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中國歷史文化感想
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打開了那扇久閉的窗戶,久違的西方文明一下子出現在了「落後」的中國人面前,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嚴重挑戰。在這中、西文化的沖突中,大概出現了三種思潮:
(1)「民族虛無」論。在他們看來,中國民族文化就是沉重的包袱、歷史的惰力,中國民族文化一無是處。他們主張全盤西化。
(2)「儒學復興」論。他們就像清朝的頑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他們相信在新時代傳統儒學必定會有新的發展。他們主張完全復興儒學文化。
(3)「中西合璧」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西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他們主張把這兩種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是說集和兩者優點,優勢互補。
應該怎樣評價中國傳統文化,這不僅是一個理論(想)的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做)的問題。
歷史總是那麼喜歡捉弄人。其實,只要你留心當今世界文化的整體發展動態,你會看到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國人怎麼怎麼評價中國傳統文化之時,正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掀起「中國熱」「中國文化熱」方興未艾的時候。眾所周知,日本企業讓美國都很頭痛,可就是這些曾經的戰敗者硬是經常到中國傳統文化里邊尋找精神武器。《論語》《老子》《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成為日本企業家的必讀書。他們的企業文化核心------團隊精神正是儒家家族倫理觀念在企業中的應用,無怪乎日本企業文化被稱為「家族主義企業文化」,日本的資本主義被稱為「儒家資本主義」。《孫子兵法》在韓國的銷售量創造了韓國銷售史的最高紀錄,它的精髓可以概括為「智信仁勇嚴」五個字,企業家稱之為「企業的經營指針」。新加坡近幾年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儒家倫理教育,諸如勤勞、節儉、和諧、忠誠等思想。新加坡總理講出了他們這樣做的意圖:「新加坡人越來越西化了,人們的價值觀也由儒家倫理的克勤克儉和為群體犧牲的精神轉為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這樣的價值觀的改變將會嚴重削弱我們的國際競爭實力,從而影響國家的生存與繁榮。」我想,這個看法是頗有見地的。
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經驗和教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它告訴我們應該積極吸取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拒絕學習的盲目排外是愚蠢的,但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照搬他們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保守因素應當拋棄,但其重視倫理道德的全體價值觀卻是值得繼承和發揚的文化遺產。
日本學者村山孚說得好:「我希望中國朋友在時下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道路上,不要以為只有外國的新奇概念和奧妙的數學公式才是科學,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同樣是實現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宏大源流。」
我想上面一段話不僅對企業家是金玉良言,他同樣提醒我們所有的中國人,別在對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用以鄙視的眼光,我們應該正確定位和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朋友,為了實現中國的早日富強,加油吧,努力吧!!!!!
⑵ 求參觀首博有感,關於陶瓷器的,700字的,記住是感,不是別的,主要是感想,誰有啊,謝謝!
推薦一個博文,文章里有許多感想,應該有用。
這是一本我有生以來看到的最為厚重的一本書——孫瀛洲: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和文獻。
孫瀛洲先生是我國明清瓷器科學鑒定的奠基人。
孫洪琦先生繼承父業,是當代收藏界令人敬重的鑒定大師。
朋友看到我的一篇博文《請專家鑒定:這些文明的碎片》後,打電話約見了孫洪琦先生。
我們不是前往孫瀛洲古陶瓷學術研究工作室,而是在一位大姐的中國古玉研究院向大師請教。孫先生是推辭了一個出場費很高的商務鑒賞會來赴約的,如果我事先知道孫洪琦先生,我是不會在星期天打擾先生的,也不會拿出隨手帶來的古瓷片讓先生看。
然而,孫先生看的那樣認真,我帶來的幾片元代鈞瓷和明代清花瓷他都仔細地過目,用特用的放大鏡細看。
朋友拿出孫瀛洲捐獻故宮博物院的書讓我看。
我立即被感動了,內心的敬意油然而升。
孫瀛洲先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歷代瓷器了如指掌,能准確鑒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樂、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陶瓷專家李輝柄先生指出:孫瀛洲先生以明清帶年款的官窯瓷器作為標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時代特徵排比出來,經過研究歸納,將這些「鑒證」提到理論化的高工再用以指導鑒定實踐,為明清瓷器的科學鑒定奠定了基礎
孫瀛洲先生是我國採用類型學方法對明清瓷器進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他使明清瓷器的鑒定從朦朧走向清晰。孫瀛洲先生生於1893年,祖上是山西人,明初大移民時和大槐樹移民一同背井離鄉到了河北,成為冀縣人。孫瀛洲先生早年在北京的古玩店當學徒,1923年在琉璃廠開設了一間古玩店——敦華齋。戰火紛飛的20世紀初期,大量文物被損壞盜賣,孫先生竭盡全力收藏了大批珍貴文物。新中國成立後,孫瀛洲先生毅然將自己精心收藏的2900多件陶瓷精品全部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1950,為抗美援朝,孫瀛洲先生拿出一批珍貴文物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國家;1956年以後,孫瀛洲先生將畢生精力收藏的文類文物精品2900餘件全部捐獻故宮博物院,僅陶瓷一項即佔2000多件,其中25件珍貴瓷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56年,孫瀛洲先生到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研究、鑒定工作。
孫先生總結古陶瓷鑒定經驗,發表了《談哥汝二窯》、《明嘉靖青花加彩魚藻罐》、《成化官窯彩瓷的鑒定》、《我對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試談永樂、宣德景德鎮官窯瓷年款》、《元卵白釉印花雲龍八寶盤》、《瓷器辨偽舉例》、《元明清瓷器的鑒定》、《元明清瓷器的鑒定(續)》等論文9篇,另有未刊遺稿《論古月軒瓷器》1篇,文章中歸納的經驗,對古陶瓷鑒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孫瀛洲先生畢生實踐中提煉出的精闢獨到的見解,為中華陶瓷藝術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
做為孫瀛洲的傳人,北京孫瀛洲古陶瓷研究工作室總顧問,孫洪琦先生有著和父親一樣的高尚品德,雖然在文物界和收藏界大名鼎鼎、無人不曉,但他卻謙和仁義,社會各界的藏友都愛和他交朋友。請他給「掌眼」,聽他的鑒定課。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孫洪琦先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市文物局第一期文物培訓班。在這段時間里,他系統地接受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正規培訓。
孫洪琦先生在兵姐姐的老家山西工作過。那是「文革」中的事情了,孫洪琦先生的父親挨批含恨離世,受家庭牽連,孫洪琦被「發配」到山西,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孫先生白天幹活兒,晚上就在腦子里琢磨古董。山西是我國的文物大省,民間藏有大量文物。孫洪琦先生見到瓷器就仔細觀察,判斷它的年代和窯口。從中找出規律,逐漸積累起豐富的鑒定經驗。
1980年,孫洪琦先生回到北京,安排到一家工廠工作。工作之餘,孫先生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到古玩鑒定上了。前些年退休後,孫洪琦當上了北京孫瀛洲古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鑒定家。
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專家被重利誘惑,把贗品說成真品,並為其出具證明。孫洪琦先生堅持原則,像他的父親一樣,熱愛藝術,把藝術看的比金錢甚至比生命還重要。
孫洪琦先生的兩個姐姐一個在美國、一個在香港,她們都是富有的收藏藝術家。孫先生不為金錢所動,堅持在國內研究,孫先生和山西有感情,雖然文革時期是下放山西,但他感恩山西這塊厚土的對自己養育,他視自己為「大槐樹的子民」,他很少參加各種商業運作活動,是收藏界德高望重的鼎足鑒賞家。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大家和孫洪琦先生共同用餐。先生犧牲了星期天休息時間,並推去有效益的鑒定活動,讓我感動,所以,准備好請客的。然而,先生卻讓徒弟結帳買單,我再次被先生所舉感動。
飯後,先生親切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暢談中國瓷器藝術及發展。
我提出和先生合影留念,先生欣然同意,當時我想照一張站著向先生求教的照片,先生一定要讓我坐下來。雖然我是晚輩,三張照片卻都是和先生平坐。由此想及,站立高的未必就是高大的,一個人的行為決定著他的高大與高尚。
孫洪琦先生值得我們學習。他像他的父親一樣,把自己的財富、智慧都奉獻給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孫先生這樣的人是我們民族的國寶,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國家能擁有這樣優秀的學者,我們的民族才能真正富強,因為富是物質的,強是精神的!
我從內心發出深深的祝福,祝福我們中華民族,祝福我們民族擁有淵博的古陶瓷文化和藝術,祝福收藏界擁有德高望重的孫洪琦先生,祝福所有像孫洪琦先生一樣高尚的人。
⑶ 求參觀首都博物館的收獲與體會 急~
今天氣溫很宜人,沒有了周四的寒冷,我決定去參觀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於當代建築成就於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年接待觀眾能力超過100萬人次。北京國寶薈萃,首都博物館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里,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歷代宮廷古瓷,還可以欣賞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嚮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新首都博物館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臨時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層還有潘玉良畫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我對歷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先參觀了歷史文化展覽。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都展示在觀眾眼中。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啊!
四層是藝術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里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我對這種古董沒有什麼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個好看就行,我拍了兩張比較喜歡的,一個是松石粉彩多穆壺,還有鏤空六方套瓶,這兩種都應該算彩瓷,當然還有喜歡的,但手機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許遺憾。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一進入這個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仿搭的戲樓,裡面在介紹京劇的角色、行當,我沒有坐在那裡看,繼續參觀,從左邊看是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的演出資料以及他演出時所穿著的戲服,做工精緻,保存完好。右邊是京劇的臉譜及角色,因為我對京劇不是特別懂所以就不多介紹了,說錯了就是對國粹的褻瀆了。
還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覽吧,還是民俗最貼近百姓生活了,這一點無論何時都是讓人懷念的。這也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這是西方國家所沒有的,許多外國觀眾對這些老北京京腔京韻的文化也是感到驚奇不已的。當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里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老北京的結婚習俗、過年習俗、包括生子的習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80後的人感到新鮮。結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復的程序迎親儀仗隊、抬婚轎、抬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雖然繁復但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過年是中國的大節日,過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節了,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財神、賣年畫、貼對聯、祭灶神,充滿了年味,大人孩子各個精神飽滿,迎接春節。老北京的街頭滿是熱鬧的景象,街頭賣藝的一人踩高蹺、舞扇、雜耍,一片太平盛世,體現了老百姓對平安生活的嚮往。
地下一層是畫家潘玉良的作品展,她是中國畫家的女中人傑,最早一批留學海外的畫家,從師西蒙等國外知名油畫大師,雖然我是學藝術類的,但是對她的作品了解的並不多,但看了就有益處。
這次參觀令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⑷ 首博觀後感
[首博觀後感]首博觀後感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23:57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博觀後感。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觀後感《首博觀後感》。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23:58|大家頂頂啊!謝啦~~〔首博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⑸ 誰是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工作者
首都博物館一線工作者是守得住清貧, 耐得住寂寞的一群人。
圖為學生團在認真聽講解員講解
時光流逝,從剛入職的單身小伙到現在成為孩子的父親,王達沒有因為無休委屈過,卻時常因為觀眾的不理解而「委屈」。如今,很多博物館推行預約機制,在參觀展覽前必須預約,否則無法觀展,首博也是這樣。但總會有少數人沒有預約卻執意要進館,工作人員解釋無效還遭遇謾罵糾纏或惡意舉報。「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確實挺難受。公眾不理解,我們心裡也著急。」
在王達心裡,規則很重要,秩序也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遵守規則。博物館有規則,大家應該遵守。否則人人都按自己的意願來,博物館肯定沒法正常運行」。對於觀眾的那些不理解,「真的很希望我們基層一線的工作者能得到公眾的尊重、理解和關愛。」王達感慨道。
工作上有委屈,有煩心事,當被問「是否會影響工作狀態」時,王達和宋姍姍都覺得,在博物館工作,人的心態會變得很開闊,心性也會豁達平和。「我們每天面對動輒上千年的文物,這種宏大的時間格局會讓人蛻變。歷史長河那麼久,宇宙時空這么大,生活上的那點煩心事,算什麼呢?」在王達的人生信條里,知足常樂最珍貴。「在博物館工作,你需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這是王達和宋姍姍的共識。在別人眼裡平淡、無趣的工作,在他倆心裡,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來源:新華網
⑹ 作文參觀南京十朝文化園感想
3月18日至19日,管理部分兩批組織全體人員參觀了南京十朝歷史文化園。大家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十朝珍寶館、金陵佛都館、明孝陵博物館、金文雲錦藝術館和現代明式傢具藝術館等,目睹了珍貴的文物遺跡,飽覽了大量的史料圖片,直觀地了解了南京十朝都會的文化魅力。
南京十朝歷史文化園坐落於鍾山風景區四方城1號,佔地面積350畝,建築面積約21000平方米,自然環境優美,建築獨具特色。十朝歷史文化展覽館按照朝代順序陳展了大量的圖片和實物,眾多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著名的詩文書畫名作,通過圖文、聲像、原貌模擬等形式生動的展出,充分展示了南京這座文化名城、佛教之都、英雄之城、勝利之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參觀後大家感受很深,收獲很大。陽春三月,繁花似錦,雨後的東郊空氣格外清新,同志們在緊張的工作中走出館門,呼吸新鮮空氣,心情格外舒暢;穿越歷史,深切感受到南京歷史發展變化之起伏,朝代頻仍之更替,南京承載著更多的文明肇始,救亡圖存,繁榮文化,走向復興的責任和使命;重讀南京,大家感慨萬千,親身感悟到生活在南京這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是如此的幸福,作為檔案工作者,有責任保護好檔案,保存好歷史,為「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作出應有的貢獻。
⑺ 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感想
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打開了那扇久閉的窗戶,久違的西方文明一下子出現在了「落後」的中國人面前,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嚴重挑戰。在這中、西文化的沖突中,大概出現了三種思潮:
(1)「民族虛無」論。在他們看來,中國民族文化就是沉重的包袱、歷史的惰力,中國民族文化一無是處。他們主張全盤西化。
(2)「儒學復興」論。他們就像清朝的頑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他們相信在新時代傳統儒學必定會有新的發展。他們主張完全復興儒學文化。
(3)「中西合璧」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西文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他們主張把這兩種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是說集和兩者優點,優勢互補。
應該怎樣評價中國傳統文化,這不僅是一個理論(想)的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做)的問題。
歷史總是那麼喜歡捉弄人。其實,只要你留心當今世界文化的整體發展動態,你會看到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國人怎麼怎麼評價中國傳統文化之時,正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掀起「中國熱」「中國文化熱」方興未艾的時候。眾所周知,日本企業讓美國都很頭痛,可就是這些曾經的戰敗者硬是經常到中國傳統文化里邊尋找精神武器。《論語》《老子》《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成為日本企業家的必讀書。他們的企業文化核心------團隊精神正是儒家家族倫理觀念在企業中的應用,無怪乎日本企業文化被稱為「家族主義企業文化」,日本的資本主義被稱為「儒家資本主義」。《孫子兵法》在韓國的銷售量創造了韓國銷售史的最高紀錄,它的精髓可以概括為「智信仁勇嚴」五個字,企業家稱之為「企業的經營指針」。新加坡近幾年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儒家倫理教育,諸如勤勞、節儉、和諧、忠誠等思想。新加坡總理講出了他們這樣做的意圖:「新加坡人越來越西化了,人們的價值觀也由儒家倫理的克勤克儉和為群體犧牲的精神轉為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這樣的價值觀的改變將會嚴重削弱我們的國際競爭實力,從而影響國家的生存與繁榮。」我想,這個看法是頗有見地的。
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經驗和教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它告訴我們應該積極吸取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拒絕學習的盲目排外是愚蠢的,但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照搬他們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保守因素應當拋棄,但其重視倫理道德的全體價值觀卻是值得繼承和發揚的文化遺產。
日本學者村山孚說得好:「我希望中國朋友在時下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道路上,不要以為只有外國的新奇概念和奧妙的數學公式才是科學,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同樣是實現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宏大源流。」
我想上面一段話不僅對企業家是金玉良言,他同樣提醒我們所有的中國人,別在對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用以鄙視的眼光,我們應該正確定位和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⑻ 對騰沖和順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後的感想
實地親身感受
⑼ 關於西藏的歷史,你有什麼感想
因為封閉,受外界影響較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因為交界,它的文化又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元素