魁崗文塔是目前該區最古老的文物保護單位。 河口鎮建築年代悠久,是中國古老城鎮之一。
② 臨西縣的文化
序號項目名稱項目類別保護級別1亂彈傳統戲劇省級 、市級2彈(譚、潭)腿雜技與競技省級 、市級3手工掛面製作技藝傳統手工技藝省級 、市級4羅竹林的故事民間文學省級、市級5貢磚燒制技藝傳統手工技藝市級 亂彈
臨西亂彈也稱「鑾壇」,因早期專供宮廷欣賞而名。約於清乾隆年間傳入,臨西縣老官寨向有「亂彈之鄉」之稱。劇目多反映宮廷生活,唱腔基本為板腔體系。伴奏有「文伴」、「武伴」之分。唱腔婉轉、抒情性強的生、旦多以橫笛、笙伴奏;唱腔激昂、高亢嘹亮的老生、花臉多以大笛、笙伴奏;其他伴奏樂器有三弦、二胡、板胡、揚琴等。
潭腿
古老武術「潭腿」是由「昆侖「大師創立於北宋初年,因昆侖大師隱居在臨西縣龍潭寺而得名,講究」拳打三分腳踢七「,分為正宗潭腿(臨清潭腿)、教門潭腿和少林潭腿。各門派互教傳練,門派拳功不同,在路數上也各有增減,為與正宗潭腿區別,分支各派皆稱「彈腿」。以臨西縣為中心的正宗臨清潭腿流傳至今,拳法沒有失傳,也沒有任何添改。
空心掛面
臨西尖冢手工空心掛面系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尖冢鎮地方特產,空如竹、細如發、長如絲,直徑均不超過1毫米,最細僅有0.1毫米。 萬曆初年,尖冢鎮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創手工空心掛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銓公使工藝日臻完善,傳進皇宮,萬曆帝食用後喜其爽滑可口,柔軟清純,封為貢面。 序號名稱年代等級1臨清古城遺址北魏一金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京杭運河(臨西段)春秋至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八里圈清真寺明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龍潭寺遺址清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榆陽古城遺址戰國一漢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洪官營清真明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殷庄清真寺民國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參考資料來源 臨清故城
臨清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縣城東南的倉上村東,時代是北魏至金。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華里,東西寬3華里,佔地面積4.5平方公里。北城牆、北城門遺址猶存。城內主要建築有:古縣衙、鍾鼓樓、文廟、奶奶廟、凈域寺等,有多座漢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窯中的大部分瓷器,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堤
古堤位於臨西縣境中部,縱貫南北。相傳此堤與館陶之金堤同為漢代所築,故亦稱金堤。又傳,堤為鯀所築,故又稱鯀堤。據科技人員實地勘踏,從土層構造分析,疑非人工所築,可能為古代洪水淤積而成。現存古堤全長25公里,堤上(西部)海拔在36~33米之間。堤下(東部)海拔在33~28米之間。古堤經過歷代自然流水的沖刷和人為破壞,變化很大。建國後來一些沿堤村莊搬堤造田,局部堤段已接近平衡或變成漫坡地。
巨幅聖旨
2014年臨西縣文物調查中在臨西縣孫樓村一農戶家(清代名將孫維統後代子孫)中所發現,系清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時,依慣例嘉獎功臣,頒給時任「河南撫標都司僉書管右營游擊事」孫維統的三軸誥命之一的皇帝誥封聖旨,分為七節,總長度為3.5米,寬0.31米,用漢文和滿文兩種文字書寫,品相完好、製作精美、莊重大方,十分珍貴。 臨西話屬冀魯官話區石濟片的聊泰小片,有22個聲母,40個韻母。主要特點是:臨西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單字調,沒有入聲;臨西話沒有r聲母,普通話里r聲母的字在臨西話中讀成l(「日」字除外);有尖團音的分別,如「精一經」、「節一結」、「秋一丘」、「齊一旗」、「修一休」、「旋一玄」不同音;臨西話中有一個舌根濁鼻音聲母[ŋ];臨西話有一個[iai]韻母,另外有些韻母在臨西話里讀成合口呼,如蛻[t'ueu]、嫩[luen]。
臨西話內部有明顯差異,分為童村片(臨西鎮、下堡寺鎮、尖冢鎮和樊村鄉、白地鄉、搖鞍鎮鄉、姚樓鄉、呂寨鄉及大劉庄鄉西部)、河西片(河西鎮、單屯鄉、黎博寨鄉、大劉庄鄉東部老官寨鄉、東棗園鄉)和水波片。本地稱東片話、西片話和北片話。東片平翹舌不分,一律讀成舌尖前音。西片有尖團分別,平翹舌區分清楚。西片和東片的陰平字單字調是一個中平調,北片是一個曲折調,與邊鄰的清河話一致。
③ 河北邢台的歷史變遷
【歷史變遷】
邢台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於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墨守成規區屬趙,因「趙襄子食采於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於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邯鄲郡(一說 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佔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公屬廣平郡、世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後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佔邢台,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1958年,邢台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並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兩面三刀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所屬縣工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邢台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在3000年的文明史中曾四代建國,五次定都〔商祖乙九祀甲辰圮於耿,遷都於邢;周成王四年,周公子姬苴在建邢國;漢高帝元年,項羽立張耳為常山王治襄國;東晉咸和五年九月,石勒建都襄國;永和六年三月.後趙新興王石祗即帝位於襄國;永和七年七月,劉顯在襄國稱帝〕。商周以來,邢襄大地幾曾演出過威武雄壯的活劇,產生了一大批對中國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英賢和事件,地上地下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④ 中國悠久歷史文化
但凡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很多神話故事,中國也不例外。女媧補專天,誇父逐日、嫦屬娥奔月、女媧造人、後羿射日、盤古開天等等都是很經典的故事。中國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等等人才輩出,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最近熱播的《大長今》裡面常常提到張仲景、華佗、李時珍這些人,說明我過古代的醫學對世界都是有貢獻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淪空中花園什麼的都是以大而見長,中國的卻是是精見長,我們中學語文課本裡面學的「核舟」、還有歷史書上提到的無數的珍貴文物。本人最激動的是長沙馬王堆的前年未乾的古屍,以及她的陪葬。歷史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年輕人應該了解的不少,關鍵是對此的興趣比較少。所以記住的不多。
一樓提到的佛教文化我也不是很喜歡的,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帝王要是缺少了這些文化還能靠什麼來維持國家的穩定呢?國家不穩定,戰亂頻繁我們的祖先難道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留給我們光輝燦爛的五前年文明?何況佛教在今天已經變味了。遊客進廟燒香已經是廟宇收入的一大來源,抽簽解簽價格貴的嚇人。有個老和尚看見你說你和佛有緣要送你一個護身符,可你要先捐什麼什麼款,點什麼什麼燈......文明就這樣被一步一步的踐踏
⑤ 中國哪個城市歷史文化最悠久的
洛陽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太康遷都斟尋,其地就在今洛陽偃師境內伊、洛二水匯流處上游的二里頭村一帶。是為洛陽建城之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
⑥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比較悠久厚重的城市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北)。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
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全國文明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地區早在100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繼此之後,南京又先後成為楊吳西都、南唐國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師、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首都,故又稱「十朝都會」。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神都,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建城最早,建都積年最長的城市。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截至2015年洛陽擁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沿洛河兩岸分布著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五大都城遺址。
---------------------------------------------------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⑦ 平涼的歷史文化有多悠久
平涼,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華之地。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涇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創造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耕文化,出現了「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牛羊銜尾,群畜塞道」的田園畫卷,從而也開啟了華夏農業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證明,平涼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遊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秦漢以降,由於這里一直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且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曾經在傳遞民族文化傳統、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積淀和一代代人的創造與積累,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兼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領異標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撩去歷史的煙雲,不難發現,漫長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蘊藏並傳承於人的血脈精神而外,總會以一定數量的物質的形式留存在其演進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跡。僅以文物而言,在平涼境內就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其中涇川縣大嶺上距今約20萬年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確認為甘肅之最早;出土於涇川涇明牛角溝距今5萬年前的「涇川人」,比北京「山頂洞人」還早;靜寧治平古成紀遺址,是早於黃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別是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玉質人佣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華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高度,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⑧ 家鄉小調查 我們的家鄉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青州,古老的城,青春的城,希望的城. 她地處膠濟鐵路中段,東接濰坊,西臨淄博,南茲沂蒙,北望渤海,位於山東半島中部,面積1569平方公里,人口88萬.膠濟鐵路、益羊鐵路、青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榮蘭國道等在這里交匯,是齊魯故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古代「東夷文化」的發祥地,自西漢以來既是歷代王朝的名城重鎮.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發生過許多驚天動地的事件,產生過無數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既有叱吒風雲的民族英雄,也有剛直威猛的文官武將,還有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文學家,堪稱藏龍卧虎之地.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適中的氣候條件,使這里名勝薈萃,風光秀麗.西南峭巒峻峰,綿遠白里;北部沃野膏壤,廣闊富庶.山懷玉、水含珠,青州的山山水水,無不具有誘人的魅力. 「青州」一詞,最早見之於我國古老的歷史著作?尚書?,大禹治水之後,按照山形水勢,把全國劃為九州,青州就是這九州之一,「海岱唯青州」,就是說東到大海、西到泰山之間這塊地方叫青州,「土為少陽,其色為青,故為青州.」 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是旅遊勝地,距今六、七千年前,已是人類活動的積聚地之一.「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比比皆是,名勝古跡星羅棋布,雲門仙境、駝山石窟、北魏題刻、仰天秋月、偶園假山及范公亭、萬年橋等,都是罕見的文化遺產和著名的風景區.青州鍾靈毓秀,人傑地靈.范仲淹、寇準、歐陽修等都曾在此為官施政,建立了為後人稱道的政績;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夫婦曾寓居青州十餘年,留下了留傳千古的詞林絕唱;賈思勰、燕肅、楊妙真等科學家,民族英雄和起義領袖也都在青州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跡. 青州環境優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技術先進.勤勞智慧的青州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邁向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